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Research Letters
Vol.06 No.03(2017), Article ID:21405,6 pages
10.12677/ARL.2017.63003

Connotation of Hayao Miyazaki’s Animation Film

Xue A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Received: Jun. 28th, 2017; accepted: Jul. 16th, 2017; published: Jul. 19th, 2017

ABSTRACT

Hayao Miyazaki, with his keen and unique perspective, deep and delicate emotions, animates the world with a living soul. His works abandon external empty and prosperity, and express deep ideological content in a simple form of children interest. Through the care of the inherent human spiritual world and insight into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modern people, he shows a high degree of humane care, publicity and unique life and deep sense of social awareness.

Keywords:Hayao Miyazaki, Animated Film, Lose Yourself, The Ideal Life

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思想内涵

安雪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

收稿日期:2017年6月28日;录用日期:2017年7月16日;发布日期:2017年7月19日

摘 要

宫崎骏以其敏锐独特的视角,深沉细腻的情感,将动画世界赋予活的灵魂。其作品摒弃外在的空虚繁华,以简单的童趣形式表达深邃的思想内容。通过关照人类内在的心灵世界,洞察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彰显高度的人文关怀,张扬独特的生命情感和深切的社会意识。

关键词 :宫崎骏,动画电影,迷失自我,理想人生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宫崎骏在动画界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被称为“动画界的黑泽明”。纵观他的动画电影,风格明暗交错,主题繁复多样,但其中有一条较为清晰的分界线:从《风之谷》到《天空之城》再到《幽灵公主》,都是以讨论人类生存困境为主题。这一系列中虽然也有丰富的冒险场景,但风格晦涩暗淡,每一帧图画中都透着一股隐隐的压抑;与之相比,另一类则是以《邻居豆豆龙》为代表的清新的水粉画,《魔女的宅急变》《侧耳倾听》《红猪》都沿袭这一类作品的明快风格。

“生存”和“生活”两大主题交错穿梭,亦明亦暗,亦张亦弛,共同打造一个“人”的故事 [1] 。透过生活,宫崎骏对生命和人性进行深层思考与反思:追寻迷失的自我,找回生命的价值;反思人类文明,建筑理想人生。

2. 追寻迷失的自我,找回生命的价值

迷失与寻找对于生活和成长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更是贯穿这一主题。宫崎骏逐渐对人类自身投以更多的关注,他的作品更加注重思考人类在谋求生存的过程中精神世界的变化:面对生活中的困惑与挣扎,人类的精神世界濒临崩溃,生存的本能将帮助人类找回自我 [2] 。

2.1. 人性的本真——《千与千寻的神隐》

《千与千寻的神隐》展现的是一个少女在困境中救赎的故事。正如在《千与千寻的神隐》主题歌中唱到的那样“在开始的早晨静寂的窗,一切归零之后渐渐充实,不再去追寻海的彼岸,耀眼的宝物一直就在这里,在我身上就可以发现”。宫崎骏通过描述千寻遇到突发事件,为了拯救双亲,在神灵世界中经历了友爱、成长、修行的冒险过程中,克服自身缺点,最终得以生存下来的故事。在困境中千寻救赎了自己、也拯救了他人,诠释了寻找自我的深刻主题。

千寻的人物设定本是一个懦弱、任性、懒散的女孩,然而在影片结尾,却看到了千寻眼中对待过去和未知生活的一种坚毅无比的态度。在世俗社会影响下,千寻对世事也沿袭了成人的冷漠;在神灵世界的过了一段奇妙生活后,虽历经磨难,但却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关爱,更让她懂得了爱和勇敢,学会了自信和坚强。可以说,千寻在这一段神奇之旅中经历了亲情、友情和磨难的洗礼,就像最终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千寻”一样,完成了一种自我的找寻,找到了一种生存的意义。

就这部作品,宫崎骏说:“这是一个没有武器和超能力打斗的冒险故事,它描述的不是正义和邪恶的斗争,而是在善恶交错的社会里如何生存学习人类的友爱,发挥人本身的智慧,终于千寻回到了人类社会,但这并非因为她彻底打败了恶势力,而是由于她发掘出了自身蕴含的生命力的缘故,现在的日本社会越来越暧昧,好恶难辨,用动画世界里的人物来讲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这就是我制作电影时所考虑的” [3] 。千寻在冒险中得以成长和蜕变,找回了最初的自我。

2.2. 生命的价值——《魔女宅急便》

《魔女宅急便》塑造了一个拥有魔力的女孩。在一个满月之夜,骑着一把扫帚,带着一只黑猫,十三岁的琪琪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魔女。按照祖传的律法辞别父母,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城市独自修行。《魔女宅急便》的故事由此展开。历经几番周折后,琪琪在一个海边小镇的一个简陋阁楼安了家,最后利用自己的魔力和可以飞行的本事,做起了替人们递送东西的业务,成为了一个空中小魔女。

“我们都是流浪的孩子,只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看到属于自己的城市”,琪琪对黑猫诉说,也就是对自己的私语。当琪琪开始烦恼忧虑,并感到孤独的时候,她大病了一场并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影片中琪琪乘着风试着再次飞起时,跌倒过,沮丧过,哭泣过,甚至摔坏了自己的魔法扫帚。最后在朋友蜻蜓有生命危险的紧急关头,琪琪终于克服了自己的心理弱点,再次飞上了蓝天,挽救了朋友,也最终完成了个体的成长 [4] 。琪琪慢慢融进了这个看似冷漠,实则热情的小镇,用善良和真诚结交了朋友蜻蜓,用勇敢和坚强处理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在生活中渐渐的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在空中画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成长总是痛苦与快乐的交织。宫崎骏对琪琪曲折成长过程的刻画旨在告诉我们,自我迷失时有发生,但重要的是如何在迷失中重新找到正确前行的方向。他让人们从琪琪身上看到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在失败中学会思考,学会认清和肯定自我存在的价值 [5] 。

3. 反思人类文明,建筑理想人生

宫崎骏动画电影系列贯穿着生活和生存两大主题,展示了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对生命与生存意义的反思:在生活中重拾缺失的人性,追寻迷失的自我,找回生命的价值;在生命中找寻生存的价值理念,用童真之旅反思人类文明,建筑理想人生。

3.1. 理想社会

3.1.1. 战争与和平

宫崎骏往往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和平主义理念,流露出对战争的批判和排斥。耳闻目睹二十世纪二战、东西方冷战、局部摩擦和战争,宫崎骏曾有一段时间热心研究战争,并得出“只要战争开始就没有公正可言,战争中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是人类丑恶本性的上演 [6] ”的结论。

《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漫天飞舞的战争传单,天空盘旋的恐怖军舰……宫崎骏以大量画面勾勒出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影片中,哈尔对战争是冷漠和排斥的,他拒绝为皇室而战,不愿意参加杀戮。影片通过对哈尔逃避行为的处理以及战争场面的描绘来深化反战与和平的主题 [7] 。

宫崎骏对战争的认识极为深刻,在《红猪》中体现得最为突出。影片中的波鲁克因在战争中失去了挚友而对战争的行为深恶痛绝。为了拒绝参战,他自下诅咒变成了一只猪,并选择了另一种生存方式:以打击空贼集团赚取奖金为职业。波鲁克不为国家而飞,只为赏金而飞,或者说波鲁克只为自己而飞。虽然这中生存方式是与当时政府相对的,但波鲁克却仍体现作为一个反战者的和平和仁爱:即使击落对方飞机,也从不危及海盗生命;即使肉搏到不可开交,也从不展开杀戮;在与海盗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抹去了战争中的冷漠与麻木,与海盗成为朋友。在宫崎骏营造的这种另类的生存方式中,也体现了他是对战争荒谬性的反思和批判,对和谐社会的热切呼唤,同时折射出了所有爱好和平的人内心写照。

3.1.2. 飞翔与自由

飞翔是宫崎骏电影作品中的一道别样的风景,是人类心灵最初的悸动。

无论是宫崎骏的早期作品如《风之谷》、《天空之城》、《龙猫》,还是后期的《魔女宅急便》、《红猪》、《千与千寻》等,总能看见飞翔天际的优美弧线。正如宫崎骏所说“飞翔让世界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和细细品味之下的美丽”。飞翔的情结让剧情发展更加奇特丰富,让受众想象空间更加浪漫多彩。宫崎骏对飞翔做过完美的诠释:“在空中遨游,可以真实地感受到自己周围的一切。总是用户同样的视角去观看,这个世界会显得平淡无奇,充满束缚和棱角。然而,一旦改换了视角,你会觉得世界多少变得柔和起来;一旦不再墨守成规,你会看到世界多姿多彩的面庞” [8] 。

《风之谷》中,宫崎骏塑造了一个似乎天生就有乘风飞翔能力的女孩——娜乌西卡。她有着令人折服的坚强和奇异的与自然沟通的灵性。她借助飞行翼往返于家园和森林之间,沟通于自然和人类之间。在家园遭遇危险时,飞翔让她拥有非凡的救助能力。在飞行中,娜乌西卡身边是流动的云彩,身下是荒凉的腐海,透过她的双眼,用在空中垂直俯瞰大地的视角,将飞翔的快乐、自由表现的淋漓尽致。《魔女宅急便》中,飞翔是小魔女琪琪与生俱来的能力,是她赖以生存的本领。她利用飞翔帮助海边小镇的人们派送物品,传递真情。当她经历过不能飞翔的挫折后,最终发现唯有真正渴望飞翔才能让她重新拥抱蓝天。是飞翔让琪琪传递自己的信念和真情,找回成长中迷失的自我。

《龙猫》中,可爱的龙猫让梅和小月这对小姐妹拥有了一段难忘的空中之旅。在夕阳渲染的金色天际下,猫巴士载着姐妹两在田间飞奔,姐妹两欢快的笑声传遍田间。她们如愿看望了在医院久病的妈妈,完成了她们本不可能的旅行。这次难忘的飞翔对她们来说,或许就像一场梦;但细细想来,其实最好的日子,莫过于此——有亲情友情的温暖过一生。最能全方位的体现出了宫崎骏对飞翔和自由的渴望的就是《天空之城》。影片所描述的浮游在天空之中的神秘国度拉普达,穿梭在天空之中的各种多样的飞行器,让人飘浮在天空之中的神奇飞行石,都体现对纯真梦想的回归,对自由的飞翔国度的渴望。

在每一个飞翔的故事中,飞翔都赋予飞行者逃离困境和因飞翔成为施救者的能力,在这里,飞翔更是一种精神和意志的存在表现。而飞翔的象征意义就更为深刻:它象征着摆脱束缚的梦想,获得终极的自由。它是宫崎骏对于梦想的希冀,在这背后也寄托了更多的寓意与情愫。

3.2. 理想人格

3.2.1. 爱与童真

宫崎骏曾明确说过,如果让我肆无忌惮地、完全不管世俗评价及商业成就为成人拍一部电影,我一定会拍出一部你们(人类)都没活着的资格之类的作品出来。在当今以商业逻辑为主导和运行的消费时代,一开始我们为了最初的梦想而忙,渐渐的我们忙得忘了最初的梦想,有很多人都被纷繁复杂的物欲诱惑或蒙蔽了双眼,无法看清自己已经拥有的美好事物,对周围的人事物冷漠和麻木。

宫崎骏动画电影系列通过展现充满幻想的童趣,追忆天真无邪的童年,歌颂勇敢无畏的童心。影片《龙猫》中,处处散发着童真与爱,在平淡生活中流露出浓浓真情。梅一家初搬到乡下时,姐妹俩在鬼屋中时兴奋又欢快的跑来跑去的场景;雨天时在昏黄的灯光下,姐妹两撑伞相偎依等待爸爸回来的场景;邻居家奶奶在爸爸上班时照顾姐妹俩的场景;邻家小男孩在下雨时倔强又羞涩的将雨伞让给梅的场景……宫崎骏用细腻娴熟的技巧对生活化的细节进行了渲染,用深情的语调将真情与童真紧密交织,讲述了一个不失童心又充满魔幻主义的童真与爱的童话故事。

人类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却也陷入精神困境,在生活中缺失了爱。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表现内在的爱,这里的爱是对所有情感的涵盖,有朋友间的友情,亲人间的亲情,男孩女孩纯洁的爱情……这些看起来无声无形的东西,构成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宫崎骏作品以爱看待自然看待人类,这些交织的主题,加深了作品的内涵 [9] 。《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城堡因为有了爱变成的一个温馨的家,稻草人因为有了爱解除了魔咒变回了王子,苏菲因为有了爱重获了青春,哈尔因为有了爱找回了自己的心,也找到了人生价值。在影片后半段,当苏菲劝阻哈尔逃跑来避免投入作战时,哈尔的话纯粹而执着,“为什么,我逃得够久了……终于找到了我不得不保护的东西!那就是你!”同样,在《幽灵公主》中,阿斯达卡对珊的一句简单而唯美的“你真美”,在一瞬间让我们找到了爱的信念。他们共同守护森林直至牺牲生命。同样,还有《风之谷》中娜乌西卡因为对子民的爱,让她有了爱的力量,成为古老传说中的“青衣圣者”……小爱传情,大爱无疆。

宫崎骏对童真之旅的刻画也解读了当代人的沟通困境和生存意义,唤醒了人们在竞争压力和生存环境下尘封已久的童真与爱,让人们用灵动的眼发现生活之美,用纯真的心寻觅生命之情。

3.2.2.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宏伟主题。如中国古代哲学就提出了天人合一、和谐共存的思想。《周易》中说“夫天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应做到天地人三者共存,天不违人,人不违天。然而工业文明却打破了这种和谐共存的状态。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精神文明却并未与之同步。

“毁灭森林只需要一天,而用风和土造就一片森林却需要一百年” [10] ,《风之谷》讲述的就是一个人与自然沟通和救赎的故事。宫崎骏最初创作《风之谷》时的宣传标语是“热爱一草一木,与虫类交谈,驾驭风的飞鸟”。他将故事背景设置在未来世界,人类曾经的繁华被自己高度文明的产物“巨神兵”经七日之火大战后烧成一片废墟,历经千年后,腐海占据着了世界的绝大部分,那里是栖息着广大虫类的森林,少部分存活下来的人类又重新轮回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始状态。然而残存的人类希望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企图将腐海森林毁灭。娜乌西卡发现了最终的秘密,其实腐海和王虫们一直在净化着森林,阻止人类对环境的再次破坏。黑格尔说过“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在人类忽视自然力量、破坏人与自然和谐、满足一己私欲得到短暂的快乐背后,自身也陷入因生态环境失衡带来的重重危机和生存困境中,这对人类和自然来说都是一种长久的无法弥补的伤痛。

在《幽灵公主》中,人类为了生存恣意砍伐森林,开采矿石,都对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构成威胁。直至影片结束,阿斯达卡和珊仍然在各自的生活,为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法努力地战斗着。《悬崖上的金鱼姬》中,以五岁的男孩宗介和小小的人鱼公主波妞纯真无邪的爱为纽带,宫崎骏让人类母亲和海洋之母进行对话,传递了让人类在内省中唤起人类天性,找到和谐方式。在《龙猫》《天空之城》中也印证了宫崎骏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呼吁和号召。

“通过对电影中社会及人物影像的阐释,引发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启迪我们对当代影视文化的思考” [11] 。宫崎骏作为动画界的黑泽明,他用冷静的眼光审视人类生存现状,探索文明之间的冲突,在其动画电影中表达着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之心,向人类传输着自己和谐理念的价值观,尊重自然,尊重一切生命。

4. 结语

我希望自己能让他们发觉自己内心深处的美好东西,同时呼应起对整个生活的感知,那就是我的心愿了。——宫崎骏

经典作品,是能将时代精神和生命情感以及对人性人情的探索与思考相契合的。它能够引起受众共鸣,有强烈的生命感召力。动画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已有了深刻的艺术魅力。而电影对于大众而言,既像是一个不断变换着影像的画框,画框里上演着悲欢离合的人生戏剧;又像一扇窗户,汇聚了世间万物、芸芸众生和大千世界,给我们认识,也使我们接受着可能不是真理的表象;电影也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人生的沉浮和人性的善恶,人格的高尚、平庸和卑劣;电影有时又像一个似真似幻的梦,表达着我们的恐惧、创伤和无奈,也寄托着我们的希冀、期待和热情 [12] 。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正是如此,他将深邃的思想感情以真情的故事为依托,将清澈纯净的本真岁月植入到心灵深处,诱人产生一种心灵的震撼和感动,他是用一种“生”的力量在催促“心”的成长。那一笔笔色彩勾勒,或如《天空之城》空中花园的鲜明亮丽,或如《风之谷》神兽森林的深沉凝重,或如《龙猫》田间小屋的清新淡雅;那一幕幕场景设计,或如《天空之城》拉普达王国的垂直空间感,或如《龙猫》乡间田园风光的水平延伸感,或如《风之谷》的空中与腐海的上下穿梭感;那一个个人物塑造,或如《千与千寻》中历经磨难后千寻的坚毅,或如《魔女宅急便》中遭遇挫折后琪琪的坚强,或如《哈尔的移动城堡》中找到真爱后哈尔的勇敢。宫崎骏的电影,体现着一种生命的流动,纯真的本色和心灵的激荡,同时也载寓了他对生活,生命,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独特感悟与思考。

宫崎骏打造的本真岁月,似一个让我们穿梭于过去和未来的精灵,那样空灵而温顺,让我们在迷失与寻找中重拾缺失的人性,在星空与道德下建筑完满的人生。当时光停伫时,这本真岁月就似酿得芬芳的陈酒,随着轻熟的情调在岁月中流转与眼前,如同墙角径自盛开的淡雅的朵朵蔷薇,隽写的是永不凋零。

文章引用

安 雪. 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思想内涵
Connotation of Hayao Miyazaki’s Animation Film[J]. 艺术研究快报, 2017, 06(03): 19-24. http://dx.doi.org/10.12677/ARL.2017.63003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卜一丁, 张娜.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人性感悟[J]. 时代文学, 2011(1).

  2. 2. 叶渭渠. 日本文明[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88.

  3. 3. 鲁晓鹏. 文化•镜像•诗学[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1: 75.

  4. 4. 张秋红. 成长的可能性——宫崎骏动画电影主题研究[J]. 电影评介, 2011(2).

  5. 5. 十一郎. 世界动漫艺术圣殿[M]. 北京: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2: 58.

  6. 6. 薛燕平. 世界动画电影大师[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15.

  7. 7. 胡忠青.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主题与诸多元素[J]. 电影评介, 2006(12): 18-19.

  8. 8. 秦刚. 感受宫崎骏[M].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 210.

  9. 9. 薛燕平. 世界动画电影大师[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44.

  10. 10. 朱旭辉. “真善美”在吴贻弓影像中的阐释(一)[J]. 电影文学, 2011(8).

  11. 11. 朱旭辉. “真善美”在吴贻弓影像中的阐释(二)[J]. 电影文学, 2011(8).

  12. 12. 王一川. 大众文化导论[M]. 第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4-3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