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2  No. 03 ( 2023 ), Article ID: 62750 , 4 pages
10.12677/ACPP.2023.123107

学理性之思

周鹏云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3年2月17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9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20日

摘 要

在当前大量学术研究成果之中,“学理性”这一概念无论是作为对一种分析视角的描述或是作为对一种内容阐述方法的总结概括,研究者均未对其进行过较为严谨的概念界定。学术研究,尤其是哲学研究中使用概念的前提在于对概念的清晰认知,故基于研究之必要性,学理性或可从科学、逻辑、理论之三重维度予以界定。

关键词

学理性,科学性,逻辑性,理论性

Thinking of Academic Reason

Pengyun Zhou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Feb. 17th, 2023; accepted: Mar. 9th, 2023; published: Mar. 20th, 2023

ABSTRACT

In a large number of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the concept of “academic rationality” has not been defined rigorously, either as a description of an analytical perspective or as a summary of a method of content elaboration. The prerequisite for academic research, especially philosophical research, i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So based on the necessity of research, academic rationality may be defined in the triple dimensions of science, logic, and theory.

Keywords:Academic Rationality, Scientific, Logical, Theoretical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二零一九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主题,提出“八个相统一”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创新的总体方向。其中,“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具体阐述更是成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创新的首要要求。

不同学者针对“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之重要性及实践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和严密论证,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此,学者们一致认为“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具有重要地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遵循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要求 [1],也是首要方法论 [2]。故促进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实践路径,对教育者而言,教育者应该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3] ;对高校而言,高校应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用深厚的理论解析政治,实现政治理论话语的现实转化 [4] ;对受教育者而言,高校应注重大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提升思政课的真理魅力 [5]。

然而当前研究中以“学理性”为题之研究成果卷帙浩繁,却并无学者针对“学理性”这一概念做出清晰且完整的界定。科学研究中学者对概念缺乏清晰界定,则导致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无法转化为深刻的理性认识。人类对事物的感知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需要认识的主体自身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进而形成理性的认知。基于此,笔者将尝试性地对“学理性”这一学术概念给出较为清晰的界定。

欲探求“学理性”之义,则应先从“学理”二字开始。中国传统语言以单字为基本的内容载体,故极少将学理二字连用。“学理”二字在文献中即便存在共同出现状况,也往往并非作为整体词汇。鉴于此,则应该先从“学理”之单字词义进行分析。“学”一词本义指学习,如“学,觉悟也”(《说文解字》),“学而时习之”(《论语》),其中“学”均为学习之义。“学”一词由学习之本义,亦可引申出学校、学问、学科的意思。而“理”一词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即加工雕琢玉石之义。由其加工雕琢之本义,亦可引申出治理、纹理、道理之义。由此观之,“学理”一词则意指学问的道理。

如果“学理”一词有学问的道理之义,那么“学理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语境之中则表示区别于政治的学问之理的标准。故探究“学理性”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关键在于对学问与非学问之间划定清晰的界限。当前学界对于学理性之标准尚未形成共识,其研究主要分为三种观点:其一,学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学术之理,故而学理性包括揭示事物本质与规律,清晰表述事物演进逻辑,以科学方法认识事物 [6]。其二,学理性就是坚持科学性和规律性 [7]。其三,学理性的要求在于思想性、理论性与科学性 [8]。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学理性指学术之理所内含的性质。而根据亚里士多德在其《工具论》之中将性质范畴界定为四种类型——即其一,状况或习性;其二,所有天生的能力或无能;其三,感受的性质和承受;其四,所有事物的形状和外表形式——笔者认为学理性是指作为学术核心品质的科学性、学术能力与感受性质综合之逻辑性、作为学术表现形式之理论性的统称。

2. 科学性

若要探究何为科学性的问题,则首先需要明确科学这一概念的确切涵义。然而当前学界对科学概念的界定依旧存在较大争议,还未形成能够被普遍认同的概念内涵阐释。在对科学之概念的界定过程中,学者基于不同角度产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观点。首先,在不同的文化之中,科学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从最早开始的作为一种人类的罕见文化现象,科学主要起源于对自由的追求和涵养 [9]。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科学便意味着学而优则仕的精英意识、实用理性与朝廷的用人、安抚手段 [10]。其次,从不同文化中科学认知的形成机制上而言,则均体现为一种对知识获取的动态体系。即科学不是实践活动的成果,而是对事物的成功操作和控制这一过程本身,是人与世界的一种互动模式 [11]。因为人类的全部知识来自于经验,而经验要转化为大范围适用之规律体系,则需要完成科学的提炼过程 [12]。最后,科学的问题不可避免地需要回到科学认知的主体,即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视角。由此观之,科学则是人类对所观察或认识到的自然现象进行的合理解释或说明 [13]。或者科学可以看作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客观规律的一种认识或反映 [14]。

综上所述,科学或可界定为对来自经验的知识提炼成为大范围适用规律体系的过程。而对经验的提炼和使之成为大范围适用规律的过程,一方面体现为对经验所获得知识内容的加工、整理、归纳,另一方面可以表现为以大范围经验事实进一步确证规律体系的完整性。

故科学性——科学区别于非科学和伪科学的基本特质——在于认知主体对经验所获得的知识内容的归纳完整性,以及规律体系在经验事实中的确证程度。认知主体对经验所获得的知识内容的归纳完整性决定了所获得的大范围规律体系的适用范围;规律体系在经验事实中的确证程度——经验的科学有可能被经验反驳 [15] 的前提之下,经验事实能够反驳规律体系的程度——则决定了所获得的大范围规律体系的准确性。即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科学性标准所提倡的是知识必须源于经验归纳且可被经验的事实反驳。

3. 逻辑性

随着概念在使用和发展过程之中的演变,“逻辑”这一概念往往具有多重较为复杂的内涵。若从日常使用意义上而言,如“做决策要有逻辑思维”“思考缺乏逻辑”“行为逻辑”等,其中逻辑则指个人决策过程的严谨性、行为过程的一贯性、思考过程的连续性。然而日常使用中逻辑概念的意义过于泛化,往往导致其难以做出更加精确的判断。故人们对于逻辑这一概念的界定需要一个能够更加精确判断的视角,进而形成判断某一事物是否符合逻辑的准确标准。若从作为一门学科的意义上而言,逻辑则是研究有效推理的学问 [16],即关于探究推理有效形式的学问。

若将逻辑界定为关于有效推理形式的学问,那么逻辑性则是判定一事物或活动是否符合有效推理形式的基本标准。而关于某一事物或思维活动的有效推理形式,可以从三个方面予以界定。一种准确的思维活动或有效推理形式应当需要符合概念准确、命题恰当、推理正确 [17] 三个标准。首先,从概念准确层面而言,一种准确的思维活动或有效的推理形式应该保证属概念和概念外延的基本明确 [18]。一方面,概念核心意义需要明确阐述,清楚划定概念所属基本范畴;另一方面概念指称内容需要具体表达,要清晰概括概念所指具体事物。其次,从命题恰当层面而言,命题指人们通常使用陈述句所断定的东西 [19]。则命题的核心并非在于句子形式是否符合陈述句标准,而在于以陈述句所断定之背后内容。所以命题恰当在形式之意义上,其关键在于陈述句对东西的断定与内容相符。最后,从推理正确层面而言,推理往往指从已知的前提推导出结论的过程 [19],则推理正确需要专注于前提与结论之间必须存在紧密之联系。

综上所说,逻辑性应当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标准:其一概念明确其意义与指称,其二命题符合其断定之内容,其三推理之前提与结论须紧密联系。

4. 理论性

在当前作为更加偏重于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高校之中,学生也会存在将理论与实践相对立的状况,即实践才是真正重要的内容,而理论则是脱离实践生活的空谈。然其观点往往只窥得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而并未细致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统一性。事实上,理论与实践并非绝然对立,且二者其中并非存在一方在价值层面优于另一方。因为理论并非阻碍、歪曲实践,也并非对研究对象进行概括总结。从一个理论产生过程而言,人们首先需要做出一个陈述,其次以被确实证明者或被普遍接受为事实者来支持这一陈述,最后使用该陈述解释一些特殊现象 [20]。故基于此,可以说理论是对实践的解释 [21]。而解释则首先预设现象世界和另一超越现象世界的存在相对立,且对于现象世界事物的解释更多采用超越现象世界的某种规律 [22]。而该规律具体表现为因果联系,即人们对于所发生的现象采取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的推断,进而用于描述某件事的发生。

如果理论仅指对事件的解释,那么用以区别某事物是否具有理论特征之理论性则指对某一事物的讲述是否具备因果解释的基本特质。若对一事物的讲述仅仅基于对整体状况的描绘、发展过程的概括、基本形式的说明,则该讲述所表现之内容并不具备理论性。

5.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学术研究之重要标准的学理性,不仅应该具有科学上可被经验反驳、逻辑上概念与命题的清晰和推理紧密的标准,还应该具备理论上对实践解释的标准。

文章引用

周鹏云. 学理性之思
Thinking of Academic Reason[J]. 哲学进展, 2023, 12(03): 606-609.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3107

参考文献

  1. 1. 张建宝, 胡占君. 在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中讲好思政课[J]. 人民论坛, 2019(20): 110-111.

  2. 2. 孙菲菲, 王代月, 吴瑞林. 以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效性[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 38(10): 125-129.

  3. 3. 李中国, 孙海英. 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提升[J]. 思想教育研究, 2019(12): 96-100.

  4. 4. 李娟. 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J]. 中国高等教育, 2020(21): 40-42.

  5. 5. 李莉, 穆军全. 思政课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现实省思[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2(7): 55-57.

  6. 6. 金国峰. 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实现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9): 14-17.

  7. 7. 段微晓. 略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J]. 当代教育科学, 2019(10): 92-96.

  8. 8. 王新生, 张欣然.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9, 5(2): 34-42.

  9. 9. 吴国盛. 什么是科学? [J]. 民主与科学, 2016(4): 48-51.

  10. 10. 黎保荣. 何为科学——中国现代文学“科学”内涵及其演变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2): 195-202.

  11. 11. 汪晓会, 汪小燕. 什么是科学?——从劳斯的实践科学观的角度看科学[J]. 消费导刊, 2009(8): 195.

  12. 12. 宿昊, 唐兴龄. 什么是“科学” [J]. 科技视界, 2017(1): 376.

  13. 13. 刘克文, 曾宝俊. 什么是“科学本质” [J]. 探秘(科学课), 2011(7): 44-46.

  14. 14. 王孟祺. 浅谈科学——科学、非科学、伪科学之联系[J]. 科技风, 2018(3): 199.

  15. 15. [英] K. R波普. 科学发现的逻辑[M]. 查汝强, 等, 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6: 15.

  16. 16. 李小五. 再论什么是逻辑[J]. 社会科学战线, 2009, 168(6): 63-67.

  17. 17. 全艳琦. 关于加强志稿逻辑性的思考[J]. 中国地方志, 2005(9): 34-35.

  18. 18. 贾宝书. 词语释义中的系统性和逻辑性[J]. 辞书研究, 2002(6): 20-26.

  19. 19. [美]科匹, [美]科恩. 逻辑学导论[M]. 张建军, 等.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6, 66.

  20. 20. 伍晓明. 理论何为? [J]. 文艺研究, 2022(1): 13-25.

  21. 21. 李勇. 究竟什么是文学理论——兼论文艺学边界问题[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4): 74-80.

  22. 22. 陈祖鹏. 由“解释”走向“理解”: 教育研究思维方式的转换[J]. 现代大学教育, 2021, 37(3): 26-3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