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06 No.03(2018), Article ID:26510,9 pages
10.12677/ML.2018.63058

A Quantitative Study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Kotoniha Syntactical Structure in Japanese Literary Works

—A Comparison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Entries in Nihongo Bunkei Ziten

Tiantian Sun, Guanghe 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Received: Jul. 31st, 2018; accepted: Aug. 13th, 2018; published: Aug. 20th, 2018

ABSTRACT

From 74 Japanese literary works and their Chinese versions, the paper selects 383 examples of kotoniha syntactical structure and the Chinese translations to conduct a correlation function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simple sentence and compound sentence are different. From the test, the analysis results are as follow: in kotoniha syntactical structure, simple sentence tends to use “duiyu” and “p, q (unmarked)” to translate, and its habitual form is apt to use “shiqing” and “p, q (unmarked)” to translate. Compound sentence which shows naikotoniha negative has a high tow-way correlation with “ruguo/dehua/fouze/ruguo, dehua”, kotoniha affirmative and “ruguo”; conditional sentence with naikotoniha negative also tends to use “p, q (unmarked)” to translate; kotoniha affirmative is mostly translated into “yinwei”; if a sentence is translated into “ruguo”, “ruguo, dehua”, “fouze” or “zhiyao, cai”, it is highly possible to indicate kotoniha affirmative; a sentence translated into “dehua” is very likely to be a kotoniha syntactical structure with kotoniha negative.

Keywords:Kotoniha Syntactical Structure, Translation between Japanese and Chinese, Nihongo Bunkei Ziten, Significance Test

日本文学作品中コトニハ句式翻译策略定量 研究

—兼与《日本语句型词典》词条做比较

孙甜甜,李光赫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收稿日期:2018年7月31日;录用日期:2018年8月13日;发布日期:2018年8月20日

摘 要

本文从74部日本文学作品和其汉译本中共选取383个コトニハ句式例句和与之相对应的383个汉译句,并对该两组之间的关联度(即コトニハ句式和汉译句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函数检验。其结果显示,在单句与复句中的翻译策略不尽相同。而通过本次分析得知:コトニハ句式中,单句的多倾向于用“对于…”、“无标句”来翻译,表示“单句中的惯用形式”的多倾向于用“事情”、“无标句”来翻译。在复句中,表示「ナイコトニハ否」与“如果/的话/否则/如果,的话”、「コトニハ肯」与“如果”之间双向关联度很高;表示「ナイコトニハ否」条件句还倾向于以“无标句”来翻译;「コトニハ肯」多译为“因为”;能译为或译成“如果”、“如果,的话”、“否则”、“只要,才”极有可能是表示「ナイコトニハ肯」;译成“的话”的句子极有可能是「コトニハ否」的コトニハ句式。

关键词 :コトニハ句式,日汉对译,日本语句型词典,函数检验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日本くろしお出版社出版的《日本语句型词典》(2002年)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不仅在日本教师与学生人手一本,而且在中国也成为了日语专业学习者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自卡西欧电子辞典EV-SP3900之后,已都将此书收入其中。目前国内广大的日语师生大部分都通过该词典进行教学与学习。然而,当我们在进行日语教学或者日语研究的过程中,若干问题点摆在我们眼前。因词典的出版年代较早(1998年出版日文版,2002年出版中文版),与我们基于日本语学的最新研究和分类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同。而且,其汉译部分也只是停留了在对普遍性翻译的记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更,加之近年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盛行,笔者认为有必要吸收基于日语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把日语的最新语法分类以及其汉译形式的对应关系更加精准和细化 [1] 。本论以コトニハ句式的对译方式为例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过去的日语复句的研究成果认为,コトニハ句式表示假设条件的情况较多,前接动词否定形式“V-ない”,汉语大都译成“如果不……”、“要是不……”等。从实际的例子来看,像以下的汉译实例有很多。

1) a) 電話は鳴りやまない。出ないことには峰村や静子が怪しむだろう。仕方なく直樹は電話に出た。「はい、もしもし」東野圭吾『予知夢』

b) 电话不停地响着。如果不接电话,就会引起峰村和静子的怀疑,没办法,他接通了电话:“喂,你好。”赵博译

但是,调查汉译实例后发现除了译成“如果不……”、“要是不……”,“据……说”之外,译成“的话”或者无标的句式也很多,句首并非一定会加“如果”。如下例所示。

2) a) 「それでも君が解決しないことには話が終わらんのだからな。なんとかしてくれよ」東野圭吾『名探偵の掟』

b) “可是你不来解决的话故事便没法完结,做点什么吧”。岳远坤译

比较以上2例可以发现,作为复句形式的コトニハ句式在汉译的情况下,未必就译成“如果不……”、“要是不……”,而作为单句形式的コトニハ句式也未必就译成“据……说”。因此,有必要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日语コトニハ句式及其对应汉语句式相关的过去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再次检验与分析。

2. 过去的研究成果

1) 日语记述语法研究会(2008: 114-115)对コトニハ句式的释义只有「ナイコトニハ」这一种,认为ナイコトニハ的前句为期待表示原因的事态发生,后句为不期待发生的事态 [2] 。

2) 在前田直子(2009: 22)中,仅将コトニハ句式归为条件句的基本形式之一,并无其他说明 [3] 。

3) 在《日本语句型词典》中(2002)中,将在复句形式中的コトニハ形式即前接动词否定形式“V-ない”,译成“如果不……”、“要是不……”;在单句形式中则译成“据说……”。

为了全面揭示コトニハ句式的日汉对应关系,本文通过运用石川(2012)提及的基于共起语关系研究的T值、MI值研究方法 [4] ,试图用统计学函数检验方法考察コトニハ句式与汉语表达句式间的对应关系。

3. コトニハ句式的分类

本论在关于コトニハ形式的意义分类时,参考上述的研究成果,将其分成「Iコトニハ肯定、IIコトニハ否定、IIIナイコトニハ肯定、IVナイコトニハ否定、V単文、VI単文-慣用」共六类,观察汉日的对应关系。其中,I~IV是条件复句,V~VI是单句。

3.1. コトニハ

3.1.1. コトニハ肯定(Ⅰコトニハ肯定)

コトニハ肯定是指前件事件为肯定形式的条件,后件的结果也为肯定形式的条件句。如下例所示:

3) a) 彼をそんなことをすることにはやはり抵抗があったと思う。(自作例)

b) 让他做那种事的话心里还是会抗拒的。(自译)

3.1.2. コトニハ否定(Ⅱコトニハ否定)

コトニハ否定是指前件事件为肯定形式的条件,后件的结果则为否定形式的条件句。如下例所示:

4) a) 母は息子をちらりと覗いた。もう終わったはずの宿題をやり直すことには、あまりいい顔をしないのだ。(自作例)

b) 因为理应完成了的作业又要重做,他是不会有好脸色的。(自译)

3.2. ナイコトニハ

3.2.1. ナイコトニハ肯定(Ⅲナイコトニハ肯定)

ナイコトニハ肯定是指前件事件为否定句式,后件的结果为肯定形式的条件句,如下例所示:

5) a) だが、とにかく、何かしゃべっていないことには、毛細血管にまでコンクリートが流れこんで、全身を石化させてしまいそうな気がした。田中芳樹『銀河英雄伝説』08乱離編

b) 不过如果不说些什么的话,恐怕连毛细血管内都会充满水泥,全身就此石化了。蔡美娟译《银河英雄传说VOL. 8 乱离篇》

3.2.2. ナイコトニハ否定(Ⅳナイコトニハ否定)

ナイコトニハ否定是指前件事件为否定句式,后件的结果亦为否定形式的条件句,即双重否定形式条件句,如下例所示:

6) a) 「でも、ともかく、あれが見つからないことには、安心して眠れません」赤川次郎『三毛猫ホームズの推理』

b) “不过东西没找到。我夜里也没法安心地睡。”陆仁译《三色猫福尔摩斯探案》

4. 単文

4.1. 单句(V単文)

本文中的コトニハ的单句是指与复句相反,复句是指条件句,前件事情是后件事情发生的条件,单句是指单一的句式,如下例所示:

7) a) そんなやつさえ、羽田先生の言うことには素直に従っていた。すっかり兄貴分を見るような目で、羽田先生とうちとけているのだ。乙一『死にぞこないの青』

b) 这些家伙也对羽田老师言听计从,用崇拜大哥的眼神看著老师,期盼和他建立起亲密的关系。陈惠莉译《濒死之绿》

4.2. 惯用句(Ⅵ単文-慣用)

「という・そんな・こんな・あんな・こういう・そういう + コトニハ + ない・なかった・なる・ならない・なりません・なるまい・ならん・違いない(かった)・なっている」等形式都归纳为惯用句。如下例所示:

8) a) 「だからといってホテル外部でやられたことにはならない。」森村誠一『人間の証明』

b) “那也不能因此就断定他是在酒店外部被刺的。”陈笃忱译《人性的证明》

5. コトニハ句式译文翻译倾向分析

5.1. コトニハ句式语义分布及其对译倾向

本文从李光赫老师所作的翻译语料库中,共选取741篇日文小说及其汉译版本,并以此为对象检索了文学作品中的コトニハ句式及其汉译情况。从中选取对译例句383组。首先按照下面6种分类方法对コトニハ句式进行了语义分类,然后按照汉译句式,对译文进行分类、整理,共有122种。

コトニハ条件句的语义分类:Iコトニハ肯定、IIコトニハ否定、IIIナイコトニハ肯定、IVナイコトニハ否定、V単文、VI単文-慣用。

汉译形式:①p,q、②如果、③的话、④如果,的话、⑤事情、⑥对于……、⑦否则、⑧因为、⑨是、⑩这、⑪在……、⑫只要,才。

把这些数据用表格归纳出来,如表1所示。根据汉译的百分比,可以看出以无标句来翻译的句子最多。

如上表所示,这些数据始终只是表示对汉译句的百分比值,仍然不能够正确地捕捉其汉译倾向 [5] 。因此,有必要用这种基于函数检验的数学计量方法来进行正确的定量分析。

5.2. コトニハ句式对译倾向的关联度分析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函数检验来分析6种语义分类与汉译12种句式之间的关联度,把上述383个例句及其对译句整理为独立的“コトニハ句式专用日汉对译语料库”。“语料库总句数”为383例コトニハ句式和相对应的汉译句383例,共计766例。把コトニハ句式的6种语义分类作为各自的“节点词”,把汉译的12种句式的关联度组合共可以分为(6 × 12 =)72组。除却负值后4组正值的T、MI3值关系,仅以表2的数值来显示,不能明显易懂,因此改用散点图表示,如图1所示。

图1中,把T值(纵轴)与MI值(横轴)的数值相对应,把数据用点标出。为了能够更加准确清楚地把握T、MI值的分布情况:首先画上对角线,越往对角线右上方的,便表示两者的日汉互译对应关系越强;并在纵横轴上分别画上其平均值线 [6] 。

Figure 1. The scatter diagram of T and MI value

图1. T值、MI值散点图

Table 1. The distribution table of Kotoniha syntactical structure’s meaning classification and its Chinese translation

表1. コトニハ句式意思分类和汉译例子分布表

Table 2. Correlation function test of translation between Japanese and Chinese in Kotoniha syntactical structure (T & MI)

表2. コトニハ句式日汉互译关联度函数检验(T、MI)

位于平均值线右上方的A区域标记为*的[2]、[8]、[11]、[9]、[12] (按关联度高的排序);位于T值高的B区域标记为〇的[1]、[3]、[4]、[5]、[6];位于MI值高的C区域标记为△的[20]、[15]、[21]、[22]、[23]、[17]。

A区:(T、MI双高区)双向对应高关联度群。

A1:「[2] Vナイコトニハ否 + ②如果」25例、Tスコア:No.2/4.15、MIスコア:No.10/2.55

A2:「[8] Iコトニハ肯 + ②如果」5例、Tスコア:No.8/2.06、MIスコア:No.6/3.65

A3:「[11] IVナイコトニハ否 + ③的话」5例、Tスコア:No.11/1.90、MIスコア:No.7/2.73

A4:「[9] IVナイコトニハ否 + ⑦否则」6例、Tスコア:No.9/2.04、MIスコア:No.9/2.58

A5:「[12] IVナイコトニハ否 + ④如果,的话」4例、Tスコア:No.12/1.69、MIスコア:No.8/2.67

B区:(T高MI低区)日→汉对应高关联度群。

B1:「[1] V単文 + ①p,q」110例、Tスコア:No.1/5.73、MIスコア:No.19/1.14

B2:「[3] VI単文-慣用 + ①p,q」62例、Tスコア:No.3/4.13、MIスコア:No.20/1.07

B3:「[4] VI単文-慣用 + ⑤事情」27例、Tスコア:No.4/4.07、MIスコア:No.13/2.20

B4:「[5] V単文 + ⑥对于…」19例、Tスコア:No.5/3.09、MIスコア:No.17/1.78

B5:「[6] IVナイコトニハ否 + ①p,q」49例、Tスコア:No.6/2.95、MIスア:No.24/0.79

C区:(T低MI高区)汉 → 日对应高关联度群。

C1:「[20] IIコトニハ否 + ⑧因为」1例、Tスコア:No.20/0.99、MIスコア:No.11/7.58

C2:「[15] IIIナイコトニハ肯 + ⑦否则」2例、Tスコア:No.15/1.36、MIスコア:No.2/4.58

C3:「[21] IIIナイコトニハ肯 + ④如果,的话」1例、Tスコア:No.21/0.95、MIスコア:No.4/4.26

C3:「[22] IIIナイコトニハ肯 + ⑫只要,才」1例、Tスコア:No.22/0.95、MIスコア:No.3/4.26

C4:「[23] Iコトニハ肯 + ③的话」1例、Tスコア:No.23/0.93、MIスコア:No.5/3.83

C5:「[17] IIIナイコトニハ肯 + ②如果」2例、Tスコア:No.17/1.16、MIスア:No.11/2.49

为了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表现得更加直观化,将以上列举的A~C三个区域的特征用图2来表示。

图2所示,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首先,具有双向对应关系的是「ナイコトニハ否」 = “如果/的话/否则/如果,的话”;「コトニハ肯」 = “如果”这五种模式。

Figure 2. The corresponding diagram from the table

图2. 从表中整理出来的对应图

其次,表示“单句”的多倾向于用“对于…”来翻译,表示“单句中的惯用形式”的多倾向于用“事情”来翻译。另外,表示「ナイコトニハ否」条件句和「単文」或「単文-慣用」的多倾向于以“无标句”来翻译。

最后,能译为或译成“如果”、“如果,的话”、“否则”、“只要,才”极有可能是表示「ナイコトニハ肯」的コトニハ句式。「コトニハ肯」多译为“因为”,能译为或译成“的话”的句子极有可能是「コトニハ否」的コトニハ句式。

6. 与《日本语句型词典》的比较

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跟《日本语句型辞典》的解释有一些出入,下面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表3所示,本文分析结果与该词典最大的差异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1) 该词典中没有收录コトニハ句式的单句的汉译句式的“对于……”和“事情”。

2) 根据该词典收录的内容,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误解,即コトニハ句式在复句的否定形式中一概译为“如果不……、要是不……”。但本文的分析显示,在复句的否定句式中,还可译为“如果”、“的话”、“否则”、“如果,的话”等形式。

3) 该词典中没有任何有关汉译句式之一“无标句”的记载,根据本文的分析结果,单句和表示「ナイコトニハ否」的条件句式更倾向于翻译成“无标句”。

4) 该词典中的收录内容中,没有任何有关汉译句式之一“否则”、“因为”、“的话”、“只要,才”的记载,根据本文的分析结果,译成“否则”“只要,才”极有可能表示「ナイコトニハ肯」,译成“的话”则极有可能表示「コトニハ肯」,译成“因为”则极有可能表示「コトニハ否」。

7. 结论

词典由于版面的关系,不能够像本文一样进行详细的分类和分析,其目的是尽可能录入最典型的事项。但这种所谓最典型的事项,最少必须要采用文本所分析的A区五组。根据本文的分析结果,至少不能说“如果不……、要是不……”是コトニハ句式的最典型的汉译形式。

通过《日本语句型词典》和本文的分析表明,该词典的日语分类只是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的成果,其汉译部分也只是普遍性的翻译,很难说是反映了コトニハ句式意思特征的翻译。

Table 3. Differences between Nihongo Bunkei Ziten and analysis in this paper

表3. 《日本语句型词典》与本文分析的不同

换言之,它作为初级日语学习者使用的工具书是没问题的。但很容易给结束初级阶段进而向中、高级日语冲刺时的日语学习者们造成一种误解:只要是コトニハ句式就相当于汉语的“如果不……、要是不……”。所以有必要指出两者并不具有完全双向性的对应关系。

通过本文的分析,对コトニハ句式的翻译描写提出了以下三个新观点:

1) 具有双向对应的A区5个组合为コトニハ句式的最典型翻译组合;

2) 表示“单句”的多倾向于用“对于……”和无标句来翻译。表示「ナイコトニハ否」条件句和「単文」或「単文-慣用」的多倾向于以“无标句”来翻译,「コトニハ肯」多译为“因为”;

3) 能译为或译成“如果”、“如果,的话”、“否则”、“只要,才”极有可能是表示「ナイコトニハ肯」的コトニハ句式。“的话”很大程度地包含「コトニハ否」的コトニハ句式信息。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国家外专局引智项目“引进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重点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服务于‘一带一路’及中日韩自贸区的汉语共通语的构建研究”(L15BYY028)、大连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基金《现代日语语法》教材出版项目(JC2016052)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引用

孙甜甜,李光赫. 日本文学作品中コトニハ句式翻译策略定量研究—兼与《日本语句型词典》词条做比较
A Quantitative Study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Kotoniha Syntactical Structure in Japanese Literary Works—A Comparison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Entries in Nihongo Bunkei Ziten[J]. 现代语言学, 2018, 06(03): 502-510. https://doi.org/10.12677/ML.2018.63058

参考文献

  1. 1. 李光赫, 邹善军. 日本文学作品ト条件句翻译策略定量分析[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7(1).

  2. 2. 日本語記述文法研究会. 現代日本語文法6(第11部複文) [M]. 东京: くろしお出版, 2008: 114-115.

  3. 3. 前田直子. 日本語の複文[M]. 东京: くろしお出版社, 2009: 22.

  4. 4. 石川慎一郎. ベーシックコーパス言語学[M]. 东京: ひつじ書房, 2012.

  5. 5. 李光赫, 邹善军. 関数検定から見るタラ条件文の中国語訳傾向//連語論研究VI (研究会報告40) [C]. 日本語文法研究会, 2016.

  6. 6. 李光赫, 赵海城. 関数検定から見るタラ条件文の中国語訳ストラテジー研究//明星国際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第10号) [C]. 明星大学国際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学会, 2018.

  7. NOTES

    1从74部日本小说中共检索到日汉对译的コトニハ条件句有效语料383个。这74部小说包括在中国最新翻译发行的作品纯文学类:村上春树8部、渡边淳一的(『ひらひらの雪(上下)』、乙武洋匡的『五体不満足』;恐怖类:乙一8部;推理类:赤川次郎8部、東野圭吾11部、貴志祐介4部、西村京太郎2部、森村诚一12部;科幻类:田中芳树19部。

    2翻译模式分成以下12种。1) “p,q”:是指“无标句式”。2) “如果”:“如果(要是/若真/假如/若/要/假若/如若),就(则/便/就是/也就/会/是/还是/就将)”等情况,为了方便本文,不加区分均用“如果”表示。3) “的话”:“p的话,(就/便/就会) q”。4) “如果,的话”:表示“要是/若是/再/如果/倘若”等后面接“的话”的情况。5) “事情”:表示“事/东西/局面/样子/情况/结果/工作/一切/过失/方面/和……事情”等。6) “对于……”:表示“对于……来说”、“对(关)于……事(情)”、“对此”、“苦于”、“对(……一事)”、“为……事”等。7) “否则”:表示“否则(就/会/便)”等。8) “因为”:表示“正是因为……就”、“因……所以”“因为”“苦于”。9) “是”:表示“……是……”、“……自是……”。10) “这”:表示“这个举动”、“这点”、“这件事”等。11) “在……”:表示“在……之前”、“在……方面”、“在……上”、“在……这一点上”、“在……的时候”、“在……点上”等。12) “只要,才”:表示“只有(要/要先),才能(方能)”等情况。

    3所谓T值,是从统计学转化过来的概念,是通过统计学的显著性水平来衡量两个词共现关系的指标。如果共现词频超过偶然性的概率,这种指标就能够准确地表示显著性水平。跟下面的MI值相比,T值是以词语出现频度为重点的指标,所以对于判定“广泛且频繁地使用搭配”时非常有效。用本文的分析例句来说,如表2所示, [1] 的“単文 + ⑥p,q”组合共计110例,换言之,表示“単文”的例句用“无标句”翻译的句子最高(频度高),所以T值也最高。但从表1也能看出,用“无标句”翻译的句子未必都是“単文”的例句,因此MI值也就很低。T = (共现的实际频数 − 节点词频数 × 搭配词频数÷语料库总词数) ÷ √共现的实际频数。所谓MI值,是从信息理论产生出来的相互间信息量(互信息值)概念,是表示某个词对于共现对象的词拥有多少程度的信息的指标。换言之,是在给出任意一个节点词的时候,能够多少程度地推测出其共现词(或者含有多少程度的共现词信息)的指标。比如给出一个节点词“清华”,则可以强烈推测出其周围很容易出现“大学”一词(或含有很大程度的“大学”一词的信息)。与之相反,比如给出一个节点词“大学”,却几乎推测不出其周围会出现“清华”一词。此时“清华”很大程度地含有有关“大学”的信息,而“大学”却几乎不含有有关“清华”的信息。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