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
Vol. 10  No. 04 ( 2022 ), Article ID: 58633 , 5 pages
10.12677/JC.2022.104024

纪录片《中国医生》:镜头拥抱真实, 剪辑参与叙事

郭文洁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影视编导与传播系,重庆

收稿日期:2022年9月15日;录用日期:2022年11月25日;发布日期:2022年11月30日

摘要

纪录片《中国医生》是国内首部大型医疗人文纪录片。为了构建“人文”内涵,影像以医院中的医患群体作为主要记录对象,实现纪录片的纪实本质。镜头推陈出新,以新形式构建新内容。后期制作将镜头拼接进行二次创作,勾勒出影像文本框架。通过镜头的“实景”讲述和剪辑的“刻意”架构,将真实的医患故事以及冗长的视频素材浓缩为一部十集纪录片,向观众传递出医院不同科室之中的“人情味”。

关键词

纪录片,镜头,剪辑,《中国医生》

The Documentary The Doctors: Lens Embrace True, Clip in Narrative

Wenjie Guo

Department of Film and Television Directing and Communication, College of Media Arts,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Received: Sep. 15th, 2022; accepted: Nov. 25th, 2022; published: Nov. 30th, 2022

ABSTRACT

The documentary The Doctors is the first large-scale medical humanistic documentary in China.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connotation of “humanity”, the doctor-patient group in the hospital is taken as the main object to record the video, and the documentary nature is realized. The lens brings out the old and builds new content in new forms. In post-production, shots are spliced together for secondary creation to outline the frame of the image text. Through the “real scene” narrating of the camera and the “deliberate” structure of editing, the real doctor-patient stories and lengthy video materials are condensed into a 10-episode documentary to convey to the audience the “human touch”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of the hospital.

Keywords:Documentary, The Lens, Clip, The Doctors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纪录片《中国医生》在2019年底上映,以十大主题“挚诚、成长、妙手、信念、契约、守护、希望、抉择、初心、温度”为核心,形成了该纪录片的整体叙事结构。影像记录和拍摄了全国各地六家大型三甲医院,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科室和人员,聚焦普通人与医院的故事。《中国医生》满足了疫情背景中人们对医护群体的崇敬与好奇,匹配受众审美口味。通过多元化的镜头和剪辑,在还原纪录片真实本质的基础上,为创作者留下了情感表现的空间。镜头和剪辑参与和构建这部十集医疗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为医疗人文纪录片的制作树立了优秀范式。这部豆瓣评分9.3分的高分纪录片,希望通过这些影像所呈现的真实医患环境,打破传统对医患群体的认知和偏见,从而真正让医生和患者感受到彼此的关怀。

2. 镜头:纪实影像建构纪录片本质特征

镜头是影视艺术最基本的组成元素,也是实景影像的最小单元。纪录片的本质特征就是真实。纪录片文本结合镜头语言,不断对其本质特征进行自我阐释。即具有纪实功能的镜头始终是纪录片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影片的叙事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疗人文纪录片《中国医生》将纪实本质与人文情怀融合叙述,试图利用冰冷的机器讲述别样的医患之情,不断对纪录片的镜头对其作出自我的阐述。不同“内容”与“形式”的镜头,都承载着纪录片的主题喻指,建构起纪录片的本质特征。

“缓慢前行”的镜头。纪录片《中国医生》的镜头语言有着固定的章程,在每一集的开篇,都会有一组前进式蒙太奇句子交代叙事的开始,暗示影片的主题,同时奠定影像风格。即镜头往往从大远景切入,展现医院高大的建筑或医院的名称,交代清楚故事即将发生的地点;然后转到中景,展现医院走廊中的人头攒动以凸显人数之多;紧接着近景展现正在接受治疗的病人,他们面部的表情往往是镜头的中心。纪录片《中国医生》就是以这种前进式蒙太奇句子引出一个个医患故事。从远到近的镜头推进,慢慢展开单集纪录片的叙事线。一组镜头的递进过程,更像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带着观众深入到影片人文本质中。不同的镜头内容以相似的结构方式推进纪录片整体叙事线的前进。镜头由远景到近景,涵盖的信息由粗到细,影象的重心逐渐从医院的外部环境过渡到医院中的人。由此可见,镜头最终的落脚点是医院中的人,以呼应这部医疗人文纪录片的“人文”定位。之后,内容以人为讲述主体,镜头以人为记录主体。前进式蒙太奇句子在递进中,宣告纪录片整体叙事的开始,对纪录片的主题进行暗示。以往的医疗纪录片往往会借人讲述紧张的医患关系,其记录的重点的是对医疗知识的科普和医院大环境的反思。单集影像不会过多地使用前进式蒙太奇引进。与此同时,这种暗示也奠定了影像的风格。以人为主的记录使影像使用了大量的镜头去突出人,在通过镜头的组接凸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在大多数医疗纪录片中喜欢展示的紧急医疗事件则位居其二。所以在镜头的选择上,忽视了节奏感较强的远景–近景的大幅度镜头跳动,蒙太奇句子在缓慢递进中讲述故事。通过镜头衔接的平缓引出并交代文本内容的产生和发展,更易使观众沉浸到影片之中,也在镜头的缓慢递进中凸显的“人情味”。

“晃动不安”的镜头。摇晃镜头是最适合隐喻的镜头,也是医疗纪录片最擅长使用的镜头类型之一。通过镜头的摇晃在暗示医疗行业的紧张以及医院中人物之间的不安氛围。回归到这部纪录片的名字《中国医生》,简单明了的字符暗示影像将以中国的医生群体为记录本体。但中国医生所指范围广泛,镜头实景记录的影像终究是有限的,那么必定会用以小见大的形式影射整个医疗行业。提到医院,医患关系和医闹等名词直接和医院画上等于号。医院绝不是一个安静祥和的场所,其渗透出的矛盾与冲突,促使医护群体和患者群体在彼此的领域内惶惶不安。纪录片《中国医生》以“人文”为着重点,记录的重点没有突出医患的矛盾和冲突,但不突出并不意味着没有,那么主题之下的其他内涵就将使用隐喻手法——摇晃镜头暗指。如在第三集《妙手》中的孙敬武医生,他在第一场手术结束之后,赶往第二台手术,摇晃镜头加入到人物移动的过程之中。此时的旁白配音“甚至没有喝一口水,孙敬武就投入到了下一场手术。和大多数中国医生一样,他们的生活就是一场手术接着一场手术。”医生匆忙的步伐,摄像机晃动的幅度,两者的频率相辅相成,影像用镜头的抖动来烘托医生这个行业或者说医院这个环境的不安稳。正如旁白中描绘的中国医生现状,摇晃镜头的使用和旁白的隐喻,影射医疗行业,唤起观众的共鸣。除了对大环境的隐喻,摇晃镜头参与到医院中实景记录的科室,人物氛围接受暗示。摇晃镜头最常见的就是急诊科,脑卒中等高危科室,大量的晃动镜头渲染诊室的不安气氛以及异常忙碌的中国医生群体。在医生与家属的对话之处,内容是医生在向患者或患者家属告诉病人的病情不太乐观的时候,虽然是处于一种安静的氛围,只有两到三个人作为镜头的主体。但是镜头却在摇晃,屏幕前的观众可以轻易通过这种镜头语言感受到画面中人物的心情变化,目的就是暗示屏幕中人物内心的不安与紧张。这种情绪通过影像语言传递出来,增加观众的代入感,以此设身处地的感受双方人物之间的微妙情绪。

“人文情怀”的镜头。前文已多次提到《中国医生》是国内首部大型医疗人文纪录片,这就意味着其镜头语言在承担纪录片纪实本质的同时,也将镜头与纪录片的人文设定衔接。如今的医疗纪录片承袭了大众传媒日益“平民化”“草根化”的形象塑造趋势,试图通过医护人员多元鲜活的“凡人气质”突出医务工作者群体世俗化的特征,以拉近观众和人物间的距离 [1]。以往的医疗纪录片如《生门》和《人间世》,镜头大多会呈现仪器上快速闪动的数字,或者是节奏衔接紧凑的镜头组接,用这些形式的镜头去营造医院的紧张气氛,医疗事件占据着医疗纪录片的主导地位。《中国医生》在镜头的选择上突破以往,其首先在电视媒介上进行首播,首播片名就是《医心》,可以通过它的名字和内容定位判断出其镜头的选择会更加具有“人文情怀”。所谓具有“人文情怀”的镜头,即是指镜头并不是被动、机械的以始终不变的高度和角度去冰冷的记录,而是以更具有人情的方式,针对不同的被摄者选择不同的镜头完成记录。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患者唐精浩,他还不会说话,所以其叙事结构的完善需要其父母的大量参与。而他的父母均是侏儒症患者,身高略低于常人。所以,纪实影像中的镜头语言并没有选择以常规的视角进行拍摄,而是将镜头高度下放,尽量以适合唐精浩父母身高的平视镜头完成记录的全过程。在有些唐精浩父母与医生交谈的画面,镜头则使用了两方身高的中间高度去记录,尽可能的尊重每一方人物。镜头高度下降的这几公分不仅意味着艺术工作者对每个病患及其家属的尊重,更表达出了生命的平等。这是一份深沉的人文主义,影片本身就是环绕着道德范畴的语义场,影片通过这些镜头调度成功呈现出对医生职业的描述,对医生精神的呈现,对人性价值的阐释,以及对人物命运的同情 [2]。由此可见,镜头在承担纪录片纪实本质的同时,也可以充满“人文情怀”。

3. 剪辑:后期制作实现纪录片表现欲望

苏珊·朗格说过,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 [3]。后期制作在技术之上成为纪录片表现情感必不可缺的环节。对于纪录片来说,其剪辑所需要的素材是所有影片类型中最多的一种,对大量素材的拼接重组都会是后期制作工作的重点。这种拼接重组并不是任意而为。如果说前期拍摄的镜头是承担纪录片的纪实本质,那么后期制作工作,就是在实现纪录片创作者的表现欲望,在纪实影像的基础上表达情感。前期拍摄的镜头和后期剪辑的制作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此处虽将其分成两个板块分开叙述,但并不意味着它们都是独立的,两者的关系从来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架构悬念的制作。纪录片《中国医生》在制作上向电影的叙事结构学习,通过后期制作设置纪录片的悬念叙事手法。如在第四集《信念》中,影片的开头是一个48s的片段,一个女人,一席黑衣,一束花,走在长长的楼梯中间,晃动的镜头跟随其到达一座墓碑,她将这束花放在墓碑之前。后期制作对这段影像配以凄美的音乐,48s内的所有镜头都以极低的对比度呈现,而本该是翠绿色树叶也在刻意安排下呈现出灰色调。若说是前期拍摄时的故意呈现,后期制作中也没采取调色等二次加工。可见,这样的镜头就是《中国医生》所愿呈现的。故事的开端便通过这些后期制作手法,渲染纪录片开端的压抑情绪。故事般的叙事手法一改医疗纪录片常规的氛围。通过对纪实影像的故事化组接刻意制造悬念,这种悬念设置的方式在医疗纪录片中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向故事片的叙事结构学习,营造故事化的叙事开端。这种通过后期制作完成的叙事结构的设置,吸引观众产生疑问,让观众的好奇心保留到后续的内容和人物中。这一集的结尾依旧是这个墓碑,故事也在继续影像开头的内容,唯一不同的就是,结尾的影像凸显了场景之中的阳光,医疗的希望之光已然到来。截止到这里,这集的叙事结构已然明显,在开头留下悬念,在结尾继续开头的故事。在后期制作的刻意安排下,纪录片的开头和结尾衔接在一起,故事化的制作方式使得单集叙事呈现为一个闭环结构,前后连贯,首尾呼应。这种叙事结构的安排,也使得这个墓碑产生了不一样的意义。影片用这个墓碑来传达白血病的攻克,表明了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进步。这也是纪录片向电影的叙事结构致敬,利用后期制作拼接素材引发悬念,吸引观众,也使单集叙事结构的设置更加灵活。

黑底白字的制作。对纪录片来说,实景记录的影像所占据的比重无疑是最大的。但实景记录总有不足之处,对纪实内容的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医生》中记录的患者,纪实影像无法覆盖所有人物和所有事件。他们有的治疗过程长久,有的已经面临死亡。纪实影像可以呈现的内容终究是有限的,在有限的影像记录之外表现更广阔的内容就需要依靠后期制作,《中国医生》的后期制作采用了一种最为直接的方法——黑底白字视频,用字幕将未能表达出来的情节交代出来。这种方法的使用看上去似乎十分暴力,但是,却是最为直接的叙事手法。后期制作手法用在了患者的叙事线上,以最精简的方式完成人物的局部叙事结构。整部影片没有避讳生与死,没有过于强调美满的结局,而是真实的将医生与患者的故事记录在影片之中,交代了病人的一路坎坷与结果。就像对癌症晚期患者辛月芳,她的最后一次治疗是开开心心的出院的,但是画面一转,就采用了黑底白字的视频方式,用字幕说明了其病重与逝世。除了辛月芳之外,影片使用这种黑底白字视频的地方共三处,一处用在辛月芳的一段个人采访影像之后,交代这是癌症患者辛月芳的最后一段影像;一处就是上文论述的辛月芳的死亡;另外一处则用在讲述身患四种癌症的癌症患者。这三处的黑底白字都是用最精简的话语传递出最深沉的情绪。后期的制作将无法用镜头完整表达的内容或隐晦的内容用这种冰冷暴力的方式表达出来,将人物局部的叙事结构构建完整。这种制作手段的使用在传统的纪录片中很少看到,《中国医生》却对其进行大胆尝试,导演似乎想通过这种冰冷的黑白两色来讲述医院之中最常见的生离死别,表达出一种对生与死的敬畏。

交叉视角的制作。就叙事视角来说,交叉叙事视角是凸显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从双方角度分别讲述同一件故事可以增强彼此话语的可信度。而叙事视角的交叉讲述必须依靠对不同视角素材的归类剪辑。那么,对素材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人物身份,可以将所有素材分成两大类,即以医生为主的素材和以患者为主的素材。两大不同类型素材是在医院这个场景形成交汇,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以医院为纽带的双视角交叉剪辑的结构模式。其一就是医生的视角,通过医生视角讲述患者的无奈;其二是患者视角,通过患者视角凸显医生形象。纪录片片名就是“中国医生”,可见医生的视频素材是剪辑中最主要的结构对象。这种主要也是因为叙事场景发生在在医院之中,医生是永远固定不变的角色,每个患者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素材之间往往零散且少有联系,而医生是他们在医院之中唯一的有所关联的地方,所以医生的叙事视角是完善影片叙事结构的线索之一,串联起零散的故事片段。病患的叙事视角也是医疗类纪录片中的一条重要线索,从患者的视角来讲述医院之中医护群体的故事,这是最能反应医生形象的一面镜子,亦是最能凸显医生医术的存在。观看影片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医护群体,甚至很少接触到医生这个角色,观众的心理也更偏向于患者的角色,所以,患者的叙事视角也是最能引起观众产生共鸣的情节线。由患者面对镜头讲述自己与医生的相处,再由医生讲述病情,通过后期制作,将众多人物素材拼接为两条叙事线,交叉讲述并产生碰撞。虽然是从不同的方面出发,但最终汇聚在同一个主题。通过后期剪辑形成的双重视角表现出中国医生的“人情味”。

4. 结语

《中国医生》是国内首部医疗人文纪录片,将影片的重点放在人文之上,讲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故事,突破了以往医疗纪录片中刻板的医生形象和紧张的医患故事,通过镜头和剪辑将众多的视频素材拼接,传递出浓厚的人文情怀。医生脱了白大褂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们往往会被心急治病的患者神化,从而忘记了医生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纪录片《中国医生》将医生的这个职业实景记录,镜头将医生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在观众眼前,让人们看到这个职业的伟大,展示出他们动人的魅力。剪辑凸显镜头中的人文魅力,并形成了纪录片的整体结构,完善叙事。在影片中所有相关人物的采访,都没有出现具体的采访问题,所有的一切话语都像是医生有感而发。在医生的话语中,他们对于自己职业的骄傲,对医疗环境的感慨以及他们所做的每一份努力,都真切的传达出屏幕。这部医疗人文纪录片将真实的医疗环境展示在观众的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医生这一职业的伟大。其对医生的实景记录,向每一位观众都传达出这个职业的伟大,传达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其镜头的选择应用和后期制作的精心安排将影像内容合理架构,凸显出整部影片的人文气息,从细节呈现影片主旨。可以说,《中国医生》作为国内首部医疗人文纪录片成为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案例。

文章引用

郭文洁. 纪录片《中国医生》:镜头拥抱真实,剪辑参与叙事
The Documentary The Doctors: Lens Embrace True, Clip in Narrative[J]. 新闻传播科学, 2022, 10(04): 150-154. https://doi.org/10.12677/JC.2022.104024

参考文献

  1. 1. 牛光夏, 夏侯姿维. 中国医疗现实的影像重构与传受机制——以《中国医生》等纪录片为例[J]. 中国文艺评论, 2021(2): 85-92.

  2. 2. 刘茉琳. 纪录片《中国医生》的人文关怀[J]. 粤海风, 2020(5): 22-24.

  3. 3. [美]苏珊•朗格. 情感与形式[M]. 刘大基, 傅志强, 周发祥, 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51.

期刊菜单