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10  No. 05 ( 2021 ), Article ID: 45251 , 8 pages
10.12677/TCM.2021.105092

经典名方黄连汤的古今文献考证研究

王祎宁1,李辰2,李萌2,刘洋1,穆亚娟1,赵汉青1*

1河北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保定

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收稿日期:2021年8月1日;录用日期:2021年9月9日;发布日期:2021年9月16日

摘要

黄连汤出自《伤寒论》,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百首经典名方之一,自产生起被历代广泛使用,同名方剂较多,但药物组成与功效在历代传承中出现了多个版本,故对该方的考证成了重中之重。本研究从古代文献考究和现代临床研究两方面进行整理分析,运用文献分析法寻其历史源流,认为黄连、炙甘草、干姜、桂枝、人参、清半夏、大枣为黄连汤基本组成药物,阴阳失调、寒热夹杂为其治疗的基本病机,现代研究认为本方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炎性疾病,为本方复方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经典名方,黄连汤,文献考证,现代临床

Ancient Literature Textual Research and Modern Clinical Research of Huanglian Decoction

Yining Wang1, Chen Li2, Meng Li2, Yang Liu1, Yajuan Mu1, Hanqing Zhao1*

1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2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Received: Aug. 1st, 2021; accepted: Sep. 9th, 2021; published: Sep. 16th, 2021

ABSTRACT

Huanglian decoction is from the Treatise on Typhoid Fever. As one of the 100 classical formulas promulgated by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throughout the ages since its inception, and there are many formulas with the same name, but the composition and efficacy of the drug have been passed down through the ages in several versions.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 the ancient literature and modern clinical research to find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this formula, and conclude that Huang Lian, Gan Cao, Gan Jiang, Gui Zhi, Ginseng, Han Xia and Da Zao are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Huanglian Tang, and that the disorder of Yin and Yang, and the mixture of cold and heat are the basic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of its treatment. Modern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is formula can be used to treat inflammatory disease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ound formulations of this formula.

Keywords:Classic Famous Prescription, Huanglian Decoction, Textual Research, Modern Clinical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黄连汤以其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被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以下简称《目录》) [1] 收录其中,随后同年6月份发布了《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 [2] 为经典名方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古代经典名方用途之广泛,其效果也是较高的,因其携带与购买的不便性,有必要将其制备成中成药,使患者更加方便地服用。本文通过研究黄连汤的理、法、方、药、现代临床等方面,为以后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上市提供有效的数据。

2. 古代文献考究

2.1. 数据与方法

2.1.1. 数据来源

基于“中华医典”软件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所研发的“中医古籍数据库”“国医典藏”数据库,以“黄连汤”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必要时查阅相关古籍原书或书影进行内容审校。检索得到内容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临证各科相关文献共计109种,其中明朝之前有6部,明清至近现代有96部,成书日期不详有3部。

2.1.2. 纳排标准

1) 纳入标准:a) 方剂组成与《目录》中发表的“黄连汤”基本相同;b) 古籍中明确记载黄连汤的组成、剂量、制法、服法、主治功效、方义、各家论述、医案、应用加减等相关信息者;c) 内容审校时,选择较早古籍版本作为核对依据,未见古籍原书或书影者以当代点校出版物为依据。

2) 排除标准:a) 同名异方予以排除,即方剂名称相同但主治功效及其组成与“黄连汤”差距较大者;b) 只检索到“黄连汤”方名,但无可用文献信息者,不录入亦不进行标引。

2.1.3. 数据标引与规范

对古籍原文进行内容的标引,标引内容包括成书朝代、别名、处方组成、剂量、制法、服法、主治功效、方义、各家论述、医案、应用加减、其他。以原文记载内容为基准,原则上不对词汇、术语做内容上的修改,仅对症状类术语进行同义词规范。

2.2. 记载情况

2.2.1. 历史沿革

黄连汤源于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论》,原文第173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黄连(三两)甘草(炙,三两)干姜(三两)桂枝(去皮,三两)人参(二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3]。随着朝代更替,历史变迁,自起源日至今共发现文献54部,其记载黄连汤的主治功效、药物组成皆与《伤寒论》所载基本相同。

历代流传过程中,医家诊病顺应自然,在继承前世所留之主治的基础上并有所扩充,其方药组成均与原方一致。如明《医宗必读》中记载的在治疗腹痛,欲呕吐的基础上进一步治疗腹满、大便秘。清《医通祖方》指出黄连汤治疗心下痞。清代日本所著《类聚方》提出治疗发汗后,腹胀,同一时期所著《古方分量考》所述黄连汤治疗心烦、心下痞。

2.2.2. 处方别名和同名异方

此方方名多沿用《伤寒论》中的“黄连汤”之名,少数医书记载为“伤寒黄连汤”(清《长沙药解》),“河间黄连汤”(清《保命歌括》)。由于黄连汤在《伤寒论》中阐述之少,后世有考证显示黄连汤疑似仲景之方,导致后世流传之时并无章法可循,出现了许多同名异方之记载。

2.2.3. 病机

《伤寒论》记载黄连汤病机为“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主症为“腹痛,欲呕吐”。然关于黄连汤的病机后世医家有不同的解释,有以下几种情况:1) 从阴阳气机来论述。金代成无己首次提出阴阳气机升降失调的病机,伤寒邪气入里,阻碍中焦气机,使阴阳不交,阴得不升而出现腹痛,阳的不降而出现胸中热,欲呕吐,上热下寒、上寒下热、阴阳格拒之理论均属于此。据统计后世29部古籍均对其有所继承。3部古籍参考清代《长沙药解》中的记载,认为胃中邪气为肝胆之邪气,因其“土气虚寒而木气郁遏”,“肝邪克脾”故而腹中疼痛,胆邪克胃,胃气上逆而欲作呕。2) 从热邪位置论述。5部古籍记载热为脏腑之偏好。2部古籍记载热是未伤寒前所蓄之热也。2古籍记载邪气在半表半里之间。可见黄连汤之病机为阴阳失调、寒热夹杂。

2.2.4. 药物组成与剂量变化情况

在组成方面,有54种古籍与原方记载组成完全相同,如《伤寒论条辨》《景岳全书》《删补名医方论》等;余下17种医籍记载组成与原方略有差异,主要见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在原方基础上加“生姜”,“芍药”,去“大枣”如《医学入门》《济阳纲目》《医宗必读》;二是,关于此方桂枝的记载多数沿用桂枝,仅现代《医学原理》中将桂枝改为肉桂,故可忽略不计。三是,喻嘉言将其活用为治关格的进退黄连汤,在组成上并未发生大的改变只是在其基础上对制法服法发生改变。故可见黄连汤的药物组成以继承张仲景《伤寒论》原方为主。

在剂量方面,26部古籍与原书记载的“黄连汤”组成完全相同,13部古籍无剂量记载,余下28部医籍中记载剂量与原方略有差异。见表1可知,原方中黄连、甘草、干姜、桂枝用量均为三两,半夏剂量范围较广,可能历代对半夏的剂量表示和用法上各有不用,其中频次最高的为半升,出现27次。人参最高频次为二两(32次),大枣最高为12枚,最少为1枚。

经查阅,关于半夏“升”与“两”的问题,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记载“凡方云半夏一升者,洗竟,秤五两为正” [4] 故东汉时期半夏剂量为2.5两。班固《汉书·律历志》曰“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根据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籍》记载所得出,汉1斤等于250 g,1两等于15.625 g,1铢等于0.65 g。按1两等于15.625 g换算的话,黄连46.88 g,甘草46.88 g,干姜46.88 g,桂枝46.88 g,人参31.25 g半夏39.06 g;《中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各药物规定剂量为黄连2~5 g,干姜3~10 g,桂枝3~10 g,半夏3~9 g,大枣6~15 g,甘草2~10 g,人参3~9 g。张仲景所述黄连汤为昼三夜二服,而现代服药为了方便又不降低效果的同时改为昼二服;又通过知网查询文献,参考临床研究中黄连汤的剂量,考虑东汉时期服药频次多,煎煮方法的问题,造成用药剂量较现在大。故认为可采用黄连10 g,干姜10 g,桂枝10 g,半夏10 g,甘草10 g,人参8 g,大枣6枚的剂量进行颗粒研发,既确保了黄连汤的安全性,又保证了其有效性。

Table 1. Dosage and frequency of Huanglian Decoction

表1. 黄连汤剂量及其出现频次情况表

2.2.5. 制法与服法

56部古籍记载黄连汤的制法与服法,在制法上,大多数遵循《伤寒论》中“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的记载,如《伤寒证治准绳》《类聚方》《经方例释》等;制法的不同记载主要表现在煎水量多少的表述上,有“水三盏,取一盏半”“水盅半,煎八分”等;有较多一部分为“上咀,水煎”并未详细论述煎药方法。具体制法变化情况详见图1

52部古籍记载黄连汤的服药方法,多数记载的服法为“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与《伤寒论》“温服,昼三夜二”一致。黄连汤证为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易发生呕吐,多次少量服用可避免患者将药物吐出,延长了药物作用时间,使其效力持久 [5] [6]。除此之外,还有“分二服”“温服一升,日三夜一”等服法,具体详见图2

Figure 1. Change frequency of preparation method. A: one bucket of water, boil six liters, remove the dregs; B: on file as big as sesame beans, each ten money dagger, with three jan of water, take one and a half, remove the dregs; C: on file as big as sesame beans, each serving copy five money dagger, with three jan of water, decoction to take one and a half, remove the dregs; D: on chew, water decoction; E: on chew, water jan, two dates decoction; F: each seven money, dates decoction; G: two bells of water, decoction one bell; H: two jan of water, boil to take one and a half; I: cup and a half of water, decoction eight minutes; J: water 10 cups, decoct six cups, remove the residue, and then decoct three cups

图1. 制法变化频次。A:水一斗,煮六升,去滓;B:上锉如麻豆大,每十钱匕,以水三盏,取一盏半,去滓;C: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以水三盏,煎取一盏半,去滓;D:上咀,水煎;E:上咀,水盏、枣二枚煎服;F:每七钱,枣煎服;G:水二钟,煎一钟;H:水二盏,煮取一盏二分;I:水盅半,煎八分;J:水十杯,煎六杯,去渣,再煎三杯

Figure 2. Frequency of service changes. A: warm, day three night two; B: divided into two; C: warm, one liter day three, night one; D: water decoction (warm, take by heat); E: a cup of warm, day and night two; F: warm, day and night then take

图2. 服法变化频次。A:温服、昼三夜二;B:分二服;C: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D:水煎服(温服、乘热服);E:温服一杯,日一夜二服;F:温服,日一夜再服

2.2.6. 方义衍变

整理文献后发现,18部古籍记载黄连汤方义,其中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首次对黄连汤进行了组方解释,认为“黄连汤由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化裁而来,方中黄连泻热降阳,桂枝、干姜散寒止痛,半夏降逆止呕、宽胸散结消痞,人参、甘草、大枣缓急止痛、益气健脾。”12部古籍均对其解释进行了沿用。后世其余医家对方义的描述仅在桂枝一味药上有不同见解,《退思集类方歌注》描述“桂枝,宣发太阳之气,载引黄连,但从上焦阳分泄热,不使其入太阴,有碍虚寒腹痛”;《伤寒寻源》记载“桂枝通阳而化阴”。由此可见,黄连汤的方义以成无己提出观点为基准,供后世传承。综上,黄连汤古代文献考证结果如表2所示。

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ancient and modern properties of Huanglian decoction

表2. 黄连汤方剂属性古今对比

3. 现代应用

3.1. 药物道地性及炮制

在查到的所有古籍中,关于药物组成:黄连、干姜、桂枝、甘草、大枣、人参、半夏的道地性问题并未做专门的记载。黄连的产地自古至今相对稳定,大部分在四川地区产出,故现可采用四川的黄连;本草中记载黄连的主要药用部位为地上部分及根茎,采收期多为二月、八月采根用 [7],历代应用多为生品。干姜以四川产出为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关于干姜的炮制,仅有7部古籍记载干姜为炮,而并未做详细论述,在此可忽略,认为此处应用干姜生品。桂枝的种植同古代相似,以广西、广东一带为多 [8]。经历史考证,复方制剂的开发可使用现代产地的桂枝。现代药典记载为干燥嫩枝,而《伤寒论》原文所载桂枝去皮,则认为此处为枝皮而非现用的嫩枝条。黄连汤原文记载中未标注炮,则认为用生品。人参、大枣、甘草均用现代产地即可,为生品。

由于半夏的特殊毒性,在此需要特别讲述。查阅古籍得知,64部记载为生半夏,1部为姜制半夏。《神农本草经》 [9] (东汉前)记载半夏生于“川谷”,《名医别录》 [10] (汉末)记载“半夏生槐里”,《本草品汇精要》 [11] 中记载“半夏道地,齐州者为佳”。其产地变迁十分明显,从最早陕西地区,逐渐移至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现今以《中国药典》2020版 [12] 记载“半夏在东北、华北以及长江流域诸地均有分布。”为依据。“半夏,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古代对于半夏的炮制均为汤洗即净制,张仲景《金匮玉函经》 [13] 曰:“以汤洗十数度,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也。”汉代许慎著《说文解字》曰“汤,热水也”。即用热水冲洗十几次,直到半夏黏液消除,否则半夏有毒。现代学者吴皓等通过反复实验认为:“令水清滑尽”可使生半夏的毒性成分随着“滑尽”而被“洗”掉。其可能与半夏的主要毒性草酸钙针晶有关,其存在于特殊黏液细胞中,黏液细胞的黏液又以多糖为主,多糖遇热水溶解形成胶体溶液(滑),进而吸附在胶体溶液上的草酸钙针晶而被冲洗掉 [14]。现代清半夏炮制与古代汤洗半夏相似,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每100 kg净半夏用白矾20 kg [15]。综上所述,在半夏的选取上可采用现代清半夏产地与炮制。

3.2. 现代临床研究

在中国知网以“黄连汤”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共检索出163条文献,符合本研究相关临床研究文献93篇。

纵观检索结果,黄连汤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有重要作用,多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16]、炎症性肠病 [17] [18] [19]、慢性胃炎 [20]、慢性萎缩性胃炎 [21]、胃溃疡 [22]、胃癌 [23]、消化性溃疡 [24]、胆汁反流性胃炎 [25]、胆囊炎 [26]、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27]、肠易激综合征 [28] 等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等病症,症见恶心、嗳气、反酸、烧心、胃痛等。此外,妇科系统疾病如急性宫颈炎 [29];功能性子宫出血、胎动不安、经漏 [30];免疫系统疾病如腹型过敏性紫癜 [31];其他类型疾病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32],神经性呕吐 [33] 等符合本证均可使用。黄连汤中黄连含有的小檗碱有显著的抗菌作用,能够有效的抑制消化系统所出现的炎症反应,同时能够促进细胞免疫,能增强细胞的吞噬功能,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4. 结论

黄连汤自汉代张仲景于《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后,历代均有延用,经检索方剂存在同名异方的情况,但主要以仲景黄连汤为主,其方剂组成剂量可基本确定为黄连10 g、干姜10 g、桂枝10 g、清半夏10 g、炙甘草10 g、人参8 g、大枣6枚,功效可确定为平调寒热,和胃降逆。近年对黄连汤开展的基础研究较多,主要以抗炎作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为主。本方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胃肠道炎性疾病,亦有研究发现具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但结合古代功效的现代作用机制研究仍不全面,本研究可为黄连汤进一步的研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数据支持。

基金项目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Z130307),河北大学校长基金(2019HXZ023)。

文章引用

王祎宁,李 辰,李 萌,刘 洋,穆亚娟,赵汉青. 经典名方黄连汤的古今文献考证研究
Ancient Literature Textual Research and Modern Clinical Research of Huanglian Decoction[J]. 中医学, 2021, 10(05): 670-677. https://doi.org/10.12677/TCM.2021.105092

参考文献

  1.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的通知[EB/OL]. http://kjs.satcm.gov.cn/zhengcewenjian/2018-04-16/7107.html, 2019-05-20.

  2. 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的公告(2018年第27号) [EB/OL]. http://www.nmpa.gov.cn/WS04/CL2138/228247.html, 2018-06-01.

  3. 3.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M]. 第2版. 桂林罗哲初, 手抄,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0: 82,84.

  4. 4. 陶弘景, 编. 本草经集注(辑校本) [M]. 尚志钧, 尚元胜, 辑校.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 354.

  5. 5. 伍天宁. 黄连汤方证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

  6. 6. 任红艳, 田永衍, 梁晶. 《伤寒论》方药服法浅谈[J]. 河南中医, 2009, 29(5): 429-430.

  7. 7. 张楚楚, 刘思鸿, 李莎莎, 董燕, 张华敏, 张卫, 彭华胜, 蔡秋杰, 杨洪军, 李兵, 詹志来. 经典名方中黄连的本草考证[J/OL].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 1-10. https://doi.org/10.13422/j.cnki.syfjx.20211558

  8. 8. 王艺涵, 翁倩倩, 赵佳琛, 金艳, 张卫, 彭华胜, 许海玉, 杨洪军, 张华敏, 詹志来. 经典名方中桂类药材的本草考证[J]. 中国中药杂志, 2020, 45(7): 1707-1716.

  9. 9. 顾观光, 辑. 神农本草经[M]. 杨鹏举, 校注.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07: 139

  10. 10. 陶弘景. 名医别录[M]. 尚志钧, 辑校.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 130.

  11. 11. 刘文泰. 本草品汇精要[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

  12. 12.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2020年版) [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303-305.

  13. 13. 张仲景. 金匮玉函经[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5: 86

  14. 14. 吴皓, 钟凌云, 李伟, 叶定江. 半夏炮制解毒机制的研究I [J]. 中国中药杂志, 2007, 32(14): 1402-1406.

  15. 15. 李瑞, 付艳阳, 吴萍, 贺福元, 周逸群, 石继连. 半夏历代炮制方法考证[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 25(22): 194-205.

  16. 16. 李垚, 郑玉. 加减黄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8例临床观察[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6): 262-263.

  17. 17. 吴国发. 黄连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8例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 21(9): 59.

  18. 18. 李经伟, 郑攀, 孙世杰, 高鹏. 郑攀运用黄连汤经验[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 31(9): 1628-1630.

  19. 19. 王仕芹. 黄连汤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28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0, 16(11): 14-15.

  20. 20. 胡心康. 黄连汤加减辨证治疗慢性胃炎[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4): 110-111.

  21. 21. 周自祥. 黄连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3例[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 12(3): 14-15.

  22. 22. 周敬蓉. 黄连汤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效果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 31(1): 37-38.

  23. 23. 杨薇. 黄连汤加味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4): 616-617.

  24. 24. 张海斌. 加味黄连汤治疗消化性溃疡58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2, 19(2): 174-175.

  25. 25. 王如茂. 黄连汤合左金丸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 15(6): 75-76.

  26. 26. 李国臣, 林存奇. 黄连汤的临床应用及鉴别[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11(8): 204-205.

  27. 27. 于成山. 黄连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96例报告[J]. 山东医药, 2007, 47(10): 28.

  28. 28. 李新民. 痛泻要方联合黄连汤治疗腹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 2006, 13(11): 52.

  29. 29. 石爱菊. 黄连汤联合阿奇霉素用于急性宫颈炎疗效及总有效率影响分析[J]. 智慧健康, 2020, 6(35): 84-85.

  30. 30. 鲍玉晓, 涂轩, 马万里. 熊安民运用黄连汤治验二则[J]. 湖北中医杂志, 2016, 38(9): 19-20.

  31. 31. 金中义, 周永学, 邵淑慧. 黄连汤加味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60例[J]. 湖南中医杂志, 2013, 29(2): 50-51.

  32. 32. 郝进华, 武德卿. 黄连汤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3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2(24): 55-57.

  33. 33. 刘加祥. 黄连汤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体会[J].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2, 8(11): 666.

  34.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