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ergence and Transfer of Wealth
Vol.4 No.02(2014), Article ID:13629,6 pages
DOI:10.12677/ETW.2014.42002

Evolution of American Puritan Culture and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ognitive Membrane

Xuesong Yu, Jiawei Geng, Hengjin Cai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Softwar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Email: hdsyxs2007163@163.com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Received: Mar. 18th, 2014; revised: Mar. 25th, 2014; accepted: Mar. 31st, 2014

ABSTRACT

Religious culture is the core spirit of the modern western world culture. In the 17th century, Puritanism was originated in England, and spread to the North American continent. Then Puritanism rapidly became the dominant religious sect of North America, and the culture represented by Puritan became the dominant culture of society in North Americ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society,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embodied by Puritan culture was gradually accepted by all American people, and Puritan culture became the core of modern American mainstream culture.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mainstream culture which based on Puritan culture, the American social cognitive membrane gradually formed and increased. This cognitive membrane urged all Americans to unite to strugg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SA, and withstood the impact of various external ideas of American society, and eventually made the USA as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nation. China should also learn from the reasonable mean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modernize it, thus building Chinese social cognitive membrane to provide strong pillars to protect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Keywords:Cognitive Membrane, Culture, Puritanism, Self-Assertiveness Demand

美国清教文化的演变与社会认知膜的构建

余雪松,耿嘉伟,蔡恒进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武汉

Email: hdsyxs2007163@163.com

收稿日期:2014年3月18日;修回日期:2014年3月25日;录用日期:2014年3月31日

摘  要

宗教文化是近代西方世界精神文化的核心。发源自英国的清教在17世纪传播至北美大陆,迅速成为北美占主导地位的宗教教派,清教所代表的文化也成为北美社会的主导文化。随着美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清教文化所体现出的精神内涵逐步为全体美国人所接受,成为现代美国主流文化的核心。而美国社会认知膜也随着以清教文化为基础的美国主流文化的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并不断增强。这一认知膜促使全体美国人团结起来为建设美国共同奋斗,抵御了各种外部思想对美国社会的冲击,最终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也应当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合理内涵并加以现代化,为构建中国社会认知膜、保护中国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柱。

关键词

认知膜,文化,清教,自我肯定需求

1. 引言

一个大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成功的大国文化可以使民众充满自豪感与进取心,对自身与未来充满肯定;可以将全体民众凝聚起来共同奋斗,实现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更可以无形中抵御各种外部思想文化的侵蚀,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针对民族文化、民众精神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关系,武汉大学教授蔡恒进提出了“认知膜”的概念。蔡恒进认为[1] ,所谓“认知膜”,指的是具有强烈自我肯定认知倾向的文化、价值观、自信心及自豪感的综合体。类似于细胞膜为细胞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认知膜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护机制,使社会个体在面临外部竞争的压力下,能够坚守内心的信念、努力奋斗,从而实现个体自身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认知膜的形成,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压力迫使社会个体团结协作,形成凝聚力,共同抵御外部力量侵入;另一方面是社会内部稳定发展,民众自我肯定需求得到适当满足,使社会个体对社会充满认同感与向心力,容易形成共同认知。

在近代之前,宗教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处于西方人精神文化世界的中心。发源自英国的清教代表了近代西方新兴阶层勇于冲破封建势力的束缚、努力满足自我肯定需求的精神,请教教义也凝聚了当时的新兴阶层的许多崭新认知。清教在传播至北美之后,逐步成为英属北美殖民地乃至美国建国初期的主要教派。清教所代表的文化也构成了美国的传统文化,成为当时美国人的精神支柱。随着美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清教徒逐步与其他种群相融合,其自我肯定需求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相应地产生了一些新的认知。清教文化也逐步演变成美国主流文化,衍生出了以自由民主平等为核心的美国精神,追求财富、积极进取、敢于创新、重视教育与家庭伦理的美国的主流价值观,以及“凭借个人努力即可获得成功”的美国梦。在这些文化与价值理念的基础上,美国社会认知膜得以形成并不断增强,将全体美国人凝聚起来共同奋斗,保障了美国社会的长治久安,使美国最终成为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国。正如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当第一个清教徒踏上美国土地时,我就可以看到整个美国的命运就已经包涵于其间了[13] 。”

2. 清教的起源与发展

清教是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之后在英国兴起的有别于天主教和英国国教的一系列新教教派的总称。十六世纪的英国已成立了独立于罗马天主教会的英国国教,但是国教保留了大量天主教的传统教义与繁琐仪式,引起了许多富于改革精神的新教徒的不满。他们主张教徒应当过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要求清除残留在国教内的天主教旧教义和繁文缛节,“净化”国教,因此被称为“清教徒”。经过长期的发展,清教逐步形成了长老派、公理派、浸礼派等不同的派别,成为了一支强大的宗教社会力量[2] 。由于清教冲击了英国国教与王权统治,因此英国君主对清教采取了不欢迎的态度。清教徒受到英国当局的种种歧视与迫害,被迫向外寻求躲避迫害、实现自身宗教理想的家园[3] 。远离王权干预、易于生存发展的北美大陆成为了清教徒的理想之地。

早在1607年英国开辟北美殖民地之初,就有少量清教徒前往北美殖民。此后,越来越多的清教徒移居北美。1620年,一群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商船前往北美殖民地。他们在船上签订公约,决定成立自治社区,颁布法律并共同遵守。这就是著名的《五月花号公约》,该公约的签订成为了北美清教社区乃至北美社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此后清教徒向北美的移民速度加快,北美清教徒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到独立战争爆发前,北美十三块殖民地的约260万居民中,据估计有3/4都是清教徒,他们广泛分布在各个殖民地,尤其以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为多[4] 。

飘洋过海来到北美大陆的清教徒们怀有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坚信自己是上帝挑选出来的子民,北美大陆是上帝恩赐给他们的应许之地,因此应按照清教教义去建设北美家园。为此,清教徒以极高的热情开拓土地、种植农作物、经营工商业、建设村镇城市。清教徒社区内部依据清教教义颁布自治条例和法律,选举自治机构和神职人员,按清教精神进行自我管理[5] 。清教徒还特别重视宗教教育,兴办了各级学校供社区未成年人上学,向他们灌输清教教义。北美清教徒的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清教徒内部的团结度和认同感,也促成了北美清教文化的形成。清教文化经过长期的演变,成为了现代美国主流文化的核心。

3. 清教文化的特征

早期的清教徒大多属于新兴阶层,多从事工商业与海外殖民贸易,因而具有强烈的自我肯定需求,并渴望打破束缚自我肯定需求的旧制度与旧思想。为此,清教徒认识到需要实现个人自由与人与人间的平等,需要将辛勤劳动、追求财富置于人生的突出位置,需要努力完成上帝赋予自己的“使命”。在这些认知的指引下,早期北美清教文化呈现出以下特征:

1) 坚持“上帝选民”观。清教徒相信,他们是上帝挑选的子民,北美大陆是上帝赐予他们的理想乐园,是上帝引导他们飘洋过海前来北美殖民的;

2) 提倡“劳动救赎”论。基督教认为人类是有“原罪”的,需要寻求救赎。清教徒相信,劳动是上帝应许的唯一生存方式,是获得救赎的手段,是最好的生存方式,所有的人都必须参加劳动。如果人不参加劳动,会养成懒惰的习惯,从而走向堕落;

3) 坚信“上帝契约”论。清教徒相信,人类是依据与上帝订立的契约而存在的。人民应当顺从上帝,而上帝则同意不亏待他们。人们为履行他们的责任而成立政府以执行上帝的法律,一旦政府违背了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它,否则上帝就会惩罚整个人类;

4) 提倡“因信称义”论。清教徒认为,信徒凭借信仰即可与上帝直接沟通,不必依靠教会教条的媒介作用,只要信仰上帝即可得救,所有人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

5) 具有强烈的使命观。清教徒相信,作为上帝选民,他们肩负着完成上帝授予的伟大事业的神圣使命。为了完成上帝的事业,每个人都应努力工作、建设家园、争取成功,才能完成使命,蒙受上帝的感召;

6) 重视教育。清教徒认为,作为上帝选民,他们应当成为有教化的居民,而通往文明与教化的唯一途径就是教育;

7) 提倡朴素的生活观。清教徒认为,人类应当过勤俭朴素的生活,重视家庭伦理,避免放荡淫乐。因此,清教反对酗酒、堕胎、滥交、同性恋和奢侈浪费。

4. 清教文化的演变

随着独立战争爆发、美国独立以及随后的西进运动、工业革命、南北战争、民权运动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美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推翻了君主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由农业国演变为工业国;由以英裔居民为主的国家演变成包括全体欧裔居民和黑人共同构成的多民族、多种族的国家;经济、社会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清教徒与其他种群逐渐融合在一起,思想与生活方式趋于世俗化,对于社会与自我的认知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清教文化也在这种认知改变的影响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教文化中原有的宗教色彩逐渐褪色,而有关民主、自由、平等、积极进取等方面的内容则不断凸显、强化,最终发展成为了以强调自由平等、注重民主、开拓进取、追求财富、重视教育为主要特征的美国主流文化与价值观。

1) 自由平等观

清教教义本身就代表着近代新兴阶层对于中世纪封建等级体系和宗教桎梏的反抗。其中“上帝选民”观和“因信称义”论都鲜明地体现了清教徒对于自由与平等的渴望。“上帝选民”观使得清教徒产生了强烈的优越感与自豪感,使他们坚信自己拥有上帝授予的不可剥夺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因信称义”论使信徒相信自己可与上帝直接沟通,所有信徒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从而使信徒个人灵魂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与独立,增强了信徒的个体独立性与平等意识[6] 。

在“上帝选民”观和“因信称义”理论的基础上,启蒙思想家淡化了其中的“上帝”角色,提出了“天赋人权”思想。该思想认为,人拥有上天赋予的自由、平等的权利,这些权利是无可争议、不可剥夺的。人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行为,按自身意愿处理自己的人身与财产而无需顺从统治者的意志。

为此,1776年,在启蒙思想家杰弗逊等人主笔的《独立宣言》中明确地宣布:“人类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渡的权利,如追求生命、自由和幸福的权利。”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自由至上”和“人人平等”的原则,从而使自由平等的理念深入美国人心,成为了美国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成为了吸引千千万万全球其他地区的人民移居美国的重要动力[7] 。

2) 民主精神

清教教义也代表着近代新兴阶层对于中世纪封建王权的反抗。其中“上帝契约”论的教义鲜明地反映了清教徒对于民主的追求。“上帝契约”论否定了封建王权和教会统治人民的天然合法性,强调了人民有推翻政府的权力,具有强烈的宗教民主色彩[8] 。

在“上帝契约”论的基础上,启蒙思想家抽去了其中的“上帝”角色,发展出了“社会契约”论,明确指出:人与人之间共同订立某种契约,自愿成立政府。政府一旦违背了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之。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启蒙思想家还提出了“人民主权”论,提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意志。

为此,《独立宣言》强调了“社会契约”与“人民主权”的精神,指出政府的真正权力是经过人民的同意而产生的,任何政府一旦侵犯了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权力去推翻这个政府。在《独立宣言》的指导下,美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民主原则,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民主制度。从此,民主就从清教文化中凸显了出来,成为了美国文化的核心部分,为全体美国人所共同支持和维护[9] 。

3) 积极进取、追求财富的精神

清教教义也代表了近代新兴阶层积极进取、追求财富的精神。“劳动救赎”论使得信徒们坚信只要辛勤劳动、获取更多的财富,就可以获得救赎,死后可以升入天堂。“上帝选民”观也鼓励教徒追求发家致富,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10] 。清教教义一直崇尚努力工作:“信仰上帝一样信仰职业,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11] 。这些教义极大地刺激了信徒去辛勤劳动、开拓荒地、建设家园,凭借自身努力来获取财富、取得成功、实现自我,满足自我肯定需求,使北美由荒凉之地而变得生机勃勃。

随着美国的不断发展,清教徒的这种积极进取、辛勤开拓的精神被后代美国人从宗教信条中提炼出来,总结出了“实用主义”哲学和“美国梦”精神。所谓实用主义哲学,强调的是“立足现实,积极行动;注重目的,讲求实效;崇尚进取,重在开拓”[12] 。而所谓“美国梦”,强调是任何人只要凭借自身努力就可以获取成功,实现自我。在实用主义哲学和美国梦的引导下,一代代的美国人勇于冒险、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在短短200年的时间内就使原本只是一片荒野的美国成为了世界头号经济、科技强国,创造了人类史上的奇迹。勤奋工作、追求卓越、努力创新、实现自我的精神成为了美国文化的核心,激励着一代代美国人为实现美国梦而努力,也吸引着其他国家人民移居美国追逐梦想。

4) 重视教育

清教教义也代表了近代新兴阶层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爱情的向往。清教对于启发早期美国人的民智起到了重要作用[13] 。清教徒坚信,信徒应当深刻地领会圣经中体现的上帝旨意,成为自己的牧师。而只有接受教育才能使他们获取理解圣经、进而领悟上帝旨意的能力。因此,清教徒十分重视教育,在自己社区内积极创建各级学校,吸收清教徒子女入学,传授以宗教知识为主的各种知识[14] 。著名的哈佛大学就是新英格兰的清教徒创办的,最初是为了培养神职人员。

随着美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中的宗教色彩逐渐褪去,以往以追求领悟上帝旨意为目的教育变得越来越实用主义,越来越重视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哈佛大学等清教徒创办的大学也逐步由单一的宗教学院升级为以人文与科技领域研究为主的世界闻名的高等学府,为美国乃至全世界培养的大批各领域的高端人才,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科技水平和高等教育实力最强的国家。重视教育也成为了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教育也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前来就学和任教。

除此之外,清教中的一些教义如重视家庭伦理,反对同性恋、酗酒、堕胎等方面的内容也深深地影响了现在的美国主流文化。

5. 美国社会认知膜的形成

清教及其所代表的文化逐步演变为现今美国主流文化,是经历过独立战争、西进运动、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民权运动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后逐步形成的,是一个随着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民众思想解放、政府政策转变而不断“扬弃”的结果,也是美国人的自我肯定需求不断发展变化、认知水平不断提升的结果。具体而言有以下主要特征:

1) 注重吸收清教文化的合理内涵,并不断发扬光大

清教文化中的合理内涵如强调自由民主平等,鼓励追求财富、开拓进取、重视教育等内容都被美国人完整的继承下来,成为了美国主流文化的支柱。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原本局限于白人清教徒中的精神文化及相应政治原则逐步传播到其他移民群体中,并以立法的形成确定了下来。例如,自由民主平等原则原先仅限于白人移民内部,黑人等有色人种仍受到压迫和歧视。南北战争中联邦政府发表了《解放黑奴宣言》,取消了南方奴隶制,解放了南方黑人奴隶。二战后黑人民权运动兴起,六十年代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从法律上肯定了包括黑人在内的有色人种拥有与白人完全平等的权利。这使得美国文化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的原则变得更具有真实性与广泛性。使美国文化成为为包括白人、黑人在内的各个种族所共同秉持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精神力量。

2) 清教文化中的宗教色彩和不合时代要求的教义逐步淡化

随着美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清教文化中的宗教色彩也变得越来淡薄,原先封闭的清教社区开始接纳不同信仰的居民入住,原本以传授清教教义为主的清教学校开始更多的传授世俗知识,使清教变得越来越世俗化。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清教的一些清规戒律,如禁止同性恋、饮酒、堕胎等也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人们思想的进步而受到动摇。越来越多的信徒放弃了清贫的宗教生活方式,转而选择了更加开放和注重享乐的世俗生活方式。清教文化的世俗化使得以其为根基的美国主流文化得以实现与时俱进,得以为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不同的全体美国人所共同信奉。

随着以清教文化为基础的美国主流文化的产生与不断演变发展,自由民主平等成为了美国精神的核心,追求财富、积极进取、敢于创新、重视教育与家庭伦理成为了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凭借努力即可获得成功”的美国梦精神成为了美国人的共同理念。在这些共同认知的基础上,在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大萧条、民权运动等外部压力的刺激和美国社会内部长期稳定快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极大提升的激励之下,美国社会认知膜得以形成并不断强化。共同的社会认知膜使得全体美国人,不分种族和社会阶层都形成了共同的价值理念与国家观念,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认知膜使得全体美国人不分新老移民都努力工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和创造财富,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经济与科技的持续腾飞;认知膜也使美国人不分贫富都重视教育,重视家庭伦理,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认知膜更使美国人即使在面临大萧条和冷战危机等严重的社会危机时都能自觉抵制外部思想的侵袭,保证了美国社会的长治久安与稳定发展。总之,在认知膜的保护下,美国得以实现了持续二百多年的相对稳定快速的发展,逐步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国家并持续至今。

6. 结论与建议

对本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根据时代要求吸收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以此来构建本国的主流精神文化与价值观,进而实现了社会认知膜的形成与增强,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凝聚在一起共同奋斗。这是美国能够在建国后短短二百多年时间内发展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并保持至今的秘诀所在。

从美国传统的清教文化对美国社会认知膜形成的作用上,我们能够认识到,一个注重满足民众需求,强调共同利益,同时能够根据时代发展不断更新演变的文化思想,是一个强大而牢固的认知膜的形成基础,更是一个强大而牢固的文化认知体的形成基础。而在这一点上,拥有悠久历史和源远文化传承的东方中国,理应比建国两百余年的美国具备更多的优势。

在注重满足民众需求方面,中国历来不缺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优秀思想;在强调共同利益方面,中国历来不少见“同舟共济”“济世为民”的宏伟抱负;在更新演变方面,中华民族更是以几千年来不变的敏锐与智慧,保持着自身思想的活力与动力。

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儒、释、道,更是体现出了在自我肯定需求的作用下,中华民族所体现出来的智慧和才干。儒家强调入世,强调宗族礼法;佛家强调出世,强调因果轮回;道家强调演化,强调师法自然。这三教从宗族、思维和自然方面,全方位满足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自我肯定需求,并逐渐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演变为具有共同认知膜的“三教合一”的局面。

在新时代下,虽然时代发生了变化,人民的自我肯定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儒释道三家的建立基础,亦即民众的自我肯定需求仍旧没有变化。美国的清教文化可以通过演变而满足人民的自我肯定需求,并通过满足需求来达到建设美国社会认知膜的结果,中国包括儒、释、道在内的传统价值观在新的时代下也仍旧具有相同的作用。我们认为,中国社会的共同认知膜要想形成,首先应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建立的基础,并辨明当前时代中国民众的自我肯定需求,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融合,最终才能够达到统一全社会思想并建立真正牢固的共同认知膜的目的。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蔡恒进, 田雪 (2012) 认知膜保护下的中国经济. Conference on Web Based Business Management (WBM2012), Shanghai, 21-23 September 2012, 606-610.

  2. [2]   吴波 (2003) 北美独立战争前后基督教主要派别及其民族主义思想. 硕士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

  3. [3]   赵巍 (2002) 早期殖民地时代北美清教主义问题再探讨. 硕士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

  4. [4]   倪春 (2008) 论北美殖民地村镇自治制度. 硕士论文,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

  5. [5]   毕健康 (1991) 清教对殖民地初期马萨诸塞政治的影响. 世界历史, 5, 71-73.

  6. [6]   张栋 (2008) 论清教对18世纪美国宪法基本原则的影响. 硕士论文, 湘潭大学, 湘潭.

  7. [7]   车香连(2011)美国清教思想探源.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 厦门, 2011年12月2-4日, 2-5.

  8. [8]   袁义江, 等 (1989) 美国哲学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桂林.

  9. [9]   陈华 (2004) 清教思想与美国精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 58-61.

  10. [10]   马克斯∙韦伯 (1987)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

  11. [11]   詹姆斯∙罗宾斯 (2004) 敬业.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北京.

  12. [12]   王岩 (1998) “从美国精神”到“实用主义”. 南京大学学报, 2, 35.

  13. [13]   托克维尔 (1976) 论美国的民主(上卷). 上海商务印书馆, 上海.

  14. [14]   王璐 (2002) 从文化视角透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比较教育研究, 5, 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