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4  No. 04 ( 2024 ), Article ID: 84262 , 7 pages
10.12677/ap.2024.144203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培育策略

钟子茜1,杨凌1,梁诗艺1,蔡豫华1,张晶2*

1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理学与经管学部,江苏 南通

2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收稿日期:2024年2月17日;录用日期:2024年4月2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11日

摘要

国家认同是指国民对自己所属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包括对国家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是国家稳定与统一的心理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发现家庭因素、教育背景和文化环境等因素会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发展。这些因素通过影响个人的主观心理,从而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因此,本文从家庭因素、教育背景和文化环境等方面初步探讨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策略。未来的研究还需要采用跨学科、多视角等方式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国家认同,影响因素,培育策略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ultivation Strategies of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New Era

Zixi Zhong1, Ling Yang1, Shiyi Liang1, Yuhua Cai1, Jing Zhang2*

1School of Science and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Xinglin College,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2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Received: Feb. 17th, 2024; accepted: Apr. 2nd, 2024; published: Apr. 11th, 2024

ABSTRACT

National identity refers to the recognition of individuals towards their own country and ethnicity, encompassing a sense of belonging, responsibility, and pride for the nation. It serves as a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tability and unity of a countr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ational ident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identifies that family background,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impact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identity. These factors shape the subjective psychology of individuals, thus influencing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nsequently, the article preliminarily explores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national identity in college students from aspects of family background,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adopt interdisciplinary and multi-perspective approaches for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national ident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National Identity, Influencing Factors, Cultivation Strategies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国家认同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心理基础,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可能正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年力量,大学生是否形成稳定的国家认同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以及培育策略,以期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育提供一定的依据。

2. 国家认同的概念界定

国家认同是个体内在心理过程和民族历史的自然反映,同时也是个体与周围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Nagel, 1994)。这一概念在20世纪行为主义革命时期进入政治学领域,随着东欧1989年系列革命失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国家认同的重要性。国家认同是人们对自己国家的积极认知和态度,包括对国家政治、文化和族群等构成要素的积极评价和情感偏向。郑富兴和高潇怡(2005)认为,国家认同是个体理解和承认了自己国家的文化特性与政治主张后产生的归属感。佐斌(2000)指出,国家认同是人们对自己国民身份的认同。综上所述,国家认同是人们对自己国民身份的理性认识和情感态度,以及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

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年力量,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其国家认同水平关乎我国未来的和谐发展(胡巧红等,2022)。因此,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一种体现。大学阶段是认同发展的关键期,新时代文化环境复杂多变,大学生国家认同可能会受到影响,研究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心理机制及培育策略应该加快脚步。

3. 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

个体国家认同的形成主要受到家庭因素、教育背景和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家庭因素在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阶段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而教育背景和文化环境则对其国家认同的发展产生影响。

3.1.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

3.1.1. 代际传递

代际传递是指父母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对子女的影响,使得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与父母相似的态度和行为表现(Van, 1992)。孙艳、李咪咪和肖洪根(2022)以10个北美华侨家庭为研究对象,发现父辈的国家认同通过日常活动对其子女的国家认同产生影响。Vermeulen和Kranendonk (2021)对810个土耳其家庭进行调查,发现父母的双重身份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能够正向预测青年人的双重身份认同。由此可见,国家认同存在着代际传递,父母的国家认同水平会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构建。

3.1.2. 家庭关系

家庭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场所,培养民族和国家情感的过程始于家庭(潘婷,2022)。刘晓红(2012)发现,积极健康的家庭关系有助于促进个体国家认同的发展。因此,家庭亲密度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宁盛卫(2015)以黎族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发现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受到其家庭亲密度的积极影响,即家庭关系的亲密度越高,青少年的民族认同越强烈。因此,大学生若能拥有良好的家庭关系,将有助于培养其对家国情怀和国家认同的情感。

3.1.3. 家庭物质基础和文化氛围

家庭经济状况对个体的国家认同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水平可能越高(刘养卉,龚大鑫,2016)。李志英等(2008)发现,家庭经济收入状况显著正向预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除了家庭的物质基础,国家认同还会受到家庭文化氛围的影响,而这种氛围通常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王嘉毅和常宝宁(2009)以维吾尔族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发现父母的文化程度显著正向预测学生的双重身份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由此可见,家庭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氛围都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产生显著的影响。

3.2. 教育因素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

3.2.1. 个体受教育程度

大学生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对政治信息和政治符号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政治效能感和政治责任心也更强(祝平燕,2007)。一般来说,个体的责任心越强,对事物的评价越趋于理性。换言之,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社会态度的理性化程度也越高,对社会和国家的评价更趋向客观(李培林,张翼,2003)。因此,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可能会形成更加积极的国家认同。

3.2.2. 红色教育

李城和欧阳宏生(2022)发现,红色影视在大学生中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国家认同,同时还能通过塑造政治观和文化观影响国家认同。研究发现,在红色旅游情境中,旅游体验能唤起游客的红色记忆,从而加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梁晶,2022)。这种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加强大学生对国家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发展道路的认同。

3.3. 文化因素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

3.3.1. 历史文化

国家认同是人们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的理解与诠释,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受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吴玉军(2019)认为,历史记忆是人们通过多种媒介获取和保存的相关历史信息,对于国家同一性和国民归属感的构建至关重要。在这其中,大学生的历史记忆则是其所在区域历史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保持对历史的铭记有助于提升国民国家同一性的认知水平,从而使国家的精神支柱更加稳固;相反,若忽视历史,国家可能失去维持自身同一性的重要精神基础(吴玉军,2019)。

3.3.2. 媒体文化

刘亚敏(2016)对贵阳市五所高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媒体环境缺乏管制的大环境下,部分大学生存在公民身份缺失、政治冷漠、政治参与功利化以及政治参与缺乏理性等问题。可见,媒体环境对国家认同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皮亚杰(Jean Piaget)的理论,社会认知对个体行为具有调节作用,学习者可以通过“同化”或“顺应”两种方式实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因此,在媒体信息的引导下,大学生可能会通过顺应媒体环境来调节外界信息与自身认知的失衡,从而影响其国家认同。

4. 国家认同的形成机制

家庭因素、教育背景和文化环境等是大学生国家认同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客观因素。这些客观因素通过影响主观心理因素,如心理资本、心理需求和生活满意度等,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产生影响。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展现的积极心理特质和自我效能感(Luthans et al., 2007)。Hobfoll (2002)认为,心理资本是关键的心理资源,主要表现在个体通过调整和管理认知、情绪等来适应外界环境以实现理想结果。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与其心理资本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积极的社会心态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国家认同水平(王双丽,2019)。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高质量的社会文化和可靠的教育背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从而影响其国家认同水平。个体的心理需求在国家认同生成中也起着中介作用(喻承甫等,2022)。自我决定理论指出,当个体的基本心理需求(包括自主、能力和关系需求)得到满足时,其自我认同提升,精神活力充沛,身心健康得到保障(Deci & Ryan, 2000)。心理需求将父母的国家认同与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连接起来,可以显著中介父母国家认同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喻承甫等,2022)。

生活满意度也是影响个体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安晓镜、褚建坤和刘兴(2021)发现,国家认同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受到家庭、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家庭、文化和教育因素可以通过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来影响其国家认同水平。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研究发现,生活满意度,比如利益诉求的满足、学校场域中公共空间资源使用的满足、校园生活中人际接触与互动的积极性体验等都是促进其国家认同的重要现实基础,大学场域主要通过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来影响其多元文化态度,从而影响其国家认同(吕催芳,2021)。

5. 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育策略

5.1. 家庭方面

子女的国家认同受到父母国家认同水平的影响(喻承甫,王华华,郑圆皓,王立昆,张卫,2022)。父母的国家认同水平和自我认同水平越高,教养子女也会越积极。父母的积极教养不仅能直接影响子女的国家认同,也能通过家庭、学校、同伴等环境因素间接影响子女的国家认同,同时还能调节环境对国家认同的影响(Dimitrova et al., 2015)。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发展的首要场所,家庭亲密度正向预测国家认同(潘婷,2022)。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意识至关重要。父母应该认识到在家庭教育中树立积极榜样的重要性,以及维持家庭成员关系平衡的重要性。首先,孩子具有强烈的观察学习能力,只有父母树立积极的榜样,才有可能在代际传递的作用下促进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身份,培养其国民身份认同,从而提高其国家认同水平。其次,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健康的家庭成员关系能够营造出和谐有爱的教育场所,有助于孩子积极关注家庭成员,从而促进其对于父母积极行为和态度的有效学习。同时,社会需要更加重视家庭教育,政府可以开展一些主题讲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5.2. 文化教育方面

吴玉军(2019)指出,在书写历史记忆时,我们要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妥善处理族群记忆与中华民族记忆之间的关系。例如,可以突显各民族友好交往和融合的历史场景,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同仇敌忾和患难与共的精神;通过文学和艺术等媒介,让民族团结的精神深植每个人的心中,特别是大学生的心中。此外,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的爱国教育中也是关键。红色教育对大学生产生两方面的影响,即信息传递和态度影响。因此,推进红色教育时需要以系统思维为指导,提升教育成效;以精准思维为指导,加大多元创新,注重情感共鸣;以底线思维为指导,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交流与交融(王聪,秦洪庆,2023)。

学校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领域,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国家认同培养措施,丰富教育内涵。学校进行爱国教育时可以与媒体充分合作,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视频、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祖国历史文化;将教育内容融入日常生活,创新教学方式,将爱国思想渗透到日常活动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校期间,大学生参与日常公共事务和人际互动等积极体验将影响其多元文化态度,最终影响国家认同(吕催芳,2021)。因此,增加大学生学校生活的积极体验,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多元互动也是提高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

在媒体方面,国家需要健全网络平台监管制度,促进健康的话语场。社会应强化大众媒体的正向引导,传递和谐正能量,高校应注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发挥浸润主导作用(王唱,2022)。同时,媒体要重塑内容的权威性,追求内容的品味和质量(张旭涛,2020)。例如,在新冠疫情中,官方媒体及时提供一手消息的做法显著增强了国民对国家的信任感,也提升了国民的国家认同感。

5.3. 心理需求方面

国家认同的形成受到心理需求的影响,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代际传递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喻承甫等,2022)。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关系需求和能力需求,让大学生感受到理解和支持,获得成就感。同时,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机会和充分的能力训练,以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和潜能的开发,帮助大学生提高自给自足的能力(喻承甫等,2022)。学校和家庭有必要重视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养,促进其良好个人特质的提升。

6. 小结与展望

总的来说,本文主要从家庭、文化和教育等三个影响因素入手,探讨了国家认同的形成过程,并认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育策略涉及到家庭、文化教育、心理需求等多方面的内容。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研究内容相对缺乏新意。近年来,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大学生领域,对于汉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心理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未来研究需要全面关注各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及发展规律,以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培育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其次,研究方法偏向传统,缺乏跨学科研究。现有研究多采用文献分析和结构化访谈等传统研究方法,多为定性分析,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在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中,可以更多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丰富研究手段,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第三,培育策略偏向宏观层面。现有文献在提出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对策时,多为宏观层面的建议,实际操作的具体性和针对性有待加强。未来研究可以更加注重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策略,促进策略的实施和推广。

国家认同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标准。为了深化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研究,我们有必要拓展研究方法和路径,促进跨机构和跨学科的合作。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采用内隐实验和外显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心理机制,以更全面地探讨培育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途径。

基金项目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典诗词中中华文化认同基因的发掘及其教育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JYC001);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外国偶像崇拜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及其干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313993028Y)。

文章引用

钟子茜,杨 凌,梁诗艺,蔡豫华,张 晶.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培育策略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ultivation Strategies of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New Era[J]. 心理学进展, 2024, 14(04): 151-157.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4203

参考文献

  1. 1. 安晓镜, 褚建坤, 刘兴(2021).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自尊与感恩的链式中介作用.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8(4), 21-25.

  2. 2. 胡巧红, 郭桂全, 安晓镜, 蒋瑞格, 马晓红(2022).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及培育策略. 台学院学报, 37(4), 154-157.

  3. 3. 李城, 欧阳宏生(2022). 红色影视接受对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机制——基于多重中介效应检验视角的实证分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44(12), 97-105.

  4. 4. 李培林, 张翼(2003). 走出生活逆境的阴影——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失灵”研究. 国社会科学, (5), 86-101 207.

  5. 5. 李志英, 郝宇锋, 摆小林, 李鸿雁(2008). 家庭状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 北京教育(高教版), (9), 49-51.

  6. 6. 梁晶(2022). 从旅游体验到国家认同: 红色记忆的中介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安外国语大学.

  7. 7. 刘晓红(2012). 评价与情感、依恋与归属的双重矛盾——“90后”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 (5), 39-43.

  8. 8. 刘亚敏(2016).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探究. 硕士学位论文, 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

  9. 9. 刘养卉, 龚大鑫(2016). 大学生国家认同差异性分析——基于甘肃Z高校的调查. 社科纵横, 31(10), 174-178.

  10. 10. 吕催芳(2021). 大学场域与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基于学校生活满意度和多元文化理念的中介作用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 80-97.

  11. 11. 宁盛卫(2015). 黎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对文化疏离感的影响: 家庭亲密度与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见 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pp. 1139-1141).

  12. 12. 潘婷(2022). 5-6岁独生与非独生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13. 13. 孙艳, 李咪咪, 肖洪根(2022). 海外移民返乡家庭旅游的集体记忆和国家认同建构. 旅游学刊, 37(2), 46-61.

  14. 14. 王唱(2022). 融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济宁: 曲阜师范大学.

  15. 15. 王双丽(2019).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 西部, (9), 7-8 6.

  16. 16. 王嘉毅, 常宝宁(2009). 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比较研究. 代教育与文化, 1(3), 1-6.

  17. 17. 王聪, 秦洪庆(2023). 红色教育对大学生国家认同影响及路径研究——基于PLS-SEM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36(9), 139-141.

  18. 18. 吴玉军(2019). 传承历史记忆: 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路径. 民论坛, (3), 116-117.

  19. 19. 喻承甫, 王华华, 郑圆皓, 王立昆, 张卫(2022). 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代际传递: 心理需求满足与心理资本的作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61-69 206.

  20. 20. 张旭涛(2020). 媒体接触对国家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21. 21. 郑富兴, 高潇怡(2005).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认同感的培养. 教育研究与实验, (3), 31-36.

  22. 22. 祝平燕(2007). 受教育程度对妇女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基于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 见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p. 9).

  23. 23. 佐斌(2000). 论儿童国家认同感的形成. 教育研究与实验, (2), 33-37 72-73.

  24. 24. Deci, E. L., & Ryan, 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F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 227-268. https://doi.org/10.1207/S15327965PLI1104_01

  25. 25. Dimitrova, R., Ferrer-wreder, L., & Trost, K. (2015).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Ethnic Identity and Life Satisfaction of Roma Minority Adolescents and Their Par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45, 296-306. https://doi.org/10.1016/j.adolescence.2015.10.014

  26. 26. Hobfoll, S. E. (2002).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Resources and Adaptation.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6, 307-324. https://doi.org/10.1037/1089-2680.6.4.307

  27. 27. Luthans, F., Avolio, B. T., & Avey, T. B. (2007).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Personnel Psychology, 60, 541-572. https://doi.org/10.1111/j.1744-6570.2007.00083.x

  28. 28. Nagel, J. (1994). Constructing Ethnicity: Creating and Recreating Ethnic Identity and Culture. Social Problems, 41, 152-176. https://doi.org/10.2307/3096847

  29. 29. Van Ijzendoorn, M. H. (1992).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arenting: A Review of Studies in Nonclinical Populations. Developmental Review, 12, 76-99. https://doi.org/10.1016/0273-2297(92)90004-L

  30. 30. Vermeulen, F., & Kranendonk, M. (2021).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Social Identity: Dual Identification among Turkish Immigrant Parents and Their Adult Children in Western Europe.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44, 194-214. https://doi.org/10.1080/01419870.2021.1939090

  31.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