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4
No.
04
(
2024
), Article ID:
84013
,
7
pages
10.12677/ae.2024.144485
浅析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启示
张佳佳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4年3月3日;录用日期:2024年4月2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8日
摘要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是关于人的本质、需要、价值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性科学理论学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和塑造人的重要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以人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在考察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时,我们会发现,社会主义发展所需具备的思想道德水平与学生实际的思想道德水平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的差距。因此,本文在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进行了深入哲学思考的基础上,以期揭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路径。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同时也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Enlightenment of Marxist Human Theory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iajia Zhang
College of Marxism,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Mar. 3rd, 2024; accepted: Apr. 2nd, 2024; published: Apr. 8th, 2024
ABSTRACT
Marx’s humanology thought starts from the “real individual” and aims to promote th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t is a scientific theory of general laws about human nature, needs, values and develop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and shaping human beings, is a practice of human subjects in the final analysis. When we examine the achiev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day, we will find that there is still a significant gap between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level required for socialist development and the actual ideological and moral level of students.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deep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Marxist humanistic thought, this paper aims to reveal the problems faced b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path. This not only helps us to understand the Marxist theory of human studies more deeply, but also provides useful enlightenment for improving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Marxism, Human Theo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社会进步的日益加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愈发显现。其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紧紧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关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取向。然而,目前在我国,部分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均衡的现象,其中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个人价值、人文情怀和教育实践性等方面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鉴于此,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点,从现实的个体出发,强调人作为主体的重要性,并重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不仅成为教育活动开展的至关重要的哲学依据,同时,也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借鉴。
2. 马克思主义人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2.1. 人学
人学不同于人的科学,也不同于人类学。人的科学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涵盖了所有以人的特定方面为研究目标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人类学一词起源于希腊语,本义为“人的科学”,即根据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地研究人类自身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而人学从字面上最通用的理解,是关于人的学科,但因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和维度的差异,学术界对人学概念的界定也不同。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诞生之前,人类对自身的学问尚未形成一个清晰的体系。然而,随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发展,这一领域逐渐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和完善。因此,关于人学的定义,许多学者都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观点来概括的比如袁贵仁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给人学所下的定义:“所谓人学,就是以人这一特殊社会存在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存与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1] : p. 1)
2.2. 马克思主义人学
历史上任何一种哲学学说都有其理论来源,人学也是如此。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就是在前人人道主义传统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起来的,例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思想,启蒙时期思想家伏尔泰、洛克、卢梭等对人的本质、人的地位等问题的探讨,他们都把人归结为自然实体,提出“人是机器”等思想。而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则把自然实体上升为理性实体,把理性看成是人的本质,其中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人是历史性的存在物,但是,他只看到了劳动积极方面,没有看到劳动的消极方面。费尔巴哈则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感性存在,理解为某种抽象物,而不是感性活动,不是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批判继承以往人学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科学地阐明了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以及人的发展的理论学说,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的革命性转变,具有内在逻辑和系统结构,从而使人学真正成为科学。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自阶级形成和国家产生以来,便已成为一种客观的存在。但在不同的阶级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名称有所不一样。若单纯从概念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的社会或者一定的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 : p. 4)。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我们可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从人的客观存在出发,在尊重人类发展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对人类本质的准确理解。同时,我们也将尊重人的本质,满足人的创造性发展,以此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提供重要条件。而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解读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并非仅仅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思辨,也不仅仅是一种教条的知识体系。而对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和阐述,为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启示。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于人的本质、价值、需求和发展等方面的理论阐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哲学立场和理论依据。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可以将其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确保人本思想在教育实践中得到有效贯彻。
3.1. 人的本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科学问题,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正确理解奠定了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科学基础。马克思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人的本质,即人的本质是劳动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首先,关于“人的本质是劳动”,就人与动物的不同来说,马克思指出,可以根据很多标志来区别人与动物,比如意识、宗教等。而人的本质作为人的内在依据,是人如何成为人而动物如何不能成为人的原因方面的区别。正如恩格斯所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 [3] : p. 517)劳动是人生存的基础,通过劳动改造世界,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保证人们吃、穿、住和其他的必需品。其次,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 : p. 60)由此可知,人始终是社会的人,在社会之外是不存在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中的个体,其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个体的实践体验,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推动个体的全面发展。因此,为了深入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本质理论进行准确理解,并科学地掌握人的本质内涵。
3.2. 人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动力
人的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概念,要深入探讨人的问题,就必须对人的需要进行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人的需要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认为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人的本质在生存状态中得以体现,首先,对物质需求的满足是最为基础的需求。恩格斯曾经阐述过,为了生存,人们必须首先创造出满足吃、穿、住、行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条件。因此,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就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首要活动,人类无法完全摆脱物质生活和物质利益,因为它们是人类进行其他活动和产生其他需求的基础。除此之外,精神需求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强调,“人们第社会活动是多方面多,工人除了满足吃、喝、住这些自然需要外,还必须有实践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 [5] : p. 260)。精神需求的根源在于物质需求,但它超越了物质需求。它指引着物质需求的发展方向,并在某一层面上限制了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满足程度。再次,劳动和交往的需要也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之一。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通过劳动人类可以解决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在整个劳动过程中又离不开人的相互交往,人是社会性的人,劳动也是他们的社会性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交往从而形成整个社会性的环境。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只有当他们有了需求,才能激发出学习知识的动力,进而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力。
3.3. 人的价值: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展现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深入探讨了人的价值这一重要主题。作为一种关系范畴,价值涵盖了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价值中介这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主要从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个体价值两个方面来探讨人的价值。首先,人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上,这种贡献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其次,人的个体价值则体现在自我满足的过程中,其本质是个体不断追求完善和提升。这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不能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 [6] : p. 316)一方面,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们始终置身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因此,相较于个体价值,人的社会价值更为显著。在追求个人价值的过程中,我们不应损害社会的整体价值;反之,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的人,往往也是具有较高个体价值的人。另一方面,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也存在对立的一面。由于两者最终目的的差异性,人的社会价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和实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体现出前瞻性和整体性;而人的个体价值则是以个人的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旨在促进个体的完善,展现出明显的现实性和个体性。此外,当两者产生冲突时,社会利益往往要先于个体利益,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以个人的价值为代价,才能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者应秉持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相融合的原则,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其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激发内在潜能,为持续完善个体价值创造有利条件。
3.4. 人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归属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起点和终极目标,蕴含着极为丰富和深入的理论内涵。首先,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从人的本质的第一个层面来看,劳动是人的本性,而人类的进步实际上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进步。唯有通过劳动,人们才能持续改造外部世界,进而不断发展和壮大自身力量。其次,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要达成个体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紧密依赖其社会关系。只有在复杂而多样化的社会联系中,我们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个体。显然,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们必须根据时代的进步需求,全面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从理想变为现实。最后,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个性自由的成长和完善。社会全面自由发展意味着阶级的消亡,每个人的进步不会以牺牲他人为代价,并且尊重并支持个人独特性的保持和合理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中,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7] : p. 294)这一崇高的理念,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始终关注着培养人、改变人以及教育人的全过程,最终实现个体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不仅是其永恒的核心主题,更是其终极的目标与价值归属。
4.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人的基本特征在于其社会性,而人的思想发展又与社会历史密切相关,总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演化。随着社会多元化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与盛行,人的思考方式也越来越丰富与多元。但同时也造成了不良思想的滋生与蔓延。因此,我们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反思和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具体而言,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挑战。
4.1. 片面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社会实践的作用
灌输式教育方法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教育方式曾在某些时期为我国教育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的不断进步,个人的人格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过于片面的灌输式教育方式,逐渐成为制约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的障碍。在教学方式上,课程内容往往过于单一,主要采用教案讲解和幻灯片展示的方式,过于注重教学进展,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可能就会觉得课程枯燥乏味,过于教条化和形式化,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兴趣减弱,缺乏实践指导,并最终产生学生与思政教育渐行渐远的现象。在教学内容方面,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个性化内容和创新性互动的重要性,同时也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此外,仅仅掌握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参与,会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从而无法抓住课堂内容和思想理论的核心要点。
4.2. 偏重教育者主导性,忽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的主体性不断提高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往往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道德理论和思想观念。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存在不平等,往往会导致许多问题。“以人为本”的理念向来被各时代学者所强调,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为了保证课程进度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另外,教师权威的建立也可能会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因此,在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下,学习变得异化,人的类本质也发生了异化。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逐步丧失自己的主动性,主观意识变得模糊且淡化,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得高校的思想教育流于形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4.3. 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个人价值的实现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社会价值指的是个人在社会中所发挥的价值作用,而个人价值则是指个体本身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往往倾向于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集体的社会价值上,将个体的价值看作是维护社会秩序与发展的一种途径。然而,这一观点忽略了对个体价值的培育,把社会发展的推进看作是对个体的整体发展的一种必然,从而将所有个人的成长都寄托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之上。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既要体现个性化教育特色,又要强调社会化的教育与引导( [8] : p. 132)。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不能以牺牲个人价值为代价,而是需要社会与个人共同推进的过程。其根本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建立在对个体价值的提升之上。只有在个体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情况下,社会价值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果。如果我们过于关注和强调社会价值,而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和价值,就会对社会的整体价值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失去应有的活力和生机。
5. 马克思人学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对于人的教育,实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其目标归属在于推动学生自由全面且充分的发展。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融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无疑是切合实际的,也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并以人学理论为理论支撑,可以给我们提供富有成效的指导和启发。
5.1. 立足人的本质,增强受教育者主体性
马克思在讨论人的主体地位时,始终强调“人始终是主体”。他认为,人的主体性揭示了人的本质力量,这种本质力量正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关键差异。这说明,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的行为是自由的,他们的思想是自觉的。由于“人的现实性”被视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基本权益,而非仅仅进行抽象和空洞的说教。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活动,是关注于人还是关注于物,是关注于抽象概念的人还是具体实际的人。其次,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反映了人的本质力量和存在方式。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应该从历史、现实和具体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化的角度出发。正如卢梭曾说到:“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期有儿童期的地位;所以必须把人当作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 [9] : p. 63)可见,只有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他们的主体意识,培养个体独立人格的形成,我们才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实现教育的真正意义。
5.2. 立足人的需要,丰富教育方式和内容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深入探讨了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多样化需求。物质需求被视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它是受教育者实现其他一切需求的物质基础;而精神需求则代表着人类更高层次的追求,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10] : p. 8)由于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当我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如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后,必然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因此,作为一项精神性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思想和持续生成的精神需求,不断丰富和调整教育内容,关注个体的个性发展。一方面,为了满足学生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我们需要持续激发他们的潜能,并将这种需求转化为他们追求成功的动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通过加强人文关怀,确保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拥有坚实的精神支柱。
5.3. 立足人的价值,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
马克思主张,人的价值既包括个体层面的价值也包括社会层面的价值,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人类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社会属性,个体的价值实现必须在社会中得以体现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人只同自己打交道,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会对己对人都利。”( [11] : p. 406)显然,社会价值是确保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保障,只有在社会中,人才能追求并实现自己的利益和价值。另一方面,社会的价值目标最终依赖于个人的价值观。只有充分尊重每个人的价值观,我们才能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自己的价值,并进而内化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对于个人的价值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政治素养和理论知识的提升,还应涉及到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使他们在这段过程中能够实现自身价值,进而推动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共同提升,培养出对社会有贡献的综合型人才。
5.4. 立足人的发展,提升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原则,也是其终极追求的目标。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物质财富丰富、人们精神境界高尚、每个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境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来满足人们的需求,通过提升人的素质、激发人的思想活力、满足人的需求和解放,为促进人的全面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此外,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点也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与对个性的崇尚息息相关。因此,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承担起塑造人格的任务,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现状、日常生活体验、文化渴望以及价值观念的持续变化,实事求是地制定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坚守个性化原则,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正确引导他们的个性发展,持续推动他们在各个领域的全面成长。这将有助于提高教育活动的感染力,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
6. 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不仅为思政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还使思政教育的“以人为本”更具现实意义。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并结合这些需求来开发更具实践性和时效性的教学新方法,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帮助他们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从而更好地回馈社会,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文章引用
张佳佳. 浅析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Enlightenment of Marxist Human Theory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教育进展, 2024, 14(04): 110-11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4485
参考文献
- 1. 袁贵仁.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 2. 陈万柏,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 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 6. 马克思, 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 7. 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 8. 孔祥华.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个人和社会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 山东社会科学, 2006(8): 81-83.
- 9. 滕大春. 卢梭教育思想评述[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4.
- 10. 聂立清. 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
- 1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9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