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Research Letters
Vol. 08  No. 01 ( 2019 ), Article ID: 28705 , 6 pages
10.12677/ARL.2019.81002

Semiotic Art Analysis of Best Pictures at the Academy Awards from 1968 to 2017

Linda Wang, Lijun Wa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Jan. 8th, 2019; accepted: Jan. 22nd, 2019; published: Jan. 29th, 2019

ABSTRACT

Based on the semiotic classification of adjacent axis and pedigree axis, this paper makes an artistic analysis of the best films of the 50th Academy Awards from three different angles. The adjacent axis is set as five groups of time parts, and the pedigree axis is set as three directions of film color tone, poster scenery and script creation in turn. It is concluded that warmer tones can cover and interpret most of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films, and the tone of films is mostly emotional service rather than content and script; the form of movie posters is upd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updating of popular aesthetics; the smart and small-scale scenes are the trend; the adapted scripts are mostly based on literary and dramatic masterpieces, and the original scripts are mostly based on social events and small-scale ones. Characters’ emotions and tension stories are all constructed in the core of “people-oriented” creation.

Keywords:Oscar Best Picture, Semiotics, Movie Keynote, Playwriting, Poster Scene

1968年至2017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的符号学艺术分析

王琳达,王丽君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收稿日期:2019年1月8日;录用日期:2019年1月22日;发布日期:2019年1月29日

摘 要

本文依据毗邻轴与系谱轴的符号学分类研究方法,对5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进行了三个不同角度的艺术分析,将毗邻轴设定为五组时间部分,将系谱轴依次设定为影片颜色基调、海报景别、剧本创作三个方向。分析出偏暖色调可以涵盖和诠释大部分的影片情绪表达,电影基调大多为内涵情感服务而非内容和剧本;电影海报的形式在跟随时代发展和大众审美的更新而更新,灵巧而小众的景别是趋势;改编剧本大多取材于文学戏剧名作等,原创剧本大多取材于社会事件和小人物情感,有张力的故事主线都构建在“以人为本”创作内核中。

关键词 :奥斯卡最佳影片,符号学,电影基调,剧本创作,海报景别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认为:“电影的本性就是对现实的自然反映” [1] 。当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安·麦茨将符号学引入电影理论研究时,首先挑战的就是巴赞的这一观点。麦茨认为:“电影不是对现实为我们提供的感知整体的摹写,影像的组合方式具有常规语言的约定性” [1] 。麦茨提出“解读影片文本”就是把影片视为富有涵义的表述体,研究一切可见的、可潜在的涵义,在各种符码、形式和能指的交织中洞见精密的结构 [1] 。奥斯卡金像奖全称Academy Awards—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自1929年开始每年评选颁奖一次,不仅是美国历史上非常悠久的电影奖项,也是表彰世界顶级优秀电影的奖项,每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经过行业内权威资深人士的投票选举获得,最佳影片从剧本的取材到影片的创作再到宣传发行无一不展现了创作者们的审美倾向和智慧思考。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被认为是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创始人,依据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毗邻轴与系谱轴的符号学分类研究方法,笔者对1968年到2017年共5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进行三个不同角度的艺术分析,影片来源于视频网站爱奇艺、优酷、搜狐,获奖资料及海报图片分别来源于时光网、豆瓣电影、谷歌、百度图片。将毗邻轴设定为时间,从1968到2017共50年,毗邻轴分成5部分,每10年为一组共5组;将系谱轴依次设定为电影的主要颜色基调、电影海报景别、剧本创作三方面,分别与毗邻轴联系分析,探究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精妙之处,本文试图在研究它们时得出一些新的规律和发现,并将三个不同方面得出的研究互相联系,探寻影片丰富的潜在涵义。

2. 电影的颜色基调

电影的颜色基调是指电影画面的主要色彩倾向,根据占比例较多的画面的色调定为电影的主要颜色基调。在电影拍摄完成后的调色阶段,调色师会大致定出一个电影颜色基调。“电影条形码”是通过将电影中的每一帧画面都提取出来,生成一根根的细条纹组成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整部影片的色彩偏向,是辅助判断色彩基调的方法。笔者将电影颜色基调分为四种类型:偏暖色调、偏冷色调、强对比色、黑白影调。

图1所示,自1968年至2017年,偏暖色调的电影数量最多,且每个时间段分布数量稳定。电影的颜色基调不以题材而有倾向性,如在1973年获奖的黑帮电影《教父》以浪漫冷静的口吻讲述了黑手党全胜时期的黑帮家族恩怨,各种镜头的熟练组接下的凶残的枪杀、暗战不断出现,这是一部关于权利和复仇的影片,却用大篇幅阳光般温暖的色调捕捉到了教父的家庭生活和情感世界,黑色的压抑场景和温馨的婚礼、宗教洗礼场面碰撞出不一样的教父形象。影片中暖色调的家庭生活场景和冷色调的上一代教父葬礼的压抑感碰撞。

Figure 1. Movie color tone chart

图1. 电影颜色基调图表

偏冷色调的电影数量虽然偏少,在5个时间段的分布比较平均稳定;强对比色调的影片较少,有两部比较有代表性,其中《芝加哥》以音乐歌舞剧的形式拿下了当年包括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影片的6项大奖,由于是歌舞剧所以大量采用舞台的灯光和色彩,产生戏剧舞台和现实结合的虚幻感;黑白影调的电影只有两部,其中爱情片《艺术家》是2011年拍摄的黑白默片,影片采用当今时代的技术去还原黑白无声电影的氛围,致敬经典。

3. 电影海报的景别

电影上映之前出品制作公司会制作用于宣传电影内容、介绍人物主角的海报,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海报除了宣传电影的核心内容也注重审美性和艺术性,观察可知50部电影海报各有其艺术特点,值得深入研究。

毗邻轴依然以时间区间分为5个部分,系谱轴以电影海报的景别分类,分别分为全景型、中近景型、特写型、综合型共四种类型,如图2所示。

可以发现全景型海报形式在1968至1987年间非常风靡,而从1988年至今很少用到全景;中近景型海报在1968至1997年之间分布和数量最稳定,在1998至2017年数量突然增长;特写型海报在1968至1987年之间没有采用过,自1988至2017年才少量出现,因其构图的新颖大胆,给观者强烈的视觉感受而具有代表性,例如《美国丽人》海报中少女腹部的特写;综合型景别是将全景、中近景、特写镜头同时安插在同一张海报,既可以交待影片内容也突出了主演人物,综合型海报在1998至2007年之间数量较多,综合型海报的数量虽然不及全景和中近景,但分布比较均匀。

Figure 2. Film poster scene char

图2. 电影海报景别图表

4. 电影的剧本创作分类

研究历届奥斯卡各奖项获奖名单不难发现,获得最佳影片的电影在同年也赢得最佳改编剧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的现象不在少数。分析50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剧本创作,毗邻轴设定为1968至2017年分为5个时间段,系谱轴定为原创剧本和改编剧本,如图3所示。

Figure 3. Category chart of film screenplay creation

图3. 电影剧本创作分类图表

分析可知原创剧本和改编剧本的数量以及分布都非常稳定,除了1978至1987年间获奖影片的原创剧本明显多于改编剧本,其余年份二者的数量相当。分析其剧本故事雏形可以发现原创剧本大多取材于社会事件和小人物的情感,例如在2016年同时获得第8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创剧本奖的电影《聚焦》,它的故事原是《波士顿环球报》中的一则真实新闻,通过演绎讲述环球报的记者们调查神职人员侵害儿童的事件中揭露出权利的滥用和创作者呼吁公平正义的强烈价值观,这也是引起奥斯卡奖项评委足够关注和讨论的社会题材;而改编剧本大多取材于文学艺术作品、戏剧、神话等,如1988年同时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编剧本奖的《末代皇帝》取材于溥仪的家庭教师庄士敦所著的《紫禁城的黄昏》一书,创作人员同时结合溥仪的自传而构思成了《末代皇帝》的剧本框架,讲述了“末代皇帝”跌宕起伏的一生。根据以往的资料统计,世界电影年产量中,改编影片的数量约占到了40%左右。在很多影片展上获奖连连的影片,也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改编的题材。

5. 获奖影片的符号学综合艺术分析总结

法国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说过:“真正的发现之旅并非发现新的景象,而是有新的目光” [2] 。电影在19世纪末被发明之后,就开始在社会中扮演着众多不同的“社会角色”:从“街头杂耍”到“商业工具”,从“艺术”到“大众传媒”,从“娱乐”到“政治宣传手段”;同时,艺术家及理论家对电影的关注和研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技术的创新到理念的变革,从对“现实的模仿”到“第七艺术”,从“蒙太奇”到“长镜头”,一批批的电影艺术家和理论工作者对电影的拍摄技法和电影本体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究 [3] 。我们在针对一部特定的电影时,电影的各个细节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符号,除了空间、物质、摄影特质之外,还包括镜头运动、语言、音乐和节奏。选择自己的独特视角去分析以上某一内容(或综合多项内容)作为符号的作用,即它所传递的信息 [3] 。

通过用符号学的方法对50年获奖电影进行电影主要色彩基调、海报景别、剧本创作三方面的艺术分析,可以洞悉其规律和发展,体会其思想内涵。在电影颜色基调方面,偏暖色调和偏冷色调被创作者们穿插运用在大多数的片子中,笔者看到了色调的多重可塑性,偏暖色调可以展现温馨、平和、热情、冲突等各种情绪;想要展示不拘一格的创作风格和视觉效果则可以大胆采用强对比色调和复古典雅的黑白影调;同时笔者发现成功电影的颜色基调大多是在为烘托影片的情感、形式、内涵而服务的,而很少为剧本内容特意去锁定一类颜色基调。每一部电影都可以根据每个拍摄者的艺术创造力而赋予它不同的颜色基调,这取决于创作者们想要传达给观众的力量和情感。作为电影宣传发行推波助澜的重要工具,电影海报的形式在跟随时代发展和大众审美的更新而更新,灵巧而小众的景别是趋势。想要设计一张成功的电影海报,中近景别的海报是近20年来的可以参考的热门形式,综合型景别穿插的形式虽然视觉冲击力不是最强的但是稳重,是理想的选择,而想要打破常规,令观者印象深刻,特写景别的海报是很好的形式也是符合当今审美趋势的选择。在剧本创作分析中发现,改编剧本大多取材于文学戏剧名作等,原创剧本大多取材于社会事件和小人物情感,首先这两种方式都是创作剧本的很好立足点,可得知奥斯卡评委们既关注当今社会热点又尊重致敬经典名作。在最佳影片的剧本结构中,有张力的故事主线都构建在“以人为本”创作内核中。电影是一门叙事艺术,任何的叙事艺术都离不开人,人物是故事的中心和重点,是“电影剧本的基础,它是你故事的心脏,灵魂和神经系统” [4] 。想要构思一部精彩的电影剧本,在浩如烟海的故事素材中确立一个创意和题材相当不易,并且具有不可预知的风险,编剧此刻需要对市场审美趋势的敏锐把握 [3] 。成功作品不应该离开“人”本身而去“讲故事”,而是要追求二者的完美结合。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作为叙事中心的人,作为故事漩涡中的人,角色的塑造永远都在不断被探索着,并构成了各个时代人物命题的特征 [3] 。时代的变革带来了人物创作上的不断丰富和多样,当然这种变化也使得银幕上的形象越来越像坐在银幕下、黑暗中的观众自己 [3] 。所以从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剧本选材上可以发现,不论改编或者原创,关键点在于塑造人物的独特思想性格并且把人物置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中。

符号学家相信以“镜头”为单位无法确切地解析一部电影,“镜头”传统上被认为是构成电影的最小单位。当我们看到一部电影时,习惯于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切都“本应如此”,但每个参与过电影制作的人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3]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以符号学思维去分析奥斯卡获奖电影的艺术特点并发现规律,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对电影发展的归纳总结方法,对未来的电影创作也有积极意义和价值。

文章引用

王琳达,王丽君. 1968年至2017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符号学艺术分析
Semiotic Art Analysis of Best Pictures at the Academy Awards from 1968 to 2017[J]. 艺术研究快报, 2019, 08(01): 5-10. https://doi.org/10.12677/ARL.2019.81002

参考文献

  1. 1. 李恒基, 杨远婴. 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6: 427-429.

  2. 2. 路易斯•贾内梯, 著. 认识电影[M]. 焦雄屏, 译. 北京: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7.

  3. 3. 杨远婴. 电影概论[M]. 北京: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0: 90-449.

  4. 4. [美]悉德•菲尔德. 电影剧作基础[M]. 北京: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3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