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06 No.12(2016), Article ID:19435,12 pages
10.12677/AP.2016.612165

Folk-Conceptual Research (XI): Implicit Structure of Revolutionary Charact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Le Meng1, Chao-Hsü Lee2*, Wenjing Pan3, Lixin Zhang2, Yuzhuo Yuan2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Shandong

3School of Psycholog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Received: Dec. 10th, 2016; accepted: Dec. 26th, 2016; published: Dec. 29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approach of lexicology was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implicit structur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volutionary character” of college students fundamentally. By the enumeration characteristics method, 372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list feature terms of the “revolutionary”. The frequency from high to low ranking was got by data merging and reduction, and the top 100 words as high frequency word which cumulative frequency accounted for 75.74% of the total frequency are selected. Then, these top words with high cumulative percentage were selected to describe your own or other ranked by 1 (not completely meet) point to 6 points (completely meet).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rules of the factor analysis, with reference to the Chinese “big seven” personality theory, “revolutionary character” coding dimensions were confirmed ultimately, including the philosophy of revolutionary participation, the competence of revolutionary participation, revolutionary personality, the revolutionary sentiments and feelings.

Keywords:Revolutionary’s Character,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 Feature Listing, Factor Analysis

基于大学生人群的“革命者性格”特征的内隐结构分析——民间概念研究之十一

孟乐1,李朝旭2*,潘文静3,张立昕2,袁玉琢2

1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2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山东 曲阜

3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 武汉

收稿日期:2016年12月10日;录用日期:2016年12月26日;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9日

摘 要

本研究运用词汇学方法,对大学生的“革命者性格”特征的内隐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特征枚举法,让被试对“革命者”一词进行特征枚举,经合并整理得到100个高频词(累计频率75.74%)。以高频词为研究单位,让372名被试选择所列词语对自己或他人的描述程度并进行1分(完全不符合)到6分(完全符合)的评定,经因素分析,结合“大七”人格理论,最终确定“革命者性格”特征的编码维度,包括革命人生哲学、革命胜任力、匪戾气和革命情怀。

关键词 :革命者性格,概念表征,特征枚举,因素分析

1. 引言

“革命”一词最早见于《周易·革卦·彖传》:“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20世纪以来,“革命”概念在此基础上,吸收了通过革命将通向社会演化更高阶段的欧洲理论(何平,2003)。日本人在民治时期曾经借用汉字旧词“革命”来意译西方术语“revolution”,后来被一些流亡日本的政治家及留学生传回中国。以毛泽东为首的革命先辈,赋予“革命”以现代的含义:“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这一定义后被《辞海》采用大义。

考察文库资料发现,西方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曾从不同的角度对“革命”进行了分析。由于代表传统社会利益和意识形态的旧政权领导人往往不可能自动放弃权力,权力的转移过程就不得不通过一场革命来完成(Black, 1976),因此革命就成为从原有社会形态向另一社会形态转化程中一种带有历史普遍性的事件。“革命就是对一个社会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神话,及其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领导体系、政治活动和政策,进行一场急速的、根本性的、暴烈的变革”(塞缪尔·亨廷顿,1996)。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对革命有所分析和概括(亚里士多德,1981),同马基雅维里和查莫斯·约翰的观点相似,“人们因为希望改变自己的境遇,愿意更换他们的统治者,并且这种希望促使他们拿起武器去反对他们的统治者(马基雅维里,1985)”或“承认用暴力的手段达到改变系统的目的,更确切地说,是有意识地执行一种暴力的策略,以便完成社会结构的变化(Chalmers, 1966)”。法国群众心理学家Le Bon (1913)深入思考,认为“革命中的革命者们受到自己信仰的蛊惑,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同时,Le Bon (1913)认为“那些历史悠久,有着漫长封建传统的大陆国家具有一种刚性的文化传统”,将刚性的政治文化视为大革命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革命学”在国际学术界是一个较为成熟且有意义的分支学科,也一直是20世纪欧美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特别是20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革命学”研究在革命的定义、原因、阶段分析、后果以及研究方法论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中国则刚刚起步,近年来国内学界逐渐开始引介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但是相关介绍仍显不足,仍有许多问题未被提及或者提及较少(钱乘旦,2002;李鹏涛,2006)。人们对革命及参与革命的人物的理解一般也只局限于影视作品或者文学创作的描述当中(阿伦特,2011),在心理学领域,自社会经验论阶段社会心理学大师Le Bon (1912)描述法国大革命的著作及后来偶然出现的对列宁、甘地、托洛茨基的心理传记学著作以来,亦鲜有革命心理学的成果呈现。

正如Adnorno面对纳粹时期众多普通民众对犹太或者其他少数族裔所表现出的偏见、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他反复思考其背后的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并最终得到了权威主义人格这一解释维度。Adnorno关于权威主义人格的研究,为我们带来灵感,要想弄清革命的心理原因,理应从革命者身上入手,是否有某些人格特质是这种外显“革命者”性格特征的深层次的心理根源呢?

认知心理学中概念结构的理论(王甦,汪安圣,2001)和人格研究的词汇学方法(Wiggins & Pineus, 1989)为我们研究革命性人格概念提供了方法学模型。综上所述,本研究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对“革命者”的性格特征进行探讨,采用“特征枚举法”来收集“革命者”性格特征的词汇,并使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直观的呈现“革命者”的性格特征及其分类,从而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革命者”性格特征的内隐结构,为革命性人格概念的勾画做好铺垫。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民间概念分析的一种,在国内李朝旭和他的团队先后对法律(戴健林,李朝旭,2000)、爱情(李朝旭,徐伟,林艳艳,2006)、友谊(徐伟,李朝旭,韩仁生,2006;唐海波,李朝旭,李建伟,于福洋,2009)、荣辱(张文静,李朝旭,王晓明,2006;李霞,李朝旭,刘阳,2009)、君子(孟燕,李朝旭,姜斌,2008)、仁义(刘美婷,李朝旭,宋广文等,2009;宋广文,刘美婷,董琛等,2010)、送礼(刘佳,李朝旭,2010)、贵族气(Li, Wang, Peng, & Zhu, 2014)、理想官员(任倩倩,高峰,李朝旭,2015)、成功(李朝旭,李松清,董洪杰,潘文静,2015)等一系列民间概念的内隐结构表征进行过系统研究。

2. 方法

2.1. “革命者”性格特征词的采集

2.1.1. 被试

选取孔子故里曲阜某大学2013年心理学公选课和2013年物理系的大学生作为被试,得到有效问卷372份。其中,男生126人,女生246人。

2.1.2. 材料

210 mm × 297 mm的问卷。

2.1.3. 程序

(1) 特征词的收集

首先发放问卷,请被试以“革命者”为核心词,尽可能多地依次列举出“革命者具有的典型特征”的词汇,并要求需独立完成。

30分钟后收回问卷材料。

(2) 特征词的录入与归类

将收集到的问卷,经编码后,采用中文版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频数统计。对搜集到的词、句进行初步筛选和整理后共得到有效信息词4550个。

(3) 特征词的简化和高频词的获得

根据词语分类的一般原则(李朝旭,徐伟,林艳艳,2006;徐伟,李朝旭,韩仁生,2006),合并并化简特征词,然后根据特征比较模型理论中的特征重要性的权重规律(Smith, Shoben, & Rips, 1974),选取前100个高频词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合并简化原则参照孟燕,李朝旭,姜斌(2008)进行,只有第(5)条修改为“含有两种独立信息的表述,为了数据分析的简洁,只保留第一个词语信息。如:自信勇敢修改为自信”。

2.2. “革命者”性格高频枚举词的因素分析

2.2.1. 被试

选取曲阜某大学2015年心理学公选课、心理学系、教育学系、数学系的大学生作为被试,共得到有效问卷503份(包括问卷一363份、问卷二140份)。

2.2.2. 材料

由于上文前100个高频词中,“广泛性(频数16)”、“时代性(频数14)”属于个体的社会性属性的范畴,与本研究目的之间没有关系,因此两问卷内容只保留除此之外的98个词语。

问卷一:请被试根据问卷中列举的98个“革命者”性格特征的高频词,按照自己的理解,选择所列词语能够描述自己的程度进行1分(完全不符合)到6分(完全符合)的评定(王登峰,崔红,2005)。

中国文化的“文饰化裁”特点会影响到个体对自己言行的控制以及对他人言行的认识(王登峰,崔红,2006)。为了有效的减弱“纹饰化裁”的影响,得到更为真实的结果,因此设计了问卷二。

问卷二:先请联想一个最熟悉的人(含历史人物),联想无任何条件限制,并在问卷最后填写关于他∕她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请被试根据问卷中列举的“革命者”性格特征的高频词,按照自己的理解,选择下列词语能够描述他∕她的程度进行1分(完全不符合)到6分(完全符合)的评定(王登峰,崔红,2005)。

2.2.3. 程序

(1) 问卷内容的收集

首先在课堂上发放问卷,并要求需独立完成。约30分钟后收回问卷材料。

(2) 问卷编号和数据录入

将收集到的有效问卷,经编码后,通过中文版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录入。

2.2.4. 数据处理

(1) 因素分析

根据因素分析的一般原则,将数据导入SPSS17.0,并进行因素分析处理,通过最大似然法提取共同因子,经具有Kaiser标准化的倾斜旋转法,旋转在28次迭代后收敛,共得到18个共同因子的模式矩阵,并对矩阵内容作进一步分析归类。然后,结合中国人人格的“大七”人格理论(王登峰,崔红,2005),对由因素分析得到的18个共同因子,进行整理和命名。

(2) 二阶因素分析

根据因素分析一般规则,通过SPSS17.0软件对18个共同因子作二阶因素分析处理,共得到4个二阶因子,并以此作为“革命者性格”特征结构的4大维度。

3. 结果

3.1. 特征词统计结果

经合并简化后最后得到4550个意义相对独立的特征词,从中选取前100个高频特征词,累计百分比达到75.74% (见表1)。

3.2. 因素分析的结果

运用SPSS17.0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和具有Kaiser标准化的倾斜旋转法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处理,

Table 1. The top 100 words and their frequencies (n = 372)

表1. 革命性性格的前100个高频枚举词及其频数(n = 372)

旋转在28次迭代后收敛。其中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值为0.95,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χ2 = 31792.49,df = 4753,Sig. = 0.00。由因素分析所得模式矩阵,得到18个因子所包含的具体革命者性格的特征词汇及各词汇在所在因子上的负荷,再参照因子所含具体词汇的内部关联度和“大七人格”理论模型对18个因子进行命名(见表2)。

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参照各特征词之间语义的内在联系和中国的“大七人格”模型(王登峰,崔红,2005),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对18个因子在理性/非理性(评分者信度0.76) (见图1)、情绪/认知/行为(评分者信度0.80) (见图2)、正/负能量(评分者信度0.82)各维度上进一步分析归类(见图3),由此得出,每一类别的项目内容内所含词汇的词频和累计百分比,从而对18个因子进行更加直观的描述。

3.3. 二阶因素分析的结果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具有Kaiser标准化的倾斜旋转法对18个因子进行高阶因素分析处理,旋转在6次迭代后收敛,其中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值为0.86,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χ2 = 3710.77,df = 153,Sig. = 0.00。得到4个二阶因素,参照各特征词之间语义的内在联系和中国的“大七人格”模型(王登峰,崔红,2005;王登峰,崔红,2006),最终确定“革命者性格”特征的维度编码表,如表3所示。

4. 讨论

4.1. 革命者性格的维度分析

Allport认为,对整个文化中所积累的关于人格特点的知识、经验、领悟和智慧进行分析,应能发现人格结构的特点(Allport & Odbert, 1936; John, Angleitner, & Ostendopf, 1988),为本研究的方法学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对“革命者”这一概念的特征的理解主要包括四个维度:革命人生哲学、革命胜任力、匪戾气、革命情怀。其中,革命人生哲学、革命胜任力、革命情怀这些维度中,包含了累计频数极大的勇敢、拼搏、不怕牺牲、奉献精神、敢于担当等大量积极词汇,这与儒家学者所设定的理想人格模式--广博的仁爱之心、执著的道义追求、高度的道德自觉(许波,郭增花,2000)是相符的,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诠释和展现(阎世笙,2005),正如“横渠四句”所言的儒家胸怀一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既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心中的“革命者”性格中蕴含着饱满的“内圣外王”的传统人格规范和价值理念。另一方面,革命者性格的匪戾气维度中的某些特征却与之相悖,例如“暴力尚武”因子负荷0.86,“以战求变”因子负荷0.80,这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Le Bon (1913)关于革命者具有暴力特征这一论断。

看似矛盾的研究结果,似乎更能说明“革命者”的深层次性格结构。研究采用《汉语词典》中的“革命”一词的定义来启发被试,收集革命者性格的特征词汇。结果中的革命情怀维度中所展现的民族大义、高尚情操,无不说明大学生将“革命者”在心理上更多的表征为Le Bon所说的“革命领袖”。他们心目中的革命领袖,担当民族重任、爱国爱民,解救万千民众于水火之中,其人格特质正是传统优秀价值观念的体现和繁衍,是传统文化在悠悠岁月长河中的不断积淀和升华,是一种较为良性的心理建构和人格倾向。

一阶因子在理性/非理性的归类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理性词汇包括忠义诚善、思想先进、爱国爱民、担当责任、高达无私、坚强勇毅、心胸气度7个因子,包含2982个具体特征词,累计百分比占总数的65.50%。恰如数据结果中大量理性词汇表征的这样,“革命精神并不总是被推向危险的极端,如果它不是源自情感或者神秘主义的冲动,而是源自智识,那么,它可能会成为进步的一个源泉(Le Bon, 1913)”,而且“推动这一进步的革命者绝不是乌合之众,而应该是典型的革命领袖(Le Bon, 1913)”。当然,还有一部分非理性特征是不容忽视的,包括暴力尚武、激进逆反、激情热血、杀身成仁4个因子,包含726

Table 2. The pattern matrix results of factor analysis

表2. 革命者性格的因素分析模式矩阵结果整理

个具体特征词,累计百分比为16.01%,这与法国群众心理学家Le Bon的观点相近,“事实上,群众是很难服从理性的,唯一能够对他们起作用的就是以想象的形式激发的情感(Le Bon, 1913)”,正是革命者身上这些非理性的性格特征,使得大学生心目中对“革命者”的表征中存在匪戾气维度。

Figure 1. The classification of 18 factors in the rational/irrational dimensions

图1. 18个因子在理性/非理性维度上的分析归类

Figure 2. The classification of 18 factors in the emotion/cognition/behavior dimensions

图2. 18个因子在情绪、认识、行为维度上的分析归类

Figure 3. The classification of 18 factors in positive/negative energy dimensions

图3. 18个因子在正能量/负能量维度上的分析归类

Table 3. Classify and coding schema of revolutionary character

表3. 革命者性格特征归类编码表

对18个因子在情绪、认识、行为上的分类,如图2所示,结果显示:因子激进逆反、激情热血属于情绪维度,包含具体特征词276个,累计百分比为6.06%,说明大学生对于革命者的情绪通常以激进、冲动、热血表征为主,从侧面反应了革命群众是在一种情绪膨胀的状态下参与革命活动的,这显然是个人理性分析并不充分的境况,这与匪戾气维度不无关系。因子爱国爱民、思想先进、心胸气度、忠义诚善、杀身成仁、高大无私等明显带有民族大义、高尚情怀色彩的词语被归为认识维度,包含具体特征词1372个,累计百分比为30.15%,揭示了中国传统优良人格结构在“革命者”身上的不断传递和延续。由对理性/非理性和情绪/认识/行为的归类结果,一群富有理性、对革命有宏观的民族大义考量、有果敢行动力的“革命者”形象,再加之图3中所展现的充满正能量,就这样跃然纸上,生动形象,且富生命光辉。

4.2. 革命性人格形成的理论分析

人格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影响了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马一波,2007)。陈元晖先生在其《论濡化》中指出:“文化熏陶是形成人们的性格和人格的最重要因素。……文化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基础,它与高级神经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人的心理的两根柱石(陈元晖,1990)”。不可否认,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程健乔,2010)。内圣外王含有儒家文化的两种最根本的追求,人的心性修养的至境追求和理想君王和政治的追求(朱义禄,2006)。革命者的人格品质同样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响,通过自己的心性修养与道德锤炼负担起社会责任的过程以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刘超,汪凤炎,2014),表现为高尚的革命情怀和革命人生哲学;若时下的君主和政治情形令人扼腕叹息,那么在自身具备革命胜任力的支撑下,革命者往往会采取以战求变的方式去寻求君主和政治的乌托邦。然而,历史上屡次发生的起义、革命事件似乎又给革命贴上了暴力抗争、流血牺牲的标签,一次次风起云涌、势如破竹的变革得以完成,其间涉及了许多暴力的、残酷的、匪气和戾气十足的手段和方式,这种革命特征的传承和熏陶,使得革命者在寻求理想国的进程中,不断重复这样残酷暴力的革命方式,从而使得这种匪戾气特征成为当今革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按照文化适应性假设(Bond & Yang, 1982),个体身处儒家文化的熏陶和革命文化的影响之下,那么必定选择以一种适应的或迎合当前文化的方式做出回应,并形成相对应的人格,表现为符合儒家文化理想人格模式与革命文化中匪戾气的结合,与研究结果一致。

正如Adnorno对于普通民族的偏见、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的深入思考和探索一样,他从精神分析理论中寻找突破口,提出了一种基本假设,即:一个人的政治、经济、社会信念通常构成一种广泛而又一致的模式,这种模式反映了其人格中根深蒂固的倾向(Adnorno, 2002)。基于这一假设,那些难以理解的态度、情绪和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浮出水面,深藏于个体潜意识之中的人格力量清晰地显露出来(李琼,郭永玉,2007)。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是人类祖先经验的积淀物,通过自由想象的本质变更,使得其中包含一个常项——原型。在《记忆、梦、反省》一书中,荣格就明确指出,原型是一种不可表征的、无意识的、先在的形式,千百年来,这种形式似乎是心灵遗传结构的组成部分(郑荣双,叶浩生,2011)。中国自汤武革命以来,经历过数不胜数的规模大小不一的起义、革命,这些革命经历无不沉淀为中国人世代相传的革命经验,“逢蒿直透茂松青,霜雪虽深且固根”,成为每个中华儿女内心难以抹去的一段集体潜意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革命者”可能就是体现这段集体潜意识的一个原型,他们或刚毅,或拼搏,或无私奉献,或暴戾匪气,一个个人格特质鲜明的“革命者”就这样以原型的形式储存在中国人的脑海中,千百年来世代传承。由这些原型而进行的特征联想和收集,继而抽取其中的公共特征,不失为得到中国人心目中的“革命性人格”的有效途径。

4.3. 研究的初衷及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Funder (1997)定义人格为“个人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的性格模式,在这些模式后面隐藏或不隐藏伴随的心理机制。”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核心,也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为密切的人格特征(张积家,2015)。人格结构的形成是个体遗传和所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相似的遗传和环境(包括相似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法律制度、行为规范等)下,会塑造出人们相似的人格结构以及相似的行为模式(王登峰,崔红,2000)。探索和研究“革命性人格”的内隐结构表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修复被国家和社会发展形势不断淡化甚至变异的革命历史以及关于革命的集体记忆(王宗峰,2013),将那些在传统革命经典文化中被遮掩、被忽视和被压制的凡俗性因素以人性化、性格化和生活化的形式展示出来,为革命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全面探索中国人人格的内隐结构做出必要的补充。

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了解中国革命者的人格特质,正是本研究的独特之处。此次研究仅对数百个被试提供的信息进行了初步的、较为浅显的研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革命性人格的研究方向留给我们心理学研究者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古今革命事件和当今极端事件中的革命性人格的大量体现,相当多的内容可以供我们进行后续研究。

5. 结论

(1) 当代大学生对“革命者”这一概念的特征的理解主要包括四个维度:革命人生哲学、革命胜任力、匪戾气、革命情怀。

(2) 革命者性格的特征中,革命人生哲学、革命胜任力、革命情怀,这些性格特征中,包含了累计频数极大的勇敢、不怕牺牲、创新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大无畏精神、责任感、认真等大量积极词汇,与儒家学者所设定的理想人格模式相一致。

(3) 本研究得到的革命者性格的匪戾气维度中的典型特征,如残暴、暴力、武力等,与Le Bon (1913)在《革命心理学》中对于革命者身上中具有消极特征这一论断相符。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民间文化心理学的发凡及专题研究”(批准号:15YJA190002)、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当代大学生的民间文化概念表征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课题编号:2011GG136)阶段性成果。

文章引用

孟 乐,李朝旭,潘文静,张立昕,袁玉琢. 基于大学生人群的“革命者性格”特征的内隐结构分析——民间概念研究之十一
Folk-Conceptual Research (XI): Implicit Structure of Revolutionary Charact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J]. 心理学进展, 2016, 06(12): 1304-1315.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6.612165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Adnorno, T. W. (2002). 权力主义人格.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 2. 阿伦特(2011). 论革命. 南京: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3. 3. 陈元晖(1990). 论濡化. 社会心理研究, 1(1), 4-9.

  4. 4. 程健乔(2010). 中国儒家文化概述. 文史博览: 理论, (11), 28-31.

  5. 5. 戴健林, 李朝旭(2000). 中国人法律概念的心理结构探究: 一项对词的自由联想结果的内容分析. 心理科学, 23(2), 248-249.

  6. 6. 何平(2003). 20世纪历史思难中的“革命”观察. 学术研究, (1), 75-79.

  7. 7. 李朝旭, 李松清, 董洪杰, 潘文静(2015). 当代青年群体“成功”的内隐结构初探——民间概念研究之十. 社会心理研究, 103(3), 62-71.

  8. 8. 李朝旭, 徐伟, 林艳艳(2006). 大学生爱情观念的内隐结构. 社会心理研究, 65(1), 25-32.

  9. 9. 李鹏涛(2006). 革命研究在西方——20世纪 “革命学” 研究述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3(2), 70-75.

  10. 10. 李琼, 郭永玉(2007). 作为偏见影响因素的权威主义人格. 心理科学进展, 15(6), 981-986.

  11. 11. 李霞, 李朝旭, 刘阳(2009). 中学生荣辱观的原型初探. 亚洲教育研究, 3(2), 64-72.

  12. 12. 刘超, 汪凤炎(2014). 儒家文化的目标导向对中国人人格形成的影响. 心理研究, 7(6), 19-24.

  13. 13. 刘佳, 李朝旭(2010). 民间概念研究: 中国人 “送礼” 的内隐结构初探. 心理研究, 3(2), 58-66.

  14. 14. 刘美婷, 李朝旭, 宋广文, 孔芳, 刘佳(2009). 民间概念研究: “仁” 的内隐结构初探. 心理研究, 2(4), 41-47.

  15. 15. 马基雅维里(1985). 君主论.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6. 16. 孟燕, 李朝旭, 姜斌(2008). 君子特征的内隐结构研究. 心理研究, 1(5), 36-41.

  17. 17. 钱乘旦(2002). “革命” 研究: 革命的原因, 性质和目的——从 “国家与社会革命” 谈起.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3(39), 150-158.

  18. 18. 任倩倩, 高峰, 李朝旭(2015). 大学生心目中官员理想形象研究. 心理研究, 8(5), 49-56.

  19. 19. 塞缪尔•亨廷顿(1996).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北京: 北京三联书店.

  20. 20. 宋广文, 刘美婷, 董琛, 袁小帆, 王静静(2010). 大学生关于 “义” 的内隐观研究.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2(4), 51-55.

  21. 21. 唐海波, 李朝旭, 李建伟, 于福洋(2009). 大学生理想友谊认知初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7(1), 41-42.

  22. 22. 王登峰, 崔红(2000). 文化, 语言, 人格结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7(4), 38-46.

  23. 23. 王登峰, 崔红(2005). 解读中国人的人格.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4. 24. 王登峰, 崔红(2006). 人格结构的行为归类假设与中国人人格的文化意义.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36(1), 26-34.

  25. 25. 王甦, 汪安圣(2001). 认知心理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6. 26. 王宗峰(2013). 修复集体记忆——对近年来革命文化再度勃兴的思考. 中共党史研究, 53(5), 117-122.

  27. 27. 徐伟, 李朝旭, 韩仁生(2006). 友谊的结构研究——一项对大学生友谊内隐观的调查研究. 心理科学, 29(5), 1096- 1100.

  28. 28. 许波, 郭增花(2000). 儒家理想人格的心理学解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6), 18-20.

  29. 29. 亚里士多德(1981). 政治学. 北京: 商务印书馆.

  30. 30. 阎世笙(2005). 我国社会主义理想人格论要.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7(6), 31-36.

  31. 31. 张积家(2015). 普通心理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2. 32. 张文静, 李朝旭, 王晓明(2006). 大学生荣辱观的原型初探. 社会心理研究, 67(3), 1-12.

  33. 33. 郑荣双, 叶浩生(2011). 西方心理学中的现象学还原——基于精神分析的阐释. 自然辩证法通讯, (5), 112-115.

  34. 34. 朱义禄(2006). 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页19).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35. 35. Allport, G. W., & Odbert, H. S. (1936). Trait-Names: A Psycho-Lexical Study.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41, 1-171. https://doi.org/10.1037/h0093360

  36. 36. Black, C. E. (1976). The Dynamics of Modernization.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37. 37. Chalmers, J. (1966). Revolutionary Change. Boston, MA: Little Down.

  38. 38. Funder, D. C. (1997). The Personality Puzzle. New York: WW Norton & Co.

  39. 39. John, O. P., Angleitner, A., & Ostendopf, F. (1988). The Lexical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rait Taxonomic Research.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 171-203. https://doi.org/10.1002/per.2410020302

  40. 40. Le Bon, G. (1913). The Psychology of Revolution. New York: GP Putnam’s Sons.

  41. 41. Li, Z., Wang, F., Peng, L., & Zhu, X. (2014). Implicit Structure of Aristocracy o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T. Xie, L. Hale, J. Zhang, et al. (Eds.),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Summit Forum of China’s Cultural Psychology. Marietta, GA: American Scholars Press.

  42. 42. Smith, E. E., Shoben, E. J., & Rips, L. J. (1974). 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Semantic Memory: A Featural Model for Semantic Decis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81, 214-241. https://doi.org/10.1037/h0036351

  43. 43. Wiggins, J. S., & Pineus, A. L. (1989). Conceptions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d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1 Assessment, 11, 305-316. https://doi.org/10.1037/1040-3590.1.4.305

  44.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