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1  No. 05 ( 2021 ), Article ID: 44711 , 6 pages
10.12677/AE.2021.115225

陶行知教师教育思想及其对新时期师范生培养的启示

段立鑫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收稿日期:2021年7月22日;录用日期:2021年8月17日;发布日期:2021年8月24日

摘要

具有教育造国理想的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在求学经历和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系统的教师教育思想。在研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文集和学习其他教育研究者对陶行知思想的解读后发现,陶先生的教师教育思想在教师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培养模式上都有独到的见解,其师范教育以培养教育素养和教学技能兼具的教师为目标,以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兼重为培养方法,以师范大学与一线学校联合训练为培育模式。这些育师理念为新时代培养师范生指明了目标,提供了方法,更新了模式。

关键词

陶行知,教师教育思想,师范生培养

Tao Xingzhi’s Thought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Training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Lixin Duan

Faculty of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Received: Jul. 22nd, 2021; accepted: Aug. 17th, 2021; published: Aug. 24th, 2021

ABSTRACT

Tao Xingzhi, a modern educator with the ideal of building a nation through education, gradually formed his systematic thought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his study experience and school practice. Corpus in the study of Tao Xingzhi’s education and learning other education researchers to Tao’s thoughts after reading found that Mr. Tao’s thought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eachers training objectives, training methods and training mode has the original opinion, the aim of his normal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eachers with both educational accomplishment and teaching skills, and the training method is both theoretical learn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 training mode is the joint training between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front-line schools. These ideas have pointed out the goal, provided the method and updated the model of training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Tao Xingzhi, Thoughts on Teacher Education, Training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中国教育发展和社会改造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因受到中国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双重影响,他的教育理论既符合中国实际又反映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他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指明教育要适应社会,他关注教育普及,关心儿童发展,对当前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和学前教育普惠有价值引领作用。另外,他非常关注教师教育,重视教师培养,坚信教育大有可为并积极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其“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奉献精神感染每一个时代的教师。本文对陶行知先生的教师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并思考其教师培养的实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其思想对当今师范生培养的几点启示。

2. 陶行知教师教育思想的核心要义

陶行知先生的教师教育思想是在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办学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早年接受的文化教育和对生活环境及社会的思考,促使陶行知先生关注国计民生,重视教育的作用,并形成共和教育思想雏形;赴美留学期间,他接触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师范教育推展方式,并立志将留美所学付诸于教育实践,这为其日后的教育改革和思想趋向完备奠定了基础;创办晓庄师范学校,建立育才学校,开展普及教育运动,在不断的试验和实践中,陶先生的教师教育思想得以创新和发展,并最终形成体系 [1]。他的教师教育思想包含着对教师地位的肯定,对教师素养的要求以及对教师培养路径的阐述,蕴含着他教育造国,教育兴邦的理想。

2.1. 培养目标:教育素养与教学技能兼具

陶行知先生高度肯定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教师是社会的改造者,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2]。教师责任重大,因此对教师需要提出较高的要求。具体来说,是要求从教者具备理想教师的素养和开展教学的技能,并且要将教师素养的培育置于首位。

1) 首重教育素养形成

陶行知认为发展教师教育,变革传统教育要先从培养合格教师开始。合格教师要具备理想教师的素养,达到从师的条件。其广义师范教育理念倡导培养教育界所需的各类人才,在其教育实践中,对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提出过具体的素质要求,例如他认为乡村教师要具备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和改造社会的精神 [3],新教员要有教育信仰,肯定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对教育工作负有责任,愿自觉遵守教育规范,认同教育信条,关心学生,勇于试验 [4]。尽管教师素养在不同类型教师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但总体来说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要有教育情怀,教师需热爱教育事业,爱护学生,为学生发展考虑,秉持教师道德,恪守专业精神,具有奉献意识,要把整个的教育热情和职业精力投注于学生发展,以博爱之心对待儿童。二是要有创新能力,陶行知先生鼓励学生做第一流的教育家,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具备创新精神和开辟精神 [5]。这是因为教育发展要根据社会环境和实地情况作出调整和改变,要革新与当下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要素或制度,不能墨守旧的教育形式,也不能照搬西方的经验并将此做法视为创新,他批判当时旧的教育制度束缚教育的发展,而时人不是固守旧制,就是仿照外国,没有从实际的教育环境出发做出适合的调整和创新,因此他鼓励学生做一流的教育家,做实践的教育者,做教育事业发展的先锋。三是要有民主意识,教师树立民主意识,形成民主作风,才会建立民主平等、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与学生同甘苦,在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教师要同学生一起下田地,一起扫地烧饭,一起苦吃苦做,和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最终实现感化教育学生的作用 [6]。陶先生特别倡导教人者教己,主张师生平等,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四是具备科学精神,教师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体现在教师发展和教学实践两个过程中,教师个人在专业发展中要勇于追求真理,敢于为真理献身,在教书育人时要教人求真,教导学生学做真人 [7]。为人师者以科学态度治学育人,才能培育崇尚科学,探求科学的国民。

2) 注重教学能力发展

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品德素质,还要有专业的教学能力。对于教师技能的培养,陶行知强调注重实习,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教学体验结合起来。如何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两个方面中发展教学能力,陶行知先生提出了三种具体的做法。

第一是怎样教就怎样训练老师。教师未来如何教,师范学校就如何训练 [8]。这是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内涵,强调事情的做教学的统一,怎样做怎样学,怎样学怎样教,将教学做整合为一件事,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指明了方向 [9]。第二是教人者教己,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自己首先要对知识通透,以教促学,在实际的教学中发展教学技能和方法 [10]。第三是以艺友制学做教师。艺友制是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具体是指师范学校的学生要跟着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学做教师,和优秀教师成为朋友,担任好教师的助手,在实际训练中提升自身教学技能 [11]。艺友制的教师训练方式将教学实践纳入师范教育中,搭建起学习和实践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以指导,能够培养出具备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教师。

2.2. 培养方法: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结合

陶行知先生比较重视理论学习和教学实习的结合,反对传统师范教育先理论后实习和理论学习长实践教学短的做法,倡导边学边用,即学即行,边学习边教学,在实践中领会理论知识,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历的融合贯通。在师范学校的建设中,陶先生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实现了课程设置满足教师培养要求,实践计划与理论学习同步。

1) 课程设置系统完备

师范学校的课程一般按照师范生的学习需求设置,学生需要学什么,学校就教什么。陶行知在师范生的课程设置上讲求针对性强,对新教员、乡村教师、大众教师及民主教师这四类教师分别有相应的课程安排。尽管各类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有差异,但总体来看,这四类师范生的课程均强调学科课、教育课以及修养课,在专业性、师范性及素养培养方面都有关照,尤重实践学习,是比较系统的师范生课程方案 [1]。另外,陶先生认为师范生需有一己之长,所以在课程安排中引入分科研究制,以帮助学生发展个人专长的学科,更好满足一线学校需要 [12]。

2) 实践计划及时有效

在师范生培养上,陶先生强调教学做合一,认为教学实践要穿插在理论学习中,不能只重理论轻视实践或理论学习多而实践体验少。他批判旧师范教育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参与分割开来的做法,反对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半的知识,利用最后半年进行实习的教学安排,主张学行结合,行思并举,要求学生利用中心学校参与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提升自己 [13]。这种将实习安排在课程学习中的做法,能够实现即学即用,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是比较好的育师方法,能够给师范教育建设以启示。

2.3. 培养模式:师范院校与中心学校联合

陶行知先生认为发展师范教育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了解身处一定环境中的幼儿的生活,二是建立中心学校,三是建设师范学校,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中心学校首先要了解处于一定环境中的幼儿要做什么,学什么,这样可以确保学校与学生彼此适应,明确中心学校学什么,可以指引师范学校如何建,如何培养教师 [8]。这三方面工作是一个层层递进,彼此相连的有机历程,按照这个观点,陶先生认为中心学校是师范学校的中心,是师范生开展教学训练的根据地,师范学校学生的培养要依循中心学校的需要,与中心学校产生联系,确保日后培养的师范生能够做好教学工作,在新的环境办学 [14]。这种培养模式能够训练出社会所需的教师,满足一线学校的师资需求,实现了高校与一线学校的联动,确保师范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适应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未来更好从教。

3. 陶行知教师教育思想的实践探索

3.1. 教师教育理念的践行典范:晓庄试验学校

为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陶行知先生创办了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该校的办学理念和师范生培养方式基本依循他的师范教育思想,在办学过程中,陶先生记录了晓庄学校创办三年来的发展与变化,同时关注到农民对学校看法的改变以及教育给乡村带来的变化 [15]。在育师目标上,晓庄学校培养博爱之师,倡导共同生活,师生校工在共同生活中建立紧密联系,消除阶级隔阂,降低角色差异,提高办事效率,增进师生情谊,使晓庄成为友爱之校,成为关注农人,爱护儿童的场所。在训师方法上,晓庄学校秉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自学校成立以来,就坚持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育要教人学做,培养教师要求师范生去学校里学,去学校里做,在做中学习教学技能,在实际教中领会教学理论,将知识学习与实习融合起来。在师培模式上,以中心小学作为师范学校训练教师的场所,晓庄师范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基本课程后,要去中心学校实习,参与实际教学,各级教师的培养学校都有自己的中心学校,幼稚园教师培养校有幼稚园,中学教师培养校有中学,这些中心学校和师范学校配合,为师范生的学习和实习提供条件。

3.2. 师范生培养辅助路径探索:艺友制师范教育

艺友制师范教育是陶行知先生在对当时师范教育的不足进行反思和对其他行业艺徒制实效进行分析后提出的。他认为当时的师范教育将理论与实践剥离,造成师范生素质不高,对教育贡献微小的状况,而其他行业的艺徒制培养出了合格的学员,因此陶先生借鉴艺徒制并结合师范教育的育人特点,提出了艺友制的师范教育。陶先生主张,艺友制的师培方式是师范教育的辅助,而不是替代,是为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更好培养教师 [11]。这一训师辅助路径鼓励学生与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做朋友,在给老师当助手的过程中培养教学能力。这种方式在当时成为推广师资,短期培养有质量教师的重要途径,并在燕子矶等学校的试验中取得较好的结果。

4. 陶行知教师教育思想对师范生培养的借鉴意义

教育为国家发展培养各类人才,师范教育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母机,做好师范生培养工作,是保障教育事业平稳向前的基础动力。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教师培养工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师范教育改革,例如201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旨在提升师范生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以适应未来教学工作要求 [16]。2018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对五年内教师培养的目标任务和实施办法做了具体说明,指明了教师培养的方向和路径 [17]。当前各级各类师范院校都积极探索师范生培养模式,寻找提升师范生质量的培养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师范教育处于探索和趋于完善的阶段,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师范生教育信念不坚定,学科课程与教育类课程比例不均,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配合不够等 [18],还有学者指出,师范院校在师范生的培养与考核方面不够严谨 [19]。解决好当前师范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能够高效培养有质量的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陶行知先生的教师教育思想包含了提升师范生的素质、平衡理论与实践关系、合理设置课程等观点,与当前师范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高度契合。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差异,陶先生师范教育思想体系中存在一些与当下师范教育不相适应的方面,比如他倡导师范教育下乡,过度批判城市教育,重视乡村发展同时出现乡村过度化的倾向,但是其师范教育思想中的先进内容仍然可以为我们当前发展教师教育,解决师范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方案。

4.1. 师范生培养兼顾教师素养和教学能力

当前我们强调教师专业发展,关注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学水平,并以此作为教师准入和考核的标准,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我们只关注或过分关注教师的学术和技能,轻视教师的素养和情怀,是有失偏颇甚至有害的。关于教师培养首重素养还是能力,有学者明确表明要先注重前者 [20]。从教者当有基本的职业素养,育师应先育德,培养师范生首先要培养其教育情怀和教育信念,当前研究表明我国一些高校师范生的教育情结不深厚,从教意识淡薄,学校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情感和价值观教育流于表面 [18]。这警示高校在培养师范生时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教育信念,加强师德培育,树立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良好的师德和坚定的教育信仰是教师从教的根本,扎实的教学技能是开展教学的关键,师范院校育师也需对师范生教学能力进行培养。高校可以从课程设置和实习组织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设计完善的培养方案,开足开齐以发展教师专业为目标的课程,二是增加教学实习的比重,合理安排实习时间,重视专业实习的作用,发挥好实践教学在提升专业能力中的作用。

4.2. 师范生培养兼重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

当前师范生培养存在重视理论学习轻视实践参与,关注学科性忽视师范性的问题 [21]。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善会影响教师质量,一方面师范生空有丰富的教学知识,缺乏实际教学体验,难以适应教师职业,另一方面学生片面关注学科性而轻视教学性,导致自身专业发展畸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的解决策略是培养师范生时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既重视学科性也关注师范性。解决好理论层面学科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失衡以及培养层面理论与实践失衡的两重问题,具体而言,要在课程设置和实践安排两个方面做好规划。

在课程设置方面,平衡学科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比重,改变当前学科课程占比高而专业课程占比低的状况 [21],适当增加教师素养培育类课程。在实践安排方面,学习陶行知先生边学边用、即学即行的观念,将教学实践穿插在理论学习中,扭转先理论后实践、理论多实践少的育人方式,在教学实习中可以学习艺友制的师范教育,引导学生向优秀教师学习,在教育硕士培养中落实好双导师制,加强学生与高校导师和实践导师的联系。

4.3. 师范生培养依赖高校与初中等校协同

一线学校是师范生教学实践基地,师范学校要加强与初中等学校的联系,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可以参照陶先生中心校理念,让初中等学校成为师范类高校的基地或中心,以培养基础教育所需师资,训练教育系统期待的优秀教师。在落实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一线学校的教学环境,提高师范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珍惜教学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领会理论,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这种高校与一线学校的联系配合、联动协同的方式,培养理论与实践俱优的师范生,为教育系统输送合格的教师。

教育思想的形成源于教育实践,教育思想的践行需要教育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师教育思想与实践其实是一个相互联动、彼此不可分割的整体。对试验师范学校的反思完善了其教师教育思想,而通过教育改变乡村的设想促成了师范学校的建成。当前教师培养、师范生培育仍是教育事业关注的重要课题,如何实现师范教育更适应社会发展、人才需求,更好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发展服务,是陶行知时代的课题,也是当下的主要课题,学习教育家的思想,汲取其中的进步之处,能为我们解决当下问题提供几点启示。

文章引用

段立鑫. 陶行知教师教育思想及其对新时期师范生培养的启示
Tao Xingzhi’s Thought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Training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New Era[J]. 教育进展, 2021, 11(05): 1471-147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1.115225

参考文献

  1. 1. 曹常仁.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1: 70-75, 138.

  2. 2. 陶行知. 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 陶行知全集(第2卷) [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352.

  3. 3. 陶行知. 中华教育改进社设立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 陶行知全集(第2卷) [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267.

  4. 4. 陶行知. 新教育. 陶行知全集(第1卷) [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270.

  5. 5. 陶行知. 第一流的教育家. 陶行知全集(第1卷) [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21-22.

  6. 6. 陶行知. 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第一年. 陶行知全集(第2卷) [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307.

  7. 7. 陶行知. 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 陶行知全集(第4卷) [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528.

  8. 8. 陶行知. 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 陶行知全集(第1卷) [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76.

  9. 9. 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全集(第1卷) [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105-107.

  10. 10. 陶行知. 以教人者教己. 陶行知全集(第1卷) [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111-112.

  11. 11. 陶行知. 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 陶行知全集(第1卷) [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129.

  12. 12. 陶行知. 师范教育之新趋势. 陶行知全集(第1卷) [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318.

  13. 13. 陶行知. 中国乡村教育运动之一斑. 陶行知全集(第2卷) [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291.

  14. 14. 陶行知. 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 陶行知全集(第1卷) [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87.

  15. 15. 陶行知. 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 陶行知全集(第2卷) [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449.

  16. 16. 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604/t20160407_237042.html, 2020-11-19.

  17. 17.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8-03/28/content_5278034.htm, 2020-11-20.

  18. 18. 孔云, 罗毅. 地方综合高校师范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中国成人教育, 2013(6): 131-132.

  19. 19. 李毅, 李舒展. 我国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东中西三所部属师范院校的调查[J]. 中国大学教学, 2020(9): 80-85.

  20. 20. 潘健. 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焦点问题及对策研讨[J]. 教育发展研究, 2017, 37(24): 21-27.

  21. 21. 房艳梅. 教师职前培养中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33(20): 30-3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