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3 No.1(2013), Article ID:9341,7 pages DOI:10.12677/AP.2013.31001

Cai Yuanpei’s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Chinese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

Jing Sun, Jixia Wu

Psychology, Education School,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Email: sunjing200745@126.com, wujixia@suda.edu.cn

Received: Oct. 13th, 2012; revised: Oct. 27th, 2012; accepted: Nov. 16th, 2012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Cai Yuanpei with the research method of bio-psychography. Cai Yuanpei’s Personality Adjective Rating Scale was mad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iographical materials about Cai Yuanpei, and 18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On the one hand, adopt factor analysis and reveal three factors as follows: virtue, uprightness and versatile talents. On the other hand, dealing with the data in the analysis of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classify Cai Yuanpei’s personality traits into 7 categories: versatile talents, visions, justice, uprightness, integrity preservation, doing for justice and perseverance.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 can be found in more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interpretation of Cai Yuanpei’s personality. After analysing the cause of Cai Yuanpei’s personality,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which were formed with the integral impacts from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of himself, family and society to western and eastern multi-culture. Finally, this study illustrates the influences that Cai Yuanpei’s personal charm has made on the Chinese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

Keywords: Cai Yuanpei; Bio-Psychography;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蔡元培的人格特质及其对中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孙  菁,吴继霞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苏州

Email: sunjing200745@126.com, wujixia@suda.edu.cn

摘 要:

本研究运用心理传记法以蔡元培为个案,编制出《蔡元培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收集180份有效问卷,一方面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得出3个因素,分别命名为:厚德载物、刚正不阿、博学多才。另一方面,对数据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得出7个类别:博学多才、远见卓识、正义凛然、刚正不阿、洁身自好、仗义执言和持之以恒。因素分析与多维尺度分析结果的对比,发现多维尺度分析方法能够更全面更精确地诠释蔡元培的人格特质。对蔡元培的人格特质的成因进行分析,发现其受到个体、家庭社会内外因和东方、西方多元文化的影响。最后探讨蔡元培的人格魅力对中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2年10月13日;修回日期:2012年10月27日;录用日期:2012年11月16日

关键词:蔡元培;心理传记法;多维尺度分析

1. 引言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山阴县人。他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曾任教育部部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他提出了“五育并举”思想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风。他为争取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政治的实现,为发展中华民族的教育和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20年代中期以来,对蔡元培的“追忆”就不绝于书,甚至有学者将其称之为“蔡元培现象”,并从理论上阐述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陈钊就对“蔡元培现象”进行了解析,认为其“以特殊身份在特殊年代做了一件特殊事”,道德学问也是世间罕有,体现出人们对中国传统价值标准的认同(陈钊,2004)。那么蔡元培先生的人格品质到底是什么样的?童富勇(2005)从蔡元培的学生和同事的回忆、纪念文章入手,把蔡元培的人格分作律己、待人和处事三大方面进行表述,分别有:崇高、俭朴、慎独、和蔼、淡泊、宽容、仁爱、谦让、真诚、公正、民主、创新、廉洁、刚直等。他的研究为了解蔡元培先生的人格特征提供了路径,很多研究者都从蔡元培自传、他传和其它历史资料中挖掘蔡元培先生的人格魅力。为什么认识蔡元培先生的人格特征在现代学术研究中仍然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这当然与蔡元培先生在特定的历史时代为中国大学教育改革做出的特殊贡献离不开。那么蔡元培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当代大学生心中又是怎样的?这些人格特质与特定的个体社会文化的关系又是如何的?这些人格特征是否在蔡先生对中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创举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本文用心理传记学的研究方法,从历史资料中编制出蔡元培生平重大事件的略传,同时使用人格形容词评定法,编制量表,使用因素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得出蔡元培人格特质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蔡先生自身、家庭社会内外因和东方、西方多元文化的影响,来阐述其人格特质的成因。最后结合蔡先生对中国大学教育的改革创举来探讨其人格魅力的彰显。

2. 研究方法

2.1. 心理传记学研究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心理传记学研究法。心理传记学是近年来新兴的学术领域,也是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周宁和刘将(2008)认为心理学传记学是指明确地使用正式的或系统化的心理学概念、原理或理论于传纪的研究,并把个人生命发展历程转换成一个连贯的并具有启发性的故事。国内学者郑剑虹、黄希庭和张进辅(2002)使用心理传记法对历史文化名人梁漱溟的人格及其形成、发展进行了研究。吴继霞、曹丽萍和朱浚溢(2012)同样使用心理传记学的研究方法对大学名校长唐文治先生的人格形成及其发展进行了探索。在人格研究中,特质的构建是以人格研究的词汇学假设为依据。大多数的人格特质名称都会编码到自然语言中去,这是从自然语言中寻找人格特质的基本假设。在某一社会中长期使用的语言能包含这一文化中描述任何一个人所需要的概念和构念(王登峰、方林、左衍涛,1995)。因此可以通过测量与统计方法确定可量化的人格结构。目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已然成为一种趋势。郑剑虹、黄希庭和张进辅(2003)对历史文化名人梁漱溟的人格进行研究,并得出了5个主要的人格特质,并加以解释。吴继霞和赵子真(2008)以竺可桢为个案,运用人格形容词评定法测量其人格特质,得出5个方面的人格特质,并对其人格的形成进行了分析。

2.2. 多维尺度分析法

本研究数据分析采用多维尺度分析法(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MDS)。MDS也叫多维标度法,是近4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常用的结构分析方法,是研究一组变量潜在维度的常用方法。其目的是寻找决定多个特性的少数几个潜在维度,并在由潜在维度决定的低维空间内以图形的形式将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说明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的指标叫压力系数(Stress)。Stress的值越小,表明计算结果与观察数据的拟合越好,当Stress = 0时,模型与观察数据完全拟合。说明低维空间在解释观测变量变异程度的指标是回归系数的平方(RSQ, Regression Square)。RSQ的值越大,说明解释率越高(骆文淑、赵守盈,2005;靖新巧、赵守盈,2008)。我国已经有学者介绍这一方法以及用这一方法研究特定人群的概念结构。张积家与和秀梅(2004)运用自然分类和多维标度方法,研究了纳西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结果表明,纳西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由6个类别构成:父母,与父母同辈的长辈,兄弟姐妹,同辈的姻亲兄弟姐妹,媳妇和女婿,祖父母、子孙、旁系或姻亲子侄。同时有两个维度:1) 同辈/异辈;2) 照顾者/被照顾者。张景焕和金盛华(2007)运用Q分类及MDS,研究具有创造成就的科学家关于创造成就的概念结构,发现其关于创造成就的概念结构由“成就取向/内心体验取向”、“主动进取/踏实肯干”两个维度构成。

3. 研究程序

研究者在阅读了大量蔡元培的相关文献(陈钊,2004;高平叔,1998;黄长健,2005;周淑清,2005;易琴,2009;童富勇,2005;叶隽,2003;崔志海,2009;金林祥,2004;崔志海,2002;孙战河,高贵军,2006)的基础上撰写了两千余字的《蔡元培略传》,五名心理学研究生及两位中文系研究生阅读并对其进行修改。修改后的《蔡元培略传》基本涵盖了蔡元培的生平及主要事迹,具有相当的完整性和客观性。根据王登峰《解读中国人的人格》附录中提供的1520个人格特质形容词,结合胡和平的《同义词说略》,经过专家筛选,最终确定285个人格特质形容词,经过随机排列编制成《蔡元培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量表采用7点计分,即按照从1(完全不符合)到7(完全符合)的程度评定。

在苏州大学选取大学生和研究生180名作为被试,其中研究生28人,本科生152人。要求被试先阅读《蔡元培略传》,然后根据对蔡元培的了解,完成《蔡元培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180份,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

根据180名被试的评定结果,抽选出平均分大于5分,且选择5、6、7分的累积频次大于93.3%的项目25个。将这25个形容词再次编制成问卷,即《25个形容词分类调查问卷》,根据Q分类方法收集数据,要求被试对这25个形容词按照自己的理解,随意分成若干类别。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71份,将结果输入记事本,通过分类研究程序将每个被试的结果转换成25 × 25的相异矩阵。相异矩阵的构建遵循以下原则:如果在分类中两个词分在一类,那么就在这两个词的交叉点上记作0,否则就记作1,然后再通过计算机程序将71个被试的结果叠加再使用SPSS17.0中的多维尺度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25个特征词中潜藏的维度,以及各个特征词在不同维度中的坐标值。

4. 研究结果

4.1. 因素分析的结果

对285个人格特征词进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180名被试对285个人格特征词的评定结果α = 0.948,说明调查使用的《蔡元培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同时对25个人格特征词的评定结果进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α = 0.969,说明这25个项目仍然具有较高的信度。

对25个项目进行因素分析,KMO值为0.949,球形检验P < 0.001,表明适合做因素分析。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采用主成分分析,方差最大旋转法后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共3个,累计解释率为69.614%。因素1到因素3分别命名为:厚德载物、刚正不阿、博学多才。因素1包括:有责任感的、有尊严的、有思想的、有修养的、有见地的、有为的等共13个特征词;因素2包括:有原则的、光明磊落的、有浩然之气的、有骨气的、有自信的等共8个特征词;因素3包括:出类拔萃的、博闻强识的、才华横溢的、有见识的共4个特征词。

Table 1. Factor analysis resulting data of Cai Yuanpei’s perasonality traits (after rotating)

表1. 蔡元培人格特质的因素分析(转轴后的)结果

4.2. 多维尺度分析的结果

71名苏州大学大学生将25个特征词分成5、6、7、8、9类的最多,占70%,平均分类数为7.4类。

分类结果经多维尺度分析法处理后,经过5次迭代后,Stress的值的改进量小于指定值0.001,迭代停止。表明25个特征词的概念结构应采用二维度解,压力值Stress = 0.16955,观察距离的变异中可以由模型距离解释的百分比RSQ = 0.85702,表明二维模型对观察数据的拟合良好。另外Shepard图呈现出观察距离和模型距离之间关系大致上呈一直线,说明二维模型对观察数据拟合良好。

71名被试对25个特征词的心理空间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见,25个特征词聚成7类,它们是:1) 博学多才,包括出类拔萃的、才华横溢的、学识渊博的、有见识的、博闻强识的;2) 远见卓识,包括有为的、有才干的、有见地的、有思想的、高瞻远瞩的;3) 正义凛然,包括令人钦佩的、有浩然之气的;4) 刚正不阿,包括有尊严的、有骨气的、光明磊落的、无私的;5) 洁身自好,包括有修养的、有原则的;6) 仗义执言,包括有责任感的、自信的、有毅力的、可信任的;7) 持之以恒,包括稳重成熟的、有始有终的、孜孜不倦的。25个特征词的语义空间包括两个维度,维度1:文化素养/品性修为:横轴从左到右,左边是与蔡元培的文化修养相关的特征词,右边是与蔡元培的品行修为有关的特征词;维度2:他人评价或外在表现/自我要求或内在本质:纵轴从上到下,上边大多为他人对蔡元培的评价,蔡元培在其行动和思想中表现出来的品质,下边大多为蔡元培对自我的内在要求,从而转化成其潜藏于内部的稳定特征。

相对而言,图1中代表了“博学多才”和“仗义执言”特质的项目之间的距离关系更为紧密一些,而表示其它分类的项目内容之间的距离关系则要稀疏一些。出类拔萃的、才华横溢的、学识渊博的、有见识的和博闻强识的之间,有责任感的、自信的、有毅力的和可信任的之间,这两组之间较为紧密的关系说明蔡元培先生的确可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美誉。同时,从图1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维度1:文化素养/品性修为在横轴左边的特征词聚拢得更为紧密一些,这说明在大学生心目中,蔡元培先生的博学多才让人更为印象深刻,是先生非常显著的人格特征。

Figure 1. Two-dimensional space pattern of Cai Yuanpei’s 25 assessed words

图1. 蔡元培25个评定词的二维空间分布图

5. 研究讨论

5.1. 因素分析与多维尺度分析的比较

考虑到本研究着重探讨蔡元培的人格特质的结构,具有多元化的角度,或潜藏的维度,因此将因素分析和MDS的结果结合起来考查,希望从两部分结果中获取有意义的蔡元培的人格特质结构。

因素分析方法能够更多地揭示研究对象的趋势特征,揭示出重要的概念结构。但在揭示概念结构的潜在意义结构上存在不足。而MDS结果从探索潜在结构清晰性的角度来说要好于因素分析,其各个分组的内部意义比较一致,更加反映了概念之间的意义结构关系(窦刚、黄希庭,2006)。但相对于其他多元统计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MDS的精确性较差,但由于MDS对数据资料的分布、样本容量的大小的要求不像其他方法那么严格,所以对于相对简单的事物之间接近性数据,使用多维尺度法进行分析效果更好,另外,MDS方法可以画出表示事物之间相对距离的空间图,直观性更强(骆文淑、赵守盈,2005)。

因素分析与MDS结果存在着一致的地方,也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一致的地方即分析结果中显示出来的“博学多才”的人格特征,两部分所包含的特征词数量大致相同,内容基本符合;还有“刚正不阿”这一人格特征,两部分所包含的特征词数量虽然有些差异,但内容基本吻合。不一致的地方则是指蔡元培的人格特征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显示出来的。因素分析结果中这种特征通过多极因素的方式来显现,而MDS结果中则是通过逻辑意义相近的选项空间距离较短的方式来显现,同时分析出潜藏的两种维度。因素分析结果中,因素1掺杂了多种角度的特征词,可以说包容了蔡元培方方面面的人格特征,而因素2、因素3却是分别从品格和学识两个小方面对其进行阐释。虽然明确了蔡元培人格特征的大致趋向,但其内部意义结构比较混乱,无法清晰地反映出蔡元培的核心人格特征。MDS结果显示了蔡元培人格结构中潜藏的两种维度,从结构上清晰地解释了人格特征。同时,聚成的7类人格特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清晰地阐述了蔡元培的人格特征,同时在二维空间图中的分布使其更加直观地看到蔡元培的人格特征的结构。

综上所述,MDS的结果更能有意义且清晰地阐述蔡元培先生的人格特征。因此,本研究采用MDS结果:博学多才、远见卓识、正义凛然、刚正不阿、洁身自好、仗义执言、持之以恒等七个方面来解释蔡元培先生的人格特征,并将在下文中对其具体的人格特质的表现进行分析。

5.2. 蔡元培的人格特质的成因分析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由生物性自我转变为社会性自我的过程,是儿童在成长时期不断接受社会教化,模仿与学习成年人的思维方式、情感反应与表达方式,从而形成个人的人格。在研究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要了解人格发展的趋势,必须研究那些孕育人格稳定性和可塑性的个人变量和环境变量的作用机制(郭永玉,2007)。同时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可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使人主动适应新的文化,并允许人格中融进异文化的特质而得以丰富。这种丰富了的人格一旦有展现的机会,就有可能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甚至影响文化本身(刘晓玲,2007)。因此,本文研究蔡元培先生的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如何影响其行为,将从个体、家庭社会内外因和东方、西方多元文化等多个视角出发分析蔡元培先生的人格特征。

5.2.1. 自善其身是蔡元培人格的内在基石

蔡元培说,“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他的人格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他对自己一向严格要求。

蔡先生在学术上的执着追求成就了蔡先生的持之以恒、博学多才和远见卓识。“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近60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引自周东升,2007)。”六十年的坚持不懈,为蔡先生烙下了做任何事情都能持之以恒的可贵人格。蔡先生不仅熟读经史子集,积淀了深厚的国学底蕴,而且数度留学海外,在莱比锡大学和汉堡大学正式注册听课为五年半。他选听的课非常广泛,涉及哲学、心理学、美学、历史学等等,更未斤斤计较学位(高平叔,1995)。这不仅造就了蔡先生的博学多才,让他被同时代人誉为“学贯中西”;而且经受了西方文化洗礼的蔡元培,见识突破了地域和领域的限制,“对东西两大文明的共性和歧异有了超乎寻常的体认和见识(张晓唯,2004)”,形成了蔡先生远见卓识的人格特征,这些对蔡先生今后对中国大学教育的改革创举有着不可抹杀的影响。

5.2.2. 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是蔡元培人格的外在条件

任何社会个体的人生生活圈层,最核心且对该个体最先发生决定性影响的是其家庭(余子侠,2004)。家庭是一个微型的社会机构,能够为个体心理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发展提供一个社会情境,因此家庭对个体人格的影响是持续终生的(郭永玉,2005)。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让蔡元培逐渐形成了洁身自好、仗义执言和博学多才的人格特质。父亲在世时,延请塾师来家教蔡元培读书。父亲清廉宽厚,亲友有贷必应,欠者不忍向其索还。蔡元培的母亲贤而能,赖母亲抚养成人。“世交中有欲集款以赡其遗孤者,周氏不肯承认,质衣饰,克勤克俭,抚诸儿成立。每以‘自立’、‘不倚赖’勉之。”蔡元培“十余岁,即翻阅《史记》、《汉书》、《困学纪闻》、《文史通义》、《说文通训定声》诸书,皆得其叔父之指导(引自高平叔,1986)。”由此可见,父亲的宽厚大方让蔡元培懂得在待人接物中仗义执言,母亲的自立自强让蔡元培一直保持洁身自好的自我修养,叔父的国学底蕴让蔡元培奠定了博学多才的基础。

个体生活在家庭,同样身处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社会环境对个体的人格塑造和完善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特殊的社会环境造就了蔡元培在面对恶势力时正义凛然、刚正不阿的气节。一个知识分子,没有实权,顶不住压力,但也不能违背自由的原则妥协,那就只有辞职以示抗议。蔡先生在中国文化知识界里的“辞职”次数之多,实属罕见。他的辞职,充分反映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正直人格精神(周东升,2007)。他终身追求真理,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面前,始终坚贞不屈,毫不妥协,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正义凛然和刚正不阿的不屈气节展露无遗。

5.2.3. 东方传统文化是蔡元培人格的根茎

根据文化人类学家的研究,人格不是凭空产生的,一个人的人格与特定的文化关系密切,文化塑造着人格,在同等社会条件下可以形成基本相似的人格,也即“基本人格”,“基本的人格是文化的基础,一个社会的秩序、凝聚力、认同感和稳定性来自某种基本人格的社会成员(夏建中,1997)”。儒家文化的精髓是以“仁”为核心的文化,这是强调对世人进行品德培养的文化。蔡元培就是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并精通儒家文化的,他的同事和身边的学生对他的人格评价是崇高、俭朴、慎独、和蔼、淡泊、宽容、仁爱、谦让、真诚、公正、刚直等等(张晓唯,2004)。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蔡元培先生是一个性情、气质、能力及道德水平都超出一般标准的人,因而是一个兼具博学多才的学识、正义凛然的气节和持之以恒的修为的世人楷模。

5.2.4. 西方先进文明是蔡元培人格的枝叶

蔡元培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方先进文明进军中国的“同塑时代”。“同塑文化”的特点是,“全体成员以当前流行的行为模式作为自己行为准则……整个社会处于不断的动荡中,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不断变化,人们对文化的归属感不稳定,年轻人出现改革意识(夏建中,1997)。”蔡元培敏锐地意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对动荡落后的中国社会的重要性。张晓唯(2004)介绍,在德国蔡元培选修了40门课,“举凡哲学、文明史、文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绘画艺术理论等‘时间不冲突者皆听之’”。后来,他又去了法国,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人生理念给他以深刻的影响,法国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引起他极大的兴趣。数度留学海外的经历让蔡元培的眼界大开,一方面吸收了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大学教育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真正拥有了远见卓识;另一方面学了各个领域各种学科的科学知识,博采众长,知识系统不断完善,真正当得起博学多才。

5.3. 蔡元培的人格魅力在中国大学教育的改革创举中的体现

本研究得出的蔡元培先生人格特质的7个方面:博学多才、远见卓识、正义凛然、刚正不阿、洁身自好、仗义执言、持之以恒,仅仅基于本次研究的180名被试的评价,有所偏颇是难免的。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者对蔡元培先生人格特征的概括也有些差异。周东升(2007)将蔡先生的人格魅力概括为三方面:崇尚真理、淡泊名利的学人风范,博厚儒雅、谦和温恭的宽容气度,刚正不阿、特立不屈的正义品格。与其相比,正义的品格得到了验证,而宽容的气度和学人的风范与本研究的人格特质不是很切合。这与蔡元培先生留给当今大学生的印象有关,作为北京大学校长,学识渊博是极为深刻的第一体会;其次就是和恶势力作斗争的不屈精神。因此,蔡元培流传于世的人格魅力和他本身真正的人格品质是有些许出入的。而其实真正对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大学教育改革起到推动作用的是蔡元培先生的人格魅力。

5.3.1. 健全人格教育和五育并举彰显了蔡元培人格魅力之“完美”

蔡元培认为“键全人格教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为目的的。健全人格的内涵由人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人之个性与群性的统一以及身心的协调发展三方面组成(赵正林,1991)。蔡元培首次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美感教育、世界观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周雁,2009)。无论是健全人格教育还是五育并举,其宗旨都是培养在各个方面都发展完善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这与蔡元培本身重视自身在各个方面的修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蔡先生在品德、学术、美学等各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同时个人洁身自好、为人仗义执言、面对原则问题刚正不阿、无时无刻不散发着正义凛然的浩然正气。可以说,蔡元培先生的人格特质几近完美。而名人在流传于世时很容易就被塑造成完美无瑕的形象,因此蔡元培拥有“完美”的人格魅力是必然的。这同时又推动了他对健全人格教育和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坚定信念,成为中国大学教育改革创举中的重要一笔。

5.3.2.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凸显了蔡元培人格魅力之“博大”

蔡元培写道:“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学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引自靳树鹏,1998)。”在这一办学方针的指导下,北京大学面貌焕然一新,学术氛围空前浓郁,社团活动异常活跃,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开创了北大的兴盛时代。这一“思想自由、兼

容并包”的办学方针突出表现了蔡元培博大的胸怀。试想蔡元培先生如果不是有着留洋的开阔眼界、吸纳西学精华的博学、取长补短的远见卓识以及宽容谦和的博大胸怀,又怎么会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民主自由方针?蔡元培先生的博大不仅体现在学术知识上,更加体现在他的胸怀容量上。正是蔡元培先生有着“博大”的人格魅力,“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才能在北京大学昌行,才能对中国大学教育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5.3.3. 大刀阔斧地革新大学管理制度凸显了蔡元培人格魅力之“不屈”

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对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革新了大学管理制度。在学校管理上,整顿教师队伍,裁减冗员;主张教授治校,民主管理,建立教授会。在学科和课程建设上,由扩充文理到废门设系,提出文理兼修,实行学分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提倡学生进行学术研究,鼓励学生成立各种研究会。在招生制度上,开设招收女生,开创了我国国立高校招收女生的先河(彭彬,2003)。在施行这些条例时不免遭到一些阻力。有三位外籍教师“不学无术”,且对教书也不热情,蔡元培坚决辞退,英国公使朱尔典的出面干涉并威胁(周东升,2007)。蔡先生毫不畏惧,坚决顶住压力,绝不苟同附和。这些条例能够得到真正的施行,都需要蔡先生顶住各方压力,依靠的是刚正不阿、正义凛然的不屈精神。这种“不屈”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北大的师生,感染着全国的教育工作者,推动着中国大学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

6. 研究展望

本研究以蔡元培先生为个案,通过心理传记法来分析其人格特质,在定量方法上做出了新的尝试,希望能将更为科学的方法引入到对其的研究中,并探讨了蔡元培先生人格特征的成因,以及在中国大学教育改革中的体现。在今后的研究中:1) 对蔡元培人格特质的研究应该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认识和同时代的人的评价,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概括出蔡元培的人格特征,本研究在两者的结合上有着欠缺。2) 本研究探讨了蔡元培先生的人格在中国大学教育改革中的体现,在今后应该更加重视他的人格魅力的现实意义,对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的具体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3) 在统计方法上,多维尺度分析方法并没有得到深入细致的学习,很多研究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并未能真正掌握其原理实质。心理学研究者需要运用更多元更科学的统计方法来对数据结果进行处理,需要深入地学习和理解多维尺度分析方法的原理和使用范围。

7. 致谢

感谢吴继霞教授的悉心指导,感谢李世娟、曹文雯、任保鹏等的用心建议,感谢大力支持问卷调查工作的被试们,感谢协助问卷发放、回收以及数据处理的朱睿同学和晏浩同学。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陈钊(2004). 解析”蔡元培现象”.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11期, 39-40.

崔志海(2002). 蔡元培的为人与风范. 炎黄春秋, 11期, 23-28.

崔志海(2009). 蔡元培传. 北京: 红旗出版社.

窦刚, 黄希庭(2006). 当代大学生自比型价值观数据的潜在结构. 心理科学, 6期, 1331-1335.

高平叔(1986). 蔡元培的家世与家庭生活. 晋阳学刊, 1期, 52-60.

高平叔(1995). 蔡元培的游学生涯. 群言, 3期, 31-32.

高平叔(1998).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期, 42-55.

郭永玉(2005). 人格心理学: 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郭永玉(2007). 人格心理学导论.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何俊华, 魏会茹(2004). 蔡元培健全人格教育思想浅析.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5期, 76-81.

胡波(1993). 历史心理学的价值与意义. 广东社会科学, 1期, 100- 105.

黄长健(2005). 蔡元培健全人格教育思想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金林祥(2004).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靖新巧, 赵守盈(2008). 多维尺度的效度和结构信度评述. 学术前沿, 1期, 40-44.

刘晓玲(2007). 试用人格理论解读蔡元培人格魅力. 益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期, 160-164.

骆文淑, 赵守盈(2005). 多维尺度法及其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应用. 考试研究, 4期, 27-30.

孙战河, 高贵军(2006). 蔡元培人格精神. 滨州学院学报, 1期, 72- 76.

童富勇(2005). 论蔡元培的人格魅力. 浙江社会科学, 2期, 148-155.

王登峰, 方林, 左衍涛(1995). 中国人人格的词汇研究. 心理学报, 4期, 400-406.

吴继霞, 曹丽萍, 朱浚溢(2012). 大学名校长之唐文治: 一种心理传记学的探索. 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集刊, 台湾.

吴继霞, 赵子真(2008). 竺可桢人格特质初探.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期, 117-120.

夏建中(1997). 文化人类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叶隽(2003).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于蔡元培留学德国. 德国研究, 4期, 38-45.

易琴(2009). 蔡元培的人格与北大的校格——“北大精神”的另一种诠释. 教育学术月刊, 7期, 32-34.

余子侠(2004). 工科先驱, 国学大师——南洋大学校长唐文治. 山东: 山东教育出版社.

张积家, 和秀梅(2004). 纳西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兼与汉族亲属词概念结构比较. 心理学报, 6期, 654-662.

张景焕, 金盛华(2007). 具有创造成就的科学家关于创造的概念结构. 心理学报, 1期, 135-145.

张晓唯(2004). 蔡元培与胡适.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赵正林(1991). 简论蔡元培的完全人格教育.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期, 74-76.

郑剑虹, 黄希庭, 张进辅(2002). 梁漱溟人格的心理传记研究. 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 北京.

郑剑虹, 黄希庭, 张进辅(2003). 梁漱溟人格的初步探索. 心理科学, 1期, 9-12.

周东升(2007). 蔡元培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其现实启迪. 商业经济, 11期, 9-11.

周宁, 刘将(2008). 心理传记学探析.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期, 79-82.

周淑清(2005). 论蔡元培的“大学观”——蔡元培的“大学观”及其对现代大学理念的反思.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4期, 78-81.

周雁(2009). 论蔡元培的创新精神.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期, 110-11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