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09  No. 06 ( 2021 ), Article ID: 47219 , 9 pages
10.12677/ML.2021.96200

基线–阐释视角下汉语否定标记词“没/没有”的语法化动因研究

孙姣姣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 济南

收稿日期:2021年10月27日;录用日期:2021年12月8日;发布日期:2021年12月15日

摘要

本文基于语料库研究,以基线–阐释模型为基本框架研究汉语否定标记词“没/没有”的语法化动因。研究发现:1) 在共时层面上,通过实例证实“没/没有”的两词性,并对比其与名词及动词搭配频率,发现“没有”比“没”的使用频率高,且各自修饰动词的频率高;2) 在历时层面上,通过整理前人文献及收集归纳发现,否定标记词“没/没有”由动词词性延伸而来,且“没有”比“没”出现时间晚。3) 在“没N”–“没有N”–“没V/没有V”发展路径中,动词“没”是基线结构,“没有N”及“没V/没有V”是释化结构,其阐释与相邻句法环境、泛化、类推有关。本文通过共时与历时相结合,为研究汉语否定标记词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

“没/没有”,基线–阐释模型,汉语否定标记词,共时与历时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Negative Markers “mei/meiyo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seline-Elaboration

Jiaojiao Su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Shandong

Received: Oct. 27th, 2021; accepted: Dec. 8th, 2021; published: Dec. 15th, 2021

ABSTRACT

Based on corpus statistic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grammaticalization motivation of Chinese negative marker “mei” and “meiyou" using the Baseline-Elaboration as the basic framework.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At the synchronic level, the two parts of speech of “mei” and “meiyou” are confirmed by examples, and the collocation frequency of “mei” with nouns and verbs is compared. It is found that “meiyou” is more frequently used than “mei”, and the frequency of modifying verbs is higher respectively. 2) On the diachronic level, through sorting out previous literatures and collecting and summariz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negative marker words “mei” and “meiyou” are extended from the part of verb, and “meiyou” appears later than “mei”. 3) I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mei N” - “meiyou N” - “mei V/meiyou V”, the verb “mei” is the Baseline Structure, while “meiyou N” and “mei V/meiyou V” are the Elaboration structure, whose interpretation is related to the adjacent context, generalization and analogy. By combining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methods, this paper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study of negative marker words in Chinese.

Keywords:Mei” and “Meiyou”, Baseline-Elaboration, Chinese Negation Markers,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以往学者对汉语否定词的研究比较全面,但对“没/没有”的语法成分及语法化动因存在争议。传统上,汉语否定词被认为是副词,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Pollock认为否定词可统领后边的VP短语,即“否定短语假说” [1] 。无论是副词说还是否定短语假说,否定词本质上都属于否定修饰语。“没/没有”可表否定,起修饰作用,但其同样存在动词性质。以往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汉语否定词的语法成分。Huang认为汉语否定词以语素成分粘着在动词或其他成分上 [2] 。胡建华提出否定词是动词投射的附接语 [3]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李梅等 [4] 。大部分学者认为汉语否定词是独立于其他成分的否定投射的中心语 [5] [6] 。另外,王世龙整合了前人的观点,认为否定词“不”作为粘着语素和其他谓词中心语合并生成原来语段中心语的扩展投射 [7] 。

第二,否定词的否定辖域。多数学者支持否定范围的“右项原则”,即否定范围从否定词到句末或句末修饰性状语位置。沈家煊指出,否定是“部分否定”,而不是“全部否定”,是对句子传达新信息的否定 [8] 。袁毓林认为否定词对谓项的否定不受句子焦点的影响,否定中心可与句子焦点分离 [9] 。胡建华则认为当辖域内存在焦点时,否定的是焦点;反之,则否定的是右侧的VP及相关成分 [3] 。陈芙、汪国胜通过考察普通话和方言,对“右项原则”提出了质疑,认为仅用一条原则来判定句子的否定范围似乎有失片面 [10] 。

第三,“没/没有”和“不”的对比研究。很多学者意识到两者的不同,并尝试从不同方面进行解释。朱德熙将汉语词分为两大类,其中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句法结构位置不确定、较开放,虚词则相反 [11] 。因此,“没/没有”属于实词,而“不”是虚词。吕叔湘直接指出“没/没有”有动词和副词的两种属性,而“不”是典型的副词 [12] 。贺婷婷、彭家法从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比较了“没/没有”和“不”的区别,认为“不”的位置较固定、稳定性强、否定的一般是未实现的事物 [13] 。刘宾、李大勤集中讨论了“不”和“没”的体限制及生成机制,认为两者的生成与体限制无关,音系部分的解读机制等导致了其与“not”的不同表征 [14] 。

以往对否定词的研究较全面,具有启发性,但对于“没/没有”的两词性,即动词和副词兼具的性质缺乏合理解释。动词性质的“没/没有”是否是其本义?其词性转变的机制与动因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基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料库(BCC),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尝试用基线–阐释模型(Langacker)解释“没/没有”的语法化动因。

2. 理论框架:基线–阐释模型

基线–阐释模型由Langacker系统提出,用以解释语言中各个层面的不对称现象。基线–阐释模型由基线结构、阐释操作和释化结构三部分组成 [15] [16] [17] [18] [19] 。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

Figure 1. The basic pattern of baseline-elaboration model

图1. 基线–阐释模型基本模式

基线结构(B)是人们最先接触到并确立感知的语言成分,最具实质性,是认知的起点;阐释操作(E)是包含扩展(augmentation)、调节(adaptation)以及其他认知加工活动的操作方式;释化结构(BE)是基线结构在阐释操作作用下生成的复杂化结构,是基线结构的细化和概括,可作为认知的终点。“基线结构–阐释操作–释化结构”具有层级性(strata)、顺序性(seriality)和总括性(summation)等特征,注重成分之间的层层推进、顺序叠加和归纳整合,并把信息结构引入到句法分析当中。

自基线–阐释模型提出以来,国内学者尝试用其解释了多方面现象。张翼用该模型讨论了英语中省略句问题 [20] ,较以往研究更具说服力。刘存伟、刘辰诞以认知语法的基线–阐释模型和主观性理论为基础,从量范畴视角讨论倚变句“越来越Y”中构件“来”的历时演化理据 [19] 。马辰庭、王义娜基于该模型结构、系统和功能的整合分析思路,探讨了汉语类指“一量名”结构三种类型的语义构建机制 [21] 。陈禹以该模型为框架,统一解释了重动句中动宾结构居前以及动词重复的原因 [22] 。上述相关分析充分利用基线–阐释模型,将句法和语义相结合,体现了其强大的解释力。我们认为汉语“没/没有”的语义和语法属性的转变亦可用该模型进行解释。

3. 基于语料库的“没/没有”的共时研究

我们通过BCC语料库检索“没/没有”的相关语句,发现以下相关规律。

第一,“没”后面可以接名词,我们用“没N”表示,相关实例如(1)~(3)所示。

(1) 不知道,就算我知道,我也没理由要告诉你。

(2) 他很倒霉,非常倒霉,这家伙的婚礼他压根儿没兴趣参加。

(3) 在非假日的白天跑到没人的公园打雪仗打到手痛的我们,到底是在干什么啊。

第二,“没”后面可以接动词,我们用“没V”表示,相关实例如(4)~(6)所示。

(4) 贝蒂无法证实他的话,因为他相信她的确什么也没看见。

(5) 他立刻转过头,傻傻地听千千说话,几乎没听懂她说什么,只是着迷地看着她多变的表情。

(6) 淡淡的海水味令她神清气爽,她记不得自己有多久没到海滨了,成名之后她连去便利商店。

第三,“没有”后面可以接名词,我们用“没有N”表示,相关实例如(7)~(9)所示。

(7) 欧洲人不需要,也没有任务去教育中国,应该怎样去治理国家。

(8) 如果一个媒体人没有危机感,没有应变,那最终只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

(9) GOV对民营书店的扶持力度不够,一个没有书店的城市是可悲的。

第四,“没有”后面可以接动词,我们用“没有V”表示,相关实例如(10)~(12)表示。

(10) 初来初来乍到者往往会被吓一跳,但许多路人总是把头一扭,当作什么都没有看见。

(11) 由于我这问题是间歇性的,所以工程师今天也没有查出问题。

(12) 却靠在门扇上站着,这是他的老习惯,所以谁也没有劝他坐下。

通过检索发现,“没”与“没有”均可与名词和动词搭配,具备动词和副词的属性。我们将“没N”、“没有N”、“没V”及“没有V”两两进行历时对比,所得结果如图2~7所示。

Figure 2. Frequency comparison of “mei N” and “meiyou N”

图2. 检索式“没N”与“没有N”频次对比图

Figure 3. Frequency comparison of “mei N” and “mei V”

图3. 检索式“没N”与“没V”频次对比图

Figure 4. Frequency comparison of “mei N” and “meiyou V”

图4. 检索式“没N”与“没有V”频次对比图

Figure 5. Frequency comparison of “meiyou N” and “mei V”

图5. 检索式“没有N”与“没V”频次对比图

Figure 6. Frequency comparison of “meiyou N” and “meiyou V”

图6. 检索式“没有N”与“没有V”频次对比图

Figure 7. Frequency comparison of “mei V” and “meiyou V”

图7. 检索式“没V”与“没有V”频次对比图

为更直观地显示其中的关系,我们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汇总,如表1所示。通过统计,四个搭配两两对比的使用频次结果为“没有V > 没有N > 没V > 没N”,即“没有”比“没”的使用频次高,且各自修饰动词的频次较高。由此我们推测“没”与“没有”倾向于副词的用法,且“没有”较“没”更为人们所接受。

Table 1.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pairwise comparison of four combinations

表1. 四种组合两两对比统计结果

注:竖列比横列少用2表示,相等用0表示,多则用1表示。

4. “没/没有”的历时演变证据

石毓智、李衲曾从历时角度考察了汉语否定词的语法化历程,其中包括“没”的发展过程 [23] 。经检索发现,“没”最早见于周朝,为动词,有“消失、死”之义,后来延伸为“缺乏、无”,具体例句如(13)~(16)所示。

(13) 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今文尚书)

(14) 周公在丰,将没,欲葬成周。公薨,成王葬于毕,告周公,作《亳姑》。(今文尚书)

(15) 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论语)

(16) 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庄子)

(二) 大约在六朝时期,“没”与“de”或“有”搭配,形成“没de”、“没有”的结合,具体事例如(5)~(8)所示。虽该时期否定动词的主要是“不曾”或者“未曾”,但“没”否定“有”的用法比否定其他动词的用法出现得早。

(17) 嗟尔义士,没有馀喜。(全刘宋文)

(18) 逵没有遗爱,历世见祠。(三国志)

(19) 没有遗风,生备方正,劲节立身,怀忠绝命。(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20) 往年便只是三钱一斤,如今为没有卖的。(老乞大)

(三) 大约在明朝时期,已出现大量“没”否定动词的用法。据抽查统计,早期的否定动词用法,多限于“没”,很少有“没有”的用法。

(21) 面面厮觑,没做理会。(二刻拍案惊奇)

(22) 从头里就‘号啕痛’了,怕你心焦,我没做声。(醒世姻缘传)

(23) 你这件事情,我还没好审问哩。(金瓶梅四十七回)

十六世纪以后,出现了现代汉语否定词“没/没有”动词和副词性并存的局面。通过上述总结,其发展历程用(24)表示。其中“没1”是动词,有“沉没”、“无”等意义;“没2”是否定标记词,具有否定含义。

(24) 没1→没+有/de→没2→没有。

5. “没/没有”历时演变的动因

对于“没/没有”的演变动因,石毓智、李衲曾做出以下推测:一是可能跟普通动词向介词演化机制一样,受到语义、语用的影响;二是可能与“没”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有关,但究竟是何动因,没有定论 [23] 。我们以基线–阐释模型为基础,结合各种语法化机制解释其生成过程。如上文所述,基线–阐释模型具有层级性、顺序性和总括性的特点,基线结构是支撑释化结构的基底,释化结构从基底创造的潜势中浮现 [19] 。因此释化结构可以作为新的基线结构,在阐释操作的作用下形成新的释化结构。在“没/没有”的语法化过程中正是经历了这样一段过程:首先,基线结构“没1”在阐释操作1的驱动下生成释化结构1“没 + 有/de”;随后,“没 + 有/de”作为新的基线结构,经过阐释操作2生成释化结构2“没2”;最后,“没2”作为基底在阐释操作3的影响下生成释化结构3,其表现模型如图8所示。

Figure 8.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mei/meiyou

图8. “没/没有”语法化的生成机制

Hopper,Paull & Traugott认为,各种相关的句法环境和句法位置能诱发实词虚化 [24] ;王明洲、张谊生在探究学界公认的几种语法化机制时,将相邻句位纳入其中 [25] ;覃振桃直接用其解释“并”由动词向情态状副词和总括副词的历时演变动因 [26] 。对于阐释1,我们认为与相邻句法环境(adjacent context)有关。在上述(13)~(16)的例子中,“没”均为动词,例(13)和例(14)“没”为“死、消失”的意思;例(15)“没”为“没有”;例(16)和“没”为“淹没、消失”。例(17)~(20)中,“没”与“有”搭配形成“没有”,表否定含义。“有”的动词性强于“没”,因此取代了原本“没”的动词语义与语法地位;而“没”此时与动词“有”组合,承载了副词的语义特征,意为“无”。

基线结构“没1”在相邻句法环境的驱动下形成了释化结构1,而释化结构1的形成为释化结构2提供了条件。我们认为阐释2与泛化(generalization)有关。泛化是指实词语义的抽象化、一般化和扩大化,它以实词的部分具体义素的脱离和词义的适用范围扩大为前提 [25] 。在释化结构1中,“没”与动词性强的“有”搭配,已具备副词的性质。由于“没有”的广泛使用,“没”的副词性程度得到强化,在泛化语用驱动下独立成词,可与其他动词搭配。

阐释3与类推有关。类推(analogy)指的是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推导,使得一些词语的隐含义逐渐明确化,伴随义逐步独立化、联想义逐步固定化。在释化结构1中,“没有”因相邻句法环境影响已具有高度搭配性,承载了动词的语义特征。但正如“没1”的动词词性转换为“没2”的副词词性一样,“没有”的隐含义,即副词性特征,在类推机制的驱动下逐渐明确化,独立成为具有固定含义的否定词“没有”。因此,我们在此对图8进行修正,如图9所示。

Figure 9.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mei/meiyou”

图9. “没/没有”语法化的生成机制

对于为何在历时层面上“没有”比“没”出现得晚,但使用频率却较高的原因,我们认为与更新有关。更新(renovation)指的是使用较为自主的单位来取代更加虚化的单位,以起到相同的或类似的语法作用 [25] 。更新的实质就是语言的创造性与求新求异的特点。具有动词性质的“没有”受到类推的驱动逐步虚化为副词性质的“没有”,其隐含义“无、消失”在一定的语境中被固定化并保持不变,而原本已虚化的“没2”因缺乏独立性渐渐退出使用领域,造成了同义虚词多样性的局面。

6. 结语

对于汉语否定标记词“没/没有”的语法成分,一直没有定论。基于语料库通过探讨其语法化历程可以看出,原本具有动词性质的“没/没有”已部分演变为可以修饰动词的成分,并且“没有”比“没”使用更灵活。基于基线–阐释模型,汉语否定词可由归一性系统得到很好解释。肯定意义是否定意义的基线结构,否定意义是肯定意义的释化结构。“没/没有”可认为是动词肯定意义的扩展与阐释,作为附接语的成分附加在动词上,具有副词的属性。对于汉语否定词的否定辖域,我们认为主要与右项原则有关,但不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否定标记附接在指示语位置,与动词一起对右侧的成分起到修饰限制作用。方言中的特例与其语序的相对自由性有关,不能代表整体情况。

本文基于语料库研究,通过共时与历时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汉语否定标记词“没/没有”的语法化机制与动因。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其演化过程具有顺序性、总括性等特点,可由基线–阐释模型进行解释。动词性质的“没1”是基线结构,在阐释操作相邻句法环境的驱动下生成释化结构1,即动词性质的“没有”;随后,“没有”在泛化的影响下生成副词性质的“没2”;最后,经历类推生成副词性质的“没有”。对于汉语否定标记词,本文研究只是冰山一角,其他否定词将另文讨论。

文章引用

孙姣姣. 基线–阐释视角下汉语否定标记词“没/没有”的语法化动因研究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Negative Markers “mei/meiyo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seline-Elaboration[J]. 现代语言学, 2021, 09(06): 1463-147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6200

参考文献

  1. 1. Pollock, J. (1989) Verb Movement, UG and the Structure of IP. Linguistics Inquiry, 20, 365-424.

  2. 2. Huang, C.T. (1988) Wo Pao De Kuai and Chinese Phrase Structure. Language, 64, 274-311. https://doi.org/10.2307/415435

  3. 3. 胡建华. 否定、焦点与辖域[J]. 中国语文, 2007(2): 99-112.

  4. 4. 李梅. 现代汉语否定句法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5. 5. 陈莉, 李宝伦, 潘海华. 汉语否定词“不”的句法地位[J]. 语言科学, 2013, 12(4): 337-348.

  6. 6. 庄会彬. 汉语否定标记“不”的句法释读[J]. 外文研究, 2013, 1(3): 31-38+105.

  7. 7. 王世龙. 现代汉语否定“不”的语段理论分析[J]. 语言教育, 2019, 7(2): 77-82+96.

  8. 8. 沈家煊. 不对称与标记论[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9. 9. 袁毓林. 论否定句的焦点、预设和辖域歧义[J]. 中国语文, 2000(2): 99-108.

  10. 10. 陈芙, 汪国胜. 汉语否定标记的语义指向[J]. 语言研究, 2020, 40(4): 54-59.

  11. 11. 朱德熙. 语法讲义[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

  12. 12.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

  13. 13. 贺婷婷, 彭家法. 否定词“不”和“没(有)”的对比探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7): 74-79.

  14. 14. 刘宾, 李大勤. 现代汉语“不”和“没”的体限制及生成机制研究[J]. 现代外语, 2021, 44(5): 628-640.

  15. 15. Langacker, R.W. (2012) Substrate, System, and Expression: Aspects of the Functional Organization of English Finite Clauses in English. In: Brdar, M., Raffaelli, I. and Zic Fuchs, M., Eds., Cognitives between Universality and Variation,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Newcastle upon Tyne, 3-52.

  16. 16. Langacker, R.W. (2013) Modals: Striving for Control. In Marin-Arrese, J.I., Carretero, M., van der Auwera, J., Eds., English Modality: Core, Periphery and Evidentiality, De Gruyter Mouton, Berlin, 3-56. https://doi.org/10.1515/9783110286328.3

  17. 17. Langacker, R.W. (2015) How to Build an English Clause.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No. 2, 1-45. https://doi.org/10.14706/JFLTAL15121

  18. 18. Langacker, R.W. (2016) Baseline and Elaborat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27, 405-439. https://doi.org/10.1515/cog-2015-0126

  19. 19. 刘存伟, 刘辰诞. 认知语法基线/阐释理论的应用、意义与前景[J]. 外语学刊, 2019(2): 21-28.

  20. 20. 张翼. 构式交替: 基于“基线/加工”模式的解释[J]. 中国语文, 2019, 16(2): 33-38.

  21. 21. 马辰庭, 王义娜. 基线/阐释视角下类指“一量名”结构的语义构建[J]. 现代外语, 2021, 44(2): 157-169.

  22. 22. 陈禹. 重动句的基线/阐释模型[J]. 现代汉语, 2021, 44(2): 147-156.

  23. 23. 石毓智, 李衲.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 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与机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4. 24. Hopper, P.J. and Traugott, E.C.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5. 25. 王明洲, 张谊生. 浅议语法化的若干机制[J]. 文史天地理论月刊, 2014(8): 78-81.

  26. 26. 覃振桃. 语气副词“并”的语法化历程及其反预期标记功能[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2(3): 99-10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