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2  No. 09 ( 2022 ), Article ID: 55742 , 9 pages
10.12677/AE.2022.12950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院校涉农人才 培养研究

屈小涵,陈实

湖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恩施

收稿日期:2022年8月5日;录用日期:2022年9月7日;发布日期:2022年9月14日

摘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人才是骨干力量,乡村振兴需要培养造就并引入一批契合市场需求的涉农人才。本文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涉农人才需求入手,以地处西南山区,作为地方特色高校,在涉农学科方面具有一定办学历史和优势的湖北民族大学为例,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和分析了目前高等院校涉农人才培养的困境,旨在研究湖北民族大学如何根据国家宏观战略和当前市场需求,结合恩施地区的民情和学生的学情,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路径,培养更多具有科学文化素质、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三农情怀的涉农人才,为当地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乡村振兴,高校,涉农人才,困境,培养路径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Agriculture-Related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Xiaohan Qu, Shi Ch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bei Minz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Enshi Hubei

Received: Aug. 5th, 2022; accepted: Sep. 7th, 2022; published: Sep. 14th, 2022

ABSTRACT

It has been emphasized in the Opinions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State Council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must break through the talent bottleneck. Talents, the backbone, especially agriculture-related talent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should be cultivated and introduced dur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Hubei Minz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mountainous area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as a long history and advantages in agriculture-related disciplines. Starting with the demand for agriculture-related talents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making a case study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in the cultivation of agriculture-related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students. It aims at studying how Hubei Minz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ombines with the local conditions and students’ learning conditions, constantly adjusts and optimizes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talent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macro strategy and market demand, and then cultivates more talents with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quality,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kills and feelings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nd finally makes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the local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griculture-Related Talents, Difficulties, Path of Cultivation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 [1],大力培养乡土人才,积极引导专业人才流向农村基层一线,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有所作为,培养和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2],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所在。高校作为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诞生地,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三农”现代化提供重要人才来源和智力支撑。因此,高校需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为乡村振兴培育急需人才,并在此基础上引导更多大学生主动服务农村建设,建设一支能够承担起乡村振兴使命的人才队伍,为地方振兴做出贡献。

2. 高等院校涉农人才培养对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涉农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培养和引进一批契合市场需求的涉农人才。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体,理应根据国家宏观战略和当前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路径,主动服务农村建设,造就一批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的涉农人才 [3]。当前,人才短缺是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农业产业衰退、农村人才匮乏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振兴。高校对涉农人才的培养可以为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高校要充分发挥内部功能和高等涉农教育特色及优势,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批适用的涉农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湖北民族大学作为地方特色高校,在涉农学科方面具有办学优势,理应为乡村人才振兴担负起重要职责与使命。

2.1. 高校培养的涉农人才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包括“大学生村官”“驻村第一书记”“三支一扶”“西部大开发计划”“大学生三下乡”等制度和战略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一大批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青年大学生、“能人”企业家回乡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例如,高校培养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要求视野开阔,有独到的眼光,能去认识、开发和配置资源,成功地创业,能够关注党的三农大政,深刻领会政策文件精神,把握市场规律和行情趋势,更要求他们有高度的三农情怀——懂农业 [4],爱农村、爱农民,这些都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动力的关键。

湖北民族大学作为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片区)农村贫困问题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科背景赋予了湖北民族大学前所未有的使命。截至2021年9月,湖北民族大学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点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卓越(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7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计划项目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6个,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一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这为恩施州的乡村振兴提供了诸如人才、技术、创新思想多方面的保障,因此,湖北民族大学培养的涉农人才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2.2. 高校培养的涉农人才可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农业科技人才,包括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和提供科技支撑的科研人员。从农田种植业、园艺业、畜产养殖业,到各种特殊产品的种植和养殖,再到乡村休闲、观光和旅游,都离不开科技的作用 [5]。涉农人才队伍建设能够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有助于乡村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之后乡村崛起和振兴的经济基础,实现产业振兴可以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增强农村经济的竞争活力。人力资源水平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增加人力资源投入是实现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的关键。

首先,振兴乡村产业需要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涉农人才;其次,要解决当前农村市场“小生产大需求”的市场矛盾,需要创新农业生产组织结构,因此乡村产业振兴需要一批能够促进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联合体高效运营的管理人才;最后,振兴乡村产业需要大力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还需借助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分析市场前景,这些都离不开人才的作用。因此,只有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和互联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实现产业振兴,进而实现乡村人民生活富裕的美好目标。

湖北民族大学作为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始终坚持“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通过借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基地、湖北省技术推广中心等科研平台,着力培养林学、园艺、园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其积极参与农林业科技创新活动,从而为面向农林业生产一线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数以万计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为农村提供源头性的智力、新技术支支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2.3. 高校培养的涉农人才可以帮助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而乡村教育的关键在于乡村教师,其中中小学教师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最为重要。党的十九大将发展乡村教育置身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战略高度,地方政府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上必须克服师资来源问题。高等院校具有丰富的乡村教师培养经验,在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方面,既有良好的教师教育师资,又有深厚的师范文化积淀,高校通过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可从事中小学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全科教师,可以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湖北民族大学有80多年的师范教育传统,重点培养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四有”好教师,通过系统的设计和教育实践,促进师范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体验,逐步形成良好的师德素养和职业认同,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班级管理与学生指导等能力,并为其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和持续的专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此外,湖北民族大学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实践全过程,通过丰富和创新教育实习形式,采取观察见习、模拟教学、专项技能培训、组织开展规范化的教育实习等多种方式,丰富师范生的实践体验,提升教育实习效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优质教育实践资源,积极鼓励和引导师范生深入薄弱学校和农村中小学开展实习支教,构建了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把教育实践贯穿教师培养全过程,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越来越多的优秀教育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进入乡村学校,乡村孩子就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就能够有机会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还可使更多乡村有志青年担负起乡村发展的未来,成长为乡村振兴的新型重要人才,直接或间接地为乡村振兴事业造血,为我国的伟大复兴加油助力!

2.4. 高校培养的涉农人才可以帮助提高农村的医疗水平

通过派遣医疗水平高的医学生到农村去,可以建立一支有医疗素质的农村医生队伍,这支队伍既有利于农民健康,又缓解了农村医生短缺的情况。高校通过开设大学生村医课程,根据农村医疗需求,加强医学生对中医学基础及实践课程、农村常见病诊治技术、农村常见创伤急救技术、农村常用护理技术等的学习。此外,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校将定期安排他们乡镇卫生院、县级综合性医院进行临床见习,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高校注重提高医学生到农村服务的意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到农村进行医学实践的方法,可以为农村培养一批具有高尚医德的实用医学人才,从而提升农村医疗水平,解决农民基本医疗服务和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民生大计。

湖北民族大学始终坚持“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以“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应用、提高能力”为目标,致力于培养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较强的临床岗位胜任能力,能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面向区域、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能够为农村医疗水平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3. 调研方法及结果

为明确大学生的涉农意愿,更好的了解我校大学生就业观念、我校大学生在涉农问题上的想法,从而为出台相关政策和拟定相关措施去鼓励大学生毕业后涉农发展提供依据、为更多优秀大学生深入农村地区就业提供改进方案,使更多优秀大学生更好的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学院不同年级的本科生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本次调查面向湖北民族大学全体本科生共发放问卷508份,回收问卷502份,有效填写问卷502份。调查结果如下:

3.1. 湖北民族大学本科生对于涉农政策的了解程度

图1所示,仅9.56%的同学对于涉农政策很了解;71.12%的同学表示听说过,有一些了解;还有19.32%的同学表示不了解。

Figure 1. The understanding degree of undergraduates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on agriculture-related policies such as “three supported and one assistance”, “Western”, “College students’ bring culture, technology and healthcare skills to the countryside”,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图1. 湖北民族大学本科生对于“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三下乡”、乡村振兴战略等涉农政策的了解程度

3.2. 湖北民族大学本科生的就业涉农意愿

Figure 2. Whether undergraduates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re willing to engage in the work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图2. 湖北民族大学本科生有无从事涉农工作的意愿

Figure 3. Reasons why undergraduates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re not willing to engage in the work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multiple options)

图3. 湖北民族大学本科生不愿意从事涉农工作的原因(可多选)

图2图3所示,有60%以上的同学没有意愿参加涉农工作,更多的原因在于他们觉得涉农工作薪酬待遇低、福利待遇少,未来发展晋升机会少;也有50%以上的同学认为生活环境不适应、自己的专业不对口,认为原因在于家人朋友的不支持、自我价值没能实现的分别占比33.23%、29.39%。这些原因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涉农意愿,因此想要提高他们参与涉农的积极性,政府和高校需从他们不愿意参与涉农工作的原因入手。

3.3. 愿意参与涉农工作的大学生认为去农村工作会面临的问题

图4所示,在愿意参加涉农工作的189人当中,有61.9%的人认为去农村工作会遇到不被当地村民信任,工作积极性易受到打击的问题;55.56%的人认为会面临缺乏工作实践经历的问题;49.21%的人认为农村工作具有一定复杂性,很难长期坚持;还有33.33%的人认为会存在与当地居民交流不畅的问题。

Figure 4. Problems that college students who ar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agriculture-related work think they will face when working in rural areas (multiple choices)

图4. 愿意参与涉农工作的大学生认为去农村工作会面临的问题(可多选)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本科院校涉农人才培养的困境

4.1. 湖北民族大学本科生对于涉农政策的了解程度不高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了不少加强乡村治理和建设的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社会,主动投身于基层工作建设,积累基层经验、为家乡做贡献。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校本科生对于涉农政策的了解程度并不高。这里反映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学校等相关部门对于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很多大学生接触不到涉农工作方面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很多大学生对于涉农工作不感兴趣,因而没有主动去了解相关涉农政策。

4.2. 湖北民族大学本科生就业涉农意愿不高

涉农意愿不高是制约高校涉农人才培养的因素之一。涉农工作薪酬待遇低、福利待遇少,涉农工作未来发展晋升机会少等原因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涉农意愿,因此想要提高他们参与涉农的积极性,政府和高校需从他们不愿意参与涉农工作的原因入手。

4.3. 愿意参与涉农工作的大学生认为去农村工作会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很多同学会对农村有一定的主观印象,对于实际情况并不了解,所以深入农村地区进行实践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为高等院校涉农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大学生认为农村工作难度大,缺乏实践经验,认为去农村工作会面对诸多问题是高等院校涉农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因此,学校和政府有必要将农村的实际情况反馈给他们,扭转学生眼中对农业、农村的看法,激励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自我磨练,掌握农村工作方法,提高做好涉农工作的本领。

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本科院校涉农人才培养的出路

5.1. 增进大学生对相关涉农政策的了解

邀请农业局相关领导、乡村干部、优秀的农民代表、之前到乡下参与涉农工作的优秀大学生代表到学校宣讲国家和地方政府好的政策,提升当代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提升“三农”情愫,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鼓励其发挥专业优势,让他们深入了解国家和地方政策并从心底里真正愿意从事涉农工作,为地方振兴做出贡献。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包括以现场讲座或者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大学生宣讲涉农工作的相关政策和福利待遇,以此吸纳高校大学生积极加入就业涉农队伍,让更多学生愿意把他们的优势带到农村去。

5.2. 带领大学生深入农村进行实践学习

学校需要建立切实的基地,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更好的参与涉农工作。例如,可由专业老师带队深入农村进行实践学习,通过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涉农大学生的岗位职责,并结合他们的专业特长确定具体的工作任务,让大家更深层次的了解到农村的生活、工作环境等各个方面,打消农村工作复杂、很难长期坚持等诸多顾虑,提高他们开展涉农工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除此之外,应该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光凭热情、知识、技能和政策保障尚不够,还要更加注重砥砺自己的品行、恒心、毅力和才干,扑下身子向实践学习、增长本领,进而在与农民群众摸爬滚打的交往中吸取营养、启迪智慧,取得村民信任,认识到学好当地方言、学会如何与当地村民交流是一门必修课,是顺利开展涉农工作的重要前提,从而不断提高做好涉农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学校更要加强与涉农民营企业的合作。通过搭建学生与涉农企业的平台,鼓励更多涉农企业到我校举办招聘会,有意引导更多大学生选择涉农工作,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并对其给予相关的就业指导。涉农企业自身要设立合理的晋升制度,让大学生真切感受到参与涉农工作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

5.3. 为乡村振兴提供涉农专业人才支撑

Figure 5. Majors that undergraduates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think can be add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Multiple choices)

图5. 为促进农村地区发展,湖北民族大学本科生认为可以增设的专业(可多选)

图5所示,为促进农村地区发展,我校学生认为可以增设的专业有数十项,分别是农业机械化专业、农副产品加工、农村区域发展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畜牧兽医、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乡村经济综合管理、土木工程、电子商务。各个专业的比例分布相对均匀,其中农业机械化专业、农副产品加工、农村区域发展和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四个专业占有较大比例,这说明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缺少机械化生产,即缺少科技的帮助,因此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去促进当地的农业现代化;其次,畜牧兽医、乡村环境综合管理、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乡村经济综合治理占了近五成比例;另有近四成的人认为可在我校开设土木工程、电子商务专业。这些在农村具有发展前景的专业会有效助力于乡村振兴。因而,高校应完善耕读教育体系,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办好涉农高等教育,加强涉农专业领域的教育,培养更多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从而为乡村振兴输送涉农专业对口人才。

5.4. 加强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支持

学校应开设创业通识课程,通过解读大学生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分享经典涉农创业案例,着力打造校园创业文化,培养学生创业精神,端正就业观念,激发学生返乡创业意识和就业动机,通过组织涉农创业实践孵化项目,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拓宽工作思路和视野,让他们提前认识到农村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提高去农村就业创业的意愿和动机。

5.5. 进一步发挥激励机制作用

采取免费“资农生”、减免学费或返还学费等激励措施,吸引更多大学生为“三农”服务;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资农”专业目录并对扶持专业给予财政资助和政策倾斜,从而引导社会资源向涉农人才培育领域流动 [1]。调查数据显示,在湖北民族大学本科生毕业后择业优先考虑的多个因素中,占较大比例的分别是工资待遇(83.27%),地区城市(64.54%)和发展前途(55.98%),如图6所示:

Figure 6. Multiple factors of priority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Hubei Minz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hen choosing a career after graduation (Multiple options)

图6. 湖北民族大学本科生毕业后择业优先考虑的多个因素(可多选)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希望自己能有一份较好的工资待遇,55.98%的同学希望自己的工作能有一定的发展前途,因而应该提高涉农人才的工作薪酬和福利待遇,改善农村工作环境,为大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晋升机会,制定并实施“优秀涉农人才示范引导计划”,大力表彰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和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的涉农人才,使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并扭转其家人、朋友对涉农工作的看法,让他们认识到“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大学生参与涉农工作的伟大意义并且支持大学生涉农,从而增强大学生投身于乡村振兴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6. 结语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党中央认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6]。而要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用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前提和重要支撑 [7]。要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战略位置,畅通智力、技术和管理下乡渠道,培养和造就更多涉农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新农科走进新时代,涉农人才迎来新机遇。大学生是高校培养涉农人才的主体,在职业生涯的选择中,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主动融入“三农”现代化体系,融入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的大有可为的空间中,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努力成为家乡的建设者,为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建言献策。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和“四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当代大学生要继续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美好乡村”的源头供给能力,秉承袁隆平院士“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的精神,把知识化成热爱,铺在广袤田野上 [8]。

基金项目

本文受湖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是湖北民族大学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关于湖北民族大学本科生毕业工作涉农意愿的调查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10517012)。

文章引用

屈小涵,陈 实.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院校涉农人才培养研究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Agriculture-Related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J]. 教育进展, 2022, 12(09): 3260-326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9500

参考文献

  1. 1. 刘飞, 李彪.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课程教学有效性的调查分析及启示——以《农村发展概论》课程为例[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1, 38(4): 115-123.

  2. 2. 袁小平, 王仓.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机制研究[J]. 创新, 2021, 15(4): 52-59.

  3. 3. 方应波, 易文芳, 王艳君.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J]. 教育与职业, 2021(7): 47-51.

  4. 4. 柯炳生. 三农思语: 如何理解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EB/OL]. http://www.farmer.com.cn/2019/06/25/99838334.html, 2021-11-21.

  5. 5. 唐新. 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农村人才培育研究[EB/OL]. http://www.doc88.com/p-09829986704499.html, 2020-02-19.

  6. 6. 罗丹, 吴晓佳, 运启超, 起草人.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J]. 共产党员, 2022(6): 4-10.

  7. 7. 杨旸. 乡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J]. 人民论坛, 2021(16): 72-74.

  8. 8. 张胜, 王斯敏. 乡村振兴急需更多优秀“新农人”[N]. 光明日报, 2021-09-30(00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