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07  No. 04 ( 2018 ), Article ID: 27777 , 5 pages
10.12677/ACPP.2018.74010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the Universality of Culture

Hang Shi

School of Marxism,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Received: Nov. 6th, 2018; accepted: Nov. 21st, 2018; published: Nov. 28th, 2018

ABSTRACT

Culture has inherent universality, universality of realization and universality of pluralism. The inherent universality indicates that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common and permanent components; the universality of realiz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degree of re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s restricted by extern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universality of pluralism indicates tha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t is imperative to carry out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circumstance. To achiev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foothold in the present, to use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as a methodology, to preserve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e, and to change the “instrument” of culture.

Keywords:Universality,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rn Transformation,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文化的普遍性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石航

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收稿日期:2018年11月6日;录用日期:2018年11月21日;发布日期:2018年11月28日

摘 要

文化具有内在的普遍性、实现的普遍性和多元的普遍性三个特性。内在的普遍性表明传统文化具备共同性和永久性的成分;实现的普遍性表明传统文化的实现程度受外在的、历史的条件制约;多元的普遍性表明,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文化转型势在必行。实现文化转型需要立足当下,以哲学诠释为方法论,留文化之“道”,改文化之“器”。

关键词 :普遍性,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哲学诠释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促使世界各地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形成文化多元化的现状。中国自打开国门以来,如何面对传统文化,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一直都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陈来教授针对文化多样化,曾给出过这样的见解,“每一特殊的文明实体都有其自己的价值体系,诸文明实体的价值都是理,都有其独特性也都有其普遍性” [1]。这就告诉我们要正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特殊性。地域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必定造就文化的不同,但是特殊性中也蕴含普遍性。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皆表现出特殊性,而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理”皆因外在的、历史的条件不同而实现程度不同。“理”无优劣之分,不可比较。以哲学诠释学为指导下承载“理”的“器”是否适应现代环境,才是发挥文化价值的重中之重。想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行文化转型势在必行。

2. 文化内在的普遍性

文化内在的普遍性,即文化存在的价值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都有其超越时空、超越国界的价值,这是文化具有内在普遍性最鲜明的体现。通过明确文化具有内在普遍性的特点,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并且自发地去了解蕴含在传统文化背后的普世价值,明确我们的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从而建立理性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意识建立,是当代人传承传统文化的第一步。

2.1. 从天人合一到无为自化,传统文化具有内在的普遍性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其鲜明的特点,这是文化的特殊性,而不同的优秀文化皆具备超越时空、超越地域的内在价值,这是文化内在普遍性的直接体现。从远古文明到科技发达的今天,传统文化蕴含的内在人文力量一直指导着民族前进,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内在普遍性。

耕种是中国古人世代繁衍的方式,天象与耕种息息相关,进而中国古人摸索出了二十四节气这样的文化瑰宝。二十四节气除了指示农耕,也无不在告诫后人,与自然相处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方能风调雨顺、安居乐业。这自远古流传下来的二十四节气时至今日,依旧被人们运用于生活实际,甚至四时节气背后蕴含的精神内涵也令后世受益无穷。

千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解读与探索,力求揭开蒙在传统文化价值上的神秘面纱。从“四时节气”的天道推衍出人道,老子道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2] 的真理,告诉我们人与社会、人与人各司其职,天下则能因为每个人的“无为”而自然化成一团和气。即对自身要有明确的定位,既不逾越一毫,也不少取一分,如“道”一般自然而然,则天下自化。人们受到“道”的自然观启发,进而推衍出和谐、平衡、共赢、注重整体性等理念,与习主席在国际上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和,展现了传统文化具有内在普遍性的特点,即“传统文化中传输的优秀理念能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是宗教信仰不同、文化体系不同的人都皆能认可的理念” [3]。

2.2. 明确文化内在的普遍性,形成理性的文化自觉

传统文化的内在普遍性表明,文化的价值不在于文化是西方的还是中方的,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而在于文化背后蕴含的普世价值。明确文化的内在普遍性,有助于我们建立理性的文化自觉,建立理性的文化自觉是我们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第一步,也是首要一步。

费孝通先生晚年曾强调文化自觉就是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即“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 [4]。文化发展变化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同一种文化在不同的时代适用性不一,不能因为该种文化是旧的,不符合当下的时代条件,而武断认定这种文化就是无用的。要真正认识自己的文化,就要将文化放到相应的历史时代下进行分析。苏格拉底曾经说道:“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正确思考,而正确思考则意味着一个人首先要知道,他自己在讲什么” [5]。那么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上,需要思考,我们口中所讲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传统文化真的是它本来想要展现的样子吗?

要还原传统文化本来所要展现的样子,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理性地去了解传统文化的源头、发展以及背后的精神内涵。主观臆断地思考传统文化容易造成对文化的歪曲误解,引发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惨剧。亚里士多德说:“只有服从理性,人类才能保证不会自我毁灭。” [5] 而毁灭人类的第一步,便是毁灭人类的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主观歪曲解读、望文生义,无疑是对我们的文化进行逐步毁灭。我们传承传统文化并非只着眼于当前我们所看到的传统文化表面的样子,还需要我们带着理性的思考去追根溯源、探索发现。

3. 文化实现的普遍性

文化内在的普遍性能否拂去表面的灰尘,展现在世人的眼前,还需要外在的、历史的条件来配合,这是因为文化具有实现的普遍性的特点。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会产生各具特色的文化,一种文化出现并且被当时的人们所广泛接受,必定是因为该种文化是具有一定价值的。但是随着历史时代的变化,与其产生年代相契合的传统文化自然在适应现代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局限性。要克服这种局限性,那么我们就要面对过去的东西。

“过去的东西,好像是在我们的现实之外。但事实上,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乃是由于我们有历史。或者说得更正确些,正如在思想史的领域里,过去的东西只是一方面,所以构成我们现在的,那个有共同性和永久性的成分,与我们的历史性也是不可分离地结合着的” [6]。传统文化被视为过去的东西,蕴含的思想被视为过去的思想,那么这些思想的价值,只能停留在过去吗?并不是。传统文化实现的普遍性明确表示,只要外在的、历史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传统文化也能发挥其共同性和永久性的成分,在现代文明中大放光彩。

我们自身也具有历史性,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拒绝过去的文化就像是在否定现在自己身体中的一部分。剔除了过去的文化的人,没有特色,没有家,没有祖国,不能称为完整的人,也不可能实现全面发展。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明确传统文化的价值,挖掘传统文化中共同性和永久性的成分,建立文化自知。通过分析传统文化实现的普遍性,根据时代特点,以古鉴今,并借此建立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作为创造性传承传统文化的不竭动力,实现传统文化现代转型。

4. 文化多元的普遍性

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中西方文化出现过多次摩擦碰撞,但是,毋庸置疑,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在精神层面、价值层面都具有普遍性,都是普遍主义。而中西文化确实存在着差别,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传统文化,其实现的程度也不同,这便是文化“多元的普遍性”。这就更加明确了文化是不是有价值,并不在于文化来自于何方,而在于文化是否适应当前的历史条件,是否是现代化文化。为了适应当前的时代条件,传统文化转型势在必行,文化转型就必须面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应明白“最美妙的和谐产生于差异” [5]。为了找到这个美妙的和谐,我们首先需要理明白现代文化、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冯友兰先生针对中西方文化对比,曾给出过这样的评价:“所谓西洋文化之所以是优越的,并不是因为它是西洋的,而是因为它是近代的或现代的。我们近百年之所以到处吃亏,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国的,而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古的” [7]。可见,中西文化无法对比,更比不出优胜劣汰。西方文化并不是比传统文化优越,只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得多了些。中古的传统文化并非没有价值,而是实现其价值的文化形式不适应当前的时代条件。我们需要做的是立足当下,建设现代文化,即正视文化实现的普遍性,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合理地现代化、中国化,以求其文化精髓尽可能最大程度上实现。

立足当下,是立足拥有千年文化传统的当代中国实际,不是全盘西化、亦或者盲目地进行中西结合,更不是把西方文化或者传统文化作为模范来加以改造,而是以当前实际为“地基”,以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作为砌在地基上的“砖瓦”,有机整合,实现文化转型。

5. 以哲学诠释解读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中的文化传统

文化内在的普遍性告诉我们,传统文化拥有其共同性、永久性的成分,弄清楚这些,我们得以建立理性文化自知。文化实现的普遍性告诉我们,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珍贵无比,我们得以建立文化自信。在文化自知的基础上,文化自信的激励下,要搞清楚文化的价值,我们需要哲学诠释的指导。

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长期被古人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在册,对历史文本的解读,某种意义上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解读。文本向来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以此也激发了诠释者的创造性,这也是文化持续灿烂千年的重要原因。从哲学诠释观来看,追求文本会导致狭隘的客观性,对文化继续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哲学诠释所追求的“既不是作者视界的简单移植,也不是读者原有视界的机械拓展,而是在理解的应用性的作用下,在普遍与特殊关系的张力中,原有的两种视界相互融合成了一个包容了作者与读者的主体间性的崭新视界” [8]。每一个读者因为自身的特殊性以及所处时代的特殊性与作者的思想结合,都会产生新鲜的火光。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就体现在新鲜火光之中,它是多变,又不变的。它根据读者个体的特殊性、时代的特殊性改变着它展现出来的身体里小小的一部分,每一位读者能发现的那一部分都不尽相同,于是它具备无限的生命力。但是它也有不变的地方,它本身的价值内涵不会改变,读者所挖掘的,只是它博大精深内涵上的一个小点,而它的整体价值的主要走向没有改变。

“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变,道不变” [9]。我们传承的是传统文化中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时代,器不同。古代有古代的器,现代的器必然不能沿用或者仿照古代的器,那么在诠释器中之道的时候,我们需要以哲学诠释的方法诠释器中之道,避免出现以器为道的情况。孟子言:“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以得之” [10]。望文生义不可取,固守文本便不可得其志。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力求文化转型,便需要在理解文化背后精神价值的运用性的情况下,带着自身的独特性,去创造性解释传统文化的内涵,将文化传统从过去传统文化中的器取出,放入在哲学诠释指导下塑造的现代化的器中。

6. 结语

经济全球化造成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文化背景,文化作为推进国家富强的强大精神力量越来越被重视。要想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我们需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普遍性,建立理性文化自知,明确传统文化实现的普遍性,摆正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在文化自知的基础上建立文化自信。通过理解文化多元的普遍性,建立立足当下的认知。以当前中国现状为基,以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为砖瓦,在哲学诠释学的指导下,有机整合,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文章引用

石 航. 文化的普遍性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the Universality of Culture[J]. 哲学进展, 2018, 07(04): 51-55.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18.74010

参考文献

  1. 1. 陈来, 方旭东. 让西方回到西方——在世界哲学家大会举办前夕访谈陈来教授[EB/OL].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ODQzMTA5MQ==&mid=2247487268&idx= 1&sn=ca4bb1fc0aaf9fcbbbe2fcc8d287b741&chksm=e9383138de4fb82ee7883415e 1e7377de33a775d75767c48a060496dd939a5fe9b48e099c4bb&mpshare=1&scene= 23&srcid=0730kONDxO4JWyNYYs0VYgBS#rd, 2018-07-24.

  2. 2. 罗义俊. 老子译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 84.

  3. 3. 林建. 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 中共福建省党委校学报, 2017(12): 111.

  4. 4. 费孝通.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3) .

  5. 5. 威廉•魏施徳. 通向哲学的后楼梯[M].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25.

  6. 6. 贺麟, 王太庆.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7.

  7. 7. 冯友兰. 三松堂全集: 第4卷[M].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5: 225.

  8. 8. 彭启福. 哲学诠释学中的“问题意识”[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5(33): 425.

  9. 9. 李钢. 传统文化转型的哲学思索[J]. 齐鲁学刊, 2011(5): 56.

  10. 10. 金良年. 孟子译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19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