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2  No. 06 ( 2022 ), Article ID: 52798 , 8 pages
10.12677/AP.2022.126254

流动儿童情感发展影响因素、特点及培育

刘成伟,王蓉,王茂文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收稿日期:2022年5月23日;录用日期:2022年6月13日;发布日期:2022年6月24日

摘要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较为特殊的群体,流动儿童就是这样一种庞大的社会边缘群体,其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深远且重大的影响,推动社会的前进。因此了解流动儿童情感的发展状况,培育其正确的情感能力,为他们营造舒适的成长环境最为关键。本文通过对流动儿童当前存在的情感和心理等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针对流动儿童的情感能力以及培育的重点和方向做出相应的对策,通过政府、学校、老师以及儿童自身做出相应的建议,从而改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社会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

流动儿童,情感能力,培育,特点

Influencing Factors,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of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Migrant Children

Chengwei Liu, Rong Wang, Maowen Wang

School of Edu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Hunan

Received: May 23rd, 2022; accepted: Jun. 13th, 2022; published: Jun. 24th, 2022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some special groups will inevitably emerge, and migrant children are one such large socially marginalized group, which as an important human resource has a profound and significant impact on China’s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driving society forward.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 the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migrant children, cultivate their correct emotional ability, and create a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for them to grow up.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current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migrant children in detail, mak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ir emotional ability and the focus and direction of cultivation, and mak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through the government, schools, teachers and children themselves, so as to improve the social problems of urban adapt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and promote their healthy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Keywords:Mobile Children, Emotional Competence, Nurturing, Characteristics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流动儿童的产生和发展,源自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兴起的打工热潮,随着中国经济和城市化水平的加快发展,社会流动性呈现一个全新的状态,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家乡涌入城市就业。通过对社会流动人口的研究调查发现,流动人口的主要职业大多是普通的建筑工人、服务行业或企业工厂职员、个体户等,这些群体收入微薄且不稳定、工作辛劳,社会地位较低且得不到完善的社会保障,他们大多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城市边缘或者城市中基础设施落后的地段。出于对现实条件等多种因素的考虑,外来务工人员会将其未成年子女带出户籍所在地,长期在流入地居住,由此流动人口家庭化衍生了规模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这些儿童既不属于农村也非真正属于城市,难以适应社会新环境作为评判其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这也是我国近年来城乡人口流动随之引发的一个不容忽视且复杂的社会问题,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据2013年国家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结果显示,高达62.5%的流动儿童随父母流动至城市,且人口规模呈迅速增长趋势(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2016年教育部统计出1367万流动儿童进城接受义务教育(柴晓运,郭海英,林丹华等,2018)。相关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的心理症状检出率显著高于非流动儿童(胡韬,郭成,刘敏,2013),由于获得的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源较少影响其心理复原力水平的发展(周文娇,高文斌,孙昕霙等,2011),他们的社会适应状况也处于劣势(梁文艳,张亚星,2013)。现如今,社会各界对于流动儿童的关注重点也从最初的教育问题转移到社会情感能力培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目的是希望流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要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条件,其身心健康也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能否让流动儿童的心理和情感正常的成长,成为了他们能否成功的融入城市生活的关键。旨在促进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 流动儿童存在的情感问题

流动儿童从童年向青春期过渡,这一时期刚好处于个体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融入都产生了变化,同时也是极易出现情感和心理问题的时期。流动儿童缺乏较为稳定的交往群体,缺少与同伴的交流与沟通致使流动儿童的情感能力减弱,容易唤起其不稳定的心理状态,有碍于其适应新环境,尤其不利于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因此常出现以下情感和心理问题。

2.1. 自卑与焦虑

自卑是流动儿童最常见的情感问题,这种负面情感是普遍存在的,个体可以通过接纳和提升自己得以补偿,同时也能完善自身的性格和心理缺陷。大部分流动儿童在社会适应发展过程中通常会产生自卑感,他们不仅会体验到更多的社交焦虑,其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也较低(张翔,王娟,陈良辉等,2014),其次,流动儿童的身心发育尚未达到成熟,他们还不能够分辨自己和他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往往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强加于自己,作为改变自己的标准,因此常常会因达不到大人的期望而产生自责倾向。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自责倾向检出率达到21.7%,占比远高于城市儿童(刘正荣,2006)。流动儿童能够意识到自己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城市生活与以往在老家的生活差异巨大,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方式都使他们难以与城市接轨,更容易敏感而自卑,他们在进入新环境后试图通过情感体验去直面自卑,但往往因害怕或害羞与原住民交流而使得补偿受到了阻碍。为了保护自尊心而选择独来独往,他们与城市儿童的关系尤其会对学习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长期笼罩于自卑的阴影下,不利于其心理和情感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积极干预流动儿童的消极情感,帮助他们通过适当的行为消除情感上的紧张,以缓解自卑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

2.2. 孤独感和抑郁倾向

同龄人陪伴的缺失使他们身处城市却倍感孤独和陌生,伴随着父母工作和居住环境的变化,流动儿童也在不同的环境下频繁流动着,这就导致了流动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非流动儿童(刘药斐,王兆良,李文兵等,2010),且会随着在城市生活越久,这种孤独感会逐渐减少。还有研究也证实了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比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感知到更多的孤独感和抑郁,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蔺秀云,方晓义,刘杨等,2009)。在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跟踪调查中得出结论,即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抑郁倾向仅次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城市儿童的抑郁感体验最少,经过多次纵向调查后发现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其抑郁水平与最初调查几乎一致(周皓,2010)。

2.3. 社会情感密度低

作为融入社会的其中一个指标,情感密度代表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频率,其随着个体情感交流频率的增大而升高,反之与人际交往程度呈反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体被接受或被拒绝的情况(徐志刚,2014)。当前流动儿童的情感现状反映了其薄弱的人际情感影响而导致的低程度情感密度。在《流动儿童蓝皮书(2019~2020)》的报告中得出相关结论:流动儿童更少受到同伴接纳,以至于学校适应性较差。有研究者对公立中小学中的262名流动儿童的情感进行了调查,以证实情感对流动儿童的重要性。调查发现当流动儿童被问到朋友来源的问题时,少部分流动儿童谈及自己的大部分朋友来自城市,仅占调查人群中的17.8%,而好朋友都在农村的流动儿童占调查总人数的66.2%;意味着大部分流动儿童难以加入城市儿童的社交圈。另外,根据对流动儿童与同伴交往时间的调查,发现超过60%的流动儿童与朋友相处时长只有短短数月,有33.2%的流动儿童与同伴交往时间在1到3年之内,仅有9.5%的流动儿童与同伴交往超出三年。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流动儿童情感密度较低是由于缺乏同伴群体而造成心理陪伴的缺失,其对个体的心理影响不容忽视,与制度、文化差异、环境等外界方面的因素一同对流动儿童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城乡同伴群体之间无法确保主动及时沟通、无法获得同伴的情感支持与交往乐趣是流动儿童融入社会不足的原因之一。

2.4. 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根据需要层次理论,个体必须先满足低级的需要才能追求更高级的需要,流动儿童在城市中首先要先满足其安全感的需要,他们渴望在社会安定,渴望受到保护、免受焦虑和恐惧,其次是满足归属感与认同感的需求,如结交朋友、与他人建立友谊关系,再者是满足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得到他人尊重,最后才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追求知识与理想。当流动儿童所处的环境使他们缺少关心与爱护时,他们就会恐惧害怕和焦虑,不愿与周围同伴建立联系,产生自卑心理,长期在这样阴影的笼罩下,他们就逐渐丧失了寻求更高目标的动力。根据国内对流动儿童自我评价的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较难满足最基本的安全和归属的需要,因此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导致其社会融入较低。

3. 流动儿童情感发展现状

目前社会上对流动儿童心理关注的重点已经从外部的物质条件转向为内部的心理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状况、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程度等方面。

3.1. 心理健康状况

和城市中的儿童相比,由于流动儿童特性的原因,其流动性较高,经常在漂浮不定的环境下生活,所在的居住地以及学校经常变化,导致了很多流动儿童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上与城市儿童显得格格不入,产生的不安全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多数的流动儿童由于他们能够直接察觉到自身与其他城市儿童相比存在劣势,在与城市儿童相处时他们也表现的较为敏和自闭,因自己被区别或不公对待而产生歧视知觉,在归因倾向上,更是将歧视知觉归结于户口身份,因此加深了他们的消极情感体验(刘霞,申继亮,2009)。长此以往,流动儿童在各种压力下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还不够强大,不能够正确的疏导自己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所面对的困难,不善于调解自己内心的困惑与疑难,因此,这对于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情况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2. 人际交往方面

同伴关系对儿童时期的个体是非常重要的,儿童会花很长时间与同伴相处,且交往形式多样,同伴团体也会在这一阶段出现。同时,儿童在与人际交往中善于传递信息,也能分辨在何种情况下对他人采取行为。但流动儿童由于外界环境和自身内部对其的排斥,导致他们的人际交往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倾向于排斥新的环境和新朋友,也不知如何去利用规则和方法结交朋友,往往其交往的对象局限于与自身条件、环境相仿的其他流动儿童,因此他们不能协调自己与城市儿童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流动儿童适应城市生活非常不利。因此,提高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促进其自身身心发展的必备技能,是稳定流动儿童情绪、认识以及完善自我缺陷、学会与人相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

3.3. 社会适应性方面

具有良好社会适应的儿童,对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是认同的,能够积极的与外界进行互动,积极的去接受新的刺激并做出积极的反馈行为。而流动儿童在整体上由于社会地位认知以及自我价值感较低,因此他们在感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歧视后随之对外界以及社会产生很深的排斥和恐惧,在认知上,将其他人和事物都当作是阻碍自身发展的因素,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消极的自我评价以及紧张的人际关系等导致流动儿童出现适应社会不足的情况(雷有光,2004)。因此很多流动儿童因缺乏对城市的认同感,而表现出对城市的消极举措。同时很多流动儿童在城市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所以他们很容易产生负面情感,这也让他们更留恋家乡。

4. 影响流动儿童情感发展的现实因素

4.1. 社会环境

有研究者认为流动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变化是造成流动儿童心理和情感上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流动儿童从农村进入城市,居住环境与人际关系都发生巨变,这种变化会影响他们的社会化质量(王回澜,2005)。流动儿童经历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以至于个体的心理也产生变化,他们大多居住在城中村,就读于外来子弟学校,原生家庭以及物质条件上的显著差距仍然能让他们感受到与城市儿童在思想、权利、生活条件以及被重视程度上的差异,城市中的儿童在许多方面都会更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们的关怀与偏爱。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谢云天,曾素林,2019)。在对文献梳理中发现社会排斥、歧视、群体认同感低等都会影响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师保国,王芳,刘霞等,2014)。谈及影响流动儿童适应学校生活的因素,有学者指出家庭忽视和未尽责、学校性质、城市同伴的排斥以及教师的偏见都是危害流动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城市重点学校的流动儿童比城乡结合部的流动儿童更受到父母的情感忽视(谭千保,于慧,2010)。

4.2. 家庭环境

通过调查北京某地区的357名流动儿童,发现他们的父母所采取的教养方式不同于城市儿童的父母,流动儿童的父亲倾向于对子女进行严厉惩罚,母亲则偏向于否认和拒绝子女,缺少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支持是流动儿童的常见现象。原因在于流动儿童家庭的经济基础薄弱,其父母在巨大的压力负担下无暇顾及子女,缺乏足够的关注度和耐心,通常采取最为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其次,流动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个人观念和文化的差异也使得他们在教养子女上缺少科学合理的方式,最终导致流动儿童无法满足其情感需求(马妮娜,张曼华,刘婷等,2015)。亲密度低、父母经常发生矛盾的家庭也会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而家庭环境良好则有利于促进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刘杨,陈舒洁,袁晓娇等,2013)。对于流动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来说,父母的养育行为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对香港地区的贫困家庭进行调查,研究认为父母的积极养育尤其对女生的社会情感能力的促进更为明显,相反,父母的消极养育与女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呈负相关,这一现状对比于男生更为显著,原因可能是性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差异所导致(Zhu, 2019)。除此之外,父母风格在不同情况下也对儿童的情感能力水平产生一定影响(Stan, 2012)。因此,对于流动儿童而言,干净整洁的内部生活环境,父母适当的期望、尊重和陪伴,以及投入更多的关爱与支持,都是利于流动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田瑾,毛亚庆,2021)。流动儿童的家庭亲密度越高,家庭功能越健全,越能促进其生活满意度的提升,从而形成积极情感(杨阿丽,郭峰,2010)。

4.3. 师生关系

针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采用追踪调查,有研究探讨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改善流动儿童的焦虑和抑郁水平(郑研,2022)。还有研究认为,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并不受老师的欢迎,80%的教师不希望在班级接触到流动儿童(许传新,2010)。对于流动儿童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研究中,有学者着重观察了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特点,发现了当地儿童和流动儿童在班级座位上的安排存在差异,流动儿童的座位几乎都在教室最后几排(符太胜,王桂娟,2012)。流动儿童在经历不良的师生关系以及各种压力下,心理资源的匮乏使他们容易产生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问题。

4.4. 同伴群体

同伴群体对流动儿童的影响更加深远,同伴群体会被分为“我群”和“他群”,属于“我群”的城市儿童更容易结为“小帮派”,流动儿童便自觉避开形成城市儿童的团体,很难融入其中,进而选择与自己相类似的群体进行交往,将自己的情感和价值投入到流动群体和成员当中,这种不被接受的痛苦选择困扰着流动儿童。在对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弹性发展研究中发现,相较于城市儿童来说,流动儿童更容易被同伴忽视和拒绝(朱丹,王国锋,刘军等,2013)。有学者对北京市1164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流动于城市中若遭受到同伴侵害,会明显出现孤独感和抑郁等情绪问题(侯舒艨,袁晓娇,刘杨等,2011)。

5. 流动儿童情感培养策略

5.1. 流动父母应改善家庭环境,注重家庭教育

父母尽可能地为子女创造舒适整洁干净的居住环境,提供稳定的住所,减少家庭嘈杂度,父母能自我控制情绪,减少夫妻冲突,提升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采取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对待子女,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支持、尊重、关怀与陪伴,不当着他人的面大声吼骂子女,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对子女报以适当的期望。在工作之余,也要花时间与子女进行沟通,以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如此一来能促进流动儿童的情感发展能力。

5.2. 学校针对流动儿童进行特殊培养

改变城乡的教育差距需要各方面的责任主体共同努力,首先是对教育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在城乡之间存在的差距,让义务教育适配包括城市儿童、流动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其次,流动儿童在城市学校进行学习时往往会存在学业方面存在难题。城市中与过去大不相同的授课内容、学习计划、教育方式等与农村教育存在着差异,有些课程或模式对于流动儿童而言基本上是空白的。作为学校,我们应该建立过渡制度,定期对儿童们开展测试,并跟踪其成绩变化,对于有学业差异的个体进行针对性补课。

与此同时,科学合理地改进教育评价方式,调整学生评价过程中的信效度和差异化。最后,面对流动儿童,学校和老师应该选择同样的待遇和管理方式去处理,尽量让他们减少身份差异,营造接纳流动儿童的学校氛围,让这些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以适应新环境,对学习更有信心。还要促进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同伴关系发展,有利于流动儿童提高情感密度和情感互动能力,进而改善其融入城市的困境(李素梅,2017)。

学校教育可以协同家庭教育,一起作用于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儿童接触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需要建立一个公平的教育体系。这样的家校联动方式可以提供给儿童一个有助于其茁壮成长的教育环境,这种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有效的解决流动儿童情感问题,并培养其情感完善的性格特点。

5.3. 心理老师定期对流动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大部分流动儿童都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导致了学业成就低,连带着心理也出现了问题,若不加以疏导,对流动儿童百害而无一利。同时,学业成就高的孩子也需要给予充足的关注,在儿童成长的道路上,心理问题是最为敏感也最为重要的。流动儿童面对学习刻苦努力,但是激励他们学习的主要动机是改变命运和提升生活水平,所以他们体谅父母的辛苦,希望通过成绩进行报答。这种功利性的学习虽然说给了流动儿童充足的动力,可是一旦出现学业危机,会给他们带来非同常人的失败感,如若缺少心理辅导,很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进而影响到他们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在心理辅导领域,学校和老师可以借鉴国外或者其他先进学校、机构等经验,针对流动儿童不同的心理问题选择不同的辅导方法,为其健康成长提供积极的帮助。我们必须重视心理健康老师为学生们提供的日常心理疏导,尤其是针对流动儿童进行特殊关注,现如今我国诸多中小学也拥有了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和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能积极的引导他们走出情感阴影,及时且准确的解决流动儿童的情感问题。

心理辅导者可以开展一些助于流动儿童改善认知方式的活动,促进其团结和融入集体,在角色互换的游戏体验中,使他们能够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还要进行一系列行为训练活动,以减少其产生消极行为,这些都是培养流动儿童形成积极情感和情感互动能力的举措(张娜,2012)。

5.4. 引导流动儿童发展情感能力,促进社会融入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他们自身都被赋予了一些较为特殊的身份,对于教育以及社会本身而言,这让他们自身和城市儿童之间存在了一定区别。很多流动儿童有很好的学习成绩,他们也期待能在学习中去获取新的知识,进而改变命运,而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则是主观意识中拒绝新环境,甚至因为城市环境对他们的排斥导致了他们的辍学倾向。流动儿童在不久的将来仍会面临心理适应问题,这不仅仅是教育界也是全社会都应该努力去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

引导流动儿童积极融入新的环境,不仅需要政府、学校、社区志愿者、家长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和需承担的责任义务,也需要流动儿童自身的改变,帮助他们培养正性情感,提高自己的自信心、自尊水平,减少自卑感,提升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同,正视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学会接纳自我与理解他人,引导他们勇敢表达情绪,打开封闭的心扉,迈出与城市师生进行交流的第一步,改变封闭的心理,并建立与城市儿童的友谊关系。无论是主动面对还是逃避事实,善于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是流动儿童需要去做的事情。

6. 结束语

流动儿童的负性情感会成为他们融入城市社会的不利因素,但正性情感却是他们适应城市生活和学习的奠基石,帮助他们提高心理适应,促进与社会的融合,培养正确的情感能力在流动儿童的成长道路上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情感问题对于流动儿童而言至关重要,解决流动儿童的情感问题对当前的形势而言是有利于其更好地融入优质的生活教育环境,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培育流动儿童的积极情感能力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城乡的融合,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为减少我国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减轻压力,促进社会向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基金项目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排斥还是融入:流动儿童文化适应的情感培育研究”(项目编号:17YBA158)阶段性成果。

文章引用

刘成伟,王 蓉,王茂文. 流动儿童情感发展影响因素、特点及培育
Influencing Factors,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of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Migrant Children[J]. 心理学进展, 2022, 12(06): 2133-2140. https://doi.org/10.12677/AP.2022.126254

参考文献

  1. 1. 柴晓运, 郭海英, 林丹华, 等(2018). 情绪调节策略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自尊和心理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 41(1), 71-76.

  2. 2. 符太胜, 王桂娟(2012). 流动儿童师生关系特点的调查与反思. 思想理论教育, (24), 40-44.

  3. 3.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2010).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中国人口出版社.

  4. 4. 侯舒艨, 袁晓娇, 刘杨, 等(2011). 社会支持和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 一项追踪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7(4), 401-411.

  5. 5. 胡韬, 郭成, 刘敏(2013).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状况及其相关研究.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1(1), 30-33.

  6. 6. 雷有光(2004). 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 (6), 27-31.

  7. 7. 李素梅(2017). 流动儿童城市融入困境及其情感支持路径探究.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6), 103-108.

  8. 8. 梁文艳, 张亚星(2013). 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学习行为差异: 基于倾向得分配对模型的估计. 教育科学, 29(6), 42-49.

  9. 9. 蔺秀云, 方晓义, 刘杨, 等(2009).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 心理学报, (10), 967-979.

  10. 10. 刘霞, 申继亮(2009). 流动儿童的歧视归因倾向及其对情感的影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3(8), 599-602, 608.

  11. 11. 刘杨, 陈舒洁, 袁晓娇, 等(2013). 父母身份认同促进行为、家庭环境与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关系. 中国特殊教育, (7), 64-70.

  12. 12. 刘药斐, 王兆良, 李文兵, 等(2010). 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及孤独关系研究. 中国学校卫生, 31(2), 180-181, 183.

  13. 13. 刘正荣(2006). 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扬州: 扬州大学.

  14. 14. 马妮娜, 张曼华, 刘婷, 等(2015). 北京某地区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3(9), 1407-1411.

  15. 15. 师保国, 王芳, 刘霞, 等(2014). 国内流动儿童心理研究: 回顾与展望. 中国特殊教育, (11), 68-72.

  16. 16. 谭千保, 于慧(2010). 城市流动儿童的被忽视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教育与教学研究, 24(7), 44-46.

  17. 17. 田瑾, 毛亚庆(2021). 流动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家庭系统特征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4(1), 44-50.

  18. 18. 王回澜(2005). 进城务工子女社会化环境转变之对比.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8(4), 22-23.

  19. 19. 谢云天, 曾素林(2019). 2006~2017年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Meta分析.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36(1), 69-71.

  20. 20. 徐志刚(2014).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情感基础及其实践路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7(8), 50-51.

  21. 21. 许传新(2010). 学校适应情况: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比较分析. 中国农村观察, (1), 76-86.

  22. 22. 杨阿丽, 郭峰(2010). 沈阳市流动儿童的家庭功能、生活满意度及其与积极情感的关系. 中国科技博览, (36), 637-638.

  23. 23. 张娜(2012).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成长中情感互动能力培养项目的实践与总结.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长春工业大学.

  24. 24. 张翔, 王娟, 陈良辉, 等(2014). 城市流动儿童孤独及社交焦虑与人格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关系.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2(6), 576-579.

  25. 25. 郑研(2022). 师生关系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项追踪研究. 教育科学论坛, (8), 18-23.

  26. 26. 周皓(2010). 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与发展——基于“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跟踪调查”的数据分析. 人口研究, (2), 66-75.

  27. 27. 周文娇, 高文斌, 孙昕霙, 等(2011). 四川省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复原力特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43(3), 386-390.

  28. 28. 朱丹, 王国锋, 刘军, 等(2013). 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弹性发展特点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1(4), 654-657.

  29. 29. Stan, M. M. (2012). The Role of Parental Styles the Socio-Emotional Competence of Children at the Beginning of School Year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33, 811-815. https://doi.org/10.1016/j.sbspro.2012.01.234

  30. 30. Zhu, A. Y. F. (2019). The Mediational Role of Parenting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Poverty and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in Chinese Adolescents. Child Indicators Research, 12, 1759-1780. https://doi.org/10.1007/s12187-018-9609-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