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4  No. 04 ( 2024 ), Article ID: 85366 , 10 pages
10.12677/ae.2024.144594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2003~2023)

朱云1,张迪2

1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广西 河池

2河池学院体育学院,广西 河池

收稿日期:2024年3月18日;录用日期:2024年4月18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26日

摘要

高质量的教师是高质量教育的前提,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教师高质量的核心,本研究旨在探索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研究时间跨度为2003年1月至2023年12月,选取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647篇关于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期刊文献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应用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采用时间知识图谱和关键词突现分析法,本文揭示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动态和趋势。结果表明,相关研究自2006年起呈现集中增长趋势,特别是在2007至2017年期间,研究呈现出明显的扩张。研究热点包括“教学能力”、“青年教师”、“胜任力”、“创新能力”和“体育教师”。本文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深化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研究与实践的建议,旨在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与实证参考。

关键词

教师专业素养,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Hotspots and Trends in Research on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n China

—A Visual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2003~2023)

Yun Zhu1, Di Zhang2

1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 Hechi University, Hechi Guangxi

2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Hechi University, Hechi Guangxi

Received: Mar. 18th, 2024; accepted: Apr. 18th, 2024; published: Apr. 26th, 2024

ABSTRACT

High-quality teachers are the prerequisite for high-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enhancement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mong university teachers is central to the excellence of teaching staff.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university teachers. Spanning from January 2003 to December 2023, this research analyzed 647 core journal articles on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university teachers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database. By employing the visual analysis tool CiteSpace and using time-zone views and keyword burst analysis, this paper unveils the primary research dynamics and trends in this field. The findings indicate a concentrated growth in related studies beginning in 2006, with a significant expansion particularly between 2007 and 2017. Research hotspots include “teaching ability”, “young teachers”, “competency”,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suggests avenues for deepening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university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im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ference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Keywords: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Teachers, CiteSpace, Visualization Analysis, Knowledge Graph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提升设计和规划,明确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目标以及实现路径。教师专业素养作为广泛和深层的综合素质,它包含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信念等,为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方向。从21世纪初至今,尽管高校教师专业素养领域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对这些研究成果的系统整合和分析仍相对缺乏。本研究借助文献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对2003至2023年间中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旨在综合评述这一时期内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及未来方向,为深化高校教师专业素养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为了尽可能地拓展研究广度的同时又保证研究的精确,本文选择CNKI数据库中的核心文献进行我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研究的对比分析。

为了全面地涵盖我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研究领域的核心文献,本研究在CNKI数据库中进行了多次检索尝试。主要检索主题词包括“高校”与“教师专业素养”“教师胜任力”“教师专业化”“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同一检索项内多个检索词的组合运算。最终共计检索得到689篇相关的中文核心文献;为保证样本文献的质量,本研究进一步采用人工阅读和筛选的方式进行评估,剔除了重复的文献、会议论文和书评等。最终,本研究共筛选得到有效的647篇样本文献用于分析我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研究的态势。检索的时间范围截至2023年12月31日。

2.2. 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科学计量学领域的知识图谱理论(Mapping Knowledge Domain)开展研究。2005年,刘则渊教授作为先驱者首次将“科学知识图谱”这一先进概念引入到中国学术界。之后,中国在科学知识图谱与学科可视化研究领域内逐渐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和方法论,取得了多方面、深层次的研究成果 [1] 。科学知识图谱作为一种数据可视化工具,可用于揭示学科结构、追踪主题演化、探索研究前沿等 [2] 。

本研究运用了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的陈超美教授所创立的CiteSpace可视化技术,构建了我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使数据可视化并系统地分析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发展趋势,指引未来学术探索的方向。CiteSpace软件最早开发于2004年,目前仍在不定期更新,本研究采用的是CiteSpace6.2.R2版本(发布于2023年4月3日)。

3.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研究分析

3.1. 发文量分析

发文量是评估特定领域时段内发展动态及研究热度的关键量化指标,具有对未来趋势预测的决策性价值。本研究采用Excel软件对样本文献进行了量化统计分析。根据图1的展示,2007年之前,对中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尚处于萌芽期,年均发文量未突破20篇的门槛。而在2007至2017年间,相关研究的发文量持续增长,标志着研究向常态化过渡。尤其是2015年,发文量攀升至96篇的峰值。进入2018至2023年,虽然研究发展呈现波动,经历了短暂下滑后于2020和2021年迎来小高潮,2022年之后发文量有所下降,但整体趋势依据Excel拟合度曲线显示上升态势,映射出我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领域研究量的增长趋势。

Figure 1. Overall trend of publica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mong university teachers in China over the last twenty years

图1. 近二十年我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发文量总体趋势图

3.2.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热点分析

3.2.1. 高频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的核心与精髓,是研究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 [3] 。关键词词频和中心度是用于概括和集中反映文献研究内容的重要指标,它们揭示了当前研究的主要热点。本研究通过CiteSpace中“keywords”的关键词分析功能,其余为默认值,获得我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领域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基于关键词共现网络构建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知识图谱,并对主题相近的关键词进行合并,采用Excel工具进行处理,获得我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领域的关键词词频和中心度的对比分析。

表1展示了我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前12位),教学能力、高校教师、青年教师、高校、胜任力等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在排除研究检索词的对象类(高校教师、高校、教师、大学教师等)高频关键词后,频次靠前的关键词为:教学能力、青年教师、胜任力、创新能力、教师发展、体育教师,它们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此外,由于中心度可以反映一个节点在整个网络中的媒介能力,因此进一步计算关键词的中心度。如表1所示,教学能力、高校教师、高校、教师、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等关键词的中心度较大,说明受关注程度高;体育教师这个关键词的中心度高于与其频次相近的其他关键词,说明它在该领域研究的推进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Table 1. Frequency and centrality of keywords i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op 12)

表1. 高校教师专业素养关键词的频次和中心度(前12)

3.2.2. 研究热点聚类分析

本研究依托CiteSpace软件,采纳“对数似然比”(LLR)算法,对高等教育机构教师职业素养研究领域内的关键词共现及其显著性分析进行了深入探讨。此举旨在探索该领域研究主题的普遍性与集中趋势,基于关键词聚类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揭示研究热点的共性特征。具体的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Mean Silhouette值常被用来评估整个网络的同质性,数值越接近1,表明网络同质性越高。Q值大于0.3则表示网络的聚类结构具有显著性。

依据图2的参数显示,我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关键词的网络聚类包含421个节点和780条连线,其中Q = 0.6035 (>0.3),说明聚类结构显著;S = 0.8719 (>0.5),进一步说明该聚类结果是令人信服的。通过CiteSpace关键词聚类功能,识别出高校教师专业素养领域研究有14个主要的聚类。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聚类分析结果的深入探讨,我们识别出与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研究主题紧密相关的几个关键领域。首先,聚类“#1高校教师”直接关联到研究内容,显现出对教育实践的直接贡献。相较之下,聚类“#0青年教师”、“#2高校”、“#3教师”以及“#7体育教师”主要涉及研究对象,这进一步验证了所收集数据与本研究主题的一致性。此外,聚类“#4对策”“#5胜任力”“#6教学改革”“#8专业素质”“#9实践教学”“#11人才培养”以及“#12教师发展”围绕教师能力、职业发展以及教学方法的革新等核心议题展开,凸显了这些领域作为研究焦点的重要性。

Figure 2. Keywords clustering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mong university teachers

图2. 高校教师专业素养关键词聚类

基于以上聚类分析,我们得出了关键词聚类统计表(见表2),其中聚类编号的递减顺序反映了聚类体积的递增,每个聚类的轮廓值均超过0.7,表明了聚类结果的高度一致性和可靠性。进一步的分析将这些结果综合为四大研究主题,具体如下:

Table 2. Statistical clustering of keywords i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mong university teachers

表2. 高校教师专业素养关键词聚类统计

1) 教师专业成长与培训体系。涵盖聚类“#0青年教师”“#1高校教师”以及“#12教师发展”,关键词如“培养机制”“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和“兼职教师”等高频词频繁出现。这一主题聚焦于教师培养和发展的重点,包括青年教师的特殊需求、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多样化途径。周扣娟(2023)的研究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的困境,她认为高校青年教师,在个人生涯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专业身份、价值认识、教学与科研平衡以及职业定位的多重困惑。他们挣扎于家庭与工作的角色平衡、教育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教学与科研的优先顺序选择,以及成为学者与官员之间的职业抉择,这些困境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4] 。李香玲(2009)指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在于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随着教育的多样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面临知识更新、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挑战,因此,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成了确保教学质量和满足学生需求的关键 [5] 。殷江(2013)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了教育理念、功能、培养目标与模式等方面的多样化变革,要求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同样多样化。这种多样化不仅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还涉及高校与社会关系的新型管理方式 [6] 。潘玉腾(2023)提出,基于学校的具体情况,通过深化教师收入和绩效工资改革,完善激励机制,是构建多元化教师成长体系和服务社会平台的关键。这种做法旨在促进教师的多劳多酬,激发其工作动力,支持教师的全面发展 [7] 。

2) 教学创新与教学策略改革。包含聚类“#3教师”“#4对策”和“#6教学改革”,突出了“教学能力”“监控能力”“创新能力”“教师胜任力”和“反思”等概念。这一主题强调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及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需求。王伟红与杨静(2023)通过分析国家政策文本,强调了以评价改革为核心,采用多维度评价体系和实地调研来激发高校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他们提倡选择和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如对教师道德、教学理念及方法的评价,促进教学能力的多维协同提升 [8]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教育改革背景下对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需求被强调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对良好教育的期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创新。该规划纲要提倡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旨在通过优化教学策略来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此外,《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2019)进一步强调了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重要性,以培养能够满足21世纪需求的高素质、现代化教师,突出了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关键角色。

3) 信息技术融合与教师科研能力。整合聚类“#8专业素质”“#13教学学术”和“#14提升路径”,以“信息素养”“信息化”“科研能力”“制度设计”和“智能教学能力”等为主要关键词。这一主题揭示了教师专业素质包含广泛的定义,强调信息技术在提升教师教学及科研能力中的关键作用。在适应互联网+时代及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内涵经历了显著的丰富和扩展。这一时代不仅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也强调了数字素养的重要性。同时,随着课程思政的推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能力变得尤为关键。这些变化反映了教育现代化需求对教师能力的提升要求。吴砥和陈敏(2023)指出,《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的制定明确了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方向和措施,他们的研究强调了提高教师对数字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开展基于数据的精准评价和实施针对性强的培训模式的必要性,以促进教师个性化和精准化的发展 [9] 。

4) 学科专门化教师发展路径。聚焦于聚类“#7体育教师”和“#9双语教学”,关键词包括“体育教学”“师资建设”和“外语战略”等。这一主题关注特定学科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需求,以及满足这些需求的策略。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层出不穷。陆晓雨等人(2023)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进行的扎根理论研究揭示了提升其专业素养对实现我国体育强国和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性,通过访谈和质性分析构建了一个全面的专业素养模型,该模型强调了激发兴趣、加大支持与服务力度,以及实施个性化和差异化培养策略的必要性,为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10] 。徐显明、李龙等(2008)总结了高等教育司李静的报告,报告强调了通过发展双语课程来培训高校教师进行双语教学,以及通过改善双语教学策略来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此举旨在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以及增强高等学府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教师队伍的支持 [11] 。

4. 演进趋势

4.1. 关键词时间线图分析

为了探究我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研究的趋势与热点,本研究采用CiteSpace软件的“Timeline View”功能,构建了关键词时间线图谱(见图3)。此图谱将关键词按时间序列排序,直观展示了各研究主题及子领域的演变。

Figure 3. Timeline view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mong university teachers

图3. 高校教师专业素养时间线图

图3中可以观察到,每个聚类都有一条相应的时间线,线上的节点代表该聚类的主要研究内容。近二十年我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在2011年的研究最为活跃。部分聚类如“#1、#4、#6、#7、#8、#9、#10、#11”随着时间逐渐淡出,说明这些主题存在明显的时代性;而研究主题“#0、#2、#3”长期被关注。根据节点的颜色和大小我们发现,教学能力作为最大研究节点,它不仅出现时间较早,而且至今仍在持续。与此相对应,高校教师、高校、青年教师节点也相对较大,也是今后开展高校教师专业素养领域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4.2. 关键词突现分析

某一时段内突现的关键词能反映该时段的研究前沿。由图4可见,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跨度内,我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领域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和阶段性特征,这可以通过关键词的时间分布和内容变化来观察。根据关键词的出现和变化,这一时期内的研究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体现了从基础构建到深化探索的过程。

Figure 4. Top 14 keywords with the strongest citation bursts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mong university teachers

图4. 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突现关键词(前14)

1) 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早期探索(2004~2010)

在这一阶段,学术界着重于高校教师基本能力内涵的探讨、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的分析以及教师胜任力的现状与评价机制研究。研究聚焦的关键词包括“能力”“体育教师”和“胜任力”映射出学术界对高校教师能力定义和评价体系建立的初步尝试与探索。

2) 教学能力与教学改革的深化研究期时期(2011~2014)

此阶段,研究焦点转向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继续教育的效果评估,以及教学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研究同时关注创新创业与能力的培养,核心关键词涵盖“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继续教育”“培养机制”和“教学改革”,体现了对教学方法革新和教育模式创新的深度研究与讨论。

3) 全面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时期(2015~2019)

在该时期,研究聚焦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现状、心理健康,及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通过关键词“青年教师”“高校”和“教师发展”,突现了对教师发展多元化需求的关注及对教学团队合作与课程体系建设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中的重要性。

4) 应对新时代挑战的策略探索时期(2020~2023)

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是新时代下高校教师专业素养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的探索。通过突变关键词“教学学术”“扎根理论”以及“新时代”,强调了教师在课程开发、教学设计与执行方面能力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问题和提升策略的研究。

5. 反思与展望

1) 厘清与统一高校教师专业素养概念的理论紧迫性

当前学术界对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定义及内涵存在显著分歧,这种分歧不仅导致研究方向的碎片化,还造成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虽然众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理论框架和模型,但迄今为止,尚缺乏一个广泛认同的统一理论基础。例如,李兆义与杨晓宏(2019)在“互联网+”背景下将教师专业素养界定为教师在教学知识、能力和信念方面的综合体现,认为这包括思想道德、理论、学科、人文及科学等五个方面的素养,这些方面直接关联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12] 。相较之下,仲小敏(2005)的定义则侧重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知识素养、教学技能素养及相关的教育观念和研究意识等方面 [13] 。这些差异反映出,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和范围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对高校教师专业素养概念的厘清与统一,对于指导教师教育实践、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及推进教育科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建立共识的理论基础,不仅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必要前提,也是当前教师教育研究领域面临的迫切需求。

2) 全面考虑多元化因素的高校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体系构建

近年来,虽然对高等教育教师专业素养评价的关注日益增加,但现行评价模型与体系多数未能充分考虑到教师个体的差异性及教育环境的多样性。现有研究在深入探讨不同背景教师需求方面存在不足,导致评价体系难以全面反映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因此,开发一个综合且多元化的高校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该体系应考虑高校教师的职称、年龄、岗位等个体差异因素,以便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指导,从而精准地识别每位教师的发展需求,并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计划,促进其职业生涯的成长和发展。

教学学术是构成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元素之一,但现有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均显不足,特别是在探讨其对教师专业发展全貌的影响方面。强化教学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能推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全方位增长,还在于它对提升教育总体品质和学生学习成就的积极作用。当前,教育领域新出现的议题和挑战使得对教学学术更深入的研究变得尤为关键,这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迫切需求。

3) 创新研究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研究的可靠性

在教师专业素养领域的研究中,过分依赖定量分析或单一的文本分析方法,已逐渐显示出其局限性,尤其是在全面捕捉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方面。为了克服这些局限,引入多样化研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扎根理论和质性研究,变得尤为重要。这种方法论的多元化不仅能够增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能显著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适用性。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工具和策略,研究者能够更为全面和精确地揭示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各个维度,为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师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4) 探索数字时代教师学科专门化素养的新视角

先行的研究为理解高校教师专业素养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演进,高校教师在特定学科背景下的专门化素养,特别是数字素养的研究,变得尤为关键。数字素养的提升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技能发展,也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这一背景下,研究高校教师如何通过专门化素养,尤其是数字技能,以适应并优化其教学实践,对于提高教学互动性和学习成效具有实际意义。这种研究不仅反映了对现代教育挑战的应对策略,也为高校教师个性化和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基金项目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下教师专业素养评价研究》(2022ZJY343)。

文章引用

朱 云,张 迪.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2003~2023)
Hotspots and Trends in Research on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n China—A Visual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2003~2023)[J]. 教育进展, 2024, 14(04): 829-83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4594

参考文献

  1. 1. 孙晓宁, 闫励, 张强. 科学知识图谱在学科可视化研究中的应用[J]. 图书馆, 2014(5): 87-91.

  2. 2. Chen, C. (2017) Science Mapp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 1-40.

  3. 3. 杜军, 寇佳丽, 鄢波, 等.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海洋科技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 40(10): 48-55.

  4. 4. 周扣娟. 高校“青椒”专业发展的两难困境与破解策略[J]. 中国成人教育, 2023(12): 67-71.

  5. 5. 李香玲.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述析与建议[J]. 中国成人教育, 2009(13): 75-76.

  6. 6. 殷江. 非正式学习: 高校教师的发展方式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宁波: 宁波大学, 2013.

  7. 7. 潘玉腾. 教育强国视域下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逻辑理路[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3(10): 36-45.

  8. 8. 王红伟, 杨静. 高校教师本科教学能力评价政策研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3, 35(6): 85-95.

  9. 9. 吴砥, 陈敏. 教师数字素养: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师发展重点[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5): 4-7.

  10. 10. 陆晓雨, 王铭, 王名扬. 新时代我国高校青年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模型构建与提升策略[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3, 38(4): 391-398.

  11. 11. 徐显明, 李龙, 公丕祥, 等. 规范与创新——法学教育大家谈[J]. 中国大学教学, 2008(2): 17-23 5.

  12. 12. 李兆义, 杨晓宏. “互联网 ”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与培养路径[J].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7): 110-120.

  13. 13. 仲小敏. 论科学课程教师专业素养: 挑战与发展[J]. 课程·教材·教法, 2005(8): 79-8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