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Journal of Historical Studies
Vol.2 No.03(2014), Article ID:13777,4 pages
DOI:10.12677/OJHS.2014.23006

Theory of Lu Xun’s National Backbone in Today’s Society

Aiguo Yan, Jianguo Chen, Qiang Sun

Mining Engineering Institut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Email: 930474281@qq.com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Received: May 26th, 2014; revised: Jun. 21st, 2014; accepted: Jun. 30th, 2014

ABSTRACT

Lu Xun’s national backbone may be a reflection of the spirit of an era microcosm of society, able to reflect changes in society and social progress. From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o now we have experienced feudalism, imperialism,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well-off society. In this series of social change, national backbone spiri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backbone not only comes down in one continuous line but also advances with the times, because it requires rich content to arm itself. Only when the connotation is rich, will people like to inheri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full of new vitality and charm with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oday’s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Because of the decisive role played by the national backbone, the Chinese nation has five thousand years of civilization and has continued without breaks. National spirit is the soul of the nation. People need to constantly inherit and make innovations to let the backbone transmission continue in today's society; even a humble role in the future of life can undertake the role of national backbone.

Keywords:Nation, Backbone, Nowadays, Inheritance

论鲁迅的民族脊梁在当今社会的传承

严爱国,陈建国,孙  强

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包头

Email: 930474281@qq.com

收稿日期:2014年5月26日;修回日期:2014年6月21日;录用日期:2014年6月30日

摘  要

鲁迅的民族脊梁[1] 精神可以折射出一个时代社会的缩影,能够反映出社会的变革,社会的进步。从20世纪初到本世纪经历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到改革开放、小康社会的变革,在这一系列的社会变革过程中,民族脊梁精神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族脊梁的发展不仅是一脉相承也是与时俱进的,因为它需要丰富的内涵来武装自己,只有内涵丰富了才能使广大人民去传承。同时它与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有机融合,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中华民族之所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且一直延续从未断过那是因为民族脊梁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脊梁传承能够在当今社会的延续,需要的是人们不断的去继承、创新,即使是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色在未来的生活中也能够承担起民族脊梁的作用。

关键词

民族,脊梁,当今,传承

1. 引言

上个世纪初当人民面临着三座大山[2] 压迫时,鲁迅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不朽著作,从侧面批判人性的残缺,以杂文的形式为武器全力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扭曲人性的社会和传统。民族的脊梁不是靠一个承担起来的而是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即使明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条道路是坎坷的但是作为每一位炎黄子孙有义务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民族脊梁但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他们丰富了民族脊梁的内涵,孕育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同时它扮演着角色作用能够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有利于实现“中国梦”[3] 奠定群众基础。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民族脊梁是精神中的领袖,那么民族脊梁是民族的魂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鲁迅的民族脊梁在当今社会的发展

2.1. 民族脊梁精髓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 。民族脊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道路中,争当先进、建功立业。任何时代、任何历史时期,国家的富强、民族的进步、人民的幸福,都需要一大批先进人物勇敢地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群众的榜样、社会的楷模、时代的先锋。当今中国正处于伟大变革的时代,迫切需要涌现出一大批勇于承担历史使命、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的先进人物[2] 。从伟大的毛泽东领袖到邓小平总书记再到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经历了贫穷落后、改革开放、富强民族的划时代三大跨越。

民族脊梁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在推动“中国梦”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埋头苦干的人,他们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留下自己的一份辛勤汗水;拼命硬干的人,他们为守卫祖国两万多里的边疆默默无闻的奉献着青春的热血;为民请命的人,他们为实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兢兢业业的工作;舍生求法的人,他们为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公义的法律底线不惜自己的生命。这些人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虽然他们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但是为了“中国梦”的伟大复兴进程这一共同目标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源泉。

民族脊梁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感节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涌现出更多感动中国的人物,必须涌现出更多为“中国梦”伟大复兴的英雄模范人物,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勤付出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更加的强大。《荀子》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的积累是质变的前提[3] 。只有在数量上涌现出大量的感动中国人物,英雄模范人物才能改变质量的变化。因为有了质量和数量的相互关系,所以我们的民族脊梁就能够得到继承和创新。

2.2. 发展状况

2.2.1. 新文化运动

二十世纪初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涌现出一批杰出代表人物,他们用自己笔向广大劳苦大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其中)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把文学的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人们开始追求科学与民主精神,同时倡导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教育,对传统教育和教育观念进行反思和重建,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高潮,鲁迅他们唤起中华民族脊梁的现代意识觉醒和空前的思想解放。

2.2.2.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从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启动“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这是国内媒体第一次以“感动中国”为主题评选年度人物;2003年2月14日,“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揭晓“感动中国2002年度十大人物”;2003年3月,中宣部高度评价“感动中国”评选活动及颁奖晚会,并要求把它作为一个品牌持续坚持。从举办第一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到至今的2014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这些年涌现出大量的感动中国人物,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行业,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族脊梁在当今社会传承的一种方式。

2.2.3. 汶川地震众志成城

2008年5月12日14时27分59.5秒,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成了全国人民心中的最强音。党中央的直接果断领导,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在抗震救灾中奋不顾身的行为,所有这一切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作为民族脊梁的中国共产党魏如泰山的光辉形象[4] 。人民军队第一时间投入抗震救灾工作,空降兵从5000米高空舍身一跳。全国各族人民自觉组织抗震救灾活动,各个地方举行一系列了情系汶川物资筹集活动,这些物资第一时间运送到灾区。中华民族这个多难的民族因为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震救灾,所以使民族的脊梁再次得到升华。

3. 民族脊梁在当今社会中的角色

3.1. 政府实行民族脊梁的角色

随着近年来政府的透明度更加清晰,政府的公信力[4] 也逐渐提高,这项措施更加有利于服务人民这一根本宗旨。政府扮演着角色更加民主化,科学化使各种政策、方针的制定能够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政府的决心,代表着为民请命的决心。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人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起,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重要使命共同奋斗。首先为保证自己队伍的廉政建设中央对地方先后进行了两次巡视。自2013年5月起,中央20个巡视组已开展两轮巡视工作,共巡视11个省份(湖北、内蒙古、重庆、贵州、江西、吉林、山西、安徽、广东、云南、湖南);9个单位(水利部、中国出版集团、中储粮总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人民大学、商务部、新华社、国土资源部、三峡集团)。据不完全统计,从各地开始被巡视起,在中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案件查处”栏目发布的消息中,有13个被巡视地的82人被查处,其中9人为省部级官员。其中,党政官员51人,人大和政协20人(其中人大7人、政协13人),企事业单位11人[5] 。两轮的巡视工作明确的指出政府对廉政建设的决心同时也是扮演脊梁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

3.2. 学校实行民族脊梁的角色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同时也是标志着时代进步的缩影。鲁迅日本留学回来后先后在中学、大学任教,他在学校的演讲给广大师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也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他影响着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青年学习份子,他们是整个民族的中流砥柱,能够改变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他们拥有自己的热血和冲动同时拥有自己的丰富知识来武装自己,在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这个时代是否在进步。

学校的教师也是脊梁,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一个学校的学习氛围还是生活氛围跟老师是息息相关的。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育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如何去做人,如何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栋梁之才。正是因为他们孜孜不倦的教导,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推进了社会文化的进步。

4. 民族脊梁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价值观中有一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除此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将人心聚集,可以让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团结起来,民族脊梁作为一个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然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同样的发展趋势,同样也可以说逐渐与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到了荣辱观、民主、自由、平等。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我们祖国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路线,我们提倡民主自由,人人平等,我们提倡赏罚分明,这在我们民族发展到今天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的名族在历史上经历了不同磨难,然而这些磨难并没有使我们的民族从此在人类史上消失,而是越变越强大。

民族的脊梁,在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我们的民族脊梁只有越来越强壮,我们的民族才可以变得越爱越强大,民族的脊梁在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梦想的路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如今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是一个对社会主义考验的时候,随着我们国家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国际上很多国家加大了对我国的关注度,钓鱼岛、南沙群岛问题等等。但是无论怎么样,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有着坚决的态度,这种态度是我们民族尊严的体现,是我们这个民族所有人民共同的心声,在这点上使我们的民族脊梁变得更加强壮,只有我们的民族脊梁变强壮了,我们才可以更好的挺直腰板站在这个错综复杂的国际舞台上。另外,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我们的祖国会评选出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些人物不是主体,而是一个代表,他们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学习的榜样,这些都代表着我们民族脊梁在逐渐变得强壮,我们的民族将越来越强大。

5. 民族脊梁是中华民族的魂

我们常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的中华文化持续如此之久呢?——是中华文化的力量,而中华文化的力量又集中体现在中华精神之上,中华精神绵织在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之中,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中华精神的支柱,而民族精神实际是民族脊梁的核心体现,民族脊梁就是中华的魂,中华之魂是民族之魂,一个伟大的民族,没有了他的魂魄,就如一个人失去了魂魄一样,将变成一个行尸走肉,萎靡不正,到那时没有外国的侵略他也将自己走向灭亡。所以中华民族必须有他的中华之魂,民族的脊梁变得强壮了,他的魂魄将变得具有压人的气势,如同一把宝剑。上好的宝剑,剑未完全出鞘,剑气已经将对手杀灭。

西方国家,他们也许没有我们这个民族所拥有的上下五千年文化,以及她所透露出来的那一强壮而不可磨灭的民族脊梁,但是他们拥有坚定的对“上帝”的信仰。这个就是他们的核心价值,是任何人不可对之剥夺、侵害、污辱的。正如同我们的民族精神,任何力量都无法将之毁灭,正是因为他们拥有了对“上帝”的绝对信仰,他们才觉得上帝会对他们无比的眷顾,他们四处征战,他们无不认为自己是“上帝”的最佳选民,他们认为他们肩负着传播“上帝的福音”的历史责任。在历史的舞台上,他们为了这一信仰似乎将脚印印在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中华民族虽然没有这种信仰,但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民族的脊梁始终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众所周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与该民族能否坚持、弘扬本民族的精神关系重大。经历了数千年风雨沧桑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发展历程中不断显示出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她有着非常坚硬的民族脊梁,这种民族脊梁是使她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这种强大的民族脊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正是这一民族脊梁使我们伟大的祖国虽然历经沧桑,但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脊梁是中华民族的魂,中华民族是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这个庞大的群体里,处理好自己的内部事情已经非常不易了,何况还要面对时刻变化的国际环境。然而即使如此我们的祖国仍然发展了上下五千年,当然还在继续向前发展,也必将变得更加强大,是什么让这样一个庞大的民族在不断变化的历史之中屹立不倒呢?是我们伟大中华魂,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强壮的,是笔直的,是可支撑天地的。

6. 结束语

民族的脊梁那是人们心中的精神脊梁,民族的脊梁变强壮了,我们中华儿女的脊梁才可以变得强壮,只有中华儿女把我们的民族脊梁变挺直了,我们的民族才会有不一样的气息,才可以更好的发展,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在历史舞台上的支柱,那么中华的民族脊梁就是中华的支柱,这根支柱变硬了,我们的民族就更加强大了。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鲁迅 (2012) 鲁迅全集(第六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

  2. [2]  民族脊梁编写组 (2009) 民族脊梁. 人民出版社, 北京.

  3.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 (2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4. [4]  陈新汉 (2008) 魏如泰山的民族脊梁. 文汇报, 5, 30.

  5. [5]  新京报 (2014) 两轮巡视82人落马. http://www.bjnews.com.cn/feature/2014/04/04/311819.html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