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05 No.03(2017), Article ID:21080,10 pages
10.12677/ML.2017.53028

Coordination, Correlation and Topicalization

—A Cognitive Study of the More X, the More Y Construction

Lichang Zha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Shandong

Received: May 31st, 2017; accepted: Jun. 18th, 2017; published: Jun. 22nd, 2017

ABSTRACT

Fillmore et al. (1988) point out that the more X, the more Y is a productive formal idiom; Cullicover & Jackendoff (1999) argue that the more X, the more Y is a sui generic and cannot be analyzed within the principle and parameter paradigm. This claim arouses th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from different linguistic fields.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more X, the more Y as a coordinate correlative construction with a topica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either clause. It argues that the multiple feat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are the result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its form and meaning.

Keywords:Construction, Coordination, Correlation, Topicalization

并列∙关联∙比较成分话题化

—The More X, the More Y构式认知研究

张立昌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曲阜

收稿日期:2017年5月31日;录用日期:2017年6月18日;发布日期:2017年6月22日

摘 要

Fillmore et al. (1988) 指出the more X, the more Y是一个能产的形式化习语,Cullicover & Jackendoff (1999)等通过对该结构的分析认为它是一个“独具一格”的构式,不能用原则参数的框架进行分析,这一论断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构式语法的观点,认为the more X, the more Y是一个形式并列、意义关联、比较成分话题化的并联话题构式,并进一步提出该构式的许多特征都与构式的形式与意义之间互动有关。

关键词 :构式,并列,关联,话题化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The more X, the more Y结构常称作“比较关联构式”(comparative correlative construction) [1] [2] 或“比较条件构式”[The more X, the more Y含有比较成分,但没有实际所比,结构凸显的是两个分句之间的关联性,因此本文对比较成分不作单独分析。] (comparative conditional construction) [3] 。该句式由“the + 比较级”引导的两个分句构成,如(1a)。本文沿用已有做法,将该构式称为CC构式,称第一分句为C1,第二分句为C2,“the-比较级”为the-XP。

(1) a. The more you eat, the less you want.

b. If you eat more, you will correspondingly want less.

Fillmore et al. [4] 指出CC是一个能产的形式化习语。Cullicover & Jackendoff [1] 对CC结构做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认为它是一个“独具一格”(sui generis)的句法结构,不能用原则参数的理论进行分析。此后,许多学者都加入了对于CC结构的研究,包括den Dikken [2] 等从生成语法角度进行的研究和McCawley [3] 等从HPSG语法角度进行的分析。两种研究都提供了对CC结构部分特征的解释,但对CC诸多特征形成的理据为何还缺少细致的分析。

本文拟采用构式语法的观点,把CC看作是一个构式,并根据其特征将其定义为一个形式并列、意义关联、比较成分话题化的“并联–话题构式”,并进一步提出CC构式的许多特征都与其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2. 文献综述

2.1. 一个特殊的句法结构

CC构式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有主从复合句特征又具有并列句的特征,而且它的每个分句与普通句式相比也有诸多不同之处。

首先,CC具有很强的主从复合句的特征,其中C1是从句,C2是主句 [1] [5] [6] 。这首先表现在C1和C2在意义上存在条件关系,C1为条件,C2为结果,如(1a)可以近似的理解为(1b)。Cullicover & Jackendoff [1] 对C1和C2的多方面检验,结果都支持C1、C2的从句–主句特征。

其次,CC具有很强的并列结构特征,与上面所指出的主从句特征相矛盾。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形式上,C1、C2平行一致,都是由the-XP引导的两个小句构成。其二,C1、C2有严格的顺序,C1

我买的必须置于C2之前,不能向主从复合句那样随意颠倒顺序,而如果颠倒了两个分句的位置,而如果颠倒了二者的先后顺序,语法上可能没有问题,但句子的意思会发生改变。

(2) a. The more Mary looked at it, the angrier she got.

≠ b. The angrier Mary got, the more she looked at the picture.

其三、两个分句具有同样的开放性,每个分句的宾语成分都可以提取,C1中成分的提取不仅不会违背语法,而且听起来更通顺。C1并没有因为其意义上的从属地位而被封闭。

(3) a. This is the sort of problem whichi the sooner you solve ti, the more easily you’ll satisfy the folks up at corporate headquarters. (从C1中提取)

b. The folks up at the corporate headquarters are the sort of people whoi the sooner you solve this problem, the more easily you’ll satisfy ti. (从C2中提取)

第三,CC构式每个分句普通句式相比也表现出较大特殊性。CC的每个分句都以the-XP开始。这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the与XP的关系,the是定冠词,普通the NP结构具有定指意义,而more或less等是数量成分比较形式,数量的具体量值具有不确定性,the与XP之间也存在意义的冲突。

在分句层面,the-XP后面允许有一个以that形式出现的空位[1:546] [4:508],如(4a),den Dikken [2] 将这种that结构视为关系从句,但这种关系从句又很不具典型性,如空位上能够出现that的状况有限,且极少 [7] 或根本不允许出现其他的关系代词,如(4b) [8] 。

(4) a. The more (that)you eat, the less (that)you want.

b.* The more to whom you talk, the more problem into which you get.

同时,CC构式分句中的系动词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的省略(5a) [5] ,甚至在特定情况下,the-XP后面的小句都可以省略,形成光杆式CC结构(5b)。

(5) a. The higher the stakes, the lower his expectations.

b. The earlier, the better.

综上所述,CC构式在整体上兼有主从结构和并列结构的双重特征,它的分句也体现很多独特性,因而Cullicover & Jackendoff [1:567] 将这种CC结构称为“自成一格”的结构,不能用原则参数框架进行解释。

2.2. 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案

本生成语法的解决方案方案。生成语法研究者试图证明CC也是一个“举止良好的”(well-behaved)句法结构,可以用原则参数的方法进行分析。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den Dikken [2] , Iwasaki & Radford [8] 、Iwasaki [9] [10] 等。

这部分研究的共同特征是都在同一个IP框架下对CC结构进行研究,但研究者对具体问题处理又各有差异,如den Dikken [2] 把CC结构看作是一个由中心句和嫁接在它上面的关系从句构成的中心句短语;Iwasaki & Radford [8] 把整个句子视为功能投射FP,C1位于FP标志语位置,C2在FP补语位置;Iwasaki [9] [10] 认为CC结构是一个隐含了系动词的时间小句,其中C1在句子中作主语,C2居于VP的补语位置。

其中,对CC分句的分析尤其值得注意。den Dikken [2] 认为C1是一个嫁接在主句上的关系从句(relative clause),Iwasaki & Radford [8] 、Iwasaki [9] [10] 把C1、C2分别看作是the-XP分别作话题/焦点移动后形成的结构,the-XP是话题/焦点成分,the是移动算子。

研究者把CC分句归为关系从句或话题/焦点结构的做法,说明CC分句同时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特征,那么,如果CC分句是关系从句,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的限制?而如果我们把它看作是话题化的结果,它跟关系化解读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这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分析。

从总体上看,生成语法是在一个IP或CP的框架内对于CC构式的解释,或将C1、C2视为主从关系,或者把C1看作是标志语或主语,但问题是这些做法都忽视了CC结构的并列性特征,特别是无法解释C1、C2对成分提取有相同的自由度,且都服从各种岛限制 [1] 。

HPSG语法的解决方案。HPSG语法研究者如McCawley [3] 、Borsley [11] [12] 、Kim [6] 等把CC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短语结构,同时兼有if条件结构和并列结构特征。

Borsley [11] 在整体上把CC看作是一个非标准的中心词-附加语短语,C1为附加语,C2为中心语。分句层面上,the-XP是一个非标准填充词–空位短语,定冠词the为非本地特征填充词,在比较级成分的标志语位置,短语的非标准特征允许后面有一个显性的that空位和可省略的系动词。在与其他句法结构的关系上,CC构式与if-then条件句等既相似又有差异:它们各有对自身特征的具体描写,其共同特征则被表达为对于上层关联句(correlative-cl)的限制。

Kim [6] 在整体上把CC看做是一个中心词–主语短语,C2是句法中心词,C1是动词中心词主语,CC的每个分句是以the-XP为中心语的中心词–补语短语。为解释出现光杆CC结构的状况,Kim认为the所携带的小句具有可选性;在与其他构式关系上,则是CC构式继承了条件结构与并列结构中的并联结构部分特征。

从HPSG语法角度的研究兼顾了CC构式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对于CC结构与其他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较为深入的解读,但HPSG语法主要还是从句法表面特征入手进行的描写和分析,其中的部分问题是以“规定”的方式进行的,如对CC构式中系动词可以省略,甚至出现“光杆式”CC结构的情况就是分别通过使用“非标准”(nonstandard)或“可选”(optional)标签以“规定”的方式进行的,而对导致这种“非标准”或“可选”的深层次认知因素,所给解释并不充分。

另外,HPSG语法研究还认为CC构式兼有条件结构和并列结构的特征,但我们发现还有一些构式也同时具有二者的特征,但与CC构式相比仍有较大差异。对于the与XP形式和意义的不够匹配现象HPSG语法也没有给出充分解释。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换个角度对CC结构及其特征进行重新审视。本文将首先结合构式语法的理论 [13] 指出CC是一个并联话题构式,然后就其特征从认知的角度展开分析。

3. 并联话题构式

Fillmore et al. [4] 认为the more X, the more Y是一个特殊的、无法从其形式上推知其语义和语用意义的一个形式化习语。本文根据Goldeberg [13] 的论述将CC进一步定义为一个构式。

Goldberg [13] 对于构式的定义为“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结合体,而且其形式和意义的任何方面都不能完全从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其他已有构式中得到预测”。我们前面的分析表明CC结构多方面相互冲突的现象符合Goldberg关于构式的定义。根据CC构式的具体特征,我们进一步将其定义为“并联话题构式”,包括三个方面意义:“并”是指CC构式在句法形式上为并列结构,“联”指构式的两个分句的意义具有条件性联接,“话题”则是指它的分句都是以the-XP为话题的话题化结构。我们在下文中的分析将表明,CC构式的诸多特点都与这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有关。

3.1. 形式上的并列结构

并列句有不同类型,有一些并列句之间有and、but、or等连接词进行连接,本文所说的并列是指在没有连接词的情况下两个小句并置的情况,Fillmore et al. [4] 称之为juxtaposition (并列、并置),Cullicover & Jackendoff [1] 视其为parataxis (并列、意合)。

关于CC构式的并列结构特征,研究者Fillmore et al. [4] 、Cullicover & Jackendoff [1] 、Kim [6] 已经对它的形式和顺序特征做了较为充分的说明(参见2.1)。除此之外,Quirk et al. [14] 的分析也可以为CC构式的并列特性给予更多的支持,Quirk et al.在指出并列结构的意合性与顺序性特征之后,进一步指出并列分句结构平行,结构相当,意义相互联系,这种特点很容易使两个分句的对应成分形成较为严格的对应关系,如(6a)中的my paintings与my sculpture、admire与dislike;(6b)中的New York和Los Angeles、hot and humid和cold and dry等,不仅形式工整,成分间意义的对应也十分整齐。这种整齐的对应关系很容易导致对比成分句法前移 [14] ,形成并列式话题化结构。

(6) a. My paintings they admire, my sculptures they dislike.

b. In New York it is hot and humid, in Los Angeles it is cold and dry.

比较发现,CC构式的两个分句之间同样具有较为严格的平行对应关系,不仅位于两个分句句首的the-XP直接对应,每个分句的其余部分在成分和节奏上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1a)中的you eat与you want对应,(2a)中的Mary looked at it与she got对应,(5a)中的the stakes与his expectations对应。CC分句间的平行性对应关系是促使结构句法特征形成的重要动因。

3.2. 意义上的条件性关联

对这种条件性关联表现为X所涉量的变化与Y所涉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Back [15] 、米春 [16] 将这种关系区分为动态性(dynamicity)与定向性(directionality)。动态性是指X与Y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静态比较关系,而是一种量的联动,即当X量表上的刻度发生变化时,Y上的刻度发生的相应的变化,如(1a)中“吃的量”发生变化时,“需要量”随之发生变化,(2a)中“我们吃的多少”与“你生气的程度”成正比。定向性是指X刻度上的变化决定Y上刻度的变化,而非反过来,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如(7)可以理解为“天气的温暖程度”决定“蜜蜂忙碌程度”。Fillmore et al. [4] 也因此将(8)诠释为“你工作的细心度将决定你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变得更加容易”。

(7) The warmer it is, the busier the bees.

(8) The more carefully you do your work, the easier it will get.

因此,CC构式的两个分句除形式并置而产生的意义联系之外,还具有直接的语义关联,这种语义上的关联性,既是CC构式的自身特征,也是构式整体特征形成的关键。

由于CC构式分句间的并列特点与条件性关联,Kim [6] 将CC构式看成是继承了主从复合句之条件句和并列结构之并联句双重特征的句法结构,如图1

但是,如果只看到CC是继承了条件句和并联句的特征,还不足以对另外一些现象做出解释。还有一些句子兼有条件句和并联句的结构特征,但与CC构式仍有较大差异。试比较(9)、(10)。

(9) Love me, love my dog.

(10) The more you eat, the less you want.

两个句子形式上都为并列结构,意义上具有条件关系,但二者的结构上还是有很大差别,(9)省略了

Figure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C, the subordinate clause and the coordinate clause

图1. CC结构与主从复合句及并列结构之间的关系

主语,所并列的是各小句被保留下来的谓语部分,而(10)则是the-XP位于分句句首并联结构。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CC构式除继承了条件句和并列句的部分特征外,它的每个分句中都有一个话题化构式。

3.3. CC分句的话题化特征

话题句指在句子左侧主语之前的位置有一个与句子中的某个空位相联系名词短语充当话题的句子 [17] 。根据Chafe [18] 、Li & Thompson [19] 、Prince [20] [21] 、George & Michaelis [22] 等,话题化结构有如下结构方面的特征。

1) 话题是话题句最左端的成分。以(11a)为例,其中的Beans是句子的话题。它一方面出现在句子最左端的位置,同时又与句子中的空位t相联系。在非话题化的情况下,beans出现在t位置,句子表达为He likes beans。

2) 话题成分有很强的已知性、有定性特征。所有话题都不是话语中所出现的新信息,而是前文中已经提到的某个信息,说话人以此作为继续讨论的起点。由于被选为话题的内容是上文内容的一部分,因而具有较强的已知性和确定性。如(11b)中的beans 和peas就都是是交际双方都知道的内容。

3) 话题化结构是一个双焦点结构,其中话题在对比焦点,而句子其余成分中还有一个自然焦点位置,如(11c)中的BEANS和LIKES就分别出现在这两个位置上。

(11) a. Beans he likes t.

b. —What does Tom like? Beans or peas.

—Beans he likes, but peas he hates.

c. BEANS he LIKES.

对照这些特征,可以认为CC构式的每个分句也都是话题化结构。一方面,句子中的比较成分the-XP在主语之前,是典型的话题位置,如(12a)。另一方面,充当话题的the-XP所涉及的意义也都是前文所讨论内容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程度的已知性和确定性,如(12b)中的the more的完整表达是the more sugar,是前文内容的组成部分。第三,CC分句也是双焦点结构,the-XP在对比焦点位置,动词eat和be出现在自然焦点位置。

(12) a. The more you eat, ...

b. You should eat less sugar. The more you eat, the fatter you will be.

CC分句与普通的话题句相比,也还存在一定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普通话题句可以是以单个句子的形式出现,但CC分句只能出现在含有两个CC分句的并列结构中。另一方面,普通话题句的话题部分具有完全的已知性与确定性,而the-XP所表达数量具有已知性,但又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换句话说,这个数量的存在是确定的,但具体量值的大小却不一定。第三,普通话题句必须含有话题与说明两个部分,而CC构式则还具有the more, the better等“光秆式”结构形式。CC构式的这些特点只有通过结合CC构式的形式及其表达意义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作出清楚说明。

4. CC构式形成的动因及历程

4.1. 比较成分话题化

比较成分话题化是指CC两个分句中相互关联的数量成分the-XP地位被凸显,从而成为分句话题,进而最终导致CC构式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数量成分凸显、话题成分“再升级”、说明成分关系化和“光杆式”CC构式的形成等多个方面。

1) 比较成分话题化的动因。下面以(1)在此稍改动为(13)为例进行说明。

(13) a. If you eat more, you want less.

b. The more you eat, the less you want.

上例中的两句话都表达了“你”、“吃的量”和“需要量”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表示为图2

不同情况下,两个分句所含有的各成分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做不同解读。当说话人以“你”为话语主题,强调“你”吃的量有变化导致的“你”的需求的变化时,说话者选择(13a),而当说话者意图发生变动,话语重点从“你”转变为强调两个“量”之间的联系时,两个分句中的有关“量”的成分就会进入到说话人意识中较为突出的位置,发生“量”成分的话题化,形成两个意义上相互关联的话题结构,即(13b)的形式。

2) 并联结构中话题成分的再“升级”。通常一个句子只有一个自然焦点,这个焦点落在话语内容的新信息上,如I like beans中的beans。话题化使得话题成分也获得对比焦点,使每个分句都形成一个双焦点结构。由于CC构式含有两个相同的the-XP分句,那么话题化后的整个句子就会形成一个双分句、四焦点对峙格局。

(14) The MORE you EAT, the LESS you WANT.

但这仍然不是CC构式,只有每个分句中的话题成分再“升级”为整体结构层面上的主导成分时,才导致CC构式的最终产生。其原理是,每个the-XP除了作本分句的话题外,两个分句中的the-XP之间还具有一强烈的关联性,第二个分句中的the-XP所表达的“量”由第一个the-XP的“量”决定。这种关联性这使得the more X、the more Y这一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能够突破各小句本身的界限而获得更紧密的关系,成为整个CC结构层面上连接两个分句之间关系的纽带,因而获得了整句层面上的突出地位。

3) 说明成分的关系化。随着the-XP的地位在整个CC上“升级”,每个分句中的其他成分意义则被相对降低,各分句成分间语义关系随之变化,每个分句由话题结构的“话题–说明”关系转化为类似“中心词–修饰语”关系,在语言形式上也表现为与这种关系相适应的一种类似关系从句的结构。这样,CC分句的关系从句非典型特征也就得到解释:由于这个关系从句并不是像普通的关系从句那样自然生成,而是句法成分意义在不同层面因素作用下地位发生变化的一种“临时性”结果,因此CC分句的说明部分看起来像关系从句却又会受到较多限制。

这种由于话题成分凸显而导致的分句成分意义的变化如图式1、图式2所示。

其中图式1是if条件句的意象图式。其中大矩形框和两个小矩形框分别表示if∙∙∙then条件句及其分句,小矩形框内的两个圆分别是单句状态下每个分句内部成分的语义关系:粗体圆表示每个分句的自然焦点。两个圆之间的连线表示两个分句之间的关联性,小矩形框之间的连线表示从句与主句之间的联系。

Figure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ou, the mount you eat and the mount you need

图2. “你吃”、“吃的量”、“需要量”之间的关系

Schema 1. The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If you eat more, you want less

图式1. “如果你吃的越多,你需要的就越少”的图式表征

Schema 2. The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more you eat, the less you need

图式2. “你吃的越多,需要的就越少”的图式表征

图式2表示并联构式对于话题化成分意义的影响。两个分句的the-XP部分由于对其间的关联性的侧重使其成为整体层面的凸显成分,因此用粗体表示。两个粗体圆之间的连接虚曲线表示两个成分间的关联。其他成分在分句中的地位本身没有变化,但由于两个the-XP成分在整体层次上的凸显,这些成分的地位被相对削弱,因此,用细线条表示。

4.2. 系动词省略及光杆式CC的形成

话题成分在整句层面的凸显也能够解释个别情况下分句中系动词乃至分句的说明部分都被省略的情况。

首先,系动词be本来就不像普通动词那样充实,其主要功能是为了表示句子的主语–表语或话题–说明等的语义关系。当分句话题成分高度凸显时,系动词be的意义在整体CC构式会被再“削弱”,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被省略 [23] ,如(5a)的C2中的The higher the stakes, the lower his expectations的每个分句中被省略的系动词are。

另外一些情况下,当相关信息在语境中已经非常明确,不需要在C1中表达,而C2中的主语又是表达非常笼统的类属意义时(如(15)中的it),这些成分会统统省略,而只保留分句意义最相关的两个the-XP成分,于是就会出现光杆式CC结构,其意象图式如图式3所示。

(15) A: When shall I come here?

B: The earlier (you come), the better (it will be).

图式3中的虚线部分表示因为语境中已知或是属于普通类属意义不需要表达的部分,这时,两个分句间的连接关系也就变成了两个the-XP成分间的连接关系,分别用加粗的圆和连接实曲线表示。

这样以来,CC构式的形成就可以看做大致包括这样四个方面(阶段):

1) 存在一个复合结构,其中含有两个不确定的量值,其中一个量值决定另一个量值。

2) 特定语境中,两个相互关联的量值成分的地位被凸显,成为分句中的话题。

3) 两个量值之间的条件性关联使得它们“升级”为两个分句连接的关键纽带,分句其余部分的语义地位随之降低,成为附加说明成分。

4) 在语境特别明确的条件下,附加说明成分的作用被进一步削弱,导致相应成分的省略,进而出现系动词省略或“光杆式”CC构式。

4.3. 关于定冠词the与XP不匹配现象

CC构式另一特征是分句the-XP短语中定冠词the与表达不确定意义的数量成分形式和意义上的不匹配现象。本文认为这是由于话题构式意义对不定数量成分意义进行压制的结果。the-XP占据话题句的话题位置,而根据Chafe [18] 、Li & Thompson [19] 等,话题都具有很强的已知性与有定性特征。这些在语言中使用过程中会凝结到话题位置上,成为话题构式意义的一部分。在与其他成分合成时,已知有定性较强的成分会自动进入话题位置,而已知有定性特征相对较弱的成分在进入话题位置时会受到话题位置

Schema 3. The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more, the better

图式3. “越多,越好”的图式表征

特征的压制 [13] [24] ,并使获得或凸显其有定意义。More或less等不定数量成分虽然它们表达的数量有不确定性,但它们所表达的那个变化却相互关联的“量”的存在却是一种确定的事实,the-XP所处的话题位置会对XP进行压制,使这个变化的“量”的存在得到凸显,形式上体现为XP由the修饰。

5. 结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the more X, the more Y构式在形式意义方面的特殊性,指出了有关研究的成果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构式语法的观点提出the more X, more Y是一个结构并列、意义关联、分句比较成分话题化的并联话题构式,并在此基础上从认知的角度对构式诸多特征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构式特征的形成是并联成分的话题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从一个侧面解释了Quirk et al. [14] 所注意到的并列结构中具有对比关系的成分容易发生在句法上向句首移动的现象,原因就在于并列句中的对比成分在人的意识中被凸显而发生了话题化,在句法上表现为成分的左偏置。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201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篇章视角下的英汉体貌对比研究》(编号:15YJA740063)的部分成果。

文章引用

张立昌 . 并列•关联•比较成分话题化 —The More X, the More Y构式认知研究
Coordination, Correlation and Topicalization—A Cognitive Study of the More X, the More Y Construction[J]. 现代语言学, 2017, 05(03): 207-216. http://dx.doi.org/10.12677/ML.2017.53028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Cullicover, P.W. and Jackendoff, R. (1999) The View from the Periphery: the English Comparative Correlative. Lin-guistic Inquiry, 4, 543-571. https://doi.org/10.1162/002438999554200

  2. 2. den Dikken, M. (2005) Comparative Correlatives Comparatively. Linguistic Inquiry, 4, 497-532. https://doi.org/10.1162/002438905774464377

  3. 3. McCawley, J.D. (1988) The Comparative Conditional Con-struction in English, German and Chinese.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e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University of Berkeley, California, 176-187. https://doi.org/10.3765/bls.v14i0.1791

  4. 4. Fillmore, C., Kay, P. and O’Connor, M.C. (1988) Regularity and Idiomaticity in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The Case for Let Alone. Language, 64, 501-538. https://doi.org/10.2307/414531

  5. 5. Abeillie, A. and Borsley, R.D. (2008) Comparative Correlative and Parameters. Language, 118, 1139-1157. https://doi.org/10.1016/j.lingua.2008.02.001

  6. 6. Kim, J.-B. (2011) English Comparative Construction: Interactions between Lexicon and Construction. Kore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 317-336.

  7. 7. Jespersen, O. (1961) A Modern English Grammar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 Allen & Unwin and Ejnar Munksgaard, London and Copenhagen.

  8. 8. Eiichi, I. and Radford, A. (2009) Comparative Correlatives in English: A Minimalist-Cartographic Analysis. Essex Research Report in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Essex, Colchester.

  9. 9. Eiichi, I. (2010) The Comparative Correlative in Standard English: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uses. The Economic Journal of Takasaki City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2, 79-92.

  10. 10. Eiichi, I. (2011) Comparative Correlative Constructions Revisited. The Economic Journal of Takasak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1, 39-55.

  11. 11. Borsley, R.D. (2004) An Approach to English Comparative Correlative. In: Muller, S., Ed,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ead Driven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 CSLI Publications, Stanford, 70-92.

  12. 12. Borsley, R.D. (2011) Constructions, Functional Heads, and Comparative Correlatives. Empirical Issues in Syntax and Semantics, 8, 7-20.

  13. 13. Goldberg, A.E. (1995)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4. 14. Quirk, R., et al. (1998)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苏州大学《英语语法大全》翻译组, 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5. 15. Back, S. (1997) On the Semantics of Comparative Conditionals.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3, 229-271. https://doi.org/10.1023/A:1005361901518

  16. 16. 米春. 英文比较相关句认知语义的重建与解析[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1, 14(3): 94-96.

  17. 17. Dryer, M.S. (2013) Three Types of Noun Phrase Preposing in English.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and Center for Cognitive Science, University of Buffalo. http://docsfiles.com/pdf_three_types_of_noun_phrase_preposing_in_english.html

  18. 18. Chafe, W.L. (1975) Giveness, Contrastiveness, Definiteness, Subjects, Topics, and Point of View. In: Li and Thompson, Eds., Subjects and Topics, Academic Press Incorporate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25-148.

  19. 19. Li, C.N. and Thompson, S.A. (1975) Subject and Topic: 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 In: Li and Thompson, Eds., Subjects and Topics, Academic Press Incorpo-rate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445-456.

  20. 20. Prince, E. (1981) Topicalization, Focus Movement, Yiddish Movement: A Pragmatic Differenti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University of Berkeley, California, 249-264.

  21. 21. Prince, E. (1984) Topicalization and Left-Dislocation: A Functional Analysis.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433, 213-225. https://doi.org/10.1111/j.1749-6632.1984.tb14769.x

  22. 22. Gregory, M.L. and Michaelis, L.A. (2001) Topicalization and Left-Dislocation: A Functional Opposition Revisited. Journal of Pragmatics, 33, 1665-1706. https://doi.org/10.1016/S0378-2166(00)00063-1

  23. 23. Iwasaki, E. (2012) On the Semantic Nature of the Subjects in the Copula Omissions in Comparative Correlatives in Japanese. AJELC Journal, 1, 27-38.

  24. 24. Michaelis, L.A. (2004) Type Shifting in Construction Grammar: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Aspectual Coerc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1, 1-68. https://doi.org/10.1515/cogl.2004.00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