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11  No. 02 ( 2023 ), Article ID: 61384 , 5 pages
10.12677/CES.2023.112040

“用外语讲中国故事”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实践探索

马丹婷1,顾 芳2

1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学院,浙江 绍兴

2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浙江 绍兴

收稿日期:2023年1月11日;录用日期:2023年2月6日;发布日期:2023年2月15日

摘要

“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作为外语类课程思政的课外实践拓展,是大学生成长的新思路。本文以ZYU学院第一届“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竞赛为切入点,阐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实践的必要性,围绕“讲什么”、“为什么讲”、“如何讲好”三个方面,探索将“用外语讲中国故事”融入课程思政育人实践的新途径。

关键词

用外语讲中国故事,课程思政实践,文化自信

“Telling Chinese Stories in Foreign Languages”

—An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in College English Course

Danting Ma1, Fang Gu2

1School of Asian Languages, Zhejiang Yuexiu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

2Department of College English, Zhejiang Yuexiu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

Received: Jan. 11th, 2023; accepted: Feb. 6th, 2023; published: Feb. 15th, 2023

ABSTRACT

“Telling Chinese Stories in Foreign Languages”, as an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expansion of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is a new way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grow up. Taking the short video competition “Telling Chinese Stories in Foreign Languages” of ZYU as the entry poi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in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And centering on three aspects of “what to tell”, “why to tell” and “how to tell well”, the paper explores a new way to integrate “Telling Chinese Stories in Foreign Languages”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Keywords:Telling Chinese Stories in Foreign Langua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Cultural Confidence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是每一位外语人应该牢记的使命。作为外语类院校,为深入贯彻该重要指示,ZYU学院举办了第一届“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竞赛,旨在培养和锻炼大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和视觉素养,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为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中国叙事体系和国际文化传播体系贡献青春力量。“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短视频竞赛,作为外语类课程思政的课外实践拓展,是大学生成长的新思路,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个人觉悟的重要途径 [1] [2] ,也是大学外语课程人文性的重要体现 [3] 。

为提升个人核心素养,笔者积极响应学校“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竞赛活动的呼吁,参加该项短视频竞赛。笔者认为,大学生学习外语不应该拘泥于只掌握该门外语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将所学、所思运用于实践,使学有所出,将学习所得灵活地运用于实践之中。“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竞赛,恰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课堂所学的机会。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讲述和传播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民风、中华文脉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培养学生“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意味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即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 [4] 。

落实到大学外语类课程,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就是要将育人的内容、要求、原则与外语课程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大学外语课程是学生接触、了解、理解西方文化的主渠道,同时也是培养和实践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课程。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沟通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外语课程教学承担着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桥梁作用。外语课程经常直接使用西方报刊媒体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作为教学的材料,其内容不可避免地涉及西方政治体制、经济文化、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因此,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西方文化,比较、并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尝试用外语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外语课程思政要以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语人才为最终目标,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实践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中国文化故事的传播能力,在此过程中逐渐增强学生的“三个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5] 。

作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公共通识课程——大学英语,其课程思政具独特价值:交际性,跨文化性,国际传播性和宽广辐射性。大学阶段,“用外语讲中国故事”指的是在跨文化的场景下,学生运用所学的外语知识、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策略等,将中国的文化、传统、故事等相关信息,传递给世界,以期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 [6] 。该阶段,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外语表达能力和传播中国故事的内心意愿,“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实践既锻炼了学生外语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同时也驱动学生主动关心时政、关注中国实际、深入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

3. “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育人实践

“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育人实践,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学用结合。课程教学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技能的积累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课程单元产出任务融入“用外语讲中国故事”育人实践所需的讲述原则和方法。具体来讲,一方面,课程讲授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能积极提升“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语言精确度和内容质量;另一方面,课程或大或小的产出任务也为“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育人实践提供了积累。学生从一开始借助教师搭建的“脚手架”进行单元任务的产出,到了解并掌握“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基本要点,从讲什么、为什么讲、怎样讲好等方面灵活应用并且逐渐内化。

3.1. 讲述非遗故事,实现文化认同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ZYU学院举办的“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短视频竞赛,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展开。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延续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接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新时代大学生以其独特的视角,通过语言文字描述和镜头语言,记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人与非遗的技艺、非遗的器物、非遗的风貌之间流转相融的轨迹和行动故事,多维度、广角度地呈现非遗的独特创造、时代价值和鲜明特色。此竞赛活动中,参赛大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展示非遗的不同切面,加深了对中华文化和中国故事的理解,在实践中切身体会中华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实践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强化其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使命担当,提升中国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塑造力和国际传播力。

3.2. 探索非遗主题,建立文化自信

非遗文化丰富绚烂、源远流长。短视频竞赛作品的主题,从美食美景到传统工艺,从曲艺杂谈到文化习俗,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其所呈现的思政主题也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方面面。

初略地分,学生讲述的非遗故事可以分为三个主题,一为多彩非遗:学生选取不同视角,阐述个人对不同类型的非遗形态的感受、感知和感悟,如解读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武术杂技、水墨丹青等非遗的基本内涵,弘扬其时代价值;二为匠人匠心:学生结合个人亲身经历、身边故事、走访调研等,讲述各民族优秀的非遗手工艺和传承背后的动人故事,如非遗传承人物典故、非遗核心技艺、非遗经典作品等在现代生活中的“活化”;三为地域非遗:突出地域特色,侧重介绍地域非遗及其得以孕育和发展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如盘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的非遗资源如何在新时代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经过查找资料、确定主题、撰写讲稿、录制、后期制作、打磨、完成等多个阶段的沉浸,学生感悟传统曲艺,领略非遗手工艺的精髓,体验地域美食美景,在对非遗文化的梳理和讲述中,感悟中国非遗文化的底蕴,建立文化自信。

3.3. 选定地域主题,确立身份认同

在众多非遗主题中,笔者选择讲述自己较为熟悉的家乡传统戏剧——越剧。对笔者而言,英语是自己专注学习的外语,越剧亦是自己喜爱的传统戏曲,用英语讲述越剧故事,把家乡的非遗故事讲述给更多的人听,是自己的责任。

在搜集和整合越剧相关材料时,笔者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越剧的戏曲知识,了解了一些越剧曲目的背景故事,而且也掌握了不少越剧相关的英语表达。同时,在短视频制作过程中,笔者学习了如何综合运用多元叙事技巧来讲述非遗故事,即如何把单一维度的声音表述转换成丰富的视听语言,如何利用多媒体视频制作技术,见人、见物、见生活地把非遗故事讲述出来。

用英语讲述家乡的越剧故事,并把讲述视频传至对外交流平台,是笔者“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一次有效尝试。通过对家乡非遗故事的梳理及讲述,笔者锻炼了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明确了自己的根之所在,滋养了以家乡为傲的情感,确立了身份认同。

4. “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活动反思

通过“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育人实践,学生在搜索资料中学习,在作品打磨中提升,在成品展示中获得信心。在准备“讲什么”阶段,学生惊叹于中国文化的深邃;在探索“为什么讲”阶段,学生逐渐树立文化自信;在实践“如何讲好”阶段,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并逐渐理解共情的重要性,尝试与受众进行情感连接,以期创造情感共鸣 [7] 。通过“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实践,学生学习中西文化知识和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热情不断提高 [8] 。

同时,学生在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选题过大,且为宏大叙事;讲述者多从自己视角出发,体现讲述者偏好;内容开篇铺垫长、入题慢,不符合英语思维习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讲解缺乏解释,受众不易理解;价值观主线不够明确等 [9] 。综上所述,“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育人实践要有效、持久地开展,仍依赖于课程高质量的教学。在语言知识、技能掌握和跨文化能力提升的同时,融入思政育人实践,潜移默化中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这才是外语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最大体现。

5.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提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需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呈现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学生的个人素养提升、价值观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仅仅通过一次育人实践活动难以达成,而是需要经过较长时间以及后续活动进一步加以贯彻落实。因此,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实践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教学方式,以期达到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多元统一。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深度教学视域下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2021466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绍兴市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指向深度学习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XSJG2021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21年浙江省线上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第一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英语听力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引用

马丹婷,顾 芳. “用外语讲中国故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实践探索
“Telling Chinese Stories in Foreign Languages”—An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in College English Course[J].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02): 239-243.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3.112040

参考文献

  1. 1. 蒋洪新. 新时代中国特色外语教育: 理论与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国外语教育改革[J]. 外语教育与研究, 2018(3): 419-420.

  2. 2. 韩雪青. 讲好中国故事与当代大学生成才路径探索[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3): 132-135.

  3. 3. 向明友. 顺应新形势, 推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课程设置评注[J]. 外语界, 2020(4): 28-34.

  4. 4. 王学俭, 石岩.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2): 50-58.

  5. 5. 崔璨, 李莹莹. 叙事认同视域下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实践[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1(44): 42-44.

  6. 6. 杨华. 我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实践的探索研究——以大学生“外语讲述中国”为例[J]. 外语界, 2021(2): 10-17.

  7. 7. 王丽娜. 发挥高校大学生在“一带一路”对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以北京大学“一带一路”友好使者项目为例[J]. 对外传播, 2017(10): 61-63.

  8. 8. 袁小陆, 赵娟.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教育中文化自觉培养的诉求与应对[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3): 69-72.

  9. 9. 孙曙光. 思政教育融入“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实践课程的研究[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21(11): 26-3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