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1  No. 06 ( 2022 ), Article ID: 58748 , 6 pages
10.12677/ACPP.2022.116264

浅析虚无主义视角下个体人道主义的建构

黄海燕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广东 广州

收稿日期:2022年11月2日;录用日期:2022年11月22日;发布日期:2022年12月6日

摘要

在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变中,理性的地位逐渐被摒弃,理性并非人的唯一与主导,而非理性领域也得到了一定的拓展。人的价值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的理性精神,而理性地位的丧失,也导致人的价值陷入了危机。为了重新确立起人的价值,现代主体主义哲学扬起了“个体人道主义”的旗帜。个体人道主义,最早可以追溯至尼采,可以说,尼采奠定了个体人道主义的基础。尼采从上帝之死出发,要求价值重估,对生命道德价值进行重新建构,试图唤醒每个人的自由的超越的人格觉悟,成为自己。

关键词

虚无主义,个体人道主义,价值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dividual hum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ihilism

Haiyan Huang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Nov. 2nd, 2022; accepted: Nov. 22nd, 2022; published: Dec. 6th, 2022

ABSTRACT

In the transition from modern philosophy to modern philosophy, the position of rationality has been gradually abandoned, rationality is not the only and leading role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irrational field has been expanded to some extent. To a great extent, people’s value comes from people’s rational spirit, and the loss of rational status also leads to people’s value falling into crisis. In order to re-establish the value of human beings, modern subjective philosophy has raised the banner of “individual humanism”. Individual humanism can be traced back to Nietzsche at the earliest. It can be said that Nietzsche laid the foundation of individual humanism. Starting from the death of God, Nietzsche asked for re-evaluation of the value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moral value of life, trying to awaken everyone’s free and transcendent personality consciousness and become himself.

Keywords:Nihilism, Individual Humanism, Value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概念界定

1.1. 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可意为无或虚无。其德文为“Nihilismus”,英文写作“nihilism”,其词根为“nilil”,可译为“什么都没有”。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虚无”并不等于中文中的“无”,二者在中文语境上有所区别,所以在翻译时,往往将“nihil”译为“虚无”,将“Nichts”译为“无”。虚无主义作为一个哲学概念,首次被使用是在19世纪初,在雅柯比(Friedrich Jacobi)《给费希特的信》中出现,用来否定超验的理想主义的特征。虚无主义后来被使用在文学作品当中,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有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等,他们的作品中大多刻画了找不到生存的意义、感觉人生虚幻不定的“多余人”的形象,在这些“多余人”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对世界的悲观消沉、对生活的消极颓废。在这里,虚无主义主要是用来表示失去信仰下的人的生存状况。

尼采的虚无主义,往往是与丧失掉生活的价值、生活的意义相结合,其很大程度上是与意义一词相联系。意义是人类生存的依据,而意义往往是在否定虚无的基础上完成的。在传统意义上,虚无乃是消极的观念,但虚无本身也有其不可忽略的巨大的价值。在尼采的哲学中,虚无主义又再一次被摆放在了价值平台的显要位置,可以说,正是在彻底的虚无主义下,尼采才能构建起其整个哲学体系。尼采在其哲学中赋予虚无主义众多的复杂内涵。在《权力意志》一书中,尼采写到:“为什么现在就必然出现虚无主义呢?因为迄今为止我们文化中的一切价值都可以从虚无主义中得出最终结论;如果我们对伟大的价值与理想进行最彻底的逻辑思维,那么这种思维的结果就是虚无主义;只有经历过虚无主义这个阶段之后我们才会明白一切旧的‘价值’究竟有何价值……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我们肯定需要新的价值……” [1] 在上述的这一段话中,“虚无主义”这个名词出现了四次,这四次包含不同了的含义,它既指明了文化中的一切价值都是虚无的,又指明了在价值消解后意义的真空;虚无主义不仅仅可以当作思想武器,更是思想目标,只有通过对虚无主义的批判,通过对虚无主义的揭示,我们才能看到真实世界的面貌。在雷文学教授看来,尼采作为一个伟大的虚无主义者,其哲学思想发轫于虚无主义,又归于虚无主义;他攻击了虚无主义,同时又美化了虚无主义;他超越了虚无主义而最终不能摆脱的仍是虚无主义。可以说,虚无主义是一个贯串了尼采哲学的重要概念,其不是一个我们可以随便加以肯定或否定的概念 [2]。如果追问“虚无主义”与“上帝之死”的关系,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上帝之死”和“虚无主义”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最高价值的丧失,二者只是对最高价值丧失这一命题的不同表达方式。在西方传统的哲学体系中,特别是基督教的哲学传统中,上帝是西方社会之理想、原则(规则)、目的和价值的主导与源泉,它为现实生活(存在)整体提供一个目标与秩序,简言之,它为存在者整体提供一个意义。可以说,上帝被当成信仰、理性、道德的来源,因此,“上帝死了”也就意味着信仰、理性、道德来源的死亡,这三者没有了来源,这对当时的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尼采直截了当地宣布“上帝死了”,他通过一个疯子之口说到:“上帝死了!上帝真的死了!是我们杀害了他!我们将何以自解,最残忍地凶手?曾经是这块土地上最神圣与万能的他如今已倒卧在我们的倒下,有谁能洗清我们身上的血迹……” [3] 随着尼采宣布“上帝死了”,其有以下几个意味。其一,意味着人之死成为无可挽回的结局,剥夺了生命的永恒性,这是因为上帝一死,意味着世上并没有存在永恒不死之物,也不存在死后上天堂或下地狱之说,人们的永恒轮回成为了一个笑话;其二,意味着人的生命再无神圣性可言,“上帝死了”意味着基督教所宣扬的上帝所创造的那个世界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石,人变成了宇宙永恒生成变化过程中的偶然产物,人不再是上帝所创造的,因此,人的生命也不再有神圣性这一说;其三,“上帝死了”意味着从前人们所遵循的道德价值将死亡,无上帝的存在,那么就无道德可言,人们遵守道德,是因为道德总是以人对自身的某种神圣性的信念为前提的,在当时来讲,道德是神圣的,是上帝所要求的,所以人们要去遵守,而当“上帝死了”,道德根基就再也立不住了。综上所述,上帝之死,或者说虚无主义,其对最高价值的否定,有力地冲击了当时人们地生活目标、生活意义、生活价值等方方面面,人类社会面临全面的信仰危机和价值危机,虚无主义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

1.2. 个体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人,关系到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大问题。早在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时期,人们就开始注重人的的价值的发掘,注重对人的尊重和存在意义的表述。例如:当古希腊的各个城邦被罗马帝国征服之后,罗马人直接接受和推广了希腊人的教育体制和方式,旨在提升罗马公民的教化水平和道德水准。大约在十四世纪左右,人道主义一词才频繁见诸于各种文学、哲学作品中。“人道主义”一词是由拉丁文“humanistas (人道精神)”引申而来的,最早在罗马思想家西塞罗那里,是指一种能够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从原初的意义上讲,人道主义主要指对人的教授和化育,以使其恪守人性和遵循人道。到了后来的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正式的思潮登上了人类思想解放运动的舞台,文艺复兴借助于人道主义的思想,以期克服长久以来基督教神学对人们思想世界、世俗生活的禁锢和控制,彻底解放人,还自由于人,倡导对人的关注和对人性的复归。

马克思说:“在研究任何历史科学、社会科学时,应当时刻把握住:……范畴表现……存在形式;及生存条件…… [4] ”无论怎么理解人道主义的哲学内涵、范畴表现以及生存条件,都必须承认它的理论基础是“人”,承认人道主义是关于“人”的思想。离开“人”的人道主义必然是抽象的、虚幻的和不切实际的,对人道主义的理解一定是建立在对“人”的理解之上的。“以人为中心”是人道主义含义的根本原则,人是进行各种问题研究的起点和最终落脚点。通常而言,人道主义就专门指称以人为中心的学说或理论,有些学者也将其称为“人学”。然而,不能简单地把所有研究人的理论都看做人道主义,因为在某些关于人的研究中,人仅仅是手段、工具和途径,而不是目的。更进一步讲,重点研究人道、人性、人的价值、本质和自由等内容的学说一并构成了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换言之,人道主义努力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人,进而形成了一种系统的关于人的知识。在何富仁先生看来,哲学是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如果我们可以总体上把古代哲学称为世界观哲学,把近代哲学叫做认识论哲学,那么,我们也可以把现代哲学称为人学哲学。何以称现代哲学为人学哲学呢?其理由是现代西方哲学是以全面追问人的存在本身,而且将人与世界理性地相容以确立人的地位和意义为基本特征的,即可以称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人学变革” [5]。

2. 虚无主义:定个体人道主义之基调

在上文我们关于个体人道主义的定义阐释时,我们不难发现,个体人道主义强调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人,现代西方哲学的人学变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时代,但这其中不可以忽视的是近代西方哲学中笛卡尔、康德等人的奠基作用。笛卡尔著名的“我思,故我在”便是强调了认识主体——“我”的重要性,他认为应该将本体论问题逐渐悬搁起来,怀疑一切,以至怀疑到最后,只剩下理性的“我思”是不可怀疑的;而康德则强调“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这进一步凸显了人在认识活动中的价值和地位;马克思的哲学也十分强调人的作用,其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理论,强调哲学研究的对象应该从现实的、历史的、发展着的人出发,而不是将其孤零零地看作一个静止的对象,除此之外,马克思还强调哲学的真正使命是人的解放。这些思想都无疑为尼采的人学思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尼采借助“上帝死了”,宣布传统形而上学所设置的超感性的本体丧失了对存在者和对人的规定性的权力。在提出“上帝”死后,面对整个欧洲世界最高价值的丧失,尼采则提出了“重估一切价值”的口号,号召人们对生命价值进行重估,将一切价值建立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之上,号召人成为人自己,而不是依靠所谓的“外在”或者说是“上帝”,那么尼采的虚无主义是怎样奠定个体人道主义的基调呢?我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2.1. 虚无主义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

一切形而上学都是价值设置,形而上学所确立的终极实体只不过是最高价值的载体,而其构造的所谓“真正的世界”也只不过是价值世界的别名,存在所谓的“真正的世界”会使人们对“真正的世界”产生依赖,从而导致人追求所谓“彼岸世界”,而忽视了人本身以及其生存的“此岸世界”。因此,尼采通过虚无主义及价值翻转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肢解。

首先,形而上学追求的最高根据是站不住脚,凡是以最高根据自命的一切,无论“善”、上帝还是形而上学家们设想的其他终极实在,都必须在真诚意识面前提出自身的根据来,如无根据就归于虚妄,但必须以其他根据来证明自身的又不成其为最高根据,所以说,形而上学家们所提出的“终极存在”实则不在。尼采说:“借助于某种外在的权威为人类和世界设置一个‘目的’、‘意义’如上帝,并让它凌驾于生命之上,其结果是对生命的否定。这样一来,“人们明白了,通过生成达不到任何目的,实现不了任何目标.......这样一来,对于生成的所谓目的的失望,就成了虚无主义的原因” [6]。当人们对生成的所谓目的失望后,拥有强力意志的人便会放弃对“终极意义”的追求,而将视角关注于人自身,从自身出发来确立起世界的价值与意义。

其次,形而上学所追求的“彼岸世界”也是虚无的。形而上学家们认为“此岸”世界是充满矛盾的、是有限的、是有条件的,以“此岸”世界为对照物,存在一个“真正的世界”即所谓的“彼岸世界”,这个世界是无条件的、无限的、没有矛盾的,尼采认为形而上学家通过对照现实世界而构造出的真正的世界,其原动力是形而上学家对现实的怨恨。由于现实世界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并且存在种种矛盾,哲学家们基于现实世界的种种缺陷,随即创造了一个“理性的、观念的世界”以充当现实世界的统一。例如,在柏拉图那里,创造出了一个“理念世界”,在基督教中创造了“天国”和“上帝”,而在康德那里则为“物自体”之道德自由之世界。对于这种力图创造“完美的世界”的行为,尼采则认为,“创造了‘另一个世界’的,是厌世本能,而非生命本能”,即那些形而上学加所创造的“彼岸世界”,恰恰是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而不是对生命本身的不满,其认为这样的一个“彼岸世界”作为最理想化的、完满的存在,我们无法认识它、也无法达到它,它是一个没有任何用处的理念,因此尼采呼吁要废除这个由形而上学家虚构出来的虚假的“彼岸世界”,世界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世界。随着尼采对“真正的世界”的解构,人们发现自己所信仰的“真正世界”到头来竟是虚假的、无意义的,“真正世界”的信仰以及相应的道德价值是虚无的,人们将会处于一个信仰缺乏状态,此时虚无主义必然也会随之而来。

尼采通过虚无主义对整个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颠覆,尼采不再将人的理性对象化到世界中去,不再从“彼岸世界”为人寻安身立命之所,尼采认为一切价值都不是真理,都没有根据,我们生活在世需要对价值进行重估,最后达到新价值的创造,价值不是来源于理论世界,相反,而是来自现实世界。尼采不再强调对世界的解释和真理的追求,而是强调寻求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通过对“真正世界”的批判,尼采重新拾起了人生价值这一个体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

2.2. 为生命赋予意义:成为你自己

尼采的个体人道思想,主要体现在其道德哲学之中,其整个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和目的,便是为生命赋予意义。从一方面来看,他从人本身出发,从现实世界出发,强调要否定以往强加于人身上的道德价值;从另一方面看,他仍然站在人的角度,站在现实世界的角度,呼唤人们通过价值重估确立新的道德价值。在尼采看来,世界是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所构成的生成流变的过程,世界本身是没有目的、没有意义和没有价值的。人作为生存于世的一个部分,同样也是同世界一样,本身是没有目的、意义和价值的。但是,如果人没有生活目的和意义,那么人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为了使人得以生存,传统形而上学便构造出了一个“彼岸世界”来为人们内心信仰提供依据,当尼采通过“上帝之死”来宣布并不存在“彼岸世界”,人们回到了现实世界之中,此时的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重新确立起属于现实的自己的目标和价值,他们探索着确立价值的途径,即由强力中心开始透视世界,人们以自己的透视为基础,从自己特定的角度出发,对世界作出某种解释,这种解释即评价,人们透视的角度不同,对世界的解释就会多元,人类的解释只是可能性之一。这种解释就是置入意义,世界的意义寓于解释之中,依解释而转移,通过人们对世界的解释,人们形成了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看法,这就为没有意义的世界和人生找寻到某种意义。通过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追问以及对生命价值的重新透视,尼采要求人“成为你自己”,其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要让每个个体生命在自我肯定的意义上重视自己的生命力量;二是每个个体在自我超越的意义上立足于自身生命力量的创造与评价,进而获得生命欢悦的自由。

第一步要做的是自我肯定,从一定程度上说,人总是他自己。但在传统的形而上学中,由于价值的虚无主义本质,人们把虚假的当作真实的加以肯定和接受,人们因此否定了自我存在的价值。但是尼采认为,要想成为自己,首先必须进行的工作是自我肯定,每一个人都必须先忠实于自己,尊重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并真诚地立足于自己的生命去寻找生命的意义。“我们必须在自己面前对我们的生存负责,因此我们要做这生存的真正的舵手,不容许我们的存在类似于一个盲目的偶然。” [7] 这一自我肯定的思想无疑是个体人道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个体人道主义要求对人的价值进行肯定,从而能更好地追求人生的意义。

其次是自我超越,在尼采的哲学中,“超越”一词十分重要,尼采呼吁每个人都成为“超人”,在自我超越中寻找生命的意义与实现生命的价值。在尼采看来,“超人”不是一种理想的、静止不动的典型,而是一种处于不断上升的生命类型。生命的本质是强力意志,而强力意志在尼采那里是有强弱之分的,“超人”便是拥有强力意志的那部分人,这些人能使个体生命成为那生命力强盛。何富仁先生将尼采的“超人”理解为两个方面,其认为,“超人”所强调的就是个体生命的自我提升,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生命之经历的体验增强生命的力量,使作为生命体的自我由弱小提升为强大,由较强提升为更强;二是通过对旧的价值的重估和破坏,将自己内在的生命强力提升为创造力,为无意义的生存赋予自己的独特的意义 [8]。

通过对尼采的道德哲学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尼采的道德哲学蕴含了个体道德主义的思想,在尼采看来,传统形而上学家所认为的理性只占据了人类全部精神活动的一小部分,它无法成为善恶的标准与确立人生的价值,与其说人的本质是理性,倒不如说是意志,即不断通过对世界的价值评估,对世界的解释来获得确立其现实世界于我的价值,通过强力意志增强自己,以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对抗人生的悲剧与虚无。可以说,在尼采这里,人类自我精神再一次苏醒了,人生价值被再一次重拾了。

3. 反思总结

现代人学哲学可以说是以追寻人的存在的意义,确立人存在的价值为目的,尼采一方面旨在销毁那些禁锢人们的思想、虚无的、旧的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又通过价值重估、强力意志等思想想为现代西方人提供一条确立自身价值的新路径。他通过宣布“上帝死了”,通过透视主义的认识论,将一切价值进行重估,通过虚无主义的诞生,他将本体、精神、上帝抛开,重新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新世界。尼采要人成为其自己,人不再靠什么外在的东西而存在,人靠其自己而存在,靠自己对自己的肯定和对自己的超越从而为自己赋予意义。可以说,尼采定下了现代西方哲学中“个体人道主义”的基调,尼采推崇人的自由,并把自由和个人联系在一起,强调每个人都是自由的,每一个自由的人都必须成为他自己。尼采所定下的“个体人道主义”的基调,为后世存在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存在主义的代表性人物萨特在其著作《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曾言:“我们说存在先于本质的意思指什么呢?意思就是说首先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 [9] 也就是说,人生来就不是被规定好的,并不存在一位超于人之上的“上帝”对人的存在以及本质进行规定,人是他尚未成为的那个东西。存在主义主要是强调先有人的存在,然后才成为人,强调人的现实生活以及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随着哲学的发展以及人的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个体人道主义的思想会一直更新、发展,但无可否认的是,尼采的“上帝之死”与“虚无主义”奠定了现代西方哲学中个体人道主义的发展,以及为后来人道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文章引用

黄海燕. 浅析虚无主义视角下个体人道主义的建构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dividual hum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ihilism[J]. 哲学进展, 2022, 11(06): 1548-1553.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6264

参考文献

  1. 1. 尼采. 权力意志[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1: 212.

  2. 2. 雷文学. 尼采哲学中的虚无主义概念[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0(2): 39-43.

  3. 3. 尼采. 快乐的科学[M]. 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6: 139.

  4.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757.

  5. 5. 何富仁. 价值重估与哲学转向: 尼采与西方哲学[M].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6: 325.

  6. 6. 尼采. 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M]. 张念冬, 凌素心,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1: 424.

  7. 7. 尼采. 周国平文集(第3卷) [M].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5: 118.

  8. 8. 何富仁. 价值重估与哲学转向[M].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6: 174.

  9. 9. 让-保罗∙萨特. 存在先于本质[M]. 周煦良, 汤永宽,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