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07
No.
04
(
2019
), Article ID:
31744
,
6
pages
10.12677/ML.2019.74071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Dynamicity and Stativenes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Taking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as an Example
Xiaohui Zha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Yantai Shandong
Received: July 25th, 2019; accepted: August 9th, 2019; published: August 16th, 2019
ABSTRACT
When expressing the concept of action, English and Chinese can choose both static expression and dynamic expression while their choices are different. Starting with the vocabulary level, this paper selects the English novel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and its Chinese translation, and compares the dynamic and static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t has been found that, due to the grammatical restrictions in English, a sentence can only have one predicate verb. Therefore, it prefers to use other parts of speech, such as nouns and prepositions, to express the concept of action. This is more common in the English version than Chinese, while the Chinese version emphasizes kinetic description and often uses verbs to make the sentence vivid and easy to understand.
Keywords: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Lexical Level, Differences in Dynamicity and Stativeness
从词汇层面浅析英汉语言动静态差异
——以The Return of the Native及其中译本为例
战晓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 烟台
收稿日期:2019年7月25日;录用日期:2019年8月9日;发布日期:2019年8月16日
摘 要
英汉语言在表达动作发生的概念时,都可以选择动、静态的表达方式。但英汉语言在动静态的表达方式的选择上有所不同。本文从词汇层面入手,选取外国小说The Return of the Native及其中译本,比较英汉语言的动静态差异。研究发现,英语由于语法限制,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因此借助名词、介词等其他词性的词来表达动作概念的情况多于汉语,而汉语重视动态描写,多使用动词使得语句形象生动,便于理解。
关键词 :还乡,词汇层面,动静态差异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蒙田在《随笔集》中这样写道:“语言是一种工具,通过它,我们的意愿和思想可以得到交流,它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语言与思维习惯、宗教信仰、日常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因此英汉语言存在多种差异,其中较为明显的一种差异就是动静态差异。已有许多学者对英语语言的动静态差异做过研究,如武保勤(2016)从英汉用词特点和英汉句子结构特点两个角度出发,以《边城》为例探究了英汉语言动静态差异,并在词汇层面进行了概括性研究 [1] ;夏晓荣(2012)分析了英汉哲学观、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例探究了英语对于名词、介词等静态词汇的使用,仅探究了英语语言的静态趋势 [2] 。本文将从词汇层面出发,以托马斯·哈代的《还乡》及张谷若先生的中译本为例,探究英汉语言的动静态差异,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1) 动词的使用如何体现英汉语言动静态差异?
2) 名词的使用如何体现英汉语言动静态差异?
3) 介词及副词的使用如何体现英汉语言动静态差异?
2. 动词的使用
我们生活在一个动态的世界,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动词来描述动作、事件发生及状态的改变等情形,动词的使用能够增加句子的动态。但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动词的使用却是不同的。
2.1. 动词的功能
在英语语言中,一句话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而在汉语语言中,一句话可以有好几个动词,且动词可以在句中作任何成分: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等。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潘文国先生(1997)认为:在英语语言中,名词占据主导地位;在汉语语言中,动词占据主导地位 [3] 。
例:(1) Wildeve came back to put on his hat, took the bottle, and left the house, turning the key in the door.
译文:韦狄就回到屋里,戴上帽子,拿起酒瓶,出了屋子,把门锁上。
(2) She held the brand to the grand, blowing the red coal with her mouth at the same time.
译文:她把那段荆棘,冲着地面拿着,同时把棘枝上的炭火用嘴吹去。
在例(1) (2)中,原文使用了不定式“to put”以及动名词“turning”“blowing”,担当目的状语及伴随状语,而不是作为句中主要动词承担谓语功能,动态由此减弱。而译文中“回”“戴”“拿”“出”“锁”“拿”“吹”全是动词,且彼此之间担任的句子功能并无主次之分,都表示小说中人物的动作,多个动词并列,体现了汉语动态性强的特点。
2.2. 动词的类型
英语动词可分为动作动词(action verbs)及状态动词(state verbs),其中动作动词又可分为瞬时动词(instant verbs)、延续动词(duration verbs)以及结果动词(result verbs),其动态性依次减弱,英文中的连缀动词(linking verbs) 属于状态动词。
例:(3) She, with the rest who were not yet on, had hitherto remained in the moonlight which streamed under the porch.
译文:她那时本来跟那些还没怎么上场的演员,一同站在月光照满了的门廊下。
在例(3)中,原文中的“remained”作为一个连缀动词,其动态性弱于“stood”等延续性动词,动态性非常弱。而译文中的“站”,不论是作为汉语中的瞬时动词,如“他站了起来”,还是作为延续动词,如“他站了一会儿”,“站”这个动词的形式是不变的,由此可见汉语译文动态性更强。
此外,在英语语言中有一些表示变化的动词,如带有“-en/en-”“-ize”“-fy”的动词。
例:(4) The reddleman hastened to the back, looked in, and came away again.
译文:红土贩子听见了,又急忙走到车后,往车里看了一看,又回到了原处。
在例(4)中,原文中的“hastened”表示“加速、急忙”,它强调的是一种状态的变化,比起动作发生的改变,更强调动作的结果,因此原文的静态性由此减弱。而它的译文“急忙走”增添了副词“急忙”来修饰“走”这个动作,更加形象具体,这样的译文比原文更具有动态性。
汉语语言中的动词分类有多种方式,如《动词大词典》的主编鲁川(1994)在书中将中文动词分为六类:他动词(externally caused verbs),自动词(self verbs),外动词(outward verbs),内动词(inner verbs),领属动词(subordination verbs)以及系属动词(belonging verbs) [4] 。
汉语语言中有大量的复合动词,它们能体现更强的动态性。复合动词分为以下三类:① 由相同或相似动词重复构成的复合动词,如:批判,思考;② 动词 + 动作承受者或动作对象构成的复合动词,如:吃饭,上学;③ 动词 + 补足语构成的复合动词,如:打碎,弄脏。
例:(5) After this excitement the saluting party returned to their occupation, and the stuffing and sewing were soon afterwards finished.
译文:这ー阵兴奋过去了以后,他们那些欢呼致敬的人就又回到屋子里工作去了,一会儿的工夫,就填好了毛,缝好了缝儿。
在例(5)中,原文中的“saluting”意为“致敬”,而它的译文为“欢呼致敬”,其中“欢呼”为汉语中复合动词的第一类,由两个相似动词构成,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其次,“欢呼致敬”四个字全都可以作为动词,大大增强了译文的动态性,且非常自然,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但在英语语言中并没有这种复合动词。
例:(6) The reddleman nodded.
译文:红土贩子点了点头。
在例(6)中,原文中的“nodded”被译为“点了点头”,“点”这个动作由动词本身延续到了动作发出的部位,其次,“点”这个动词重复了两次,根据这两点,译文动态性由此增强。原文中只是一个简单的不及物动词,没有动作发出的部位,且是过去式,动态性较弱。
2.3. 动词的形态变化
在英语语言中,动词有许多形态变化,能够表示不同的语法功能。不同形态的动词能够体现不同的动态性,如动词的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以及情态动词等等。而在汉语语言中并没有动词的形态变化这一说法,同一个动词体现出的动态性几乎是不变的。
例:(7) Fairway, Sam, and another placed their shillings on the table, and the man turned to Christian.
译文:有三个人——费韦、塞姆、还有另一个,把他们的先令放在桌子上,跟着那小贩子就去劝克锐。
在《还乡》中,一般过去时是最常用的时态,如例(7)中的“placed”“turned”,但是动词的过去式会给读者一种距离感,过去发生的动作会使得正在阅读的读者感到很遥远,由此减弱动态性。但在汉语语言中,动词并不因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形态变化,就译为“放”“去劝”,因此动态性也不会减弱,甚至“去劝”是两个动词叠加,增强了译文的动态性。
由于英语的语法限制,一句话中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因此名词、介词、副词等常常用来表达英语中的动作。由这些非动词表达出的动作,动态性也相应减弱。笔者将在下面进行浅析。
3. 名词的使用
3.1. 名词的动词化
在英语中,名词常常直接被用作动词,这个现象被称为名词的动词化。
例:(8) She questioned Christian, and the confusion in his answers would once have led her to believe that something was wrong, had not one-half of his story been corroborated by Thomasin’s note.
译文:姚伯太太就盘问克锐,克锐回答的时候语无伦次,这种情况本身就可以使她立刻相信,事情一定是出了岔儿的,何况又有朵荪的信,给他的话证实了一半呢。
在例(8)中,“question”意为“问题”,愿意是名词,在原文中被当作动词使用。理论上来说,在语句中名词动词化的使用会增强语言的动态性。但是像这种暂时动词(temporary verbs)并不是用来描述具体动作的,它们表达的是原始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多数情况下代表的是状态的改变。原文中的“question”代表的是“姚伯太太有问题”,而译文直接使用了“盘问”这个动词。我们也可以说,在英语语言中,由名词的动词化所表达的动作较为模糊,并不是具体的。从某种角度看,名词的动词化所反映出的动态性比普通名词要弱,而这种用法的目的是为了简化句子结构。
3.2. 抽象名词
英语是一门名词主导的语言,许多名词都可以表示动作概念,特别是源于动词的抽象名词。在英语中有大量抽象名词,除了代表抽象概念的名词,如:艺术、文学、历史等,还有许多起源于动词和形容词的抽象名词,像look, walk, approach, treat等词,大多数是添加-tion,-ity,-cy,-ness,-ship等后缀的词。这些名词在简化句子结构的同时也大大地削弱了英语语言的动态性。
例(9):Mrs. Yeobright was in this state of uncertainty when she was informed one morning that her son’s wife was visiting her grandfather at Mistover.
译文:姚伯太太正这样迷惑不解的时候,有一天早晨,有人告诉她,说她儿媳妇正回迷雾岗看她外祖去了。
在例(9)中,原文中的“uncertainty”就属于英语中的抽象名词,意为“犹豫、迟疑”,它所表达的并不是一个动作,而且比较模糊的一种状态,句子的动态性大大减弱。而在译文中它被译为动词“疑惑不解”,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且这种表达方式非常自然。由此可见,当汉英两种语言表达相似的动作概念时,直接使用动词的汉语语言比使用名词的动词化的英语语言动态性要强得多。
3.3. 施动者名词
我们如果要说一个人唱歌很好,汉语通常是:她唱歌唱得很好。而英语是:She is a good singer。英语中有大量的施动者名词,如smoker, singer, watcher等等。这些词借助动作发出者表达动作概念,动态性相应减弱。
例:(10) I am going to be a furze- and turf-cutter.
译文:我要做一个砍常青棘和掘泥炭的工人了。
在例(10)中,原文中的“furze-cutter”和“turf-cutter”都是名词,属于英语语言中的施动者名词,借助名词来表达动作概念,动态性大大减弱。在译文中却被翻译为“砍常青棘”“掘泥炭”,与原文相比,将两个动作直接用动词+动作对象表示的译文,动态性大大增强。
3.4. 语境中的名词
例:(11) In the middle of this child stopped from a pit under the hill ahead of him shone a light, whence proceeded a cloud of floating dust and a smacking noise.
译文:这个小曲儿刚唱到一半儿,小孩就突然停住,因为他看见前面山下的底坑里,射出一道亮光,从亮光里,发出一片飞扬的尘土和一阵噼啪的声音。
在例(11)中,原文的“middle”仅仅是一个名词,但却表达了译文中“小曲儿唱到一半”这个动态的动作,由非动词承担动词功能,动态性大大减弱,而译文将这个动作直接译出,不仅便于读者理解,也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情形,汉语语言的动态性也因此体现。
4. 介词、副词的使用
在英语语言中,介词的使用经常隐含着动作的发生。在英语语言中,介词除了能够单独作为一类词使用,还可以与形容词、名词等构成介词短语,以多种形式在句子中出现,使用非常频繁。而在汉语语言中很难找到恰好与英语对应的介词,因此这些介词常被翻译为动词。
例:(12) Each, as he ascended the barrow, been heavily laden with furze faggots, carried upon the shoulder by means of a long stake sharpened at each end for impaling them easily two in front and two behind.
译文:他们每一位,上了古冢的时候,都挑着四捆很重的常青藤,用一根两端削尖了的长木棍,不用费事就把棘捆横着穿透了,挑在肩头,前面两捆,后面两捆。
在例(12)中,原文中的介词词组“by means of”意为“通过……办法”,由两个介词“by”“of” + 名词“means”构成,表达的动态极其微弱。译文中将其直接译为汉语动词“用”,直接用动词表动作,句子所表达的动态性自然大大加强。
例:(13) The loads were all laid together, and a pyramid of furze thirty feet in circumference now occupied the crown of the tumulus, which was known as Rainbarrow for many miles round.
译文:一捆一捆的棘捆,全堆在一起了,一个由常青藤垒成的金字塔,周围有三是英尺,把那个古冢的顶儿占住了,四处许多英里的地方上都管那个古冢叫雨冢。
在例(13)中,“a pyramid of furze”中“of furze”介词短语做后置定语,静态性非常强,只是向读者客观陈述这个金字塔的原材料,没有体现任何动作。而译文直接译为“由常青藤垒成的塔”,“垒”这个动词非常好地再现了古冢附近村庄里的人们一捆一捆将常青藤垒起来的场景,生动形象且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很好地体现了汉语语言动态性强的特点。
英语语言中有时用副词来描述动作发生的情景,这样的表达十分简洁凝练,但也削弱了语句的动态性。而汉语语言经常将英语语言中这样的情况直接译出,用动词表达动作的发生,更能给读者直观的感受。在此笔者仅简单举一例向读者展示。
例(14):The party had marched in trail, like a travelling flock of sheep; that is to say, the strongest first, the weak and young behind.
译文:他们一路之上,按部就班地走来,好像走路的羊群;换一种说法,就是一个顶强壮的在前面领路,年幼力弱的在后面跟随。
在例(14)中,后半句的“first”“behind”是两个副词,一个意为“首先”,一个意为“在后”,英语语言中的两个小短句十分简短,由人 + 副词构成,言简意赅地向读者传递了信息。但在译文中,这两个副词被译为“在前面领路”“在后面跟随”,动词被增译出来,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情形,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体现了汉语语言动态性强的特点。
5. 结语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英语较注重名词、介词等较静态的词汇的使用,汉语比较注重动词的使用。如在英语语言中,动词有多种形态变化,由此呈现不同动态,但在汉语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传递的动态不随时间或其他因素改变;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汉语也常常将英语中的名词、介词甚至副词增译为动词等。总体来看,英语语言多呈现静态,汉语语言多呈现动态。作为语言学习者,我们应好好理解英语语言动静态的差异,在尊重原语表达习惯的同时,把握两者相互转换时应遵循的目标语使用习惯,提高英汉互译的准确度,以便于语言形态差异下更深层的交流。
文章引用
战晓慧. 从词汇层面浅析英汉语言动静态差异——以The Return of the Native及其中译本为例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Dynamicity and Stativenes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Taking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as an Example[J]. 现代语言学, 2019, 07(04): 540-545. https://doi.org/10.12677/ML.2019.74071
参考文献
- 1. 武保勤. 浅析英汉语言特点及翻译中动静态转换现象——以《边城》为例[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27(1): 84-88.
- 2. 夏晓荣. 试论英汉语言动态静态之差异——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中译本为例[J]. 鸡西大学学报, 2012, 12(11): 58-60.
- 3. 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M].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7.
- 4. 鲁川. 动词大词典[M].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