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08  No. 10 ( 2018 ), Article ID: 27080 , 7 pages
10.12677/AP.2018.810167

An Investigation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Love Views

Mengyi Li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Sep. 11th, 2018; accepted: Oct. 2nd, 2018; published: Oct. 9th, 2018

ABSTRACT

This study tries to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love views, and provides the theoretic foundation for female education, meanwhi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girl’s love view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by correlation analysis. Randomly selected 300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from 2 schools are treated as subjects; “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love questionnaire” and BIS/BAS scale (ba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 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oncept of love includes four dimensions, namely, mate selection criteria, love motivation, attachment tendency, and sexual orientation, each dimension includes two factors. And the 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 consists of behavioral activation-reward (BARS), behavioral activation-drive (BASD), and behavioral activation-fun seeking (BASF). The results show that female students’ love views in the grades and love experiences do not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 whole. Traditional sexual behavior orientation in the grades and love experiences exis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nalyzed by dimensions and factor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girl’s love views and BIS/BAS can be seen.

Keywords:Female Students, Love Views, BIS, BAS, Correlation

女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研究

李梦依

西南大学,重庆

收稿日期:2018年9月11日;录用日期:2018年10月2日;发布日期:2018年10月9日

摘 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并通过对女大学生恋爱观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为恋爱观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本研究选用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和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中文版,针对四川省成都市两所高校300名女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恋爱观分为择偶标准、恋爱动机、依恋倾向和性行为取向四个维度,各维度包含两个因子。经过方差分析可知,女大学生恋爱观总体及各维度在恋爱经历和年级上没有显著差异,除传统型性行为取向在恋爱经历和年级差异显著外,其他因子在自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对恋爱观和行为抑制/激活各维度和因子上的关系分析,证明女大学生恋爱观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关键词 :女大学生,恋爱观,行为激活,行为抑制,相关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恋爱观是关于恋爱问题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我国关于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相关研究结果比较少。从前人的研究中得出:女大学生的恋爱观有多种类型。恋爱观存在恋爱普遍、公开和低龄化,恋爱方式多种多样,恋爱动机具有复杂性等特点。近年来还出现了恋爱动机不纯,一味盲从,频繁更换恋爱对象等现象。不健康的恋爱可能会导致个体心理承受力变弱,情绪不稳定,学业受影响,滥交等问题(金乐,2008;李建新,2008;王瑶,关薇,2010;张雪梅,2009)。国外对恋爱观相关课题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恋爱在国外的高校中是很普遍的,83%的大学生报告说自己正在恋爱(Brantley, Knox, & Busman, 2002)。研究发现高校中84%的大学生表示出了对婚前性行为的支持(Westera & Bennett, 1994)。多个国家的调查表明,大部分未婚女青年已有婚前性行为经历。可见,国外大学生有较开放的性观念。

恋爱观各维度包含了认知、情感、行为各方面,择偶标准体现了恋爱的认知性成分,依恋倾向体现了恋爱的情感性成分,性行为取向则是生理问题(安晓斌,2009),而人格恰好也是由这些成分组成的模式。不同人格类型的大学生在恋爱观上存在显著差异(杨艳玲,2007)。研究证明大学生婚恋观与人格特质存在相关,精神质得分越高的大学生其在性爱抉择观、婚姻倾向、婚姻忠诚观上越开放,内外向得分越高的大学生其在婚姻倾向上越保守(吴倩,2014)。恋爱观与人格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EPQ测得的部分人格类型与恋爱观呈高相关(安晓斌,2009)。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含有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典型心理品质(李彦章等,2008)。其中Gray的人格生物学理论强调人格、情绪与神经生物学的关系(Gray, 1987, 1990)。他认为主要有两大机制调节控制人的情绪和行为:一是行为激活系统(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 BAS)。BAS对奖励等正性刺激作出反应,一旦激活就产生趋近行为,并体会到积极情绪。行为激活系统分为奖赏反应、驱力、愉悦追求三个维度。二是行为抑制系统(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 BIS)。BIS对惩罚、新奇的刺激比较敏感,它会抑制个体停止或减慢自己的行为反应,以免造成负面的后果。当BIS被激发时,个体的主观感受常是消极情绪。

前人的研究针对恋爱观、行为抑制/激活系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这对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但同时,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国内关于女大学生恋爱观的研究较少,且年代久远。前人研究中虽然有关于恋爱观与人格关系的讨论,但在国内关于恋爱观和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相关研究还尚未发现。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处,研究人员大多是从思想品德角度出发进行的状态性研究,而缺乏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过程性研究。

女大学生这一群体,作为国家栋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针对她们的研究是女性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对于女大学生恋爱观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女大学生恋爱观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等,能为日后的女性教育研究提供建议。另外,Gray的量表可以从神经生理的差异出发,解释恋爱行为和恋爱心理中的差异。探讨恋爱观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关系,也许可以从人格特质这一角度寻找恋爱的根源,产生新的突破。最后,前人的研究大多仅从女大学生恋爱观出发进行描述性研究,相关研究较少,研究女大学生恋爱观和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关系,不仅拓宽了研究思路,还进一步丰富了女大学生恋爱观的研究内容。对女大学生恋爱观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利于使社会对女大学生恋爱观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为女大学生的发展提供理解、支持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对女大学生恋爱观进行研究,有利于教育工作者针对具体问题对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促进女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2. 方法

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成都医学院和西南石油大学两所高校抽取女大学生作为研究被试,使用《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和《BIS/BAS量表中文版》进行施测。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92份,回收率97.33%。剔出无效的问卷8份,有效问卷共计284份,有效回收率为97.26%。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由安晓斌编制而成,共计47个项目,分为择偶标准、恋爱动机、依恋倾向和性行为取向四个维度,每个维度都包括两个因子。择偶标准包括现实型标准和理想型标准,恋爱动机包括物质型动机和精神型动机,依恋倾向包括排除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性行为取向则包括传统型取向和开放型取向。问卷经过测试,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ɑ系数)达到0.773,四个分问卷Q系数分别为:0.758、0.847、0.768、O.609,表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好,即测验的同质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信度。同时问卷也具有较高的专家效度,可以使用(安晓斌,2009)。

《BIS/BAS量表中文版》经李彦章等人修订而成。分为BIS、行为激活–奖赏反应(Behavioral Activation-Reward, BARS)、行为激活–驱力(Behavioral Activation-Drive, BASD)和行为激活愉悦追求(Behavioral Activation-Fun Seeking, BASF)四个因素,其中后三个因素可组合成BAS。四个因素的信度分别为0.59、0.72、0.66、0.55。该量表具有跨文化的适用性和稳定性,其内部一致性系数在基本接受的范围内,且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李彦章等,2008)。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数据均用SPSS for Windows 21.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的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3. 结果

3.1. 女大学生恋爱观的总体情况

本研究对女大学生的恋爱观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见表1表2,女大学生恋爱观总体及各维度在恋爱经历和年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恋爱观维度的不同因子在自量表上存在差异。见表3,结果表明传统型的性行为取向与恋爱经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因子与恋爱经历之间无显著差异。见表4,传统型的性行为取向与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因子与年级之间无显著差异。

3.2. 女大学生恋爱观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相关分析

经过恋爱观各维度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相关分析可知,见表5,择偶标准与驱力呈显著正相关

Table 1. Differences in love experiences on the overall love views and dimensions

表1. 女大学生恋爱观的恋爱经历差异

注:“*”表示呈显著性相关 P < 0.05;“**”表示呈显著性相关P < 0.01。

Table 2. Differences in grades on the overall love views and dimensions

表2. 女大学生恋爱观的年级差异

Table 3. Differences in love experiences on the factors of love views

表3. 恋爱观不同因子上的恋爱经历差异

Table 4. Differences in grades on the factors of love views

表4. 恋爱观不同因子上的年级差异

Table 5.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imensions of love views and behavioral inhibition/activation systems

表5. 恋爱观各维度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相关关系

Table 6.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actors of love views and behavioral inhibition/activation systems

表6. 恋爱观维度上各因子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相关关系

(r = 0.21, P < 0.01);恋爱动机与愉悦追求呈显著正相关(r = 0.15, P < 0.05);依恋倾向与奖赏反应呈显著正相关(r = 0.13, P < 0.05),与愉悦追求呈显著正相关(r = 0.19, P < 0.01),与行为抑制呈显著正相关(r = 0.29, P < 0.01);性行为取向与行为激活三个维度都呈显著正相关(r = 0.16~0.22, P < 0.01)。

经过恋爱观维度上各因子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相关分析可知,见表6,现实型择偶标准与驱力呈显著正相关(r = 0.14, P < 0.05);理想型择偶标准与行为激活三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 = 0.14~0.21, P < 0.01);物质型恋爱动机与奖赏反应呈显著负相关(r = −0.12, P < 0.05);精神型恋爱动机与愉悦追求呈显著正相关(r = 0.20, P < 0.01);排除型依恋倾向与愉悦追求呈显著正相关(r = 0.15, P < 0.05),与行为抑制呈显著正相关(r = 0.22, P < 0.01);焦虑型依恋倾向与奖赏反应和愉悦追求都呈显著正相关(r = 0.19, P < 0.01),与行为抑制呈显著正相关(r = 0.31, P < 0.01);开放型性行为取向与行为激活三个维度都呈显著正相关(r = 0.20~0.27, P < 0.01);而传统型性行为取向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4. 讨论

4.1. 女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谈过或正在谈恋爱的女大学生有176人,占样本的61.97%,与前人的研究一致(杨程,2012),这说明女大学生的恋爱现象十分普遍。传统型性行为取向这个因子在恋爱经历和年级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传统型性行为取向把性与道德等同,是个体反对婚前性行为的观念(安晓斌,2009)。在此因子上,谈过恋爱的女大学生得分明显低于没有谈过恋爱的女大学生。这与张鸿等人的研究结果不同,但合乎常理(张鸿,杨成伟,陈琳,2013)。可能是因为谈过恋爱的女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面对性这一问题,她们与伴侣交流过关于性的话题,甚至有过性体验,所以能更加包容和大方,对性的态度更加开放。而未谈过恋爱的女大学生对爱情的想象相对单纯,没有什么讨论性话题的时机和性的体验,把性看得十分严肃,因此性观念相对保守。在传统型性行为取向上,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差异也很显著,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张鸿,杨成伟,陈琳,2013)。随着女大学生年龄增长、年级升高,她们开始对性行为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自身和身边朋友的经历也都会让她们对性的态度产生变化。大四及以上的学生得分明显偏低,与吴倩的研究结果一致(吴倩,2014)。这是因为脱离学校去单位实习让她们不再有“学生”之感,在社会压力下婚恋观更实际和开放。而有稳定恋爱对象的女大学生甚至开始考虑婚姻、家庭问题,性对于她们来说不过是平常小事,因此对性的态度也更加包容。

4.2. 女大学生恋爱观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相关分析

择偶标准与BAS的驱力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现实型择偶标准与驱力呈显著正相关,理想型择偶标准与行为激活三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择偶标准指是指个体在选择恋爱对象时的内在倾向,有现实型和理想型(安晓斌,2009)。行为激活系统对正性刺激作出反应,一旦激活就产生趋近行为,并体会到积极情绪,而驱力反映了个体接近正性刺激的意愿(彭茜,2012)。择偶标准高低反映个体对伴侣条件的重视程度高低。对于重视条件的女大学生而言,如果潜在恋爱对象越趋近于自己的标准,即正性刺激越强烈,她们追求对象的意愿就会越强烈。现实型的择偶主要以对方的家庭条件、身体条件及其个人地位为择偶标准;理想型的择偶主要以对方未来的发展潜力、对自己的态度以及与对方相处的可能性为择偶标准(安晓斌,2009)。由结果可知,理想型的择偶标准与BAS的相关系数更高,这是因为理想型的个体对爱情抱有更多幻想和期待,对恋爱一事更渴望,因此更容易产生恋爱行为。而现实型的人在大学期间对恋爱对象的家庭条件等往往还缺乏明确的了解,因此相对不那么容易恋爱。

在恋爱动机上,物质型恋爱动机与奖赏反应呈显著负相关,精神型恋爱动机与愉悦追求呈显著正相关。恋爱动机,是产生和维持恋爱行为,并使恋爱朝向某一目标的动力,它分为物质型和精神型。物质型恋爱动机对应现实型择偶标准,主要体现在工作、经济、家庭生活等物质方面的需求,而精神型恋爱动机主要反映了大学生在恋爱时体现自我价值、从众、性心理、情感等需求(安晓斌,2009)。物质型的恋爱动机与奖赏反应呈负相关,这是因为奖赏反应的题项更多强调个体在精神上的追求,而精神上的兴奋对物质型的人来说达不到行为激活的效应。而精神型的恋爱动机则不同,它主要服务于个体内心,受情绪、态度影响,当个体自觉其在恋爱关系中能获得愉快时,行为就得到激活。

依恋倾向与BIS呈显著正相关,与BAS的奖赏反应、愉悦追求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排除型依恋倾向与愉悦追求成显著正相关,与行为抑制呈显著正相关;焦虑型依恋倾向与奖赏反应和愉悦追求都呈显著正相关,与行为抑制呈显著正相关)。依恋倾向主要是指个体在恋爱过程中的成人依恋模式,包括排除型和焦虑型两种。排除型依恋倾向体现在恋爱中控制对方的需求以及对控制不能的焦虑,焦虑型依恋倾向主要反映在恋爱过程中放弃自我意识以维持恋爱关系的愿望(安晓斌,2009)。行为抑制系统对负性刺激比较敏感,它会抑制个体停止或减慢自己的行为反应。当BIS被激发时,个体主要感受到消极情绪。依恋倾向与BIS呈显著正相关,这与前人的研究一致(李娜,2012)。依恋倾向越高,个体在恋爱关系中就越强势或越迁就,这使得她们在相处过程中易产生问题和矛盾,引发负性情绪(郭庆童,2007),比如控制不能的焦虑,或是过度忍让的委屈,表现得压抑和回避(郭庆童,2007)。而BIS的题项正好考查了个体的消极情绪和反应。另一方面,依恋倾向越高,行为激活水平越高。这与李娜的研究一致,她认为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与恋人相处过程中,容易采取攻击行为、过激策略引起关注,依恋焦虑与表达宣泄呈显著正相关(李娜,2012)。因为太在乎恋人,她们用激进的方式吸引恋人的注意,一旦获得对方的反馈,尝到一点点甜头,行为就加以强化。值得说明的是,由于BAS和BIS有着各自独立的生理机制,因此BAS的高低和BIS的高低互不相关(彭茜,2012)。

在性行为取向上,开放型性行为取向与行为激活三个维度都呈显著正相关,而传统型性行为取向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性行为取向是个体在恋爱过程中对性问题的态度和趋向,分为传统型和开放型。传统型性行为取向把性与道德等同,是个体反对婚前性行为的观念,而开放型性取向是性与道德相分离的认识倾向,符合性解放的观念(安晓斌,2009)。性取向开放的女大学生面对这一问题时,更多的是考虑性本身的诱惑和带来的愉悦,对性的好奇大于防备,在恋爱过程中可能更容易产生性行为。而性取向传统的女大学生则更多受到传统道德、家教等的束缚,因此对性怀有戒心。

大学生恋爱有利有弊,其利弊根源并不在于恋爱本身,而在恋爱者自身,是恋爱者双方与恋爱这一事件以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恋爱观不仅展现了女大学生对恋爱一事的态度和看法,同时反应出了她们的人格特点和价值取向。正确的恋爱观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而不正确的恋爱观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不仅阻碍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身心健康,甚至为社会带来不利影响(杨程,2012)。因此,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十分必要。目前,女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和择偶标准变得功利化和不纯正,存在拜金主义思想。应加强她们的精神文明教育,正视现实,从自身条件出发(王瑶,关薇,2010)。在依恋倾向上,排除型与焦虑型都是消极的依恋,其实很容易陷在是否恋爱的矛盾中。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更容易在恋爱中产生以自我为中心、过度依赖等问题。因此大学生应重视对亲密关系的处理,给彼此适当关心的同时保持舒适的距离。而对于性行为取向,作者认为,传统型的人可能更倾向于以婚姻为目的的交往,开放型的人往往容易混淆性行为和恋爱,需要给予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态度,自尊、自爱,不滥交。总的来说,良好的人格有利于大学生较好地处理恋爱关系,而健康的恋爱也有助于促进人格的完善。

5. 结论

一、女大学生恋爱观总体及各维度在恋爱经历和年级上没有显著差异。

二、除传统型性行为取向在恋爱经历和年级上差异显著外,其他因子在自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

三、择偶标准与驱力呈显著正相关,恋爱动机与愉悦追求呈显著正相关,依恋倾向与奖赏反应和愉悦追求呈显著正相关、与行为抑制呈显著正相关,性行为取向与行为激活三个维度都呈显著正相关。

四、现实型择偶标准与驱力呈显著正相关,理想型择偶标准与行为激活三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物质型恋爱动机与奖赏反应呈显著负相关,精神型恋爱动机与愉悦追求呈显著正相关;排除型依恋倾向与愉悦追求呈显著正相关、与行为抑制呈显著正相关,焦虑型依恋倾向与奖赏反应和愉悦追求都呈显著正相关、与行为抑制呈显著正相关;开放型性行为取向与行为激活三个维度都呈显著正相关,而传统型性行为取向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文章引用

李梦依. 女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研究
An Investigation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Love Views[J]. 心理学进展, 2018, 08(10): 1431-1437. https://doi.org/10.12677/AP.2018.810167

参考文献

  1. 1. 安晓斌(2009). 大学生恋爱观及其与人格类型的相关研究. 硕士论文, 重庆市: 西南大学.

  2. 2. 郭庆童(2007).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硕士论文, 长春市: 东北师范大学.

  3. 3. 金乐(2008). 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的研究与思考. 湘潭师范学院报, 30(3), 160-162.

  4. 4. 李建新(2008). 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婚恋观探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7(4), 14-18.

  5. 5. 李娜(2012). 成人依恋、嫉妒和情绪调节的关系研究. 硕士论文, 兰州市: 西北师范大学.

  6. 6. 李彦章, 张燕, 姜英, 等(2008). 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2(8), 613-616.

  7. 7. 彭茜(2012). 大学强化敏感性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硕士论文, 长沙市: 湖南师范大学.

  8. 8. 王瑶, 关薇(2010). 女大学生恋爱观及恋爱行为的思考与研究.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8(2), 124-125.

  9. 9. 吴倩(2014). 大学生婚恋观与人格特质、成人依恋的关系研究. 硕士论文, 开封市: 河南大学.

  10. 10. 杨程(2012). 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问题及成因分析. 硕士论文, 南昌市: 南昌航空大学.

  11. 11. 杨艳玲(2007).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及其影响因素. 硕士论文, 长春市: 东北师范大学.

  12. 12. 张鸿, 杨成伟, 陈琳(2013). 高校学生婚前性行为观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16(1), 61-63.

  13. 13. 张雪梅(2009). 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 硕士论文, 绵阳市: 西南科技大学.

  14. 14. Brantley, A., Knox, D., & Busman, E. (2002). When and Why Gender Differences in Saying “I Love You”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s’ Student Journal, 36(4), 614-615.

  15. 15. Gray, J. A. (1987). The Neuropsychology of Emotion and Personality. Cognitive Neurochemistry, 37(6), 171-190.

  16. 16. Gray, J. A. (1990). Brain System That Mediate Both Emotion and Cognition. Cognition Emotion, 4(3), 269-288. https://doi.org/10.1080/02699939008410799

  17. 17. Westera, D. A., & Bennett, L. R. (1994). Adolescent Atti-tudes about Marriage, Relationships and Premarital Sex.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31, 521-531. https://doi.org/10.1016/0020-7489(94)90062-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