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rsing Science
Vol. 11  No. 06 ( 2022 ), Article ID: 59321 , 6 pages
10.12677/NS.2022.116123

以教学共同体建设为突破口的护理本科 临床教学研究与实践

唐建1,郭声敏1,刘钰贝2,任建兰1,赵小磊1,陈燕华1,2*

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泸州

2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四川 泸州

收稿日期:2022年11月26日;录用日期:2022年12月14日;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2日

摘要

探索基于临床教学共同体建设的护理教学改革,为深化医教协同,提升护理教育质量提供有效参考。本文以西南医科大学护理本科临床教学共同体建设为例,通过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教学共同体建设,升华了微观共同体护生与带教老师教学相长导学关系,推进全程育人;打造了中观共同体科室临床教学新生态,推进全员育人;建设了大学与医院宏观共同体,推进临床全要素育人。为我国临床护理教育提供了深化医教协同路径和范例。

关键词

教学共同体,护理,临床教学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 Clinical Teach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ommunity as a Breakthrough

Jian Tang1, Shengmin Guo1, Yubei Liu2, Jianlan Ren1, Xiaolei Zhao1, Yanhua Chen1,2*

1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Luzhou Sichuan

2School of Nursing,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Luzhou Sichuan

Received: Nov. 26th, 2022; accepted: Dec. 14th, 2022; published: Dec. 22nd, 2022

ABSTRACT

To explore nursing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linical teaching community and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deepen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medical and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educ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linical teaching community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in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community at the micro-meso-macro leve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cro-community nursing students and the teaching teachers is sublimated, and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is promoted; The new ecology of clinical teaching in the meso-community department has been promoted, and the education of all staff has been promoted; the macro-community of universities and hospitals has been built, and the whole-element clinical education has been promoted, which provided a path and example for deepening medical-educational collaboration for clinical nursing education in China.

Keywords:Teaching Community, Nursing, Clinical Teaching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临床护理教学与学生的培养质量密切相关,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 [1] ,2020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医学类附属医院应当作为医学生临床教育主战场,延续并拓展医学院校的教育职能,从而保障卫生人才培养 [2] 。因此,进行学院与医院教学共同体的构建,发挥附属医院的育人主战场功能,实现高质量的医教协同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

2. 我国护理本科临床教学共同体建设存在的困境

1) 临床护理教学中带教老师和实习生师生教学共同体理念薄弱,难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我国缺乏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行为标准,临床护理教师较少接受标准化教学培训,临床教学能力参差不齐,表现为护理教师带教意识不强、爱护意识不足,缺乏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共同体意识,易出现护生消极学习、护理教师盲目带教的现象 [3] 。实习生对有效实习行为认识不足,构建教学相长的师生意识不足,影响实习质量和实习体验 [4] 。

2) 护生临床实习科室环境复杂,教学生态难以支撑有效实习。

临床工作以患者第一的要求和临床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矛盾普遍存在;护士长领导风格对教学环境有重大的影响 [5] ;一些医务人员缺乏同理心,增加护生学习挫败感 [6] 。另外,由于住院患者及家属缺乏对护生的信任,在护生进行临床操作时,容易对护生产生不满甚至粗暴行为,给护生造成身心压力,影响实习效果 [7] 。

3) 医院对二元协同育人主题意识不强,难以真正发挥医学教育主战场功能。

医院对护理临床教学设备的配置投入不足,教学资源建设不足,护理教学案例、题库等资源库较为陈旧,且数量有限,质量不高 [8] ;医院对高端临床护理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和对其参与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支持和激励力度不够 [9] ;临床护理实践、科研平台在教学中的开放和应用不够,难以发挥全要素育人功能。

3. 西南医科大学护理本科临床教学共同体建设研究与实践

西南医科大学护理本科临床教学以临床实践教育为主战场,以教学共同体建设为突破口,实施了带教老师与实习生微观导学共同体研究与建设,推进临床教学全程育人,开展了教师带教与实习生行为及其双边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实施了以科室实习为基础的中观教学共同体研究和建设,推进全员育人,含临床教学环境研究、护士长领导风格塑造,“教学生态”“教学患者”项目实施;实施了大学–医院宏观共同体建设,推进临床全要素育人,含二元融合机制体制、三大资源库、四化师资、五位一体平台等全要素建设。

1) 微观共同体的研究与建设,升华护生与带教老师教学相长导学行为关系,推进全程育人。

a) 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行为研究

通过中英国际合作,从临床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的双向视觉出发,采用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提出基于“一对一”带教导学共同体的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行为理论模型,编制了《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行为量表Mentors’ Behavior Scale》,含47个行为指标,三个维度,即促进专业发展、促进学习和心理社会支持 [10] 。采用项目分析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发现了带教老师行为重要性的等级性特征(hierarchical property),为深化临床教学评价改革提供了支撑。

b) 实习学生行为研究

通过实习护生、临床带教老师深度访谈,探讨基于“一对一”带教导学共同体的最佳实习行为,有效实习行为量表正在编制中,包含专业发展、共生关系及教学相长三个维度。该量表编制成功后可用于指导和评价实习生行为。

c) 临床最佳导学共同体建设

严格落实“一对一”带教导师制,“一对一”带教时间不低于50%;导师为科室推荐、自愿报名,经护理部培训、考核合格后聘任,做到持证上岗;落实导师在环境建设、实习质量和体验提升的主体责任,打造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相长的最佳共同体。

2) 中观共同体研究与建设,打造科室临床教学新生态,推进全员育人。

a) 临床护理教学环境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通过调查研究在中国验证了《临床护理实习环境量表,CLES+T》 [11] ,探索临床护理实习环境结构要素,包括病房护士长领导风格、科室教学氛围、护理哲理以及与带教老师的关系四个维度;护生临床实习质量与临床学习环境呈正相关(r = 0.663),回归模型中临床学习环境对实习质量的影响最大(b’ = 0.328),患者的友好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b) 塑造护士长亲教学领导风格

护士长参加境外、海外管理和教学培训300余人次;每月与护生进行“面对面座谈”,塑造其亲教学领导风格,在服务患者和培养学生中取得平衡。

c) 打造学习型科室氛围

全面开展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营造平等、互相尊重的科室氛围;创造性设置“优秀带教奖”,每年评选5个最佳实习科室;集体交接班时,医护人员轮流汇报高质量论文,分享学科前沿知识,浓厚教学氛围。

d) 设置临床教学专职督导

由教龄20年以上、具备高级职称的护士长担任教学督导,对科室带教资料、带教环境、实习质量等进行督导和评价。

3) 宏观共同体建设,发挥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主阵地作用,推进临床教学全要素育人

a) 激活大学–医院育人“二元主体”融合体制机制

出台深化医教协同、提升临床教学质量文件。落实干部人才双向流动体制,护理学院理论教学老师下临床,每年不得少于1个月;医院临床护理老师专任或兼任学院院长、副院长、教务科长、课程负责人、理论与实践教学骨干等岗位达286余人次。学校、医院共同组织教学,覆盖护理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认真落实医教研的人才评价体系,医院把教学效果与质量作为职称评审的必须部分。

b) 推进三大临床教学资源库建设

推进护理教学临床案例库,临床综合技能训练、考核案例库,以及护士标准化病人库三大资源库建设,并保持更新和提质。

c) 打造“四化”临床师资队伍

围绕国家一流专业专业建设和一流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医院致力于联手塑造一流临床师资队伍,力争实现学院化(高校教师资格证书98人,教改研究近103项,国际高水平教改论文7篇)、硕博化(88人)、专科化(专科护士220余人)、国际化(境外、国外学习培训105人)。

d) 建设“五位一体”的临床教学平台

① 护理实践:建设护理技能中心1个,护理专科门诊8个,国家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4个、省级21个。

② 研究创新:打造临床护理研究中心、省级护理器械研发室、省级甲级重点学科平台,大力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③ 循证实践:派送多批优秀临床教师参加国家循证护理中心学习,培养80名循证护士骨干,开展多期国家级以循证护理为主题的继续教育项目,营造循证护理文化,2019年医院成为四川省唯一的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证据应用基地。

④ 国际交流:2016年附属医院引进妇科及乳腺外科国际权威塔奇曼教授(荣获2018年四川省天府友谊奖、2019年中国政府友谊奖、应邀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临床实践教学与国际接轨。医院同时跟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多国建立了稳定交流平台,交流达200余人次。

⑤ 实践思政平台:推进临床教学“全程思政”,撰写思政案例,挖掘思政元素,确定思政点。

4. 西南医科大学护理本科临床教学共同体建设成效

1) 我校护理本科教学共同体建设创新点

a) 护理教学理念、理论创新:首次提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教学共同体的概念,深化了医教协同的理论认识。通过中英国际合作,探索了临床带教老师三维结构教学行为理论模型,开发了行为量表;同时探究了临床实习环境的理论模型,验证了实习环境评价量表,丰富了临床教学理论知识体系,为临床护理教育的国际国内、跨文化比较提供了测量工具,也指导了临床最佳导学共同体和最佳实习科室建设。

b) 改革举措创新:以教学共同体建设为突破口,牵引临床教学改革,为省内外提供深化医教协同路径和范例。通过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的教学共同体建设,全面推进“三全育人”。

c) 临床实践环境创新:打造临床教学新生态,建构了临床带教老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双边关系,临床管理者、带教老师、患者等全员参与教学,临床全要素支撑教学临床教学新生态、育人新格局。

2) 实现了护理本科临床教育的“五个转变”。

我校护理本科临床教育实现了从“患者第一”到“育人和服务并重”的临床教学理念转变;从“随意、自发”到“标准、自主”临床教学行为的转变;从“跟班跑腿”到共同体成长的实习行为转变;从“重视物理环境”到“关注立体、多维人文环境”临床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的转变;从“大学、医院关系松散”到“校院双元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转变。营造了良好的共同育人氛围,形成了一流护士培养的医教共同体雏形,引起了国内外关注,产生了辐射和示范作用。

3) 临床教师团队素质全面提升,爱教研教,成绩斐然

a) 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教学研究成绩突出。我校临床护理教师获高校教师资格证书98人,硕博士88人、专科护士220余人,境外、国外学习培训105人次)。教育教学研究成绩突出,教改课题立项60余项,发表教改论文近50篇,其中SCI收录7篇,中科院1区5篇。

b) 教师热爱教学,教学技能明显提升。一批优秀青年带教老师多次在全国及省级教学竞赛中斩获佳绩,临床护理教师先后获2018年首届全国护理院校临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全国护理本科院校教师临床技能竞赛“单人心肺复苏”个人特等奖。

c) 教学相长,教师专业成长迅速。临床教师在中华护理学会等国家级学会/协会担任委员20余人次,担任省级学会副主任委员及以上50余人次,获市级及以上科研奖项30余项,获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临床带教老师获埃塞俄比亚“独立日勋章”1人,全国抗疫先进个人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四川省五四青年奖章1人,四川省大美医者2人。十年来,学院共评选优秀临床带教老师100余人次。

4) 学生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创新能力和社会担当全面提升

a) 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在第十届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护理学专业赛道西南西北分区赛中,我校力克群雄,在41所本科护理院校参赛队,获团体一等奖,同时获5项最佳单项奖,居全国第二,也是四川省唯一晋级全国总决赛的团队,并斩获铜奖。

b)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获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市厅级课题50余项;获批国家大学生双创项目30项,省级60项,校级200余项,专利50余项。

c) 家国情怀厚重、社会担当强烈。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我校在厦门儿童医院实习的13名2018级护理本科生主动请缨,逆流而上,获表扬;我校2017届毕业生邱少平援鄂时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感动全国,获第23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由我校推送的以邱少平为原型创作的微电影作品《浪涌》荣获第四届四川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作品一等奖。

5) 临床护理教学改革成果引国内外高度认可

a) 医教协同,护理学科专业建设新突破。2021年我校护理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全国284所护理本科专业软科排名位列53,前19%,B+。学院建成四省级一流课程7门,其中两门推送参评国家级一流课程,《基础护理学》线上临床教学典型案例由教育部教指委向全国高校推送。建成省级护理器械研发室1个。

b) 二元融合,临床基地建设新跨越。2019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护理学成为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学科,2020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附属医院临床护理学在1633家医院中位列48,四川第二。建成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京外临床教学建设基地4个、四川省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1个、专科护士门诊8个,省级临床护理研究中心1个,也是四川省唯一的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证据应用基地。

5. 结语

本文以西南医科大学护理本科临床教学共同体建设为例,介绍了西南医科大学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建设临床教学共同体的实践与成效,推进了临床教学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要素育人;解决了传统临床护理实习中临床带教老师教学缺乏理论指导和行为指南,带教随意性大,学生临床实习以“跟班跑腿”为主,难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问题;解决了临床实习科室环境问题复杂,存在“以患者服务第一”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两难,难以切实提高学生实习质量和体验的问题;解决了如何落实学校和医院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双元主体责任,真正实现医教协同,形成学科专业发展合力。

西南医科大学护理本科临床教学共同体建设对高等学校以临床实践为突破口,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为我国护理临床实践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

基金项目

四川省2021~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以教学共同体建设为突破口的护理本科临床教学研究与实践”(JG2021-138)。

文章引用

唐 建,郭声敏,刘钰贝,任建兰,赵小磊,陈燕华. 以教学共同体建设为突破口的护理本科临床教学研究与实践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 Clinical Teach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ommunity as a Breakthrough[J]. 护理学, 2022, 11(06): 800-805. https://doi.org/10.12677/NS.2022.116123

参考文献

  1. 1.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J]. 中国乡村医药, 2015, 22(2): 103-104.

  2.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0(28): 27-31.

  3. 3. 孙晋洁, 王银梅, 王丽华. “双师型”护理教师核心能力研究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 19(4): 525-528.

  4. 4. 丁敏. 护理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改进与效果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 18(12): 29-30.

  5. 5. 王焕焕. 护士长服务型领导行为培训模型的构建[D]: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南昌大学, 2018.

  6. 6. 王茵. 同理心在护理教学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 27(21): 25-28.

  7. 7. 杨航, 刘丽秀, 张倩. 咸阳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本科实习护士专业价值观、职业尊重感与实习参与度的关系研究[J].职业与健康, 2022, 38(6): 831-835.

  8. 8. 蒋丹丹, 王志敏, 汪文静, 彭艳红, 何平平. 基于院校合作的护理本科生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与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 2021, 39(14): 88-90.

  9. 9. 徐迎莹, 周体, 曾登芬, 何红艳, 马燕兰. 我国三甲医院临床护理教师队伍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35): 4882-4888.

  10. 10. Zhao, R., Watson, R. and Chen, Y. (2018) Validation of Mentors’ Behavior Scale among Mentors. Nurse Education Today, 71, 180-184. https://doi.org/10.1016/j.nedt.2018.09.034

  11. 11. Zhao, R., Xiao, L., Watson, R., et al. (2021)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Supervision and Nurse Teacher Scale (CLES+T):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Nurse Education Today, 106, Article ID: 105058. https://doi.org/10.1016/j.nedt.2021.105058

  12.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