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05 No.02(2016), Article ID:17549,5 pages
10.12677/TCM.2015.52008

The Form of the TCM Academic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Geography

Xueping Li, Yanhong Xie, Zhaoxia Xu*, Yiqin Wang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Received: Apr. 23rd, 2016; accepted: May 10th, 2016; published: May 13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re is inextricabl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CM academic schools and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natural environment, etc.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rom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ecology, cultural source, cultural region and cultural landscape factors, which may impress the formation of TCM academic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geography, we learn the reason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TCM academic schools. For better learning and inheritance, the school’s academic experience and deepen 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ideas of different academic hotbed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Cultural Geography, Chinese Medicine, Various Schools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中医学术流派之形成

李雪平,谢艳虹,许朝霞*,王忆勤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16年4月23日;录用日期:2016年5月10日;发布日期:2016年5月13日

摘 要

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分析文化传播、文化生态、文化源地、文化区与文化景观等因素对中医学各流派形成的影响,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中医学各学术流派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对更好的学习和继承各学派学术经验以及深化解读中医不同学术思想之渊薮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文化地理学,中医,各家学派

1. 引言

祖国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上,无数医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潜心钻研,形成了学术流派纷呈的繁荣局面。严世芸 [1] 教授提出中医学术流派构成有三个要素:① 以学术观点、学说为核心要素,必须有理论创新,形成有独到见解的理论体系;② 要有理论创新的代表人物;③ 有一支通过师承或私受的途径,能继承这种学说理论、学术观点的人。有了这三个要素,医学流派才能将其创造的理论和方法,比较完整的流传下去并发扬光大。而中医学派林立,其划分一直没有统一的定论 [2] ,从战国时期的医经派、经方派到金元四大家,再到清末的汇通学派等,我们不禁会问为何同样精通岐黄之术的医家们却形成了不同的学术主张?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3] - [5] ,而鲜有人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去探讨。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在地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6] ,其研究主题众学者也说法不一 [7] - [9] ,但不外乎五个方面,即文化传播、文化生态、文化源地、文化区与文化景观,本文试从这5个方面探讨文化地理学对中医各家学派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2. 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是指一种观念或革新从其源地向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 [10] ,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有膨胀型和迁移型传播两种类型。膨胀型传播是指某种思想或发明在核心地得到发展,保持兴旺的同时还在向外传播,其传播形式又分为传染型和等级型。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记载:“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张仲景身处伤寒疫病肆虐流行的时期,后世学者作了历史、气候、症状、方治以及伤寒主方古今临床主治疗效对比分析等多角度的统计论证 [11] [12] ,认为东汉末年的这场大疫很可能是流行性感冒。无独有偶,吴又可生活在16世纪80年代至17世纪60年代,其间也是疫病猖獗。他在《瘟疫论》中明确指出,当时疫病的病因、发病、传变与其他疾病迥异。所以疫病“始发之际,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见其不殆也” [13] ,因此创立了“戾气”说,突出了该邪气的爆烈性、流行性、传染性等特征。至清代,仅乾隆在位时期全国就有包括京都在内的19次大疫流行,客观上为叶天士为代表的温病学派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14] 。总之,疫病流行是促使当时的医家总结辨证与治疗经验,最终推动了医家学术思想形成的进程。具有某种思想的人或集团从一地迁到另一地而引起这种思想的传播是文化传播的另一种形式,即迁移型传播。伤寒学派的发展历程和古代文化中心的转移是相辅相成的,伤寒创立于东汉,搜集整理于晋唐,深入研究于宋金,发展兴盛于明清,代表人物地理分布也经历了由北向南的转换进程 [15] 。又如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中国,中医界具有改革精神的医家,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主动吸收西方医学中脑说、解剖、制药法等知识,试图取长补短加以汇通,以朱沛文、唐宗海、张锡纯、恽铁樵等为代表,形成了汇通学派 [16] 。可见,中医学派的形成及发展变迁与文化的传播紧密相关。

3. 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是指文化同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及其所创造的文化总是分布于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文化生态主要探讨文化与环境的双向影响及作用,进而否定环境决定论与文化决定论所阐明的单向绝对作用 [10] 。中医学流派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地域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颇深。《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素问玄机原病式·提要》曾用医家所处地理环境解释:“完素生于北地,其人禀赋多强,兼以饮食醇酿,久而蕴热,与南方风土原殊;又完素生于金朝,人情淳朴,习于勤苦,大抵充实刚劲,亦异乎南方之脆弱故其持论,多以寒凉之剂,攻其有余,皆能应手奏功。”故而形成了“寒凉学派”。南方炎热多湿、地势较低、植物繁茂、瘴疠虫蛇侵袭是其环境特点,岭南学派根据岭南的环境特点,着眼于南方多发、特有疾病的防治,在吸取民间经验和医学新知的基础上,发挥地方药材资源优势,逐渐形成了以研究该地区常见多发病种为主要对象的岭南医学;它既有传统中医学的共性,又体现了地方医疗的特色。气候的变化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我国著名气象学和地理学家竺可桢在他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提出了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呈现出寒暖交替的变化规律,将其分为四个温暖期,四个寒冷期 [17] 。丹溪学派的主要医家从朱丹溪(1281~1358)到赵道震(1389~1426)均生活在14世纪,此期在第四个温暖期向寒冷期的过渡期(1200~1400),地处南方、气候温暖,人体阳气盛,丹溪学派形成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核心思想就不足为奇了。温补学派和温病学派先后在明清形成和发展,而明清时期处在第四个寒冷期(1400~1900),根徐近之 [18] 对长江流域河湖结冰年代的统计,17世纪是500年间最寒冷时期,结冰次数最多,汉江结冰7次,淮河6次,太湖和洞庭湖4次,所以温补学派的发展与气候关系密切。

4. 文化源地

文化源地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哲学、制度及人的智慧等优越的文化特征组合而成为文化发展的摇篮 [10] 。文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医学术流派的发展与整个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相俱兴。上古到西晋末年,汉文化的核心在黄河中下游流域,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当时的自然以及人文科学都有了进步,在医学方面,医学理论渐成系统,《内经》中的许多内容已经出现,出现了医和、扁鹊等名医。两汉时期农业、纺织、陶瓷等手工业相当发达,商业繁荣,民众生活改善,社会安定。当时的统治哲学—“天人合一”观在《黄帝内经》中也有出现,且皆用阴阳五行作为说理工具。东汉末期,中医四大经典先后成书,不仅标志着中医学术理论的基本形成,也为后世“新学肇兴、学派林立”奠定了深厚的理论根基。正是基于文化源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医家学派才有了生存之土壤。

5. 文化区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在地球表面所占据的空间,也叫文化地理区,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0] 。语言、宗教信仰、艺术形式、生活习俗、道德观念、社会组织、经济特色等都是划分文化区的主要依据。同一个文化区,其主要的文化现象具有一致性和相似性。地域医学流派是以地域环境及生活习惯等文化方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出发点,灵活运用中医理论防治疾病的特色进行归类的学术流派,体现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地域性特征 [19] 。如新安医学发源于新安江流域的古徽州地区(今黄山市为核心区域),肇始于晋、形成于宋、鼎盛于明清,流传至今依然保有明显徽学特色,这与徽学文化的繁荣鼎盛是分不开的。又如,上海地区的“海派文化”缔造了“海派中医” [2] 。1840年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逼迫清政府打开了国门,上海成为开放的通商口岸,西方科学(包括西方医学)进入中国,上海中医受到重创的同时,其正面影响是形成中西医学的融合。近代上海经济繁荣、人才汇聚。再加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及新文化运动等的影响,形成了“海派中医”“开放、兼容、吸纳、创新”的特点 [20] 。地域文化作为中医学派的一种存在形式,对中医学术流派形成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6. 文化景观

中国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 [21] 教授认为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实际上,文化景观是文化集团在某居住区所创造的人为景观,是采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塑造的。文化景观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各地文化景观,诸如宗教、风俗、饮食、服装、音乐都会与所处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协调起来,呈现出风格独特的景观 [22] ,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学研究其他主题的切入点和观察对象 [23] 。我国学者对文化景观的研究限定在宗教、语言、民俗等专题 [24] 。故要探讨文化景观与学术派别形成的联系必将和前文有所重叠,在此仅从政治制度方面做一阐述。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其统治意识稍淡薄,而此时南宋政权程朱理学取得了独尊地位。因循守旧,反对革新,朱熹所撰《四书集注》逐渐成了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不允许士人“务自立说”,严重阻碍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在金王朝和南宋对峙的一百多年,北方出现了学术争鸣的现象,南方则没有出现医学派别 [25] 。此外,科举制度也可能无心插柳的促成了学术流派纷呈。在古代,广大知识分子要想跻身官场,必须通过科举制度的层层筛选,能走上仕途的少之又少。不少知识分子在“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观念支配和影响下弃仕途转而潜心中医 [26] 。如河间学派的创始人刘完素、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温补学派的中坚人物张介宾等,一生业医的足迹便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可见,统治制度也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医学流派的产生。

7. 小结

中医学主要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是医学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探讨诸学术派别的形成与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的关系,由于研究的角度和切入点不同,再者文化地理学自身研究主题之间也不乏交叉重叠的部分,故不能讲学术流派的成因一一尽述。在中医发展形势日趋好转的今天,再次探讨中医学术派别的形成原因,不仅可以深化对中医学术思想形成与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有利于推动中医学术理论的形成与创新。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昭示我们,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必须在学术领域解放思想,活跃学术氛围,还要依靠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81173199)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科建设经费资助。

文章引用

李雪平,谢艳虹,许朝霞,王忆勤.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中医学术流派之形成
The Form of the TCM Academic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Geography[J]. 中医学, 2016, 05(02): 44-48. http://dx.doi.org/10.12677/TCM.2015.52008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严世芸. 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工程建设高层论坛•对中医学术流派问题的思考[S]. 第四届“海派中医论坛”会议资料, 上海, 2010.

  2. 2. 郑身宏, 龚慧涵, 金小洣. 中医学术流派刍谈[J]. 江苏中医, 2010, 42(6): 66-67.

  3. 3. 王庆其. 从文化传承研究中医学术流派探讨[J]. 浙江中医杂志, 2012, 47(7): 469-471.

  4. 4. 苏庆民. 论中医学术流派形成与发展的意义[J]. 中医药通报•思考中医, 2010, 9(2): 25-26.

  5. 5. 胡滨. 中医学术流派散论[J]. 中医文献杂志, 2004(4): 1-3.

  6. 6. 李凡, 司徒尚纪. 近二十年来中国文化地理学文献分析[J]. 人文地理, 2007(1): 105-106.

  7. 7. 张文奎. 人文地理学概论(修订本) [M].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338-339.

  8. 8. 韩永学, 王妍. 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题[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 23(2): 127.

  9. 9. 那玉林. 试论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J]. 阴山学刊, 2012, 24(4): 48.

  10. 10. 韩永学, 王妍. 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题[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 23(3): 127-132.

  11. 11. 李文旭.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学认识与临床[J]. 中医研究, 1996(2): 1-41.

  12. 12. 赖文, 李永. 东汉末建安大疫考[J].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8(8): 2-61.

  13. 13. 宋乃光, 李瑞, 赵自强. 温病八大名著[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5: 7-11.

  14. 14. 赖文, 李永宸, 张涛, 等. 近50年的中国古代疫情研究[J]. 中华医史杂志, 2002, 32(2): 108-113.

  15. 15. 陈正祥. 中国文化地理[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1983: 1-22.

  16. 16. 孟庆云. 论中医学派[J]. 医学与哲学, 1998, 19(8): 432-433.

  17. 17. 竺可祯.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 考古学报, 1972(1): 15-38.

  18. 18. 冯丽梅, 鲁兆麟. 我国医学流派时空变迁分析[J]. 陕西中医, 2007, 28(3): 311-313.

  19. 19. 刘桂荣, 李成文, 戴铭. 中医学术流派概说[J]. 中医药学报, 2013, 41(6): 1-4.

  20. 20. 方宋春. 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工程建设高层论坛∙流派传承工程——思路创意——文化先行[S]. 第四届“海派中医论坛”会议资料, 上海, 2010.

  21. 21. 李旭旦. 人文地理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 地理卷.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

  22. 22. 朱竑, 司徒尚纪. 近年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J]. 地理科学, 1999, 19(4): 338-343.

  23. 23. 周尚意. 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及学科影响[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1, 26(4): 415-422.

  24. 24. 张晓红, 郑瑞. 21世纪的中国文化地理学研究[J]. 音乐研究, 2011(3): 19-24.

  25. 25. 朱绍候. 中国古代史: 下册[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 97.

  26. 26. 黄政德. 论医学流派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J]. 中医杂志, 2000, 41(1): 7-9.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