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05 No.05(2016), Article ID:18988,11 pages
10.12677/ASS.2016.55107

Job-Housing Preferences of Muslim Migrants in Lanzhou City, China

Hehe Liao, Xiang Gao, Hao Zhao, Xiaohua Ma

College of Earth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Received: Nov. 4th, 2016; accepted: Nov. 18th, 2016; published: Nov. 22nd,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Job-housing can reflect the life quality of Muslim migrants in the city. Muslim migrants have religion and unique lifestyle, which is not the general mobile population. Taking the Lanzhou Xiaoxihu region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GIS spatial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istribution of jobs-housing, analyses the jobs-housing preference, gets the main conclusions: the distance between housing and job is relatively short, and the spatial matching degree of jobs-housing is higher in Xiaoxihu region. Choice preference to housing and job has a certain tendency, Housing preference to Muslim migrants is to be located in bigger house, poor housing facilities to meet the basic needs, cheaper rents, Muslim and religious community; Jobs preference to Muslim migrants is to be located in the surrounding of mosque restaurant industry practitioners and self-employment merchants work on ethnic food and food productions, construction workers of physical labor.

Keywords:Muslim Migrants, Job-Housing Preference, Spatial Match, Lanzhou City

兰州市流动穆斯林居住–就业选择偏好研究

廖贺贺,高翔,赵浩,马小花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

收稿日期:2016年11月4日;录用日期:2016年11月18日;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2日

摘 要

居住与就业能够反应城市流动穆斯林的生活质量,流动穆斯林由于具有宗教信仰,独特的生活方式,有别于一般流动人口,对其居住与就业选择偏好研究更具有针对性。通过对兰州市小西湖地区流动穆斯林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基于空间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介绍居住地与就业地分布状况,继而分析流动穆斯林居住与就业选择偏好,得到以下结论:小西湖地区流动穆斯林居住地与就业地之间距离较短,职住空间匹配程度较高。流动穆斯林居住与就业选择偏好具有一定倾向,流动穆斯林居住选择偏好是房屋面积较大,设施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房租较便宜,以本民族流动穆斯林聚居、围寺而居的社区。就业空间选择偏好是位于清真寺周边,职业选择偏好是从事清真行业的服务员及商贩,从事体力劳动的建筑工人。穆斯林由于具有民族特质与偏好,居住与就业有别于一般流动人口,居住与就业是其流入城市首先面临并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其居住与就业偏好,能为政府管理流动穆斯林居住与就业提供指导。

关键词 :流动穆斯林,居住–就业偏好,空间匹配,兰州市

1. 引言

2013年中国流动人口的总量是2.45亿,超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流动人口总的流向趋势并没有改变,特别是特大城市人口集聚态势还在加强(《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现阶段我国约有2000万穆斯林,而流入城市的就高达300万(《中国宗教报告》,2009)。穆斯林由于具有民族特质与偏好,居住与就业有别于一般流动人口,就业与居住是其流入城市首先面临并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流动穆斯林职住状况,不仅能够了解流动穆斯林在城市中的生存环境,也能为政府贯彻流动人口“以房管人、以业管人”服务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中国流动人口居住特征,以租赁住房的方式居住在城市边缘的农村和城郊结合部,居住质量相对较差 [1] [2] [3] ;就业特征以务工经商为主要目的,以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主、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为辅,职业分布集中,从事技术含量要求较低的工作 [4] [5] [6]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居住特征,在城市中居住相对分散,一般都以民族为单位居住在城乡结合部 [7] [8] [9] [10]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特征,多从事民族特色产业,其他大多从事城市居民不愿意从事的非管理性与知识性的工作 [11] [12] [13] [14] [15] 。

流动穆斯林居住特征,以家庭为单位租房居住,住房租金低廉,居住条件简陋,中东部城市流动穆斯林大分散、小聚居在城市各处,西部城市流动穆斯林仍倾向于居住在清真寺周边和穆斯林聚集区。尤佳发现天津、上海、南京和深圳等四城市的流动穆斯林住房以租房为主,达67.9% [16] 。马青香等发现湖北省W市流动穆斯林以清真寺、业缘、血缘为依托,成内卷化的形式,大分散、小聚居在城市各处 [17] 。邢晶晶对郑州市流动穆斯林的调查发现有86%的受访者选择的是租房居住,住房质量不高,设备简陋 [18] 。马晨晨发现包头流动穆斯林出于经济考虑往往选择集中居住在租房费用低廉的棚户区 [19] 。白晓荣在兰州“东乡村”的调查发现东乡族流动人口居住形式似于“鸽子楼”,居住条件简陋 [20] 。侯海坤调查发现兰州市穆斯林流动人口在居住上倾向于清真寺周边和穆斯林聚集区,或处在城市边缘乡村和城市的缓冲地带的临时性简陋住所,低矮破败的平房 [21] 。

流动穆斯林就业特征,就业范围狭窄,集中从事清真餐饮、民族特产销售及建筑业,东西部城市流动穆斯林就业选择存在差异,西部城市流动穆斯林选择就业地点时会倾向于清真寺周边和穆斯林聚集区。李吉和等根据对武汉、广州、杭州、宁波4城市穆斯林流动人口的调查发现他们在城市只能局限于从事相近的职业,必然造成激烈的内部竞争,最具标志的是回族从事清真拉面和维吾尔族从事烧烤业 [22] 。李晓雨等发现西安流动穆斯林的职业转化途径相对多元化,打工并不是大部分人的唯一选择,约有1/3的流动穆斯林做小生意,而南京的流动穆斯林的职业选择就显得单一,超过八成的流动穆斯林选择打工 [23] 。马晨晨发现包头市流动穆斯林就业范围狭窄,主要就业于餐饮、服务和建筑业,选择从业地点会考虑是否有相应的清真餐饮和宗教活动场所,满足穆斯林的饮食习惯、丧葬习俗、日常的宗教生活方面的需求 [19] 。阿布都外力·依米提等发现乌鲁木齐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由外出务工的主要从事小餐饮、小商业、销售新疆干果等行业 [24] 。王笳舟发现兰州市小西湖穆斯林社区的穆斯林流动人口主要从事一些小日杂商品或低端儿童玩具、儿童服装的批发与零售,经营清真小吃摊、小饭馆、从事牛羊肉屠宰加工,旧家电收售等小本生意 [25] 。侯海坤调查发现兰州市穆斯林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兰州市的次级劳动力市场,以清真餐饮、商品零售、批发、皮毛加工、牛羊屠宰、建筑维修等行业为主 [21] 。

甘肃省现共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36.98万人,流动人口主要来自临夏、甘南、张掖、天水等市州及青海、新疆、宁夏等周边省区(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2014)。兰州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城市之一,常住人口361.6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5.93万人,其中穆斯林人口12.79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0.22% (第六次全国人口查普数据,2010)。兰州市流动人口151.70万人(兰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少数民族流动人口20余万人(兰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15)。兰州市城区目前共有清真寺和拱北等宗教场所83处,其中66座主要分布在城关区和七里河区(兰州市伊斯兰教协会,2015)。

2. 调查区信息采集

2.1. 调查区

兰州市小西湖地区地理位置,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区域,位于黄河以南,五星坪以北,华林山以西,骆驼巷以东,36˚3'~36˚4'N,103˚46'~103˚48'E之间。涉及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西园两个街道,主要包括小西湖东街社区、骆驼巷社区、兰工坪北街社区、下西园社区、上西园社区、工林路社区、林家庄社区、西津东路社区、柏树巷社区、五星坪社区、华林山社区等11个社区,见图1。七里河区面积397.94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4个镇、2个乡,居住着回族、蒙古族、藏族、东乡族、维吾尔族等44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56.1万,其中穆斯林人口3.12万,回族2.4万人,东乡族0.7万人。西湖街道与西园街道均是现阶段兰州市穆斯林人口最多的街道,西园街道的上西园和下西园一带,西湖街道的骆驼巷、柏树巷等一带,均为历史上形成的典型穆斯林集聚区,目前仍是兰州市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区域,吸引穆斯林人口不断向其集聚,人口密度持续攀升 [26] 。小西湖地区已建清真寺、道堂及拱北等伊斯兰教宗教场所15处,包括西津东路清真大寺、西湖清真大寺、上西园清真大寺、骆驼巷清真寺、工林路清真大柏树巷清真大寺及华林路清真寺。世居穆斯林长期在此生活,从而吸引众多具有共同信仰的流动穆斯林在居住与就业,选取小西湖地区来研究兰州市流动穆斯林居住与就业偏好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

2.2. 信息采集

本文流动穆斯林是指在兰州市生活3个月以上,主要从农村、城镇流入兰州市且不改变户籍,通过从事各种经济活动,获得一定的收入为主要目的,作为伊斯兰教文化携带者存在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课题组在研究区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受访者进行当面访问的调查方式以及对部分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调查问卷涉及受访者基本情况、居住与支出情况、就业与收入情况、居住与就业匹配状况、适应与期望等5方面52个问题,提取信息丰富。课题组于2015年6月至7月穆斯林斋月期间、2016年1月在小西湖地区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320份,从中筛选有效问卷300份。

Figure 1. Investigation area

图1. 调查区示意图

2.3. 样本基本情况

运用SPSS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描述统计,可以看出,调查样本中以男性穆斯林为主,占样本总数的59.7%;样本年龄集中在50岁以下,20岁至40岁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68.3%;在民族构成方面,回族和东乡族占绝大多数,占样本总数的99.7%;学历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样本总数的96.4%;被调查者大多数已婚,其中已婚者占82.7%;调查对象的户口性质以农村户口为主,占样本总数的82.7%;流动范围多是甘肃省内跨市流动;流动目的以务工经商为主,占样本总数的92.3%;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样本数占78.7%。调查样本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以回族和东乡族农村户口已婚男性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他们以务工经商为主要流动目的,文化程度较低,月收入较低。此调查结果与汤夺先2004年对西湖及西园街道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27] 、良警宇等2005年对西园街道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28] 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说明2004~2015年之间兰州市流动穆斯林总体特征未发生较大变化。

3. 居住–就业选择偏好

3.1. 空间集聚分析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小西湖地区流动穆斯林居住地与就业地的位置和集聚情况,对调查样本的居住地与就业地在地图上进行标注,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中的核密度分析及分析工具中邻域分析对调查样本进行分析。调查样本中居住地与就业地均在研究区域内有286个;5个就业地在研究区域内,而居住地不在研究区域内;9个居住地在研究区域内,而就业地不在研究区域内。

3.1.1. 居住地空间集聚分析

根据对居住地核密度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骆驼巷社区、柏树巷南部及上西园北部社区密度最高,华林山二马路及三马路、五星坪及工林路附近密度较高。由此可看出小西湖地区流动穆斯林居住空间结构是:两个相对集聚区:骆驼巷社区、柏树巷南部及上西园北部社区;其他样本在邻近区域分散化分布。

骆驼巷社区位于硷沟沿路与工林路交汇处西北侧,陇海铁路南侧,交通较为便利,住房以平房及私建低层楼房为主,房源较为充足,可连片出租,单间房屋租金为300元左右,社区内有骆驼巷清真寺。柏树巷及上西园社区位于硷沟沿路与西津东路交汇处东南侧,靠近七里河商贸中心,交通便利,房屋以私建低层楼房与商品房为主,房源充足,单间房屋租金400元左右,社区内有柏树巷清真寺与上西园清真大寺。

3.1.2. 就业地空间集聚分析

根据对就业地核密度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调查样本就业地在义乌商贸城附近集聚最为明显,覆盖义乌商贸城、七里河劳务市场以及柏树巷;在硷沟沿与工林路交汇处、华林山一马路及三马路密度较高。由此可看出小西湖地区流动穆斯林就业地空间结构:两个相对集聚区:以义务商贸城为中心覆盖七里河劳务市场与柏树巷及下西园社区、硷沟沿与工林路交汇处东南侧;其他样本在邻近区域分散化分布。

义乌商贸城是七里河区的商贸中心,人口流量较大,交通极为便利,周边具有大型商场,农贸市场及七里河劳务市场,能够提供较多的工作机会,以服务业及建筑业为主,商贩多选择在此区域摆摊销售商品,周边有柏树巷清真寺与西湖清真寺。硷沟沿与工林路交汇处东南侧,靠近五星坪,交通便利,周围具有众多建筑工地、牛羊肉批发市场,附近有上西园清真大寺与工林路清真寺。

3.1.3. 居住–就业地空间匹配分析

对调查区域居住与就业进行自足性测度,自足性是指在此区域内居住并就业的人数占总样本数的比值 [29] [30] ,比值越接近1,说明职住匹配程度越高。居住与就业均在调查区域内的样本数有286个,由此计算可知职住自足性为0.95。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流动穆斯林职住空间匹配程度,运用GIS分析工具中邻域分析点距离,计算单个样本居住地与就业地之间的距离并进行分组统计,见图2。职住距离均值为514.1米,中值为380.57米,职住距离在1000米之内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89%,流动穆斯林居住与就业地大多数距离较短,职住空间匹配程度较高。

Figure 2. Distance between housing and job

图2. 居住地与就业地距离

3.2. 选择偏好研究

首先对居住与就业选择偏好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居住与就业选择偏好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居住与就业选择偏好倾向类型,继而分析得到流动穆斯林居住与就业的选择偏好。

3.2.1. 居住选择偏好影响因素

选取性别、婚姻状况、民族、住房面积、人均面积、房屋性质(租住私房、已购商品房、就业场所、自建房等)、住房月租金、房屋配套设施(有无暖气、自来水、厨房、洗澡间、独立卫生间、通风设施)、居住社区类型(穆斯林聚居社区、多民族杂居且以穆斯林为主社区、无所谓)等9个变量。首先对9个变量进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结果显示KMO值0.60,近似卡方497.32,df为36,Sig.为0.0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接着对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总共得到个因子,最后在因子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系数等于各主成分载荷向量除以各自主成分特征值的算术平方根,得到主成分系数,见表1

在因子分析中抽取的4个主成分因子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68.34%,能够基本反应所有信息。从主成分系数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与变量住房面积、人均面积有较大的正相关,与房屋配套设施有较大的负相关,说明第一主成分可以看作是房屋设施的代表。流动穆斯林吃苦耐劳的品格对房屋设施要求较低,能够满足家庭式流动基本生活即可,做小生意的流动穆斯林对房屋面积有较高要求,需要存放车辆及商品 [20] [21] [25] 。第二主成分与变量房屋性质、住房月租金有较大的正相关,说明第二主成分可以看作是房屋性质的代表。只有极少数流动穆斯林能够在兰州市购买商品房,由于户籍等条件的限制,流动穆斯林不能够申请经济适应房,只有选择租房。为了节省开支,流动穆斯林多是租住租金低廉的房屋 [19] [21] 。第三主成分与变量性别及民族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第三主成分可以看作是民族属性的代表。男性流动穆斯林对居住选择具有主导作用,不同民族的流动穆斯林对居住具有不同的选择 [7] [20] 。第四主成分与变量居住社区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第四主成分可以看作是居住区类型的代表。居住区类型作为第四主成分说明民族归属意识对流动穆斯林居住选择的影响较弱 [8] 。

3.2.2. 就业选择偏好影响因素

选取现在受教育程度、职业(商贩、餐饮业从业人员、家政保洁员、建筑业从业人员等)、就业身份(雇员、雇主、自营劳动者、其他)、就业倾向(民族餐饮、民族食品制造、民族土特产销售、民族宗教用品销售、无所谓)、就业地选择(围寺而作、距居住地近、无所谓)、月收入及就业途径(家人及亲戚介绍、中介介绍、网络招聘、招聘会、自己创业等)等7个变量。首先对7个变量进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结果显示KMO值0.54,近似卡方234.75,df为21,Sig.为0.0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接着对7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总共得到2个因子,最后在因子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主成分系数,见表2

在因子分析中抽取的3个因子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62.65%,能够基本反应所有信息。从主成分系数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与变量就业身份有较大的正相关,与就业途径及现在职业有较大的负相关,说明第一主成分可以看作是社会资本的代表。社会资本在流动穆斯林寻找工作及创业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流动穆斯林的从业途径不仅与中国流动人口特征相似,而且对强关系的依赖性更大,只能局限于从事相近的职业,必然造成激烈的内部竞争 [22] 。第二主成分与变量就业地选择及就业倾向有较大的正相关,与变量月收入具有较大的负相关,说明第二主成分可以看作是宗教信仰的代表。可以看出宗教信仰已经成为部分流动穆斯林选择较高工资工作的羁绊 [19] ,同时说明兰州市流动穆斯林在城市中依然能够保持对伊斯兰教虔诚的信仰。第三主成分与受教育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第三主成分可以看作是技术水平

Table 1. Principal component factor housing preference

表1. 居住选择偏好主成分系数

Table 2. Principal component factor job preference

表2. 就业选择偏好主成分系数

的代表。技术水平作为第三主成分说明兰州流动穆斯林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只能从事商贩、餐饮服务员及建筑工人等社会底层的工作 [12] [20] [25] 。

3.3. 居住与就业选择偏好倾向类型

主成分得分等于各个因子得分系数与相应的方差算术平方根乘积,主成分综合得分等于各个主成分得分与相应方差贡献率乘积之和。当居住与就业选择偏好主成分综合得分为正,可以说此样本在居住与就业选择有偏好倾向;当居住与就业选择偏好主成分综合得分为负,可以说此样本在居住与就业选择无偏好倾向。结果显示,流动穆斯林的居住与就业选择均无偏好倾向的占15.67%;居住选择有偏好倾向,就业选择无偏好倾向的占34.67%;居住选择无偏好倾向,就业选择有偏好倾向的占27.67%,;居住与就业选择均有偏好倾向的占22.00%。分别统计,具有居住选择偏好的样本数有170,占总数的56.67%;具有就业选择偏好的样本数有149,占总数的49.67%,见表3。流动穆斯林居住选择偏好倾向比就业选择偏好倾向比例略高,均在50%左右,说明流动穆斯林居住与就业选择偏好具有一定倾向。

4. 居住与就业选择偏好

经过流动穆斯林居住与就业选择偏好影响因素及倾向的分析,结合研究区域住房供给量、房租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就业机会、宗教场所等基本信息来探究流动穆斯林居住与就业选择偏好是什么。

4.1. 居住选择偏好

居住是流动穆斯林进城之后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自身经济承受能力较差,在居住场所的选择上则多以谋取经济利益、降低流动成本为目的,这就势必要求其在居住的选择上多受经济因素左右 [27] 。小西湖地区流动穆斯林具有选取住房面积较大房子的偏好,住房面积10平米以上的样本占75.9%,这与农村长期生活习惯有关,多居住面积较大的院落。人均面积10平米以下的样本占93.7%,这与流动穆斯林多是家庭式流动或者与老乡朋友合租房屋有关。房屋配套设施较差,77.7%的被调查者住处无取暖设施、厨房、洗澡间、卫生间,这与流动穆斯林多以进城务工为目的,本着能够满足基本居住要求,多选择房屋配套设施较差的房间居住有关。由于经济收入较低及户籍制度的限制,流动穆斯林不能在兰州市区拥有相对固定的住所,80.1%的流动穆斯林租住私房,月租金在200~400元之间的样本数占68.9%,10.7%的居住在就业场所,骆驼巷社区、柏树巷及上西园社区以自建房源充足,住房以平房及私建低层楼房为主,距离主要工作场所距离较近且交通便利。

马戎指出:“(人口迁移)一般会向自己所属族群人口较多、聚居程度较高的地点迁移,以求得族群和文化归属感和语言习俗方面的便利”。“迁移后会自发形成本族人相对聚居的小社区,使本族的生活习俗、宗教生活得以保持,生活上便于互助,也较易于集体争取自身合法权益” [31] 。调查样本中68.7%的为回族穆斯林,31%的为东乡族穆斯林,虽同信仰伊斯兰教,不同民族的流动穆斯林对居住选择有着不同偏好,同一民族的流动穆斯林多聚居在一个社区。调查样本中39%的流穆斯林选择穆斯林聚居社区,选择多民族杂居且以穆斯林为主的社区占50%,可见89%的流动穆斯林选择居住在穆斯林聚居、宗教设施完善的社区。流动穆斯林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聚族而居、围寺而居的聚居形式 [27] 。骆驼巷社区、柏树巷及上西园社区是历史上形成的典型穆斯林聚居区,骆驼巷社区内有骆驼巷清真寺,柏树巷及上西园社区内有柏树巷清真寺与上西园清真大寺,从而能够符合流动穆斯林对社会关系及宗教设施的需求。

Table 3. Tendency type of housing and job preference

表3. 居住与就业选择偏好倾向类型

居住选择偏好影响因素依次为房屋设施、房租水平、民族、居住社区类型,分析可知流动穆斯林居住选择偏好是房屋面积较大,设施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房租较便宜,以本民族流动穆斯林聚居、围寺而居的社区。

4.2. 就业选择偏好

波提斯指出,社会资本是个人依赖网络或更大的社会结构中相互调配稀缺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依赖于个人,而是依赖于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24] 。就业途径调查发现75.3%的流动穆斯林是通过族内人员及家乡朋友,14.7的流动穆斯林通过自己寻找,仅有2.3%的流动穆斯林通过邻居及城市朋友。62%的调查样本的就业身份是雇员,35.7%的是商贩,2.3%的是雇主。现在职业是商贩(40.9%),餐饮业从业人员(28.2%),建筑业从业人员(17.4%)。可以看出流动穆斯林社会资本局限在族内人员与家乡朋友,进城之后社会资本未有明显扩展,多是雇员,从事餐饮业与建筑业,商贩多是小本经营,贩卖水果、民族小吃及牛羊肉。职业同质性较强,在城市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竞争。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越能掌握先进技术,流动穆斯林文化程度较低,技术水平较低,在就业中处于劣势。结合流动穆斯林社会资本及技术水平,可以看出兰州市流动穆斯林多是社会底层劳动者。

习俗是一种包含习惯、情绪和认知要素的复合物,且不能被轻易的分解。在习惯、情绪、信仰和深思熟虑之间存在着强力的相互影响,彼此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进退 [32] 。就业倾向中从事民族餐饮(31.5%),民族食品制造(23.5%),无所谓(39.6%),大部分流动流动穆斯林从事民族餐饮与民族食品制作工作,义乌商贸城附近人口流量大,吸引流动穆斯林商贩在此摆摊销售商品,多是清真食品。义乌商贸城附近、硷沟沿与工林路交汇处东南侧清真餐厅较多,能够提供较多的工作岗位,吸引众多流动穆斯林从事餐饮工作。就业地多位于清真寺附近,这些样本就业选择与清真寺及清真餐饮业分布相关,兰州市主要清真寺与清真餐饮业聚集呈对应分布和正相关关系 [33] 。义乌商贸城附近有柏树巷清真寺与西湖清真寺,硷沟沿与工林路交汇处东南侧有上西园清真大寺与工林路清真寺。宗教信仰与月收入呈负相关,这与流动穆斯林为了在城市中保持虔诚的宗教信仰,多从事清真行业,可清真行业服务员收入水平较低,也有部分流动穆斯林为了较高的收入不得不忍受饮食困难与高强度的体力消耗。

就业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依次为社会资本、宗教信仰、技术水平,流动穆斯林社会资本缺乏、宗教信仰的虔诚、技术水平较低,就业空间选择偏好是位于清真寺周边,职业选择偏好是从事清真行业的服务员及商贩,体力劳动的建筑工人。

5. 结论

第一,兰州市小西湖地区流动穆斯林居住地与就业地之间距离较短,职住空间匹配程度较高。第二,流动穆斯林居住与就业选择偏好具有一定倾向,居住选择偏好影响因素依次为房屋设施、房租水平、民族、居住社区类型,分析可知流动穆斯林居住选择偏好是房屋面积较大,设施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房租较便宜,以本民族流动穆斯林聚居、围寺而居的社区。就业选择偏好影响因素依次为社会资本、宗教信仰、技术水平,流动穆斯林社会资本缺乏、宗教信仰的虔诚、技术水平较低,就业空间选择偏好是位于清真寺周边,职业选择偏好是从事清真行业的服务员及商贩,体力劳动的建筑工人与运输工人。第三,流动穆斯林集中居住的区域处在城市新一轮改造的范围内,城市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关注其“围寺而居”的居住诉求,引导其妥善解决居住困难,避免出现不稳定的局面。政府应加大对流动穆斯林职业培训力度,使其具有一技之长能够在城市中就业,支持清真餐饮业发展,并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改善其居住状况与就业环境,以期让流动穆斯林更好地实现城市适应。

论文不足在于仅对本阶段流动穆斯林进行研究,补充对流动穆斯林持续跟踪调查能够丰富结论。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转型期我国城市流动穆斯林居住-就业关系研究”(14BSH027)。

文章引用

廖贺贺,高 翔,赵 浩,马小花. 兰州市流动穆斯林居住–就业选择偏好研究
Job-Housing Preferences of Muslim Migrants in Lanzhou City, China[J]. 社会科学前沿, 2016, 05(05): 758-768. http://dx.doi.org/10.12677/ASS.2016.55107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吴晓, 吴明伟. 国内外流动人口聚居区之比较[J]. 规划师, 2003, 19(12): 96-101.

  2. 2. 孔冬. 沿海发达地区流动人口居住现状及需求发展趋势——基于浙江省嘉兴市的个案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 2009(1): 104-110.

  3. 3. 唐博. 城市流动人口的居住空间模式和居住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复旦大学, 2013.

  4. 4. 吴晓. 城市中的“农村社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与整合研究[J]. 城市规划, 2001, 25(12): 25-29.

  5. 5. 朱传耿, 顾朝林, 张伟.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特征分析[J]. 人口学刊, 2001(2): 3-7.

  6. 6. 綦松玲, 鲍红红, 刘欣, 赵龙宇. 吉林省流动人口就业和居住情况研究[J]. 人口学刊, 2014, 36(5): 87-95.

  7. 7. 李林凤. 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6(1): 51-56.

  8. 8. 王丽萍. 兰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居住社区调查与分析[J]. 民族论坛, 2009(7): 31.

  9. 9. 王凤丽. 对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济收入状况的问题研究——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四个重点片区流动人口为例[J].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11(4): 11-16.

  10. 10. 张彰, 李培广.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调查与分析——以西安、兰州、包头、西宁、乌鲁木齐为例[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1(1): 58-61.

  11. 11. 马戎, 王晓丽, 方军雄, 韩亚萍. 新疆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与就业状况[J]. 西北民族研究, 2005(3): 5-42.

  12. 12. 窦开龙. 西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都市困境适应的人类学分析——来自甘肃的实证调查[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4): 41-47.

  13. 13. 尹素琴, 史界. 流动的力量——和谐民族关系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探析[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1(5): 42- 46.

  14. 14. 汪永臻. 西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经济融入研究——以甘肃省兰州市为视阈[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8(2): 89-93.

  15. 15. 马冬梅.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研究反观[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3): 89-93.

  16. 16. 尤佳. 论流动穆斯林的城市社会适应——以天津、上海、南京和深圳等四城市为例[J]. 伊斯兰文化, 2013(1): 161-170.

  17. 17. 马青香, 覃敏. 城市流动穆斯林就业问题研究——以湖北省W市为例[J]. 民族论坛, 2014(2X): 47-51.

  18. 18. 邢晶晶. 穆斯林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程度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 2013.

  19. 19. 马晨晨. 城市化进程中流动穆斯林人口就业现状的实证研究——以包头市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理工大学, 2012.

  20. 20. 白晓荣. 边缘群体的城市适应——兰州市 “东乡村” 及其民俗生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西北民族大学, 2006.

  21. 21. 侯海坤. 西北大城市穆斯林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问题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3(5): 38-45.

  22. 22. 李吉和, 杨春娥. 中、东部地区城市穆斯林流动人口社会关系融入状况——基于武汉、广州、杭州、宁波的调查[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5): 19-23.

  23. 23. 李晓雨, 白友涛. 我国城市流动穆斯林社会适应问题研究——以南京和西安为例[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9, 35(1): 80-84.

  24. 24. 阿布都外力•依米提, 胡宏伟. 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特点, 存在问题及对策——基于乌鲁木齐市和西安市的调查[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30(1): 40-44.

  25. 25. 王笳舟. 穆斯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兰州市小西湖穆斯林社区为个案[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兰州大学, 2009.

  26. 26. 张志斌, 杨莹. 兰州市穆斯林人口时空变动及其影响机制[J]. 中国人口科学, 2013(2): 89-100.

  27. 27. 汤夺先. 西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的调查分析——以甘肃省兰州市的调查为视点[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2): 37-43.

  28. 28. 张海洋, 良警宇. 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 73-79.

  29. 29. 徐卞融, 吴晓. 基于“居住–就业” 视角的南京市流动人口职住空间分离量化[J]. 城市规划学刊, 2010(5): 87-97.

  30. 30. 柴彦威, 张艳, 刘志林. 职住分离的空间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学报, 2011, 66(2): 157-166.

  31. 31. 马戎. 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38-339.

  32. 32. 张燕. 兰州市流动穆斯林城市社会适应实证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兰州大学, 2012.

  33. 33. 高翔, 鱼腾飞, 宋相奎, 程慧波. 兰州市少数民族流迁人口空间行为特征及动力机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6): 716-72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