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0  No. 10 ( 2020 ), Article ID: 38374 , 6 pages
10.12677/AP.2020.1010177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认同和 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陈碧云

广州市亚加达外国语高级中学,广东 广州

收稿日期:2020年10月7日;录用日期:2020年10月22日;发布日期:2020年10月29日

摘要

目的:本文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及道德认同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道德认同问卷和亲社会倾向问卷对衡阳师范学院2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显著相关,且父母教养方式对亲社会行为、道德认同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2) 道德认同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道德认同在父亲惩罚严厉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母亲情感温暖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道德认同与父母教养方式、亲社会行为三者之间两两相关,道德认同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认同,亲社会行为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ing Style, Moral Identit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Biyun Chen

Alcanta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Oct. 7th, 2020; accepted: Oct. 22nd, 2020; published: Oct. 29th, 2020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moral identit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moral identity. Methods: A total of 280 college students in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 of parenting style, moral identity and prosocial tendency. Results: 1)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moral identit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can predict prosocial behavior and moral identity in different degrees. 2) Moral identity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while moral identity plays a complete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father’s severe punishment and prosocial behavior, and plays a partial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mother’s emotional warmth and prosocial behavior. Conclusion: College students’ moral identity is related to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and prosocial behaviors, and moral identity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and prosocial behaviors.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Parenting Style, Moral Identity, Prosocial Behavior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但道德的世风日下却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进步,展开道德问题的研究非常重要。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思想、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人和社会,因此对大学生道德的培养迫在眉睫。

道德同一性是指在道德层面上关于自身想要成为什么人的思考(万增奎,2009)。父母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在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过程中所传达的态度及情感(Darling & Steinberg, 1993)。亲社会行为泛指能给他人或社会带来利益且合乎社会希冀的行为(Staub, 1978)。

(张璐,桑青松,2011)在研讨中发现,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对高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积极的。(Aquino & Reed, 2002)等人发现,道德认同与大学生的志愿行为及高中生的捐赠行为正相关。

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温暖理解因子与道德认同正向相关,惩罚严厉因子、拒绝否认因子和过度干涉保护因子与道德认同负向相关(Grusec & Goodnow, 1994)。

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和特殊领域,对大学生群体鲜有研究。本研究完善了以往研究的不足,深入探讨大学生道德认同与父母教养方式及亲社会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道德认同在父母教养方式、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不仅丰富了道德认同在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研究,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亲社会倾向,从而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2. 方法

2.1. 被试

随机选取衡阳师范学院大一至大四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50份,回收率89.25%。

2.2. 研究工具

2.2.1.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本研究采用岳冬梅(岳冬梅,高铭杲,金魁和,1993)等人(1993)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问卷量表(EMBU)。该量表共有66个题目,其中父亲教养方式由58个题目组成,共有6个维度,分别是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偏爱被试、拒绝否认、惩罚严厉;母亲教养方式由57个题目组成,共有5个维度,分别是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为我国心理学家广泛使用。

2.2.2. 道德认同问卷

本研究采用由Aquino和Reed (Aquino & Reed, 2002)编制、万增奎修订的道德认同量表(MIM),信效度较高,各个项目的载荷在0.57~0.71之间。该问卷共16道题,包括内隐和外显两个维度,其中测量内隐维度的有9道题,测量外显维度的有7道题。采用李克特的五点记分法,得分越高,表示道德认同水平越高。

2.2.3. 亲社会行为问卷

本研究采用寇彧(寇彧,洪慧芳,谭晨,李磊,2007)等人修订的亲社会倾向量表(PTM)中文版,信效度较高,量表共有26个题,共6个维度,分别是公开的、匿名的、利他的、依从的、情绪的、紧急的;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方法,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亲社会倾向水平越高,本研究的α系数为0.89。

2.3. 数据处理

用随机发放问卷,采用SPSS20.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处理,使用Enter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3. 结果

3.1. 父母教养方式与道德认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

Table 1.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parenting style and moral iden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表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道德认同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注:*p < 0.05,**p < 0.01,***p < 0.001,下同。

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parenting style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表2.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亲社会行为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moral identit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表3. 大学生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表1~3可知,父亲和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对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呈正向相关,父亲和母亲惩罚严厉和过分干涉对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大学生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及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3.2. 父母教养方式与道德认同、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Table 4.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arents’ parenting styles on prosocial behavior and moral identity

表4. 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对亲社会行为、道德认同的回归分析

注:R2为决定系数,R2介于0~1之间,越接近1,回归拟合效果越好,下同。

表4可知,父母教养方式与亲社会行为、道德认同间的回归效果非常显著。其中父亲教养方式中的偏爱被试维度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理解维度正向预测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父亲惩罚严厉维度负向预测亲社会行为与道德认同,而其他维度对亲社会行为、道德认同的预测均不显著。

Table 5. Regression analysis of moral identity to prosocial behavior

表5. 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表5可知,大学生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可以预测亲社会行为22.8%变异量,说明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回归效果显著,大学生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3.3. 道德认同在父母教养方式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Table 6. The mediating role of moral identity in father’s severe punishment, mother’s emotional warmth and understanding and prosocial behavior

表6. 道德认同在父亲惩罚严厉、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和亲社会行为的中介作用

表6可知,父亲惩罚严厉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然而当道德认同维度加入后,父亲惩罚严厉对亲社会行为没有显著预测作用,说明道德认同在父亲惩罚严厉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

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能显著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当道德认同维度加入后,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对亲社会行为仍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但标准化回归系数β由原来的0.282下降到0.242,这说明道德认同在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4. 讨论

4.1. 父母教养方式与道德认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结果表明,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度保护、偏爱被试对道德同一性、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正向预测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说明父母情感温暖得分越高,给予子女越多的关怀,会使子女心理的各个方面有具有良好的水平,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和更高的道德水平。

父母惩罚严厉和过分干涉与道德同一性、亲社会行为呈负相关,负向预测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说明父母过于严厉,则会使子女变得冷漠且产生逆反心理,表现出较少的亲社会行为,阻碍其良好道德的发展。

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这说明大学生道德水平越高,其亲社会行为倾向越高。反之,大学生道德水平越低,则其亲社会行为倾向越低。

4.2. 道德认同在父母教养方式、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道德认同在父亲惩罚严厉与亲社会行为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在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和亲社会行为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惩罚严厉的父亲教养方式,会对子女产生一种负面作用,不利于其亲社会行为的实施,而母亲对个体的理解关爱和温暖的教养方式,会促使个体的道德认同水平变高,进而影响到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倾向,使其更愿意实施亲社会行为。

5. 结论

大学生道德认同与父母教养方式、亲社会行为三者之间两两相关,道德认同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道德认同在父亲惩罚严厉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母亲情感温暖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文章引用

陈碧云.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ing Style, Moral Identit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J]. 心理学进展, 2020, 10(10): 1513-1518. https://doi.org/10.12677/AP.2020.1010177

参考文献

  1. 1. 寇彧, 洪慧芳, 谭晨, 李磊(2007). 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的修订. 心理发展教育, 23(1), 112-117.

  2. 2. 万增奎(2009). 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学研究(页114).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3. 3. 岳冬梅, 高铭杲, 金魁和(1993). 父母教养方式: 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7(3), 7-11.

  4. 4. 张璐, 桑青松(2011). 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亲社会行为关系分析. 中国校医, 25(3), 161-163.

  5. 5. Aquino, K., & Reed, A. (2002). The Self-Importance of Moral Ident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 1423-1440.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83.6.1423

  6. 6. Darling, N., & Steinberg, L. (1993).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3, 487-496.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13.3.487

  7. 7. Grusec, J. E., & Goodnow, J. J. (1994). Impact of Parental Discipline Methods on the Child’s Internalization of Values: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Current Points of View.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 4-19. https://doi.org/10.1037/0012-1649.30.1.4

  8. 8. Staub, E. (1978). Positive Social Behavior and Morality (Vol. 1, pp. 130-140).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ttps://doi.org/10.1016/B978-0-12-663101-2.50005-X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