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05 No.02(2017), Article ID:20521,5 pages
10.12677/ML.2017.52009

The Pragmatic Appeal of Dialogues in La Ronde et autresFaits Divers

Jinxiao Zha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Received: Apr. 22nd, 2017; accepted: May 13th, 2017; published: May 16th, 2017

ABSTRACT

Literary pragmatics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literary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 by integrating pragmatic theories with literary theories. Based on relevant pragmatic theories, this paper, through a literary pragmatic analysis of some dialogues excerpted from La Ronde et autresFaits Divers of J.M.G. Le Clézio, attempts to dig out its pragmatic appeal and reveal the depth of the work so as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the novel.

Keywords:Pragmatics, La Ronde, Speech-Act Theory, Cooperative Principle, Politeness Principle

试析克莱齐奥小说《飚车》中人物对话的语用感染力

张金晓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福建 厦门

收稿日期:2017年4月22日;录用日期:2017年5月13日;发布日期:2017年5月16日

摘 要

文学语用学将语用学理论与文学理论相结合,用于文学作品的欣赏与批评。本文以勒•克莱齐奥的《飙车》为例,结合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对小说中的人物对话选段进行语用学分析,挖掘语用感染力,揭示对作品的深度理解,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

关键词 :文学语用学,飙车,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文学语用学(Pragmatiquelittéraire)旨在将语用学原理应用到文学研究中,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1] 。该学科于20世纪70年代正式登上舞台,其主要理论包括英国哲学教授奥斯汀(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美国哲学家塞尔(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Grice)的合作原则以及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的礼貌原则等。文学语用学的目标是将文学语言与认知、交际、社会功能相结合,强调文学语言的社会意义。本文拟以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为框架,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研究勒•克莱齐奥(J. M. G. Le Clézio)《飙车》(La ronde et autresfaits divers)中的人物对话,探讨该理论在小说对话中的实用性,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进而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2. 文学语用学的主要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语言哲学教授奥斯汀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的,是现代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言语行为理论的主要主张可概括为“说话即做事”(Quand dire, c’est faire)。语言不只是用于“意指”,更是用于“行动”。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并不仅仅是语言的输出,同时也是在实施某个行为。“言语行为三分说”是奥斯汀提出的著名理论。在大多数情况下,说话者在说话的同时便施行了三个行为:言内行为(actelocutoire)、言外行为(acteillocutoire)和言后行为(acteperlocutoire)。言内行为与传统概念的“意指”相似,发出可理解的话语;言外行为体现一种言语力量,用于完成某种行为;言后行为指对人产生的影响 [2] 。由此可以看出:语言背后所能表达的深层含义要远比文字表面意义要多得多。

合作原则是1967年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在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讲座上提出的。在他题为“逻辑与会话”的演讲中,格赖斯提出了著名的合作原则以及会话含义理论。他指出,在正常情况下,交际是不会由一连串没有联系的话语组成的,为了保证会话等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双方都需要遵守某些基本原则,即合作原则。合作原则由四条准则构成:(A) 量的原则,即要提供充足的信息,但不要超过必要的限度。(B) 质的原则,即要求说话人提供真实的信息。(C) 相关准则,即要提供相关的信息。(D) 方式准则,即清楚明了的表达。假如遵守以上原则,那交际就能保证高效、合理。但并不是所有交际都会遵照合作原则,有些对话甚至会刻意违背合作原则。这就使得听者需要去揣摩并设法领会说话者语言中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 [3] 。

为了进一步解释交际中有时会出现违背合作原则的现象,英国语言学家利奇于1983年提出了礼貌原则,“礼貌原则以弥补合作原则的不足”。他指出:在双方交际中,有时出于礼貌的考虑会刻意违背合作原则。礼貌原则有六条准则:(A) 策略准则,尽量减少对别人不利的信息,尽量让别人多得益。(B) 慷慨准则,尽量减少利己的信息,尽量让自己少得益。(C) 赞誉准则,尽量减少对别人的指责,尽量多赞誉别人。(D) 谦逊准则,尽量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指责自己。(E) 赞同准则,尽量减少与别人分歧,尽量多赞同别人。(F) 同情准则,尽量减少与别人的对立情绪,尽量增加双方的谅解。隐蔽、委婉、含蓄是礼貌原则的明显特征 [4] 。

3. 《飙车》对话的语用分析

《飙车》(原名《飙车及其他社会新闻》)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J. M. G. Le Clézio)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之一,由11篇短篇小说组成。分别是《飙车》(La ronde)、《莫洛克》(Moloch)、《逃犯》(L’échappé)、《阿里亚娜》(Ariane)、《曙光别墅》(Villa Aurore)、《安娜的游戏》(Le jeu d’Anne)、《奢华的生活》(La grande vie)、《偷渡客》(Le passeur)、《小偷啊,小偷,你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Ô voleur, voleur, quelle vie et la tienne?)、《奥尔拉蒙德》(Orlamonde)、《达维》(David)。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多都是徘徊在社会边缘的少男少女,游离于世界之外、文明之外,他们在现代社会中格格不入。无论是《飙车》中逃课尝试干一票摩托抢劫却被卡车撞死的马尔迪娜,《莫洛克》中被抛弃后与狗相伴拒绝别人帮助的孕妇莉亚娜,还是《安娜的游戏》中计划在爱人发生车祸的地点撞车自杀的悲情男子,抑或是《达维》中为了见在监狱中的哥哥而去商店里偷钱的小达维,他们都选择逃离这个社会,自觉“边缘化”。克莱齐奥关注他们的孤独、恐惧和焦虑,以及他们内心对他人的不信任,怀抱着怜悯的情怀思考着现代工业社会对这些边缘人物、弱势群体的摧残。在克莱齐奥的笔下,一个个残酷的社会新闻通过简洁的速写描绘出来,仿一幅写意白描画。但是从字里行间、线条勾勒中细细推敲,读者可以体会出小说中人物性格、思想,以及他们心底的无奈、痛苦和挣扎。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意图。本文就选取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为切入点,运用语用学理论细致分析角色之间的交流会话,研究对话中如何体现言语行为理论以及其中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的使用,并进一步分析对话中违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带来的深层会话含义。

《莫洛克》描写临产少妇莉亚娜在被西蒙抛弃之后,极力拒绝他人的帮助,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她甚至独自生产,之后带着新生的女儿和狼狗尼克相依为命。在莉亚娜怀孕期间,社会援助管理员曾多次来她居住的活动房屋里看望她,并希望莉亚娜接受社会的帮助。但莉亚娜在对话过程中不断违反合作原则,管理员也未遵守礼貌原则,使得对话不能够顺利进行。在莉亚娜晕倒不省人事时,社会援助管理员正好前来探望她。她醒来之后和管理员有如下一段对话:

在此段对话中,社会援助管理员从一开始就反复询问莉亚娜的身体状况,并在莉亚娜没有回答的情况下直接表示要去找医生来帮助莉亚娜。从莉亚娜的角度来看,莉亚娜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并没有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说完全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保持沉默。格赖斯认为这是言语交际中最不遵守合作原则的方式。但会话沉默却是礼貌原则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因为它有效的规避了交际中双方因为言语形式而可能产生的尴尬 [6] 。虽然莉亚娜牺牲了合作原则,却维护了礼貌原则。从社会援助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她无视了对方的“会话沉默”,违背了礼貌原则,所以莉亚娜接下来才会以连续两声“不”作为回答。然而,管理员却不断地违背礼貌原则中的赞同原则和同情原则,坚持自己的想法,想要拨打电话寻求医生帮助,不顾对方的情绪及意见,以至于最后莉亚娜不得不违背合作原则中的质和量的原则,并且情绪上升为愤怒。莉亚娜首先违背了量的原则。管理员只是询问是否需要找医生来,但是莉亚娜却回答了她不见任何人。她所回答的比所要求的要更详尽,表达了她说话时心中气愤的心情。接着,管理员仍是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坚持,再一次表达要找医生的意愿,莉亚娜只能没好气地撒谎说她没生病,只不过是被她的狼狗尼克给绊倒。在对方的一再相逼之下,她只好违背质的原则,被迫说与事实相悖的话。

仔细分析莉亚娜与管理员的对话,可以发现二人对话最终没有得到双方期待结果,也是因为二人都无视了对方的言外之意。并没有认真思考对方说话时的意图,也没有认识到每一句话都是服务于一定的目的的。从管理员角度看,莉亚娜用两声“不”拒绝让她找医生之后,便说:“快好了,我要回家去了。”这言外之意便是告诉管理员可以不用再操心她,她想一个人休息。但管理员也没有领会到。从莉亚娜角度看,管理员几度询问并坚持要找医生来,其实言外之意便是要莉亚娜接受医生的帮助,以免危及生命。但是莉亚娜也是置之不理,所以这样的交际注定要是失败的。

言语行为理论在书中另外一篇小说的人物对话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奢华的生活》讲述的是两个被收养的年轻姑娘布西和布丝,毅然决定抛下血汗工厂的缝纫活去冒险。她们在异乡过上了自己一直憧憬的“奢华生活”,吃好、住好、玩好。没钱了就去行窃,住酒店不付钱,骗吃骗喝,大胆而无所畏,尽情享受物质生活。小说最后以二人双双入狱告终。在她们的冒险旅途中,布西和布丝没钱坐车就决定沿路搭顺风车到意大利去,于是便坐上了陌生男人的车。车主是个花花公子,意图挺明显,想和美女们来一次邂逅。从他们斗智斗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布西的机智,也充分地体现了“说话即行事”这一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命题。

在载着布西和布丝行驶了一段时间之后,陌生男人见两个女子对他没有什么兴趣,也不搭话,只是单纯来搭顺风车,就突然不怀好意地向她们提出了奇怪的问题:“假如我兜一圈,把你们带到没人的地方,你们怎么办?”陌生男子这个问题的提出首先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原则,所说的话和当前的交谈并没有直接的前后联系。于是就产生了隐含的会话含义,即“我要是想把你们带到哪里去,想做什么,你们也无能为力。”话语中透露着他现处地位的优越感。其次,这话中的言外之意也是很明显的,“你们不要这么嚣张,是我让你们搭顺风车,态度给我好一点!问你们话就回答。”陌生男人想要通过这几句话达到“以言行事”的目的:以言语暗含的力量威胁布西和布丝。他是刻意违反合作原则以使得对方能听懂言语的未表达之意。不过,布西的回答更是当仁不让,更甚一筹。面对陌生男人的威胁,她丝毫没有畏惧,而是遵守合作原则中的相关原则和方式原则,和对方争锋相对。直接准确地回答对方提出的相关问题,毫不示弱,将她和她的伙伴将如何自卫反击的画面清晰地勾勒出来:她手肘朝男人喉结狠狠一击,布丝再狂甩他几个耳光让他鼓膜爆裂。特别是那一句“如果这还不够,我身上带着一根别针,我用它狠刺你那玩意儿。”把那陌生男子吓得不轻,也气得不行。短短一段话却表现着强有劲的语言力量,告诉对方她们可不是好欺负的。不过这段话中,布西很有可能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原则。因为她是否有别针,和她是否能够和布丝配合的如此默契来和对方斡旋都是缺乏足够证据,可能不真实的。同时,布西也违背了礼貌原则中的策略原则和谦逊原则,她毫不让对方得益,占便宜,没让自己吃一点亏。而且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将如何防卫的周密计划,言语中显露着自信。从而使得对方心生胆怯、面子受损、颜面尽失,让她自身受益。虽然她违反了准则,但是听话人却明确的领会到了发话方的隐含意义。布西想要的言后之效达成了。最后停车时陌生男子故意猛地把车子刹住不预先通知她们,态度极其恶劣,但最终还是将她们安全送达至芒顿市,二人毫发无损,语言在其中发挥的力量功不可没。

4. 结语

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探究人物性格、情感、思想的重要切入点。分析人物对话对读者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作者的创作意图都有极大的引导作用。通过语用学理论来分析人物对话,是研究视角的新探索,也能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人物的会话含义,挖掘出浅层对话中的深层意义,使得文章内涵更加深厚。此外,通过语用分析可以细致剖析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让读者得到心灵的共鸣,文章的感染力也进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应用语用学理论分析人物对话,适用性以及实用性强,可以作为重要的途径来帮助读者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欣赏小说。

文章引用

张金晓. 试析克莱齐奥小说《飚车》中人物对话的语用感染力
The Pragmatic Appeal of Dialogues in La Ronde et autresFaits Divers[J]. 现代语言学, 2017, 05(02): 65-69. http://dx.doi.org/10.12677/ML.2017.52009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涂靖. 文学语言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 外国语, 2004(3): 51-56.

  2. 2. 束定芳. 言语行为理论评述[J]. 外语教学, 1989(2): 10-16.

  3. 3. 周利娟, 郭涛. 再谈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及关联原则[J]. 外语学刊, 2000(1): 37-40.

  4. 4. 孙一博, 田云.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J]. 考试与评价: 大学英语教研版, 2012(5): 30-33.

  5. 5. 勒•克莱齐奥. 飙车[M]. 金龙格, 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6. 6. 周树江, 董传杰. 礼貌原则视角下的会话沉默[J]. 外语学刊, 2014(5): 32-3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