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ical Science Research
Vol.05 No.03(2016), Article ID:18369,11 pages
10.12677/GSER.2016.53023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ourism Industry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Xiangyang Guo1, Qingzhong Ming2*, Xueqing Mu1, Siyuan Lou1, Yaping Yang1, He Wang2

1College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2Tourism and Cultural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Yunnan

Email: guoxiangyang0510@163.com, *mingqingzhong01@163.com

Received: Jul. 28th, 2016; accepted: Aug. 13th, 2016; published: Aug. 22nd,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article used 29 special indicators, constructed four index layers, which included Miguel internal tourism demand, tourism infrastructure security force, travel supportive external force and tourism supply active force, and formed a new index system. And then it collected 29 tourism-re- lated data during 2006-2015 from Kunming, established a data file, and used SPSS20.0 statistical software for data principal component extraction process, and extracted the common factor. Through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ourism industry in Kunm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improvement of Kunming tourism’s industry potential are presented.

Keywords: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Potential, Factor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Kunming City

基于因子分析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 实证研究

郭向阳1,明庆忠2*,穆学青1,娄思元1,杨亚萍1,王赫2

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2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云南 昆明

Email: guoxiangyang0510@163.com, *mingqingzhong01@163.com

收稿日期:2016年7月28日;录用日期:2016年8月13日;发布日期:2016年8月22日

摘 要

文章利用29项具体指标构建了旅游需求内生力、旅游基础保障力、旅游外在支持力、旅游供给主动力等四大指标层,形成了全新的指标体系。并搜集昆明市2006-2015年29项相关旅游数据,建立数据文件,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份提取处理,进行公共因子的提取,对昆明市旅游发展潜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昆明市旅游产业潜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因子分析,主成份,对策与建议,昆明市

1. 引言

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年接待入境游客将达到1.37亿人次 [1] 。中国正在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旅游业已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2] 。国内外学者都把旅游产业潜力研究作为重点问题来研究。Kercher (1993)年最早提出社会和环境因素对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有影响作用 [3] 。Hunter (1997)较早地关注了旅游业发展潜力的影响因素,包括社区发展、游客安全、居民收入以及文化氛围等 [4] 。Julianna Priskin (2001)从吸引力、可进入性、旅游设施、环境质量等方面,运用矩阵法对澳大利亚西部海滨地区的旅游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价 [5] 。Julie Jackson (2006)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事实,采用波特理论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6] 。马勇等(1997)率先将一定时期内区域旅游发展与资源、经济、环境相互作用的最大可能强度定义为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而且建立了潜力测度模型 [7] 。曹新向(2007)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旅游业发展潜力进行了量化研究 [8] 。王兆峰(2008)基于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如何构建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9] 。丁建军等(2012)构建了包含产业自我成长潜力和外源支撑潜力在内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10] 。王学峰、张辉(2013)采用定量分析,构建了旅游发展基础、发展能力和发展空间的区域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部地区为例做了应用研究 [11] 。毛昕等(2015)以云南省为例,通过因子聚类分析法对云南省16州市旅游业发展潜力差异进行定量研究,构建了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12] 。综上可知,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集中在吸引力、可进入性、旅游设施、环境质量、居民收入以及文化氛围等方面,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教育一般预算支出、社会保障一般支出等具体指标的引入较少,而这些是潜力保障力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出旅游需求内生力、旅游基础保障力、旅游外在支持力、旅游供给主动力等四大指标层和29项具体指标,构建了全新的指标体系,丰富完善了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云南省昆明市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之一,是云南省及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辐射中心的极核。昆明市作为云南省旅游产业增长的极核,在全面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其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旅游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其发展潜力受到经济因素、交通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人才因素、科技因素、区位因素等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对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指标体系的选取必须全面反映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在选取指标体系时遵循客观性、可比性、系统性、代表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原则 [12] ,在总结以往国内外学者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甄选了29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将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分为旅游需求内生力、旅游基础保障力、旅游外在支持力和旅游供给主动力等四个评价指标层(表1),其中,旅游需求内生力包括10个具体指标,代表着在一定时期内,旅游者愿意并能够以一定货币支付能力购买旅游产品的数量,简言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潜力;旅游基础保障力和旅游外在支持力分别包括9个和4个具体指标,代表了一个地区向旅游产业提供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以及稳定的向旅游市场提供旅游产品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政府对当地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旅游供给主动力包括6个具体指标,主要反映了人才因素、科技因素和劳动力因素对旅游产业发展贡献力度,是衡量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2.2. 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2.2.1. 评价方法

昆明市旅游产业现状与发展潜力研究实质是一个多指标的综合分析与决策过程,属于一种多指标的综合评价;而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指标的内部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主因子的的一种描述多指标之间相互关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模型描述如下:

1)¢是可观测随机向量,均值向量,协方差阵,且协方差阵∑与相关矩阵R相等(只要将变量标准化即可实现)。

2)是不可测的向量,其均值向量,协方差矩阵,即向量的各分量是相互独立的。

3)¢与F相互独立,且,e的协方差阵∑是对角阵,即各分量e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则模型:

称为因子分析模型,由于该模型是针对变量进行的,各因子又是正交的,所以也称为R型正交因子模型。

其矩阵形式为:

这里,

1) m £ p;

2),即F和e是不相关的;

3),即不相关且方差均为1;

Table 1.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potential

表1. 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把F称为X的公共因子或潜因子,矩阵A称为因子载荷矩阵,e称为X的特殊因子。

,aij为因子载荷。数学上可以证明,因子载荷aij就是第i变量与第j因子的相关系数,反映了第i变量在第j因子上的重要性。

这种分析方法通过把方差贡献率的作为权数,克服了人为赋权的随意性,相对较为客观。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作为分析工具,对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进行定量分析。最后综合因子分析获得影响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主因子,从而进一步为昆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2007~2016年《昆明市统计年鉴》,2006~2015年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数据来源于政府各部门的政务网站,部分数据通过计算所得,如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 ∑(某项指标报告期数值 ÷ 该项指标全国标准值×该项指标权数) ÷ 总权数。由于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较多,而且各项原始指标体系单位不同,为避免计算结果量纲不一样的影响,利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自动对原始指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3. 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支持力评价

根据本文中所建立的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搜集整理了2006~2015年昆明市总共29项的相关数据,建立数据文件,利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对标准化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13] 。

3.1. 公因子方差分析

表2反映的各个变量的两个因子共同度可以看出,几乎每一个变量都很好地被两个因子(主成分)解释,因为这29个变量的因子共同度在0.9以上。

3.2. 主成分因子的选取

表3的特征值可以看出,第1个因子的特征值R1 = 26.001,大约占去方差的89.658%,基于分析过程内定取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Factor过程提取了前两个因子,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共占去了方差的93.630%。,被抛弃的其他因子解释的方差仅占不到7%,说明前两个因子提取了原始数据的相对足够信息。

图1可以看出,因子1与因子2、因子2与因子3之间的特征值之差值比较大,而其他因子之间的特征值差值相对来说比较小,可以初步确认两个因子将能反映绝大部分信息。

3.3. 主成分因子的解释

为了使复杂的矩阵变得相对简洁,便于对主成分因子的解释,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进而确定公因子。

从旋转后的矩阵可以看出,见表4,公因子F1在全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高校专任教师、利用外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旅游总收入、常住人口、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等指标上载荷较大,可以反映出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活跃性和教育、基础设施环境建设水平,所以将公因子F1命名为“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支持因子”。公因子F2在公路客运量、铁路货运量、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社会保障一般支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上载荷相对较大,可以反映地区社会生产效率和社会保障对旅游产业的支持水平,可以将公因子F2命名为“生产效率和社会发展保障因子”。

通过上文对昆明市旅游发展潜力的实证分析,得出了“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支持因子”和“生产效率和社会发展保障因子”等两大公共因子,显示出了昆明市强大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优势,同时也说明了昆明旅游产业潜力提升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 在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支持因子方面。第一,昆明市旅游公共接待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旅游消费环境有待提升;城市旅游咨询中心和集散中心数量较少,旅游厕所数量供给不足等问题突出;顺应全域旅游发展形势的自驾车营地建设有待优化布局和发展。第二,旅游产业发展形式较为单一,与二、三产业的融和发展较少,旅游经济发展形式有待融合升级,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 在生产效率和社会发展保障因子方面。第一,旅游发展观念较为陈旧,利用政策红利的能力欠缺。第二,旅游交通等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交通网络系统有待升级,存在着公路等级过低,断头路多,支线路少,机场接待能力欠提升;景区内部新型交通业态形式开发不足。第三,旅游人才短缺,尤其是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加强高级人才的培养和打造旅游教育培训基地的任务迫在眉睫。

4. 提升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对策与建议

对昆明市旅游发展潜力进行评价的目的,就是要明确其实际发展潜力的大小和影响其发展潜力的因素,从而为昆明市旅游业发展潜力的保持与提升提供现实依据。根据上文的实证分析,本文从影响昆明

Table 2.Variance analysis of common factor

表2. 公因子方差分析

Table 3.The main factors of the corresponding characteristic root and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表3. 各主因子对应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

Figure 1.Scree plot

图1.碎石图

Table 4.Rotational component matrix

表4. 旋转成分矩阵

市旅游潜力发展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支持因子”和“生产效率和社会发展保障因子”等两个公因子角度出发,提出保持与提升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对策与建议。

4.1. 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支持因子方面对策

4.1.1. 实施旅游公共设施提升计划,优化旅游消费环境

1) 完善城市旅游咨询中心和集散中心。根据昆明市各地的实际需要,在3A级以上的景区、重点乡村旅游区以及机场、车站等建设旅游咨询中心。鼓励依托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和道路客运点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实现重点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旅游咨询服务全覆盖。

2) 大力推进旅游厕所建设。昆明市应鼓励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加大星级厕所的建设,优化星级厕所比重,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星级厕所的管理,完善上下水设施,实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实现全部旅游景区、旅游交通线路、旅游集散地厕所全部达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使用免费、管理有效的要求。

3) 加快旅游汽车营地建设。昆明市应着重推介海口林场、振峰庄园、宜良小哨生态村、金源“小青藏高原”等四大绝佳露营之地。下一步的任务应该是完善进入营地的交通设施,设立指示牌,规划好交通路线,以便遇到突发情况可以及时转移;建设健全营地的基础设施,如垃圾回收站,厕所等;加强营地的管理,保护好营地的生态环境,及时修复营地遭到破坏的植被等。

4.1.2. 加快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多元化

1) 旅游与文化发展融合。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经济文化一体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伴随着文化经济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文化对旅游的牵引、指导作用越来越突出。瞄准建成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目标,昆明把旅游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大产业、大产品、大品牌,促进旅游转型升级,推动旅游与文化高度融合。应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古滇王国历史文化、西南联大抗战文化、护国运动抗战文化等文化元素,并融于旅游当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

2) 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昆明旅游业与第一产业融合,可形成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产业形态,围绕体验农村生活、享受农业风光、欣赏农村风情的主线,让观光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以昆明市的花卉、高原特色农业等为基础,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增强农业的附加值,重点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园”、“乡村民俗风情园”、“都市农庄”、“农业产业基地”四种产品形态。昆明旅游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可形成旅游商品生产基地、旅游装备制造基地、工业旅游体验基地、旅游园区等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围绕满足旅游者好奇心和求知欲等的旅游需求,工业旅游使旅游者了解工业产品特性及其制作过程,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同时,开拓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昆明旅游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特别是旅游业与科技、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可形成科技旅游、动漫旅游、文化旅游等新型产业形态。

3) 旅游与中医药健康医疗业融合。昆明市拥有世界上最宜人的气候、迷人的生态环境和大量的高品位温泉旅游资源,以及一系列的康复医学机构。因此,有条件在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阳宗海省级旅游度假区、世博新区、安宁温泉镇、滇池西岸、嵩明嘉丽泽等大力开展各种康复旅游项目;以医疗旅游为切入点与发展契机,以云南白药、滇虹药业等昆明市发达的生物制药产业为依托,以云南医科大学、圣爱中医馆、云南中医院等本地知名医院为支撑,充分发挥昆明市的经济技术优势,积极推进彝药、藏药、傣药、苗医等丰富民族医药旅游资源与温泉旅游资源、购物旅游资源的整合,打造国际知名的民族医药知名品牌。

4.2. 生产效率和社会发展保障因子方面建议

4.2.1. 革新旅游发展观念,利用好“旅游红利”政策

1) 革新旅游发展观念。传统的旅游发展观念已经不适应现在旅游产业的发展,更不能完成建设滇中国际旅游度假区、旅游强省和现代化旅游服务的相关目标。因此,昆明市应在旅游产业升级、发展旅游产业新业态、拓展新要素、积极研发多元化且适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思想转变突破口和切入点,积极引入和参考国内外富有创新观念的旅游产业发展理念,结合昆明自身发展的现状,整合出一条适合本市发展“大旅游”、打造旅游强市的全新发展之路,以期使昆明市的旅游产业达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目标。

2) 利用好“红利政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发展、对外开发开放以及国家重视旅游发展及相关政策连续出台等国家战略,昆明市作为中国旅游综合试验区改革发展和加快建设五大基础设施网络等给其带来了多重叠加重大政策新机遇,随着全省资源红利、生态红利、政策红利、改革红利和区位优势叠加释放,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性机遇已经到来,为发挥昆明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创造了新条件。通过运用国家和省级有关旅游的政策机遇,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提升昆明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

4.2.2. 优化旅游交通等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建设新型旅游发展体系

1) 良好的交通条件是发育和培养旅游市场的助推器。继续推广“围绕旅游交通优先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昆明机场,开辟新的国内外航线来扩展国内外旅游市场,进一步提高旅游消费需求。

2) 积极探索开展小型飞机、直升飞机旅游。全面提高现有干线铁路运营能力和技术标准,积极推进“泛亚铁路”建设,尽快启动城际高速铁路建设,加快推进上海-昆明、广州-昆明等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云南段及昆明–玉溪、昆明–楚雄–大理高速铁路建设,尽早开工建设北京-昆明云南段高速铁路,畅通昆明市与华北、华中、华南、西北地区的联系。

3) 加快实施一批制约旅游区形成旅游环线的断头路、二级干线公路的建设项目,提升和建设一批通往重要旅游景区景点的三级旅游支线公路。加快滇池等重点旅游湖泊区的短途航运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昆明内陆旅游航运发展。

4.2.3. 实施“人才强旅”战略,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1) 加强高级人才的培养。选拔一批旅游行政管理人才,到国际旅游专业院校进项短期培训,学习管理经验,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和驾驭市场能力;定期行政、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到旅游发达国家和国内旅游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和培训;创造条件吸引其他行业高水平的经理人更多地进入旅游企业。根据昆明市场需要,培养小语种的导游人才;培训中层、基层“蓝领”技师,如西餐厨师、调酒师、园艺师等。

2) 打造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引进国内外知名学者、科研机构,加大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扩大教育开放,引进专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引进国内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重点开设高尔夫、保健、医疗、户外、旅游休闲等特色专业;建设若干个高标准实训基地,广泛开展社会培训和资格认证,促进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终身教育融合。

5. 结论与讨论

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研究基础上,本着客观性、可比性、系统性、代表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原则构建了全面评价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指标体系,将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分为旅游需求内生力、旅游基础保障力、旅游外在支持力和旅游供给主动力等四个评价指标层,收集昆明市2006~2015年总共29项相关旅游数据,建立数据文件,利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通过主成份提取和因子分析法对昆明市旅游发展潜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准确、客观地探讨了影响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公共因子,即“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支持因子”和“生产效率和社会发展保障因子”,这两个因子对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力最大,根据两个公共因子提出了提升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对策与建议,即:实施旅游公共设施提升计划,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加快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多元化、革新旅游发展观念,牢抓“旅游红利”、优化旅游交通等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建设新型旅游发展体系、实施“人才强旅”战略,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等。

希望该研究方法的运用与得出的建议能够对昆明市以及其他后发展地区起到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基金项目

Foundation item: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361037);云南哲社基地重点项目(JD2014ZD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文章引用

郭向阳,明庆忠,穆学青,娄思元,杨亚萍,王 赫. 基于因子分析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实证研究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ourism Industry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J]. 地理科学研究, 2016, 05(03): 220-230. http://dx.doi.org/10.12677/GSER.2016.53023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魏小安.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十大趋势[J]. 湖南社会科学, 2003(16): 91-98.

  2. 2. 胡曾曾. 咸宁市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实证研究[J]. 经济论坛, 2013(2): 64-68.

  3. 3. Mc Kercher, B. (1993) The Unrecognized Threat to Tourism: Can Tourism Survive. Sustaina-bility Tourism Management, 14, 131-136. http://dx.doi.org/10.1016/0261-5177(93)90046-N

  4. 4. Hunter, C. (1997) Sustainable Tourism as an Adaptive Paradig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1, 850-867. http://dx.doi.org/10.1016/S0160-7383(97)00036-4

  5. 5. Priskin, J. (2001) Assess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for Nature Based Tourism: The Case of the Central Coast Region of Western Australia. Tourism Management, 22, 637-646. http://dx.doi.org/10.1016/S0261-5177(01)00039-5

  6. 6. Jackson, J. (2006) Developing Regional Tourism in China: The Potential for Activating Business Clusters in a social Market Economy. Tourism Management, 27, 695-706. http://dx.doi.org/10.1016/j.tourman.2005.02.007

  7. 7. 马勇, 董观志. 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模型研究[J]. 旅游学刊, 1997(4): 37-41.

  8. 8. 曹新向. 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比较研究[J]. 人文地理, 2007, 22(1): 18-22.

  9. 9. 王兆峰.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华东经济管理, 2008, 22(10): 31-35.

  10. 10. 丁建军, 朱群惠. 我国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时空差异研究[J]. 旅游学刊, 2012, 27(2): 52-61.

  11. 11. 王学峰, 张辉. 区域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27(12): 203-208.

  12. 12. 毛昕, 明庆忠, 王成, 王辉, 贺珉. 基于因子聚类分析法的省域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研究[J]. 旅游研究, 2015, 7(4): 45-53.

  13. 13. 田胜圭.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201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