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ical Science Research
Vol. 10  No. 02 ( 2021 ), Article ID: 42825 , 11 pages
10.12677/GSER.2021.102023

国内外地方认同研究比较

周美岐,林锦屏*,冯佳佳,张豪,韩雨婕

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收稿日期:2021年4月30日;录用日期:2021年5月24日;发布日期:2021年5月31日

摘要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与可视化,梳理与凝练1983~2020年国内外地方认同1564篇文献,从研究热点、研究历程、研究方法、研究者与研究机构及基金项目资助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国外地方认同研究经历了起步–提升–拓展–成熟的四阶段,而国内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国内外均重视地方认同与旅游、教育及文化的相互影响研究,国内对地方认同与国家、城市建设相关研究尚显不足,有关地方认同的建构模式尚未统一。

关键词

地方认同,国内外,研究比较

Comparison of Local Identity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Meiqi Zhou, Jinping Lin*, Jiajia Feng, Hao Zhang, Yujie Han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Apr. 30th, 2021; accepted: May 24th, 2021; published: May 31st, 2021

ABSTRACT

Based on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we sorted out and condensed 1564 documents of local identity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1983 to 2020, and compared them in terms of research hotspots, research history,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e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funded projects.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foreign local identity research had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of initiation, promotion, expansion, and maturity, while the domestic research was still in th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stage.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countries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cal identity and tourism, education and culture. Domestic research on loc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and urban construction was insuffici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model of local identity had not yet been unified.

Keywords:Local Identity,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mparison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国外对地方认同的诠释经历了“心理学视角–人文地理学视角”的转变。20世纪末国外学者主要从心理学视角提出地方认同的定义;进入21世纪,国外学者多从地理学的人地关系视角阐述地方认同的内涵。地方认同属于特定“地方”,不仅仅是情感依恋,更是对“地”(地方)感知的集合。地方认同反映了人对地方的情感依恋,是个体或群体对某一特定地方的感知及情感认同。国内对地方认同的概念界定甚少,系统的理论研究尚不足,阻碍了我国地方认同的系统化与深化研究。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法,梳理与凝练国内外地方认同1564篇文献(1983~2020年),通过计量分析与可视化,比较国内外地方认同研究热点、研究历程、研究方法、研究者与研究机构及基金项目资助情况。地方认同的研究具有地理空间复杂格局、时间复杂过程和时空的复杂特征,掌握地方认同在不同尺度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与时间顺序变化规律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与趋势,为未来中国特色的地方认同研究拓展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地方与地方认同

地方(Place)是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系创造出的意义,不仅具有地理上的含义,还有人文、社会心理的内涵。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最早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概念,由Prohansky率先提出,强调地方认同是自我认同的一部分,即人或群体通过与地方的互动而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地方认同”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诠释(见表1)。Marco Lalli以个体对地方的熟悉程度和归属感划分地方认同的判断标准,提出关于都市地方认同特性与衡量五维度:评估、熟悉、依恋、连续和承诺 [1]。Breakwell强调自我概念与实体环境的呈现方式,认为地方认同可分为4个衡量纬度:连续性、自尊、独特性、自我效能 [2]。地方认同反映了主体对地方的情感依恋,不仅对居民满意度和游客忠诚度产生影响,还能影响主体的环境行为。

20世纪末国外学者主要从心理学视角提出地方认同的定义,Schreyer [3]、Williams [4] 等认为地方认同是人们透过心理层面对地方的情感;Korpela则从环境心理学视角提出地方认同是人们对环境进行调节的产物 [5];Said提出了地方认同的动态性特征,认为地方认同是在时间过程中不稳定建构的过程 [6]。进入21世纪,国外学者多从地理学“人地关系”视角阐述地方认同的内涵,例如Bricker、Hernández、Marzano等强调“人”与“地”(地方)的相互作用 [7] [8] [9]。国内对地方认同的概念界定者较少,唐文跃、赵宏杰、胡宪洋等认为地方认同是个体对地方的感知及情感偏好(依恋感和归属感) [10] [11] [12]。综合国内外学者的概念提出,笔者认为地方认同反映了主体对地方的情感依恋,是个体或群体对某一特定地方的感知及情感认同。

2.2. 地方感与地方认同辨析

地方感思想被认为是“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之一” [13],也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中心话题之一。地方感最早由段义孚于1974年提出,他将人对地方的爱恋之情归纳为“恋地情结”。地方感表征的是个体情感与地方间的深度联结,是一种经过社会与文化特征改造的特殊人地关系 [14]。关于地方感与地方认同的区别,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段义孚认为地方感是一个可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普遍情感联系,是一维概念;Jorgensen B. S.认为地方感是由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3个维度构成 [15];朱竑认为地方感是人们对于特定地方的情感依附和认同,包括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2个维度 [16]。因此,地方认同是地方感的一个维度,且与其他维度,如地方依恋、地方依赖、地方恐惧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地方感的运用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旅游者的地方认同特征对旅游地的影响。

3. 数据来源与文献分析

3.1. 数据来源

外文文献数据来源于科学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平台,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文献检索数据库,语种限定为“所有语言”,检索时间范围为“所有年份”(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以“local identit*”为主题检索词对外文文献进行检索,文献类型为“Article”,共获得外文文献(1983年1月~2020年12月31日) 1061篇。国内有关“地方认同”的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采用高级检索类型,以“主题”为检索项,“地方认同”为检索词,期刊来源类型限定为“全部期刊”与“硕博论文”,时间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删除报纸、书评、会议论文等无关内容的文献,共获取1999年1月~2020年12月国内相关学术期刊论文439篇、硕博士论文64篇(见图1),共甄选得到国内外“地方认同”相关文献1564篇(1983年1月~2020年12月31日)。

Figure 1. Annual number of articles

图1. 年度载文数量

3.2. 地方认同的研究历程

比较国内外地方认同载文量,可洞悉国内外学界研究地方认同的历程。总体而言,国外学界对地方认同的关注度高于国内,呈现起步早、总载文量较多、阶段性稳步增长特征,国内表现出起步晚、载文量较少、分布不均特征。具体可将国内外地方认同研究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 起步阶段(国外:1983~1996年;国内:1999~2006年):国内外开始关注地方认同,文献表现为零星发表。

2) 提升阶段(国外:1997~2006年)、过渡阶段(国内:2007~2010年):此阶段发文数量小幅增加,国外学者对地方认同的研究内容逐渐丰富,国内对地方认同的关注度渐增,发文数量逐步提升,国内学者开始重视对地方认同的研究。

3) 拓展阶段(国外:2007~2014年)、提升阶段(国内:2011年至今):国外学者对地方认同的关注度倍增,发文量成倍数增长,较稳定,表现为研究区与研究对象的多元化;国内自2011年以来发文量稳步增长,在2019年达到发文高峰67篇/年,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地方认同的相关研究。相较于国外,国内载文数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较滞后,我国对地方认同的研究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

4) 成熟阶段(国外:2015年至今):发文量激增,在2018年实现“百”的突破,表现为研究主题的多学科融合,研究方法的丰富性,已形成较为系统的地方认同研究理论体系。

3.3. 国内外研究方法比较

国内外学者对地方认同的研究方法存在较大差异(见图2),大部分中国学者采用传统的定性方法,例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部分运用定量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的学者鲜见;而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多样化,且注重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

Figure 2. Main research methods of local identity at home and abroad

图2. 国内外地方认同的主要研究方法

3.4. 研究者与研究机构

比较国内外发文量名列前茅的作者得知(见图3),研究地方认同的国外学者多于国内,中文文献中作者共269位,而外文文献中作者高达1756位,绝大部分作者的发文篇数在1~2篇,发文超过2篇的共26位。就发文单位情况而言,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与南京大学为主要研究高校(平均发文量为21篇),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伦敦大学、中国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莫纳什大学等高校/研究院较重视对地方认同的研究,发文数量在9篇左右。

Figure 3. Distribution map of authors for local identity research (amount of articles published > 2)

图3. 地方认同研究作者分布图(发文量 > 2篇)

3.5. 国内外基金项目资助

比较与分析国内外地方认同研究所获得的基金项目资助情况,可洞悉各国与地区对地方认同研究的重视程度。从国内外基金项目资助总体态势而言,外文文献受资助的基金项目类型共275种,占国外发文总量的81.81%,其中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6篇,排名第3,占1.80%;国内文献受资助的基金项目类型共222种,共资助319篇,占国内发文总量的63.42% (见表1)。因此,相较于国内,国外更重视对地方认同研究的基金项目资助。

Table 1. The numbe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funds supported TOP6

表1. 国内外基金资助数量TOP6

对于国内基金资助状况,国家级资助项目为主要类型,共资助240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UNESCO)项目资助1篇,省级资助发文225篇,高等院校校级项目资助63篇,其中衡阳师范学院校级资助项目最多,为4项。据各省基金项目资助数目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分为I~V区,各区中各省对地方认同的基金项目资助数量递减(见图4),可知I区中浙江、安徽、江苏、广东四省对地方认同的重视度较高,II区(福建省与湖南省)次之,V区——上海、新疆、辽宁及黑龙江的重视程度较低,而吉林、宁夏、港澳台等地的资助为空白。

Figure 4. Inter-provincial clustering diagram of Chinese fund funding

图4. 中国基金资助省际聚类图

4. 国内外地方认同研究热点

4.1. 国外研究热点

4.1.1. 地方认同对教育、体育的影响研究

教育与体育密不可分,部分学者研究了地方认同对教育与体育的影响,全球化时代中体育对国家、地方认同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17],体育运动 [18] [19]、社区档案教育 [20]、大学城高等教育机构 [21] 对地方认同的影响不同。2020年探讨了日本海米教育的认同与非认同的关系 [22],及对比分析了利比里亚、加纳和科特迪瓦三国教育与地方认同、国家认同的差异 [23]。

4.1.2. 地方认同与种族、移民及民族文化的关系研究

国外学者高度关注移民、种族、民族文化与地方认同的相互作用,研究内容呈现多元化特征,以案例研究为主,案例地分布十分广泛。部分学者探讨了种族、移民与地方认同的相关性。民族形象不仅对地方认同的建构意义重大 [24],民族文化景观、适应机制与地方认同之间还存在相互联系 [25]。教会传教对地方认同具有强化作用 [26],Snoussi T.以阿拉伯家庭为对象,探索了多元文化中的地方认同 [27]。此外,种族主义与地方认同、当地好客与难民地方认同的关系亦是研究内容之一,Ruiz J.R.等发现新居民对居住地的依恋和认同存在显著差异 [28]。

节日文化为地方认同的建构添砖加瓦,国外相关研究主题不断拓展,探索宗教节日与历史记忆、地方认同的关系 [29]、不同节日促进地方认同建构的作用、及节日表演与地方认同的关联度分析。特别是瑞典学者Ekman A.K.分析了瑞典节日庆祝活动对地方认同的强化作用 [30];Hartley-Moore J.提出瑞士节日的多元民族主义往往基于地方认同和实践 [31]。此外,地方认同随不同国家或地区特色民族文化的演变,特有民俗能促进地方认同的构建 [32],爱国主义与地方认同的关系也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 [33]。

国外学者还注重对媒体、文学、艺术、语言等多元文化与地方认同的相关研究,较为关注新闻播报中的地方认同;巴厘岛舞蹈、民谣表演、文化运动、文明、全球化品牌与地方认同的联系;音乐全球化、语言文化迁移与地方认同变化的联系。

4.1.3. 地方认同推动国家与城市建设的研究

地方认同为国家、城市建设注入情感上的推动力量,地方认同和国家认同在预测当地环境威胁感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4],地方认同与文化和政治、国家认同、城市设计与发展的联系密切 [35]。国外学者注重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地方认同三者的关系辨析,探讨地方认同与国家认同、建设的结合方式 [36],识别拉脱维亚边境地区地方认同、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特征 [37],剖析德国发展与地方认同的演变 [38],国家文化对认同的建构 [39],城市空间对地方认同、社会互动的影响 [40],提出城市压力、地方认同和可持续世界观有利于预测城市环保行为。

4.1.4. 地方认同对旅游的影响研究

旅游活动以旅游者为主体,涉及当地居民、服务人员等诸多利益相关者,旅游活动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地方认同变化较复杂。国外学者基于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基础,结合案例剖析,从旅游业类型、旅游活动的不同群体、利益相关者等多角度探究旅游与地方认同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从旅游业相关利益群体出发,研究旅游地居民及游客地方认同的构建过程 [41]、乡村景观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与地方认同的联系等内容。另一方面,以不同旅游类型为主的案例研究为切入点,分析了不同旅游产品与地方认同的关系 [42]、旅游导向对城市权与地方认同的影响作用 [43]、旅游业发展变化对地方认同概念的重塑 [44] 等。

4.2. 国内地方认同研究热点

4.2.1. 地方认同与教育、文化的影响研究

国内有关教育与地方认同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于专业认同、校园文化认同及职业认同三方面,而教育与地方认同的融合研究鲜见,部分学者对学生群体及校园认同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研究内容包括:大学生异地求学的地方认同建构 [45]、城市认同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46]、大学生地方认同维度与结构特征 [47]、校园地方文化认同建设 [48]、研学旅行与地方认同的相互作用 [49] 等。我国学者不仅关注地方认同与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关系 [50],探讨了西部边疆大学生的去留意向、风险知觉与地方认同的关系 [51];还重视不同学生群体的地方认同特征研究,比较了农村青少年地方认同、自尊与生活满意 [52],以及高职大学生的地方认同 [5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与地方认同是国内研究的热点之一,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地方认同的关系研究,辨析了年文化、芦苞宗族、民间传说、民族文化重构、文化发展、江南乡镇志编修、蜀学与地方认同的联系,还从地方认同视角剖析了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保护态度 [54]、社会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55]。从不同人群出发,分析了传统节庆的地方认同意义 [56]、文化生态保护区居民的地方文化认同 [57]、文化消费者对秦腔剧院的认同差异 [58];从地方认同的形成机制出发,析解了景德镇陶瓷文化背景下的地方认同形成路径 [59]、青岛啤酒对当地居民地方认同的影响 [60]、以及国内外饮食文化的地方认同差异 [61]。

国内学者还探讨了中国宗教文化、丧俗文化与地方认同的关系,宗教文化遗产推动了地方认同建构,较具代表性的是:郑衡泌从祠神视角分析了地方认同的结构框架 [62];李祥林分析了女娲神话在羌区的地方认同 [63];刘目斌考察了青海二郎神祭典仪式中地方认同与族际关系 [64]。

4.2.2. 地方认同的中介作用研究

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地方依赖、地方感等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机制尚未形成定论,朱竑、刘博最早辨析了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的概念 [16],众多学者就地方认同的中介作用及机制进行了探讨。地方认同在学校依恋与根植意愿 [65]、抗疫音乐视频的认知、情感意象与行为意愿 [66]、地方形象与居民获得感 [67]、现实评价、未来愿景与遗产保护意愿 [68] 间存在明显的中介作用。曲颖等运用扎根理论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将旅游地依恋拓展为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地方情感、地方好奇、地方印刻、地方象征六维结构,且遵循“动机性卷入→认知性投入→情感性忠守”的逻辑 [69]。

4.2.3. 地方认同对旅游与景观的影响研究

旅游与景观紧密联系,国内学者常结合景观与旅游开展实证研究,对旅游与地方认同的研究最丰富,囊括文化旅游、家庭旅游、美食旅游、遗产旅游、草原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在旅游、景观与地方认同的影响研究中,论证了旅游景观、民居景观与地方认同的关系 [70],并分析了景观基因对地方认同的影响作用 [71]。

多样化旅游活动形式与地方认同的结合彰显旅游地理与情感研究特色,剖析不同旅游类型、当地居民与旅游者的地方认同特征,主要研究内容有:1) 博览会、大陆赴台自由行、草原旅游地游客的地方认同特征;2) 遗产旅游地、家庭旅游地居民的地方认同变迁;3) 民族村寨旅游体验、文化创意旅游与地方认同的联系。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与可视化,梳理与凝练国内外地方认同相关文献,从研究热点、研究历程、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国外地方认同研究起步较早,相关成果较丰富,经历了起步–提升–拓展–成熟四个阶段;而国内学界对地方认同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成果略显不足。

2) 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是直接获取一手数据的最佳调查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情感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模糊数学评价法等方法可助推地方认同的量化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是研究地方认同最佳的方法。

3) 国内外地方认同研究热点均集中于地方认同与教育、地方认同与文化、地方认同与旅游相互影响研究,国内外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影响下的地方认同变化研究甚少。国内外地方认同研究的差异性在于:相较于国外,国内对地方认同与国家及城市建设的关联研究鲜见,地方认同研究应立足于为城市建设及国家发展服务。

5.2. 讨论

中国已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应强调人性化的服务概念,重视对国家或城市发展的地方认同研究,加大基金项目资助力度,关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的不同人群地方认同变化。未来中国地方认同研究应拓展研究思路、丰富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甄选研究热点,为安心态、稳情绪及促进地方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推动心理学、地理学及社会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后续研究,为中国特色文化与体制的地方认同理论体系研究添砖加瓦。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61109,41561031)、云南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20X02)。

文章引用

周美岐,林锦屏,冯佳佳,张 豪,韩雨婕. 国内外地方认同研究比较
Comparison of Local Identity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J]. 地理科学研究, 2021, 10(02): 191-201. https://doi.org/10.12677/GSER.2021.102023

参考文献

  1. 1. Lalli, M. (1992) Urban-Related Identity: Theory, Measurement, and Empirical Finding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2, 285-303. https://doi.org/10.1016/S0272-4944(05)80078-7

  2. 2. Twigger-Ross, C.L. and Uzzell, D.L. (1992) Place and Identity Process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6, 205-220. https://doi.org/10.1006/jevp.1996.0017

  3. 3. Schreyer, R. and Roggenbuck, J.W. (1981) Visitor Images of National Park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Definitions of Places on Perceptions and Behavior. Some Recent Products of River Recreation Research, 63, 39-44.

  4. 4. Williams, D.R., Patterson, M.E., Roggenbuck, J.W. and Watson, A.E. (1992) Beyond the Commodity Metaphor: Examining Emotional and Symbolic Attachment to Place. Leisure Sciences, 14, 29-46. https://doi.org/10.1080/01490409209513155

  5. 5. Korpela, K.M. (1989) Place-Identity as a Product of Environmental Self-Regul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9, 241-256. https://doi.org/10.1016/S0272-4944(89)80038-6

  6. 6. Said, E. (1994)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Knopf, New York.

  7. 7. Marzano, G. (2015) Using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RDF) for Description and Modeling Place Identity.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77, 135-140. https://doi.org/10.1016/j.procs.2015.12.370

  8. 8. Hernández, B., Hidalgo, M.C., Salazar-Laplace, M.E. and Hess, S. (2007) Place Attachment and Place Identity in Natives and Non-Nativ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7, 310-319. https://doi.org/10.1016/j.jenvp.2007.06.003

  9. 9. Bricker, K.S. and Kerstetter, D.L. (2000)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and Place Attachm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Whitewater Recreationists. Leisure Sciences, 22, 233-257. https://doi.org/10.1080/01490409950202285

  10. 10. 胡宪洋, 白凯. 拉萨八廓街地方性的游客认同建构[J]. 地理学报, 2015, 70(10): 1632-1649.

  11. 11. 唐文跃. 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J]. 旅游学刊, 2007(11): 70-77.

  12. 12. 赵宏杰, 吴必虎. 大陆赴台自由行游客地方认同与休闲效益关系研究[J]. 旅游学刊, 2013, 28(12): 54-63.

  13. 13. 林锦屏, 郭来喜. 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评介[J]. 地理学报, 2010, 65(4): 509-511.

  14. 14. Jakle, J.A. (1975)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1, 325. https://doi.org/10.1016/0305-7488(75)90063-8

  15. 15. Jorgensen, B.S. and Stedman, R.C. (2001) Sense of Place as an Attitude: Lakeshore Owners Attitudes toward Their Properti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1, 233-248. https://doi.org/10.1006/jevp.2001.0226

  16. 16. 朱竑, 刘博. 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 1-8.

  17. 17. Nauright, J. (2004) Global Games: Culture, Political Economy and Sport in the Globalised World of the 21st Century. Third World Quarterly, 25, 1325-1336. https://doi.org/10.1080/014365904200281302

  18. 18. Coombs, D.S. and Osborne, A. (2012) A Case Study of Aston Villa Football Club.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24, 201-221. https://doi.org/10.1080/1062726X.2012.671985

  19. 19. De Melo, V.A. (2012) The English Ethos and the Local Identity: The Cricket and the Golf in Cape Verde. Motriz: Revista de Educacao Fisica, 18, 143-152. https://doi.org/10.1590/S1980-65742012000100015

  20. 20. Wisniewska-Drewniak, M. (2017) Education in Community Archives: The Karta Centre and the General Elzbieta Zawacka Found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Culture and Society, 8, 296-305. https://doi.org/10.15503/jecs20172.296.305

  21. 21. Hu, X. (2020) Seeking Identity in College Towns through Public Spaces: An American Experience.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 Applied Sciences & Technologies, 11, 12.

  22. 22. Ito, T. (2020) Love of Nation and Heimat-Oriented Education in Imperial Japan of the 1930s: The Rhetoric of Japanese Identity in Peripheral Regions. Paedagogica Historica, 56, 463-480. https://doi.org/10.1080/00309230.2019.1603244

  23. 23. Quaynor, L. and Borkorm, B. (2020) Remapping Citizenship: Relationships between Education Levels and Ethnonational Identities in Cote D’ivoire, Ghana, and Liberia. Education, Citizenship and Social Justice, 15, 47-63. https://doi.org/10.1177/1746197919861075

  24. 24. Cleary, M. (1996) Devise and Rule: Colonial Constrictions of the Borneo Dayak C.1860-1920. Singapore Journal of Tropical Geography, 17, 15-23. https://doi.org/10.1111/j.1467-9493.1996.tb00081.x

  25. 25. Danilova, N.K. (2019) Forming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of Yakuts: Ethno-Local Models and Spatial Concepts. Nauchnyi Dialog, 8, 243-257. https://doi.org/10.24224/2227-1295-2019-8-243-257

  26. 26. Brison, K. (2017) Kingdom Culture? Transnational Word of Faith Networks. Social Sciences and Missions, 30, 143-162. https://doi.org/10.1163/18748945-03001002

  27. 27. Snoussi, T. (2019) New Media and Cultural Mediatisation: Case Study. Media Literacy and Academic Research, 2, 89-103.

  28. 28. Ruiz, J.R., Ramirez, B.I., Escribano, M.J.R., et al. (2019) The Unequal Attachment to the Place of New Dwellers in Rural Areas: The Case of the Strawberry Region in Huelva. Revista Espanola De Sociologia, 28, 61-78. https://doi.org/10.22325/fes/res.2018.60

  29. 29. Iracheta, M. and Montes, O. (2009) Two Religious Celebrations in a Globalized World. Revista De Ciencias Sociales, 15, 34-49. https://doi.org/10.31876/rcs.v15i1.25427

  30. 30. Ekman, A.-K. (1999) The Revival of Cultural Celebrations in Regional Sweden. Aspects of Tradition and Transition. Sociologia Ruralis, 39, 280-293. https://doi.org/10.1111/1467-9523.00108

  31. 31. Hartley-Moore, J. (2007) The Song of Gryon: Political Ritual, Local Identity,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Nationalism in Multiethnic Switzerland.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120, 204-229. https://doi.org/10.1353/jaf.2007.0036

  32. 32. Mitu, S. (2013) Local Identities from Transylvania in the Modern Epoch. Transylvanian Review, 22, 237-248.

  33. 33. Shumsky, D. (2020) An Odessan Nationality? Local Patriotism and Jewish Nationalism in the Case of Vladimir Jabotinsky. Russian Review, 79, 64-82. https://doi.org/10.1111/russ.12257

  34. 34. Bonaiuto, M., Breakwell, G. and Cano, I. (1996) Identity Processes and Environmental Threat: The Effects of Nationalism and Local Identity upon Perception of Beach Pollution.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6, 157-175. https://doi.org/10.1002/(SICI)1099-1298(199608)6:3<157::AID-CASP367>3.0.CO;2-W

  35. 35. Purnell, J. (2002) Citizens and Sons of the Pueblo: National and Local Identities in the Making of the Mexican Nation.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25, 213-237. https://doi.org/10.1080/01419870120109467

  36. 36. Douki, C. (1999) Lucchesi at Work or Italian Immigrants? Identities Confronted by Transnational Mobility, 1850-1914. Mouvement Social, 188, 17-41. https://doi.org/10.2307/3779955

  37. 37. Kouveneva, T.N. and Manakov, A.G. (2003) Spatial Identity Formation in a Close-to-Border Area. Sotsiologicheskie Issledovaniya, 7, 77-84, 159.

  38. 38. Palmowski, J. (2006) Regional Identities and the Limits of Democratic Centralism in the GDR.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41, 503-526. https://doi.org/10.1177/0022009406064657

  39. 39. Villagra, M.L. and Rodillo, I.R. (2011) Sounds from the Depth of Chile. Toward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Sound Archive of Chilean Traditional Music as Regards the Establishing of Folklore in Chile. Revista Musical Chilena, 65, 23-39. https://doi.org/10.4067/S0716-27902011000100002

  40. 40. Bemanian, M., Ghasemi, Z., Saremi, H. and Sattarpour, M. (2016)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Nature on Social Interaction in Urban Squares (Case Examples: Squares of Tehran). Journal of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Sciences, 8, 1113-1125. https://doi.org/10.4314/jfas.v8i3s.244

  41. 41. Hough, E. (2011) Rethinking Authenticity and Tourist Identity: Expressions of Territoriality and Belonging among Repeat Tourists on the Greek Island of Symi. Journal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Change, 9, 87-102. https://doi.org/10.1080/14766825.2010.550298

  42. 42. Xiang, W. and Bachimon, P. (2018) The Chinese Mountains as a Night-Time Stage: A Study of the Sound and Light Show Impressions of Liu Sanjie (Guilin, Guangxi Region). Revue De Geographie Alpine, 106, 18. https://doi.org/10.4000/rga.3992

  43. 43. Altanlar, A. and Enlil, Z. (2020) An Investigation to Determine Opinions and Perceptions of Entertainment and Food & Beverage Businesses towards Tourism Activities: The Case of Bosphorus, Istanbul. Planlama, 30, 118-135.

  44. 44. Velarde, F. (2020) Coastal Tourism in a Context of Neoliberal Development: Social Change in Mancora, Peru. Bulletin of Latin American Research, 39, 127-141. https://doi.org/10.1111/blar.12745

  45. 45. 孙德俊. 人在他乡: 大学生异地求学的地方认同感建构[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8(8): 63-65.

  46. 46. 梁祺, 王影, 雷星晖. 城市认同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 36(4): 71-77.

  47. 47. 郭文露, 钟赛香, 刘艳芳, 等. 基于扎根理论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大学生地方认同维度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J]. 热带地理, 2018, 38(5): 726-736.

  48. 48. 汪萃萃. 地方文化认同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湖北文理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6): 24.

  49. 49. 张琰, 杨稀莉. 地方认同视角下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影响机制及发展对策[J]. 旅游学刊, 2020, 35(9): 4-6.

  50. 50. 韦耀阳. 地方认同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的影响和启示[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11(3): 51-54, 58.

  51. 51. 黄飞, 王玉琴, 安燕, 等. 边疆大学生的去留: 风险知觉和地方认同的推拉[J]. 心理科学, 2015, 38(2): 355-360.

  52. 52. 刘文俐, 凌宇. 湖南农村青少年地方认同、自尊与生活满意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 23(4): 559-563.

  53. 53. 陈晓琳, 陈辉林. 高职大学生对潮汕侨批地方特色文化认同的调查分析[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14(3): 36-39.

  54. 54. 任洪昌, 林贤彪, 王纯, 等. 地方认同视角下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及保护态度——以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为例[J]. 生态学报, 2015, 35(20): 6806-6813.

  55. 55. 蔡天抒, 袁奇峰. 以“地方文化认同”为动力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于广东地方文化保育行动的实证研究[J]. 国际城市规划, 2017, 32(2): 114-120.

  56. 56. 陈霄. 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庆的地方认同意义变化——以广州本地90后眼中的“迎春花市”的为例[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16(4): 40-45.

  57. 57. 王永桂. 文化生态保护区居民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机制——基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调查数据[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8(6): 67-73.

  58. 58. 张健, 卫倩茹, 芮旸, 等. 文化消费者对秦腔展演空间的感知与地方认同——以“易俗社”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为例[J]. 人文地理, 2018, 33(1): 31-42.

  59. 59. 陈致敏, 余斌, 肖绚.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J]. 陶瓷学报, 2015, 36(4): 437-442.

  60. 60. 唐顺英, 郝妮如莲, 刘丰祥. 青岛啤酒与地方文化认同[J]. 东方论坛, 2019(5): 94-106.

  61. 61. 徐昌, 卢松. 人文地理学视角下国内外饮食文化的地方认同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9(9): 237-238.

  62. 62. 郑衡泌. 民间祠神视角下的地方认同形成和结构——以宁波广德湖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12): 2209-2219.

  63. 63. 李祥林. 女娲神话在羌区的地方认同和当代表述[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4): 56-63.

  64. 64. 刘目斌. 地方认同与族际关系的仪式表达——青海三川地区二郎神祭典仪式的考察[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5): 17-23.

  65. 65. 艾娟, 周迪. 青年学生的学校情感联结与城市根植意愿[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 32(4): 5-10.

  66. 66. 王芳, 薛涛, 王婷, 等. 抗疫音乐视频中的地方意象对潜在旅游者地方依恋与行为意愿的影响[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2(9): 14-25.

  67. 67. 张辉, 彭星星. 地方形象对居民获得感的影响研究[J]. 旅游导刊, 2020, 4(4): 29-55.

  68. 68. 丘萍, 张鹏. 地方认同与世界遗产保护意愿研究——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为例[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1(2): 41-51.

  69. 69. 曲颖, 曹李梅, 杨琦. 旅游目的地依恋维度的建构与解构[J]. 人文地理, 2020, 35(4): 154-160.

  70. 70. 赵红梅, 李庆雷. 旅游情境下的景观“制造”与地方认同[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3(3): 14-20.

  71. 71. 胡景强, 杨立国, 喻媚, 等.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景观基因对地方认同的建构作用——以芋头侗寨为例[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6(6): 173-176.

  72.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