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06  No. 06 ( 2018 ), Article ID: 28137 , 6 pages
10.12677/CES.2018.66085

The New Development of College Teaching Methods: Transforming Education into Learning

Qingfeng Li, Nanping Liu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Received: Nov. 30th, 2018; accepted: Dec. 14th, 2018; published: Dec. 21st, 2018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s a fundamental problem i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 continuation and reform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21st century universities took the arrival of the modern information society as a node, and once again triggered the discussion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r a long time, there have been students’ initiative, enthusiasm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 which has led to thinking about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teaching”,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universities, have obvious drawbacks and are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modern teachi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ltimedia-based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have emerged and rapidly filled college teaching. Pushing the “student center” and “study” to the focus of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there has been a tendency to “study alternative teaching” and “teaching alternativ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re the basic relation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They should be a complete whole in school education. Therefore, school teaching cannot simply replace “teaching” with “learning”. In view of the problem that the current teaching has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learning”, teachers should be good at “teaching” as “learn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enhance the initiative of students.

Keywords:Learning,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 Lecture

大学教学方式的新发展:化“教”为“学”

李庆丰,刘南萍

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

收稿日期:2018年11月30日;录用日期:2018年12月14日;发布日期:2018年12月21日

摘 要

“学”与“教”的问题是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根本问题。21世纪大学传统教学方式的延续与改革以现代信息社会的到来为一个节点,再度引发了“学”与“教”的探讨。长期以来,大学课堂存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不足的问题,进而引发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大学普遍使用的以“教”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弊端日显,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学方式涌现并迅速充盈大学教学,将“学生中心”和“学”推向教学方式改革的焦点,出现了“学替代教”与“教替代学”的思想倾向。“教”与“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在学校教育中应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因而学校教学不能单纯地以“学”代替“教”。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对学生的“学”不够重视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去化“教”为“学”,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

关键词 :学习,教学,教学方式,讲授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何为化“教”为“学”

要了解化“教”为“学”,首先要厘清的问题便是“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有研究者从本体论的角度剖析了历史中教与学的关系,西方和我国陶行知时代之前的看法是将“教”与“学”看作是分开的两个整体,即从本质上而言二者分属不同的教学活动;近几十年来我国流行的看法是将“教”与“学”作为一个整体,即二者是统一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既对立统一又共存共变。正因为将“教”与“学”作为一个整体,导致我国的教育实践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教学以教为中心,以教否定或代替学或忽视学的作用和意义,要么以学笼教,否定教的意义,落到教学方式上则体现为过分注重教师的教学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与学共存共变观点使得教师容易陷入教师的教就是学生的学的怪圈,从而导致满堂灌、一言堂等教学方式的出现,进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主动性、参与性不高。

当前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分中合,即将教与学看作两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的同时重视二者之间的联系。教与学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从活动主体(教师与学生)、活动的直接目的(学生和教师发展与自身发展)、活动形态、过程与方法、活动时空范围(有教必有学,有学未必有教)可以看出;教与学又是相互联系的:教依据于学,受学所控,其目的在于引起学、指导学、促进学、实现学 [1] 。因此,化“教”为“学”指教师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受教育对象成为教学主体,将自身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进而达到教学质量提升的效果。本质上而言,化教为学,注重的是学生的发展性。即发展潜力。潜力的挖掘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并且受到正确地指导之上的,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奠基性的重要性。化教为学着重教师的教,并将教升华为学。

2. 化“教”为“学”的合理性依据(为何要化“教”为“学”)

化“教”为“学”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其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渊源。从以上对教与学的关系厘清中可以看出,化“教”为“学”的本质在于“教学生学”。简而言之,化“教”为“学”可以被视为从授人以“知识”到授人以“方法”,即教师的教学从教授学生学习知识转化为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同时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这意味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的“听”是主动学习而非被动学习。

2.1. 现实需求

2.1.1. 课堂需求:人才培养目标(高素质人才)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不足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学生核心素养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 [2] ,简单而言指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则指学生的能力发展和品质提升,当前则主要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当前大学课堂教学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学;二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不足。两大问题直接导致大学课堂教学的质量难以提升,尤其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思维力、创造力的发展息息相关,因而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化“教”为“学”将核心素养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从重视系统知识传递转为通过知识建构教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发现学习等引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以达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3] 。

2.1.2. 社会需求: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知识爆炸

20世纪末以来,网络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使用,教学环境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对师生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学教学的改革是必然也是既定事实。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知识的共享的同时,推动者新知识的产生和已有知识的迅速传播。大学教学内容突破传统教材和教师研究的范畴的限制而急剧扩充,原有的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尤其是在知识转型、学习方式改变,原有教学媒体(黑板等)变迁及随着网络技术成熟而崛起的开放课程的多重挑战下,高等教育理念不得不更新,教学方式作为大学教学的重要一环,成为变革的关键内容和主要着力点 [4] 。

2.1.3. 个人需求:学习方式与教学思想的革新和终身教育

如上而言,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网络信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大学教学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大学职能的增加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科技革命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信息的迅猛积累和加速老化,要求人们在劳动活动的进程中善于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和实际技巧,善于独立地学习。大学不再只是传承和创造知识的专门场所,它实际上成为了满足青年成长和社交活动需求的一种特别存在,教学只是这众多职能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学生的个人需求也发生变化,知识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学习目的,但更为重要的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学生个人需求的改变一方面源自于当代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教师教学思想的革新,另一方面则是终生教育思想的传播。终生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即学生形成自主的认识,能够摆脱其他人充当客体的角色,实现自身与现实世界的其他客体和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从掌握现成的科学知识到发现新的科学真理。

大学教师职能扩大,课堂教学虽是不可或缺的但只是其中一个部分,高校学习主要依赖于学生个人的学习,因而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学方式必须由“教”向“学”转变。

教学方式变革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理念或教学观念,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定势,以开放的视野、超越知识传授的理念设计课程教学,加大学的成分,融入信息化元素,实现深度互动,实现从专注“教”到助力“学”的战略性转变,促进协同学习意义上的教学关系建构,形成深度互动的探究性教学文化 [4] 。

2.2. 理论依据

2.2.1. 建构主义教学论与“学习者中心”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一个突出中心思想是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教师和学生身份、地位、职能等发生改变。教师从传统“授业、解惑”知识传授者、灌输者的身份转换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上的帮助者、促进者、指导者;教师放弃以往“师道尊严”的教学过程中的绝对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中将学生作为灌输对象的特性,引入全新的教育思想,将学生纳入教学主体,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学习从以外部刺激为主转化为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突出思想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知识的积累不应是被动的,而应该是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去建构,因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指导的教学方法得到提倡。学生在一定环境下,用自身已有的一些独特经验,再借助老师和同学等人的帮助,利用一些必要的资源,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要求学生能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最后使学生有效地达到实现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以前教材上所提供的内容不再是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灌输知识的手段,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工具 [5] 。

2.2.2. 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

针对人们对“接受式教学”的误解和“发现式学习”的不足,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奥苏贝尔将“学习”按其过程划分为“发现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他认为无论是学习内容的组建还是机械地回答问题,“发现式学习”的根本内涵在于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通过传授获得,而是通过学生在他能有意义地获得前自己发现所学内容的内涵。在这一发现阶段结束之后,再内化发现的内容。而“接受式学习”是以“传授—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在“接受式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以定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对学生来讲,学习的过程只要求他把材料内化或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这是奥苏贝尔为了纠正人们的那种广为流传而又无根据的认为“接受式学习”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式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看法以说明有意义学习的性质,对“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所作的简单区分。他指出无论是“发现式学习”还是“接受式学习”都可能是机械的,也都可能是有意义的,这取决于学习发生的条件。换句话说,不仅好的讲授教学可以导致“有意义接受学习”,而且“发现学习”或问题解决并不一定保证是“有意义学习”。课堂里的问题解决,有可能像仅记住一种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一样无需理解它各个组成部分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是一种机械学习的过程。

简单地说,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完全是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传统学习方式中有需要继承的,也有需要变革的东西,应当从本质上来认识。应对各种学习理论进行适当的选取,组合以与我们的课堂实际相适应,以有效达成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奥苏贝尔赋予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法新的生命力,也为化“教”为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6] 。

3. 化“教”为“学”的有效方式(如何化“教”为“学”)

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也不是简单地把教、学当作两回事,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自己学。从实质上来说,教、学是一回事。教师不是简单地给予,也不是完全地给予,而是化教为学,尽量淡化教的痕迹,不做灌输者、说教者、主宰者。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历久弥新。“不需要教”是“教”的起因,又是“教”的目的;“教”是达到“不需要教”的手段,是途径。“教”与“不需要教”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在教学时,教师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去发现问题,改变策略,方能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以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就必须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化“教”为“学”,将所谓的课本知识变成有意义可接受的个人知识和能力。真正的做到化“教”为“学”首先要对这里的“教”和“学”做出正确的定位。化“教”为“学”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即改“教”和重“学”。改“教”指的是从教师角度出发,从知识选择、知识传授等方面出发,重“学”则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背景、学习潜力等,让学生的学习有意义。除此之外,则需要考虑当前的社会背景,如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数字化、碎片化等特点。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要做到化“教”为“学”,需要明确两点:一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的角色;二是淡化“教”的痕迹,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3.1.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升主动性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提升现代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要想将机械化的知识转变成为有意义的知识,必须要广泛、充分地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树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他们主动学习知识,在无形之中就赋予了知识特定的意义,对于提升他们的综合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对于任何一种学习理论来说,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只有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

3.2. 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结构,提高讲授的组织条理性

讲授组织的条理性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可以通过讲授思路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和教学内容的条理性来实现,是化“教”为学的重要一步。将奥苏贝尔接受学习理论与高校学科教育相结合,可以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结构,以实现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和条理性。学科知识框架反映了学科的知识结构、大致内容组成、知识的来龙去脉、层次关系、关联关系等。讲授中注意讲授的组织条理性,使学生发现和建构知识的联系,形成系统地知识结构,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化的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地指导学生,让其明确学习的目标、方法等,不断地对学科知识有一个明确、宏观上的认识,从而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和认识。这个过程其实也是自身知识结构不断优化、知识体系不断积累和建构的过程,更好地发现自我身上的问题,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条理性讲授赋予知识以特定的意义,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实现从机械式学习向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转化。

3.3. 实现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实践

实现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实践,不断地促进现代教学的进步。根据布鲁克斯知识地图的构建思路,实现现代教学手段与知识地图的结合,将教学知识网络化、系统化。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这一教育理念有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时代的知识地图有它特定的含义,是一种知识库管理系统技术与因特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知识管理技术。将各学科、课程的知识借助于知识地图来表示,有助于学生知识框架的建立。这与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现代教学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3.4. 掌握学生认知学习成长规律

掌握学生的学习认知成长规律,是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体系的重点,同时对于现代教学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中的几种学习类型如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和提升,只有遵循学生的学习阶段来进行教学,才能够让他们最大化地吸收所学知识,从根本上提升个人的综合学习能力,从而打造完整有效的知识体系,以此来促进现代教学的顺利进行,深化素质教育改革 [7] 。

3.5. 合理使用讲授语言

针对传统的讲授方法,教师讲,学生的“听”有以下三种状态:一是听到了没有学到;二是听到了也学到了;三是听到了、学到了还升华了。化“教”为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听到了、学到了还升华了,即有意义学习。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要求具备三个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观念(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前两者前文已经论述过,就学习者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而言,教师能做的是合理使用讲授语言。如刚上课时,可以通过有趣、新奇、激发疑问的语言引发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和参与;授课中时,使用简便的语言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价值,让学生意识到教学的重要性;使用重述和详述的语言强调和突出重点内容等。

文章引用

李庆丰,刘南萍. 大学教学方式的新发展:化“教”为“学”
The New Development of College Teaching Methods: Transforming Education into Learning[J]. 创新教育研究, 2018, 06(06): 516-521. https://doi.org/10.12677/CES.2018.66085

参考文献

  1. 1. 丁念金. 学与教之关系的本体论分析[J]. 教育学报, 2006, 2(1): 36-42.

  2. 2. 钟启泉.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 挑战与课题[J]. 全球教育展望, 2016(1): 3-25.

  3. 3. 胡书英.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 教育科学论坛, 2016(10): 12-14.

  4. 4. 康淑敏. 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J]. 教育研究, 2015(6): 96-102.

  5. 5. 张华, 胡海. 网络环境下学与教方式变革概述[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 31(6): 116-118.

  6. 6. 刘红熠.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及其对新课程课程教学改革的价值探讨[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4(2): 116-118.

  7. 7. 聂玉凤. 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5): 60-6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