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Vol.05 No.01(2017), Article ID:19884,6 pages
10.12677/CnC.2017.51001

Discussion of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during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Yinghua Li

School of Marxism,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Received: Feb. 17th, 2017; accepted: Mar. 7th, 2017; published: Mar. 14th, 2017

ABSTRACT

During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we must rebuild the system of Chinese spiritual belief, carry on core Chinese values, develop the tradition of administration and pragmatism, and work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Chinese. It reflects essentially the spirit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devote ourselv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world. It is the highest mental outlook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Keywords:Educa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System of Chinese Spiritual Belief, Core Chinese Values, Administration and Pragmatism

论国学教育中的文化自觉问题

李英华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收稿日期:2017年2月17日;录用日期:2017年3月7日;发布日期:2017年3月14日

摘 要

国学教育必须重建中华精神信仰体系,传承中华核心价值观,发扬经世致用思想传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文化自觉”精神的本质体现;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还应秉持中华国学的王道精神,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这是“文化自觉”精神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 :国学教育,文化自觉,中华精神信仰体系,中华核心价值观,经世致用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所谓“文化自觉”( [1] , p. 160),此处着重指对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核心价值与精神信仰的觉悟与践行。高度的“文化自觉”是搞好“国学教育”的重要的精神前提,而优质的“国学教育”又是“文化自觉”的深刻体现。越是推进和完善“国学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就越能深化和提升“文化自觉”的内涵与精神。拙文主要探讨蕴涵于国学中的精神信仰、核心价值和经世致用原则。这是国学教育中最深层次的内容,也是文化自觉的精髓所在。

2. 重建中华精神信仰体系

季羡林先生说,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根源。中国文化也必有其产生的根源,寻找这个根源,其意义无比重大。如今,我国和全人类都处在一个转折关头。在这种关键时刻,为了中国的和平统一,为了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福利,我们必须寻找中华文化之根 [2] 。

那么,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之根源在哪里呢?荀子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钱穆先生由此推论,自荀子之后,“天地君亲师”五字深入人心,常挂口头,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3] 。所以可以说,“天地君亲师”概括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体系。这种信仰体系可谓源远流长。徐梓先生指出,“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在西汉颇为流行。东汉时期,在《太平经》中最早出现了形式整齐的“天地君父师”的说法。北宋初期,“天地君亲师”的表达方式已经正式出现。明末以降,“天地君亲师”作为祭祀对象在民间广为流行。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并对其意义进行了诠释,特别突出了“师”的地位和作用。从此,“天地君亲师”成为风行全国的祭祀对象 [4] 。

显然,“天地君亲师”并不完全适合今天的时代精神。我们需要对“天地君亲师”做适当的调整和完善,可改为“天地人亲师”。根据如下:1、《易传》所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这就把“天地人”并称为“三才之道”。在中国哲学史上,这种“天地人”并称不是一种偶然情况,而是反映了一种普遍的思维模式与价值理念。2、《礼记·礼运》云:“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从这句话可以提炼出“天地人亲师”。由此可见,“天地人亲师”这种提法也是有相关历史文献为依据。总而言之,“天地人亲师”这种提法不仅具有文献根据,而且,又能适应今天的时代需要,体现了宗教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关于“天地人亲师”,还需要解释两点:其一,关于“天”、“人”的性质、内涵及其内在联系。在国学经典中,“天”有三重属性,即自然性、人文性与宗教性。分别指自然之天(指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人文之天(即心性之天,如孟子所谓“四端”源于“天”)与宗教之天(即天志、天意)。应该注意,“天”的这三种性质与内涵往往又是统一的,不是截然分别的。例如,孔子说“唯天为大”(《论语·泰伯》),这个“天”恐怕不是单一含义的,很可能就是圆融了上述三种含义。“人”既指人类,又指人道。既突出人类的“类”意识,又彰显天地间的“人文”精神。“天”和“人”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不仅“人”的身体是由“天”派生的,而且“人”的德性也是由“天”所赋予的。所以,中国先哲强调“人”要“敬天”和“法天”。其二,关于“地”、“亲”、“师”的内涵及其意义。“地”即大地,“亲”即亲人,“师”即教师。先哲们之所以推崇“地亲师”,这是他们平时重视“地道”(指大地化育万物的规律)、“孝道”和“师道”的必然结果。总而言之,“天地人亲师”把“天”、 “地”、“人”、“亲”、“师”五个要素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信仰体系。这个信仰体系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张载所谓“民胞物与”就是基于这种精神信仰而展示出的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可以说,“天地人亲师”信仰体系是中华文明属性的独特标识。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重建和传承“天地人亲师”这种精神信仰体系。因为一个民族与国家的根本性精神信仰反映了这个民族与国家的最为本质的文明属性。如果这种根本性精神信仰模糊或缺失,那么,这个民族与国家的文明属性也就模糊不清了 [5] 1。重建中华精神信仰体系,有利于克服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缺失与道德危机,有利于重新彰显中华文明的精神属性。中华精神信仰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博大的包容意识和浓厚的民族特色,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教化人心和鼓舞人心,使得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有一个精神重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一个坚实而深厚的精神信仰与道德根基。

3. 传承中华核心价值观

国学教育不宜满足于传授国学基本知识,而要自觉传承中华核心价值观。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机统一的,但又相对独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6] 。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涵养功能,有必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中华核心价值观。

何谓“中华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保合太和”。其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乾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周易·坤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它把人的道德觉悟与价值理念置于天地之间,彰显了精神境界的恢弘博大。“自强不息”是指君子像天道运行那样刚健不息,独立不倚;“厚德载物”则指君子像大地一样广博宽厚,化育万物。由于《乾》《坤》两卦是《易》之蕴、《易》之门,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诸德目中的根本地位。这就是说,诸如仁义礼智信等均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派生出来。例如,关于《乾》的卦辞“元亨利贞”,历代不少注家就解释为“仁礼义信”四种德性。从道德实践意义上讲,《周易》是一部人生指南书。如果说《乾》《坤》两卦是对人生的根本指南,那么,其余六十二卦则是对人生的具体指南。例如,《周易》非常重视婚姻与家庭问题,诸如《咸》《恒》《渐》《归妹》与《家人》等卦就涉及或专门论述了这个问题。其基本精神就是《家人·彖传》所说的:“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对于家庭伦理,《家人·象传》还强调“交相爱”——即相互亲爱,和睦融洽。这是值得肯定的2。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湛义理,如果联系《周易》的人文宇宙观及其人性论思想,就可以看到,其中主要贯穿了一种“继”的精神 [7] 。所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基于对天道本体和人性本质的深刻体认而获得的一种价值理念和实践精神,因而构成了中华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保合太和”源于《周易•乾·彖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天下为公”侧重于社会政治领域,“保合太和”着眼于整个宇宙的和谐状态。前者是后者的社会政治基础,而后者则是前者的提高与升华。关于“天下为公”,在《礼记·礼运》中的完整表述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可见,“天下为公”反映了一种“大同梦”。这个“大同梦”的基本内涵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选贤与能”)都达到了很高水准,可以说是一种理想境界。今天,我们所追求的“中国梦”,与“大同梦”存在相通之处。因此,“天下为公”所呈现的理想境界依然是我们追求的核心价值。当然,我们需要结合时代精神赋予它一些崭新的内容。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讲的“民主”和“法治”等内容,就可以理解为“天下为公”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内涵3。关于“保合太和”,《周易•乾·彖传》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句话具有深刻含义。所谓“各正性命”,是指乾道变化到了利的阶段,“万物即将走向成熟,这时每一物在变化中都获得自己特有的性命、存在的价值和应有的位置。万物各有各的性命,各有各的存在价值,各有各的位置,即各得其正。”( [8] , p. 15)所谓“保合太和”,“保谓常存,合谓常和。‘保合太和’,使太和之气常运不息,永远融洽无偏;万物得此气以生以成,至此又保而合之,存而久之,已完满成足,无少欠缺。”( [8] , p. 16)简言之,“保合太和”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不仅每个个体正当发展、各得其所,而且人类社会乃至整个宇宙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合而言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天下为公,保合太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组成了中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其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强调个体人格的挺立和发展;“天下为公,保合太和”则指向社会、国家、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的和谐统一与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华核心价值观的至善境界。总之,中华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4,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中华儿女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治国平天下的魂魄,是协调人与自然、使整个宇宙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理念。

4. 发扬经世致用传统

中华精神信仰和中华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在这种灵魂和血脉中,自古至今贯穿了一条经世致用的基本原则。国人应该深刻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这种灵魂和血脉,发扬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项建设事业。

第一,经济建设。我们必须建立义利统一、义以生利的市场经济伦理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国学教育有助于明辨义利关系,有助于提升国人的“道德情操”,有助于解决在市场经济时代良知迷失、唯利是图的问题,使我们的经济运行始终沿着义利统一的康庄大道持续发展。

第二,政治文明。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精神传统,不断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切实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和谐、民主、法治”等价值理念落实于政治制度之中。另外,也需要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礼乐教化制度。这样,我们就能创建集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之优秀成果于一身的现代政治文明。

第三,文化教育。我们应当发扬古代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所谓“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人才,关键是培养独立健全的君子人格,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要培养这种既有中国文化精神同时又有世界眼光、善于创新的现代中国人。只有如此,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才会后继有人。

第四,社会建设。我们应当发扬仁爱、和谐的国学精神,努力解决当前中国社会所存在的诸多矛盾。我们需要建立和健全政府负责、社会协助、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系。我们必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使得全社会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团结稳定、和谐发展。

第五,生态文明。我们需要发扬“天人合一”的精神传统,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是整体性的大生命观,它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大生命体,人类是其中有机的但又是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能够自觉意识到人与天具有深刻的关联性。其中蕴涵了宗教、哲学、美学、伦理学、教育学和生态学等多重意义。而能够把这多重意义集于一身的,正是“天地人亲师”这种信仰体系。所以,重建“天地人亲师”精神信仰,才能够从根本上建设好生态文明,使人与自然臻于“保合太和”的理想境界。

综上所述,发扬经世致用思想传统,其实质精神就是把中华精神信仰和中华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于各项建设事业。发扬经世致用思想传统,其实就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体现。这不仅可以检验国学教育的成效如何,而且也可以在经世致用过程中发展国学和创新国学,使得国学与时俱进。

5. 结语

先哲云:“国于天下,有与立焉。”(《左传·昭公元年》)这句话在今天全球化背景下,尤其显得内涵丰富、意义深刻。所谓“立”,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立”,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综合实力的屹立。它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学术、道德、信仰等诸多方面。其中,精神信仰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最为核心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9] 。因此,国学教育必须重建中华精神信仰体系,传承中华核心价值观,发扬经世致用思想传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文化自觉”精神的本质体现;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还应秉持中华国学的王道精神,倡导建立一种新的全球价值观:“天下为公,保合太和”,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让世界人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 [1] , p. 161)。这是“文化自觉”精神的最高境界。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制度研究”(13XKS033)的相关研究成果。

文章引用

李英华. 论国学教育中的文化自觉问题
Discussion of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during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J]. 国学, 2017, 05(01): 1-6. http://dx.doi.org/10.12677/CnC.2017.51001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费孝通. 中国文化的重建[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160.

  2. 2. 季羡林. 寻根漫谈[J]. 寻根, 1994(1): 1-2.

  3. 3. 余英时. 谈“天地君亲师”的起源[M]//余英时.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 北京: 三联书店, 2004.

  4. 4. 徐梓. “天地君亲师”源流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6(2): 99-106

  5. 5. 塞缪尔•亨廷顿, 著.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 第3版. 周琪, 等, 译.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2: 34.

  6. 6. 习近平.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EB/OL].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5/c_119499413.htm, 2014-02-25.

  7. 7. 李英华. 从《周易》探索中华核心价值观[J].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151-165.

  8. 8. 金景芳, 吕绍纲. 周易全解[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9. 9. 习近平.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EB/OL].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4/c_1112612018.htm, 2014-09-24.

  10. NOTES

    1值得注意,塞缪尔·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中华文明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打上了一个“?”。这是一个耐人寻味、让人警省的问号。

    2诚然,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周易》过于强调了“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今天看来是存在不足之处。男女的内外之别是相对的,也是可以转化的。首先应当肯定男女的平等地位,然后承认性别差异性及互补性,最终强调二者的互敬互爱、合二为一。

    3再如,“天下为公”之“天下”,对一个国家而言,“天下”指国家政权;当今,“天下”还可以指整个世界,“天下为公”强调各国不分大小强弱,共同参与和管理世界事务,建设公正、和谐的世界秩序。

    4值得指出,中华核心价值观出自国学经典,比较容易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所理解和认可,从而有助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传承中华文化。大家同根同源、同文同宗,本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以,提倡中华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与回归统一。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