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1  No. 02 ( 2021 ), Article ID: 40905 , 5 pages
10.12677/AE.2021.112063

从安吉游戏看幼儿教师儿童观

雷智惠,万晓玲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收稿日期:2021年2月10日;录用日期:2021年3月6日;发布日期:2021年3月12日

摘要

儿童观是教育观的依据,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现代科学儿童观认为儿童是权利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儿童期的意义在于拥有幸福的童年等。安吉游戏作为中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典范,其儿童观的转变源于在实践中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儿童,对儿童的权利、地位、学习与发展等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安吉游戏中的教师儿童观正是现代科学儿童观的体现。

关键词

安吉游戏,幼儿教师,儿童观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View of Children from Anji’s Game Education

Zhihui Lei, Xiaoling W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Feb. 10th, 2021; accepted: Mar. 6th, 2021; published: Mar. 12th, 2021

ABSTRACT

The view of children is the basis of the view of education, which affects the teaching behavior of teachers. Modern scientific view of children holds that children are the subject of rights, the developing person and the person with unique personality. The significance of childhood lies in having a happy childhood and so on. As a model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Anji game’s change in children’s view comes from the discovery of a brand new child in practice, and a new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s rights, statu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The teacher’s view of children in Angi’s game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modern scientific view of children.

Keywords:Angi Games, Preschool Teachers, Views on Children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儿童观及现代科学儿童观

(一) 儿童观

研究者对儿童观的概念界定比较相似,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儿童观主要是指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态度。关于儿童观的构成,庞丽娟认为儿童观由“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心理发展动力等一系列问题的一般性认识及由此形成的对儿童的特定期望等”构成 [1]。卢乐山认为“儿童观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问题:儿童的地位与权力,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 [2]。姚伟把儿童观总结为是“包括儿童的天性观、儿童的特质与能力观、儿童发展观、儿童地位与权益观、儿童的差异观、儿童活动观等主要内容。” [3]。《教育学大辞典》认为儿童观包括“儿童的特点、权利和地位,儿童期的意义以及教育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结合学者们对儿童观概念及构成的界定,本研究认为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与态度的综合,主要包括人们对而儿童的地位与权力、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方面的看法与态度。

(二) 现代科学儿童观

刘焱认为儿童观是教师教育观的依据,教师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观 [4]。幼儿教师只有坚持科学的儿童观,正确认识和看待儿童的特性、权利和地位,儿童学习发展规律、儿童期的意义、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才能实施符合幼儿发展的教育行为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和谐的全面发展。反之在一切不科学的儿童观的指引下的行为都会阻碍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儿童观的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在现代科学儿童观确立前,中西方对于儿童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根本上都没有正确认识和看待儿童。几种典型的错误的儿童观如:把儿童看成是缩小的成人,认为儿童是成人的附属品,称为“小大人”;欧洲中世纪的原罪说认为儿童生来就是有罪的;洛克的“白板说”,把儿童看成是一张白纸。直到20世纪,随着心理学、教育学、科技等的发展,20世纪成为“儿童的世纪”,人们才真正开始正确认识和看待儿童,学者们关于现代科学儿童观的内涵有如下不同看法。

学者虞永平认为科学的儿童观是科学地开展儿童工作的前提,它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观点:儿童是稚嫩的个体,身心各方面尚不完善,需要科学的、合理的照顾和保护;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应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力;儿童是完整的个体,必须高度重视其在身体、认知、品德、情感、个体等方面的全方面发展;儿童是正在发展的个体,除了有充分的发展潜能,还存在发展的个体差异,应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个体发展差异,充分发掘其潜能;儿童是成长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应注重给他们提供指向环境的体验、交往、操作、思考的机会 [5]。学者刘晓东、蒋雅俊通过对现代儿童观的深入挖掘和探究,认为儿童就是儿童,它不是简单的语义重复,儿童应当“是其所是”;儿童的成长是儿童自身“内在自然”的展开,他们的成长是有规律和目的的;儿童是自己的创造者,其发展是在环境的作用下自我创造的结果;我们要把儿童看作儿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儿童与成人一样享有“目的”地位,平等的拥有人的尊严与价值 [6]。张娜与陈佑清认为现代儿童观的基本内涵包括要承认儿童的独特地位、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肯定儿童的未成熟状态、关注儿童的当下生活、重视儿童的能动活动 [7]。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现代科学儿童观的内涵有不同看法,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本研究认为现代科学儿童观包含以下几点:首先,儿童是人,是权利的主体;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为儿童的保护和权利订立了一套全面的国际法律准则。《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了儿童最基本的四项权利,包括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幼儿教师面对儿童的同时也是面对儿童的权利,在一切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把尊重儿童四项基本权利作为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最基本的原则;同时尊重儿童还必须尊重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所以科学的儿童观应该要让儿童成为自己的权利的主人。

其次,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其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他们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儿童只有在适当的教育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展自身的潜力,从而获得身心健康和谐的全面发展。由于儿童的学习和发展特点儿童需要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游戏又是儿童发展的主要活动形式。所以幼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给儿童创造丰富的学习和发展的环境,为儿童提供各种适宜的活动材料,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并且注重儿童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或割裂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再次,儿童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其发展具有个体差异,他们发展的阶段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最后,儿童期的意义在于拥有幸福的童年;幸福是生活的永恒追求,是教育关于生活的根本追求。“好的幼儿教育”以追求幸福童年为核心价值。幼儿教育应让幼儿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过程中有快乐的情绪情感体验,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由于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不恰当要求使得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的“小学化”日趋严重,让幼儿过早的学习不符合其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小学知识,把幼儿过早的禁锢在书桌前。这些教育行为剥夺了儿童享受和拥有快乐童年的权利。幼儿教育应给儿童一个快乐的童年,严禁小学化,警惕童年的消逝。

2. 安吉游戏中的教师儿童观

安吉游戏是我国浙江省安吉县幼儿园游戏教育模式的简称,教师奉行“闭上你的嘴,管住你的手,睁开你的眼,打开你的耳”这四句名言,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发现适合、促进儿童发展的游戏材料和环境的建构,真正做到了把游戏还给儿童,儿童成为了游戏的主人,在“真游戏”中学习和发展。安吉游戏教育有一支非常成熟的以学前教育科科长程学琴为代表的幼儿教育引领及管理队伍,在这样一个高专业水平的队伍领导下,坚持公办园办园优势,让每个孩子享受到吻合教育规律的教育;安吉县的幼儿教育奉行生本教育理念,并且在这样一个理念的支持下做到游戏教育教学全覆盖;同时安吉县里出台各项政策,保证幼儿教育在法制的范围内运行,保障幼儿教师的相关权益,稳定幼儿教师队伍;在各方的努力下安吉游戏教师成为了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典范,同时吸引了众多国外学者的参观学习。安吉游戏教育创新的不仅是一种游戏教育模式,更是更新了幼儿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福建师范大学丁海东教授说:“‘安吉游戏’表面看是一张名片,游戏背后蕴藏着自由、民主、平等的儿童观。”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指出:“‘安吉游戏’的精髓在于发现了儿童、挖掘了儿童,由此尊重儿童、相信儿童,进而造就儿童。” [8] 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也并非理性说教,安吉游戏中儿童观的转变源于在实践中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儿童,对儿童的权利、地位、学习与发展等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

(一) 儿童在安吉游戏中是学习和游戏权利的主体,是“真游戏”的主人

传统游戏中,幼儿大多是被动接受教师对游戏的安排,教师选定好了游戏活动的主题、游戏的时间、游戏的材料、游戏的角色、游戏的同伴等,这种游戏是“假游戏”,教师处于“高控”的地位,幼儿对于游戏的选择权利不能得到实现。而教师在安吉游戏中去“高控”给自主,真正做到了幼儿的合作者、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利用安吉有利的自然资源,给幼儿创造丰富的游戏环境,提供适合的、能促进他们发展的材料。在安吉游戏中,幼儿园一日作息时间表上每天有两个小时的独立自主游戏活动安排,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主题、自由选择角色、自由选择同伴和玩具、自由交流,他们是游戏的真正主人。在安吉幼儿园里,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你再出现,不要轻易剥夺幼儿探究和学习的权利。” [9] 安吉游戏中教师把关于游戏的一切选择权交给了幼儿,充分保障了幼儿的基本权利,成为自己游戏的主人,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教师放任不管,而是在幼儿需要支持和引导时老师会适时的出现。

(二) 儿童在安吉游戏活动中学习与发展

幼儿园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活动、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最基本途径,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虞永平教授在解读“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时,首先指出:幼儿园必须具有游戏精神,即自由、自主、愉悦体验以及不确定性的开放 [10]。安吉游戏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游戏精神,教师放手,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在游戏中体验爱与自由、尽情投入、获得喜悦、敢于冒险、积极反思。安吉教师充分尊重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发展的特点,他们能看懂游戏,认为“游戏即学习——深度学习”。教师让孩子决定玩什么游戏、用哪些材料,怎么去玩,真正满足了幼儿在活动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安吉游戏中幼儿获得了身心、情感、认知、社会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 儿童在安吉游戏中是具有个体差异的独立人格

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其发展具有个体差异,他们发展的阶段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所以幼儿教师需要特别了解自己班级孩子的独特个性,针对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游戏活动中更是如此,孩子的平衡力、耐力、动作灵活度的发展等等是否与幼儿年龄发展想符合,教师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游戏材料才能促进其发展。安吉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儿童的发展阶段和速度不相同,幼儿游戏行为的背后反映了个体的差异,就需要教师能“读懂”幼儿的游戏行为,通过幼儿的游戏行为给予每个幼儿有针对性的指导。正如安吉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副科长程学琴所说:“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游戏情节转换和想象替代越多,越能说明孩子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教师没看懂时千万不要打扰他们的游戏。”在安吉游戏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观察记录结果来理解幼儿的发展过程,努力地使自己的指导和参与贴合儿童的内心,这样才使得孩子们在游戏中“有所乐、有所得” [11]。安吉教师把自己想象成儿童,蹲下来和孩子沟通,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个体需求。

(四) 儿童在安吉游戏中体验快乐的童年

3~6岁的学前期对幼儿来说是短暂的,但同时对幼儿以后各年龄阶段发展又显得无比重要。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家长在育儿过程中普遍存在高期待、高关注、高压力;由于家长的“三高”现象施加给幼儿园,导致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各种无理需求,家长和幼儿园都忽视了学前期的幼儿真正需要什么,忽视了儿童的学习特点,我国著名教育家张雪门先生认为,人类的活动,本来除内部要求以外,无一不由于外界的刺激。儿童从早到晚,因为生理的需求而好动,则不得不与自然环境接触,对儿童来说,最大的幸福是能在一个充满支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他们的需要、兴趣被充分关注,他们的天性被充分释放,孩子们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学习,能将思考与行动结合起来。快乐的童年也是这样的。儿童期是短暂的,儿童在学前期不仅要获得的身心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为以后学习奠基,更重要一个意义在于儿童需要一个快乐的童年。在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电子产品充斥着儿童的生活,它把儿童束缚在冰冷的仪器中,儿童感受不到温暖和真正意义上的童年生活。安吉县利用天然的地理、自然资源优势,给儿童塑造了近乎天然的游戏场所,让儿童沉浸在属于他们的游戏中与同伴、教师一起快乐的成长,让儿童拥有幸福的同年。

文章引用

雷智惠,万晓玲. 从安吉游戏看幼儿教师儿童观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View of Children from Anji’s Game Education[J]. 教育进展, 2021, 11(02): 403-40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1.112063

参考文献

  1. 1. 庞丽娟. 教师与儿童发展[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80.

  2. 2. 卢乐山. 学前教育理论[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23.

  3. 3. 姚伟. 儿童观及其时代性转换[M].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57.

  4. 4. 刘焱, 康建琴, 涂玥. 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保障研究[J]. 教育研究, 2015(7): 11-22.

  5. 5. 虞永平. 论儿童观[J]. 学前教育研究, 1995(3): 5-6.

  6. 6. 蒋雅俊, 刘晓东. 儿童观简论[J]. 学前教育研究, 2014(11): 3-8+16.

  7. 7. 张娜, 陈佑清. 现代儿童观及其对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意义[J]. 全球教育展望, 2013(3): 91-98.

  8. 8. 蔡金莲. “安吉游戏”对教师角色的新启示[J]. 幼儿教育研究, 2016(2): 27-28.

  9. 9. 肖洁琳. 游戏的发展价值——“安吉游戏”对幼儿教育的启迪[J]. 林区教学, 2017(7): 100-101.

  10. 10. 代亚梅, 邱学青. 对安吉游戏的理性思考[J]. 幼儿教育研究, 2016(1): 50-52+59.

  11. 11. 王晓樊. 幼儿游戏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学习安吉游戏有感[J]. 学周刊, 2017(10): 201-20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