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05 No.02(2016), Article ID:17867,7 pages
10.12677/ACPP.2016.52005

To Reflect on Moral Indifferen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Society Theory

Shunli Yan, Shuning Pu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Law,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Received: Jun. 5th, 2016; accepted: Jun. 20th, 2016; published: Jun. 24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In the contemporary of risk society, there are many moral indifference phenomena. These moral indifferences that human beings faced are about human and nature, human and society, human beings and themselves. The underlying causes behind them are mainly because the fracture of tool rationality and value rationality disturbs people’s value judgment, and the value chaos and conflict constraint people’s value choice, and the lack of mainstream value in the social offline windows causes people’s value confusion. To resolve these problems during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we need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s which have referred before. What’s more, we should build symbiotic ethic about human and nature to ensure the active results of diversified value. We can also avoid the risk of moral indifference through constructing system.

Keywords:Risk, Risk Society, Moral Indifference, Reflection on Moral Indifference

风险社会理论视阈下的道德冷漠现象省思

闫顺利,蒲书宁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

收稿日期:2016年6月5日;录用日期:2016年6月20日;发布日期:2016年6月24日

摘 要

当代风险社会存在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道德冷漠乱象,其深层根源主要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断裂对人们价值判断的干扰,价值混乱及其冲突对人们价值选择的掣肘,空窗期内主流价值式微引发人们的价值困惑。摆脱中国社会转型期内的道德冷漠困境需要合理处理以上三大关系,建构人与自然的共生伦理、确保价值多元化的积极成果,通过制度建设规避道德冷漠风险。

关键词 :风险,风险社会,道德冷漠,反省

1. 引言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指出,当今社会正处于现代化发展的第二波,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风险社会。风险自古有之,而“今天的风险和危机,关键的一个方面是,它们威胁的全球性以及它们的现代起因与中世纪表面上类似的东西有本质的区别。”( [1] , p. 19)风险社会所带来的风险影响范围更大、波及面更广,更具不确定性、建构性以及不可控制性特征,现代性风险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想范围和程度。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和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环境危机、价值危机、国际局势危机、精神世界迷失等一系列挑战。本文拟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审视道德冷漠现象。

2. 风险社会中道德冷漠的三张面孔

“现代性正从古典工业社会的轮廓中脱颖而出,正在形成一种崭新的形式——(工业的)‘风险社会’。”( [1] , p. 2)对性别之轴、家庭之轴、职业之轴以及对科学和进步的信念开始动摇构成了风险社会的轮廓,人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特别是现代社会的个体化、制度化和标准化造就了新的生活境况和生涯模式,人们被迫进入了一个碎片化的道德情境之中,滋生出种种道德冷漠现象。所谓道德冷漠指道德主体在面对道德事件时道德情感缺失,并且在道德情感体味和反应方面变得冷漠,由此产生道德思维中断与道德行为麻木。简单地说,即是道德主体在面对应做出道德判断或行为的事件面前表现冷漠,甚至视而不见。在当今风险社会道德冷漠主体并不局限于个体或群体且有向整个社会蔓延的趋势,道德冷漠涉及范围也不再只局限于人与人之间,而扩大到以人为中心的方方面面。吉登斯认为,风险社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今天影响我们生活的两项根本转变:自然的终结和传统的终结( [2] , p. 191),自然和传统的终结意味着风险社会的到来正不断挑战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有以下三种道德冷漠现象值得关注。

2.1. 对自然的道德冷漠

人类生活于自然界之中,从自然界汲取阳光、水、食物等生存所必须的一切营养,广袤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沛的物质资源。随工业化进程加速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类从自然界索取的越来越多,将自然视作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和永续利用的垃圾填埋场,这意味着对自然的极端价值冷漠。的确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给社会发展带来无与伦比的利好,把人从传统劳动中解放出来,但人们对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负性影响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修铁路、造楼宇、挖隧道、建高架桥,将自然界视作任意宰割的对象,然人们却忽略了自然系统的承受力以致生态环境垮塌形成“飞去来器”效应对人类生存的威胁,由此导致益愈增加的不确定风险无孔不入地冲击着人类生活:一方面,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随科学技术发展发生了越来越多的改变,自然界对于人类而言不再神秘莫测而成为人为达到各种各样目的的实验场。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单指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本然内涵个人与他人、集体以及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人类肆意掠夺和破坏自然生态坏境就是在破坏人类生活世界的价值根基;另一方面,随现代化进程推进雾霾、污水、物种灭绝、资源枯竭等风险及其危机不断涌现,对大自然运行机制的强行干预使生态危机不期而至。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过程哲学的创始人怀特海认为过程即正在发生着的事件的集合,一切事物都存在于共融的有机系统之中,否定任何要素和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将使整个系统遭到破坏。要知道人类并非自然界的主宰,与其他存在物并非君主与奴婢的关系,任何存在都有价值、都值得被尊重,作为自然中的一员与其他事物共同享有这个世界。风险社会中“自然的终结”并不代表自然环境的消失,而是人类行为已经渗入到了自然界的所有层级,即便如此大自然也不会任凭人类随意摆布,我们应反思并重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

2.2. 对他者的道德冷漠

社会是一个由无数独立个体组成的错综复杂的有机体,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多种利益瓜葛,每个个体都不能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风险社会的到来喻示着“传统的终结”,这种终结并不表示传统的消亡而是指,“现代性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差异状况,它以某种方式打破从前的一切”( [1] , p. 15)。传统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有了很大变化,市场经济高度开放性打破了熟人社会传统框架的封闭性向陌生人社会转变,陌生人之间没有情感交流,缺失最基本的信任。风险社会中信息已经全球化,“互联网+”大大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QQ、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便利,营造了舒适而充满个性的个人空间,但同时这也不自觉地隔绝了与他人面对面的真情实感的交流,无数人沉浸在虚拟的个人圈子里,每天通过发状态、晒幸福、秀自拍来寻求存在感,失去了和亲人、朋友等的正常直接的沟通及其现场感,无论大街小巷还是在家庭、公共汽车、校园、公司……抬头可见聚异的低头族,沉醉于虚拟世界导致个人与他人疏离,“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似乎成了人们的价值指向。市场经济追功逐利,利益成为衡量价值的标尺,在追逐别墅、豪车、奢侈品的时尚中被严重物化,物质财富多寡被看作人的身份标识,然而,财富本应是人获得幸福的手段而现在却成了生活的唯一目的,人们越是追求物质财富就越是失去本真沦为物质的奴隶,有些人为了利益的最大化不惜牺牲他人利益,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者的痛苦之上。梭罗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成了他们的工具”,“在别人的铜钱中,你们生了,死了,最后埋葬了”( [3] , p. 20)。马克思认为人天生是社会存在物,个人一旦脱离他人和集体就会陷入寂寞、孤独、空虚、恐惧之中,社会无论如何是我们摆脱不掉的生存前提,为此必须建树一种他者视域,坚持以人观人的“无立场分析”方法论。

2.3. 对自我的道德冷漠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成为风险社会的引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纳米技术……将人们带进一个瞬息万变的快节奏时代,时代巨轮不断向前推进并且速度越来越快,人们面对无处不在的竞争充满了焦虑,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外在事物却忽略了关照自己的内心,由此引发人类对于人自身存在价值的困惑,以致陷入两难选择。

如爱默生所言,一些人总在为活着做准备,却没有真正地生活过。实质上所有人都渴望真正的生活,佛家讲,“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中国人的生活期待一种完满。伊壁鸠鲁提倡“肉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强调肉体和灵魂相互依托、和谐共生。科技发展给现代人带来了丰沛的物质生活条件,提升了生活质量,拓宽了生存空间,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如期而至,相反焦虑、恐惧、空虚成为主导情绪,一个个成了无家可归的精神流浪者。无数的人在终日追求财富中被严重物化,鲜有人关注内心深处的需求,忙碌、奔波根本顾不上思考人生的意义、生活的价值。苏格拉底认为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不只是关注自己的物质需求,更多的是打点内心追问存在的意义、厘定理想,思考什么样的生活是良好生活,怎样才能实现有价值的人生,如何让自己活的优雅与洒脱。《大学》提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即是说要做好一件事具备基本知识是前提,更重要的是要意念真诚、端正心态,努力实践。在一个价值乱象时代如何让内心不孤独,我们终究要审慎面对自己的内心,建构与自我的“舒舒服服”的关系。

3. 道德冷漠溯因

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与西方社会时空延伸式发展不同,时空压缩式转变给社会转型带来了更多的风险与挑战,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时空事件、价值观念、社会文化大汇集、大碰撞,人们长久以来坚持的价值观念倍受冲击,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标准的变化引发了人们的一系列价值困惑,导致道德冷漠现象频仍。

3.1.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断裂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

人与其他物种不同具有主观能动性,有思考能力和选择自由。科学技术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希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本应相互支撑。马克斯·韦伯认为,工具理性即“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为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功的目的。”( [4] , p. 56)即人们为达到精心选择的目的会考虑各种各样的手段及其附带的后果以选择有效的手段行为。相对而言,价值理性则是“通过有意识的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为任何其他阐释——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 [4] , p.56)由此看出,工具理性看重的是所选行为是否能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价值理性则仅看重行为本身的价值,甚至不计手段和后果。坚持工具理性的人,通常把外在的他人或事物当成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和或障碍,这些典型地表现在市场行为中。风险社会来临,中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逐利性更加凸显,逼仄人们的实践活动趋向片面追求工具理性,诱发唯科学至上、唯利益至上,在物质欲望的驱使与控制下每个人都疲于奔命,沦为赚钱机器而遗忘了价值理性。工具理性日益得到青睐成为社会时尚,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不能截然分开。在现实中工具理性无限膨胀,人们面对选择时更多关注利益,对工具理性的盲目崇拜和滥用强烈地扭曲并覆盖了人性,出现诸如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一味地索取自然财富,导致自然灾害频发;个人与他人关系由此变得的微妙而紧张,利益社会利益纷争不断;人自身合理的主体性丧失,偏识工具理性似乎是理性的唯一,从而漠视了人类理想。工具理性的越位扭曲了人自身作为自然人、社会人的现实,从而导致了价值理性衰微,人成了“没有灵魂的专家”。唯我独尊、唯利益马首是瞻,戕害自然、他人、社会的利益。

3.2. 价值交混及其价值冲突掣肘着人们的价值选择

在社会发展的相对稳定时期价值冲突一般是潜在地处在量的积累过程中,只有到社会变革时期价值冲突才会凸显出来。风险社会又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多元价值交叉孕育了价值冲突,风险社会的价值冲突剧烈而又难以驾驭。当今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本土价值、外来价值、传统价值、现代价值等多种价值交混的状态。近代以来,从新文化运动开始西方文明就已经对我们的传统伦理道德造成冲击,新文化运动大力批判以儒家为主的中国文化,从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向封建复古势力进行猛烈抨击,但矫枉过正,并未科学正确地对待中国文化遗产。历史说明,真正民主、自由、理性和法制的政治体制不但没有建立起来,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反而被西方资产阶级道德冲击的七零八落、面目全非。由于对历史的盲目否定,加之文革后精神文明建设长期被忽视,很长时间人们清晰的价值标准出现真空。当下社会是一个个性贲张的体验时代,它不同于传统社会的一元性、超世性和整体性,更强调人的个性和欲望满足,不同个体都有其价值界定标准,由此酿就了多元价值情境。多元价值意味着现代社会人们选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这样势必会导致价值主体间的纷争和对立。贝克指出,“一种引向个体化的特殊历史发展出现了。它们瓦解了历史延续性的经验;结果人们丧失了他们传统的支持网络,不得不依赖于自身和他们自己的个体(劳动市场)命运,即那些风险、机会和矛盾。”( [1] , p. 112)在价值交混社会,传统价值网络支撑失效,新的道德支撑体系尚未建立,在难以找到统一评判标准的境况下人们又越来越注重个体价值张扬,如此离散了社会整体价值,形成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与集体主义相冲突的局面,给人们价值选择造成困难。

3.3. 空窗期内主流价值隐而不彰引发人们的价值困惑

贝克认为,“风险社会概念表明,人们创造了一种文明,以便使自己的决定将会造成的不可预见的后果具备可见性,从而控制不可控制的事情,通过有意采取的预防性行动以及相应的制度化措施战胜种种(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5] , p. 119)。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急速发展必然会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震荡。中国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特殊性,长期以来我们对风险社会的特殊性认识不够深入,从而应对风险的措施及制度也不够健全。不能简单地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冷漠都归因于旁观者的道德滑坡、道德沦丧,而更在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疏离,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有些人邪恶地利用了人的怜悯之心,当你向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最后却被反咬一口,再遇类似情况人就会本能地退避三舍。在意识领域一些负面现象成为人们的关注热点,刺激着人们敏感神经。在一个旧价值标准丧失新价值标准尚未建立的空窗期内核心价值缺失,相应政策制度不能跟进不能及时正确引导人们的选择和行动,人们难免会陷入道德误评、道德懈怠、道德迷失。各种价值乱象侵蚀了社会正义、公平,公共价值缺乏认同,人们宁愿选择非道德明哲保身而不是拔刀相助。从发生的一系列“老人摔倒不敢扶”现象看:一方面,法制不健全人们不敢施以援手。从旁观者的角度而言,面对摔倒老人作为正常人的条件反射第一反应都会去上前扶起老人,但实际中很多人会犹豫,因为真假难辨,而且法律很难判理诬告者,社会建制的疏漏使恶人有机可乘;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人们缺乏安全感。从被救助者的角度看,一些老人摔倒被救助住院之后,之所以会去诬赖对他施以援手的救命恩人往往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退休金没有办法支付高额的住院治疗费。这样的事件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揭示了我们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也昭示着主流价值式微所应承担的价值风险。

4. 何以从伦理风险中走出道德冷漠

中国社会出现的诸如生态危机、价值危机、自我危机等一系列社会不和谐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缺乏安全感,因为人们的物质欲望不断膨胀,要满足欲望就不断从自然界攫取资源,与他人竞争生存空间。风险社会给人们带来重重困惑与挑战的同时也给当代人敲响了警钟,必须深层反思怎样给生命本真关怀,应对道德冷漠需采取本体策略增加人们的安全感,营造良性社会氛围。贝克说,“经验到的风险假设了一种有关安全感丧失和信任崩溃的一般化视角。”( [1] , p. 27)风险社会理论为理解和思考当下社会道德乱象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启示,基于此我们需要重新道德化,重建人的价值关系与信任关系。

4.1. 反思、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理念是规避人与自然关系风险的重要思想资源。它表明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相互对应、相互联系,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西方文化涌入带来不同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多种价值交错最终造成了人性的异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现代性的生活趋于复杂化,物质的追求遮蔽了人类的生命,使人类远离了自然的本真之美” [6] 。人是自然世界的一员,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自然界有自身的运行法则,不会容忍人类肆意妄为。强调天人合一思想是要从根源上对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进行反思,思考自然也思考人之为人的生存价值,重新塑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主张以自己的德性去融入世界而不是去占有。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我们生存的世界是共有的世界,应该把世界的意义归还世界,将物的意义归还其自身,重视人的心灵体验并从中发现意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倡导个人的、全球的、环境的责任,倡导尊重种族的多样性,倡导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宇宙万物包括动物、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人只是自然界的一份子,因此我们要敬畏和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同时也尊重自己。十八大报告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础上明确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依据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不仅提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更提倡一种绿色、生态、和谐的生活理念,在与自然的磨合过程中找到新的自我定位。

4.2. 反思、重构人与他者的关系

风险社会是一个既包含着巨大发展潜能又存在多种价值困境的社会,正如狄更斯所描述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邓小平也曾预见到中国社会发展起来以后会面临诸多问题。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也出现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交互时代,而当今社会各种思想空前交织、碰撞,其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遇,关键是我们能否创造个人与他者的和谐关系。保罗·利科在《历史与真理》中说:“猛然间,我们意识到完全可能存在着‘他人’,而且我们自己也只是众多‘他人’中的一个‘他人’而已。……整个人类成了一个想像的博物馆:这个周末我们将去哪里?去参观吴哥石窟的废墟,还是到哥本哈根的帝沃利去闲逛?”( [7] , p. 1)避免人与他者的价值冲突在于秉持一种“合生”态度。儒家中庸思想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宇宙中万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这种思想给我们思考多种价值观念并存格局以启示,要使多种价值互不干扰、相辅相成就需建构新的价值运行机制。儒家提倡,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表明内在地需要一种他者立场。为此,赵汀阳认为需持守“无立场思维”,所谓“无立场”并非不需要立场而是站在他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如老子所言,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与此同时关注多元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警惕价值混乱和价值冲突日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建构不同的文化对话、协商的新型关系,厉行“八荣八耻”道德教育。

4.3. 反思、重构人与自我的关系

无疑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深度竞争时代,人们“白加黑”“五加二”,终日为生计而没天没夜地劳作,在“快闪”、“秒杀”、“让子弹飞”的现代生活节奏中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似乎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人大有一种“身在此中非有我”的背离感。而且竞争的白热化引发了各色价值冲突,更增加了人们生活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本能地需要核心价值皈依。就此吉登斯认为必须为现代人提供本体性安全,本体性安全“这一术语指的是,大多数人对其自我认同之连续性以及对他们行动的社会与物质环境之恒常性所具有的信心。”( [7] , p. 80)其重要建设路径在于从传统中寻取资源,传统提供了本体性安全的惯例,人们也只有就绪于值得倚靠的稳定的传统中才有安全感。安全感的建立同信任密切相关,“风险和信任交织在一起,信任通常足以避免特殊的行动方式所可能遇到的危险,或把这些危险降到最低的程度”。( [7] , p. 31)霍布斯描述竞争社会为“人对人是狼”,在激烈竞争条件下人们的信任遭遇挫败,难以对熟悉的东西有恒定如一的信心,一切都变得不确定,换言之任何轻信都存在风险,我们能够信任“信任”吗?密如蛛网的科层制度桎梏了个性发挥和人性自由,人的自我认同遭遇困境。风险社会理论认为我们除了重新建立信任关系外别无选择,“信任可以被定义为:对一个人或一个系统之可依赖性所持有的信心。”( [7] , p. 30)这意味着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正信任才有自我与自我的和谐关系,让自我安静下来,安静是一种生活状态,从而能够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

5. 结语

风险社会理论启示我们,打破只关注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的思维模式,让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关照自然、关心他人、关注自身,重新定位人与自然、人与他者、人与自我的关系,重新思考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和人生的价值。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CZX007)。

文章引用

闫顺利,蒲书宁. 风险社会理论视阈下的道德冷漠现象省思
To Reflect on Moral Indifferen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Society Theory[J]. 哲学进展, 2016, 05(02): 30-36. http://dx.doi.org/10.12677/ACPP.2016.52005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德]乌尔里希•贝克. 风险社会[M]. 何博闻,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4.

  2. 2. [英]安东尼•吉登斯, 克里斯多弗•皮尔森. 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2.

  3. 3. [美]亨利•大卫•梭罗. 瓦尔登湖[M]. 徐迟,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4. 4. [德]马克斯•韦伯. 经济与社会(上卷) [M]. 林荣远,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5. 5. [德]乌尔里希•贝克. 自由与资本主义[M]. 路国林, 译.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6. 6. 刘小红. 风险社会下精神家园危机反思[J]. 社会科学论坛, 2015(6): 231-236.

  7. 7. [英]安东尼•吉登斯. 现代性的后果[M]. 田禾,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