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05 No.12(2015), Article ID:16671,9 pages
10.12677/AP.2015.512109

A Survey 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of Gender Rol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haojiao Qin1, Qinglin Zhang2, Hong Li2

1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ning Guangxi

2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Oct. 10th, 2015; accepted: Dec. 23rd, 2015; published: Dec. 30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analysis on the status of gender rol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article uses t CSRI-50 for measuring tool. Androgyny proportion among male and female subjects is the highest, and purely masculinity proportion is the lowest. The masculinity proportion of the male college studen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feminization proportion of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ale college students, where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gender role is weakening but still existing. The fact that a larg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are in undifferentiated group needs attention and vigilance.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Gender Role, Actuality Survey

大学生性别角色现状调查研究

覃绍娇1,张庆林2,李红2

1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2西南大学,重庆

收稿日期:2015年12月10日;录用日期:2015年12月23日;发布日期:2015年12月30日

摘 要

本文使用《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为测量工具,统计问卷结果发现:双性化在男女被试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均为最高,而单纯的男性化比例最低。男性男性化比例高于女性男性化的比例,同样女性女性化比例远高于男性女性化的比例,反映出社会文化与传统性别期待对当代大学生的重大影响,未分化学生群体占有较大比例应予以注意与警惕。

关键词 :大学生,性别角色,调查研究

1. 前言

性别角色是人类通过模仿和学习获得的,与个体生理性别想匹配的行为准则,是西方当代社会和人格心理学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 (Cai, Huang, & Song, 2008) 。2000年心理学百科全书(美国心理学会和牛津大学出版)认为性别角色是一定文化所认定的,在社会化过程中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同时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行为规范,还有那些被看作是构成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情感及态度 (Amin et al., 2004; Cai et al., 2007) 。1977年Bem将性别角色分为未分化,女性化,男性化,双性化四种类型 (Del Cul et al., 2007; Huang et al., 2006) 。性别角色相关研究领域里,男性化正性特征包括坚强、敏捷、领导、独立等能动性方面,女性化正性特征包括温柔、善良、敏感、善于表达等集体性方面 (Choi, Fuqua, & Newman, 2008; Keller, Lavish, & Brown, 2007; Sevim, 2006) 。男性化与女性化人格类型会随着情境的不同而有各自的适应价值,包括社会期望(social expectation)、情绪调节(emotion regulation)与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等等这些社会认知因素皆能导致不同性别角色的个体对刺激事件拥有不同的认知加工方式 (Huang & Luo, 2010)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生理性别的不同性别角色个体在情绪易感性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Milovchevish, Howells, Drew, & Day, 2001) 。传统文化观念认为男性应具有勇敢理性、自信、情绪稳定等人格特质;而女性则应该具有善于倾听、真诚、友好善良等人格特质。而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认为:人类会选取身边的角色模范进行观察学习,从而形成其对性别角色的概念,并且社会环境会影响个体性别角色的塑造及强化。传统观念与社会文化对个体性别角色的要求及期待,成为社会大众对其行为进行评价的准则,也成为男女两性行为模式的标准 (Keller, Lavish, & Brown, 2007)

Rossi在1964年首次提出“双性化”概念,心理学领域里双性化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是指个体不仅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即同时拥有果断和细致、强悍和温柔等性格,并会按情境需要而展现适合的人格特征。双性化个体难以辨别其性别角色倾向,无论在外观、爱好、思想、态度、能力等等维度 (Yang, Wen et al., 2006) 。诸多研究证明双性化人格特质是当代学生理想的人格类型与性别图式,拥有双性化人格特质的大学生情绪健康,自信开放,适应能力强,人际交往稳定,兼顾有男女两性的人格优点和长处,这些都有利于其身心发展健康。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双性化个体相比较具有典型气质类型的个体在各方面都要优秀,因为如果需要其表现出男性化气质,双向化个体可以表现得十分男子气,与之相反,如果需要其表现出女性化气质,双性化个体又可以表现得十分女子气,这是由于他们的人格特质中同时兼备有男女两性的人格特征,但绝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性别角色混乱。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贝姆双性化模型及性别角色量表的提出掀起了性别角色的研究热潮,其中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em Sex-Role Inventory; BSRI) 是其他研究范式进行比较的效标,同时也是性别角色测量中最广泛使用的量表。BSRI根据中位数法来划分性别角色类型:如果被试男女正性特质均弱,即男性和女性分量表的得分均低于相应的中位数,就是未分化;如果被试女性正性特质强而男性正性特质弱,即女性量表的得分高于该分量表的中位数,男性量表的得分低于该分量表的中位数,就是女性化;如果被试男性正性特质强而女性正性特质弱,即女性量表的得分低于该分量表的中位数,男性量表的得分高于该分量表的中位数,就是男性化;如果被试男性与女性正性特质均强,即男性与女性的分量表得分均高于相应的中位数,就是双性化。这种中位数法在性别角色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公认的划分法则。最近几年国内诸多学者也做出开拓的研究,例如采用Bem性别角色量表或其修订版研究中国地区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分布情况,或者集中探讨不同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但这些研究均是针对双性化特质、单性化特质和未分化特质,较少涉及不同性别角色中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所包含的男性化女生和女性化男生。而且先前针对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现状的研究也已经间隔时间较长。性别角色代表个人的社会性别, 对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素质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重点研究我国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分别状况,探究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在大学生人群中的比例, 并进一步调查不同性别角色中的男性化和女性化在性别、分布上的差异与以往研究的变化。为我国大学生培养健全的性别角色,塑造理想的双性化特质提供依据,并从学生个人、学校、社会、国家层面提供多方面的建议和措施。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

相关研究表明,人类在3岁左右就开始拥有性别意识,3岁之后会慢慢意识到性别差异,形成性别意识。随着孩子逐渐成长,他会对女性和男性所应具有的服饰、言行举止、性格特征产生全面认识,也逐渐形成了心理性别即性别角色。大学阶段是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时期,个体发展到这一阶段其性别角色基本形成和稳定,个体间的性别角色间差异比儿童、青春期更为明显,已经形成固定的性别角色意识,有着自己固化的行为模式。因此,本实验的被试皆选自西南地区高校的在读大学生群体作为施测对象,这样得到的数据更能代表当代青年性别角色的分布状况。

2.2. 实验材料

我国关于性别角色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并且针对性别角色施测的量表修订与编制距今已长达十年,如 李少梅(1998) 钱铭怡和张光健(2000) 卢勤和苏彦捷(2004) 崔红和王登峰(2005) 。而当今社会对青少年的性别角色期待已经发生显著变化,上述对贝姆量表的修订或者基于该基础编制的CSRI量表在时间上均已超过10年时限,已经明显不适合用于当前的性别角色研究。因此,本文使用由 刘电芝 2011年修订的中文版BSRI——《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sex-role inventory: 50 items,简称CSRI-50)作为施测工具,男性和女性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9和0.84,重测信度分别为0.82和0.80,以BSRI为效标得到的效标效度分别为0.84和0.83,专家效度与他评效度良好,在继承BSRI使用中位数法划分性别角色类型的同时,在量表选词上更加贴近当今大众价值观的变化以及当代中国的特色,也更具有时代变迁的特征。因此本文选用刘电芝版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来考察当代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分布现状,以及性别角色倾向新的发展变化趋势。

2.3. 实验程序

使用依据社会赞许性标准编制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为测量工具,该量表共50项选择题,分为3个分量表,中性化分量表18项如诚实的、愉快的等,男性正性量表(M) 16项,如有领导能力的、勇敢的、冷静的等;女性化分量(F)16项,如文静的、有亲和力的、勤俭的等。在统计分析时,先求出男性量表和女性量表的中位数,其中中性化分量表得分不计入总分起干扰作用。按照《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中位数计分标准,依据被试在男性量表和女性量表得分的中位数,男性(M) 4.8分,女性(F) 5.0分,把性别角色分为四类:

男性量表得分M < 4.8,女性量表得分F < 5.0,即未分化;

男性量表得分M ≥ 4.8,女性量表得分F ≥ 5.0,即双性化;

男性量表得分M ≥ 4.8,女性量表得分F < 5.0,即男性化;

男性量表得分M < 4.8,女性量表得分F ≥ 5.0,即女性化。

以随机的方式在西南地区的某高校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被试集体施测,共发放4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37份,有效率为91%,其中男生213人,女生224人。在正式问卷的施测前,主试明确告知被试测验目的以及施测方法,并且统一规范指导语。要求被试在一个7点量表上对每一特质词适合描述自己的程度进行评价,没有时间限制,根据第一印象打分,从1 = 非常不适合,到7 = 非常适合。施测时,主试发放问卷,说明指导语并回答被试的疑问。实验指导语:“请您就下列形容词给自己打分。如果您觉得形容词描述的完全符合您的情况,就打7分;完全不符合,就打1分;如果有点符合但又不完全符合,请按符合的程度酌情在2~6分之间打分。选择没有正确或者错误之分,只是请你在最能反映你实际情况的数字上打勾。”被试完成后统一回收问卷,测验过程约15分钟。

3. 结果

使用SPSS16.0录入有效数据和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差异分析。调查统计问卷结果发现,双性化特质分别占总体的52.6% (男性56.34%,女性49.11%),单性化特质中女性化和男性化分别占总体的21.5%和9%合计31%,未分化特质占16.7% (见表1),性别角色类型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双性化(52.63%)、单性化(31%)、未分化(16.70%) (见图1)。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der role distribution and differences in gender differences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性别角色分布与差异比较

注:表中数据括号外为人数,括号内为百分数。

Figure 1. Gender role distribu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图1. 大学生性别角色分布状况

统计表明男性与女性双性化比例都高,两者没有显著差异(P > 0.05)。单性化中女性女性化比例高于男性(P < 0.05),而男性化中男女两性间差异不显著(P > 0.05)。未分化中男女两性间也没有显著差异(P > 0.05)。从表中可以看到,男性化比例男性高于女性,女性化比例女性高于男性,这些都与以往研究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未分化无论在男性还是女性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甚至高于男性化特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比例,并且男性未分化比例(17.84%)高于女性未分化比例(15.63%)。在男性量表上的得分低于中位数而在女性量表上的得分高于中位数的男性为男性性别角色异性化者;同样的,在女性量表上的得分低于中位数而在男性量表上的得分高于中位数的女性为女性性别角色异性化者。统计结果显示,性别角色异性化者在大学生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为23.53%,与以往研究相比性别角色异性化者23.53%占被试总数的数量明显有所增加,比如Bem研究中性别角色异性化者占总人数的16%、张赫的7.2%、钱铭怡的19%、侯秋霞的17.5%。统计结果表明,男性性别角色异性化者(15.49%)明显高于女性性别角色异性化者(8.04%),这和李少梅(37.2%与8.6%)、张赫(12.2%与5.4%)的研究结果相同,而与侯秋霞、卢勤、钱铭怡等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拥有与自身性别相匹配的性别角色者称之为性别角色刻板化。Bem、卢勤、钱铭怡等的研究得出,不论男女,性别刻板化者都显著多于性别角色异性化者,与本研究中男性性别刻板化者(10.33%)低于男性性别角色异化者(15.49%)结论不一致。此外,本研究中女性性别角色刻板化者(27.23%)高于男性性别角色刻板化者(10.33%)。

出现上述实验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可能是由于被试取样的地域不同以及所使用的调查问卷不一样所致,并且也可能是本文取样的样本容量较小,取样范围不够大等因素影响。

4. 讨论

统计结果显示,男性中四种性别角色比例由低到高分别为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双性化;女性则为男性化、未分化、女性化、双性化。可以看出双性化在男女被试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均为最高(52.63%),而单纯的男性化比例最低(9.15%)。与先前研究结果相同,从男女性别角色分布差异来看,男大学生双性化(56.34%)比例高于女大学生(49.11%)。而且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单性化人数都在大幅度减少。本次测量结果证明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依然对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认识起关键作用,如男性化男性占主体,女性化女性占主体。男性男性化比例高于女性男性化的比例,同样女性女性化比例远高于男性女性化的比例,反映出社会文化与传统性别期待对当代大学生的重大影响。女性化特质人数在大学生人群中所占比例为21.51%,大大多于男性化特质的9.15%。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社会对男性特质的观点已经产生明显变化,而女性特质的观点仍保持传统。1989年 时蓉华 从社会认知学的角度解释性别角色,认为男性传统意义上充当“工具性角色”,主要表现在与赚钱养家相联系的工作、成就、统治上;女性传统意义上充当“表达性角色”主要表现在与情绪、感受的等表达有关的人际关系上。笔者认为这也许是由于计划生育背景下,中国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导致男孩在家庭中备受溺爱,家庭教育的失误造成孩子性别感错位,男孩当女孩养,缺乏男性“工具性角色”的培养,其没有形成典型的男性正性特质,如有领导能力的、勇敢的、冷静的等,反而形成“女子气”般爱撒娇、胆小、懦弱等人格 (王丽,付金芝,2005) 。相反,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家庭里女性地位依旧低于男性,传统的家庭观念仍然需要其具有文静的、温柔的、勤俭的典型女性化特质。因而就出现女性性别刻板化者高于男性性别刻板化者、男性性别角色异性化者高于女性性别角色异性化者的现象。特别是男性未分化的比例(17.84%)高于女性(15.63%)。

由于社会时代的进步变迁,对于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出新的发展要求,使得双性化个体在大学生中占很大比例。双性化特质因其涵盖有两种人格特质的优点和长处,使得其具有独立性强、想象力丰富、能力水平高、自尊自爱、乐于助人,综合素质优秀等特征,因此国内外学者皆认为双性化人格特质是最理想的气质类型,也进一步表明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在不断发展优化。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当前大众传媒对于反传统性别角色的大肆宣传诱导,加上我国关于性别角色的宣传教育一向比较贫乏,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对于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青少年群体容易对性别角色观念产生模糊与混乱,与已有研究相比,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统计数据中最差的未分化所占的较大比例就应该值得予以注意与警惕。社会学习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指出社会环境对塑造及强化学习者的性别角色有莫大影响,例如学习者会观察、模仿身边的角色模范(models)而形成对性别的理解(Mischel, 1966, 1993),阿尔波特·班杜拉(Bandura 1986)更清楚指出这些影响学习者的角色模范包括在家庭、学校、朋辈、书本及传媒中的角色模范 (Li et al.,2008; Mak et al., 2009; Montagne et al., 2005) 。有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有显著影响。由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独生子女组成的主干家庭成为我国的主要家庭单位,而大部分家长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及过度保护,家庭教养方式也有所偏差,极易造成孩子形成依赖、骄横、自私、无主见、胆小畏缩等消极品质,进而阻碍孩子性别角色的健康发展,也会导致其性别角色意识混乱,进而导致未分化性别角色的形成 (Polich, 2007; Polich & Criado, 2006)

个体的成长过程就是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其实个体出生前,其父母即对即将出世的孩子赋予不同性别的期待。孩子出世之后,长辈通过姓名以及服饰等对小婴儿的性别予以区分。成长周期的儿童依靠观察父母不同性别的外表和行为,对生理性别以及其对应的性别角色开始有所认识。此外,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对个体的性别期待开始明显的影响个体性别角色的形成 (Hofer et al. 2006; Kleih et al., 2010; Kopper & Epperson, 1996) 。例如,长辈对男孩的勇敢、果断特征给予称赞,而对女孩的安静、文雅给予肯定,并且通过给不同性别的孩子购买代表不同性别特征的服装和玩具等一系列举措增强儿童的性别角色意识,使其行为向相应的性别角色转化。并且,社会的影响因素诸如影视电影、图书报刊对儿童性别角色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孩子性别教育的缺失,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但是当前我国社会并没有对此产生足够的重视。因此家长为避免孩子性格发展出现偏差,最好从3岁前就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并且在进行双性化教育时应顺从孩子先天的性别倾向来引导,让孩子从认同自身的典型性别倾向开始,形成健康的性别角色意识和行为,然后再发挥其自身“性别”优势的同时从学习异性特质中受益。但家长也应该注意在教育孩子向异性学习时要把握好尺度,要是避免形成“娘娘腔”或者变成“假小子”。青少年自己也应正确定位自身性别角色,增加对自我认知,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注意多向异性学习,学习对方身上的优点,而非缺点,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Yuan et al., 2010; Yu et al., 2008) 。双性化个体的增多正反映着社会文化对个体的新要求,引导双性化人格的发展、避免未分化人格的形成成为时代的要求。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一起努力,加强性别角色教育,加大性别角色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性别角色概念,倡导学生向双性化人格特质方向全面发展,同时抑制向最差的未分化方向发展,建构当代学生人格的理想模式。

本文通过大样本的调查对当前我国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得出一些新进展,将来可进一步探讨性别角色异化者的形成的关键阶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适应状况等。众所周知,人类的情绪活动既具有蕴涵普遍性规律的共性,同时又具有个体特殊性,诸如年龄,文化,人格特质等个性因素均能影响人类的情绪加工。因此值得考察个性因素,如性别角色是如何影响人类对情绪活动的感受性,并且可以深入研究不同性别角色在人类认知加工的差异,从而对性别角色有更全面的了解。

文章引用

覃绍娇,张庆林,李 红. 大学生性别角色现状调查研究
A Survey 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of Gender Rol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J]. 心理学进展, 2015, 05(12): 843-851.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5.512109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崔红, 王登峰(2005). 中国人性别角色形容词评定量表的建构.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4(10), 948-950.

  2. 2. 李少梅(1998). 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7(4), 148-152.

  3. 3. 刘电芝(2011). 新编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揭示性别角色变迁. 心理学报, 43(6), 639-649.

  4. 4. 卢勤, 苏彦捷(2004). 性别角色与基本人格维度的相关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0(4), 642-651.

  5. 5. 钱铭怡, 张光健(2000). 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的编制. 心理学报, 32(1), 99-104.

  6. 6. 时蓉华(1989). 现代社会心理学.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 7. 王丽, 付金芝(2005). 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13(3), 298-304.

  8. 8. Amin, Z., Constable, R. T., & Canli, T. H. (2004). Attentional Bias for Valenced Stimuli as a Function of Personality in the Dot-Probe Task.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38, 15-23. http://dx.doi.org/10.1016/j.jrp.2003.09.011

  9. 9. Cai, H. J., Huang, X. F., & Song, H. R. (200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x-Rol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China.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0, 474–486. http://dx.doi.org/10.3724/SP.J.1041.2008.00474

  10. 10. Cai, H., Brown, J. D., Deng, C., & Oakes, M. (2007). Self-Esteem and Culture: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Self-Evaluations or Affective Self-Regard? Journal of Asian Social Psychology, 10, 162-170. http://dx.doi.org/10.1111/j.1467-839x.2007.00222.x

  11. 11. Choi, N., Fuqua, D. R., & Newman, J. L. (2008). The Bem Sex-Role Inventory: Continuing Theoretical Problem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68, 881-900. http://dx.doi.org/10.1177/0013164408315267

  12. 12. Del Cul, A., Baillet, S., & Dehaene, S. (2007). Brain Dynamics Underlying the Nonlinear Threshold for Access to Consciousness. PLoS Biology, 5, 1-16. http://dx.doi.org/10.1371/journal.pbio.0050260

  13. 13. Hofer, A., Siedentopf, C. M., Ischebeck, A. et al. (2006).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gional Cerebral Activity during the Perception of Emotion: A Functional MRI Study. NeuroImage, 32, 854-862. http://dx.doi.org/10.1016/j.neuroimage.2006.03.053

  14. 14. Huang, H. X., Yu, X. N., Xi, B., & Liu, D. Z. (2010). Upo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Views on Sex-Role Stereotyping and Sex-Role.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32, 40-44.

  15. 15. Huang, Y. X., & Luo, Y. J. (2006). Temporal Course of Emotional Negativity Bias: An ERP Study. Neuroscience Letters, 398, 91-96. http://dx.doi.org/10.1016/j.neulet.2005.12.074

  16. 16. Keller, C. J., Lavish, L. A., & Brown, C. (2007). Creative Styles and Gender Roles in Undergraduates Student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9, 273-280. http://dx.doi.org/10.1080/10400410701397396

  17. 17. Kleih, S. C., Nijboer, F., Halder, S., & Kubler, A. (2010). Motivation Modulates the P300 Amplitude during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Use.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121, 1023-1031. http://dx.doi.org/10.1016/j.clinph.2010.01.034

  18. 18. Kopper, B. A., & Epperson, D. L. (1996). The Experience and Expression of Anger: Relationship with Gender, Gender Role Socialization, Depression and Socializ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3, 158-163. http://dx.doi.org/10.1037/0022-0167.43.2.158

  19. 19. Li, H., Yuan, J. J., & Lin, C. D. (2008). The Neural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Female Advantage in Identifying Negative Emotions: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Neuroimage, 40, 1921-1929. http://dx.doi.org/10.1016/j.neuroimage.2008.01.033

  20. 20. Mak, A. K. Y., Hu, Z., Zhang, J. X., Xiao, Z., & Leea, T. M. C. (2009). Sex-Related Differences in Neural Activity during Emotion Regulation. Neuropsychologia, 47, 2900-2908. http://dx.doi.org/10.1016/j.neuropsychologia.2009.06.017

  21. 21. Milovchevish, D., Howells, K., Drew, N., & Day, A. (2001). Sex and Gender Role Differences in Anger: An Australian Community Stud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1, 117-127. http://dx.doi.org/10.1016/S0191-8869(00)00122-7

  22. 22. Montagne, B., Kessels, R. P. C., Frigerio, E., de Haan, E. H. F., & Perrett, D. I. (2005). Sex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ption of Affective Facial Expressions: Do Men Really Lack Emotional Sensitivity? Cognitive Process, 6, 136-141. http://dx.doi.org/10.1007/s10339-005-0050-6

  23. 23. Polich, J. (2007). Updating P300: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P3a and P3b.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118, 2128-2148. http://dx.doi.org/10.1016/j.clinph.2007.04.019

  24. 24. Polich, J., & Criado, J. R. (2006). Neuropsychology and Neuropharmacology of P3a and P3b.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60, 172-185. http://dx.doi.org/10.1016/j.ijpsycho.2005.12.012

  25. 25. Sevim, S. A. (2006). Religious Tendency and Gender Roles: Predictors of the Attitudes toward Women Work Role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4, 77-86. http://dx.doi.org/10.2224/sbp.2006.34.1.77

  26. 26. Yang, G. S.,Wen, C. Y., Wu, C. X., & Li, Y. Y. (Eds.) (2006).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Chongq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

  27. 27. Yu, F. Q., Yuan, J. J., & Luo, Y. J. (2008). Auditory Induced Emotion Modulates Processes of Response Inhibition: An ERP Study. NeuroReport, 20, 25-30. http://dx.doi.org/10.1097/WNR.0b013e32831ac9b1

  28. 28. Yuan, J. J., Yang, J. M., Chen, J., Meng, X. X., & Li, H. (2010). Enhanced Sensitivity to Rare, Emotion-Irrelevant Stimuli in Females: Neural Correlates. Neuroscience, 169, 1758-1767. http://dx.doi.org/10.1016/j.neuroscience.2010.06.024

附录: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

请您就下列形容词给自己打分。如果您觉得形容词描述的完全符合您的情况,就打7分;完全不符合,就打1分;如果有点相符但又不完全符合,请按符合的程度酌情在2~6分之间给分。选择没有正确或错误之分,只是请你在最能反映你实际情况的数字上打勾,结果保密。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