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08  No. 11 ( 2019 ), Article ID: 32840 , 6 pages
10.12677/ASS.2019.811248

Comparison and Integration of Marxist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Western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Yunyun Yuan, Chunya Wu, Yuantai Xi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Received: Oct. 17th, 2019; accepted: Oct. 30th, 2019; published: Nov. 6th, 2019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compares Marxist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with Western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the background and class position of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The object, focus and main content of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re different.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then analyz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integration of two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ies, the two theories have the possibility of integration in basic theory,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theory, foreign trade theory and so on.

Keywords: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Marxist, Western Economics, Comparison, Integration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与融合

袁云云,吴春雅,谢元态*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收稿日期:2019年10月17日;录用日期:2019年10月30日;发布日期:2019年11月6日

摘 要

本文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比较:二者理论研究的产生背景及阶级立场完全不同,二者理论研究的对象、侧重点和主要内容有所不同,而二者的研究方法则截然不同;然后分析两种国际贸易理论进行融合的可能性,两种理论在基础理论、国际分工理论、对外贸易理论等方面都具有融合的可能性。

关键词 :国际贸易理论,马克思,西方经济学,比较,融合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逆全球化现象逐渐显现,如何维护世界经济稳步运行,推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学界的重大话题,而国际贸易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大类理论体系出发,通过对两种国际贸易理论进行系统的比较与融合研究,发现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希望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一定启发,并为世界经济中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2.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

2.1. 两种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产生背景及阶级立场完全不同

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步入政治经济学研究之初就已关注的话题。在19世纪中期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的冲突日益尖锐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就已明确表示,“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 [1] 在当时,马克思目睹了在国际性的贸易过程中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残酷性,因此,马克思坚定不移地站在资产阶级对立面,揭露了资产阶级所倡导的自由贸易理论和贸易保护学说的本质,即通过国际贸易手段获取超额利润,追求更大的剩余价值。但马克思并未对其理论表达出非彼即此的判断,而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站在无产阶级立场,客观地分析了自由贸易理论以及贸易保护学说的历史前瞻性,并采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哲学方法论来揭示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

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则是产生于18世纪初期,由于英国即将完成工业革命,对于资产阶级而言获取原材料、输出工业品已成为决定其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英国当局提出了自由贸易政策。适时,亚当·斯密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以分工理论为原则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为其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思想武器。在而后的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不论是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或是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都是在借助不同的理由解释国际贸易的可塑性,都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始终如一地强调国际贸易的优势之处,都是在片面强调资产阶级通过国际贸易的可获得利益。但是,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自始至终并未讨论过国际贸易过程中利益的分配情况,且从根本上完全忽视了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其中的不利地位及贸易损失。

2.2. 两种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对象有所不同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国际贸易的内在表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中明确表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2]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是《资本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其研究对象便是在世界市场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同时,马克思表示:“世界市场不仅是同存在于国内市场以外的一切外国市场相联系的国内市场,而且同时也是作为本国市场的构成部分的一切外国市场的国内市场。” [3] 因此,这里的生产关系及交换关系既包括世界市场上国家之间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也包括与资本主义国际化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国内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这一特定的研究对象框架下,一方面,马克思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从国内市场上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出发,延伸至世界市场上对国际范围内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进行分析,考察了国际贸易中所体现的交换形式和交换规律,建立了国际价值理论;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揭示了国际贸易的本质,明确了国际贸易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由此产生的世界市场上的社会分工,建立了国际分工理论。

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国际贸易的外在形式。起自古典经济学最后完成者大卫·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至今,主要研究的是在国际贸易的外在形式,即国际贸易与其要素禀赋、技术差异、规模经济等方面的相关关系。西方经济学一直都忽略了国际贸易的内在表现,即世界市场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伯蒂尔·俄林认为,各个贸易国的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及模式;其著作《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中,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描述已然难以找到。新贸易理论代表人物保罗·克鲁格曼在其所著《国际经济学》中表示,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主权国家间的经济交往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其中包括贸易所得、贸易模式、贸易保护等七个方面。从这些代表作家的代表作中有关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可见,其考察的主要对象并非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究其原因有二:首先,国际贸易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主要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其主要的关注点是利润最大化,而对生产关系的关注度不高;其次,国际贸易理论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解决经济问题的重要手段,因而重点关注的是如何解决西方国家的经济利益问题,而非国际贸易本质和国际公平 [4]。

2.3. 两种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基本不同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侧重点是国际贸易的内在本质和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融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之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侧重于对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实质关系与根本规律进行研究,为快速有效地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由此推论,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则主要侧重于对在国际贸易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实质关系与根本规律进行研究,即对国际贸易的内在本质和客观规律进行科学研究,为国际贸易的长效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侧重点是国际贸易过程中的经济机制和经济行为。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不论是从古典经济学开始提出,还是到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其侧重点普遍是在对于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外在表现形式的研究,主要是根据在国际贸易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机制和发生的经济行为去考察形成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与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所获得利益的分配与利用情况。

2.4. 两种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所不同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国际贸易的内在本质及产生的条件,到国际贸易的外在表现,再到国际贸易最终可能导致的结果。虽然马克思没有专门的国际贸易理论著作,但国际贸易理论在其经济学理论体系范畴内,马克思通过其不同的著作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是由里到表循序渐进的四个方面:首先揭示国际贸易的内在本质及产生的条件,起初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为基石,通过内在本质的深刻揭示从而界定了国际价值的概念,同时也就科学地剖析了国际贸易的主要成因是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差距;继而提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活动产生的主要条件,因为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延伸,没有社会分工也就没有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随后系统地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外在表现,即以世界市场为主要活动范围,通过对外贸易手段进行自由贸易,提出应当秉承国际信用制度有效维护世界市场秩序,才能使自由贸易活动有序进行;最后尖锐指出自由贸易最终可能导致的结果即世界经济危机,因为随着自由贸易的发展,资本主义市场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必然日益凸显,“随着产品总量的增加,亦即随着对扩大市场的需要的增长,世界市场变得愈来愈狭窄了,剩下可供榨取的市场愈益减少了”,从而危机“来得愈频繁和愈剧烈” [5]。

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相互需求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不同方面论证国际贸易活动产生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不断地补充发展,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也已形成了一套庞大的理论体系。古典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在重商主义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表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各贸易国在商品生产过程具有生产成本和劳动生产效率的绝对差距,认为该种差距主要源于先天自有禀赋差异及后天形成的生产条件,同时表示贸易国应主要生产属于本国绝对优势的商品继而换之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从而使世界各国资源得以有效配置,并从中获得贸易利得。大卫·李嘉图继承了斯密理论的科学部分,创新地提出了在国际贸易活动的主要推动力是比较优势理论,表示贸易国应明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基本原理,主要生产本国比较优势的商品继而换之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从而解决交易国无绝对优势产品而难以进行国际贸易活动的问题。随后,约翰·穆勒提出相互需求理论,认为在比较成本的范围内,商品价格是可通过交易双方的需求程度来决定,进一步地完善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进入新古典经济学阶段,瑞典经济学家伊利·赫克歇尔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活动的决定性原因是各贸易国的要素禀赋不同,其学生伯尔蒂尔·俄林继承并完善了其要素禀赋观点,主张各贸易国应主要生产且出口本国密集使用相对充裕要素的商品,进口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商品。其后不久,保罗·克鲁格曼又提出规模经济理论形成新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决定因素是各贸易国的产品生产规模不一。由此可见,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从各个不同方面提出国际贸易活动产生的原因。

2.5. 两种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方法截然不同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采用的是全面的、动态的、系统的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念,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结合,从历史出发探究现实的国际贸易,全面地分析了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生产与交换关系及其根本规律,深刻而又动态地剖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在本质,系统地构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论体系,是一套非常全面的、动态的、系统的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采用的是片面的、静止的、单一的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虽然内容很丰富,但主要是从不同视角去解释国际贸易活动产生的主要推动力及原因,如劳动生产率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其研究的只是国际贸易的其中一个阶段,而且将国际贸易活动与资本主义主义经济的本质分离开来,尤其是忽略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本质差距,忽视了国际贸易活动的内在实质与根本规律,因而未能发展为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3.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融合

3.1. 两种贸易理论的基础理论本来就是同源同根,因而存在本源上的可融合性

由于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论渊源都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因而从理论渊源出发,在本源上就存在相融合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是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形成的,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则又是在批判地继承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的。因而,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也可视为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论基础。

其次,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虽然在重商主义时期就已存在,但作为经济理论形成则始于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古典经济学说中,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随后由大卫·李嘉图在此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而形成的。西方经济学认为国际贸易是在各个交易国都存在其各自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由于各个要素在世界市场上的配置及利用而使其效率得以提升,因此各个交易国可从国际贸易获取相对的利润 [6]。其中不论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或是大卫·李嘉图继承并创新后的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以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都可视为是以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本是同源同根,具有一定的可融合性。

3.2. 两种贸易理论对国际分工的观点存在相通性,因而国际分工观点具有可相融性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分析了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 [7]。在手工业内部,“正因为手工业的熟练仍旧是生产过程的基础,所以每个工人都只适合于从事一种局部职能,他的劳动力就转化为终生从事这种局部职能的器官。” [8] 从而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就自然地形成了。因而,在手工业内部熟练程度决定了分工的形成。在社会内部,“不同的共同体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这种自然的差别,在共同体互相接触时引起了产品的互相交换,从而是这些产品逐渐转化为商品。” [9] 因而,也形成了分工状态;而将其分工延伸至世界市场,便形成了国际分工状态,其研究成果便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分工理论。

在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中,亚当·斯密及大卫·李嘉图提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国际分工产生的决定因素。同时,社会内部分工中的不同共同体的不同自然环境导致分工的形成。伊利·赫克歇尔及伯尔蒂尔·俄林提出的贸易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活动的决定因素。

可见,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国际分工的这些基本观点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因而两种国际贸易理论在国际分工理论部分具有可相融性。

3.3. 两种贸易理论的对外贸易观点有相近性,因而对外贸易观点具有可相融性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在构建之初,马克思就明确地表达了对对外贸易中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的看法。虽然马克思对于贸易保护政策的看法是较为保守的,但他对于自由贸易政策的看法则是辩证性的。马克思认为,在革命的背景下,自由贸易政策可加速阶级革命的爆发,加快无产阶级解放的步伐。 [10] 马克思进而表示,“假定一旦不再有谷物法,不再有海关,不再有城市进口税,一句话,假使工人迄今认为是使自己处于贫困境遇的那些偶然情况都全部消失,那时,一向掩盖着他的真正敌人的一切帷幕就被揭开了。他将看到摆脱羁绊的资本对他的奴役并不亚于受关税束缚的资本对他的奴役。” [11] 并且在世界市场形成、自由贸易开放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发展着的、与人口相比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以及虽然不是与此按同一比例的、比人口增加快得多的资本价值(不仅是它的物质实体)的增加,同这个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为之服务的、与财富的增长相比变得越来越狭小的基础相矛盾,同这个不断膨胀的资本的价值增值的条件相矛盾。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 [12] 此时,马克思对于自由贸易政策则是持批判态度的。

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新贸易理论同样是对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持不同观点的。新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保罗·克鲁格曼表示,“贸易特征的变化和经济理论的深入发展,使人们再不能这样为自由贸易辩护了。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占世界贸易大部分的产业根本不能用供需分析来描述,供需分析认为,让市场自行其是是最好不过的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相当一部分贸易需要用规模经济、学习曲线和动态创新来解释,而这些现象都与自由贸易是最好的政策这一结论的理想化架设不相容。” [13] 新贸易理论提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自由贸易政策已难以跟上世界的步伐,难以解决世界经济所产生的问题,各贸易国需制定适当的贸易保护政策,对本国贸易进行一定的干预。

马克思与克鲁格曼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都对贸易保护政策的历史进步性表达出了一致的认同,同样也对自由贸易提出了质疑与批判,因而两种对外贸易的观点是可以相融合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并不是绝对相互对立的,两者虽在阶级立场、研究对象、侧重方面、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上有不同点,但在基本理论、国际分工理论及对外贸易观点上也具有可融合之处,如何站在经济学大师们的肩膀上,使两套理论体系相互弥补或相互融合,是新形势下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急剧变革尤其是逆全球化现象逐渐显现的背景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与融合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章引用

袁云云,吴春雅,谢元态.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与融合
Comparison and Integration of Marxist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Western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J]. 社会科学前沿, 2019, 08(11): 1817-1822.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9.811248

参考文献

  1.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88.

  2. 2. 马克思. 资本论: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8.

  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0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39.

  4. 4. 刘国晖, 吴易风. 国际贸易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J].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5, 6(4): 118-136.

  5.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6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1: 506.

  6. 6. 鲁晓璇, 张曙霄. 对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和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关系的思考[J]. 经济学家, 2018(1): 20-28.

  7. 7. 马克思. 资本论: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406.

  8. 8. 马克思. 资本论: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393.

  9. 9. 马克思. 资本论: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407.

  10. 10. 尹栾玉.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之比较[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5): 28-32.

  11.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1: 456-457.

  12. 12. 马克思. 资本论: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8.

  13. 13. 保罗•克鲁格曼.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456-457.

  14.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