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06 No.05(2017), Article ID:22571,5 pages
10.12677/TCM.2017.65035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Relativity between Complexion and Emotion

*并列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Man Xu*, Shihui Zou*, Zhaoxia Xu#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Received: Oct. 16th, 2017; accepted: Oct. 28th, 2017; published: Nov. 2nd, 2017

ABSTRACT

Emotion diversification leads to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visceral manifestation, and the five colors of face can distinguish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visceral manifestation.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omplexion diagnosis and discusses the source and course between complexion and emotion diversification theory. Meanwhile, the modern research about the objective collection and analyses of complexion is summarized, and the relativity between complexion and emotion diversification is generalized.

Keywords:Complexion, Emotion, Inspection, Review

面色与情绪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许曼*,邹诗卉*,许朝霞#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17年10月16日;录用日期:2017年10月28日;发布日期:2017年11月2日

摘 要

情志变化可以导致脏腑病变,面部五色之变化可以区分脏腑病变之所在。本文阐述望面色的临床意义、探讨面色与情绪变化的相关理论源流,概括面色特征客观化采集与分析以及面色与情绪变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面色,情志,望诊,综述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望色是指医生通过观察患者全身皮肤(尤其是面部皮肤)的色泽变化来诊断病情的方法 [1] 。色,指皮肤的颜色,包括青赤黄白黑五种色调变化;泽,指皮肤的光泽。因面部血络丰富,不仅心主血脉,其华在表,而且人身“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且面部皮肤娇嫩,体内气血盛衰变化,最易通过面部色泽变化显露出来,因此,中医临床面诊一般以望面部色泽变化为主 [2] 。

在《内经》“以五色命脏”的基础上,汪宏进一步阐述了“青为肝,赤为心,黄为脾,白为肺,黑为肾”的理论,强调应该“以色应脏,以脏合形”,通过诊察不同部位及气色来了解相应脏腑的状态 [3] 。《望诊遵经·五色相应提纲》:“尝考《内经》望法,以为五色形于外,五脏应于内,犹根本之与枝叶也。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有病必有色,内外相袭,如影随形,如鼓应桴” [4] 。所以脏腑病变反应出相应的面色而五脏生五志而化七情,情志与面色之本皆为五脏,故两者关系密切。本文主要概述面色临床意义,情志与情绪变化相关性的理论源流和现代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2. 望面色的临床意义

2.1. 确定病变部位

《难经·十三难》中提到:“五脏有五色,皆见于面。”面部是脏腑气血之外荣,又为经脉所聚,故面部的变化与脏腑病变息息相关 [5] 。《黄帝内经》中说道“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即是当人体内部的五脏发生病变时则表现在外部的面色上。《素问·刺热篇》将面部与五脏的表里关系划分为: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额候心,鼻候脾,颏候肾 [6] 。可见五脏与面色关系紧密,机体发生病变。董梦青等人对冠心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面色特征信息进行客观化探讨时总结出冠心病组的面色以红黄隐隐和红色多见,慢性肾衰组的面色主要以黄色、青色和白色多见,慢性乙肝组面色以黄色和黑色多见,其中黄色指数三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7] 。由此可见不同脏腑之间发生的病变可以通过面色诊的数字参数反映出来。

2.2. 判断气血盛衰

“色为气血所荣,面为气之所凑,气血变幻,色即应之,色之最贵莫显于面,故望诊首察色,察色必重于面也。”这充分说明面部与气血两者紧密联系。《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可见色泽为脏腑气血之外荣,《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故望面部色泽可以测知脏腑气血之盛衰 [5] 。因此可以从望面色确定病变部位和判断气血盛衰两个意义来联系人的情志。

2.3. 分辨病邪的性质和预测疾病的转归

感邪不同,面部的色泽变化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面部色赤多数热邪,色白多为寒邪,色青多为瘀血等;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预后转归,主要从面部光泽的有无,含蓄与否反应出来 [8] 。沈邹影等人在129例哮喘病人面诊的研究中发现哮喘病人发作期时面色多红少泽,缓解期时则多为面黄少泽,其中寒哮和热哮病人缓解期的面部光泽度均优于发作期 [9] 。钱士鳌亦发现药物过敏性休克时呼吸道阻塞病人由于气血不畅则面色青紫,而循环衰竭的病人阳虚或失血则面色则苍白 [10] 。

3. 面色与情志变化相关的理论源流

3.1. 五种情志变化与内脏密切相关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的活动是由“五神”、“五志”表现的。五神即神、魄、魂、意、志,为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脏又生五志,“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悲、恐”。由五志生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 [11] 。

其中五志与五脏的从属关系为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素问·宣明五气篇》云:“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以上皆明确了情志的产生以五脏之精气为物质基础 [12] 。

有学者认为情志活动为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的事物的反应,情志为病先伤形,后伤脏,内外情景相触动时,脏腑最先有感 [13] 。Iesperauce等 [14] 发现抑郁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高,血小板易于激活,血栓环素释放增多,而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升高,不仅使血压升高,还可使脂类代谢紊乱,致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故当人体受外界刺激情志异常时,脏腑则发生相应的改变,又因五色候五脏,面色则发生各种改变。

3.2. 情志变化与脏腑的气血津液密切联系

七情内伤的一个显著致病特点是为病众多,气病为先,即七情内伤最易导致脏腑气机逆乱的病理变化,具体表现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 [15] 。另一方面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在中医理论中素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之说。“气为血之帅”包含了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之功,“血为气之母”包含了血能生气、载气之义,这种理论较详尽地说明了气、血与情志密不可分 [12] 。气行不畅则津液输布异常,停聚为痰饮,加之血行不畅则面部失养,因而面部少泽。

朱海峰等人指出面色通过心脏、血管、血液等因素反映整体生理病理状态 [16] 。相对应的生理基础即气血津液,气血津液荣养全身,影响脏腑生理功能,五色入五脏,内部的变化则相对应的反映在外部的面色上,由此可见面色、气血、脏腑、情志四者息息相关,相互影响。

4. 情绪与面色的现代研究

4.1. 面色特征客观化采集与分析的研究进展

中医面诊的客观化一直存在争议,因为传统面色诊法主要是通过医生直观目测面色、语言描述和经验辨析面色,其诊断结果既受医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诊断技能的限制,临床上缺乏客观评价标准 [17] 。所以近几年中医面色诊一直朝着规范化、客观化方面发展。

刘颂豪院士与邓铁涛教授首先把光子学理论引入五色诊法之中,从而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面色的主色调 [18] 。李福凤等基于计算机技术采集与识别技术,研制了以LED光源为照明光源的面色诊采集暗箱消除了光源的影响因素,还确立了中医面部五色分类判读量表降低了面色判断的主观性,同时还建立了面色诊颜色客现自动识别的方法,确定各类面色在色彩空间中的范围 [19] 。这些方法实现了中医面色诊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克服了传统中医望面色主观性太强和缺乏客观计量单位描述的问题,增强了中医临床面诊采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了面诊的科学性。

4.2. 情绪变化与面色特征相关性的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认为外界刺激致使人们情绪发生变化时,身体总能先一步做出反应。经由植物性神经系统,我们的身体能够对血液流速,神经递质分泌量等因素进行调节,进而使身体产生变化,然后更好应对接下来发生的状况 [20] 。

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认为人类的基本情绪包括:喜、惊、怕、悲、厌、怒6种。当情绪发生时,常常伴随躯体各部分的变化,其中面部变化最为丰富,在生活中,面部表情常常伴随着相应的躯体变化,共同表达个体的情绪状态 [21] 。

芬兰的科学家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则进一步根据人们在经历某些情绪时的反应,绘制了人体的“情绪地图”。其核心实验通过一个叫做“embody”的工具完成。“embody”使得参与者相对应的模拟的人形图像上标注出激活和被抑制区域,并输出形成图像。研究发现,在感受不同的情绪时,胸部区域和头部区域的变化是最为明显的,推测这一变化可能与呼吸、心率和面部表情的改变相关,而人们似乎只有在经历开心时,全身的所有区域才都能得到激活 [22] 。

情绪可以影响人体温度,进而影响人体的面色。袁肇凯 [23] 在研究中发现,负面情绪影响人的情绪变化,进而影响热体容积血流脉搏的变化,最终影响人体的面色。张世亮 [24] 等人在研究中发现人的生物特性是温度左右对称,皮肤表面温度低于体内器官温度,而且人体内的温度是通过器官血流由高向低传播,再随着血流将热量带向体表。当人体局部或全身的新陈代谢发生变化,影响局部组织血管及末梢区供血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全身及局部的热平衡分布破坏,临床上表现为生物组织温度的升高与降低,进而引起皮肤色泽的改变。

5. 小结

综上所述,情绪与面色的相关性早已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中医学认为通过望面色可区分脏腑病变之所在、判断气血之盛衰、识别病邪性质、预测疾病转归等。情志过及会影响脏腑和气血精液,则面部发生相应的五色和色泽,荣润的改变。情绪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面色特征参数的客观化规范化采集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面诊仪在临床得到了应用,为疾病不同中医证型的临床特征研究及疗效评价提供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客观指标,而且,对研究情绪变化与面色的相关性提供了条件,进一步研究,可扩大样本量,增加客观数据的支持。

文章引用

许 曼,邹诗卉,许朝霞. 面色与情绪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Relativity between Complexion and Emotion[J]. 中医学, 2017, 06(05): 215-219. http://dx.doi.org/10.12677/TCM.2017.65035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杜松, 刘寨华, 佟琳, 张华敏. “望色”源流考[J]. 辽宁中医杂志, 2014, 41(3): 434-436.

  2. 2. 王忆勤. 中医诊断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 11-12.

  3. 3. 杜松, 张玉辉, 杨威, 于峥, 张宇鹏. 《望诊遵经》色诊理论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 22(6): 754-756.

  4. 4. 梁爽. 《内经》色诊理论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

  5. 5. 刘新华. 面部色诊及其现代研究概述[J]. 长春中医学院报, 2002, 18(1): 47-48.

  6. 6. 贾蕾蕾, 王晓娟, 王玲玲, 等. 中医五脏病与情志关系的调研[J]. 医学与哲学, 2005, 26(12): 71.

  7. 7. 董梦青, 李福凤, 周睿, 王忆勤. 基于图像处理的不同脏腑疾病患者面部颜色特征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 28(4): 959-963.

  8. 8. 何建成. 中医诊断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14.

  9. 9. 沈邹影, 郭睿, 郝一鸣, 许朝霞, 谢艳虹, 季杰, 王忆勤. 12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面象特征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 18(7): 1108-1112.

  10. 10. 钱士鳌. 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 3(3): 107-108.

  11. 11. 严碧涯, 端木宏谨. 结核病学[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3: 130, 538, 576.

  12. 12. 孟农, 谢志勇. 小议“气”与“血” [J]. 新疆中医药, 2001, 18(1): 5-6.

  13. 13. 杜怀钢. 谈中医情志病[J]. 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9): 67-68.

  14. 14. Iesperauce, F., Frasure-Smith, N., Juneau, M., et al. (2000) Depression and 12 Year Prognosis in Unstable Angina.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0, 1354-1360. https://doi.org/10.1001/archinte.160.9.1354

  15. 15. 胡冬裴. 中医基础理论数字化中英文教材[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197-198.

  16. 16. 朱海峰, 陈雪功. 中医诊断客观化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 甘肃中医, 2007, 20(6): 10-13.

  17. 17. 樊明杰. 基于彩色图像的面色疾病诊断方法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18. 18. 曾常春, 王先菊, 刘颂豪. 光子中医学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J]. 浙江中医杂志, 2004, 39(3): 124-125.

  19. 19. 李福凤, 邸丹, 王忆勤, 钱鹏, 郑晓燕, 刘国萍, 李晓强.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中医面色诊信息采集与识别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 10(6): 71-76.

  20. 20. 梁向阳. 试论情绪发生过程的共性和个性——基于身体线索的视角[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30(3): 155-156.

  21. 21. 皮可有, 许远理. 情绪躯体语言与具身情绪[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2): 114-115.

  22. 22. Nummenmaa, L., Glerean, E. and Hari, R. (2013) Bodily Maps of Emotions. PNAS, 111, 646-651. https://doi.org/10.1073/pnas.1321664111

  23. 23. 袁肇凯, 程韵梅, 张渝寒, 范福元. 健康人面部常色血流容积变化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6, 2(2): 33-36.

  24. 24. 张世亮, 张蕴慧, 庄欣. 红外成像技术对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面部温度的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24(5): 359-36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