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08 No.02(2018), Article ID:23970,5 pages
10.12677/AE.2018.82012

The Application of Storytelling Art in Engineering Teaching

Ping Zhao, Feng Wang, Yue Xu, Youxin Lou, Jinbo Zhao

The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an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Jinan Shandong

Received: Feb. 15th, 2018; accepted: Feb. 28th, 2018; published: Mar. 7th, 2018

ABSTRACT

The storytelling art has some excellent forms and skills, which can be used in college teaching on engineering. The following aspects can be practiced.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content of courses should be organized carefully. In order to guide students to think actively we can make some suspense in teaching class. A teacher with refining and accurate speech will be popular. Vivid and humorous language accompanied by a moderate speed is pleasant to students. Absorbing useful elements of storytelling art, we can mobiliz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Storytelling Art, Engineering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Effect

评书艺术在工科教学中的应用

赵萍,王峰,徐越,娄有信,赵金博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收稿日期:2018年2月15日;录用日期:2018年2月28日;发布日期:2018年3月7日

摘 要

将评书艺术的讲说形式和技巧应用于大学工科的课堂教学,在内容的组织方面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精心构思与设计;上课时设置悬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语言上精练准确,生动幽默;在语速上快慢适中。通过吸收评书艺术的有益成分,调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评书艺术,工科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评书是我国传统的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为广大的群众喜闻乐见,从过去的茶馆、书场,到现代的广播、电视,表演者总能演绎的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而又环环相扣,整个过程将听众的注意力完全吸引过来,唯恐漏下了哪句话,哪个暗示,其引人入胜的程度令人在不知不觉中半小时就过去了,甚至还意犹未尽,期待着下一段的继续。作为一名教师,从登台上课的那天起,就一直幻想,自己能不能也像评书艺术家那样,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将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创新课堂形式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歇,但与评书艺术的结合却考虑的较少,因为工科的教学内容显然和评书没法搭边。文史类的故事题材往往能引起人的兴趣,但是专业类的,譬如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内容涉及的是陶瓷、玻璃、水泥的生产与应用,热工窑炉的原理与结构,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将这些专业的知识做成故事脚本呢?然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加上向其他老师的学习,观摩不同专业不同学科老师的上课,我们发现,即便不能将课上成评书那样的境界,但是借鉴其讲说的形式、技巧应用于课堂教学还是大有裨益。长期以来高校教学主要偏重教学的“科学性”,而对其“艺术性”则重视不够,可以尝试借鉴传统文化艺术所凝聚和承载的艺术内涵,实现新时代的嫁接和发展,因此,将评书艺术拆解分析,与课堂教学相联系有以下几点收获。

2. 教学过程的设计

2.1. 表现形式的应用

评书在叙述的过程中,当叙述到某个关键的地方,突然按下不表,仅是做个提示或者暗示,在听众的心中留下疑问,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给予揭晓答案的欲望,促使听众继续往下听,这就是评书中的“扣子”又称为“关子” [1] ,是连结情节的针线,制造悬念的手段。

这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是可以应用的,例如,在讲解技术发展时,为什么会出现某种飞跃或里程碑式的突破?解决一个实践难题的核心技术,用到的是哪些理论知识点?设扣与解扣的过程中能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并对知识的发展充满好奇,有利于内容的自然勾连。可以看到,这属于课堂表现形式的设计,同样的内容要用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才能更好的将学生引进来学习。我们也看到,对于评书也是一样的,即便是同样的故事,不同艺术家表演的效果之间也有不小的差距。评书艺人既是演员又是作者,他们的表演过程,往往就是精心构思和不断创作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有好的表演效果,教师上课也应该不断的精益求精的进行表现形式的设计和完善。

2.2. 教学内容的整合

评书内容囊括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故事主线、辅线等环节,是评书艺术的核心部分。工科教学则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是课堂授课的重要一环。目前,一些教师过分依赖教材,照本宣科,要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学生得到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明确,往往把教材内容作为教学任务 [2] 。这样就会形成单纯的灌输知识的局面,但是我们知道,大学生不仅仅学习已有的知识,还要培养其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些要求不是单靠哪门课程就能解决的,而是应该在每门课的学习过程中,从课程的内容到各位老师的言传身教,逐步获得锻炼,因此,每门课都肩负着一个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任务,学生完成整个培养计划以后能够达到专业的毕业要求,而且经过5年的社会实践以后,还应该能达到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所以,教材只能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是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不能单纯的拿来就作为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目标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在培养体系中的作用,学生需要获得的毕业能力等来制定,教师根据这些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来达到。

2.3. 内容 + 形式 = 教学效果

可以看到,教材只是一个剧本的半成品,教师则需要在掌握本门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内容进行取舍整合,再加入表现的技巧,将教学过程完满的被学生接纳吸收。而对于那些还停留在将学本内容讲出来的教师,则需要去关注一下学生是否去学习了?学习了多少?领悟了多少?拓展了多少技能?因此,我们要提高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再上一个台阶,研究教学的方式,即:内容 + 形式 = 教学效果。故此,我们要重视内容的表现形式,在这方面多投入精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广大的教师已经有了一些尝试,如直接提问的启发法 [3] ,也称作问题导入法;创设有利于学生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用于教学的情境教学法 [4] ;将理论课放在实验室的理实一体教学法 [5] ;给学生留下一定的任务的拓展课堂教学时间的方法 [6] ;另外,还有一些如,小组合作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目的都是提高学生学的兴趣,将以教师教为主的讲授教学法,向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学的转变,在课上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最佳的状态,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达到平铺直叙所没有的效果。

2.4. 知识的更新

评书艺术大家连丽如 [7] 老师曾说过,“你永远要补充自己的知识,如果你一两个月没有学习社会上的新知识,你一上台都没法儿张嘴。”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苏霍姆林斯基 [8] 说过,“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尤其是专业课教师,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专业的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教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当前,网络资源丰富,各种知识书籍轻易地的就可获取,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教师践行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3. 语言的表达

评书的语言一般较直白,不易产生歧义,通俗简练,没有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词语,繁杂冗长,听着费力的语句。苏霍姆林斯基 [8] 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频率。”语言表达是教师必备的主要能力,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实事不能再现,需要教师依靠语言表达,把知识通过口头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晰,具有学科性;简明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

3.1. 语言简练准确

教师的语言要简练准确,没有过多的重复,多余的字或词。大学的课堂是两节课连续教学,由于上课时间长,学生容易疲劳,因此,教师的讲话内容要尽量精简。从评书的讲述过程能体会到这一点,他们的语言精准,每一个字、词、句都是精确的一个故事点,所有的句子串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内容。如果在授课时注意运用,可以让学生从老师的语言中接受到的都是有用的内容,而不是一堆夹杂着啰嗦的知识混合品,自己还需要剥离没用的部分,既疲惫又降低信任度,从而造成专注度的下降,学习效率的降低。因此,语言的精练准确是提升讲课过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像我们听演讲一样,对于那些整个讲话过程无重复,字字珠玑的演讲者从心理上就觉得敬重,容易接受他们所提出的观点;相反,对于一些讲话时停顿、重复,有过多“啊、那么、因此、于是”等等,没有实质内容的讲话者,心里就已经把他们的水平拉低了,在听讲的过程中更多的会对他们的观点持怀疑的态度,即便是一些正确的说法,恐怕也需要费些时间、精力才会让人接受。而且,这些夹杂的内容挤占了有用知识的空间,令内容看起来膨胀了很多,而实际的东西却需要听者在里面费力的挑选出来,增加了学习的繁杂性,更容易让人疲倦且难以掌握。

3.2. 语言生动幽默

教师运用语言要形象生动,讲究趣味性,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能够安抚学生紧张的情绪,活泼教学气氛,令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和教导。教师激昂、兴奋的讲课情绪和富有节奏的说话语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做到以情感人,而且要贴近学生的心灵,尽量听取学生的心声,掌握学生的心理,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9] 。教学实践中,语言幽默深受大家的欢迎,幽默被引申为语言交流的润滑剂。任何学习本身都不是轻松愉快的体验,而幽默是笑的艺术,在享受教学幽默所带来的愉悦感、满足感的同时,学生可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化畏难为自信 [10] 。

4. 语速的掌控

评书艺术家一般口齿清晰,声音饱满,语速张弛有度,语调充满感情,语言表达流畅,思维清晰敏捷。他们还会根据节目的需要控制语流,调整语速,并做一些节奏的处理和声音的造型。以此为借鉴,我们可以在发音上严格要求自己,“字字都当心,句句不走神”,进而根据自身的嗓音条件(评书行话“夯头”)进行练习,塑造个性化的语言风格,逐渐形成“吐字千斤重,听众自动容”的语言效果 [11] 。评书在讲演过程中语言抑扬顿挫,故事跌宕起伏,但整个节奏控制的很平稳,这样有利于带着听众和观众的节奏,引导大家进入故事的情节中。

对于课堂教学,老师授课的同时,学生会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如果讲课的语速快,学生思考明白上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就会错过了下一个知识点,跟不上讲课的进度,落下了就可能放弃,会导致后面一段都没有听明白,学生容易陷入到一个循环中,要么在思考前一段没想明白的内容,要么在重新找下一段知识的起点;如果语速慢,则学生的思考节奏也会跟着慢下来,这时容易出现想打瞌睡的倾向,犯困而使意识迷糊不清醒,教学任务完不成,课堂慢吞吞的没有活力。有的老师在控制课堂节奏时,组织的不够恰当,就会造成过快过慢的情况,赶着怕讲不完,就像爆豆一般,噼里啪啦的,语速快了自己都咬字不清,大脑组织语言的速度与口头说话的速度不一致,中间容易夹杂无内容的字词;而私塾老先生般的慢条斯理,则会让人昏昏欲睡。适中的语速能使学生的思维和老师的语言产生一个和谐的共鸣,使人的感觉轻松而且知识如流水一样融入学生的心里。

综上所述,评书艺术有许多方面与教学是相通的,虽然在内容上会有差别,尤其是工科的知识缺乏趣味性和文学性,更多的是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但三尺台上的演绎却是异曲同工。通过与评书艺术的对比分析,如果能充分吸收其有益成分,对于激发课堂的蓬勃活力,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

基金项目

齐鲁工业大学2016年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项目:陶瓷方向核心课程群;学校2016年教研项目:教学方法之“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参考文献

[1] 王华新. 中国评书艺术及其当代发展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保定: 河北大学文学系, 2012.

[2] 束定芳. 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若干研究课题[J].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2014, 46(3): 446-455.

[3] 帅玉妹, 周传喜, 管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51): 195-196.

[4] 高琳琳, 刘凯, 姚树桐. 病理生理学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3): 72-73.

[5] 方宁. 浅议几种教学方法在循环系统中的联合运用[J]. 北方药学, 2013, 10(4): 172.

[6] 祁务霞. 高校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 中国市场, 2016(31): 222-224.

[7] 李磊, 梁彦. 北京评书好似一台大戏[J]. 旅游, 2016(11): 44-45.

[8] B.A.苏霍姆林斯基, 著, 杜殿坤, 译. 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8.

[9] 安宇, 董莉. 关于开放教育《无机化学》教学方法的思考[J]. 电大理工, 2015(264): 26-27.

[10] 刘志刚, 李健. 试论教师教学语言幽默艺术[J]. 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4(3): 63-67.

[11] 郑伟. 评书艺术在人文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 新闻传播, 2016(5): 25-26.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kns.cnki.net/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330-5258,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http://cnki.net/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www.hanspub.org/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e@hanspub.org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