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09  No. 05 ( 2021 ), Article ID: 45203 , 7 pages
10.12677/ML.2021.95157

视觉语法视角下的电影海报的多模态 话语分析

——以电影海报《八佰》为例

周小强,李丽华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收稿日期:2021年8月2日;录用日期:2021年8月31日;发布日期:2021年9月14日

摘要

本文以Kress & Van Leuween的视觉语法理论为研究框架,旨在探究电影海报宣传片《八佰》所折射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以及构图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静态语篇中电影海报《八佰》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结果表明,从再现意义的角度来看,电影海报《八佰》多采用以行为和反应过程的叙事设计为主;从互动意义的角度来看,该海报多采用提供型信息、近景加中景相结合的低角度垂直拍摄的手法;在色彩度上多以中情态的色彩为主。从组图意义的角度看,该海报多采用中心–边缘型的设计框架,重点突出海报的背景信息。笔者希望从多模态话语的角度深刻解读战争题材类电影海报的内容,从而为后来的学者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视觉语法,电影海报《八佰》,话语意义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Movie Pos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sual Grammar

—Taking the Movie Poster “Eight Hundred” as an Example

Xiaoqiang Zhou, Lihua Li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Received: Aug. 2nd, 2021; accepted: Aug. 31st, 2021; published: Sep. 14th, 2021

ABSTRACT

Using Kress & Van Leuween’s visual grammar theory as a framework,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presentational, interactive and compositional meanings reflected in the film poster “Eight Hundr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the movie poster “Eight Hundred” in static discourse by using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presentational meaning, the movie poster “Eight Hundred” mostly adopts the narrative design of behavioral and reactional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active meaning, the poster mostly uses the technique of providing typical information and low angle vertical shooting combined with close and medium view; it mostly adopts the medium mood color in color satu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ositional meaning, the poster mostly adopts the center-margin design framework, focusing on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poster. The author hopes to deeply interpret the content of war-themed movie pos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so as to provide meaningful references for later scholars.

Keywords:Multimodal Discourse, Visual Grammar, Movie Poster “Eight Hundred”, Discourse Meaning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多模态话语分析起源于西方,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中国,迄今为止在中国发展了几十余年。过去的话语分析仅注重语言等词汇语法方面的研究,然而多模态话语分析认为手势、面部表情、声音、图像手势、动作等符号对话语意义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话语分析的研究基本都以语言这单一模态为主,然而语言模态并不是理解话语的唯一路径,单从语言模态的角度更无法全面地理解整个语篇构建的话语意义,尽管语言模态在文本研究中一般都居重要地位,但是手势、姿势、眼神交流等这种非语言模态对语言模态起到补充、强化的作用,从多模态的角度能更加全面且充分的理解语篇的话语意义。Kress & Van Leuween在其出版的《Reading image》一书中率先提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Martin (1992)从文化、语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 [1]。随后张德禄(2009)在Martin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加以整合创新,从语境、内容以及表达等几个方面全面阐释多模态分析框架 [2]。Norris (2004)从动态语篇的角度提出了新的多模态互动分析框架 [3]。随着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学术界迅猛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形成了三大流派:基于Kress & Van Leuween视觉语法的社会符号学流派、Norris的多模态互动分析流派以及系统功能语言学流派。O’Halloran,K. L. (2004)从多模态的角度解读数学课堂所传达的话语意义 [4]。王小梅、田艳(2020)以多模态互动分析为理论框架,采用多模态教学模式分析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 [5]。本文将以Kress & Van Leuween的社会符号学为指导框架,从再现、互动以及构图意义三个维度解读电影宣传片《八佰》,构建语篇的整体意义。

2. 理论框架

作为多模态话语领域研究的先驱,Kress & Van Leuween率先提出了视觉语法理论。视觉语法理论是基于图像的多模态话语研究理论。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由意义潜势,社会符号学,元功能假设和语域理论这四部分构成,但主要理论基础是Halliday (1985)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它体现着人类世界最基本的三大元功能,即概念、人际及语篇功能 [6]。概念功能指语言能够向听话人传达和交流听话者未知的信息;人际功能指的是语言能够体现其所有的用途来表达人际关系;语篇功能指的是语言能够形成意义连贯的完整语篇。Kress & Van Leuween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多模态话语分析相结合,提出基于视觉语法体系的多模态分析框架,其主要内容包括再现意义、交际意义以及构图意义三大方面,具体理论框架见表1

Table 1.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visual grammar

表1. 视觉语法理论框架

3. 对电影海报《八佰》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八佰》这部电影自全网上映之初评分颇高,获得观众青睐。不同于过去的抗日战争片,八佰票房收获颇丰且观众对电影情节耳熟能详。在国际形势对中国不利的背景之下,选取这部抗战电影海报为题材,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读这部电影,旨在提高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及其素养。电影《八佰》的海报宣传片如图1

Figure 1. Movie poster “Eight Hundred”

图1. 电影海报《八佰》

3.1. 再现意义

Kress & Van Leuween将再现意义分为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叙事再现是由矢量产生的斜线构成,它连接图像中的再现参与者和交际参与者。叙事过程主要包括四大过程:行为、反应、言语以及心理过程。行为过程主要由图像中矢量发出的主动参与者和矢量接收的被动参与者构成。Kress & Van Leuween将区分转化过程(transactive process)和非转化过程(non-transactive process)的标准定义为行为过程中是否有矢量接收的被动参与者。如果行为过程中有两个参与者,那么参与者就处于转化过程之中,反之亦然。由于言语过程和心理过程都是依赖于想法、对话实现,在本张电影海报中并没有出现,在此就不做过多赘述。

电影海报《八佰》属于行为过程中的转化过程,它的矢量发出的主动参与者为一跃而下的中国军人,矢量的被动接受者为地面的日本士兵。在反应过程中,矢量发出的主动参与者和被动接受者变成了反应者(reactor)和现象(phenomenon),区分转化过程和非转化过程的标准就变为反应过程有无现象,在电影宣传片《八佰》中,矢量为中国军人目光向下看的视线,图中的这位中国军人身裹一圈手榴弹,看着地面上成群的日本士兵向下俯冲而去,他最终的目的是想凭一己之力与日本士兵同归于尽。概念意义主要指图像表征的象征过程。在电影《八佰》宣传片中,战火产生的硝烟弥漫整个天空,地面的建筑物燃起熊熊大火,站在战火纷飞的残垣断壁上即将一跃而下勇猛的中国军人以及地面上黑压压一片的日本士兵冲向中国士兵坚守的残破大楼,这些情节无不象征着战争的血腥和惨烈。电影海报宣传片《八佰》涉及行为和反映过程,且这两大过程都由矢量即视线这一标准来构建图像参与者与互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3.2. 互动意义

不同于再现过程中反映的再现图像中再现参与者互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在视觉交际过程中,对图像制片人与图像中观众之间关系的深度解读能够反映出视觉语法理论中的交际意义。它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包括接触、社会距离、权势以及情态。

3.2.1. 接触

互动意义主要通过信息实现,这种信息指在视觉图像中存在两种参与者,即在现参与者和互动参与者,这里的在现参与者不仅指图片中出现的人,也可以指图片中描绘的物体和地点;互动参与者指的是通过观看该图像的人或观众。互动意义所传达的信息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提供型信息和求取型信息。提供型信息主要包括视觉图像中出现的图或图表;求取型信息主要涉及图像中的眼神交流、面部表情、手势等等。电影《八佰》的海报主要以提供型信息为主。该图像中,中国士兵双手张开,身负一圈手榴弹,从战火烟霄的破碎大楼中一跃而下,此刻身裹一圈手榴弹的中国军人眼神看向地面上扑面而来的日本军人,将一只脚伸出破碎的大楼出口,摆出苟为国家生死已的姿态,随时做好为国捐躯,保家卫国的誓死精神。此刻地面上是一批迎楼而来的日本士兵,手拿装上刺刀的枪,向中国军人扑面而来。电影海报《八佰》采取提供型信息的方式来呈现图像中再现参与者与互动参与者的互动关系。

3.2.2. 社会距离

Kress & Van Leuween在视觉语法理论中提到的社会距离主要取决于镜头的远近拍摄距离。镜头的距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近景、中景和远景。近景在图像中展现的是图像中人物的头部和肩膀。中景在图像中展示的是画面人物的膝盖位置。中景可以分为中近景和中远景,中近景拍摄的位置大概在图像人物的腰部位置;中远景能够展示图像人物的整体特征。在远景中,人物占据了整个图像高度的一半以上。在电影《八佰》的海报宣传片中采用了近景加中景相结合的拍摄手法,地面上一群扑楼而去的日本士兵在海报中仅露出了头部和肩膀,属于近景拍摄。从破旧不堪的高楼上一跃而下、英勇无畏的中国军人的整体身体轮廓清晰可见,属于中景拍摄。电影海报《八佰》采用中近景的拍摄手法拉近了再现参与者与互动参与者的关系,使互动参与者即观众能够切身体会中国军人的奋勇精神。

3.2.3. 权势关系

图像的权势关系主要通过拍摄角度来体现。拍摄角度可以分为水平和垂直拍摄。水平拍摄角度反映出再现参与者与互动参与者同等的社会关系;垂直拍摄角度反映再现参与者与互动参与者之间的权力关系,有高低之分。Kress & Van Leuween认为如果高角度观看再现参与者(图像中的人物),那么交际参与者(观众)的权力就高于再现参与者(图像中的人物);反之若从低角度观看再现参与者,那么交际参与者(观众)的权力就低于再现参与者。在电影《八佰》的海报宣传片中采用的是低角度垂直拍摄,仅400名中国士兵在上海保卫战中被日本数几个师团包围在破旧不堪的大楼中,随着数周与日本士兵的苦战,战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中国士兵在人数上寡不敌众,虽人数不足但宁死不屈,誓死保卫国家,此时勇敢的中国军人腰挂手榴弹从高楼一跃而下,这种低角度垂直拍摄反映出中国军人无畏生死,誓死驱除倭寇的勇猛精神。电影海报《八佰》的低角度垂直拍摄呈现出再现参与者与互动参与者之间不平等的权势关系,营造出观众对再现参与者即军人的敬仰与倾佩之情。

3.2.4. 情态

语言学中的情态指的是对经验世界的倾向化的表达,Halliday (1978)认为情态的语法范畴主要是基于对情态的特殊级别的标记,例如will,may这种情态动词等等 [7]。Kress & Van Leuween将语言学中的情态概念引入到社会符号学中,它指交际意义构建的工具。情态根据反映的实际值分为低、中和高三种。此外Kress & Van Leuween还引入了视觉语法理论中的八大情态标记,包括色彩饱和度、色彩区分度、色彩协调度、语境化、表现、深度、照明和亮度。电影《八佰》的海报宣传片为色彩饱和度较高的中情态,整张海报的背景以灰色的基调为主,然而海报的色彩区分度比较明显,海报的左边是深红的八佰字样,象征着中国军人为保家卫国,不惧生死的豪情壮志,右下角浅红色的火焰冉冉升起,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血腥。这种深红的字样、浅红的火焰与灰蒙蒙的背景交相呼应,营造一种阴郁、血腥惨状的情景。整张海报重点突出灰色的背景,在中日军队交战中,大火肆虐的滚滚浓烟升起,仿佛营造出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情景,引发交际参与者于爱国情感上的强烈共鸣。由于灰色是海报的主基调,照明和亮度的程度较低,在此不做多赘述。电影海报《八佰》的深色基调、高色彩区分度以及突出的前景与背景化差异折射出情态值在图像中的体现。

3.3. 构图意义

构图具有一种功能能够与连接图像的再现意义和互动意义。构图意义的构建通过三大相互连接的子系统实现,包括信息值、突出和图文关系。在这些子系统中,信息值揭示再现参与者与观众的空间位置关系,主要分为左–右型、上–下型以及中心–边缘型。突出被用来强化图像中区别于其他隐性再现参与者或物体的重要地位,通常会受到前景与背景的空间位置,大小,颜色的对比度等影响。图文关系中处于相同意义的信息要素相互连接,然而处于不同意义的信息要素相互分离。

3.3.1. 信息值

信息值主要反映信息各要素的具体位置,这些要素体现在再现参与者与交际参与者的横组合关系。信息值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左右型、上下型以及中心边缘型。Kress & Van Leuween (2006)认为在信息值中,处于左右位置的分别为已知信息和新信息;上下位置的为理想化信息和具体信息,中心的则为重要信息 [8]。在电影《八佰》宣传海报中,左边的八佰字样为已知信息,由于该电影是根据抗战真实事件改编,此八佰字样指的是当年抗战时期被日本士兵围困的约800名中国铁血军人。海报右边的白色字样“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属于新信息,该话语的字面意义反映800名中国军人在电影中生死未卜的局面。同样这张海报也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海报的上部是被日本士兵用炮弹炸碎的大楼,大楼中有一名腰缠一圈手榴弹的中国军人向地面成群的日本士兵望去,下部分带有“管虎,今日上映”等白色字样,白色字样的下面是联合出品的公司和赞助商等等。显而易见,上面的信息是理想型信息,且这种信息是在电影中即将发生的情节,下面的白色字样表明电影的导演、上映的时间以及联合赞助商的具体信息内容,属于具体信息。整张海报的最中间是最重要的信息,中国军人身裹手榴弹从高楼上一跃而下,誓死同日本士兵同归于尽,传达出该电影的主题思想—爱国主义精神。电影海报《八佰》采取上下型和左右型的信息呈现方式,从信息方位布局的角度突出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理想化信息和具体信息的空间布局。

3.3.2. 突出

袁艳艳、张德禄(2012)指出突出是再现参与者对互动参与者吸引程度,主要通过颜色、字体大小以及前景和背景化体现 [9]。从颜色来看,海报左上角的八佰字样尤为突出,此八佰字样呈现出血红色,表明抗战时期八百名中国军人浴血奋战,最终寡不敌众,壮烈牺牲的惨烈情景。这种凸显颜色的字样能够吸引交际参与者的眼球。从字体来看,左上角的八佰字样约占据整个海报上下高度的三分之一,字体较粗且采用的是中国传统汉字的书写形式,此布局在整个海报中尤为明显。从前景与背景化的角度来看,前景为在空中一跃而下勇敢的中国军人、站在残破的高楼上即将一跃而下的另一名中国军人以及成群手拿枪支的日本士兵,双方大战一触即发的清晰影像。背景为硝烟密布、火焰肆虐后升至空中的模糊化场景,营造出战争残酷、血腥的场面。电影海报《八佰》主要采用字体的大小和颜色来突出图像中的重要信息,增加对互动参与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3.3. 图文关系

图文关系指文字与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基于张德禄(2009)的多模态关系框架,电影海报《八佰》的图文关系属于强化关系,强化关系指除去一种模态外,另外一种模态对其进行强化作用 [2]。电影海报《八佰》的宣传片中,文字模态是对图像模态的扩充。本海报反映了抗战时期中日军队相互交战的场面,该图像中的文字主要分为左、右和下共三处。红色的八佰字样图像中出现的中国军人,是对图像中中国军人信息的扩充,右边的白色字样反映中国军人在这张战争后的命运与结局,也是属于对中国军人信息的扩充。下方出现的“管虎”、“今日上映”等字体是对该电影宣传的描述,也属于信息扩充。电影海报《八佰》中文字与图像为互补关系,且图像模态再构建图像意义起主要采用,文字模态起到补充作用,最终图像中文字模态与语言模态共同构建图像整体的语篇意义。

4. 结论

本文基于Kress & Van Leuween的视觉语法理论框架,主要探讨了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以及构图意义。在再现意义上,本海报的叙事设计多采用行为过程和反应过程的设计理念;在互动意义上,该电影海报多采用提供型信息、近景加中景相结合、低角度垂直拍摄的手法以及中情态的色彩设计手法。在组图意义上,采用中心–边缘型的设计框架;重点突出海报的背景信息以及采用信息扩充、强化的图文关系设计方案。这种布局使观众阅读路径清晰,模态组合使信息量更为饱满,从而构建出完整的语篇的话语意义。希望本研究能为将来的抗日电影海报宣传片提供一点借鉴。

文章引用

周小强,李丽华. 视觉语法视角下的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电影海报《八佰》为例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Movie Pos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sual Grammar—Taking the Movie Poster “Eight Hundred” as an Example[J]. 现代语言学, 2021, 09(05): 1157-1163.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5157

参考文献

  1. 1. Martin, J.R. (1992) 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 John Benjamins, Amsterdam. https://doi.org/10.1075/z.59

  2. 2. 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 中国外语, 2009, 6(1): 24-30.

  3. 3. Norris, S. (2004) Analyzing Multimodal Interaction: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Routledge, London.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379493

  4. 4. O’Halloran, K.L. (2004)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Continuum Print, London.

  5. 5. 王小梅, 田艳. 多模态互动分析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多模态互动教学实证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 38(1): 152-156.

  6. 6. Halliday, M.A.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Edward Arnold, London.

  7. 7. Halliday, M.A.K.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Edward Arnold, London.

  8. 8. Kress, G. and Van Leeuwen, T. (2006)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619728

  9. 9. 袁艳艳, 张德禄. 多模态电影海报语篇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 济宁学院学报, 2012, 33(2): 35-3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