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Anthropology
Vol.04 No.04(2016), Article ID:19018,5 pages
10.12677/MA.2016.44005

Levi-Strauss’s Worry

—A Review of Race and History, Race and Culture

Xiameng Tian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Received: Oct. 29th, 2016; accepted: Nov. 20th, 2016; published: Nov. 23rd,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Race and History, Race and Culture is a monograph which Levi-Strauss wrote for the discussion of racism. In this book, Levi-Strauss not only analyzes the essence of racism, but also demonstrates the true meaning of cultural diversity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human civilization. Levi-Strauss argues that the most significant meaning of cultural diversity is to remain multiple possibilities for human civilization. Moreover, people should also try their best to keep the cultural diversity from the evasion of aggressive modern civilization.

Keywords:Levi-Strauss, Race, History, Culture

列维·施特劳斯的忧思

—解读《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

田夏萌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收稿日期:2016年10月29日;录用日期:2016年11月20日;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3日

摘 要

《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是列维·施特劳斯针对种族主义进行探讨的著作。在该书中,列维·施特劳斯不仅对种族主义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还向读者展现了文化多样性的真正内涵及其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列维·施特劳斯指出,文化多样性的最大意义在于让人类文明得以存在多种不同的可能性,而人们也应当避免这种多样性为强势的现代文明所抵消。

关键词 :列维·施特劳斯,种族,历史,文化

1. 引言

列维·施特劳斯及其思想是很多人探讨的对象。在许多学者看来,列维·施特劳斯似乎一直专注于神话以及人思维内在结构,对现代社会中的种种现实问题却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关注。但事实上列维·施特劳斯对于现代社会同样抱有深切的关注。《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便是他以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种族主义为对象进行探讨的作品。这本仅百余页小册子实际上是由列维·施特劳斯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邀针对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问题所写的两篇文章整合而成。在此书中,列维·施特劳斯对种族的本质以及当下人们所号召保卫的文化多样性的真正内涵有着清醒而独到的理解。从这一理解出发,列维·施特劳斯更对当前西方社会对文化多样性的破坏人类文明的命运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2. 种族与文化:文化的中心主义与多样性

在《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里,列维·施特劳斯直接了当的指明,长久以来的反种族主义运动搞错了对手:“我们固然知道何为文化,但我们并不清楚何谓种族” [1] 。经过了对种族主义的各种讨伐与批判,“种族”即便在生物学上也成为了过气词汇,而任何关于文化问题的讨论似乎都被禁止与种族挂钩,否则必然被视为存在种族主义的倾向。但事实上,“种族”与“文化”之间未必就界限分明,它们在本质上可能并没有什么差别。

在列维·施特劳斯看来,种族自其产生之日其就根本不是一个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概念,其自始至终都是一种“文化中的一个功能” [2] 。在《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中,列维·施特劳斯指出所谓种族其实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他甚至还为因被奉为种族主义之父而饱受批判的戈比纳做了辩解。他认为连戈比纳自己都明确强调:“种族”其实只是一个不可被观测的概念,其只是作为论证历史、文化的多样性的过程中的一个先决条件而存在 [3] 。事实上,当人们在为那个种族更具有优势而激烈辩论时,他们所讨论的“种族”不过是披着一层生物外衣的文化而已。当前的种族主义背后所折射的,其实是文化自有的一种中心主义倾向——在某一文明觉得自己的力量要大于其他文明的力量之时,这些所谓的优势与成功让他们沾沾自喜,并且开始寻找认为自己的成功与自己的基因的必然的联系,从而确认自己的优势是来源于先天的。

认清种族观念背后的文化中心主义对于我们了解种族主义的本质尤为重要,而这种中心主义与恰恰与人们所誓言要去捍卫的文化多样性之间事实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确,文明的延续需要依靠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沟通,而文化多样性也是使人类文明“得以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4] 。但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意味这文化的平等性。因为任何文化若想获得一种优越感,也只能从与其他文化的比较当中获得。这是事实上也正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我们对陌生的生活方式、信仰或思想的总是有一种天然的排斥。这种排斥也让人们坚信自身的优越,从而获得对自我的认同 [5] 。简而言之,文化多样性的最大意义在于为文化中心主义提供了土壤。因此,在列维·施特劳斯看来,单纯的宣扬文化平等而不去认识文化多样性的真实内在是无法真正让人们认识到种族主义的本质的。而且,这样也无法解释为何西方文明在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其他文明似乎依然处于落后以及“原始”状态中的问题。现代社会科学与理性在这个问题也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给我们提供太多帮助,而且对于科学与理性的滥用反而会导致一种“运用不当的进化论”,即那种将在生物学上具有可行性的进化论思想简单的照搬到人类文化的研究上来的做法。这种披着科学外衣的进化论往往就会将几个完全不相关的文化进行时间上的勾连,从而将真正的文化多样性掩盖进化的单一路线之下。在这种进化论的描绘下,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无论如何巨大,它们最终也只会走向统一归宿。社会进化论就如同一颗涂了毒药的苹果,看似诱人却充满这危险,其在将文化统归至一起时也彻底消解了文化的多样性。

3. 种族与历史:“积累”与“静止”的文明

如果说社会进化论对不同文明“先进”与“落后”的解释有着极大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释不同文化间在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在列维·施特劳斯看来,当前世界一些文明貌似“先进”,一些文明看似“原始”的根本原因并非是因为它们处于同一发展路线的不同阶段,而是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些文化选择积累历史,进而构建其繁复的文明体系;另一些文化则似乎缺乏这样一种能力,使得每一次改革与创新的成果并没有“朝着同一方向,而是消失于一种波流” [6] ,进而使自身以一种看似“静止”状态沉淀于历史的长河中。

在书中列维·施特劳斯打了一个比方用来解释不同文明的“积累”与“静止”状态:若是两列火车平行行驶且速度相同,可能其中一列火车上的乘客可以轻松的观察到另一列火车内的情况,而若是两列火车速度相差极大,两列火车可能仅在一瞬间交错而过,对于列车上的人们来说可能什么也观察不到 [7] 。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很多文明“仅仅因为我们不相像” [8] ,而被视为是一种“静止”甚至与落后的文明。事实上,所有文明自诞生之日开始就在不断的积累知识与技艺,只是有一些文明的积累过程是无法现代文明的标准来进行测度。但是,每个文明自有一套评判自身以及所有与自己不同的文明的地位的标准,不同的标准对于“优越性”有着不同的理解,自然在这些不同标准下所进行的竞赛自然也会有不同的优胜者。那些被认为是“幼稚”、“原始”的一些文明之所以获得这样的地位,原因可能并非产生于它们自身,而更多的是在所谓的先进文明所构建的体系中,这些文明给放在了较低的地位而已。列维·施特劳斯提醒我们:即使是那些在现代人眼中看起来原始的文明也同样对人类做出这不可估量的贡献。很多媒体总是去渲染那些“原始社会”中的高婴儿死亡率以及低下的生产效率,但这其实并没有反映出那些“原始社会”的真实状况。这些文明只不过是通过一些特定方式与所处的环境达成了平衡,而他们对生命、对人与自然也与现代社会有着迥然不同的理解。在这些貌似落后的文明中并不会单纯的认定,人类对自然就有着决定性的主宰,而人与自然之间更应该是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只是很不幸,现代文明对于这一关系仍然认识不清,对于自然与文化的关系的忽略使得人们在将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后还感到洋洋得意。

因此,列维·施特劳斯文化多样性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应该是这样一种后果:即一种拥有不同标准的文明间形成的“联盟”。诚然,在这个“联盟”中这种合作形势下各个文明的地位不可能完全平等,偏见与压迫也势必不能完全消灭。但在这个“联盟”里那些处于低等地位的文明终将获得一席之地。而且,允许不同标准文明的共存事实上也为人类整体文明这不同的发展方向,而这也意味着人类不会犯下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最终导致满盘皆输的错误。可以说,各种文明走向合作似乎才是保障“世界文明”的未来的唯一方法,而这也意味着文化多样性即使无法带来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平等,其仍有让我们为之努力捍卫的价值。总之,各个文明保持完全平等无异于一句伟大但却不可能的空话,文化多样性的本身就决定了那种等级制的存在,在列维·施特劳斯看来这也是人类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西方文明所标榜的优越性在列维·施特劳斯看来是尤其需要我们所警惕的。在他看来,西方文明不是第一个,也并非是最后一个希望将自身标准凌驾于所有文化之文明 [9] 。而让西方文明引以为傲的于近百年间所积累的技术优势在列维·斯特劳斯的分析中也并不足以证明它的优越性。因为这种由科技所引起的“巨变”若置之于整个人类的演化历史之中仅仅只是一个非常小的部分,而我们在确证它对人类生活的意义之前也应当保持谨慎的态度 [10] 。不过,令列维·施特劳斯感到忧虑的是,在技术以及物质发展水平已让西方文明过于强大,这也使其有了改变文化多样性格局的能力。这种对文化多样性的威胁已变得愈加严重,而西方文明的快速扩张很有可能最终反过来将它自己吞噬。列维·施特劳斯在本书中更多只有表示无奈,因为他看到当前科技、人口的爆炸性增长造成的破坏可能已经根本无法挽回,但现在人类依旧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而不知反思,而在未来人类从中醒悟并能否做出有利于自身改变,谁也无法预知答案。

4. 列维·施特劳斯的忧思:人类文明的出路

作为列维·施特劳斯少有的直接针对现代文明以及热点问题的著作,《种族与文化,种族与历史》自有其值得后人仔细咀嚼的价值。通读此书,我们可以发现该书浸透着一种列维·施特劳斯式的对现代文明的忧思:他一方面指出种族主义背后的文化中心主义其实正是文化的一种本性,从而使得不同文化间真正的平等永远无法实现。一方面又更担忧现代化文明对于文化多样性的侵蚀。在本书中他也告诫那些正享受这现代化成果的人们:我们需要重新评价那些被视为是落后与原始的文化对我们的意义。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并不是他们落后了,而是我们在一条不知归宿的道路上走得太快,快到让我们连反思的余地都没给没有留下。

列维·施特劳斯将种族主义视为是一种文化问题。在他看来,保卫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就要去实现文化之间的平等,而应是要求人们不要仅仅采用单一的评判标准去要求所有文化。列维·施特劳斯也从不指望文化平等真的能够实现,他所期望的,是人们至少应该肯定其他生活方式对人类文明的意义。而他也试图告诉世人:技术革命以及现代社会并不一定就是人类的最终归宿,那些“原始”的“无历史社会”生活也其实未见得有多么糟糕。在《结构人类学》中列维·施特劳斯就已为人们证明“在技术经济水平低下的社会何以能够带来舒适感与充实感” [11] ,而在《种族与历史》中他则指出所谓“原始”和“静止”其实也不过是某一文化试图以自己的标准来给另一些文化时强行带上的帽子而已。列维·施特劳斯究其一生试图在进入“原始”社会的那些深层结构,并且想证明那些看似停止、混沌的原始文化同样也有历史的积淀,只不过是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些历史并不符合现代社会,或者说是西方文明的历史观而已。事实上,列维·施特劳斯试图将历史和文化视为是如同物理学的“熵”一样的概念,即其历史以及文化“只能朝着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无序的方向发展——不是一个方向,而是各个方向” [12] ,无论是历史还是文化,其发展都是复杂化、无序的多项发展。因此,任何在理论上以单线的理论架构来将涵盖一切历史、文化的尝试中奖归于失败。可惜的是,列维·施特劳斯看到了绝大多数学者们一直在干这种不可能的事情,而在他们的解释框架下,凡与西方文明相异的文化被称作是落后的、静止的以及缺乏勤奋精神的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列维·施特劳斯可以说是西方文明下的一个“独醒者”,他一直在告诫人们这样继续忽视文化多样化的意义的后果很可能就是使人类最终在赌局中使自己成为一个破产的赌客。不过在《种族与文化,种族与历史》中,列维·施特劳斯除了警告之外并没有给我们什么出路。很有可能的是,清醒如列维·施特劳斯者在面对这样的困局时也只不过能怀有“悲哀的自我意识” [13] ,而无法找到真正的出路。列维·施特劳斯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他的思想可以让世人以一种更加符合人类长远利益的视角看待自己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他的历史观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人类当下存在的问题,但是在看到了“热社会巨大的破坏力和侵蚀力已经渗透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14] 的同时,列维·施特劳斯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这本小册子无处不流露这种忧郁。列维·施特劳斯坚信只有在维持多样化的局面下人类才有继续延续下去的可能,但当前的现代文明已经具有了完全毁坏这一局面潜力,若是最终人类整体文明文化多样性消失殆尽的话,可能全部人类也不再会有任何的生存的空间了。

文章引用

田夏萌. 列维⋅施特劳斯的忧思—解读《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
Levi-Strauss’s Worry—A Review of Race and History, Race and Culture[J]. 现代人类学, 2016, 04(04): 35-39. http://dx.doi.org/10.12677/MA.2016.44005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著. 种族与历史, 种族与文化[M]. 于秀英,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71.

  2. 2.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著. 种族与历史, 种族与文化[M]. 于秀英,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84.

  3. 3.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著. 种族与历史, 种族与文化[M]. 于秀英,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68.

  4. 4.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著. 种族与历史, 种族与文化[M]. 于秀英,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9.

  5. 5.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著. 种族与历史, 种族与文化[M]. 于秀英,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12.

  6. 6.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著. 种族与历史, 种族与文化[M]. 于秀英,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3.

  7. 7.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著. 种族与历史, 种族与文化[M]. 于秀英,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1.

  8. 8.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著. 种族与历史, 种族与文化[M]. 于秀英,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3.

  9. 9.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著. 种族与历史, 种族与文化[M]. 于秀英,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41.

  10. 10.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著. 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M]. 于秀英,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46.

  11. 11.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结构人类学[M]. 俞宣孟,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821.

  12. 12. 尚杰. 遥远的目光——读《列维•施特劳斯传》 [J]. 文景, 2009(12): 10.

  13. 13.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可悲的西方: 答意大利《再生》周刊记者提问[J]. 国外社会科学, 1983(1): 2.

  14. 14. 舒瑜. 列维•斯特劳斯的历史观[J]. 西北民族学报, 2010(5): 12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