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Vol.03 No.01(2015), Article ID:15364,5 pages
10.12677/CnC.2015.31001

Archetype of Fisherman and Woodsman

Lili Lia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United International School, Zhuhai Guangdong

Email: bingbing-lili@163.com

Received: May 4th, 2015; accepted: May 22nd, 2015; published: May 29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literature image of “Fisherman and Woodsman” is enriched with spiritual connotation in earlier literary works. Specifically, the image implies many life values and philosophical wisdom, such as freedom,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moral and utility, chivalry and chastity, caring for life, and seclusion.

Keywords:Fisherman and Woodsman, Freedom, Independence, Chivalry, Life, Seclusion

“渔樵”之艺术原型

梁黎丽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广东 珠海

Email: bingbing-lili@163.com

收稿日期:2015年5月4日;录用日期:2015年5月22日;发布日期:2015年5月29日

摘 要

作为文学形象的“渔樵”,在早期的文学作品当中所表现的精神内涵非常丰富。具体来说,包括自由精神、独立人格、道德事功、侠义节烈、生命观照和隐逸情怀等价值观念和哲理智慧。

关键词 :渔樵,自由,独立,事功,侠义,生命,隐逸

1. 引言

渔、樵,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人,这是自古就有的。《毛诗》有“钓”无“渔”,“樵”仅一见(《小雅·白华》:“樵彼桑薪,印烘于堪。维彼硕人,实劳我心。”[1] 以樵薪兴忧劳之慨)。《楚辞》有“采”无“樵”,有“渔”有“钓”。《楚辞》中的“渔樵”活动明显多于《诗经》,这可能与诗、骚所分别代表的北方农耕文化与南方渔樵文化有关。而后的《庄子·渔父》和《楚辞·渔父》中的“渔父”形象则为士人心目中圣贤之外的另一种人格典型。从此渔樵成为了隐逸文学中频频出现的一种象征性符号。其实关于“渔樵”在早期的文学作品当中所表现的人格形象很丰富,但是目前对于“渔樵”精神内涵的研究多致力于隐逸思想。而对“渔樵”形象所体现出来的自由精神、独立人格、道德事功、侠义节烈、生命观照等价值观念和哲理智慧却很少被论及。下面笔者将对“渔樵”艺术原型进行逐一论述。

2. 先说渔父

2.1. 吕尚

《战国策·秦三》:“(范唯谓秦王曰)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2] 《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以渔钓奸周西伯。”“或曰:吕尚处士,隐海滨。”[3] 《韩诗外传》卷八:“太公望少为人婿,老而见去,屠牛朝歌,钓于磻溪,文王举而用之,封于齐。”[4] 无论是隐于海滨、屠牛朝歌,还是垂钓渭水,说明发迹之前的吕尚是一个隐逸之士,他主要扮演的还是一个潜修待时的渔父角色。这似乎是渔父形象的最早原型了。

2.2. 范蠡

范蠡是一个不恋功名,激流勇退,善于审时度势,全身安命的智者。《国语·越语下》记载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毅然决然地抛弃高官厚禄,“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5]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易姓名。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陶朱公。”[3] 又《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文)种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3] 范蠡是一个明智之士,他对专制君主的本质是洞若观火的。因此,他要明哲保身,乘扁舟,浮五湖,首先显示的是渔父的形象;至于适齐,躬耕发财;之陶,经商致富,那是后来的事。李商隐《安定城楼》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即用范蠡之典。范蠡亦可视为渔父形象的原型之一。

2.3. 庄子

庄子出身贫寒,曾借粟度日,还一度遭到曹商的讥讽:“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庄子·列御寇》) [6] 。后来“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秋水》) [6] 。这是一个多么似曾相识的场景——当年渭水边上八十多岁的姜太公“以渔钓奸周西伯”,他成功了,而比姜太公年轻得多的庄子,此时面临着楚国相位的诱惑却“持竿不顾”。他那么不经意地就推掉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看来他是真心真意地在钓鱼,他看重的是濮水的清波而非身后的权势。这是一个超凡绝俗的渔父。

2.4. 《庄子·渔父》中的渔父

庄子还在《渔父篇》中写了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代表道家思想的渔父,另一个是代表儒家思想的孔子。“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6] ,曲未及半,来了一位渔父若有所思地听曲,听完后,招呼子路、子贡问孔子其人其事。二徒据实以告,渔父批评孔子“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孔子赶来问道,渔父于是对他发了一大篇议论,认为孔子“擅饰礼乐,选人伦”,太多事了,是为“八疵”、“四患”之人。表明了自己“法天贵真”的观点,劝导孔子“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他认为“真”是人受自于天的禀性,“真者,精诚之至也”,“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而孔子所谓的“仁义之间”、“同异之际”、“动静之变”、“适与之度”、“好恶之情”、“喜怒之节”则都是假的,是违反人的真性的。而孔子“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以致落得“再逐于鲁,消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菜”,狼狈不堪。渔父主张人应“法天贵真,不拘于俗”,顺应自然。

2.5. 《楚辞·渔父》中的渔父

《楚辞·渔父》叙述了屈原遭流放后,形容枯槁,游于江潭,行吟泽畔,忽见渔父的情景,表达了他“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的悲愤和不平,而渔父对之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言。这位渔父是参透人生、超脱旷达的,他既老练圆滑又雍容大度,有着生存的智慧,洞察一切。屈原是直道而行,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渔父则是与世推移,曲道微行,因而左右逢源,悠然自得。

2.6. 伍子胥与渔父的故事

伍子胥的性命曾被一位渔父所救。《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伍万石、爵执硅。岂徒百金剑邪?’不受。”[3]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对此事有着更为戏剧性的描述:“(伍胥)与胜行去,追者在后,几不得脱。至江,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方溯水而上。子胥呼之,谓曰:‘渔父渡我!’如是者再。渔父欲渡之,适会旁有人窥之,因而歌曰:‘明月昭昭乎寝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子胥即止芦之漪。渔父又歌曰:日己夕兮予心忧悲,月己驰兮何不渡为?事寖急兮当奈何?’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浔之津。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中有七星,价直百金,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日:‘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子青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子胥曰诺。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己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7] 这位渔父扶危济困、重诺轻身的侠义之举在后世文学中被反复歌咏。

2.7. 严子陵

东汉严光,字子陵,他的事迹首见于晋皇甫谧《高士传》,少曾与光武帝刘秀同游学。刘秀称帝后,严子陵变姓名隐盾。刘秀遣人寻访,并受谏议大夫一职,子陵拒不受,身披羊裘到七里滩隐居垂钓。在《后汉书·逸民列传》里还记载了严光沮侯霸、避光武、作“客星”的故事。这些故事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他钟情山水、不愿出山做官,但在具体处理过程中还是采取一种积极的合作态度,他进了城而且进入皇宫和光武帝长谈。当然对于光武帝笼络人心为其服务的政治目的,严子陵是清楚的,作为中兴之主刘秀的雄才大略他也是洞察的,所以他用特殊的方式来支持光武帝。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曾为其写《严先生祠堂记》赞誉他“云山苍苍,江水映涣,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3. 再谈樵夫

3.1. 许由、巢父

《庄子·让王》篇云:“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6] 晋皇甫谧《高士传》则据此进一步渲染说:“许由,字武仲。尧闻,致天下而让焉。乃退而遁于中岳颖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之滨。时有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间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8] 又提到巢父:“(巢父)尧时隐人,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人号为巢父。”[8] 许由、巢父隐箕山,“或山而樵”(韩愈《送董邵南序》)。故巢、由应为樵夫之最初原型。岑参《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诗云:“滩上思严子, 山中忆许由。”卢象《家叔征君东溪草堂二首》其二:“水深严子钓,松挂巢父衣。”皆将东汉隐士严子陵与巢、由对举,耐人寻味。严光“钓泽中”,是渔父;巢、由隐箕山,为樵夫,其共同点是“逃隐”。

3.2. 伯夷、叔齐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3] 伯夷、叔齐互相谦让都不愿接受王位,在逃隐途中见到武王伐纣,谏止未果,则义不食周粟,隐首阳山采薇而食,这是忠义节烈的典范。伯夷、叔齐,亦可视为樵夫之艺术原型。

3.3. 介之推

介之推的故事在《左传·禧公二十四年》及《史记·晋世家》中都有记载。介之推为晋文公侍臣,从文公流亡十九年。文公回国后,“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9] 。介之推藐视富贵、正气凛然,不求荣华显达,不贪功好利的形象跃然纸上。杜甫《北游》诗云:“之推避赏从,渔父濯沧浪。”之推与渔父对举,就是樵夫与渔父并称。故介之推亦为樵夫原型之一。

3.4. 朱买臣

朱买臣发迹之前是个不折不扣的樵夫。《汉书·朱买臣传》载:“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请去。……买臣不能留,即听去。”[10] 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经同乡严助举荐,入朝为中大夫。后拜会稽太守、主爵都尉。唐骆宾王《畴昔篇》云:“垂钓甘成白首翁,负薪何处逢知己。”元大诉《颜晖<耕牧渔樵图>》诗:“渭滨之叟非熊罴,买臣五十印累累。”两首诗首句皆指吕尚,次句均咏买臣。渔樵对举,点明二人发迹前的身份。这朱买臣也是樵夫原型之一。

3.5. 庞公

关于庞公的事迹,在《襄阳记》和《后汉书·逸民列传》中都有描述。《襄阳记》中他叫做庞德公,《后汉书·逸民列传》中则称为庞公。庞公为襄阳人,先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市。后携妻子隐居鹿门山,因采药不反。“躬耕田里,夫妻相待如宾,休息则正巾端坐琴书自娱,睹其貌者肃如也”(《后汉书·逸民列传》) [11] 。荆州牧刘表久闻其名,数次派人请他出来做官,庞公都不去。刘表便亲自前往拜访。当时庞公正在田间耕作,刘表也没有摆什么官架子,直接在田边就和庞公谈了起来。这两段对话颇有意思:“刘表问:‘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庞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11] 所谓人各有志,“保全天下”非庞公之愿,自得其乐才是他的追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庞公远离红尘的那种超脱。最终,庞公自己也是“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11] 完成并实现了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刘表心有不甘,接着又问:“‘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11] 庞公的这番话耐人寻味。唐张渭《读<后汉书·逸人传>二首》,其一咏严光,其二咏庞公。诗云:“不见鹿门山,朝朝白云飞。采药复采樵,优游终暮齿。”所谓“邦无道则隐”,庞德公带着满腹经纶而隐居山林,不求闻达于诸侯,逍遥于山水之间,忘情于阡陌之中,做了一个潇洒的樵夫,自得其乐,也算是一种另类的精彩人生吧。

3.6. 王质

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12] 樵夫观棋烂柯的传说为东晋以还的常谈,樵夫形象也因与神仙结缘的关系而于朴质厚重外别具清逸之气。生命不朽是每个人的梦想,后世诗人将此梦想表现于诗中,以樵夫烂柯的传说表达人、仙殊途的生命感慨,为樵夫形象增添了慕仙出世的内涵。

4. 小结

以上追溯渔、樵形象之最初原型。这些原型已经凝定为人所共知的典故。吕尚渭滨垂钓,于柔顺退避的外相中蕴含着刚健有为的骨质,符合传统士人内敛刚健、潜修待时的人格追求;范蠡泛舟五湖,是功成不居、激流勇退,善于审时度势,全身安命的智者典范;庄子濮水垂钓,是追求自由精神,视权贵为粪土,超凡脱俗的高士圣人;杏坛渔父,是主张息机绝虑,全性保真的代表;高唱《孺子歌》的渔父,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以物命之必然为应世之当然的,顺其自然,悠然自得;救伍子胥于危难的渔父,是扶危济困、行侠仗义、义薄云天、重诺轻身的化身;严子陵垂钓七里滩,他狂狷高洁,钟情山水,不愿做官,自由洒脱,追求独立人格;许由、巢父隐箕山,“或山而樵”(韩愈《送董邵南序》),“辞尧天下,抱朴隐形”,“栖迟高山,与世靡争”(潘岳《许由颂》);伯夷、叔齐隐首阳山,他们不为王位相争而相让,淡泊名利,节操高尚。后谏止武王伐纣未果,义不食周粟,其忠义节烈之心,可表日月。介之推不言禄,藐视富贵、正气凛然,不求荣华显达,不贪功好利;朱买臣困采樵,他樵薪自给,吟咏且行,遭妻嫌弃,但继续苦读,终于从寒门升至天子近臣,是寒门士子们共同的心里寄托;庞公满腹经纶而隐居山林,不求闻达于诸侯,逍遥于山水之间,自得其乐。“渔樵”在早期的文学作品当中所表现的人格形象是如此丰富,如果我们单单只是把“渔樵”形象归为隐逸文学中的象征符号,恐怕有太多生动、丰富、多元的精神内蕴会被忽略。

基金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内科研基金项目。

文章引用

梁黎丽, (2015) “渔樵”之艺术原型
Archetype of Fisherman and Woodsman. 国学,01,1-6. doi: 10.12677/CnC.2015.31001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周振甫, 译注 (2002) 诗经译注. 中华书局, 北京.

  2. 2. (西汉)刘向集, 录 (1985) 战国策. 上海古籍出版, 上海.

  3. 3. (西汉)司马迁, 著 (2006) 史记. 中华书局, 北京.

  4. 4. (西汉)韩婴, 著, 许维遹, 注译 (1980) 韩诗外传集释. 中华书局, 北京.

  5. 5.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 (1988) 国语. 上海古籍出版, 上海.

  6. 6. (清)郭庆藩, 撰, 王孝鱼, 点校 (2013) 庄子集释. 中华书局, 北京.

  7. 7. (东汉)赵哗, 撰, 张觉, 校注 (2006) 吴越春秋. 岳麓书社, 长沙.

  8. 8. (晋)皇甫谧, 撰, 刘晓东, 校点 (1998) 高士传. 辽宁教育出版社, 沈阳.

  9. 9. (春秋)左丘明, 著, 王珑燕, 译注 (2013) 左转译注.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

  10. 10. (东汉)班固, 撰 (2007) 汉书. 中华书局, 北京.

  11. 11. (宋)范晔, 撰 (2007) 后汉书. 中华书局, 北京.

  12. 12. (宋)王尧臣, 编, (清)钱东垣, 辑 (1985) 崇文总目. 中华书局, 北京.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