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Literature Studies
Vol.06 No.02(2018), Article ID:25563,6 pages
10.12677/WLS.2018.62013

The Teenagers’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The Hunger Games and Its Implied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Ting Cui, Aihua Ch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Received: Jun. 4th, 2018; accepted: Jun. 18th, 2018; published: Jun. 25th, 2018

ABSTRACT

Susan Collins’s The Hunger Games is popular among young readers and it is even as popular as Harry Potter and Twilight. Therefore, there are many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who have studied this novel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such as the dystopia of capitalism, religious and racial struggle, autocratic rule and class struggle, moral and ethical analysis, the first-person narrative structure, the symbolism of mocking bird, the female protagonist and the feminist movement, etc. However, there are few articles which analyze this 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enagers’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focus on teenagers’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the Hunger Games: the first part of “Hunger Trilogy”. It will analyze the two aspects of teenagers’ cognitive development: social cognition and self-cognition. And through this, people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ollins’s implied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Keywords:The Hunger Games, Teenagers’ Literature, Cognitive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饥饿游戏》中的青少年形象及其隐含的教育意义

崔婷,陈爱华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收稿日期:2018年6月4日;录用日期:2018年6月18日;发布日期:2018年6月25日

摘 要

苏珊·柯林斯的《饥饿游戏》一经出版就广受读者的喜爱,它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哈利波特》,《暮光之城》等畅销书籍。因此国内外许多专家读者对这部小说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反乌托邦、宗教与种族斗争、专制统治与阶级斗争、道德伦理的分析、第一人称叙事结构、嘲笑鸟的象征意义、女性主角与女权运动等等。但是鲜有文章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去分析其文本价值。本文将专注于研究“饥饿三部曲”第一部《饥饿游戏》中的青少年的认知发展,从认知发展中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两个方面分析这部小说,以期从中解析作者描写的角色所隐含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 :《饥饿游戏》,青少年文学,认知发展,教育意义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饥饿游戏》是作家苏珊·柯林斯的代表作,是一部围绕女主角凯特尼斯·依夫迪恩展开的青少年科幻小说。本书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北美一个虚构的国家——施惠国中。该国家统治阶级为了震慑人民,保持阶级分层稳定,于是推出一个真人秀。节目要求十二个行政区域每年抽出十二至十八岁的一男一女参加“饥饿游戏”,在游戏中青少年们不仅要与野兽斗争,也必须杀死对方,最后存活下来的一个人赢得高额奖金。凯特尼斯唯一的妹妹不幸被抽中,为了妹妹的安全,年仅十六的凯特尼斯义无反顾地替妹妹去参加节目。在游戏中凯特尼斯面临了生与死、正与邪、人性与兽性等诸多考验。作者苏珊·柯林的创作动机来源于有一天看电视剧节目得到灵感,现实生活的真人秀竞赛与有关战争的报道交织在一起,引发她的强烈不安,为此她创作了《饥饿游戏》。因此,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重点落在了对这部小说所反映的战争问题,对真人秀节目的批判,以及女权主义等社会问题上。不可否认,这是一个闪闪发光的全新的女性形象。她坚毅果敢,韧性十足,是对传统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一个挑战,但是我们更加不能够忘记她还有一个身份——一个年仅十六的少女。

国外学者从多重角度阐释了小说的丰富内涵。尤娜·芬克里斯坦(Ringlestein)将《饥饿游戏》视为一种跨媒体宗教,他认为小说通过将一个迷人的虚构世界与现实电视的操控与建构结合起来,代表了第一个通过媒体进行谈判的跨媒体现象,并呼吁在谈判过程中进行批判性反思 [1] 。劳力·佩里(Penny)从社会层面指出“饥饿三部曲”之所以如此受95后的K代(generation K)欢迎的原因在于“小说中凯特尼斯不仅不能依靠成人还要踩着同伴的尸体向上攀爬的行为就是这个残酷社会的缩影,95后的一代也存在这种生存压力” [2] 。布莱恩·詹森(Jansen)借鉴后现代伦理学的启发,将“道德伦理”解读为“描述性的、现象的、存在主义的实践”。他认凯特尼斯的人生历程是一种积极的道德冲动的终结 [3] 。马克·费雪尔(Fisher)强调了小说反映出的阶级和政治统治的问题,“对穷人来说,生活是忙碌的、逃亡的,是一种永久的焦虑状态” [4] 。这系列小说在国内也有诸多学者的研究,黄曼在《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交锋——<饥饿游戏>中的伦理选择及其启示》中侧重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分析作品,认为“在凯特尼斯身上,自然意志、自由意志和理性意志相互压制,这种压制和反压制的过程影响了这一角色的多次伦理选择” [5] 。谭言红从叙事序列方面分析了文本,并且揭示了文本的生态主题 [6]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探讨了文本解读、生态意识、女权主义及多重反抗主题等问题。

国内外关于此作品的研究如此多样化,但是专门从青少年角度解读作品的甚少,仅有几篇文章有关于此。莱利·麦圭尔(McGuire)通过分析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死童现象,回顾了李·爱德曼对儿童未来主义的研究,重新评估了酷儿儿童和杀手儿童之间的交集 [7] 。萨拉·哈德史蒂夫(Hardstaff)从社会历史和文学语境中定位了小说中面包的象征意义,并对皮塔的形象作了批判性理解 [8] 。苏珊·肖(Shau)分析了小说中儿童的牺牲及其对思想、身体、民族发展的影响 [9] 。这些关于青少年形象的分析大多是与其他作品相结合,或者是更多地侧重于其他方面的研究,仅仅研究青少年形象及认知发展的文章几近于无。

“广义的青少年文学就是青少年所喜欢并接受的任何文学,它包含为成年人而创作的作品。狭义的青少年文学定义是为青少年创作的,关于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和人格成长的文学,它集中描写青少年人物的经历,他们的梦想,他们的生活中的磨难等等” [10] 。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的角度去看这部小说,饥饿三部曲无异是一部优秀的青少年文学。因此,详细研究本小说中的青少年认知发展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探究小说的丰富内涵。与此同时,结合作品中人物的认知变化去探讨作者隐藏的教育目的也能更深层次地挖掘小说的价值与意义。

2. 凯特尼斯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发展

在《饥饿游戏》中作者竭力描绘了一个单亲家庭的十六岁的少女为了母亲和妹妹的生存努力打猎养活家人,却突然天降噩耗不得不代替妹妹去参加“饥饿游戏”的故事。她面临一个又一个的挑战,甚至需要杀死对手,只为存活下去。《饥饿游戏》虽然不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但是主人公的认知发展过程却是十分清晰。

“自我认知指一个人对外在自我、内在自我、社会自我的认识,包括仪态、身体、个性、个人理性、个人爱好、性格缺陷、社会地位和关系等” [11] 。小说中涉及到的凯特尼斯对于生死观念的变化就是她潜在的内在认知发展的过程。生与死看似是成人或者是老年人才会思考的问题,这样一个问题落在了一个十六岁的青少年的身上,她会有什么反应。小说中多次出现对凯特尼斯关于死亡念头的描述。作者柯林斯并没有从凯特尼斯的主观视角去描述她的自我认知发展的过程,而是将这种认知变化嵌入一个个叙事单元,让流动的认知变化成为叙事动力,使读者在故事情节里感知人物的成长。凯特尼斯童年及少年的生活经历,让她从内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突然失去父亲,无依无靠,在垃圾桶里翻烧焦的面包被驱赶倒在雨里时,她想:“或者干脆让我死在这儿,死在这雨里” [12] 。这个时候,她向死亡屈服。在起初为了养活家人,不得不冒着被护卫队捉住的风险而私自进行狩猎的时候,凯特尼斯想到:“不管怎么说,在饿死和脑袋挨枪子之间,我和盖尔觉得自己都会选择挨枪子,毕竟枪子要快得多” [12] 。这个时候,她侥幸地觉得死亡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在要进入竞赛场地直面死亡时她恐惧地想:“我可能会死,直挺挺地死去,就在一个小时之后,甚至不到一个小时” [12] 。可是在比赛之中,凯特尼斯却奇迹般地没有主动想要放弃过自己的生命,甚至在她的伙伴露露死后,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她说:“我答应露露我必须赢,为我们两个赢。而这似乎比我对波丽姆的许诺更为重要” [12] 。这个时候的她已经战胜了死亡的恐惧,一心只想生存下去。从一开始的轻易放弃,到对死亡的懵懂认知,到面临死亡,到打败恐惧积极求生,这种对于死亡的流动认知,正是这个小女生成长的痕迹。“成人创作的青少年文学,肩负着教育使命” [10] 。柯林斯通过凯特尼斯对这一件件突如其来的事情的处理态度上体现她的成长。这种成长正是作者对于阅读作品的青少年的期盼: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也应该坚强勇敢的面对,从内心世界不断完善自己,寻找生存的勇气。

21世纪的青少年小说区别于以往的浪漫基调和直面现实的“问题小说”,更加注重从多元的角度阐述多变的社会环境,以期用文学的形象化思维和艺术感染力帮助青少年逐步地实现对社会现实的“元认知” [13] 。作为一本出色的反乌托邦小说,作者柯林斯将整个故事设定在一个虚构却具有反讽意义的社会背景之中也是为了从文学走向现实,为阅读作品的青少年提前搭建进入现实社会的桥梁。“社会认知包括对他人和社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相应的社交能力” [11] 。从凯特尼斯的视角读者能清晰地了解她所处的社会的面貌。从自然环境上来说,凯特尼斯所居住的第十二区是一个脏乱、乌黑、只有煤矿的地方。在这里的煤矿工人是:“弯腰驼背,累得膝关节肿大,因长期不清洗,脸上和指甲里渍满了污煤” [12] 。人们的辛苦劳作却换来食不果腹。除此之外,从人文环境上读者也能感受到层层压力。“还在我少不更事的时候,有几次偶尔从嘴里冒出什么十二区呀,什么统治帕纳姆的大官呀,什么遥远的名叫凯匹特的城市呀之类的话,我妈就吓得半死” [12] 。面对这种艰苦而不自由的生活,凯特尼斯的态度是屈从和沉默。“后来我终于明白了这么说只能给我们招惹麻烦。所以我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并装出一副事事都无所谓的样子,对我所想,无人知晓”。与之相反,生活在帕纳姆的凯匹特人却只要按一个按钮,可口的食物就送到了面前,他们每天只需要精心打扮自己,在“贡品”参加比赛时放肆取乐。两者的生活落差如此之大,却各自相安无事的待在各自的领域里面。但正是这种表面的平和才是最可怕的,它掩盖了地下的波涛汹涌。在这种差异的内部,是真实存在的阶级矛盾、差异、犯罪和精神空虚。根据柯林斯的说法,我们必须向孩子们展示暴力冲突,以使他们知道这是世界必然的特征,他们也应该为此做出准备 [14] 。因此作者柯林斯把凯特尼斯从她封闭的世界里剥离出来,让她不得不直面社会的残酷。当凯特尼斯发现屈从也不能保证自己及家人的生命安全时,她从内心产生了愤怒与仇恨。她试图用一种无声的反抗去对待压迫。她从心底厌恶那些将她视为玩物的凯匹特人,她甚至在某一程度上否认他们人的身份,将他们视为鸟类。“在我看来,他们根本不像人类,不比三只颜色古怪,在我脚边啄食的鸟更让我害臊” [12] 。但是我们却惊异的发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凯特尼斯的社交能力在一点点成长。尽管从内心鄙视这些穿着奇装异服将皮肤染成五颜六色的设计师,但是她却从脸上挤出了笑容,表示对他们的感激。甚至为了生存,她也能够在众人面前表演对皮塔的爱意。这种成长是一种被动的,具有撕裂般痛苦的成长。柯林斯并没有把童年的逆境看成一个问题,而是把它看成是家庭、经济、社会和文化危机的一个缩影 [14] 。作者将凯特尼斯从一个封闭的个人世界一下子抛向众人注视的具有表演性质的世界,为的也许就是帮助青少年读者了解从自然人向社会人、从自我向群体的一个过渡。在这个过渡中,青少年们会经历各种考验,也会从自我和懵懂走向大众和成熟。但是这种过渡并不是以屈服和顺从作为指南。最终凯特尼斯的“浆果的胜利”就是作者柯林斯的态度:社会不是城堡,它多变而复杂,你需要去适应它,为它做出改变,但是你却不需要百分百的顺从。在变化中,坚守自我或许就是柯林斯给青少年们做出的选择。

3. 皮塔的自我认知与家庭的关系

正确的自我认知可以帮助人物克服困难,而错误的自我认知却会导致对自我个性和能力的误判。家庭经历是孩子学习社会交往的重要环境,它影响着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以及这些感受的被管理和表达 [15] 。小说中男主人公皮塔就因为不恰当的家庭成长环境对自我的性格和能力产生了错误的判断。

当凯特尼斯自愿代替妹妹波丽姆去参加比赛时,皮塔的两个哥哥,一个年龄超过了十八岁,一个不愿去代替他参加比赛。由此可见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凯特姐妹那么亲密无间。当皮塔有意烧焦了面包救济凯特尼斯时,他的母亲打得他满脸伤痕,并且称他为“蠢货”。或许正是因为兄弟间的这种淡漠和母亲的批评与责骂,让皮塔从小开始就不曾认可自己,因此他缺乏自信和自我认可。另一方面,皮塔的善良和正义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一个父亲。他的父亲话语不多,行为局促不安,却从不在买松鼠时占凯特尼斯的便宜,甚至许诺会帮凯特尼斯照顾妹妹波丽姆。这个仅仅出现过一次,且只有短短几句言语的男人,体现了他性格上的内敛和真诚。在内心深处,皮塔是希望得到肯定的,但是,他时常觉得不自信,他就像一个孩子崇拜偶像一样崇拜凯特尼斯。因为,这个女孩坚毅果敢能够自己养活家人,并且连精明的母亲都对她给予高度评价。

当他的母亲与他告别时告诉他:“十二区也许最终会胜利,这个胜利的人就是凯特尼斯”。皮塔此时虽然有些难受,但是更多的是认同。皮塔说:“她说,‘她’是生存者,就是她,她” [12] 。这个短短的话语中出现了四个她,第一个指的是他的母亲,后三个指的是凯特尼斯。在评价凯特尼斯的时候,皮塔也不吝言辞,他赞美凯特尼斯很棒,说她射箭总是打在松鼠的眼睛上。当谈及自身时,他说:“我什么都不会,除非给烤面包数数也算在内” [12] 。当凯特尼斯称赞他可以扛起一百磅的面袋时,他反驳说:“是啊,我敢肯定竞技场到处都是面粉袋,好让我拿来砸人” [12] 。甚至凯特尼斯称他会摔跤时,他厌烦的说:“这有什么用?你见过几次是摔跤把别人摔死的?” [12] 。对于自身,他给予强烈的否定。但是当凯特尼斯较低地评价自身时,他却站出来反驳,让凯特尼斯不要低估了自己。当凯特尼斯认为他在有意侮辱自己时,他停止辩驳,并说:“她不知道自己有多厉害” [12] 。随后手划着桌子,不愿抬头看凯特尼斯。因为在他心中凯特尼斯无与伦比,他允许别人来鄙视自己,却不允许别人来看低凯特尼斯,甚至凯特尼斯自己也不行。这些言语动作都说明了,他对凯特尼斯的真心实意的崇拜和对自身深深的不自信。两人性格的迥异甚至一度造成了凯特尼斯对于皮塔的误解,她认为皮塔在离开火车站时的哭泣是故意示弱,她认为皮塔对他释放的友好是迷惑自己的信号,她认为皮塔对她的爱意和崇拜是虚伪的扮演。正因为两人的家庭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两人性格上的反差,也导致了凯特尼斯对于皮塔的误解和猜忌。

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环境和家人之间的亲密度,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十分强烈的。虽然家庭并不是孩子生活中唯一的社会化媒介(其他方面包括同龄人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但它可能是影响孩子理解情感的最突出的因素之一 [16] 。在柯林斯的笔下,男孩与女孩的性格特征不再具有传统社会标准的烙印。男孩子可以像皮塔一样感性而善良,女孩子可以像凯特尼斯一样理性而勇敢。这种跨越传统性别角色的两性刻画,在小说中如此自然的被展现,丝毫不会觉得怪诞和突兀,就是因为家庭的影响。通过截然不同的两种家庭环境,产生两者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读者很容易就接受这样的人物设定。《饥饿游戏》的受众对象除了青少年还要广大的成年人。作者设置这样的男女形象,不仅是为了颠覆传统两性关系塑造积极的女性形象,也是为了引导成年读者思考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塑造的重要性。

4. 结语

“青少年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一面镜子,又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10] 。因此对于他们的研究必不可少。研究青少年文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能够用艺术的力量去感化青少年的成长,让他们面对未知的困难时能够不骄不躁迎难而上。作为一个出色的儿童节目编剧,柯林斯希望孩子们不仅应该了解复杂多样的主题,也需要了解暴力,战争等社会中的残酷事情,并且学会在饱和的媒体世界中艰难地寻找“现实”。通过凯特尼斯认知的流动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柯林斯提前将社会阴暗面带入儿童视野的意向,这种意向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恐吓儿童和夸大现实问题,而是为了引导读者去直面社会问题,并从凯特尼斯身上学会反抗与坚持自我的精神。通过对皮塔非典型的性格的勾勒,读者也能够从中了解家庭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

文章引用

崔 婷,陈爱华. 《饥饿游戏》中的青少年形象及其隐含的教育意义
The Teenagers’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The Hunger Games and Its Implied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J]. 世界文学研究, 2018, 06(02): 88-93. https://doi.org/10.12677/WLS.2018.62013

参考文献

  1. 1. Ringlestein, Y. (2013) Real or Not Real: The Hunger Games as Transmediated Religion.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Popular Culture, 25, 372-387. https://doi.org/10.3138/jrpc.25.3.372

  2. 2. Penny, L. (2015) No Wonder “Generation K” Loves The Hunger Games: It’s about a World Where Adults Can’t Be Trusted. New Statesman, 13, 19.

  3. 3. Jansen, B. (2015) Zygmunt Bauman, Postmodern Ethics, and Utopia as Process in Suzanne Collins’s The Hunger Games: “It’s the First Gift That’s Always the Hardest to Pay Back”. Jeunesse: Young People, Texts, Cultures, 7, 18-41. https://doi.org/10.1353/jeu.2015.0007

  4. 4. Fisher, M. (2012) Precarious Dystopias: The Hunger Games, in Time, and Never Let Me Go. Film Quart, 65, 27-33. https://doi.org/10.1525/FQ.2012.65.4.27

  5. 5. 黄曼. 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交锋——《饥饿游戏》中的伦理选择及其启示[J]. 外国文学研究, 2014(4): 135-140.

  6. 6. 谭言红. 模拟自然中的生死历程: 《饥饿游戏》中的叙事序列分析[J]. 英语研究, 2013(1): 44-47.

  7. 7. McGuire, R. (2015) Queer Children, Queer Futures: Navigating Life Death in The Hunger Games. Mosaic: A Journal for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Literature, 48, 63-76. https://doi.org/10.1353/mos.2015.0015

  8. 8. Hardstaff, S. (2016) Run, Run as Fast as You Can: “The Boy with the Bread” in The Hunger Games. Forum for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 8, 371.

  9. 9. Shau, S. and Tan, M. (2013) Burn with Us: Sacrificing Childhood in The Hunger Games. The Lion and the Unicorn, 37, 54-73. https://doi.org/10.1353/uni.2013.0002

  10. 10. 芮渝萍, 陈晓菊. 当代美国青少年文学研究[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

  11. 11. 芮渝萍, 范谊. 认知发展: 成长小说的叙事动力[J]. 外国文学研究, 2007, 29(6): 29-35.

  12. 12. 苏珊•柯林斯. 饥饿游戏[M]. 耿芳, 译. 北京: 作家出版社, 2010.

  13. 13. 杨春. 21世纪美国青少年小说与青少年认知发展[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4): 134-138.

  14. 14. Aitchison, D. (2015) The Hunger Games, Spartacus, and Other Family Stories: Sentimental Revolution in Contemporary Young-Adult Fiction. The Lion and the Unicorn, 39, 254-274. https://doi.org/10.1353/uni.2015.0027

  15. 15. Cassidy, J., Parke, R.D., Butkovsky, L. and Braungart, J.M. (1992) Family Peer Connections: The Roles of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Within the Family and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s. Child Development, 63, 603-618. https://doi.org/10.2307/1131349

  16. 16. Eisenberg, N., Cumberland, A. and Spinrad, T.L. (1998) Parental Socialization of Emotion. Psychological Inquiry, 9, 241-273. https://doi.org/10.1207/s15327965pli0904_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