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Low Carbon Economy
Vol. 08  No. 04 ( 2019 ), Article ID: 32802 , 5 pages
10.12677/JLCE.2019.84011

The Variability and Invariability of in Low-Carb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Zhirui Huang1, Fang Yin2, Zhiming Yang3*

1China Vocational College,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Yunnan

2College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3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Oct. 14th, 2019; accepted: Oct. 29th, 2019; published: Nov. 5th, 2019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development by using the philosophy of variable and invariable.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ow-carbon economic model and climate chang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t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only way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to insist on the variable innovation and choose the invariable low-carbon lifestyle.

Key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ow-Carbon Economy, Philosophy of Variable and Invariable

低碳生态文明观的“变”与“不变”

黄稚芮1,尹芳2,杨智明3*

1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2云南师范大学太阳能研究所,云南 昆明

3云南财经大学信息学院,云南 昆明

收稿日期:2019年10月14日;录用日期:2019年10月29日;发布日期:2019年11月5日

摘 要

运用“变”与“不变”的哲学观点,分析人类发展过程中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必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气候变化、能源消耗、生态持续的相互关联,得出只有坚持“变”的创新、选择“不变”的低碳生活,才是保证人类文明持续永续的根本。

关键词 :生态文明,低碳经济,变与不变哲学观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对于一个民族的持续发展而言,“不变”是目标和信念,“变”是方法和途径 [1]。一个民族的文明持续进步,体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方方面面的进步,不仅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和努力,而且需要营造社会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氛围 [2]。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生态环境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沟坎 [3]。

2. 人类社会发展中坚持的“变”与“不变”

自古人类与大自然相生相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生存资料直接来源于自然界,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人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形成一种潜在的自觉认识自然的世界观 [4]。以利用石器、弓箭、火为标志的原始生态文明,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迈出了一大步 [5]。

2.1. 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持续延绵

以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为例,涌现出一序列天人智慧的进化:“伏羲氏”教会人们用绳子结网、用网打猎、用弓箭狩猎,并开始了饲养牲畜;“燧人氏”利用木头相互摩擦,钻木取火,人工取火的发明,使人由吃生肉过渡到吃熟肉;“神农氏”让人们学会种植五谷,并制造农具,于是开始了原始的耕种农业。这样一种朴素、自发的农业文明持续了一千多年,展现了“天人合一”的原始生态观,在经历了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与人们生存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后,也慢慢的步入困境 [6]。

中华民族从文明古国一路前行,历经数千年而不坠,这归因于“变”与“不变”两种哲学思想体系,一种是成为中国2000多年的主流思想的儒家学派,儒家思想讲究“入世”积极为世界做贡献,为顺应世界而改变,其创始人是孔子;而另一种是博大精深的道家学派,道家思想讲究“出世”,不为世界发展所动,静看万物变化,其创始人是老子。一个民族如果重视“不变”,就会争千秋而不一定要争一时,很多人不仅考虑今生的功名利禄,还想要千古留名,写进历史;然而,如果一个民族重视“变化”哲学,就不会因为不变而形成鲜明的宗教性格,而是会强调因应变化,顺势而行,也会努力求其今生今世的成就和利益。中华文明正是因为兼柔了儒家“变化”思想和道家“不变”思想,两者相互交融并持盈保泰,才使得56个民族聚在一起持续延绵 [7]。

2.2. 英国工业文明发展的“变”与“不变”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实行工业文明,以机械化为标志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劳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在提升工业产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带动了人口增长、刺激了现代农业、萌发了商业革命。

自此,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并改造自然为主要特征,这一雄心不仅未被动摇过,反而变成了工业文明的标签,人类不断地从自然界攫取各种各样物资资源,甚至因为生产迅速扩张与科技进步而使得掠夺变得变本加厉。人类以其“变”之智慧,在现代工业文明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经济增长却以依赖增加物质投入和能源消耗为代价,这样粗放的发展方式使得地球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8]。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先驱,在为世界工业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率先在世界范围内高举低碳大旗,提出人类可持续发展之“不变”的理念,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模式。2003年在英国能源白皮书《创建低碳经济》中首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概念,提出2050年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将从根本上将英国变成一个低碳国家,低碳之路将成为国家未来发展战略。

2.3. 世界各国的生态文明发展观

近一百年的电气化、计算机技术等不断革新,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无不给地球留下深深的印记,特别是燃烧煤炭、开采石油,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严重干扰了大气环境系统,全球气候变暖、飓风海啸肆虐、干旱洪涝频繁,给人类生存空间造成了各类生态困境 [9]。除英国外,欧盟多国在近代工业文明中,以“变”之创新,践行低碳环保“不变”之理念。

德国是一个高度重视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工业化国家,通过立法实施一系列的气候保护高科技战略,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开发可再生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措施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法国近10年来,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大力发展再生清洁能源,鼓励无碳化的绿色能源,通过出台投资贷款、减免税收、政府定价等政策措施,实施一体化的运作模式,使其核电工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核电强国之一。

丹麦是一个具有400多个小岛的岛国,是世界公认的能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最好的国家之一,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中产生了独特的经济价值,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秸秆燃烧发电等技术方面一直遥遥领先:其风力资源丰富,是世界首个使用风能的国家,风电所占比例已经超过20%;太阳能技术相对成熟,已建成的太阳能加热站,用于提供居家热水和保暖服务;生物质能研发力度增强,率先利用秸秆燃烧发电,该技术成为推进清洁发展机制、构建可再生能源持续开发利用的高水平模式。

意大利80%以上能源依赖进口,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意大利政府希望通过可再生能源开发、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政策等措施,来加快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美国一向重视节能减碳,近20年来通过的《能源政策法》和《低碳经济法案》,对改造传统高碳产业、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提高清洁能源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国家之一,为履行《京都议定书》职责,巴西政府除了比较明确的风电目标,同时大力发展种植甘蔗生产燃料乙醇产业,成为世界前沿的地上植物“石油”王国。

3. 践行低碳生态文明观

“低碳”指的就是生产生活过程中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是一种生态文明观,在继传统的农业文明、现代化的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种经济生活方式 [10]。

在漫长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式的农耕文明中,人的辛勤劳作可以满足“吃饱穿暖”的需求,使“人为的生活”成为可能。由于生产力有限,农业耕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小,统治者也有对土地开发和山林川泽保护的法令和行政措施,因此农业文明可以说是“低碳”的。通俗来讲,“低碳”是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是注重节约、鄙视浪费的生活态度,是追求返璞归真的生活习惯。在人与自然共处的活动中,我们倡导的是一种通过对身边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来减缓全球气候的演变,因此,面对气候变化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世界各国政府充分意识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行动。要了解低碳生态文明,我们需要将能源消耗、气候变化、生态持续联系起来。

3.1. 能源消费对低碳文明的影响

人类能源消耗历程经历了三个时期:20世纪以前,以生物质能源燃料为主的“柴草木炭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开采化石能源为主的“煤炭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开采石油天然气为主的“石油时期”。无论煤炭、石油、还是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每年能源消耗不断增长,全球不仅面临能源危机,而且还要面对因燃烧化石能源而增排的二氧化碳。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后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及其污染物排放对自然生态的损害慢慢地超出其可接受容量和修复能力,造成了地球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不可逆转的破坏,物种单一越来越严重。调查分析显示,当全球平均温度超过工业化前水平2℃~3℃时,物种中大约20%~30%可能会面临日益增高的灭绝风险。

3.2.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为更加客观、公正、准确地分析人类活动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1988年,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组建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Internation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并于1990年发表了第一次评估报告,确定了有关气候变化科学问题,促成联合国做出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决定;1995年,IPCC向UNFCCC递交第二次评估报告,增加了气候变化有关评估方法等内容,为推动了《京都议定书》签署做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IPCC制定了第三次评估报告,中国科技部、气象局、科学院等部门参与了编写,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反映中国科学界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进展,为各国政府制定相应的气候变化政策提供客观依据;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人类因素和自然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双驱动效应,得出全球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的使用及土地利用的变化引起的,而甲烷(CH4)和氮氧化物浓度的增加主要是农业引起的;2014年IPCC第五次评估综合报告,明确指出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20世纪中期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不断影响气候系统,并且这种变化趋势对生态系统正在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2018~2019年即将完成的IPCC第六次评估综合报告,将分别从《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全球变暖1.5℃》、《气候变化与土地》等方面阐述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

3.3. 践行低碳生态观,从我做起

低碳足迹始终游走在经济、文化、生活等领域,从城市社区到家庭生活、从社会生产到能源消费、从音乐艺术到哲学文化,低碳的内涵涉及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既是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又是一种新潮的生活态度,如何评判今天我们是否“低碳”了,要看我们是否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主动去践行将生活作息所耗用的能量降至最低,比如坚持步行并爬楼第、出门购物自带环保袋、少用一次性餐具、随手关闭电器电源、洗衣服水留冲厕所、垃圾分类并回收再用、多用电子邮件少用信笺信纸等等 [11]。

4. 结论

我们生存着,我们改变着,只要我们“不变”的目标、信念还在,就不会因为“变”而失去低碳生活的方向!

2007年至2008年奥运会期间,中国政府正式倡导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党的十九大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要求我们在新时代下不忘当年长征路,不断为长征精神注入新的内涵来适应当今的“变”的需求 [12]。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人类共有的一个地球,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此,我们呼吁通过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追求低碳生活这一“不变”的理念,建设低碳城市,践行低碳环保,确保维持人类一个永续、舒适、和谐的地球生存环境。

文章引用

黄稚芮,尹 芳,杨智明. 低碳生态文明观的“变”与“不变”
The Variability and Invariability of in Low-Carb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J]. 低碳经济, 2019, 08(04): 98-102. https://doi.org/10.12677/JLCE.2019.84011

参考文献

  1. 1. 申启武. 传统广播的“变”与“不变”[J]. 名家论坛, 2015(1): 35-38.

  2. 2. 欧祝平, 傅晓华. 生态文明发展路径的哲学考量[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5): 1-4.

  3. 3. 巴永青. 低碳, 生态文明的破题之选[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4, 28(3): 74-76.

  4. 4. 温茹. 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价值观[D]: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 郑州大学, 2006.

  5. 5. 陶黎新. 中国各历史阶段生态农业环境特点研究[J]. 农业考古, 2006(4): 52-56+62.

  6. 6. 王岩. 基于乡村的低碳生态文明建设[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8): 63-65.

  7. 7. 李国仓. 大学理念的“变”与“不变”[J]. 现代大学教育, 2015(5): 47-54+112.

  8. 8. 张玉华. 生态文明的历史与观念[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9. 9. 杨长福, 刘珍, 雷春燕. 生态文明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8(3): 90-95.

  10. 10. 韩斌, 孔继君. 以科技进步应对云南低碳经济发展[C]//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 2012: 73-76.

  11. 11. 李正希, 靳国良. 低碳生态观(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的中国梦) [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5.

  12. 12. 李宏伟, 赵文博, 李镜.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碳锁定的发展态势及其防范[J]. 生态经济, 2019, 35(8): 13-19.

  13.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