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07 No.05(2018), Article ID:25091,9 pages
10.12677/ASS.2018.75104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Singaporean Youth

—A Typical Survey Based on Youth in Singapore and Mainland China

Yating Li1, Tianhao Li2

1College of General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2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Received: May 4th, 2018; accepted: May 18th, 2018; published: May 25th, 2018

ABSTRACT

Gratitude is a traditional virtu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lso an excellent quality and code of conduct for the Chinese people. Gratitude often melts the indifference and alienation between people. China and Singapore are both Asian countries. They are very similar in race and culture. In the world, Singapore is the second country with Chinese as the main body except China. On the basis of social questionnair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and common points of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among young people in China and Singapore,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better cultivate the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youth. The authors hope to establish a young people’s Gratitude education training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comparison, reference, and integration.

Keywords:Gratitude Consciousness, China, Singapore, Youth, Comparison

浅谈我国和新加坡青年感恩意识的异同

—基于新加坡和中国大陆青年的典型调查

李雅婷1,李天昊2

1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2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福建 厦门

收稿日期:2018年5月4日;录用日期:2018年5月18日;发布日期:2018年5月25日

摘 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华夏儿女的优秀品质和行为准则。感恩的心,时常能够融化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隔阂。中国和新加坡都是亚洲国家,在种族和文化上有极为相似之处。在世界上,新加坡是除了中国之外,第二个以华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本文以社会问卷调查为基础,讨论了我国和新加坡青年感恩意识的差异与共同点,分析了产生异同点的原因,提出了更好地培养中国青年感恩意识的建议。作者希望通过比较、借鉴、整合,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感恩教育培养体系。

关键词 :感恩意识,中国,新加坡,青年,比较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感恩意识的内涵

1.1. 古代社会的感恩

佛门里天天念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弘扬孝道,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朋友鼎力相助之恩。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鹿乳奉亲”、“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一饭之恩”等中国传统俗语成语正反映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报恩。

1.1.1. “感恩”的由来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释义是:对他人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说解字文》曰:“感,动人心也。从心,咸声;恩,惠也。从心,因声。”。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认为:“感恩与怨恨、喜爱一样是一种基本的社会情感,感恩是激发个体对实惠者做出善意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促进我们做出报答行为最迅速、最直接的情绪。” [1]

“感恩”一词源于拉丁语中的“gratia”,意思是优雅、高尚和感谢,又被引申为“好意”、“慷慨”、“给予与获取之美”、“从无到有”等内涵(Pruyser, P.W. 1976)。“感恩”最初是一个和宗教脱不开关系的概念。在犹太教的信仰当中,祈祷少不了感恩,感恩充斥着崇拜者的每一天。犹太教徒每日会进行三次祈祷,包括早祷(沙哈瑞特)、午后祷(明哈)、晚祷(马阿瑞夫)。第一部分表达对上帝的赞美,第二部分为了赎罪,第三部分则诉求和平表达感恩。几千年来人们向上帝祈求和平。而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不见停歇的巴以冲突使得和平变得十分可贵,因而感恩并追求和平显得尤为重要。

1.1.2. 封建社会的感恩思想

在中国,“感恩”一词最早见于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而感恩的集中体现又是在孝道上,比如儒家经典之一《孝经》(1997)中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再如:“忠为报君恩,孝为报亲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由此可见,儒家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孝道,而这也在无形之中为感恩意识做了铺垫。佛教在对“孝道”的认识上与儒家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四十二章经》中就有“孝其二亲”之说;牟子《理惑论》中谈及“父母兄弟皆得度世”为最大的仁孝;康僧会所编的《六度集经》则格外强调尽孝的必要性。

感恩意识的产生与早期社会人们的神灵意识和崇拜信仰相关。古时候,在中国君王的地位是最高的,忠君现象是我国封建社会里的一个特殊现象,而它也正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忠君容既包括无条件地忠于君主,也包括“匡君济世”。封建社会,君王大怒之下下圣旨诛灭臣子,为其送去赐死鸩酒,臣子根据礼节还得三呼万岁,“谢主隆恩”。用《论语》的角度来分析,孔子不认同君臣之间必须是单方向的绝对服从关系,而主张“君使臣为礼,臣事君以忠”即君臣之间双向互动的关系。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一》),语出春秋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瑶的知遇恩情,他伏桥如厕、吞炭漆身,历经千辛万苦只为帮知伯报仇。正如豫让所说:“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他不仅有“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这种报答知遇之恩的情结,而且试图身体力行来证明人间道义、人的气节与忠义,他是一名真正的义士。

1.2. 现代社会的感恩

到了现今社会,中国人在传统文化中对父母的孝顺和感恩的基础之上,为感恩添加了更多的内涵,如帮助弱者,服务他人,报答社会等。尽管如此,感恩意识的缺失现象仍旧是我国现代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1.2.1. 家庭方面

一封“辛酸父亲的来信”、一名曾经受到资助的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冷漠以及80多名家境贫寒大学生对昔日无偿帮助过他们的老人的淡忘,这些现象都是感恩的美德被现代人淡忘和疏远的真实写照。东南大学对1413名在读大学生的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有22%的人从来没有在佳节之际主动打电话给父母向他们祝福问候;有80%的学生与父母联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需求;高达56.7%的人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有23.7%的人从未祝福过父母生日快乐;更有将近20%的人认为长大后不一定或不应该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仅有20.4%的人明确认为父母亲不应该帮学生支付大学期间的教育费 [2] 。从这份调查,我们可以看到: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情绪,正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股暗流 [3] 。

1.2.2. 社会方面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感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懂得感恩”、“不善于感恩”、“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

第一,不习惯说谢谢。

2006年4月2日《新民晚报》报道:《不懂感恩,受助孩子让人心寒》,某区青少年保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前前后后十几年为3000多名孤儿和贫困家庭孩子寻找寄养家庭,使他们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现在他们其中大部分已经本科毕业,这些受助者中很少有人意识到要对那些曾经帮助他们的人说一声谢谢。不知为何,“谢谢”成了一个“埋在心头说不出口”的词,尤其对于年轻的一代,不太习惯于对他人给予的帮助说一声感谢。更有甚者,不仅不对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表达感激,还要求他人无偿继续为自己提供帮助。

第二,慈善事业较为落后。

到目前,我国的慈善事业仍比较落后,这也侧面体现了我国社会对慈善的重视程度不够,感恩意识有所欠缺。据统计:2005年,美国人的慈善捐助达到2603亿美元,人均捐款金额达到878美元,而中国人均慈善捐赠的金额只有1.7元。在美国,有75%以上的善款来自于个人捐款以及遗产捐赠,个人捐赠占整个社会捐赠85%以上;在中国,个人捐赠却只占比20%,并且其绝大部分是企事业单位所为,而捐赠过的企业又只占国内企业的极少数 [4] 。美国的慈善事业之所以获得了整个国家普通民众的支持,归功于他们感恩文化的普及。

2. 我国青年感恩意识现状

为了研究中国与新加坡青少年的感恩意识的异同,笔者做了一份调查:《我国和新加坡青年感恩意识的对比》。中国片区共发放问卷74份,回收74份,回收率100%。其中男女人数相等,均为37人。年龄集中于18岁,最小16岁,最大20岁,符合调查对象的年龄限制;新加坡片区共发放问卷24份,回收24份,回收率100%。其中男11人,女13人。年龄集中于18岁,最小17岁,最大21岁,均符合调查对象的年龄限制。

本调查基于青少年的感恩的两种对象:即外界的社会和内部的家庭,展开调查,旨在了解青少年对周遭的人的感恩程度,感恩的方式,感恩对象的倾向,以进一步激励人们去更好的感恩报答他人。

2.1. 中国青年对感恩的认识及态度

受访者中有78%的人表示在所有人当中最感恩父母,81%的人更倾向于回报父母而不是回报社会。这充分说明中国青少年对于感恩的人是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非常侧重于回报父母,回报小家,而对于回报社会的意识相对较淡。不过和古代相比,当今的青少年并不是仅仅只在乎回报感恩自己的家庭,还是有一定的比重的人会更注重回报社会的。古今对比,还是说明了当今社会青年对感恩意识发生的变化。总体来说,现代中国青少年更注重孝顺回报父母。

2.1.1. 家庭方面

青少年对父母的感恩自古未变:古时人们感恩父母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鹿乳奉亲”。而当今人们也仍是感恩父母“养育我”、“给我生命”、“尽全力给我最好的”、“忍耐我”等等。我国青年对父母的感恩自不用说。青年们感恩父母的方式有常回家看看,陪伴老人聊天看电视,陪他们出去旅游,带他们出去进行社交活动或者体育活动等等。大多数人(69%)陪伴父母的方式陪他们聊天,更有绝大多数人(96%)陪伴父母所进行的活动是室内活动,这反映了中国青年人对父母有较强的保护意识,而不是让老人们外出“探索”。那么父母们,老人们是否经常有被子女陪伴的机会呢?受访者中,有27%的人会经常回家,42%的人也会在短长假回家陪伴父母。有31%的人只有长假才会回家。可见,青年们的家庭意识还是很强的。对于送家中老人去养老院,中国人绝大多数都是果断地投了“反对票”,少数人表示会尊重老人的选择,极少数人表示支持,认为老人去养老院会受到专业的照顾,而不会因为自己平时工作忙而被冷落。中国养老院的条件并不算好,养护人员缺乏专业护理知识,流动性大。养老院配套设施简陋。老人活动范围较窄,康复设施比较单一。服务的提供不够多元化,老人的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 [5] 。基于以上几点,许多国人会很不放心将老人送去福利院,而会选择亲自悉心照顾家中的老人,即使会更辛苦一些。

2.1.2. 社会方面

根据调查显示,仅有少数人会认为回报社会比回报父母更重要,但是大多数人是有回报社会的意识的。16%的人认为,即使自己获得的东西不多但是他仍感恩社会,因为它能让他们为他人的幸福付出。有许多人会有让座、拾起路边垃圾、扶起路边倒下的自行车、参与无偿献血的意识。不过受访的青年中,仅有27%的人参加过社会公益组织,这也说明了一定问题。郑播德研究表明:我国内地注册的民间组织有32万多个,但专门从事慈善活动的只有700多家。美国的慈善组织超过100万个,英国慈善组织超过16万个,加拿大比较活跃的慈善组织也有8万个以上,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慈善组织的数量还很不够 [6] 。种种客观原因导致了青年对公益组织认识不足,虽说回报社会的活动不仅限于参与公益组织或是成为志愿者,但是公益组织的确能大规模的有效率的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2.2. 中国青年进行感恩的方式

在回报社会方面中国青年进行感恩的方式有:参加社会公益组织、无偿献血、拾起街边垃圾、扶起路边倒下的自行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在回报家庭方面中国青年进行感恩的方式有:常回家、陪伴父母聊天、帮忙父母做家务事、陪家人出去游玩等,但是很少面对面直接说出对他们的感恩。

3. 新加坡青年感恩意识现状

新加坡虽然为亚洲国家,但是同我国一样都面临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碰撞。新加坡批判性地弘扬了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很好地解决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特别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赋予了时代意义 [7] 。

3.1. 新加坡青年对感恩的认识及态度

根据调查显示,在新加坡,有高达36%的人感恩社会是因为他们认为可以为他人的幸福付出,即使自己获得的很少。这个比例是远高于中国受访者的16%的。这说明新加坡人的奉献意识还是很强的,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归因于中国人功利意识比较强。如果自己奉献社会却无所得,这样一个善良的人也许会因此受到家里的指责,尤其是当这个人收入并不太高,职业并不够令人羡慕时。而新加坡人有更好的经济基础,自然这种担忧也就更少,因而他们的感恩更面向社会。具体来看,新加坡15岁~30岁的青年有70多万人,占总人口26%以上,其中30%的人都有着志愿服务的愿望 [8] 。在新加坡,“做义工奉献社会”已然成为公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他们看来:做义工并不是你要我做,而是我积极主动的想要去做,并将此作为一种荣耀、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极具光荣感和自豪感。

3.2. 新加坡青年进行感恩的方式

在回报社会方面新加坡青年进行感恩的方式有:参加公益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参加公益组织(如愿之心Willing heart、新加坡红十字会 RED CROSS SINGAPORE、食品援助FOOD AID、华社自助理事会CDAC、SG CARES等等)。

在回报家庭方面新加坡青年进行感恩的方式有拜访老人,和家人出门度假(烧烤,野餐等等),陪老人进行户外活动等。

4. 对中国青年和新加坡青年感恩意识异同的探讨

4.1. 感恩社会与回报父母

不论这个社会或好或坏,他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给了我们去看见的权利,给了我们去体会美丽去追求幸福的平台。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那么的顺利的获得他们想要的幸福,但是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感恩他们能去看见,能去结识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能去生活。即使是有些所得不多的人们,他们也仍为自己能在社会上看到他人的幸福,为他人付出而感到幸福。

4.2. 倡导传统文化的方式

每个新加坡人民都可以清楚地知道和背诵对自己国家的精神誓约:We, the citizens of Singapore, Pledge ourselves as one united people, Regardless of race, language or religion, To build a democratic society So as to achieve happiness prosperity and progress for our nation (我们是新加坡公民,誓言不分种族,语言,宗教,建立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并为实现国家的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它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种族众多,大多情况下,不同族群会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如小印度的印度风格建筑,牛车水的中国式古典建筑物,大量的华侨会过春节等。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新加坡强调统一,也只有当这个多元的社会有总体上和谐的环境的时候,繁荣才有可能,而这也为新加坡人的各种感恩的方式打下了基础。

而中国则比较统一,传统观念更是非常一致。很少有人会愿意因为回报社会以至于疏忽了父母,被戴上不孝子的帽子。中国倡导传统的方式更依赖于教科书式的教育,口头传诵得以广泛传播的传统文化比较少。

4.3. 价值观的建立

“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宽容、宗教和谐”是新加坡共同的价值观 [8] 。新加坡从少年儿童入学之时便开始培养这种意识和责任感,不管肤色、种族、文化,唯有和平共处才能安定共生,唯有合作与相互扶持才能发展兴国,成为新加志愿服务与社会和谐的坚实思想基础,同时也作为一种教养志根于民众之中并形成“我做志愿者我光荣、我快乐”的共识。

除此之外,新加坡人从小就更注重独立。不似中国家长会帮孩子收拾房间,甚至是清理书包文具,新加坡的孩子从小就会被要求这些事情要自己做。此外,孩子在食堂吃饭也是轻声细语,很有秩序。新加坡这种培养孩子从小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独立自主,在公共场合不影响他人的方式,自然也就造就了新加坡孩子长大后更似西方人的价值观。生活独立自由,注重隐私,这也可以从我们进行的调查中看出:新加坡人更倾向于回报社会,新加坡人对送老人去养老院的接受度更高等等。

中国的孩子就会比较受惯溺,一方面也是因为学业太重,相比于新加坡小学生每天只用上半天课,中国学生几乎没有休息,从小就负担重重,也自然会让家长在生活方面宠溺着孩子了。但是这样子也就造成了孩子虽然善良,但是已经习惯了唯我独尊,因此尤其是孩子,在感恩方面自发性较弱。而感恩也更加偏向于家庭。

4.4. 志愿活动

志愿服务精神是神圣而伟大的,人们因为共同的奉献精神汇聚在了一起,为了帮助他人而做着共同的努力,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欢乐。

新加坡从事志愿服务的人达高达百万级别,占其总人口的25%左右,在这中间的基层骨干志愿者——“基层领袖”有三万多人,各类基层社会组织有三千多个,许多提供志愿服务的机构都是法定机构。新加坡把志愿服务纳入法律制度体系,明文规定每年的七月被作为志愿服务月,志愿服务意识已成被普遍接受并成为人们的自觉 [8] 。

这些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也取得了喜人进展,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国庆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中起到了应有作用、产生了巨大影响,为更多志愿服务在更加宽广的领域承担社会公益责任提供了榜样。但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未形成完整可靠的政策体系来保障志愿服务活动,前文有详细描述,在此不阐述了。

5. 形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分析

5.1. 社会制度的不同

新加坡是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

在新加坡,有73%的受访者更倾向与回报社会而不是回报父母,这一比例明显少于中国,这也与我们在做调查前的猜测一致。这很大程度上与新加坡的经济制度是资本主义,以及移民数量庞大民族众多有关。新加坡常住总人口临时数字为553.5万,其中337.5万人属于新加坡公民和52.7万个“永久居民”。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来区分:华人占了人口的74.2%,还有马来族(13.3%)、印度裔(9.1%)和欧亚裔/混血(3.4%)等公民 [9] 。文化的交流是很多新加坡华人吸取了的价值观,重家庭但是更重自由,注重自身的幸福,注重独立生活,不强求子女陪伴父母,强调每个家庭独立而快乐。此外,现代移民新加坡的华人更多也是看中了新加坡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经济环境,这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而新加坡的教育水平也高,这也是有利于一些移民的后代的,所以很多移民或是投资创业成为新加坡公民,或是白手起家,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在新加坡过着忙碌且充实的生活,最终收获美满的家庭。对于他们来说,做出移民新加坡的决定往往是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后代考虑,并没有过多考虑父母。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就是新加坡作为一个福利社会,可以说照顾孩子的责任更多地被社会分担了,而不像中国人都是含辛茹苦的把孩子带大。新加坡本身就有更多服务社会的组织和人,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笔者在新加坡探亲时的经历:新加坡的一名国会议员在社区里面开展了一个亲子互动趣味晚会,服务社区的孩子们和父母,通过广泛影响大家的方式回报社会。国会议员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由于他要树立良好的政治形象,但也不可否认他为社会做贡献的心。出于社会和内心两方面的要求,在新加坡社会,人们会更注重服务社会也是情理之中了。

5.2. 教育制度的不同

第一,新加坡的教育模式大体借鉴英国的教育模式,教育水准全球闻名,在亚洲更是名列前茅。新加坡采用的是精英制教育,吸取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有利于使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地发扬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发展兴趣;而中国则是沿袭了苏联教育的模式,采取九年制义务教育,具体来说是基础阶段“扫盲” + 进阶阶段“国家培养人才”。

第二,虽然中国与新加坡都是小学教育都是六年,但在新加坡的,小学只上半天课,作业少一些,压力也少一些,孩子的个性在教育中被充分尊重。学生们除了有学习知识的任务,更会接收一些实用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公共知识教育,此外,新加坡教育尤为重视英文和华文的双语教育;而在中学阶段中国则更加重视数理化。

第三,在新加坡,家长更偏向于让自己的孩子们自由自在地享受童年的幸福。但在中国,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都赋予孩子,更有有的家长认为只有上大学,人生才有出路。

综合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中国教育更加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新加坡教育不仅注重成绩,而且尊重孩子们的个性教育,让他们有机会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培养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认知、去养成自己良好的道德素养。

5.3. 社会文化的不同

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们来到这个国家的同时也带来了自己的文化,这些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形成了新加坡国家独特的社会文化。也正是这种社会文化,无形地影响着新加坡青年的生活习惯和为人方式。就像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所说的:“新加坡,一个富有活力的环球都市,创造突出环境,打造新加坡精神,勇敢并具有同情心,自信不自满,这股精神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成为团结一致的人民,各自竭尽全力做出贡献。”

其中,华人作为新加坡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其刻苦耐劳的精神底蕴,勤奋实干的创业精神融合到了新加坡社会文化之中。华人们逐渐融入新加坡的社会生活之中,中华文化精髓也深深影响了新加坡的生活型态,如热情欢乐的农历新年和传统祭祖的中元节。

5.4. 经济基础的不同

新加坡的经济模式是外贸驱动型经济,主要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和服务业为主。2017年数据显示,新加坡人均GDP高达366,656元人民币,而中国仅有59,261元,新加坡的基础设施更好,人民更富裕,他们自然也更有能力回报社会。这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的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6. 新加坡对我国培养青年感恩意识的启迪

6.1. 从小培养正确的感恩意识

感恩意识应该从三个方面培养:在社会方面,应当加强感恩意识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感恩氛围,将感恩教育作为人的终生教育;在家庭方面,首先要求家长们以身作则,其次要使青少年对感恩有正确的认识,这就需要良好的家庭感恩教育;最后在学校方面,主要围绕“感父母之恩德,念学校之栽培,报祖国之养育”的主题来开展,使得感恩不再是空口白话。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有很多感恩的内容,我们要把它深入地发掘出来,用来教育我们的人民,教育我们的青年。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比如说:韩国小学生的胸前常常会挂一个“孝行牌”,后面便是父母亲的照片,前面是有关做人做事的要求,用来提醒他们该如何为人处世;为了教育一代又一代的以色列人不忘中国人民的恩惠,以色列政府把这个历史事实写进他们的中小学公民教育读本之中,让他们不忘感恩。我国也应该采取具有中国特色的措施,使感恩意识从小扎根于心中 [10] 。

6.2. 志愿活动深入青年,让其成为习惯

要完善与创新志愿者制度,营造有利于志愿活动发展的良好环境。新加坡的社区经常举办很多志愿活动,市民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体会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我国可以更多地开展志愿活动,将活动进行宣传,呼吁广大的青年朋友们,投身于志愿活动中去,让感恩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6.3. 善于借鉴西方感恩教育,取其精华

可以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感恩节”或是打造属于中国的“志愿服务月”。美国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韩国将每年8月15日设立为感恩节。我国也可以选择一个对我们国家有重大意义的一天作为“感恩节”,让我们有机会向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说出埋在心底一声“感谢”。也可以效仿新加坡设立志愿服务月,让志愿活动能够广泛开展,使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性社会关系。

致谢

本文第一作者就读于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深刻体会到学院形成的以“人格塑造、知识学习、能力塑造”为核心三要素的通识人才培养理念,在课堂内外得到了能力的锻炼和思想上的提高;在通识教育学院与离退休工作处组织的“学子访学人”的活动中,笔者有幸结识了李宗荣教授,受到帮助和启迪;此外,本文引用了许多著者的论文和著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文章引用

李雅婷,李天昊. 浅谈我国和新加坡青年感恩意识的异同—基于新加坡和中国大陆青年的典型调查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Singaporean Youth—A Typical Survey Based on Youth in Singapore and Mainland China[J].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07(05): 673-681.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8.75104

参考文献

  1. 1. (英)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M]. 尹丽丽, 译.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16.

  2. 2. 杨艳, 刘长青. 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综述[J]. 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2): 18-22.

  3. 3. 赵霞, 杨莜柏. 有效感恩教育的现代命题[J].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3): 96-99.

  4. 4. 黄铁苗, 罗勇成. 发展慈善事业与构建和谐社会[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3): 32-36.

  5. 5. 秦杰. 贵阳市民营养老院经营模式案例研究——以花溪区亲情老年公寓为例[J]. 企业导报, 2016(13): 110, 112.

  6. 6. 郑播德.从中西方数字落差看我国内地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EB/OL].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122996/, 2010-06-21.

  7. 7. 刘安琪. 我国与新加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5): 156-158.

  8. 8. 岳金柱, 宋珊, 何桦. 新加坡志愿服务主要经验做法及其启示[J]. 社团管理研究, 2012(12): 53-56.

  9. 9. 陈曦.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制度化建设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14.

  10. 10. 黄铁苗, 罗勇成. 弘扬感恩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J]. 岭南学刊, 2007(4): 18-2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