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09  No. 10 ( 2020 ), Article ID: 38348 , 6 pages
10.12677/ASS.2020.910229

精准思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冯玲艳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成都

收稿日期:2020年10月8日;录用日期:2020年10月21日;发布日期:2020年10月28日

摘要

新形势下,把精准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要求与必然选择。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前面临着精准思维成为社会共识、意识形态形势复杂的时代新背景,再指出精准思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漫灌教育”和“滴灌教育”相结合、“群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新特点,其次对照精准思维的教学要求,揭示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师水平不均衡、需求把握不准确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教学组织体系、提高教师队伍能力、了解学生教学需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路,以期在精准思维指引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新的发展、实现新的突破、达到新的水平。

关键词

精准思维,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创新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ecision Thinking

Lingyan Fe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Oct. 8th, 2020; accepted: Oct. 21st, 2020; published: Oct. 28th, 2020

ABSTR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accurate thinking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realistic requirement and inevitable choice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w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facing the social consensus of precision thinking and the complex ideological situation, then points out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 education” and “offline education”, “diffuse irrigation education” and “drip irrigation education”, “group education” and “individual education”, “theoret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 of precision thinking, it reveals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at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system, the level of teachers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object needs are not accurate.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ve idea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erfect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system,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eachers and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teaching needs. It is expected that under the guidance of accurate think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ll achieve new development, new breakthroughs and new levels.

Keywords:Precision Think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精准思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背景

1.1. 精准思维成为共识,精准思政是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精准思维习惯”,精准思维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开展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导理念 [1]。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究其本质而言,精准思维就是指一种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维方式,它要求在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注重把握“精”和“准”,强调具体、准确、精细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笼而统之、大而化之地抓工作。在党中央的科学指引和持续推动下,我们先后开展了精准扶贫、城市精细化治理、干部精准化培育等工作,精准思维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牢牢把握精准思维这一发展理念,将精准思维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之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口,在增强其针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实效性。

1.2. 意识形态形势复杂,精准思政是社会稳定的思想指引

当前,国内外意识形态形势十分复杂,一方面,国外敌对势力不断通过电影、音乐、书籍等形式向中国传播西方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企图宣传西方意识形态,达到分化、西化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这对我国部分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认知造成严重冲击。另一方面,国内部分别有企图的人打着还原历史和学术创新的幌子,利用互联网借题发挥和夸张造谣,随意调侃英雄人物、歪曲政府政党历史、恶意颠倒是非黑白,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和合法性。在此背景下,高校应进一步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紧紧把握人才培养的主动权,在对高校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进一步对他们增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引导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分子 [2]。

2. 精准思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

2.1. 教育途径上:由“线下教育”转向“线上 + 线下”相结合

现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线下教育形式多样,既包括课堂教学、个别谈话、思想考察等传统教学形式,又包括校园环境建设、课外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教学形式,线下教育依然是高校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但随着互联网社会的深化发展,仅仅依靠线下教育已经不能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引导。许多高校及时顺应网络社会发展要求,在强化线下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慕课”、“学习强国”、“易班”等官方媒体和学校微博、微信、抖音等校园自媒体,借助音频、视频、图片等形式,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途径,使学生在接受实体教育的同时接受虚拟教育的熏陶,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3]。

2.2. 教育理念上:由“大水漫灌”转向“漫灌 + 滴灌”相结合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坚持“满堂灌”的教学理念,把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笼统地向学生进行灌输,片面注重完成教学任务,不考虑实际教学效果,高校学生出现“口渴喝不饱、不渴必须喝”的尴尬局面 [4]。在精准思维的指引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趋向精细化和准确化,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全面把握对象信息、教育资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理性加工和综合处理,通过进一步甄别、筛选、取舍使之转化成有效信息,在向学生进行教学任务规定内容的“大水漫灌”的同时,精准选择科学正确、真实有效、实用合理的教学内容,打造小而精的“微课堂”,对高校学生进行“精准滴灌”,从而在合理使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

2.3. 教育对象上:由“群体教育”转向“群体 + 个体”相结合

作为受教育者,高校学生群体由个人性格鲜明、自我意识强烈、主体意识突出的“个体的人”组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关注学生群体的整体思想动态,忽视个体学生的思想心理状态,导致个体学生思想诉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精准思维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关注点由学生群体细化到学生个人,在注重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尊重个体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实行差异化教学,比如对政治意识薄弱的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心理状态不佳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思想道德不好的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等等,有针对性地关注个体教育对象,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个体精准发力,提高教育实效。

2.4. 教育内容上:由“理论教育”转向“理论 + 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多次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四门“公共必修课”为依托,向学生传达讲解科学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等知识,偏重于理论概念方面的教学。而精准思维指引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增强实践维度的教学,一方面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加强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宣传讲解,使高校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树立客观、辩证、理性的思维方式,并及时分析国内外局势,明确我国现阶段政治经济状况,增强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实践教学方式,通过发动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浏览红色遗址、参与课堂讲解等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震慑力与冲击力。“理论 + 现实”的教学内容拓展了课堂教学范围,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5]。

3. 精准思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

3.1. 教学组织体系不完善:缺乏统筹把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以整体化和体系化作为学科重要特征。精准思维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涵盖了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等要素,综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各界和教育系统必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协调配合、统筹发力,只有建立一套分工精细、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具备体系保障。对照精准思政的要求来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体系存在明显问题,社会各界和教育系统内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教育顶层设计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认识不到位,各子系统之间尚未形成完全科学的协调配合机制与资源共享机制,往往使教育开展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受到忽视,组织体系层面的不完善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统筹把握。

3.2. 教师队伍水平不均衡:欠缺专业能力

除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以外,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依靠力量,高校辅导员的知识水平、个人能力、职业素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劣具有重要影响 [6]。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科背景的辅导员往往能对学生有效开展教育,反之,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的辅导员难以适应学生思想发展要求。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许多高校在辅导员岗位招聘时,并不规定专业要求,一般来说符合学历要求并在学生阶段具有学生工作经历的人员,都有机会从事辅导员工作,这一现象有助于促进辅导员教育背景的多样化,但是,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训练的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时,难以对意识薄弱、思想观念落后、道德品质不良、心理素质不佳的学生进行精准识别和精准教育。

3.3. 对象需求把握不精准:缺乏信息对接

高校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体,其教学需求是制定教学计划、筛选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科学依据与重要指引,能否精准定位学生需求,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一方面,高校学生具有年龄、性别、成长经历、个人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不可能完全一样,高校教师缺乏信息对接意识,一般是从整体上设定教学内容,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需要。另一方面,高校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很多学生不愿对老师吐露真实想法,在教学需求调查时,难以得到真实有效的信息,他们的部分想法一般在个人社交平台中会留下痕迹,但由于学生群体庞大,这些信息存在海量化、碎片化、价值密度低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难以及时、全面、有效地把握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信息鸿沟”,教学内容因此难以满足高校学生的需要 [7]。

4. 精准思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4.1. 完善思政组织体系

1) 完善校外组织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表明,仅仅依靠学校这一主体单方发力,难以对高校学生思想品行产生实际影响。为此,要加强社会各界和教育系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支持,真正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在社会范围内,要开展内涵丰富、生动直观、操作性强的社会活动,如朗诵比赛、文艺汇演、志愿服务,宣传讲解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新思想、新理念,通过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引导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社会大众树立起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减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思想阻力。其次,在教育系统内部,应充分保证小学、中学、大学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的差异性与连贯性,各阶段教学内容既要避免相互覆盖,使高校学生重复接受同一知识,又要避免知识断层,使高校学生学习困难,从而挫伤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完善校内组织架构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状况。高校是一个结构复杂、分工具体、权责明确的有机体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多个部门之间的统筹发力、协调配合。首先,教务处应充分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课时比例、学分比例和课程内容选择,合理分配授课时间、科学规定学分数量、增加课程可选择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性和吸引性;其次,学工部、宣传部、后勤部等相关部门,应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思政讲座、开展红色知识竞赛、完善文化设施等方式,营造出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强劲的校园文化 [8];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应联合校医院的心理辅导中心,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对心理状态不佳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心态。

4.2. 提高教学队伍能力

1) 提升学科专业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符合精准思维的要求,就必须解决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学科知识背景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从辅导员招聘和辅导员培育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在辅导员招聘时,尽量从岗位工作实际需要出发,尽量招收录用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的人员,避免其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训,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促使高校辅导员与时俱进,积极顺应精准思政要求,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增强把握学生思想、处理学生事务、解决学生困难的能力。

2) 树立精准教学意识

所谓精准教育意识,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借助网络优势,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资源、精确开展教学活动、切实关注教学效果的教育理念。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环境和形态多样的价值冲击,高校要贯彻精准思政教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就必须牢固树立精准教学意识。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般问题与特殊问题、长期问题与短期问题、个人问题与集体问题,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解决问题;第二,着眼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联,在全面掌握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时刻关注社会现实,在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中传达先进理念;第三,树立全局观念与细节意识,在关注教学整体过程的同时,要善于关注细节,从细节之处入手开展教育。

4.3. 定位学生教学需求

1) 全面搜集对象信息

精准思维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主体依然是高校学生,能否全面搜集学生信息对精准思政的实际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的个人信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校易于把握的静态信息,如学生个人档案中所记录的学生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家庭情况、健康状况等;另一类是高校难以把握的动态信息,一般为学生在社会媒体、购物平台、学习平台上留下的“个人痕迹”,动态信息对于分析学生个人性格、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具有重要帮助,高校应在全面掌握学生静态信息的基础上,恰当而充分地掌握学生动态信息,为精准思政教学工作提供强大的信息资源支撑 [9]。

2) 全面把握个体需求

高校学生个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不断满足个体学生的学习需求是精准思政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同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畅通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关注学生政治方面、思想方面、心理方面的不同学习需要,以此为根据有重点、有针对地设计教学主题、传授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切记一刀切、片面化和机械化的教学方式,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趣味性、吸引性和实用性,增强自身精准教育、精准管理、精准服务能力 [10]。

5. 结语

精准思政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既是发展方向,也是奋斗目标,我们应从完善组织体系、提升教师能力、解决学生需求等方面多方发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对社会发展发挥出能动的促进作用。

文章引用

冯玲艳. 精准思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ecision Thinking[J].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09(10): 1636-1641.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0.910229

参考文献

  1. 1. 张宝君. “精准供给”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实反思与策略[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8): 99-102.

  2. 2. 许玉芬.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背景、新挑战与新使命[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2(3): 152-155.

  3. 3. 刘奎杰, 陈忠全, 孙建滨. 精准教育: 微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7, 9(4): 34-37.

  4. 4. 洪福忠. 精准视域下的高校理工类专业思政课实效性探析[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9): 117-123.

  5. 5. 肖柯. 精准思维引领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释与优化[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7, 9(5): 1-6.

  6. 6. 徐曙峰. 精准思政视阈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4): 75-76.

  7. 7. 雷红霞. 思政教育改革中精准模式的必要性与实施方案探讨[J]. 科教导刊(下旬), 2019(30): 97-98.

  8. 8. 黄莹芝, 李春波. 运用精准思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益[J]. 政工学刊, 2017(10): 35-37.

  9. 9. 董卓宁. 运用学生大数据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准度[J]. 思想理论教育, 2018(4): 108-110.

  10. 10. 宋依谜. 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政工作精准化研究[C]//2019年国际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