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1 ( 2023 ), Article ID: 60007 , 7 pages
10.12677/ML.2023.111001

“国际锐评”中的概念隐喻及其翻译

柴同文1,何昭颖2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2西南石油大学,四川 成都

收稿日期:2022年12月1日;录用日期:2022年12月29日;发布日期:2023年1月5日

摘要

隐喻是政治类文本的一个重要语言特征,其翻译策略和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本文选取了《新闻联播》播发的“国际锐评”以及笔者的翻译实践为例,探讨了政治文本中的概念隐喻及其翻译策略。研究表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采用直译、转译和意译三种策略,以实现对喻体的保留、转换或舍弃效果。

关键词

国际锐评,贸易战,概念隐喻,直译,意译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Editorials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ongwen Chai1, Zhaoying He2

1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2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Dec. 1st, 2022; accepted: Dec. 29th, 2022; published: Jan. 5th, 2023

ABSTRACT

Metaphor is an important linguistic feature of political texts, and it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quality directly affect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This paper takes the editorials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broadcast by Xinwen Lianbo and the author’s translation practice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political text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ranslators can adopt literal, transforming and fre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o achieve the effects of retaining, transforming or abandoning metaphors.

Keywords:Editorial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Trade War, Conceptual Metaphors,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19年5月,美国对华发起了贸易战。针对美国的一系列行为,《新闻联播》“国际锐评”播发了多篇评论,以尖锐、犀利的刚性评论话语有力回击了美国的挑衅,同时也彰显了中国态度,鼓舞了民心。

“国际锐评”以“国际视野、中国立场、民众关注”为定位,以国际政治、财经、军事、科技等题材为主要话题,打造时效强、观点锐、语言活、形态丰、互动多的原创国际时事评论。从话语类型上来说,“国际锐评”具有明显的政治话语的语体特征:篇幅短小、言简意赅,直截了当。尤其善用隐喻,这是政治话语的一个重要谋篇策略 [1] [2]。仅以“国际锐评”中的两个句子为例:

1) 对于美方发起的贸易战,中国早就表明态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面对美国的软硬两手,中国也早已给出答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经历了5000多年风风雨雨的中华民族,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不过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道坎儿,没什么大不了,中国必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斗出一片新天地。

2) 无论外部风云如何变幻,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美国下一步是要谈,还是要打,抑或是采取别的动作,中国都已备足了政策工具箱,做好了全面应对的准备。这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

如下划线部分所示,上面两段文字中出现了多个隐喻:如“贸易争端是一场战争”、“和谈还是断交就如开门关门”、“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如恶劣天气”、“困难如路障”、“中国经济如大海般开阔、稳固”以及“不利因素就是坏天气”等等。

由此,本文拟在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选取2019年5月至8月《新闻联播》播发的多篇“国际锐评”作为原文本,在识别和统计概念隐喻的基础上,以笔者的翻译实践为例,探讨这些隐喻的功能及其翻译策略。本文聚焦以下两个问题,1) “国际锐评”倾向使用哪些概念隐喻类型?2) 在翻译这些概念隐喻的过程中,译者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翻译原则,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为什么?

2. 概念隐喻理论简介

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一个研究热点。这一概念首先是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来的 [3]。在他们看来,“隐喻在很大程度是概念性的: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经历以及每天做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隐喻的” [3];隐喻的本质就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概念域的系统映射” [4]。其中,这个具体的概念域被称作“源域”(source domain),抽象的概念域被称作“目标域”(target domain)。两者的系统映射如表1所示 [5]。

Table 1. Systematic mappings of love is a journey

表1. “爱情是旅程”的隐喻系统映射

在“爱情是一段旅程”这一个概念隐喻中,属于旅程的所有要素,如“旅行者”、“交通工具”、“旅程”、“行程”、“旅途中遇到的困难”、“旅游路线”、“目的地”等均向属于爱情目标域的“恋人”、“恋爱关系”、“恋爱中发生的事情”、“恋爱关系进展情况”、“恋爱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恋爱中的选择”以及“恋爱的共同目标”等要素发生系统性映射。

概念隐喻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结构隐喻(structural)、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3]。其中,结构隐喻是指用一个概念来构建另一个概念。例如,在“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隐喻中的时间概念就是通过金钱来构建和理解的;方位隐喻是通过空间或者方位概念,如上、下、前、后等来理解非空间概念。如“高兴为上”(HAPPINESS IS UP)、“控制为上(CONTROL IS UP)”;本体隐喻则是通过物体和物质来理解和描述人的感情和经验,如我们可以把“通货膨胀”这个概念通过“实体”来表征,所以就有了诸如Inflation is lowering our standard of living的表达 [3]。

3. “国际锐评”中的概念隐喻

根据概念隐喻理论及其相关概念,我们以源域作为概念隐喻的判断标准,对2019年5月至8月央视《新闻联播》播发的30篇“国际锐评”中所出现的概念隐喻进行统计和分类。统计发现,这些“国际锐评”中主要使用了5种类型的概念隐喻:自然现象隐喻、战争隐喻、旅途隐喻、人体隐喻以及生活隐喻等 [6]。其中,自然现象隐喻、战争隐喻和旅程隐喻是结构性的,而人体和生活隐喻则是实体性的(因方位隐喻较少,本文不予探讨)。具体情况,详见表2

事实上,战争隐喻一直贯穿“国际锐评”的始末。在这里,中美贸易之间的摩擦和争端被形象地建构为“战争”这一概念,一方面,有助于大家正确理解中美贸易争端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也明确了中国的立场和态度。其次,自然隐喻也占据了大量的篇幅,在这里,中国经济被建构成大海,而诸如美国的破坏和阻碍被描写成风浪、风风雨雨和水花等。最后,旅程隐喻、人体隐喻和生活隐喻的使用也非常形象、到位。

Table 2. Concept metaphors in editorials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表2. 国际锐评中的概念隐喻

4. “国际锐评”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

按照奈达的观点,翻译的本质就是“在接受语中寻找和原语信息尽可能按近、自然的对等话语,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 [7]。同时,考虑到隐喻的特殊功能和价值,在翻译“锐评”中的隐喻时,应该遵循下列原则:保持留喻体意象,力求译文能够体现原文隐喻的功能;接通英汉隐喻的关联文化内涵,力求两种文化的顺利转换;选择易于读者理解的表达方式,确保译文的可读性 [8]。

基于上述翻译原则,并结合本文的翻译实践,我们总结了“国际锐评”中隐喻的三种翻译策略:直译、转译和意译 [9]。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4.1. 直译法

直译是最常用的翻译方法之一,采用直译法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完整保留原文喻体的形象,以免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或者错误。例如:

3) 这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

该句是“国际锐评”中的一个经典语句,也是自然隐喻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经济比喻成一片“大海”(与“小池塘”形成鲜明对比),把类似美国贸易战等外部的干预和阻碍看做是“狂风骤雨”。“狂风骤雨”对“大海”来说破坏性不大。同时,“大海”、“小池塘”和“狂风骤雨”都是读者耳熟能详的概念,而且目的语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喻体形象。因此,我们将“大海”、“小池塘”和“狂风骤雨”分别翻译成vast ocean, small pond, wind and storms,以保留原文隐喻的形象。译文如下:

译文:As President Xi Jinping said, “Chinese economy is not a pond, but a vast ocean. Big winds and storms may upset a pond, but never an ocean. Having experienced numerous winds and storms, the ocean will still be there!”

此例采用保留喻体的翻译方式,直接、清楚地表达了中国人民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再看一个“战争隐喻”的例子:

4) 对于贸易战,中国早就表明态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面对美国的软硬两手,中国也早已给出答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在例(4)中,“战”和“打”(共重复出现了4次)把中美贸易争端建构成了一个“战争”的概念,即CHINA-U.S. TRADE IS A WAR。这一隐喻贯穿整个“国际锐评”的始末,使用频率极高。同时,文献综述显示,“战争隐喻”在政治话语经常使用的谋篇策略之一。同样,我们采用直译的方式保留这种意象和意义。请看译文:

译文:For the trade war, China has long made its position clear: We prefer not to fight, but it not means we are afraid to fight. We shall fight when it is necessary. Faced with the hard and soft tac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has long given the answer: Talk? The door is open. Fight? We will fight to the end.

在这里,四个“打”字被直译成了fight,而且“奉陪到底”也被意译成了fight,开门见山,表述直截了当。这五个fight并列,既还原了原文本的气势,加强了语气。它不是中国对美国攻击的无端回应,而是中国在向美国和全世界宣布,中国鼓励和平、互助、互利、发展,但也随时准备与霸权主义作斗争。再如,

5) 美国如此好战,却反诬中国“不是和平政权”,如果美国某些政客抱着霸权思维不放,奉行强权政治、到处欺负恐吓他人,充当“搅屎棍”,那么迟早要被21世纪全球化文明社会所抛弃。

原文中的“搅屎棍”为中国文化特有的表达,把美国某些政客“故意煽动是非”的行径刻画地生动形象。因此,在翻译中,我们将其直译为stir up the mess,完全保留了原文的喻体形象。译文如下:

译文:The U.S. is so belligerent, but it accuses China of being “not a peaceful regime”. If some U.S. politicians cling to hegemonic thinking, practice power politics, bully and intimidate others, and act as “stir up the mess”, they will sooner or later be abandoned by the 21st century globalized civilization.

4.2. 转译法

有时,源语言中的喻体形象在目标语中并不常见,但是目标语中存在另一个与原始隐喻意义完美匹配的隐喻。此时,我们就可以采取转译法,将原文中的隐喻转换成本地语言中具有相似性的隐喻。例如,

6) 如果美方一些人仍然沉迷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幻想,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中方的奉陪到底。

本例中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属于中国文化特有的隐喻表达,如果直译成only state officials are allowed to set fires and people are not allowed to light lamps,效果不好。但在英语文化中,却有这样一个表达:one may steal a horse while another may not look over the hedge (汉语意思是“有人可以偷马,其他人连往马槽里看一下都不允许”),可谓跟原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们将其转译如下:

译文:If some people in the U.S. are still indulging in the fantasy that “one may steal a horse while another may not look over the hedge”, they will have to wait for the Chinese side to the end.

再如,

7) 他们只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竟然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污蔑为“债务陷阱”,满嘴跑火车。

在汉语里,“满嘴跑火车”指的是一个人说话没有依据,并且不负责任。这里喻之某些美国政客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不负责任的污蔑。在翻译时,我们将其转译为a load of crap,符合目标语的隐喻表达习惯。如果使用拼音manzui paohuoche,或者直译为your mouth is a runaway train则让人不知所云。译文如下:

译文:They can only measure the gentleman’s heart with the heart of the villain, actually regard “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 as “debt trap”. That’s a load of crap!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下面例(8)中“泼脏水”的翻译。“泼脏水”在汉语里的意思是对人造谣污蔑、刻意重伤。如果直译成splash dirty water on sb. 意思基本清楚,但不够准确、形象,也会影响目标语读者的理解。所以,我们采用转译法,将“脏水”的喻体转换为mud,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试比较:

8) 美国某些政客认为中国发展的目的是谋求争夺世界霸权,要么是对中国国情最大的误读,要么就是“泼脏水”。

译文:Some US politicians believe that the purpose of China’s development is to seek world hegemony. This is either the biggest misreading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r “throwing mud”.

类似地,原文中还出现了“一道坎儿”、“藩篱”、“绊脚石”和“遮羞布”等隐喻性表达,在翻译中,我们都可以将它们转译处理。

4.3. 意译法

翻译中我们还会遇到一种隐喻,它在源语中是存在的,但在目的语中是没有的,需要借助本民族的文化或者历史背景来理解,但加注解释又比较麻烦,此时,只能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对原喻体形象做舍弃处理。具体到“国际锐评”类政治文本,丢弃隐喻的可能原因是:某些隐喻显然与此类文本的写作特征不符;某些隐喻已经十分传统,保留的必要性很小;有些隐喻已经归入了词条,很难意识到它们的独立存在等。先看下例,

9) 这些怀着“怨妇心态”的美方人士,看人发展就心态失衡,使出各种损招阴招扎“轮胎”。

本例中的“怨妇心态”和“扎轮胎”均是非常地道的汉语表达,用来描写那些心态失衡的美方人士。在翻译中,如果采取保留喻体的翻译方法,把“怨妇心态”译成a female who is full of complaints,把“扎轮胎”译成slashing tires,译文就会显得机械、晦涩。此种情况下,我们舍弃原来的喻体,采用意译的表达方式。译文如下,

译文:Those “green-eyed monsters” in the US have an unbalanced mentality when they see other people’s development and resorted to all kinds of damaging and negative moves to take revenge.

再如,

10) ……美国的一些政客不惜信口雌黄、指鹿为马,对中国极尽污名化之能事……

译文:…some U.S. politicians have spared no efforts to stigmatize China arrogantly and randomly from…

“指鹿为马”这个历史典故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它喻指那些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行径。若保留喻体,将其译成point to a deer, and call it a horse则让人倍感晦涩、生硬。因此,我们直接将“鹿”和“马”的形象舍弃,意译为stigmatize,与原文中的“对中国极尽污名化之能事”形成呼应。另外,这个历史典故已广为人知,其隐喻义已经本失去。若刻意翻出“鹿”和“马”,一方面,语句冗长,也不符合政治类文本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历史文化因素浓重,西方读者不易接受,就失去了翻译的价值。再看一例,

11) 如果美方一些人仍然沉迷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幻想,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中方的奉陪到底。

在上文中,我们探讨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转译策略。事实上,类似的表达也可以采取意译的处理方式。试比较:

译文:If some people in the U.S. are still holding a typical double standards by forbidding others to do what it is doing itself, they will have to wait for the Chinese side to the end.

5. 结语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概念性的。隐喻在政治文本中的使用比较频繁。本文以“国际锐评”为语料,在统计其中所涉概念隐喻类型的基础上,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了这些隐喻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研究发现,锐评隐喻的翻译大致可采用三种策略:1) 当英汉两种语言可以找到对应的喻体概念时,采用直译法保留原喻体形象;2) 当目的语文化没有与原文相一致的喻体概念时,采用转译来替换原文的隐喻形象;3) 当原文的隐喻表达为本民族文化所特有,或者该隐喻形象已经被大众普遍理解和接受,可以选择意译的策略。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具体选择哪种翻译策略,需要译者根据具体翻译任务、目的语受众以及话语的表达方式等因素来做出选择。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教改项目“学术研究生语言学类课程群思政建设”阶段性成果。

文章引用

柴同文,何昭颖. “国际锐评”中的概念隐喻及其翻译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Editorials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1): 1-7.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001

参考文献

  1. 1. 张志慧. 以喻为剑, 震撼人心——5月13日《新闻联播》国际锐评“有目的隐喻”探究[J]. 台州学院学报, 2020(4): 59-63.

  2. 2. 边海波. 电视新闻评论的政治话语特征分析——以央视《新闻联播》“国际锐评”为例[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1(8): 108-109+135.

  3. 3. Lakoff, G. and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ondon.

  4. 4. Lakoff, G. (1993)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In: Ortony, A.,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https://doi.org/10.1017/CBO9781139173865.013

  5. 5. Evan, V. and Green, M. (2006)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Edinburgh.

  6. 6. 朱晓敏, 曾国秀. 现代汉语政治文本的隐喻模式及其翻译策略——一项基于汉英政治文本平行语料库的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36(5): 82-86.

  7. 7. Nida, E.A. and Taber, C.R. (1969)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E. J. Brill, Leiden.

  8. 8. 刘法公. 谈汉英隐喻翻译中的意象转换[J]. 中国翻译, 2008(6): 47-51.

  9. 9. Newmark, P. (1988)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UK.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