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2  No. 11 ( 2023 ), Article ID: 74966 , 9 pages
10.12677/ACPP.2023.1211360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民主体思想研究

卜彬草

中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收稿日期:2023年10月1日;录用日期:2023年11月1日;发布日期:2023年11月9日

摘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以往的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进行了清算,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科学阐释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历史发展的主体。充分肯定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提出了共产主义革命思想,形成了人民主体思想的科学体系。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主体,思想研究

Research on People’s Subject Thought in German Ideology

Bincao Bu

College of Marxism,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Received: Oct. 1st, 2023; accepted: Nov. 1st, 2023; published: Nov. 9th, 2023

ABSTRACT

In The German Ideology, Marx and Engels liquidated the previous idealism and the old materialism, and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explain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cience explains the basic law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on this basis demonstrates the subject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Fully affirmed the historical role of the proletariat, put forward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thought has formed a scientific system of the people’s subject thought.

Keywords:German Ideology, People’s Subject, Research on Thought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人民主体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人民主体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中总结的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应该坚持的根本思想遵循,其所揭示的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出发,深入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民主体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而且可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2.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民主体思想的提出

如其他思想一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各种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民主体思想的提出也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

(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民主体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

如果想深入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民主体的思想,就必须与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相联系。人民主体思想提出时,资本主义正处于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被激化的时期。

1. 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在此书编写的时期,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国家占据了很大地位,并使各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但事物也具有两面性:快速发展的生产力使劳动产品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劳动人民则变成这种发达生产力的受害者。这就是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这种矛盾的体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激化下许多社会问题开始涌现,在生产活动中,主要表现为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对立。在这种资本主义制度中,劳动者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一方面,资本主义不断的发展,使得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工人阶级被迫参与到生产中,这些工人不仅是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更是工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与此同时,这些工人和其他劳动者们也不得不承受着大工业发展的消极影响。在这种环境下,他们每日进行着单调重复的工作,因为这是唯一的谋生方式。资本家不仅享受着工人创造的社会财富,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他们把工人的生活和身体都置之以外,通过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不断获取他们的劳动。马克思认为,“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 [1] 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劳动者们丧失了自我的主体性,也就是说,受制于资产阶级统治下的劳动者们毫无主体地位。马克思与恩格斯正基于这一时代背景,所以决定坚定地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证明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2. 无产阶级运动的开展。由于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变本加厉的剥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也变得更加尖锐,一旦当矛盾到达无法调和的地步,就会产生革命。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逐渐走向自觉,他们的斗争精神使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了无产阶级身上的力量。19世纪30到40年代工人运动的开展,说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831年11月和1834年4月,在里昂爆发了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工人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推动了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不久后,英国就爆发了宪章运动。英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运动中的顽强拼搏和坚定信念,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在德国,尖锐的社会矛盾使无产阶级生活在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也不断下降。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起,工人罢工和起义就不断爆发,1844年6月爆发的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是德国无产阶级觉醒的标志,并且它与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英国宪章运动一起构成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在反抗资产阶级的运动中强烈地表达了多方面诉求,认识到必须要改变目前被剥削和压迫的状况开展,展现了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身上所蕴含的巨大变革力量,反映出了他们在反抗资产阶级的运动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些运动中看到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巨大作用,充分肯定了他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工人运动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民主体思想的提出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民主体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吸收借鉴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现实发展的要求,形成了人民主体的思想体系。而文艺复兴中的人文精神和空想社会主义包含的设想,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民主体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

14世纪,意大利的一些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在意识形态和文化艺术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文艺复兴运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兴起的。这一场规模盛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质上是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反神权、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面对黑暗愚昧的中世纪,文艺复兴的大师们用艺术来表达对近代文明的向往,试图开拓人类幸福的新生活。他们追求着人文主义的理念,研究人的价值,重视人的世俗生活。他们反对封建神学,认为社会的改良和发展以及人自身价值的实现完全是人类自己的事,力图把人从宗教神权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他们坚持以人为中心,认为真正的伊甸园是在人间的,而它的建立只能靠人类自己的劳动。这一时期涌现出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不同方面表达了对中世纪蒙昧主义的厌恶以及对人类现实生活的追求。文艺复兴运动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精神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束缚下的人们慢慢解放出来,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探索人自身的价值。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强调,突出了人在世界上的主体地位,促使人们开始追求自由、平等的幸福生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也是基于西方的哲学传统和宗教背景孕育而生的,他们继承了西方追求人的解放这一价值主题的传统。 [2]

从16世纪发展到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一共经历了300多年。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是马克思、恩格斯人民主体思想提出的重要理论基础。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也叫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它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弊病,提出了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猛发展的同时其本身所存在的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社会矛盾和阶级对立日益尖锐化,许多社会问题纷纷出现,促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反思。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涌现出了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继承了前辈的思想成果,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站在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立场上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给社会带来的灾难,拟定了推进社会改革的方案。圣西门提出了“实业制度”,主张人人从事劳动,社会的发展要满足最低级人民的需求。傅立叶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主张“和谐制度”,要求建立一个人人幸福的和谐社会。欧文进行了共产主义试验,提出了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和共同劳动的改革主张。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站在全人类解放的角度思考社会的改革和进步,他们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罪恶,设计出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试图建立一个公平合理、人人幸福的理想社会。虽然他们的思想主张具有虚幻和空想的性质,没有正确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没有看到历史变革的真正主体,但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民主体思想的提出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

3. 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内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其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人民主体思想,不同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关于人民主体问题的见解,他们使人民主体思想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与恩格斯批判了唯心主义者对社会历史主体的错误认识,以唯物史观的视角阐述了人民主体的科学内涵,最后提出了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的路径。

(一) 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证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说明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这里的个人是在实践中从事活动、进行生产的个人,有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力,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塑造自己社会关系的个人。 [3] 首先,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这也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这些生活资料正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广大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生产力的体现者和促进者。人民群众生产着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料,为社会各领域的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推动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其次,人民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他们的精神创造活动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精神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认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 [2] ,强调了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创造的主体。另外,人民群众除了直接创造精神产品外,其生产实践活动还是精神创造活动的源泉,人类社会的精神生产活动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最后,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无产阶级作为主体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存在,革命就不会成功。正如《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实行全面的社会变革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因素,而这里的物质因素一个是指一定的生产力基础,另一个就是指革命群众,社会形态的更替需要革命群众,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 人民是生产实践的主体

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通过实践活动创造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发挥其主体性、通过实践不断改造世界、改造自身的过程。因此,创造历史的活动也是人民群众的实践过程。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要承担者。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阐明了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物质活动,也就是说,人是实践的物质承担者,实践的主体是人。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亦是人自身发展的过程,人拥有怎样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方式,就有怎样的生存特性和生命形态。 [4] 实践是人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反映了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在实践活动中,人的存在是实践活动展开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说,没有人就谈不上实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5] 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就是现实的人的存在。人民群众是现实的人的整体,他们是实践活动的物质承担者,他们的活动决定着实践的本质和发展方向。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人民群众通过实践活动,承担着改造客观世界的任务,发挥着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力量,在与实践的客体和中介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解决着现实社会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创造着社会物质和精神资料。

(三) 人民的主体性活动受客观环境的制约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主体,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物质基础上的活动,需要一定的生产条件的限制和提供保障。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不同的,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发挥也是不同的。在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是不能不受限制的。首先,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活动受一定社会客观生产条件的制约。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民主体思想不是抽象地谈论人民为主体,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指明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性质。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的考察,论证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指出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人民的主体性活动必须遵循客观的历史规律,坚决不能脱离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其次,现实的社会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发展水平影响人民主体性的发挥和实现。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进步,人民的主体性更加凸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才能得以确立和彰显。资本主义社会相比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外界世界的改造能力提高,人的主体性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生产关系相比也更加具有进步意义,宣扬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利于调动人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要扬弃资本主义,他们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带来的历史进步意义,同时也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仍然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社会制度,只是少数人获得了主体地位,对于大多数劳动人民来说,只是从一个枷锁下“解放”到另一个枷锁下,所谓的民主、自由也只是名义上的民主,真正获得主体性地位的是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看似从过去的阶级压迫下解放出来,实则却是更直接的阶级对立,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马克思和恩格斯揭露了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对人民压迫和剥削的现实,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性和历史局限性,从而指向了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即共产主义。也就说明了人民主体的实践活动以及实现程度与客观历史条件之间的辩证关系。

4. 人民主体思想的实现途径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生存状况的揭露,论证了广大劳动人民的非主体地位,并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才能得到真正发挥和实现,从而提出了通过革命的手段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最根本的路径就是通过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的方式,推翻旧社会制度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束缚,建立一个人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联合体。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物质前提,即生产力基础和阶级力量;二是制度保障,即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一) 根本路径

通过共产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民主体地位的论证和说明最根本的目的和落脚点就是真正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使人民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人。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要改变劳动人民被剥削和压迫的现状,必须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行共产主义革命,从而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同体。要想使人们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束缚,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进行革命,摆脱旧社会的统治,建立一个新社会。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建立的新社会是一个人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真正的共同体,尤其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劳动人民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障。而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提出真正的共同体,是因为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各种虚假共同体,这些共同体把人民排除在外,他们处于被压迫和剥削的状态,不是共同体的主人。在虚假共同体中,阶级的地位决定了各个人的地位。人民群众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他们要为这个虚假共同体承担义务,而没有享有权利。在资本主义国家虚假共同体中,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作为被统治阶级是没有主体地位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无产阶级政治革命是人类的最后一种暴力形式的革命。当然,这种以暴力的方式进行的革命是有自身的前提和条件的。其中最根本的方面是,无产阶级与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6] 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们通过联合结成一个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没有阶级的压迫和剥削,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人们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共同生产劳作。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才被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人民群众真正占有自己的主体地位。

(二) 具体途径

1. 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既是以往社会历史活动的产物,也是新的历史阶段的物质前提,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上,人们的生产和分配关系才能真正平等,才能保障人民的经济主体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具备两个实际前提,一是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二是这些人又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 [1] ,这就说明了生产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强调,如果生产力不发展,一切陈腐的东西就会“死灰复燃”。生产力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前提和决定力量,如果没有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人民主体的真正实现恐怕是不可能的。要想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方面为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提供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另一方面也说明共产主义不是平均主义、禁欲主义,而是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生产力是重要物质基础。在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下,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得到极大的丰富,劳动不再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其本身就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社会分工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下走向瓦解,人与人之间的发展差异消失,每个人都有机会在社会中充分地发展自身,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人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

2.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依靠力量,只有一定革命群众的存在才能使革命思想转为现实,即“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 [1]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革命群众是社会变革的重要物质因素,如果没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那么全面的社会变革是不会成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指出了,人民群众这一强大的物质力量在社会变革中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广大革命群众的存在,一切理想和设想都只是空想。历史上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新社会的构想很美好,但是却没有发挥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一切美好的愿景只能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幻想。因此,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民群众,突出强调了人民群众的重要历史使命和伟大历史作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是革命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实现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指出,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必须要具备两个实际前提,即“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 [1] 。可见,要想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必须要有阶级基础,人民群众是其实现自身主体地位的重要物质基础和阶级主体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这些论述清晰明确地指出了,要想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必须要有革命群众的存在,而这里的群众基础就是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广大劳动人民。

3. 消灭分工和私有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描述工人阶级悲惨的生存状况时意识到,在资本主义所有制下,工人阶级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的劳动和分工状况是由资本决定的。资本家为了获利而采取的分工是强制性的,这种分工是不考虑劳动者的各种身体状况和现实需要的。在维持劳动者基本生存条件的情况下,资产阶级出于对资本的追求,采取的不合理的分工使广大劳动人民失去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和条件。因此,要想恢复人民的主体地位,必须消灭这种不合理的分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要消灭这种旧式分工对工人阶级的奴役,建立一种新式分工,这种分工是人们自愿基础上的自由自觉的分工,人们之间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合作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还强调,消灭分工不是靠人们观念上消灭的办法,而是靠人们实际的运动去消灭。也就是说,消灭分工不只是口号而是要付诸实践。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才能自愿进行分工,不再受限于特定的工作领域和场所,生产和交往成了自由自觉的活动。为了消灭分工,必须要扬弃私有制,实现无产阶级的占有制。私有制是导致广大无产阶级丧失主体性的重要原因,正是私有制下不合理的分工和分配,广大劳动人民失去了自主性和主体性,始终处于受压迫和剥削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到,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人们之间利益分配的状况,因此,要想实现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必需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在无产阶级的占有制下,才能保障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支配权。这样生产资料由少数人占有转变为全民所有,广大无产阶级劳动者就掌握了自己的生产资料,其经济地位和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主体地位得到彰显。

4. 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在资本主义统治下,无产阶级不仅在经济上受私有制的残酷剥削,在政治上还受到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压迫,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镇压广大无产阶级劳动者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而设置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它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 [1] 因此,建立共产主义社会首先就要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夺取国家政权。人民群众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把资本主义国家这个压迫人民的力量摧毁,从而将政权收归人民所有,实现人民的政治主体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者“同社会的各个人迄今借以表现为一个整体的那种形式即同国家处于直接的对立中,他们应当推翻国家,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实现。”因此,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要实现自身解放,真正地享有主体地位,必须要推翻现存的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行共产主义革命,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政治制度。

5. 实行共产主义意识。思想斗争是斗争的灵魂和动力,共产主义革命必须要消除传统旧观念对人民的束缚,以科学的理论和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其唯物史观基础上说明了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要想改变无产阶级的生存困境,必须要进行实际的反抗运动,而且还需要人们思想的转变,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彻底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 [1] 共产主义意识是进行共产主义革命、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必要思想准备。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共产主义意识,从而可以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意识,为革命的开展提供精神动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发动革命推翻现存世界对人民的压迫,从而实现人的解放。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在共产主义意识的武装下,进行彻底的革命运动,推翻旧社会的统治,建立真正的共同体,实现自身主体地位。

5. 人民主体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 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提供理论基础

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成果不仅立足本国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促进人民幸福为价值取向,而且直面建设和改革道路上的难题。 [7]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证的人民主体思想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理论根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人民主体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的重要历史作用,阐明了人民为主体的基本观点,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并且结合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揭露了人民主体地位的丧失,提出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从而建立人民为主体、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要真正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就要同资本主义所有制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从而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民主体地位的论证以及对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追求,深刻说明了人民的重要历史地位,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提供了理论来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理解唯物史观的思想内核,继承马克思、恩格斯人民主体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同时还重视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维护人民的利益,真正做到“为民”。在尊重和保障人民主体地位上强调“人民至上”的理念,并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最现实的问题,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立场,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民主体思想的基本观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民主体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赋予其新的理论内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人民主体思想的时代表达,在结合中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明确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我们必须要牢牢把握这一价值指向,打牢人民主体的思想根基,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二) 为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提供行动指南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的基本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处理党群关系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提出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成为我们党百年来不断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继承下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较为详尽地论证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历史作用,强调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坚持人民立场,追求人民主体的真正实现。这为新时期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提供了行动指引和路径参考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定地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作为各项工作的指导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密切联系群众,不断完善和推进党群关系建设。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地位,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提出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坚持并发展了人民主体思想,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摆在第一位,始终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视党群关系建设,强调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指导,在全党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落到实处,极大地促进了党群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民主体思想在我国的发展,是指引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以人民主体为原则,继承、发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民主体思想。要重视群众的主体地位,践行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提高党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价值指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民主体思想的阐述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价值指引。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身上具有伟大的创造力。因此,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必须要坚持人民主体思想,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从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服务对象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它的理论体系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凝聚着共产党人的经验总结,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指南,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 [8]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体思想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和价值引领作用,我们必须要坚持人民主体思想,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坚持人民主体是我们党和国家治理的重要经验和基本要求。实现中国梦也必须坚持这一思想的指导,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主体性的发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动力源泉。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实现造福人民的中国梦,要坚持人民主体的立场和原则,紧紧地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从而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民主体思想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价值指引,同时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的重要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9]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团结力量,从而夺取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胜利。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持人民主体思想,牢记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这样,中国梦的实现才能迸发出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6. 结语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完成标志着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的形成。马克思不仅将人民主体性思想运用到理论,也将这一“批判的武器”运用到了革命实践领域。中国共产党人在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情况下,坚持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带领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不断书写民族复兴的伟大篇章。

文章引用

卜彬草.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民主体思想研究
Research on People’s Subject Thought in German Ideology[J]. 哲学进展, 2023, 12(11): 2187-2195.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11360

参考文献

  1.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 2. 董振华.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主义的历史命运[J].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9, 23(6): 37-46. https://doi.org/10.14119/j.cnki.zgxb.20191206.012

  3. 3. 贾琬朝.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及当代价值——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分析[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18(3): 159-160.

  4. 4. 闫翠娟.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逻辑基点——《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学思想的当代启示[J]. 社会科学家, 2022(3): 138-143.

  5. 5. (德)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46.

  6. 6. 余根雄.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产主义革命”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6): 9-17. https://doi.org/10.16493/j.cnki.42-1627/c.2020.06.002

  7. 7. 陈一收. 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自信[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7): 51-54.

  8. 8. 唐鸿.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观及其当代启示[J]. 广东社会科学, 2022(4): 63-72.

  9.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