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11 ( 2023 ), Article ID: 75816 , 8 pages
10.12677/AE.2023.13111398

理工科大学英语专业学术写作“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盛海燕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英语系,北京

收稿日期:2023年10月20日;录用日期:2023年11月17日;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3日

摘要

作为理工类大学的英语专业,在资源和师资缺乏的情况下,英专大四的学术写作课程负责人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导向,抓机遇、促教改,精心设计案例,优化教学内容、实施、方法和考核。课程突出英语专业的人文教育底蕴,积极发挥了价值引领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对近五年毕业论文进行统计,从学生视角体现了学习效果,优化后的课程给学生价值认同带来显著变化。数据结果印证了隐在的价值引领更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以课程思政促进全方位教改实践具有成效。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学术写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生的价值认同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Academic Writing for English Majors in Technology-Oriented Universities

Haiyan Sheng

English Department,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Law,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Received: Oct. 20th, 2023; accepted: Nov. 17th, 2023; published: Nov. 23rd, 2023

ABSTRACT

In the English department of a technology-oriented university, facing a shortage of resources and teaching staff, the head teacher of Academic Writing, on the one hand, seized opportunities and promoted a reform in teaching practice by extracting appropriate cases with moral education connotations and optimizing teaching content,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nd assessment. The course highlights humanity education of English majors and has actively exerted demonstration and radiation effec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atistics of graduation theses (2019~2023) indicate the learning effect from the student’s perspective: the optimized course has brought significant changes to students’ value identification. The results prove that implicit value education can better evoke students’ emotional resonance and value identification; comprehensive reform in teaching practice promoted by moral education has been effective.

Keywords:Technology-Oriented Universities, Academic Writing, Moral Education, Reform in Teaching Practice, Students’ Value Identific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4月19日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同时指出“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 [1] 。这意味着“新文科建设”成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紧缺人才的重要一环。作为理科基础扎实、工科实力雄厚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坚持五育并举,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这些导向为本校人文学科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以及四年的思政建设,面向英语专业大四年级本科生的《学术写作》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思政示范课,意味着学校对英语专业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发挥思政内涵和示范辐射作用的认可,展示出本专业为学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所注入的人文力量。

在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2] 后,“思政”教育在外语界引发了广泛而深入探讨。在相关论文的英文摘要中,笔者看到对课程思政有很多不同译法,这反映出包容自由的学术讨论,同时也反映出专家学者们在理解上各自有侧重点。《中国外语》在2021年第2期出专刊展示了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思考和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同一专刊,专家学者们也使用了不同译法。文秋芳将思政教育翻译和解读为“moral education”,强调立德树人的理念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罗良功把“课程思政”完整翻译为“value education through courses”,突出其对教育的“价值塑造”功能上,并提醒“中国主流价值观的树立、中国知识和中国情怀培养等在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知识内容中缺乏支撑” [4] 。胡杰辉指出国家教育政策把课程思政提升到“战略举措”的地位,这一“方向性要求是国家主权的应有之义” [5] ,并使用英文“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对应思政课程教育。王欣等学者将课程思政译为“the ideological and virtue awareness”,论证其引导学习者建立家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方面的影响 [6] 。此外,杨金才将其翻译为“Curricula of integrated ideology and politics”,提出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是面对国外意识形态和西方主流话语的前沿,“其文化价值观渗透在语言的背后” [7] ,因此需要培养学生敏锐发现西方话语中渗透的傲慢与偏见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持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

可以说,这些译名各有侧重,那么哪些译名更契合外语语言文学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内涵呢?探究这个问题,需要区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石书臣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即思政课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而课程思政的学科支撑多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其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隐性的,是通过其所蕴含的思想道德追求、科学精神、爱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人格培养等内容,对大学生发挥思想价值引领作用” [8]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英语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 [9] 。这些表述有助于协调不同认识和不同声音,可以看到英语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以本学科自身知识体系和方法论为依托,更多发挥的是道德和价值观层面的引领作用,而非“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基于此,笔者更认同采用文秋芳和罗良功的译文表达“课程思政”,而思政课程更适合与“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等相关译法对应。将“课程思政”翻译成“moral education”或者“value education through courses”,可以揭示课程思政隐在的价值观引领功能,避免“喧宾夺主”,而且从情感上更能唤起学生的共鸣。

2. 把价值塑造引入课堂

重新思考英语专业在学校中的定位,以“课程思政”导向促进学术写作课程教改,将价值塑造引入课堂,选取特色鲜明的思政案例突显英语专业的人文教育特色。课程以学术诚信一以贯之,并在五个教学阶段,即选题、文献综述、写作过程、专题讲座、学术规范及学术诚信教学阶段,通过讲述外语前辈及人文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精彩故事,分别提炼出国际视野、实践精神、博征中西、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工匠精神、诚信人格等思政内涵。此外,教学团队中的年轻成员依据各自研究背景提供了生动活泼的案例使文学、翻译和语言学理论研究专题在现实中得以升华,例如:在西方文学文本解读中坚定中国立场;在口译中建立积极健康的中国国际形象;在语言实践中以平等、开放的心态看待二语和外语变体,树立正确的语言态度,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课程在教学内容、实施、方法、考核四个层面进行了教改尝试。

首先,在原有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框架中引入价值塑造维度,形成三维一体育人模式。精心编写与知识传授向契合的思政案例,提炼要素和育人目标。如表1所示:

Table 1. Representative cases with value education connotations in the course of academic writing

表1. 北京化工大学英语专业学术写作课的部分思政案例列表

第二,在具体教学实施时,案例既可以设在传授知识环节,也可设在课堂或课后练习里,巩固所学知识。在传授“如何做学术研究”的专业知识时,追溯“为何做学术研究”和“培养哪些优秀品质”的缘起问题和价值导向。

以案例1为例,它出现于第一讲——概览和拟题。在介绍学术研究定义、研究论文类型 [10] 和学术语体后,进入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其中练习2是案例分析,依据英文纪录片Isabel Brown Crook-An Anthropologist in China Childhood Memories from Bailuding,教师使用凝练的语言讲述新中国英语教学园地的拓荒人伊莎白•柯鲁克的学术研究和人生故事,带领学生阅读其著作Prosperity’s Predicament: Identity, Reform, and Resistance in Rural Wartime China (1940~1941)的序言 [11] ,注意以下描述(表2):

Table 2. Some paragraphs from the preface of Prosperity’s Predicament: Identity, Reform, and Resistance in Rural Wartime China (1940~1941) (Contents in the brackets are added by the paper author.)

表2. 《兴隆场》英文版序言里的部分表述(括号内容为笔者添加)

根据表中描述,启发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点并仔细辨析:该著作属于哪一种学术论文或论著类型?涉及哪些收集和处理素材步骤?学生们都能做出准确判断:该著作属于第一类,即theses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of empirical data (基于观察或实验数据的论文类型);从序言描述中,了解到作者们首先通过对1500户人家做调查收集原始数据和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筛选并提取定量信息;序言还提及可靠数据的重要性。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求学生使用合适语体和正确规范拟研究选题,在选题时要开拓国际视野,注重实践和现实意义。

再例如,在文献查阅及综述阶段,由于理工科大学图书馆藏书以及购买的人文数据库很有限,教师在使用课件仔细讲解如何有效搜集筛选、阅读分析和规范使用数据库文献时,指导做实证研究的学生充分使用学校图书馆现有的理工类资源为主的数据库,如Elsevier ScienceDirect,Wiley Online Library,IEEE等。鼓励做文学或翻译研究的学生充分使用国家图书馆及数字图书馆资源,尤其到馆查阅文献。一张外语学人钱钟书在英国牛津大学Exeter College攻读英国文学时常去阅读的Bodleian Library像页图片 [12] ,以及钱钟书妙用谐音给其起的中文译名“饱蠹楼”透着风趣和以苦为乐的精神,都可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

在讲解完文献综述的相关定义、内容、要求和阅读日志方法后,仍以钱钟书为例,展示他如何在博征和研究中西文献过程中发现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从而让世界接受中国的人文学术思想。故事内容应精简,紧紧围绕文献查阅、整理与创新点发掘上,讲解语言必须凝练,使用数字辅助加以说明。钱钟书自幼博览群书,23岁着手发表长篇英文研究论文。他在1939~1942年间完成的《谈艺录》中,援引中外文学资料多达1100多种,其中征引历代各家诗话达130种,涵盖了中国诗话史上所有代表作 [13] 。他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说,学术研究应先勘定事实,再“寻找解释” [14] 。这种对文献的穷尽式勘查(thorough investigation)正体现出research一词从词源学上的含义,即“search again”。因为学贯中西,他批判性思考了西学偏重体系构建的学术取向,并从多个角度揭示了“理论系统”的弊端;对中国“诗话”(以“片段思想”为表现形式)的独特学术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引导学生认识到广泛阅读中外文献并扎实分析评估是提出创新性思考、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

第三,形成多位教师协同指导的优化教学模式。笔者作为主讲教师和课程负责人,不断摸索和打磨课程,形成注重训练和多位教师协同指导的优化教学模式。首先是打基础:主讲教师要求学生依次提交拟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的写作作业,并对于每位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打分,最后精心汇总常见问题,在课上总结问题和讲解修改方法。指导学生将这三部分内容整合为毕设开题报告。然后,课程主讲教师和毕设导师合力加强质量把控:主讲教师指导学生基本写作任务和学术规范性,毕设导师对特定研究方向的指导,共同把关开题报告和答辩质量。最后,学生按答辩评委给出的建议继续改进,形成结课论文。多位教师协同指导,有助于帮助学生在提高基本写作技能和学术规范意识、树立“学术诚信”信条的同时,深入和有针对性指导学生所选研究领域的题目,加强实践教学的学习效果。同时,根据新教学理念开展教学,不断探索新的校内外资源和路径。在理工类大学英专师资有限的现实情况下,想办法校邀请到外语专家、学者走进课堂,为师生做了精彩的学术研究专题讲座。

第四,改革考核模式,检验德育效果。建立多层面的成绩考核方式。从课程各阶段写作任务、开题报告再到结课论文,在渐进过程中严格跟进学生写作的原创性,重视在写作实践中学生展现出来的学术规范性和诚信意识的过程性评价。

经过不断反思、总结和改进,课程教学得到学生认可,学生教学评教为优秀。很多学生在反思日志中写下感谢:“非常感谢老师的指导,帮助我在选题阶段不至于太迷茫”,“回首历程,依然感动,感谢老师助力科研之路”,“感谢老师的谆谆教导”。基于课堂不断给学生树立学术诚信的准则,近五年参加毕设的所有毕业生在查重中全部通过。近几年,团队成员集体教研,加强经验分享与合作,在创新人才培养(毕设论文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方面取得了优异成果。努力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继续学术研究的每届学生据统计保持在20%左右,多名学生已在继续读博深造。这些对英语专业以及本校英语类课程的思政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3. 学生视角的价值认同发展

学术写作课程设在大四上学期。从2019届开始,教务处要求该学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和开题答辩,本课程承担为大四本科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提供指导和支持的责任,帮助学生了解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掌握基本写作方法,为使用适当语体和正确格式完成英文毕业论文做准备。基于此,毕业论文作为语言输出成果可以反映出学术写作课程在三维一体育人框架下实施教学改革的整体效果。笔者对本校英语专业近五年(2019年~2023年)的357篇英文毕业论文全文进行了统计,试图从学生视角来客观反映价值认同的发展趋势。

实际上,笔者的主观体会是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上越来越体现出对国家战略举措和话语、社会/自然/人的和谐共生和疫情等现实关切以及对中国本土理论(比如中国古典文论、许渊冲的“三美”翻译理论、国内生态翻译理论和多模态理论等)的兴趣。语言学方向的学生倾向于对中国国家领导人思想、政府报告、省或市政府网站、博物馆介绍等文献的语言风格及修辞等进行分析,或对霸权国家话语态度进行理性分析和批判。做文学研究的学生开始围绕中西方文学/哲学/文化思想等自觉展开跨文化比较和观照,逐步运用中国文论思想评价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本。做翻译研究的学生从全球化或借鉴视角展开的英译中分析,也逐步侧重中国各种文艺介质的对外翻译和传播。为客观反映学生价值认同的发展趋势,笔者对近五年样本中包含以上任一点内容的论文进行了筛选,统计结果如下:

Table 3. Statistics

表3. 统计表

Figure 1. Tendency of value identification among students reflected in the graduation papers from 2019 to 2023

图1. 近5年毕业论文中学生价值认同的趋势图

2019年到2023年,毕业论文的总数量分别是72、77、69、75和64篇。笔者阅读了每篇论文的题目、任务书、中英文摘要、序言和结论部分,筛选出包含上面任一方面内容的论文,然后根据研究方向区分为三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研究和翻译研究,分别填入相关论文篇数,再计出每一年的总篇数。表3中,占比一项指某年份相关论文的总篇数除以该届全部论文数量后得出的百分比。根据百分比绘制图1图1是对表3中占比趋势的可视化描述,可以客观而清晰地反映出学生视角的价值认同的发展趋势:占比逐年增长,尤其在近三年增长快速。五年中,翻译研究的总篇数最多,达到47篇,这跟翻译研究本身紧跟政治时事和文化热点有密切关系。文学有38篇,尤其近三年有明显增长,学生们逐渐从西方文本分析引申到对本民族、国家和社会层面的关照,或运用中国本土理论,或自觉进行跨文化文学比较和关照。语言学论文波动不大,呈现稳步增加,共计23篇。

学生视角的价值认同,尤其在近三年快速增长,反映出学术写作课程融入的思政内涵发挥了积极的价值引领作用。这并非一蹴而就,抽象数字的背后是坚持探索和辛勤付出。2019年10月,学校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评审,笔者作为课程负责人参加但未获评,通过观摩化工学院、理学院等同仁们的展示,学习经验,借鉴方法。2020年,两次参加文法学院组织的课程思政研讨会,发言并虚心听取各方意见,着手建设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一致认为:课程思政导向促进教师们对教学的全面反思,应该与时俱进,首要是把专业课程讲好。正是在2020年秋季学期,经过反复打磨,课程给2021届学生呈现出较成熟的构建和展示。该课程在2021年被评为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3年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通过四年全方位的教改实践,2021、2022和2023届学生除在毕业论文撰写质量上不断提升以外,在价值认同方面呈现出以上快速的增长。这说明以价值观引领或融入德育的隐在思政内涵,更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以课程思政促进全方位教改实践具有成效。

4. 结语

本文认为“课程思政”应强调价值引领和塑造的隐在作用,翻译成“value education through courses”或者“moral education”更为合适。笔者作为理工类大学里的一线英语专业教师,对英专办学在资源和师资方面的缺乏深有体会。四年来,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导向,抓机遇、促教改,优化教学内容、实施、方法和考核四个方面。通过融入思政案例,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突出英语专业实施人文教育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学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所注入人文力量。教学包含教与学两方面,教师要不断探索、辛勤付出,不能只顾自说自话、自我感动,更要从学生角度检验学习效果。优化后的课程给2021、2022和2023届学生在价值认同方面带来显著变化。数据结果印证了隐在的价值引领更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以课程思政促进全方位教改实践具有成效。

同时,笔者也看到本科学生思维活跃,在优秀文化和核心价值引领下,其毕业论文选题不断发现和提出值得探究的课题,要求教师们坚持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修养”。另一方面,“温故而知新” [15] ,优秀思政案例对承担“立德树人”重要使命的教师们自身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鞭策?

项目支持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编号:SZ202109)。

文章引用

盛海燕. 理工科大学英语专业学术写作“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Academic Writing for English Majors in Technology-Oriented Universities[J]. 教育进展, 2023, 13(11): 9042-904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11398

参考文献

  1. 1. 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EB/OL]. 新华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7473380461511475&wfr=spider&for=pc, 2021-04-19.

  2. 2.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020-05-28.

  3. 3. 文秋芳.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中国外语, 2021, 18(2): 47-52.

  4. 4. 罗良功. 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本、质、量[J]. 中国外语, 2021, 18(2): 60-64.

  5. 5. 胡杰辉. 外语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研究[J]. 中国外语, 2021, 18(2): 53-59.

  6. 6. 王欣, 陈凡, 石坚. 价值引领下的英语专业课程群思政建设[J]. 中国外语, 2021, 18(2): 65-70.

  7. 7. 杨金才. 外语教育“课程思政”之我见[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0(4): 48-51.

  8. 8. 石书臣. 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 思想理论教育, 2018(11): 57-61.

  9. 9.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0: 1.

  10. 10. Slade, C. and Robert, P. (2011) Handbook for Writing Research Papers, Reports and These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eijing.

  11. 11. Crook, I. (2013) Prosperity’s Predicament: Identity, Reform, and Resistance in Rural War-time China (1940-1941).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Lanham.

  12. 12. Qian, Z.S. (2005) A Collection of Qian Zhongshu’s English Essay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eijing.

  13. 13. 陈漱渝. “我用我法,卿用卿法”——《鲁迅钱钟书平行论》序[M]. 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8.

  14. 14. 钱钟书. 中国诗与中国画, 《七缀集》[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28.

  15. 15.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