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Vol. 09  No. 01 ( 2024 ), Article ID: 81979 , 13 pages
10.12677/Design.2024.91168

浅析京派砖雕艺术

——北京砖雕的传承与发展

祁轩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24年1月1日;录用日期:2024年1月19日;发布日期:2024年2月29日

摘要

2007年北京砖雕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北京砖雕有别于山西砖雕、徽州砖雕、苏州砖雕等不同的特点,它具有独特的皇家官式风格,构图饱满,庄重典雅,表现的是雄浑大气、刚劲有力、主次有序,它见证北京城历史的变迁,承载着文化的积淀,展现着北京独特的民间传统雕刻技艺。本文概述了北京砖雕的发展脉络,调研了砖雕技艺的传承人与制作流程,主要以民间建筑砖雕为主,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对胡同内留存的传统砖雕进行分析,探寻传统建筑装饰砖雕的制作流程与传承道路。在探索中也发现砖雕技艺目前也面临保护的困境,希望通过分析砖雕保护现状,给出合理的建议,传承北京砖雕雕刻精神。

关键词

北京砖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砖雕技艺,传承人,砖雕保护

Brief Analysis of Beijing School Brick Carving Art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Brick Carving in Beijing

Xuan Qi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Received: Jan. 1st, 2024; accepted: Jan. 19th, 2024; published: Feb. 29th, 2024

ABSTRACT

In 2007, Beijing brick carving was listed in the Beijing leve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list. Beijing brick carving is different from Shanxi brick carving, Huizhou brick carving, Suzhou brick carving and other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t has a unique royal official style, full composition, solemn and elegant, showing a strong atmosphere, strong and powerful, primary and secondary order, it bears witness to the change of Beijing’s history, carries the accumulation of culture, and shows Beijing’s unique traditional folk carving skill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brick carving in Beijing, and investigates the inheritors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of brick carving techniques, mainly focusing on brick carving in folk buildings.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ditional brick carving remaining in Hutong, and explores the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inheritance paths of brick carving for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by analyzing the traditional brick carvings remaining in Hutong. In the exploration, it is also found that brick carving skills are currently facing protection difficulties, hoping to giv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by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brick carving protection, and inherit the spirit of Beijing brick carving.

Keywords:Beijing Brick Carv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rick Carving Skills, Inheritors, Protection of Brick Carving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见证中华文明的绵延与发展。近些年,我国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使得有生命的非遗重新“活”起来,北京砖雕也重新绽放出昔日的光彩。北京四合院的砖雕,或刻花卉走兽,或刻八仙祝寿,一深一浅无不寄托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祝愿。伴随着京城的变迁,胡同街巷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京砖雕也有着跌宕起伏的发展。追溯砖雕的发展起源,探究其传承路径,是延续北京砖雕技艺传承与发扬的关键。

2. 北京砖雕的相关概念及发展脉络

砖雕,俗称“硬花活”,指在青砖上雕刻出山水、花卉等各类装饰纹样,是中国传统建筑雕刻中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民间匠人运用凿和锤,以锯、钻、刻、凿、磨等手法,把青砖加工成各种人物、花卉、鸟兽等吉祥内容的图案,装饰在祠堂、庙宇及民居的门楼、屋脊、角带、山墙、影壁、飞檐、栏杆和神龛楣边等处 [1] 。

砖雕这一特有工艺是随着砖这一建筑材料的应用而发展的,东汉时期就已经发现砖石在墓穴建筑中应用,并且砖石上雕刻有花纹,称为“砖纹”。一直到明代以前,砖雕的发展的载体都为墓室建筑。明代砖雕装饰开始在人居住宅建筑上发挥特色。

明清时期砖雕发展鼎盛。皇家每年都会出资建造宫殿、园林等建筑,这一时期宫廷建筑大量使用砖雕技艺,以凸显皇家的尊贵无上,奢侈华美。永乐年间,明朝廷迁都北京后,从全国各地招收能工巧匠,大量南方工匠应召而来,将南方工艺引入北京,形成了“南工京化”“京作民化”转化传承过程,砖雕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传承体制。皇城建筑等级森严,受营造法规的限制,建筑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有严格限制,琉璃这些装饰饰品更是仅限于皇家使用,因此民间更多地使用青砖作为住宅装饰材料。随着皇家园林大量应用砖雕,在民间掀起了效仿之风。而民间建筑的砖雕装饰大多不受严格的等级限制,富庶家族为凸显其富有,砖雕更是阔绰豪华、制作精良,因此砖雕技艺发展飞速,自然形成了京作砖雕派系。

近现代,随着西学东渐的兴起,西方建筑装饰文化融入本土,砖雕匠人吸收中外文化,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北京砖雕风格。同时也由于民国战乱,砖雕匠人散落民间,砖雕市场萎缩,经济日益萧条,匠人维持生计困难,砖雕技艺逐渐衰落。

21世纪后,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大大提高,对挽救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日益重视,在2005年第二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砖雕张”一脉被发现,使得北京民间绝技京雕重回大众视野。2005年将北京砖雕列入西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项目名录。北京砖雕迎来了的新时代。

3. 北京砖雕的技艺概述

砖雕工艺结合石雕与木雕工艺的特点,在表现形式上生动活泼、大气磅礴,在表现技法上具有三个特点:刚柔并济、质朴清秀的风格;装饰与建筑材料一致、形式统一;青砖耐腐蚀、适应室外环境。北京砖雕是皇家官式风格,表现的是雄浑大气、刚劲有力、主次有序,它见证北京城历史的变迁,承载着文化的积淀,展现着北京独特的民间传统雕刻技艺。

3.1. 传承人

张彦是目前被国家认定且记录在册的北京砖雕第六代传承人,据张彦在《北京砖雕》中介绍,张氏家族中第一代从事砖雕手艺行业的艺人是先辈张尚祖,之后在京城皇都营历史的演化过程中,传承至今 [2] 。砖雕张传承谱系图见图1

元明清是官府匠籍时代,据史料记载,有手艺的匠人都被征召进入京城修建皇宫、城池。嘉庆年间,新一批匠人应召赴京入坊,其中有一位是来自江宁的木雕匠人张尚祖。到北京后因工种需要被分到砖瓦班组,改做砖雕。

第二代传承人为张尚祖的儿子张靖堂,供职皇家砖木雕刻,由此张氏家族手艺在北京落地生根。

到第三代传人张廷相时,国力已不富足,张廷相将本应用木头雕刻的皇家寺庙供桌以青石代替,经由漆饰盖,青砖的材质被改头换面,“以砖仿木”的绝技令人叹为观止,“砖雕张”的名号在京城风靡一时,家喻户晓。

张俊德子承父业,为第四代传人,以雕刻吉祥花卉而闻名。在大栅栏办起商号“德明阁”,修建北京四合院、园林、寺庙等建筑砖雕装饰。

第五代传人张世全从小随父学艺砖雕,并且在绘画与造型艺术方面有颇高的造诣,继承并精进了父辈的砖雕技艺。新中国成立后,张世全成为第一批国家古建筑修复者。后来自创砖雕新技艺“搭接法”,以砖的材质雕刻出斗拱。70年代初,他将砖雕72式刀法绝活与口诀秘籍传授给儿子张彦,晚年时期依旧放不下砖雕技艺,苦心于传承徒弟技艺。

第六代传承人张彦,默默坚守砖雕技艺五十多年,从小刻苦学习砖雕基本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2009年被授予“北京砖雕张”的荣誉称号。

北京砖雕的传承已有两百年。砖雕张见证着北京皇城文化的繁荣,雕刻和见证着老北京四合院时光,每一块砖雕都寄托着老北京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记忆。

3.2. 制作工艺

砖雕必须选用质地细腻、质量上好的青砖,要求表面平滑、色泽鲜亮。1991年刘大可于《古建园林技术》上刊登的《古建砖雕技法(上)》详细阐述了砖雕制作技艺流程与工具,笔者同时结合传承人张彦撰写的《北京砖雕》,对砖雕制作工艺作出如下概括。

Figure 1. Brick carving Zhang heritage pedigree map

图1. 砖雕张传承谱系

砖雕的制作过程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制砖:采用颗粒极为细腻的黏土烧制,将烧制而成的青砖刨平、打磨光滑,用油灰填补空隙,使得成品质地光滑、色泽匀净。

2) 打坯:在砖块上直接画图案的线稿,调整基本布局比例,区分层次。这道工序一般要求有经验的匠人操作,熟悉题材并且掌握画面安排的秘诀,才能游刃有余。

3) 出细:对上一步打坯阶段完成的大致轮廓进行精雕细刻,运用多种工具,锯、磨、钻、刻、凿等手法相结合。

砖雕凿活所用的传统工具见表1

Table 1. Brick carving operation tool and usage statistics table

表1. 砖雕操作工具及用途统计表

3.3. 砖雕的雕刻技法

砖雕在雕刻技法上,主要有阴刻、浮雕、圆雕、透雕、平雕。

阴刻,指的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形的纹路,“凹”形线条即阴线。阴刻刻画轮廓,如绘画中的勾勒。阴刻作品完全由雕刻出的阴纹来表现。

浮雕,分为浅浮雕和深浮雕。浅浮雕画面只有一个层次,不使用其他任何手法,压地隐起。而深浮雕有两个及以上的层次,有时会进行特殊技法处理。

圆雕,即立体雕刻,比如将屋脊上的兽、马、狮等完全立体地雕刻出来。

透雕,是指将砖的某部位凿透、镂空,使图案更生动逼真。

平雕,一种浅雕刻,用阴线刻画出轮廓,在轮廓以外的空白处凿低。

3.4. 砖雕的纹样

北京砖雕装饰纹样琳琅满目,由于官式建筑占重要地位,龙凤纹则是应用于皇家建筑的特色题材。“龙为鳞虫之长,凤为百鸟之王”,龙代表着帝王的至高无上,凤源于神话幻想,代表着勇气、智慧与美好的爱情。

民间建筑四合院的砖雕题材也十分广泛,有以下几种分类:

1) 兽类:龙、凤、狮、象、犬、兔、猴、羊等;

2) 花鸟类:梅兰竹菊,寓意高洁;牡丹,寓意富贵;还有一些花鸟组合,如,以鹌鹑、菊花、枫叶、石榴组成,寓意为多子多福;松树、仙鹤组合寓意为松鹤延年;梅花与喜鹊组合,寓意为喜上眉梢。通过谐音效果来表达美好期望(图2图3)。

Figure 2. No. 127, Lishi Hutong “Pomegranate has many seeds”

图2. 礼士胡同127号“石榴多子”

Figure 3. No. 64 Lishi Hutong “Rich Flowers”

图3. 礼士胡同64号“花开富贵”

3) 其他纹样如波顾问、八宝纹、如意纹也都有美好寓意,万字纹、回字纹都是民间流行的纹路(图4)。

4. 北京砖雕的应用

关于砖雕的应用笔者主要通过田野调查法进行分析。田野调查指的是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首先在准备阶段选择调查点,笔者所选择的胡同在东西二城目前保留传统砖雕数量较多,具有代表性;其次通过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与北京志资料,熟悉四合院百姓的风俗文化,撰写提纲。在调查阶段,通过深入观察记录砖雕在四合院中的应用。

Figure 4. Brick carving berm pattern

图4. 砖雕戗檐博缝图案

门头

门头是住宅的门面,是住宅重要的装饰部位。一般百姓使用如意门,不同于王府大门、广亮大门等受封建等级限制,如意门的装饰随意,可以阔绰华美,也可以质朴简洁。如意门的门头一般是由挂落板、冰盘檐、栏板望柱等部分组成,讲究的如意门在门头部分遍饰雕刻,雕刻题材有富贵牡丹、梅兰竹菊、福禄寿喜、玩器博古、文房四宝等等,随主人的志趣爱好而选择题材 [3] 。门头砖雕纹样见图5图6

Figure 5. House gate No. 77, east 43

图5. 东四三条77号宅门

Figure 6. House gate, No. 129, Lishi Hutong

图6. 礼士胡同129号宅门

影壁

影壁与大门互相衬托,正对府宅大门,面临街坊,雕刻内容也十分丰富,精美的雕花衬托出府宅的气派。影壁的中心部位是装饰重点,可以方砖斜嵌成八角等图案,又或是在中心与四角镶嵌砖雕装饰,其余部位以白灰面层覆盖。砖雕在影壁上一般采用体现吉祥富贵、趋吉避邪等寓意的图案,如礼士胡同61号,住宅内影壁中心雕出砖匾的形状,其上雕刻“鸿福”字样,见图7图8

Figure 7. Screen wall, No. 61, Lishi Hutong

图7. 礼士胡同61号影壁

Figure 8. Screen wall of No. 65, east 46 Hutong

图8. 东四六条胡同65号影壁

墀头

墀头是四合院建筑上山墙突出檐柱之外的部分,又称“腿子”。上部有戗檐板,突出檐头,引人注目,因此常在戗檐上雕琢精美图案;中部称炉口,是主体部分;下部为炉腿,也叫花墩。墀头的装饰或美轮美奂,或简洁朴素,有的精美绝伦,有的全无雕刻,只将枭混线堆积叠合。如东四三条胡同2号院在墀头上雕刻麒麟瑞兽纹样与花篮纹样(见图9),前拐院胡同某院在墀头上雕刻“葡萄多子”与“花开富贵”的植物纹样(见图10)。雕刻的图案往往取材相同类型,连贯性颇强。如礼士胡同137号两墀头分别雕刻兰花与竹子,寓意高洁清贞,见图11图12图13

Figure 9. No. 2 courtyard, east 43

图9. 东四三条2号院

Figure 10. A courtyard in Qianguaistick Hutong

图10. 前拐棒胡同某院

Figure 11. The left steps head of courtyard 137, Lishi Hutong

图11. 礼士胡同137号院左墀头

Figure 12. Courtyard 137, Lishi Hutong, steps to the right

图12. 礼士胡同137号院右墀头

Fgure 13. No. 137, Lishi Hutong

图13. 礼士胡同137号院

脊饰

屋脊有正脊和垂脊等,正脊是屋顶最高的脊,由前后两个斜坡相交而成。正脊是屋顶结构十分重要的部位,由于在大门前视觉正上方,同样是住宅主人重点装饰的部位。正脊砖雕图案大多为寓意富贵安康、招财进宝,或是雕刻福寿字样,垂脊砖雕更多采用花卉图案。脊饰图案见图14图15

Figure 14. Brick carving decoration on the roof ridge

图14. 屋脊砖雕装饰

Figure 15. Brick carving decoration on the roof ridge

图15. 屋脊砖雕装饰

墙面

四合院住宅富于装饰的墙面有看面墙与廊心墙。看面墙的作用主要是区分内外宅,有些位于垂花门两侧,精于装饰后与大门相互衬托,展现住宅主人的品味。雕刻题材以花卉为主,看面墙砖雕见图16。廊心墙则是在山墙内侧檐柱与金柱之间,在四角砖套雕刻做海棠池,中间做转额或雕花,廊心墙砖雕见图17图18

Figure 16. Wall of No. 129 Lishi Hutong

图16. 礼士胡同129号院看面墙

Figure 17. Center wall of the left corridor of No. 129 Lishi Hutong

图17. 礼士胡同129号院左廊心墙

Figure 18. Center wall of the right corridor of No. 129 Lishi Hutong

图18. 礼士胡同129号院右廊心墙

5. 北京砖雕的保护与发展方法

民间建筑的砖雕主要在四合院中最为常见,因此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北京老城区内现存传统民居的砖雕。目前北京老城范围内四合院建筑类文物资源存世量上限约为400余处(件、套),其中,门墩和砖雕约占资源总数的80% [4] 。

北京老城传统民居中,东西二城保留大量完整的大门砖雕,质地较好,现存有一些精品砖雕。崇文、宣武区的大门砖雕质地、做工相对一般,且少有保存完整的。保存区域条件上的差异,综合调研具体情况,确定主要以存世量最多的是大门砖雕,又最具典型化意义的是门楣砖雕,其次是饿檐砖雕 [4] 。

西四北二条至八条、南锣鼓巷西侧的胡同、东四三条至十条间、礼士胡同等地是砖雕比较集中的地方。大部分重点保护的胡同街区中老砖雕的留存寥寥无几,老砖雕在只有在房屋的墀头、屋脊、门楣上看到零星,老影壁几近绝迹 [5] 。

经过对东西城区胡同现存砖雕的调研,发现北京砖雕现面临以下困境:

1) 胡同中有些宅院年久失修,无人看管,砖雕难以得到保护,装饰花纹缺失严重;

2) 老胡同内砖雕现存数量不容乐观,墙壁砖雕少之又少,只能看到零星的门头、墀头以及屋脊砖雕;

3) 一些重点保护的传统院落住宅被翻新改造,老砖雕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又存在粗制滥造的新砖雕,缺乏生动的魅力与表现。

北京砖雕刻见证了北京的发展历史,展现着北京独特的文化特征。而砖雕技艺作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传承与发扬。

复建和修缮本身是技艺的实现过程,也是技艺得以传承的条件,同时也是遗产本身最应呈现的对象 [6] 。北京砖雕应该被加以保护,对精美的传统砖雕记录留档,同时应该有专业的修复从业者对残破、腐蚀的砖雕进行修复,保留历史的风貌与美感,才能将砖雕的艺术魅力更长远地发扬传播。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不在于“物”与“非物”,而在于文化的“传承”,其核心是传承文化的人 [7] 。北京砖雕的传承人目前仅有“张氏家族”,派系单薄,传承人脉的扩增是北京砖雕技艺保护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宣传砖雕技艺、发扬砖雕精神是扩大砖雕传承人脉的必要途径。

最后,生产性保护需以核心技术和人文价值为重要研究内核,以提升技艺在实践生产性保护中的意义 [8] 。核心技术与人文价值是非遗技艺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北京砖雕的核心技术在于砖的烧制、装饰纹样的融合运用以及雕刻的手法,现代化砖雕的发展必须以核心技术为中心,结合科技生产,才能确保砖雕的良好可持续发展。

6. 结语

北京砖雕承载着北京浓厚历史文化,体现着北京本土特色民俗文化,同时又吸收无数匠人雕刻技艺的精髓,历经千年将古代雕刻技术留存至今,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以北京砖雕的发展历史切入,调查了砖雕技艺的传承人与技艺流程,以民间建筑的砖雕装饰为例,分析砖雕装饰的应用与保护现状,并希望北京砖雕能通过重视修缮技术、扩增传承人脉以及运用核心技术等方法,保持砖雕的传承与发展,促进北京砖雕雕刻精神的延续。

注释

图1来源:改绘自张金晖、张彦《北京砖雕的传承脉络和现状》

表1来源:改绘自刘大可《古建砖雕技法(上)》

图2图3图5~13、图16~18来源:作者自摄

图4来源:傅立《北京四合院的砖雕》

图14图15来源:网络中国古建筑之魅力——脊饰文化(360doc.com)

文章引用

祁 轩. 浅析京派砖雕艺术——北京砖雕的传承与发展
Brief Analysis of Beijing School Brick Carving Art—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Brick Carving in Beijing[J]. 设计, 2024, 09(01): 1381-1393.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1168

参考文献

  1. 1. 刘大可. 古建砖雕技法(下) [J]. 古建园林技术, 1991(2): 10-14+55.

  2. 2. 张彦. 北京砖雕[M]. 北京: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5: 146.

  3. 3. 傅立. 北京四合院的砖雕[J]. 古建园林技术, 1996(3): 14-18+42.

  4. 4. 董绍鹏. 日下遗珍: 北京旧城四合院建筑文物研究[M].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5: 5.

  5. 5. 王雨晴. 北京砖雕的保护与传承调查研究[J]. 智库时代, 2020(5): 223-224.

  6. 6. 刘托. 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集[M].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7. 7. 祁庆富.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 西北民族研究, 2006(3): 114-123+199.

  8. 8. 张朵朵. 隐性知识: 传统手工艺设计创新研究的微观视角[J]. 装饰, 2015(6): 117-11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