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2 No.1(2012), Article ID:429,5 pages DOI:10.4236/ae.2012.21002

New Era University College Teachers to Explore the Quality and Capacity of the Structure

Xiaobing Li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chnology, Changsha

Email: lxb2121@126.com

Received: Oct. 9th, 2011; revised: Nov. 2nd, 2011; accepted: Nov. 16th, 2011.

ABSTRACT:

Teacher trai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main perpetrators of the work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s fundamental guarantee. What college teachers should have the quality and capacity of the structure, has become a common concern. I have explored its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th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teachers’ quality and ability in university.

Key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 Qualities and Abilities;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新时代高校高校教师素质与能力结构探究

刘小兵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沙

Email: lxb2121@126.com

摘 要: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校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与能力结构,已成为高校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对了解高校教师素质与能力的结构因素。探讨了对其发展和提高方向。

收稿日期:2011年10月9日;修回日期:2011年11月2日;录用日期:2011年11月16日

关键词:高校教师;素质与能力;提高与发展

1. 引言

教师素质结构是教师教育研究的着力点。教师素质结构是否合理,对于教师能否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把握教师素质结构的组成,深入研究教师素质的合理结构,对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教育学视野下的教师素质结构

教育活动的主要承受者就是教师和学生,因此,教师素质的构成与分析一直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从传统教育学的视野来分析和研究教师素质,基于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教师劳动特点与要求。因此,传统教育学范畴中的教师素质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德与才。德主要指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是核心,职业素质是与政治思想素质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包括对教育、学生、教师集体和自身的政治与思想道德要求。才是指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才能。教师知识结构应由下面两种因素所组成: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能力结构包括:教育加工能力、教育传导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自我调控的能力。

2) 教育学处于变化之中。从现代教育学的意义上来说,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同时还要承担许多角色:律师、咨询者、治疗者、学生的激励者、组织者、带头人、表演者和传统教育学视野下的其他角色。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教师素质主要是基于教师承担的多重角色而言。因此,现代教育学视野中的教师素质有着新内涵,其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身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全新的教育理念包括对现代教育发展功能的全新认识,对教育对象(学生)本质的全新认识,对教与学的关系以及师生关系和自我与教学作用等的全新认识。其次是知识。随着人们对教育功能和教师职业的重新解读以及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同样体现出时代的要求。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教师更是一个专业人员。因此,教师知识,除了传统教育学要求中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以外,更应当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这些素养体现出两个独特的特征:一是这些素养或知识富有“个人特征”,它不仅是教师从别人那里直接接受的过程,而且对个人而言是一个发展、积累的过程;另一个特征是这些素养或知识都富有价值、审美、情感等特征。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吸收他人归纳出来的已经获得确证的知识,而且要拥有“实践的智慧”。再次是能力。教师的能力,概括起来不外乎一般能力和专业特殊能力,如果细化到教学层面,又可以划分出课堂管理能力、教学组织能力等多种能力的集合,但是在诸多能力集合中,我们认为,教师的能力应主要是开拓创新的能力。这既是时代对于教师职业的要求,也是教师在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过程中,更好胜任职责的前提。同时,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学习化社会和学习型学校中,教师只有主动地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和时代文化底蕴。

3) 具有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学是教师永远的任务。在当代社会,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学是一种专业活动。因此,目前关注的教师素质更着重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专业素质的凸显主要是因为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强调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则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成功策略。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专业素质,研究者们众说纷纭。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应当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等,其中,教师的专业理念是核心,它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决定教师对知识的取舍和运用等。由于孩子必须接受教育和学习,才有了教师这个职业;由于社会发展和人的新的发展观以及对教师职业功能的重新认识,教师才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所以,教师必须有新的教育理念、教师信仰、教师道德等。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基础,教师必须具有专门的社会其他职业人士无法取代的知识,才能保证专业的根本特性。教师的专业能力,更多地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体现的,由于教学是一种专业化的教学,需要教师有专门的技能,包括教学监控能力、组织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的专业态度和动机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对教学、对国家、对社会、对未来以及对自我的责任心。这种责任心主要来源于也只能来源于对学生和对教育职业的热爱。它是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教师在专业理念指导下对传统意义上的热爱学生和热爱教育的新的阐释。

3. 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

高校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会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到高校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态度决定教育效果。教育观念的更新是高校教师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根本保障,教育观念更新就是要建立起新的教育质量观、教学观、高校教师观和学生观。更新教育质量观,就是要坚持全而的、科学的质量观。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成人”与“成才”作为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科学的质量观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现代社会,信息随处可见,并通过各种传媒和渠道对学生产生始料不及的影响。信息爆炸时代已把“终身教育”推到教育的最前沿,而作为终身教育基础的学校教育势必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高校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局限于传递知识,应该更多地激励思考。高校教师除了原有的职能外,将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的人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高校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了解、激励。“教学生学会学习”的观念应牢牢植根于高校教师的教学理念中。

教育观念的更新也包括高校教师自身学习观念的更新。高校教师在信息社会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师范院校所接受的教育己适应不了现代教育发展和教学实际的需求。在职高校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学历和知识水平,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立于不败之地。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转变学生观,就是不仅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即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而且要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即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

4. 知识结构的合理、优化

未来社会,图书馆、计算机的信息储存量使人们对高校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知识宝库”了。作为高校教师,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比拥有相关的知识量更重要。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可以保证高校教师在知识传递中,将信息的损耗减到最少,达到最佳教育效益。

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高校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高校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高校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水准,高校教师才有可能进行教学,而要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分析能力,高校教师必须理解学科知识是如何创立、构建并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高校教师就更有必要了解自己专业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并且涉猎一些边缘学科的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但是,高校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一位知识渊博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一位好高校教师,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性决定了高校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条件性知识。高校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要成为一位好高校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还要了解和遵循教育工作的规律,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基本教育理论和知识。条件性知识是高校教师成功教学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高校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也就是高校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掌握一些有关学生的知识,就能了解、分析学生的心态,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作出回应。优秀高校教师的教学实践性知识还包括不断学习和了解现代技术发展对教学的推动作用,包括多媒体辅助教学。

5. 高校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结构

通过深入研究高校高校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结构,在确定研究对象之后,对研究范畴进行了界定,即高校高校教师已具备的能够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直接影响的素质与能力的总和,它包括基本素质与能力、业务素质与能力、实践素质与能力、科研素质与能力、人文素质与能力等五个部分,并尝试用梯形图来解释高校高校教师素质与能力结构,如图1所示。

梯形的底层即第一层为基本素质与能力,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反思能力。第二层为业务素质与能力,包括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理论素质、教学组织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教育信息处理能力。第三层为实践素质与能力,包括教学经验素质、实践经验素质、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交流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第四层为科研素质与能力,包括科研:学术能力、创新能力探索能力。第五层为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

6. 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优化,固然对教学水平及效果产生较大影响,但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样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在现代教学过程中,由

Figure 1.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and college teachers ability to structure

图1. 高校高校教师素质与能力结构

于信息源的增多,高校教师、学生、知识经验三者之间不再是一条链形关系,而趋于环形关系,因此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的组织能力和教学的监控能力等。组织教学需要高校教师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主题鲜明,言简意明,富有条理,生动有趣地把学习知识和经验的方法教给学生;高校教师还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使教学适合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高校教师还要有很强的接受能力,要站在科学文化的前沿,避免思想陈旧、知识老化现象的出现;同时,高校教师还要有熟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能力,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有效地融进学科新成果、新信息,扩大学生眼界,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质。而高校教师对于教学的监控是指高校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地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具备反省思维或批判性思维能力。

7. 研究者形象的塑造与确立

高校教师教学形象的确立是现代高校教师素质结构中关键的一层,高校教师树立其积极的、有效的教学研究者形象是实现高校教师角色转换的核心。高校教师一旦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已有的教学实际问题,则对已有的理论会更愿意思考,对于新的问题也会更敏感,更有创见。“高校教师即研究者”,使高校教师有能力通过系统的自我研究、通过研究别的高校教师和通过在课堂研究中对有关理论的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优秀的高校教师应研究自己的教学,懂得请他人观察和点评课堂教学对提高教学水平的意义,虚心听取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的意见,提高其教学水平。同时,紧跟科研步伐,汲取改善教学的最新科研成果。这样,高校教师通过自身满怀激情的不断进取,影响和培养学生追求同样的科学精神,从而造就具备同样良好素质的年轻一代。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功与否,关键在高校教师素质结构的优化。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高质量教育为核心,为推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张波. 对当前我国中学教师能力素质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 4: 108.

[2]       梁春涛. 人才观问题讨论综述[J]. 教育改革, 2006, 4: 34-38.

[3]       克里夫·贝克. 戚万学等, 译. 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       董俊华. 基于我国新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下对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J]. 考试周刊, 2009, 5: 38.

[5]       邢同林. 从社会需求角度谈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J].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7(1): 26-30.

[6]       谢安邦, 朱宇泼. 教师素质的范畴和结构探析[J]. 教师教育研究, 2007, 19(2): 1-5.

[7]       李永生. 高校素质教育应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西北职教, 2008, 5: 33.

[8]       吴友石, 王振岩, 李幸平. 鼓励自主创业, 提高大学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对策[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2(2): 34-35.

[9]       李月云. 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其培育创新[J]. 宿州学院学报, 2009, 24(4): 140.

[10]    方红萍. 浅析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 现代企业文化, 2009, 17: 150-151.

[11]    颜楚华. 浅析“订单”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J].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5(2): 79.

[12]    历以宁. 教育与经济学[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1: 45-87.

[13]    X. M. Han. On reform of marketing talents training mode and case study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Nanchang: Research Center of Cluster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Business School,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 2006: 1-2.

[14]    W. Li. Open and interactive organizational pattern for innovation-oriented talents cultivation. Xi’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9: 34-3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